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5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学发展的专业性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

第一篇:新闻学专业论文范文

论新闻学专业学习的必要性

摘 要:在新媒体时代,在就业竞争和上岗后竞争都十分激烈的当今时代,对于新闻学子而言,新闻学专业学习并没有失去其重要性,相反更是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必要性。这种必要性,不仅表现在新闻学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而且表现在专业学习对于新闻学子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培养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学习;必要性

早在延安时期,胡乔木就撰文提出“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著名观点,并且从诸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1]。这一观点的提出,至少说明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说明“写新闻”的重要性,甚至重要到了人人必须“学会写”的地步(在有着“全民皆记者”说法的当今时代,则人们更有“学会写”新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写新闻”有着一定的专业性要求,要学了以后才可能“学会写新闻”,而不是无需学习、自然就通晓的。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胡乔木的观点只是停留于理想的层面,要成为现实必须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以后。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全方位的变化。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激烈的竞争不仅存在于新闻业界之中(已成为新闻传播业的常态),而且也存在于新闻学子的就业和进入新闻传媒以后的未来工作之中(新闻学子在今天和明天将长期处于与其他专业毕业的学子们的激烈的竞争之中)。最近若干年来,传播技术突飞猛进,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影响极大。新媒体的兴起和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而且深刻地改变了新闻传播格局和社会话语格局。“人人都有麦克风”(都可以披露新闻信息和就新闻事实发表意见)现已成为事实。当年胡乔木提出的“人人要学会写新闻”的观点,不仅具备了实现的现实可能性,而且凸显出其充分的必要性。

对于新闻学子来说,随之而来的是这样两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其一,在人人都可以当或有可能当记者(所谓“全民皆记者”)的当今时代,新闻学子作为“准新闻人”还有优势吗?其二,高等学校的文史哲经法等文科专业甚至是理科的毕业生,通过竞争也能如愿以偿地进入新闻媒体,其中不少人在记者编辑岗位上工作游刃有余。新闻院系在人才培养方面还能有优势吗?

常常有新闻学子问我:“学新闻,未来还有出路吗?”问话中的迷茫、困惑乃至焦虑,当是不难感受到的。迷茫、困惑、焦虑,有其合理性,也是不难理解的。重要的是,这种心态传递出了两个重要信息。第一,新闻学子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忧患意识,就此而言,迷茫、困惑、焦虑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有其积极的一面。第二,一些同学对未来的前景心存疑虑。有疑虑,情有可原。但是,如果因此而失去前进方向和动力,不思进取、萎靡不振、浑浑噩噩,就不可取了。依笔者之见,迷茫、困惑、焦虑,主要来自如下四个方面:一是源于新媒体技术对于原有新闻传播格局和社会话语格局的冲击;二是源于记者行业所受的来自“草根记者”的严峻挑战;三是源于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上岗后竞争中某些新闻学子的缺失自信;四是源于新闻学子对新闻学专业学习的必要性缺乏应有认识。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感到有必要较为深入地探讨新闻学专业学习的必要性问题,以有助于新闻学子消除迷茫、困惑、焦虑。当然,现代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并不主张过分突出单个学科、单个专业的学习,而主张学子们在本科学习阶段应当做到宽口径、厚基础。对于这些理念,笔者是完全赞同的。事实上,优秀人才的成长有赖于吸收多学科、多专业的丰富养料,有赖于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以及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共同作用。笔者在这里所说的新闻学专业的学习,也并不就是脱离其他学科、其他专业的自我封闭的学习。这是需要特别说明的。

新闻学专业学习,是指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学习以及将专业知识和理论加以应用的专业性的实习。说到底,专业学习无非是如下两条路径:学习已有的对前人专业经验所作的理性概括;在自身的由专业知识和理论指导的新闻实践中学习。在前一种学习之中,作为前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概括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对于学习者来说常常有着如下作用:夯实理论功底、拓宽业务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提升思维能力。而在后一种学习之中,特定主体经由新闻实践的环节而完成了由别人的理论到本人的能力的转化,同时也就完成了由“外化”至“内化”的飞跃。新闻学专业学习,对于新闻学子素质、潜力、才能、水准的积极影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发生作用的多数情形为潜移默化,由量变到质变。因此,通常不能指望“跨越式发展”。

新闻学的专业课程,大致分成如下几种类型:

第一类,新闻理论方面的课程。在这类课程中,既包括“新闻学概论”这样的核心课程,也包括新闻理论方面的一系列选修课。这类课程侧重于讲述新闻事业、新闻活动以及新闻现象的理论内涵,对新闻本体以及与新闻相关的一些特别重要的问题进行理论观照、解读,帮助新闻学子理解与把握新闻基本理论问题,理解与把握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理解与把握新闻生产的基本原理,参与对新闻学子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精神的培养。一部分选修课,或探讨新闻学中的若干前沿性的课题,或介绍新闻业界和学界的最新动向,或使中国的新闻理论与西方的新闻理论相贯通,或就新闻学术思想史进行梳理,具有启发思考的效用。这类课程是值得新闻学子花大力气去深入学习的。然而,有些新闻学子对新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它们枯燥乏味、不甚管用,这无疑是一种“短视”的表现。

第二类,中外新闻事业史方面的课程。作为核心课程的“中国新闻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事业史”,有利于新闻学子比较深入地了解中外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展开中外之间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段中新闻事业的比较研究,理解新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特定社会背景之间的对应关系及其重要事件发生的深层次原因,在以古鉴今的过程中对新闻传播现实问题加深理解和进行体现历史必然性的正确把握。新闻史方面的选修课,则对相应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新闻史方面的核心课或选修课,都有利于帮助新闻学子找到准确的方位感。这一类课程似乎并不直接帮助新闻学子展现才华,但却属于外显的才华背后必不可少的底蕴部分,涉及特定主体的功底、底气。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社会上急功近利和浮躁之风的影响下,新闻学子对此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尚嫌不够。

第三类,新闻业务方面的课程。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以及广播电视和网络业务方面的一系列专业课程。所有这一切,都属于事关新闻学子掌握“看家本领”的重要课程。而其中“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等尤为重要。它们直接参与了新闻学子专业精神、专业素质、专业能力的培养。任课教师通过课堂讲授为学生释疑解惑,并在师生互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领悟力。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加深了对所学知识和理论的理解,并得到老师的许多更具体实在的指导。在课程实习、暑期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新闻实践中,学生融入新闻单位的采、写、编等实际流程之中,动手操作、动脑思索、用心感受、用心体悟。在新闻单位记者、编辑们的具体指导下,新闻学子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对新闻学子而言,新闻实习往往产生醍醐灌顶的良好效果。新闻学子经过一段实习以后再修读相关课程,就更学得进,更如饥似渴。而缺乏扎实的功底和相应的积累,没有理论的准备和平时所受的训练的准备,入学不久就一头扎在新闻单位实习,往往效果不佳因而并不可取。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能否将报道做活、做好、做深,能否将报道做得中看、耐看、令人爱不释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道者的新闻采写能力有强弱。新闻采写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在求职的激烈竞争中和未来的更其长久的持续激烈竞争中,新闻学子能否胜出和笑到最后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是新闻学子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新闻业务类课程,既与新闻理论相联系,又与新闻实践相对接。因此,这类课程的讲授者必须高度关注业界的变化动向特别是业务操作层面的变动。例如,在媒介融合的情势下,新闻业务类课程必须吸收与此相关的新鲜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充实,以此回应和满足新闻业界对新闻人才培养的新的需求。

新闻学子在修读新闻业务类的课程中,有意形成自己的特长,至关重要。专攻深度报道写作,专攻经济报道、法制报道、科技报道、文娱报道或体育报道等具有专门性的报道的写作,专攻新闻摄影,等等,都不失为很好的选择。既然是专攻,那就不能满足于泛泛地了解,也不能停留于一般的接触,而是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形成明显的优势和特色,包括取得显著成果和获奖记录。

第四类,传播学方面的课程。传播学是与新闻学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传播学的知识和理论不仅已经渗透到了新闻学的各个方面,而且也已经给了新闻学极大的启示。例如,传播学对受众和受众研究的重视、对传播效果和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视、对传播过程和传播过程研究的重视、对传播方法和传播方法研究的重视、对研究方法和研究方法探讨的重视,就是很值得新闻学和新闻学研究借鉴的。因此,新闻学子在进行新闻学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认真学习传播学的理论与知识。

在当下,就业中和上岗后的竞争越是激烈,新闻学子的新闻学专业学习就越显重要;而传播科技越是发达,新闻学子的专业学习就越不应该放松。新闻学专业的学习在以下三个重要方面熏陶、影响新闻学子:一是专业精神,二是专业素养,三是专业技能。

