浅议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成本管理调整措施

2023-03-05

1“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所面临的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

1.1 未能实现对现金流的有效控制

建筑企业因为其行业特殊性, 所以普遍存在工程款拖欠和回收缓慢的情况。所以一般的建筑企业为了保证自身的现金流, 会选择对分包商延迟付款的方式, 以免资金链出现断裂。但是企业延迟向分包商付款的情况在“营改增”下会出现没有足够增值税专用发票用来抵扣进项税额的情况, 因此建筑企业不得不及时向分包商支付费用, 以保证不会出现额外交税的情况, 但是如此处理, 会导致建筑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1.2“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管理受到影响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 其成本中超过六成都属于材料成本, 所以材料成本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影响。而“营改增”后材料供应商方面出现纳税人身份变更、是否具有增值税专用发票开票资格、发票税率变动等情况, 这些都会对建筑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而“营改增”之前, 对比不同供应商之间产品价格的方式较为方便, “营改增”后则需要换算其产品报价, 使得其处于同一基数后才可以与之对比, 所以“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管理会受到影响。

1.3“营改增”下建筑企业劳务成本管理受到影响

在建筑企业成本中, 劳务成本紧随材料成本之后位列第二位。在实际的劳务工作中, 依然较常见到建筑劳务市场不规范的情况。所以在“营改增”之前, 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因为建筑劳务市场的不规范而获得一定的劳务管理方面的好处。“营改增”后, 我国开始加强对建筑劳务市场的监督管理, 所以原有的不合法公司无法获得增值税发票, 无法进行进项税的抵扣, 所以整体而言“营改增”下建筑企业劳务成本管理会受到影响。对于机械费用而言, 由于建筑企业需要扩展自身的经营项目, 以求获得更多的收益, 所以企业需要定期购买工程施工相关的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车辆, 但是经常会面临施工量突然增加, 所购买的设备和车辆数量都无法满足施工需求, 所以不得不选择租借车陂和车辆, 租借费用的出现会对企业整体税率情况产生影响, 但就目前而言, 我国具有资质的大型设备租赁公司数量较少, 普遍都是个体或中型租赁公司, 建筑企业从此类企业租赁设备普遍无法开具增值税发票, 尽管我国税法规定个体经营业务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可以选择到税务机关开具增值税发票, 但是实际上总会因为种种原因不去开票, 再度减少建筑企业可用于抵扣进项税的增值税发票。

2“营改增”下促进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开展的必要措施

2.1 健全完善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制度

“营改增”下建筑企业需要及时的健全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尽可能降低企业可能爆发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提高对下属部门和分公司的管理强度, 尽可能减少其中冗余的管理步骤, 使得税务管理控制风险降低。此外, 建筑企业需要主动向在此方面做得较好的建筑企业学习借鉴。在建筑企业从上到下都需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 并且坚决避免垂下那挂靠和联营等经营方式, 确保企业维持在较好的经营状态下。

2.2 提高建筑企业会计核算能力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对于控制企业资金流通而言具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其直接决定了资金链情况及资金的流通效率。在“营改增”下, 建筑企业需要在会计核算方面加强人力物力, 要确保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国家会计制度开展相关工作, 还需要对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完善和调整。尽可能降低因为税收制度的改革而从资金链等方面对企业成本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建筑企业可以大力引进财务管理人员, 确保财务管理团队具有足够的成本管理能力与经验。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企业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使其能够掌握最新的税务知识以及财务管理办法, 同时还需要注重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企业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2.3 加强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的管理

对于小规模纳税人而言, 其产品中含有增值税不可敌楼, 看作价内税, 类似营业税, 将其与一般纳税人不含税产品价格相对比, 在综合考虑增值税与所得税的前提下, 不同类型供应商存在如下价格临界点:1/ (1+17%) =85.47%;1/ (1+11%) =90.09%;1/ (1+6%) =94.34%。所以若甲为可开具17%增值税发票的一般纳税人, 其进项税额能够予以抵扣, 乙为可开具3%普通发票的小规模纳税人, 其进项税额无法抵扣。所以建筑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候, 如果存在A价格*85.47%B价格, 则B供应商产品更具优势。简而言之, 将一般纳税人的不含税价格产品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含税价格产品相对比, 选择其中的低价者, 以达到降低建筑企业材料成本的目的。

2.4 加强建筑企业劳务成本的管理

建筑企业招标劳务公司时需要审核其资质、合同主体、开票资格、施工方、会计审计以及税务主体, 以确保避免出现使用不合格劳务的情况。

在劳务分包中需要明确说明小型机器、辅料、工具以及人工费的分离情况。当前大部分建筑企业劳务分包计价已经基本固定, 其中人工费比例为60%, 辅料费比例为15%, 小型机械和工具分别占比例为15%和10%。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总分包联动采购的模式。

在机械费用方面, 部分建筑企业选择与机械生产企业合作, 实现对设备和车辆的长期租赁, 或与生产企业签订合同延长付款的期限, 进而从设备生产企业获得增值税发票进行进项税的抵扣工作。

3 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面临着发展机遇和挑战, 只有能够在此次税制改革中实现对自身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升级, 增强会计核算能力, 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控制工作,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在未来持续稳定发展。

摘要: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点行业之一, 当前“营改增”后建筑企业在经营收入、成本、税负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受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总结当前“营改增”下建筑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并且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建筑企业,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胡丹.建筑企业“营改增”应对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 2015 (3) .

[2] 卢漫.浅议“营改增”对建筑企业会计核算的应用及应对措施[J].当代经济, 2014 (8) .

上一篇:关于新课标的几点思考下一篇:论数字图书馆下馆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