先说专业精神。专业精神是从事特定职业的人们所必须具有的带有专业特点的精神。例如,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医生、护士,必须具备克服万难、救死扶伤的精神。这从本质上说属于人道主义精神范畴,但它又是充分体现医护工作特点的专业精神。

新闻工作中的专业精神,其精髓主要有:(1)务求所作采访、报道与事实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在任何情况下都恪守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求实精神。(2)坚持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考察和客观报道这样一种态度秉持。(3)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崇高的社会责任意识。新闻学子将从中外新闻史中的前贤身上、从现实的新闻实践的感人个案之中,汲取专业精神的营养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他们不仅知道应当坚持什么样的专业精神,而且知道从哪些方面、如何恰到好处地坚持专业精神。

再说专业素养。专业素养通常并不就是专业技能本身,它不属于具体操作层面而属于底蕴的层面。然而它又有着不容被忽视的极端重要性。特定主体的专业素养高,其专业技能不一定精,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然而特定主体的专业素养不高,其专业技能一定不精。可见,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密切相关。专业素养大致包括:专业知识素养(可用于帮助特定主体判别新闻信息的真伪程度和质量高低)、专业理论素养(可用于帮助特定主体拓展视野、在深层次上思考问题)、专业思想素养(可用于帮助特定主体提高新闻作品的穿透力)等。当然,以上所作区分只是相对的;如作过于绝对的分割,则会有弊无利。专业素养是需要长期培养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后说说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是新闻学子通过采、写、编等业务活动,在其新闻产品中得到运用、展现的技巧和能力。新闻专业技能最主要的内容包括:

(1)发现新闻事实及其新闻价值的技巧和能力。此处必须提到的是新闻敏感。新闻敏感既是一种因训练有素而形成的职业敏感,又与特定主体既有的综合素质紧密相连。它与思维的敏捷性、与瞬间的联想力密不可分。1984年10月1日,新闻记者们面对天安门广场上群众游行队伍中由北京大学学子打出的书有“小平您好”的横幅(但是只展示几秒钟时间就收起了[2]),如果不能瞬间联想到下列内容——与此构成参照的以往的情况,领袖与群众之间的原有关系和新颖关系,对领袖人物的称呼语与祝颂语的变化所隐含的深意——那么,就无以体现出新闻敏感,就无以抓住稍纵即逝的好新闻(将与此失之交臂,从而抱憾终生)。事实上,当时在现场的不计其数的非新闻专业人士,并不会也不可能从捕捉事实新闻价值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新闻专业人士中,也只有极少数人敏感地意识到此事所具有的极高的新闻价值,并立即用手中的照相机使之定格,正如《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所做的那样。这一案例说明:新闻敏感在许多情况下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培养新闻敏感,是新闻学专业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新闻学子通过专业学习所能获得的最主要成果之一。

(2)表现新闻事实及其新闻价值的技巧和能力。采集到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以后,有一个怎样表现才能将事实的新闻价值充分凸现出来的问题。这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包括:新闻事实的选择,报道角度的选取,展示重点的确定,文本框架的建构,叙述手段的采用,行文语言的使用等等。新闻学子经过数年专业学习,这一方面的技巧和能力将得到实质性的提高。笔者在执教“新闻写作”课程的过程中,多年来一贯倡导和鼓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对所提交的4至5次新闻习作,在我的多次批阅、指导下不断地进行修改,将习作由一次性完成转变为经多次打磨以后完成,从中加深对新闻写作奥秘的体悟,掌握新闻写作的技巧和提高新闻写作的能力。不少学生的习作,初始时稚嫩、粗糙,很不像样,几经修改后逐渐上路,最后成了优秀作品。最初版与终极版,前后对比,几乎是出自不同人的手笔。对此,学生本人都深感惊讶。可见,新闻学子在表现新闻事实及其新闻价值方面存在很大潜力。但提升此种技巧和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既需要新闻学子们自身付出时间和精力,假以时日;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耐心的、富于实效的指导。

(3)使报道得以深化的技巧和能力。报道要深化,涉及多种因素。例如,思考问题的立足点要高,这有利于特定主体观照报道对象时,思想达到相当高度并体现出深邃性。当然这不是新闻学专业学习所能全部解决的,而必须由诸多因素共同促成。除此以外,使报道得以深化的技巧和能力,还涉及如下多个方面:在新闻采访中体现出深刻性和独特性,深入地采访专家并合理和正确地引用其意见,在广泛搜集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巧妙地使用其中能够清晰地说明问题的部分,对复杂的新闻事实进行体现深度的恰到好处的分析解读。这些都是在新闻学专业学习中可以学到并且可以掌握的本领。一篇报道河南上蔡县新华书店一年内售出地图17500幅的消息[3],没有停留于报道“创造历史新高”的水平,而是力求在采访中体现深度,在对原因的探究中体现深度,在透过现象探求本质的过程中展示深度,从而避免了只是浅尝辄止地告诉人们“是什么”或“发生了什么”,而是更侧重于告诉人们“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和“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论述到此,有必要对论题做一定延伸,即从新闻学子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向新闻人在岗位上的专业学习延伸。事实上,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人比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而从事新闻工作的人,更能够认识和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当然,后一类人在上岗后经过“补课”后,也完全能将新闻工作做得很好。但不经专业训练似乎是不行的。

当今时代,传播技术高度发达。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谁都可以通过网络和手机进行广义的新闻报道。公众在更大程度上、以更高热情参与新闻传播,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许多情况下,公众不再仅是媒体所作传播的一般意义上的受众,而已成为新闻信息的提供者甚至是首发报道者(是这一层面上的传播者),或已成为其观点借助于新兴媒体进行直接传播的新闻事实的评论者——总之已是新闻传播的经常性的参与者。这是前所未有的景观,同时也是人们常说的新闻传播格局变化的重要内涵之一。

然而,即使是如此,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新闻人,仍有用武之地,仍可大有作为。他们以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从事新闻工作,凭着自己对新闻精髓的深刻理解,能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其相当明显的优势:

(1)在别人发现不了新闻的地方发现新闻。这是因为他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非未经专业训练者所能及。1982年3月初,范敬宜夜宿一公社秘书办公室,结果“睡出”了一篇好新闻,此事成为佳话。这篇新闻,题为《两家子公社干部开始睡上安稳觉/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4]。作者谙熟农村生活,深知公社干部在一天中的两个时段往往最难得到安稳:一为夜间就寝时,常常会被要求解决各种问题的电话声吵醒,二为大清早即被有各类诉求的农民“堵门”。因而,“夜无电话声、早无堵门人”这一悄然变化,本身就是很大的新闻。范敬宜充满睿智地报道了一般人想不到去加以报道的新闻事实,使人赞叹不已。这与他非同寻常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是分不开的。《北京青年报》记者所撰写的消息《法警背起生病被告》[5],着重报道了一个并不起眼的细节。从法警背生病被告上法庭这样的小事中,记者敏锐地发现并恰当地展现了此事所隐含的不容忽视的新闻价值:由司法体制改革所带来的执法者对犯罪嫌疑人人格的尊重。一个“背”的动作,浓缩了全部深意;但这一简单动作,又是很容易被湮没或被忽视的。能对不被人们注意的新鲜事实加以关注和透视,并挖掘出其中深藏的内涵,并非易事,有赖于平时所受的良好专业训练。

(2)能将别人也都能做的新闻做得胜人一筹。做一般的新闻并不难,难的是能做得比别人的高明:或者是通过深入采访获得别人没有得到的素材,包括富于深意的事实和生动精彩的细节;或者是在“同题作文”、“命题作文”中选取异乎寻常的角度,以出奇制胜;或者是有自己独特的选题和发现,不落俗套;或者是在报道中体现出相当的深度,超越他人;或者是报道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在以上诸多方面,过往受过专业训练的记者常能凸现出自己的不一般之处。《河北日报》的题为《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6]的成就报道,聚焦于全省交通图的频频变化(实属异乎寻常),从一个侧面巧妙地展示了道路交通建设的巨大成就,委实高于一般的成就报道。它给人以耳目一新和清风扑面之感。专业素质在其中所起作用毋庸置疑。

(3)在别人做不出新闻精品的情况下能做出新闻精品来。新闻精品是新闻作品中制作尤其讲究、相当完美、颇为优秀者。能够称得上新闻精品的作品是不多的。新闻精品,既与特定主体投入的精力、进行的打磨有关,也受制于他们的专业素养、业务功底。通讯《申纪兰的市场观》[7],对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农村妇女申纪兰进行了报道。申是第一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她受到过毛泽东的接见,在周总理家中做过客,同邓小平一起照过相,江泽民称她是凤毛麟角,胡锦涛、李鹏、朱镕基、薄一波还亲自到西沟村看望过她。关于这一人物,已有的报道多矣,再作报道要出新、写精甚难。通讯《申纪兰的市场观》,则写近不写远、写新不写旧、写略不写详、写神不写貌,生动深刻地记述了新时期点燃起向前奔的光亮火炬的申纪兰。[8]该报道独辟蹊径,举重若轻,堪称精品。报道者具有的专业素养,是文本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性因素;而其专业技能也发挥得相当充分。

在新媒体语境中,新媒体的一部分使用者作为非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过写微博或传视频等方式,披露新闻信息或进行评论,确实是做了广义的新闻业务工作中的一部分工作,其意义不容低估。而新闻传媒、新闻人则往往接过接力棒,按新闻传播规律进行有序操作和深度开掘,每每能使相应的新闻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层次上产生影响、发生作用。在这一方面,可谓不乏其例。

因为受到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新闻学子具有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士所不具备的素质:他们有着很强的新闻敏感,能够及时发现并在报道中凸现社会生活中的某些事实所隐含的新闻价值;他们对新闻传播规律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能在实践中自觉地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并按此规律的要求进行新闻生产;他们能采善写,具备采写深度报道的较强能力。以上就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新闻学子和新闻人仍然具有存在价值的理由,也是以培养优秀新闻人才为己任的高等学校新闻院系依然有必要继续存在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胡乔木. 人人要学会写新闻[N]. 解放日报,1946-09-01.

[2]王东.“小平您好”摄影背后的故事[N]. http://media.people. com.cn/GB/35928/36355/6536390.html.

[3] 李钧德,王方杰. 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上蔡县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N]. 中国青年报,1994-04-26.

[4] 辽宁日报,1982-03-15.

[5] 杨永辉,王雪莲,昊怡. 法警背起生病被告[N]. 北京青年报,2000-12-16.

[6] 石磊文,河北日报,2002-08-10.

[7] 郝斌生,王占禹,张维敬文,长治日报,2006-12-09.

[8] 邓涛. 名记者的成功奥秘——访四获中国新闻奖的郝斌生[J]. 新闻爱好者,2011(6).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丁柏铨

第二篇:探析当前新闻学教育专业的矛盾

【摘要】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学发展的专业性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强劲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专业化与宽口径的悖逆,师资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冲突,学理性与技能性的两难,都将高校新闻教育推向了整个新闻教育危机的风口浪尖。

【关键词】新闻教育;专业化;规范化;危机;矛盾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高潮期,同时也不可否认,中国新闻学教育也进入了无法回避的危机期。在这场新闻教育的危机中,高校教育的危机体现得也最为明显。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在整个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主体性地位,在新闻教育活动当中,能够承担设计和教学组织任务的最重要的主体无疑是新闻学专业的院系机构,新闻专业教育目标的制定、整体教育内容的确定、不同教育方法的选择以及整体教育程序的设计都取决于院系机构的决策。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学教育的整体规范都要通过新闻院系的专业决策来实现。然而随着新闻媒体的强劲发展,新闻学专业的教育机构却陷入了难以克服的矛盾之中。而正是这些难以克服的诸多矛盾把高校新闻教育推向了整个新闻教育危机的风口浪尖。本文拟从中国新闻教育机构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分析新闻教育专业机构所面临的不同矛盾,希望能为新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学理上的参考与借鉴。

专业化与宽口径的悖逆

根据职业社会学原理,专业化教育被视作是一个行业的独立专业的重要标准之一,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系统训练成为专业化教育的基本内容,这些专业化的标准就是通过专业化教育而落实到具体的个体身上的,从而也就形成了不同专业领域独特的专业价值体系和从业规范标准。经过近百年的辛勤努力,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成为新闻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尽管在中国新闻业获得从业资格还不像医生、律师、会计等职业那样需要通过严格的专门考试来领取从业执照,但新闻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分工中需要高度专业技能的具有极强专业化特征的职业,并且这些技能性职业的获取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专门化的学习和训练才能最终完成。也就是说,中国的新闻业已经开始走向专业化的道路。这也是几代新闻学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

然而,随着大学扩招政策的推行以及随之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纷纷提出了所谓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办学新思路。近年来许多大学模仿台湾地区及欧美而设置的大量“通识”类课程,除了相近学科之间的课程如哲学、文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法学、文化学、美学、逻辑学等课程之外,还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将高等数学、普通物理、量子力学、有机化学、环境科学等理工科课程引进了新闻学专业,甚至为了扩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不少大学的新闻院系还开设了管理学、文秘学、会计学、旅游、护理、化妆、烹饪、裁剪以及与师范类专业相关的教育学、课程论、演讲学、教案课件、板书设计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多学科课程的设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开阔视野,为他们日后成为“杂家”型新闻记者打下“通识”性基础,然而不可回避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大量通识课程挤占了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源,致使许多新闻专业的学生到大三时还没有接触到本专业课程,甚至不少新闻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在修读了大量的通识课程之后,竟然还不知道新闻是什么,这不能不说是“宽口径、厚基础”办学思维的一个不可回避的尴尬。

尤其是在某些实施按大类招生的高校,新闻学专业和文史哲中各种专业共同招生,其中的哲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教育学、文献学以及新闻传播学类的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学科专业统一招生、共同培养,其结果便是这些不同类别的专业学科的基本课程都将作为新闻专业学生修读的课程内容,按照现在的热门流行语来说,学生学习的专业“口径”确实“宽”了许多,“基础”也“厚”了许多,但是不容否认的是,这种所谓的“宽”“厚”是以牺牲学生的专业知识甚至是专业思想为代价的。

最近许多新闻院校开始尝试将新闻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提前插入到低年级的通识教育中,以改变学生进入专业意识缓慢的局面。然而,在校学生的总学分数是有限的,在强调“宽口径、厚基础”的同时,还有多少余地留给新闻学本专业的课程呢?实际上,“宽口径、厚基础”与专业化在本质上就是相悖逆的思维方式和办学理念。虽然这种相悖的尴尬在不同的学科专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对于作为新兴专业的新闻学教育来说,这种悖逆无疑是致命的。

师资建设与教育产业化的冲突

由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所决定,师资建设就成为兴办教育最基本的前提保证,没有师资的教育活动就像没有劳动者的劳动一样不可思议。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显得越来越重要。综观国内外著名大学的专业化教育,谁占有了得天独厚的师资谁就抢占了现代教育的先机。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一个大学的专业化教育都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专业建设的首要位置。

由于中国的新闻学教育起步较晚,与传统的强势学科相比,新闻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也相应比较薄弱。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新闻专业招生迅猛发展,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就显得更加匮乏而急需建设。就全国目前的新闻学教育师资状况来看,除了少数几个资深院校之外,绝大部分兴建不久的新闻院系的师资队伍都处在临时搭建状态,一方面,这些临时拼凑的师资大都缺乏纵深的专业背景,教学和科研质量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即便是临时拼凑,但由边申报边建设的新增专业特点所决定,师资数量仍严重不足。可以说,现在全国绝大部分高校的新闻学专业都急需大量优质的师资力量。

然而与此相悖逆的是,1999年以后在全国普遍兴起的“教育产业化”,却又使得本来就十分脆弱的新闻学专业师资建设雪上加霜。不可否认,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发展高等教育与国家财政匮乏的矛盾,然而同样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全面产业化以及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的全面市场化,却将全国的高等院校推向了商业化的危险境地。在教育产业化的大背景下,校方看到的往往是新闻专业的商业价值,是新闻人才的市场需求,是就业市场对高校普遍存在的招生和就业压力的缓解。至于专业化教育是否规范,如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师资结构是否健全、招生规模是否合理等都往往会被弃之不顾。

就全国范围内的文史性专业来看,新闻学专业还是一个兴起不久的新专业,其学理的积淀无法和一些传统专业相提并论,相对于中文、数学、外语等强势学科来讲,刚刚建立的新闻学专业规模也都往往较小,为了保证学校的整体利益,缺少了规模效益的新闻学教育便不得不将市场效益作为专业整体规划的基本标准,同样的师生比,新闻学专业的师资则必然处处捉襟见肘,一名教师同时兼授四五门课的现象在全国新闻院校司空见惯。同时,由于缺少了规模效益,新闻学专业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也往往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样,专业积淀本来就较为薄弱的师资队伍在这种不良环境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对于刚刚兴起的新闻学教育来说,这种打击无异于釜底抽薪。可以说,由教育产业化而导致的与新闻教育专业师资建设的矛盾不解决,新闻学教育危机的解决就无从谈起。

学理性与技能性的两难

新闻学专业到底是“学”科还是“术”科的问题历来就有争论,虽然已经历尽艰险具备了一级学科的地位,但是有关“学”与“术”以及由此带来的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矛盾却远没有得到解决。

其实,新闻学教育产生的缘起是为新闻业界培养具备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并且一直沿用的是传统的师徒相传的方式,除了由中文专业的教师讲授一些基础课程之外,大多是请业界资深记者编辑入学讲授,采用“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专业教育,从而形成了许久以来的“重术轻学”的办学模式。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学术底蕴,培养的专业人才往往是后劲不足、根底不深的新闻“工匠”,从而形成了“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到新闻学教育高潮迭起的上世纪80年代,学院型的新闻教育机构开始逐渐增加,旧有学徒型的新闻教育机构才逐渐减少,但仍然处于“无学找学教”的地位。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为了解决新闻专业毕业生“后劲不足”的缺陷,改变新闻学早期重技能训练、轻学理培养的传统教育模式,从而彻底改变“新闻无学”的尴尬局面,新闻学教育才开始从传播学汲取学理营养向学术性倾斜,并因此奠定了新闻传播学的一级学科的地位。

然而,“学”与“术”的矛盾和分歧并没有因为新闻学学科地位的提高而在新闻学教育界停止或缓和。随着近年来硕士、博士学位教育的日益兴起和大规模发展,新闻学教育的学理性与技能性的矛盾表现更加凸显。近年报载的《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热议,消息援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的话:“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1]虽然也有人坚持相反意见,但是明显的技能性倾向已经在新闻学界形成。再加上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首次高薪聘任曾任新闻高官的范敬宜担任院长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两个新闻教育重镇紧随其后的效法,重术轻学的教育风气便在全国各大新闻院校迅速形成。

然而就在新闻教育界开始向技能培养转型的同时,新闻学又遭到“上手快却后劲不足”的指责。众所周知,当年夏骏面对新闻专业学生所说的 “新闻学科的厚度不够,能给予你们的知识准备和知识联想力不足”以及“出色的编导和记者都不是学新闻出身”这样一番话还被视为惊人之语,[2]而现如今,公开放言不招收新闻专业学生的媒体已经相当普遍。实际上,这种观念和行为是许久以来的“新闻无学”理念的一种回归和复辟。据唐远清博士归纳整理,目前来自我国学界、业界甚至是政府权力部门的“新闻无学”的代表性观点至少有20种之多。[3]我们不想对这些观点做过多的是与非的判断,然而重要的问题是,这些新旧理念遥相呼应,以一种不可估量的力量共同抵制和解构着本来就稚嫩脆弱的新闻学教育体系,从而将新闻学教育与生俱来的“学”与“术”的矛盾激化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新闻学教育所处的尴尬地位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左右维谷的两难之中:强调新闻学理被说成是脱离实践,强调实践技能又被指责为缺少后劲甚至“新闻无学”,这种两难实际上就使得新闻学教育处在了学理与技能无可选择的矛盾状态。

从1918年10月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等人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经走过了近百年的历史,算起来,也仅仅比美国密苏里大学1908年建立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晚了十年。但是在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中国的新闻教育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挑战,这些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发展甚至是整个中国新闻业的发展,只有关注正视这些矛盾,并认真进行深入思考,才有可能将中国的新闻学教育和新闻业引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1]陈栋,柯根松.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算合格吗?[N].新华每日电讯,2005-12-08.

[2]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0.

[3]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92-102.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编校:赵 亮

作者:牛炳文 王春玲

第三篇:新闻学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笔谈)

编者按:新闻机构应主要是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单位,然而现实情况是,有大量的新闻媒体职位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造成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加剧。有学者认为这种状况暴露出的问题是:新闻学专业的可替代性很强,新闻学专业教育缺乏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究竟如何看待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何在?如何强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新闻学专业教学应如何改革?等等。

就以上问题。本刊组织陕西五所高校新闻传播学者围绕“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探讨,以期深化对新闻学专业学科规律的认识。

强化新闻人才的三种能力:认知、判断与传播

杨立川 韩 隽 孙 巍

一名称职的新闻工作者首先需要具备这样三种能力:良好的认知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和精湛的传播技能。

我们认为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正是要培养学生的这三种能力。换言之,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即表现为以上三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认知能力即新闻工作者认识、把握客观世界各种事物之现象与本质的能力;判断能力即新闻工作者从一定的价值观出发对事物的是非善恶利弊得失进行判别的能力;传播能力则是新闻工作者把自己对客体事物的认知与判断进行充分而巧妙地表达的能力。

认知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储备和分析研究能力;判断能力的基础是人的价值观念;传播能力的基础是语言与及其他传播技能,特别是高效率的现代化传播技能。

目前我们的新闻教育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很大成绩,当然也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些不足影响了新闻学专业的竞争力。

总括起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一些新闻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业务课师资不足,导致所培养学生的新闻业务能力不够强(2009年3月11日《报刊文摘》载《人大代表剖析大学生就业难专业“工冷文热”难与市场接轨>称:“以新闻专业为例,2005年最高峰时,全国高校当年就新增了202个本科专业。”新闻教育单位的快速增加必然导致短期内师资不足问题);其二,随着社会生活及新闻业的不断发展,新闻活动也处在不断细分化的过程之中,新闻工作者乃至于媒体的分工更趋明确,更趋细致。这也相应地要求新闻教育更加细分化,而目前新闻教育的实际并未能够完全适应此种要求;其三,不少新闻院校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新闻学专业课,与学生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密切相关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与当今新闻业对新闻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一方面,很多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另一方面,很多媒介机构为不能获得足够优秀的新闻人才而苦恼。此处,师资不足的问题并不难解决;而新闻教育细分化的问题也正在随着许多专业院校对新闻教育的介入并定位于专业新闻教育而得以不断地改观。

目盲口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上述第三方面的问题。这不仅涉及课程设置本身,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是新闻教育观念与新闻实践需要尚存在一定的差距。

那么如何改变此种状况?

首先对新闻学科的学科性质或者说学科特点要有正确的认识。

对于新闻学科的学科特点,我们以为作如下概括比较切当:新闻学具有综合性学科的特点,它综合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特征。

清华大学陈昌凤教授在其所著《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一书中介绍美国新闻教育的特点:“一是以实务训练为本位……业务课程非常充实;二是以社会科学为依托。重视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三是以人文主义为目的。……其目的一是培养未来记者的新闻自律意识和职业规范;二是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正义感,作为新闻工作者能够扮演舆论监督和道德仲裁人的社会角色。”[1]‘

概括一点说,新闻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新闻业务修养、社会科学素养和人文学科修养。其中业务修养主要解决传播能力问题,而后两者解决的是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的问题。

综观我们当今的新闻教育,亟需进一步强化的正是后两个方面。当然应说明的是,与西方不同,我们的价值观教育有自己的特殊性。

新闻教育首先要解决新闻工作的价值追求问题。价值观的问题比较复杂,这不仅仅涉及新闻教育本身,甚至不仅仅涉及学校教育,还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与一定时代人们普遍的价值追求有关。然而尽管如此,对于新闻人才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仍是新闻教育必须予以特别重视的。在整个新闻教育中,我们一直很重视价值观教育,而且成效显著。同时我们以为在此方面还可以把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更细致一些‘更系统一些。

具体而言,新闻学专业的价值观教育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强化:

第一,要自觉地把价值观教育渗透于新闻教育的全过程。即不管是新闻理论教学还是新闻业务教学,抑或是新闻史教学,不管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要有意识地渗入价值观引导方面的内容。第二,通过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诸如伦理学、文艺学等课程,系统深入地开展价值观教育。第三,通过组织有关的学生活动,如文娱活动、社会活动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总之,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可以更充实、更丰富,方法可以更多样化、更灵活一些。

下面再谈一谈社会科学修养与新闻工作者的认知能力的关系问题。

我们认为:新闻工作者必须系统掌握基本的社会科学知识,及时把握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动态。新闻工作者只有科学地认识了社会,才谈得到自觉地服务于社会。

其理由如下:社会科学是新闻工作者把握特定时代的人的需求,把握特定时代的人的特征,把握特定时空条件下的社会特征的最基本的钥匙。进一步的原因在于:人是社会的动物;就本质而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不管培养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文艺记者、体育记者、经济记者、政法记者、医疗卫生记者、科技记者抑或社会新闻记者,首先必须培养其把握社会的能力。因此,各门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历史学的有关理论与知识等,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十分重要的素养。正因为如此,境内外有大量新闻院校专门开设有多门社会科学类课程。当然,有些领域的记者还应具有某些专门学科的知识,如负责医疗卫生或者科技报道的还应有相关的知识理论修养,还应具有医疗卫生或科技方面的理论知识。但不管什么报道,都是在为特定的人服务,都是在为特定的社会服务,因此,都离不开基本的社会科学修养。所以,社会科学修养就成为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知识修养。

新闻工作者对社会科学的把握有三方面的要求或特征:

第一,系统性。即应比较系统地掌握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

识。这是科学认识人类社会、深入把握社会需求的前提。

第二,联系性。社会生活包括多个方面,但这多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社会生活的最新状态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认识社会生活,把握社会需要,必须从社会生活的历时的和横向的联系中去把握。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各门学科的相互联系出发掌握社会科学理论和知识,这是联系地把握社会生活的前提。

第三,前沿性。由于新闻工作具有不断报道最新事物,不断适应人们的最新需求,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最新发展需要之特点,因此,新闻工作者的社会科学修养无疑应具有前沿性的特点——即应了解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也正是如此,因而也可以说,学习能力应该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或者说,新闻人才必须是一种学习型人才。

基于以上我们对新闻学专业的特点与新闻教育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

1 目前强化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应从强化新闻从业者的社会科学修养和人文学科素养人手,从而强化其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

2 当前新闻教育改革应遵循这样的基本思路:第一,应该强调文化知识教育之“学”与新闻业务教育之“术”的更进一步的统一;第二,应该使社会科学知识教育与价值观的养成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为了能够使有关人文社会学科与新闻传播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最新修订的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本科生培养计划中,学院已经提出了开设“新闻传播与有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相结合”的系列课程的计划。例如,哲学与新闻传播、文艺学与新闻传播、政治学与新闻传播、经济学与新闻传播、文化学与新闻传播、社会学与新闻传播、历史学与新闻传播等等课程。学院希望通过这一课程改革,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使得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新闻传媒事业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昌风,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8,

从课程结构分析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慕明春 冯冬梅

课程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单元和主要形式。课程的科学编排与有机组合形成了专业教育的主框架和基本体系,并由此承载教育理念,孕育培养目标,反映人才规格,凸显专业特色,直接决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本元素和重要特征。因此,一个专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其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较高程度的不可替代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对其专业课程设计与编组是否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与独特性来加以考察和检测的。在现阶段,对高校文科专业而言,这种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大体上应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它的学术性。即专业课程应当具备比较完备和成熟的理论体系,能够体现本学科专业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基本观点;要与时俱进,不断追踪学科前沿,关注学科研究的新动态;学科理论体系具有自给性,能够科学地解释和说明业界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学科理论具有前瞻性,能够预测学科发展的趋势,指导业界科学、理性地发展。

第二是它的实践性。即专业课程应当贴近业界实际,不断吸收业界实践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专业课程设置要为人才的“就业”着想,体现职业化的特征,着力培养人才的职业技能,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的熏陶,全方位强化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与职业竞争能力。

第三是它的人文性。即专业课程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对接,注意吸收各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理论知识的营养,使学生能在广阔的学科背景下掌握比较丰厚的知识,学习多学科的思维方法,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专业课程应着力提升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努力培养其为掌握专业技能的“通才”,并通过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其综合素质。

第四是它的独特性。即专业课程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本专业所独有的。这种独特性构成了本专业人才的特殊标志,决定了本专业培育的人才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方面的“与众不同”,保证了专业人才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优势。

用以上四条标准来衡量新闻学专业,可以发现其特征是非常鲜明的。

一、学术性:以“三论两史”为核心的专业理论课程组

同高校文科其他专业相比,新闻学专业的理论课程的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 门数多,呈网状结构,覆盖面广。所谓“三论”,是指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和广告学概论,“两史”是指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和外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以这五门课程为基础,再加上其他相关课程,从理论上对新闻与新闻事业、信息与大众传播、广告与媒介产业等新闻学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立体交叉式的论述。

2 多学科并轨,形成合力,优势互补。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的研究领域既有重合又有分工,三者联手共同探讨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扩大了新闻学的学术视野,增强了新闻学的学术底蕴,为新闻学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新闻学研究注入活力,从根本上改变了“新闻无学”的状况。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理论具有很强的互补效应,传播学的受众理论、效果理论,广告学的媒介市场与媒介经营理论都对传统的新闻学理论起到了补充与修正的作用。

3 植根于新闻实践,针对性强。“三论两史”是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展轨迹的科学描述,是对新闻传播实践的总结与升华,具有求实、务实、惟实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指导学生从事专业实践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实践性:以“采、写、编、评、摄、播”为重心的职业技能课程组

新闻学专业实践性、应用性之强在高校文科专业中是人所公认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贝蒂·麦斯可主持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56%的青年记者认为从事新闻教育的最好的教师是那些有实践经验但是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5%的记者认为新闻教育就是接受一种职业化的训练。可见在美国新闻教育中职业技能的训练被理所当然地看作是专业教育的第一要务。新闻学专业的这种重实践的特征表现在课程设置上具有如下特点:

1 众多技能课程直接同业界接轨。在课程设计上把业界实践细分为诸多环节和各种能力并相应地设置相关课程,如采访有“新闻采访学”,写作有“新闻写作学”,编辑有“报纸期刊编辑”、“广播电视编辑”、“网络编辑”等,摄影、摄像有“新闻摄影”、“电视摄像”,播音与主持有“播音与主持艺术”等,林林总总,涵盖了业界的各个门类、多个岗位、各项业务。

2 实验环节受到高度重视,实验课占课程总量的比重较高。目前,各高校新闻专业一般都建有设备完善、功能多样、性能先进的专业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对学生的业务技能进行训练。促使其具备较强的“上手”能力。业界实践中的一些技术性环节如摄影、摄像、组版、编辑、播音、主持等均可在实验室完成。

3 实习与社会实践持续时间长,有效缩短了对岗位的“适应周期”。新闻院系列入教学计划中的

实习时间一般在28周左右,其中大实习一般都安排一个学期,20周左右,中小实习穿插进行,6~10周左右,这种“长流水,不断线”,持续进行的实习模式,对帮助学生尽快熟悉业界环境,了解业界业务流程,促使角色转换和角色认同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许多院校还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为学生搭建了解社会、熟悉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平台。

三、人文性:以“文、史、哲、经、法、社”为中心的多学科知识课程组

新闻学是一门开放性极强的学科,在发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众多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的营养。在学科体系基本完备后依然注意同众多学科结合作为自己发展、创新的“源头活水”。美国新闻学教授詹姆斯·凯利(James Carey)认为:“新闻学的学术来源应该植根于人文科学,新闻应该与政治联系。这样才能理解民主生活与民主机构;应该与文学联系,这样才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深刻理解叙述的方式;应该与哲学联系,由此确定自己的道德基准;应该与艺术联系,这样才能捕捉到完整的视觉世界;应该与历史联系,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意识和直觉。”[1]这种同众多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联姻体现在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就形成如下特征:

1 多学科知识课程进入新闻专业基础课或通识课而受到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如文学专业的一些重点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进入新闻专业教学计划,这对强化学生的文学修养,夯实文字功底,提高表达能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哲学、政治经济学、逻辑学、美学、社会学、中国通史、法学等都对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确立人生价值目标,掌握思维方法,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莫大的好处。新闻教育重视通识教育的效果如何?根据一项调查结果,“新闻单位反映,大多数新闻专业毕业生有后劲,独立工作几年后潜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这得益于他们在校期间所学的扎实广泛的理论文化知识,以及参加工作后由于良好的自学习惯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这一点,显然是中国新闻教育的一个优点。”[2]

2 新闻学同多学科的“嫁接”与融合催生众多边缘学科。如新闻心理学、新闻法学、新闻美学、新闻伦理学、新闻社会学等等,近年来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是新闻学富有生命活力和对外辐射力的一个表现。

四、独特性:以重点专业课程为轴心的特色课程组

专业教育的独特性或不可替代性归根到底是由众多专业课程的“人无我有”所决定的,并由此形成专业的“品牌”和人才的特色。新闻学专业的独特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由重点的理论课、业务技能课和专业基础课组合而成的“专业核心课”,一般在15—18门之间。这些课程在专业教育中地位显赫,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基本素质,帮助学生练就“看家本领”。

2 专业方向课程或专业特色课程。一些新闻院系根据院校总体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设置了一些专业方向,开设了体现这些方面特色的模块课。如财经院校的“财经新闻专业方向”,政法院校的“法制新闻专业方向”,体育院校的“体育新闻专业方向”,外语外事类院校的“国际新闻专业方向”都属于这种情况,这种专业方向一般都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课程结构中也有有关财经、法学、体育专业的专业课程和一些边缘性学科的课程。

综上所述,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结构是比较科学与合理的,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凸显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因此,就课程设置而言,是具备了较强的专业核心竞争力的。

(第一作者系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凯利,新闻教育错在哪里[M]∥刘定,美国新闻教育研究:附录四,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2008:271,

[2]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60,

略说目前新闻传播教育的盲动与盲区

李 震

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的确堪忧。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教育规模,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传统专业,也足以表明新闻传播至少在教育界已经是一个超大学科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新闻传播教育的规模膨胀式增长有其合理的原因——中国社会已经整体进入了传媒时代。然而,新闻传播教育的实际情形却在告诉人们,这种膨胀式增长的真实原因并不完全是为了满足传媒时代的人才需求。因为人们看到,不管是何种性质、何种规模的院校。也不管有无开办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本条件和师资储备的院校,都在开设新闻传播院系,而且开设专业和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有的学校连传媒类教学必备的设施,甚至校舍都不具备,居然就开始招生;还有的学校招了数届学生了,还连最基本的师资都没有,只能临时从媒体拉一些从业人员来救急。这样的教育难道是在满足传媒时代的人才需求吗?

这种现象如果从纯粹的商业目的而论,似乎是一种很有眼光的、有利可图的行为,而如果作为一种教育现象,则是一种盲动。导致这种盲动的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某些教育部门对新闻传播教育,以及传媒人才需求的无知。无知者往往无畏,无畏则可以妄为。

如果说以上现象多发生在一些非正规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中,或者多见于广播电视专业的教育机构中的话,那么,一些具有一定声望的正规院校的传统新闻传播教育是不是就不存在盲动的现象呢?

我认为,后者的盲动似乎更加内在、更加本质,主要表现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主流观念与传媒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接轨,从而导致在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与业界实际的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其具体表现在:

一、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不是以飞速发展的传媒业,以及由此衍生出的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为本位,而是以学术上自圆其说的所谓理论和主义为本位。譬如新闻学科的核心领域一直被认为是新闻史,而新闻史的核心领域其实主要是报纸史,但在当今这个电子媒体、数字媒体等各种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报纸只是一种正在淡出的传统媒体,45岁以下的中国人基本上没有了读报的习惯。如果新闻传播教育仍然呈现为一种“报学”教育,那么不仅会使学生无法适应传媒业的实际发展,而且会使整个新闻传播学科落后于时代。

二、新闻传播教育界似乎存在着重新闻而轻传播的倾向。即使在传播学教育中也存在重实务、轻人文,重实证、轻思想,重美国传统而轻欧洲传统的倾向。正是这些倾向导致了新闻传播学科学术含量低下,新闻学子学术功底不深,导致了长期以来被其他学科视为“新闻无学”的结论。事实上,传播学,特别是欧洲传统的传播学,属于当今国际上的主流学术领域,且已经深入到了思想、文化、社会的各个角落,也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大师,如本雅明(Benja-min)、哈贝马斯(Habrllla8)、麦克卢汉(Mcluhan)者流。如果中国的传媒学子都是在传播学的语境中生

长起来的,又何言“新闻无学”?又何能在媒体被文、史、哲、经、法的学子们轻而易举地取而代之呢? 三、这种重新闻、重实务、重实证的倾向,仅仅是建立在应对传统媒体的采、写、编、评、摄的教学上,这些技能当然是从事媒体工作的基本技能,必须掌握。但这种务实的教育却并没有提高学生在媒体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因为当今媒体越来越需要的是具有很高技术含量的实践技能,而目前高等院校新闻传播教育的技术含量十分低下。许多新闻传播院系不具备起码的实验教学的设施和师资。近年来评出的一些传媒类的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学校的电化教学设备去申报的,真正能够用于传媒教学的实验设备、实验师资和实验课程却一直阙如。因此,这种所谓“务实”的新闻传播教育,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务”到实处,学生其实仅仅掌握了一些文、史、哲、经、法等各类学生稍加自我训练即可掌握的一些简单技能,因而在媒体实战中,很快就被其他学科的毕业生取而代之等等。

这些现象表明,即使是一些正规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无视传媒业飞速发展的、一厢情愿的盲动状态。

导致这种盲动状态的原因来自新闻传播教育的一系列盲区。这些盲区有学科内部的、行业的、技术的、文化的和社会的。

就学科内部而言,尽管传播学近30年来在中国的发展应该说相当迅速,但依然是新闻学教育和传媒学子的一个盲区。这个所谓盲区并不是指人们没有看到传播学的意义和价值,而是指没有看到传播学对于新闻、对于从事传媒工作的真正意义和价值。而这一点在许多新闻教育机构和传媒学子那里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具体表现为在一些新闻院系的本科教学,甚至研究生教学中,传播学仅仅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有的甚至只讲一个概论。即使在简单开设的一些传播学课程中,大部分院系讲授的只是施拉姆(schramm)为代表的美国传统的传播学。而真正能够成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传播学,绝不仅仅是那种只注重实证、调查和经验描述的传播学,而是包含充分人文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播学。而这种包含充分人文内涵和价值判断的传播学,依然是目前国内新闻教育和传媒学子的一个学科盲区。

尽管几乎所有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都很明确地认为自己正在为传媒行业培养人才,但是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最大的盲区却仍然在行业。高校对传媒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据学科分类来进行,大部分的新闻传播院系开设的专业一般都是“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等。而媒体的工作门类却是按照行业划分的,不管是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也还是网络及新媒体,大多分为财经类、法制类、社教类、娱乐类、体育类等等频道,或板块,或栏目。学生从院系毕业来到媒体,即使有再好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务基础,也不可能真正做好其中某一类的工作,因为他一般不可能具有某一行业的专业基础。因此他只能是一个抽象的记者,或抽象的编辑,或抽象的主持人,而不能够深入到某个具体的栏目、板块或频道。此外,院校几乎不了解媒体真正紧缺的、特殊的人才需求,只是按照公共化的、概念化的培养逻辑和方式培养人才。譬如,某电视台领导对我说,我这里乃至全国的电视台,最缺乏的是懂灯光技术的人才,你如果有这方面的人才,有多少我要多少。而全国各院校的广播电视专业培养的或是广播电视新闻学、或是广播电视艺术学、或是编导、或是播音主持,极少有灯光、音响、录音等方面的培养方向。再如某影视公司的老总告诉我,他那里最需要的是懂得烟火技术的人才和能够从事院线管理的人才。这些门类的人才他只能高薪从外地,甚至国外聘请,做一部片子的烟火就得花50万的聘金。而绝大多数的院校几乎不知道这样的需求,而且也没有能力培养这些类型的人才。

主流的新闻传播教育对媒体必须的技术因素始终持一种无可奈何的态度。众所周知,媒介是技术发展的结果。而目前国内基本上属于文科教育和社会科学领域的新闻传播学科又能奈技术何?因此,技术成了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个盲区。权且不论工程意义上的传媒技术,即就是一些应用性的技术,对一些新闻传播教师,甚至是一些名师而言,也是无可奈何的。当然教师在学校教书,即使不掌握这些技术也还勉强靠理论的高深以遮其丑,只可怜学生到了媒体如果不掌握必要的技能则会被赶将出来,落荒而走。技术这片盲区,在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中,一方面致命地屏蔽着院系的学术视线和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又常常会被一些人文内涵不足的人文知识分子责骂为技术主义,实则已成为阻隔传媒学子学与用、手与目的一种先天障碍。

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中另一个被屏蔽的意识领域就是文化,这种状况应该被称为文化盲区。在我看来,所谓“新闻无学”的另一种意义上的解释,应该是指新闻学者和新闻学子们很少把新闻看作一种文化现象,或者说,很少从文化的意义上认识新闻,更多的是从社会、政治现实的意义上来看待新闻,或者干脆就新闻论新闻。由此便导致了新闻这一原本铺天盖地的现象,传播这一原本无所不在的现象,在学术界却变成了一个很小的领域(在我国的学科目录上,新闻学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只有两个二级学科。是公认的小一级学科)。当然,我并不认为新闻学者都必须从文化的意义上去研究新闻和从事新闻教育,但文化意识,应该是人们看待一切事物的公分母,对学者来说,文化意识的有无,决定了其学术和思想能否突破行业或学科的局限,进入到人类共同创造的视野之关键所在。欧洲传统的传播学,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使传播学进入到国际主流学术话语空间中的吗?如果从本文所谈论的新闻传播教育来说,能否给学生建立明确的文化意识,也决定了学生在从事传媒工作时能否具备开阔的视野和较高精神品格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从学理上很大程度倚重社会视角,在方法上甚至借鉴社会学的调查与统计之法,然而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却依然存在着社会盲区。如高校的新闻传播类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上都对准了各类媒体和传媒机构,而对更大的社会领域缺乏认识。当然媒体是传媒学子最为集中的就业领域。传媒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多地提倡多元化、普及化。事实上社会对传媒类人才的需求本来就是多元的。正如我们经常说,媒介素养应该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公民素养一样,传媒业务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普遍化的业务。譬如政府机关、学校、工矿企业、街道社区等等都存在着大量需要接受过传媒教育的人去做的工作。这些工作,有可能不像媒体那样专业,那样受公众的瞩目,但对于现在大规模扩招的传媒学子来说,则必须面对这些平凡而普通,但又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岗位。就像学工科的学生不可能人人去制造卫星、飞机、导弹,大部分人还得去研制生活日用品一样。

以上历数的目前国内新闻传播教育的种种盲动现象与认识盲区,仅仅是本人作为一位新闻传播教

育工作者的切身体会与反思,或许失之偏颇,也或许问题本身远甚于此。在这里提出这些问题,旨在引起疗救的注意,并期望通过学界、业界、教育管理部门和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一起合力改善之。

新闻学专业必须强化核心竞争力

陈敏直

新闻学专业是为新闻媒体培养记者、编辑的,当新闻媒体伴随改革开放迅猛发展之时,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却面临巨大压力,一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目前,全国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点已达661个,在校学生已有12万多人;二是新闻媒体不愿招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认为“上手快,没后劲”,“论语言文字功夫,不如中文系;论法律知识不如法学系;论财经知识,不如经济系;从事体育报道,也不如体育系”。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在新闻媒体就业,还面临与诸多文科专业学生的激烈竞争,而且时常处于劣势,这不能不令所有从事高等新闻教育者反思。

一、核心竞争力

为何汉语言文学专业仅凭语言文字功夫,法学凭法律知识,经济学依靠财经知识就能受到新闻媒体的青睐,而以新闻传播为研究对象,努力打造“复合型”人才的新闻学专业却被如此冷落?昭示了新闻学教育的一个严重误区,忽视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手忙脚乱地走入一条多学科浅层次的“复合”之路。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①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用以研究企业竞争的理论,近来被许多学者纷纷借鉴来研究高校核心竞争力,也适合研究就业市场化背景下的专业竞争力。对核心竞争力中国化简明的解释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竞争能力。

在社会转型、竞争激烈的当今,行业竞争、高校竞争、专业竞争必然依赖其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其所有能力的简单集合与叠加。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这一专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学科架构、知识界域和知识体系。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中国语言文字、文学;法学专业的法律;经济专业的经济学知识,形成了这一个专业“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与摹仿”的学科架构主干与知识体系,独有的知识界域。正因为“独一无二”,别的学科、专业无法替代,才构成这一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度与宽度

新闻学专业教育的困惑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一个年青的学科与专业,学科发展不够成熟,有多少深厚的理论与知识积淀是新闻学所独有的?学科的依附性和交叉性较强;媒介传播技术变迁迅速,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3G技术又催生了手机媒体的发展空间,对新闻传播业务的要求日新月异,变动不居;政治制度、传播制度又制约传播理论与媒体改革;文化、时代、社会不断更新传媒理念。新闻学应用型专业特点、学生就业压力,又使得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站在媒体的指挥棒下,不断地移动身影。从事高校新闻教育者一定要清醒地意识到,大学四年本科教育,根本无法满足媒体的所有能力要求,更无法拥有经历多年媒体实践后获得的经验与知识。当新闻学专业教育努力适应媒体的各种知识与能力要求的时候,媒体却选择了并不迎合他们的非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新闻学专业丢失了核心竞争力,有了“宽度”却丧失了“高度”,媒体新闻人才的竞争,也是“高度”的竞争,盲目适应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悲哀。

新闻人是“杂家”的教育观今天值得反思,尤其对于大学本科阶段的教育。仿佛新闻传播者在大学阶段就应该“上知天文,下通地理,无所不晓,无所不能”,有高校学者撰文写道:“仅仅只会采、写、编、播、评、摄、表演、播音、主持是不够的,公关、外语、电脑、广告、发行、经营等方面也都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范畴。并且精通这些业务的人才才是当今新闻传媒业界所需的“稀有金属”。显然,不是指一人只精通一门,最好要在大学阶段全会。理性地思考一下,这可能吗?随着新闻类型的细分,报道领域渐趋专业化,媒介竞争日趋激烈,“杂家”势必让位于“专家”。

新闻教育研究,首先应该理清这一专业独有的学科架构、知识体系及课程体系,即核心竞争力。也可以理解为新闻学专业的“高度”,不必急于建构新闻学的通识教育。新闻学专业大量地开设历史学、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宗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知识等课程,如此单薄的“宽度”,并非新闻学核心竞争力。新闻学如果依靠这些学科立足,那自己的立足之地又何在?如此发展,只能加剧被替代的危机。有学生问道:“为何别的专业,只学好本专业主干课程就可以去新闻媒体就业,我们学了这么多学科的课程,媒体还不想要我们?”

三、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2005年11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首届国际新闻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世界近60家新闻院系共同签署的国际新闻教育界第一个共识性文件——《北京共识》中这样描述了新闻教育的目标:“新闻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具有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宽阔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的新闻工作者。”这一教育目标,体现了当今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与其他参与就业竞争的专业相比较,高等院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应该是:具有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神圣的社会责任感和毕生崇奉的专业理念;对新闻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知识的深厚素养以及专业运用能力;精湛的新闻采访和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写作能力、编辑能力;熟悉新闻媒体的运作与管理;熟练地使用当代各种先进的新闻传播技术。

新闻学的专业所具有的这些特长,构成了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归为三大类即新闻学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有理念、懂理论、业务精、技术新、会运作”的新闻人才。

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专业教育的全部能力,它是在和参与竞争的专业比较中,独有的专业学科架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以及由此而培育的专业能力。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基本的事实,一个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这一学科的实力,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新闻传播学学科理论、知识及应用的综合实力。

新闻学专业教育,首先是大学教育。新闻学专业学生同样具备大学教育所赋予的大学精神,深厚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塑造。我们绝非轻视大学的通识教育,这些知识教育也是构成新闻学专业竞争力的要素,但不是核心竞争力。

如何强化、不断建构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新闻学专业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依靠多学科浅层次的“复合”之路,无法解决新闻学专业教育危机、人才就业危机,切勿“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

我们的思考和认识是:大力发展、不断深化新闻

传播学学科建设,这是走出专业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新闻学专业教育的着力点应是以新闻传播学学科架构为骨干的知识体系、专业应用教育,围绕学科架构开设的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形成新闻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精湛的技能训练,更应重视理论与科学方法的素养,把握好“度”,防止职业化“工匠”式教育倾向;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吸纳,也应以新闻传播为辐射基点,比如新闻传播与社会学;新闻传播与法学、社会传播与经济学、新闻传播与政治学等,这也是对新闻传播学学科的深化。

围绕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我们的一点尝试是:①在大学四年的教育、教学中,始终贯穿新闻学专业理念、专业精神、专业价值观教育,努力塑造新闻学学生的专业品质,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社会责任感;②深化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教学,强化实践认知环节;增强中国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中的问题研究意识,辅之以当代新闻传播政治学、新闻传播社会学,加强理论素养的厚度,扩充专业知识面;③着力突出新闻写作能力的培养。细化写作教学,将平面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写作全部纳入学习范围;增强中西新闻报道理论与新闻写作理论的教学比重,深化案例教学;注重对中外新闻文体流变的研究教学;④深入细致地训练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突出社会活动、与人沟通的能力,张扬学生的专业个性,培养悟性,锻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与批判能力;⑤实行导师制,培养学生专业特长,也是优化核心竞争力的教育方法之一;⑥通过学生独立创办校园报纸、网站、电视栏目,参与学校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业务活动,使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真正落实能力培养,体现应用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专业核心竞争力问题初探

王天定

近年来,高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媒体就业率有所下降。这一现象,不仅在一些新办新闻专业的高校中存在,也在一些老牌院校新闻专业中存在。笔者曾走访过一些学校,在2003年左右,这些学校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差不多还占已就业学生70%,从2006年开始,这一比例已降到50%~40%。而在一些新创办的新闻院系,毕业生媒体就业率大都在20%左右徘徊。

新闻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的走低,这是高校新闻学专业今后必须面对的问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极为复杂,有新闻专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也有中国媒体发展大环境问题,我们这里不准备就这一问题做过多讨论,但是,一些人士以此为据,质疑新闻学专业存在的必要性,我们认为这种质疑并不正确。

首先,我们要指出的是,新闻学专业学生媒体就业率降低一现象,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就业市场近年来对人才的需求普遍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再强调专业的针对性,而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厚基础、宽口径”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共识,“宽口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学生适应多元化就业市场的能力。新闻学专业当然不应游离于这一共识之外。

其次,笔者认为,新闻专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判断标准并不是毕业生全部到媒体对口就业,而是受过良好新闻学训练的学生能否在多个社会行业得心应手。如果良好的新闻学专业训练能够让学生在除媒体以外的其他领域显示出一定的竞争力,表现出自身专业训练的独特优势,新闻专业就仍然具有无可置疑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日本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新闻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由40年代为媒体培养人才调整为面向整个社会培养大众传播人才。这一转变的缘由,一方面固然是新闻界竞争激烈,用人渐趋多元化,另一方面,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方面对新闻专业学生需求多了,新闻学专业学生择业面也更广了。

面对这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我国高校新闻学专业首先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特别要跳出职业教育的框框,回归新闻专业的本质,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广博的知识和理性批判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把专业研究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运用到面向公众的新闻报道中,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将来在必要时可以顺利转型进入其他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一些高校新闻学专业在教学中大量压缩本专业开设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大量增设新闻专业课,这种作法,原本旨在追求所谓新闻学科的独立性,但后来的实践表明,这种作法带来的后果是,新闻专业课程内容相互重复,学生培养质量降低,最后反而损害了新闻学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学科地位。这一教训值得汲取。

强化通识教育的同时,在新闻专业教育中,应该在学校重点加强对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 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让学生在学校里牢固树立对真实、客观、公正的信仰。笔者近年来走访许多媒体,跟一些媒体负责人交谈过程中,他们谈到新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新闻必须真实这一问题上比较敏感,让他们感到比较放心。而一些其他学科的学生,在这一点则不如新闻专业的学生。

对事实的尊重,其实不仅在新闻工作中很重要,在行政机关等部门工作,同样需要具备这种素养。特别是在一些价值冲突的情形中,无条件地尊重事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比如一个企业的员工,当所在企业发生负面事件,这时候隐瞒真相或向外界发布虚假消息,或许可以维护企业当下的利益不受损害,尊重事实与维护企业利益之间会形成冲突。这时候,一个受过新闻专业训练,对真实形成信仰的人,他会在二者之间做出正确的决择。联系近年来各地发生的许多因造假事件而损害政府公信力的事件,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是一些部门弄巧成拙。由此,我们深感新闻专业对学生进行的职业精神教育,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对客观真实形成坚定信仰,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这样一批学生无论进入媒体还是进入其他行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

2 培养学生寻求真相的能力、实证研究能力。当代以研究“三农问题”著名的经济学家温铁军先生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学专业,毕业后当过记者,办过报纸。他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为什么一个学新闻的学生后来走上政策研究的路子。他说他在读新闻系时,新闻系的老师强调新闻系的学生就是专业的调查研究工作者,未必一定要做报纸。他从媒体行业转入从事研究之后,他说:“我重新回归到乡土社会之中做研究,一方面保留了媒体人的特点,一定要眼见为实,一定要到现场,只有看到并进行了调研才能说话。”[2]

温铁军从一个新闻工作者成功转型为一个经济政策问题研究的学者,他的经历对我们思考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问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因为温铁军的成功转型,与他所接受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其实,新闻学专业强调的调查研究能力,对新闻工作者很需要,对科研院所从事实证研究的学者也很需要。推而广之,对今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员、公司职员等而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笔者在高校工作,深感一个学期的媒体业务实习,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四年大学

生活中这一个学期离开学校,借助到新闻媒体采写新闻这一渠道,不仅仅是学生提高了新闻采写技能,更重要的是给学生一个深入社会的机会,加深了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这一学期的实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了努力的方向。

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也由于许多学校把学生考研率作为对学院的重要考察指标,新闻学专业长期以来坚持的为期一个学期的专业实习在一些学校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大大下降,时间不能保证,效果也大受影响。

要使调查研究能力成为新闻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除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调动学生充分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外,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科学方法的训练。我国著名传播学者、香港城市大学祝建华教授在暨南大学演讲时也指出:新闻专业的学生,论写作能力,我们不好与中文系学生比,论外语能力,不好与外文系学生比,论专业知识,不好与经济、政法、科技等专业学生比。对新闻学生来说,实证研究的能力的确应该成为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要训练好自己实证研究的能力,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会怕①。目前来看,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本科阶段,关于实证研究的课程,开设还不是特别普遍,课程也不是很成熟。因此,今后关于这方面课程的建设,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面对新形势进行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3 注重培养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事件中抓住核心,引起受众注意的能力。善于在各类工作中进行有效率的沟通。艾丰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作品写作的基本结构是倒金字塔,事实上是快速交流逻辑的体现,要求快速表达,也要求快速接受。因此,倒金字塔逻辑的应用范围超过了新闻传播的范畴[4],进行类似的训练,在生活工作中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人类的生活工作中,除了进行艺术鉴赏,绝大多数交流活动都遵循着快速交流的逻辑,都注意提高传播效率。

高校新闻专业的实务课程,如新闻采访写作、新闻编辑等,其教学宗旨都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快速交流的专业训练,其具体内容可以用传播学者施拉姆(Schramm)教授提出的信息选择或然率公式来概括,即努力提高人们从信息中获得的报偿,同时努力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②。应该说,新闻学专业为新闻传播所进行的专业训练,完全可以运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一个人也并不会因为以后没有从事新闻工作,他所受的新闻专业训练就会成为一种浪费,关键是我们的这种专业训练是否有效,专业训练方法是否得当。著名学者金克木教授20世纪加年代曾在萨空了任总编辑的香港《立报》做过一年的国际新闻编辑,他后来回忆说:“这一年(没有休息日)无形中我受到了严格的训练,练出了功夫,在猛然拥来的材料堆积中怎么争分夺秒迅速一眼望出要点,决定轻重,计算长短,组织编排,而且笔下不停,不能等排字工人催,不能让总编辑打回来重做。这一套无意得来的功夫后来我在印度鹿野苑读汉译佛教经典时又用上了。”[4]

从金克木教授的回忆中可以看出,他在《立报》编辑部接受的新闻编辑训练,其核心就是高效率传播,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读者获取信息的费力程度,并尽可能提高读者从信息中获取的报酬。这种训练,最终让金克木教授在学术研究中获益,应该说,这是新闻学专业训练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一个绝佳例证。

我们以上简单探讨了就业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新闻学专业如何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问题,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无意掩饰新闻学专业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新闻学专业任何时候都要高度重视媒体对于新闻学专业教育的认可。但是,随着高校新闻学专业数量增多。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诸多发展变化,新闻学专业应该形成多元的发展模式,应该看到媒体以外其他各行各业对新闻学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也应该培养新闻学专业学生对媒体以外行业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引导学生能够把自己的专业训练运用于媒体以外的其他行业工作中。惟有如此,新闻学专业教育才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发展中长盛不衰。

(作者系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参考文献:

[1]胡连利,美日新闻教育差异论析[J],日本问题研究,1998,(1),

[2]温铁军,从市场经济到和谐社会[J],青年记者,2006。(5),

[3]艾丰,新闻写作方法论[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52,

[4]金克木,蜗角古今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65-166,

高等院校新闻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其反思

鲍海波

在高等教育事业呈整体迈进的情况下,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繁荣尤显突出。这本应该是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发展在教育领域的反映或折射,但在近年来却饱受批评,特别是高等新闻教育的“失速”、“失序”、“失范”等问题颇令业界与学界担忧。其实,在新闻与传播教育看似辉煌的表象之下,潜伏的诸多突出问题必将新闻与传播教育整体拉入险境之中,使得新闻与传播教育本身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窘境。本文意在分析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中所面对的现实困境,以期对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教育有一定程度的反思。

一、新闻教育的数量激增难抑质量稀薄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快速跃进,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也呈一日千里之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有开设新闻与传播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疆拓土”,开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

新闻传播教育规模与数量庞大,与此相对照的现实却是新闻传播教育质量的稀薄。近年来大批的毕业生在就业之路上遭遇的坎坷,一方面说明新闻与传播教育在数量把握上的失控,更说明新闻传播教育所育之才无法得到业界的认同,在“出口”处不被接纳。分析其中具体的原因,首先在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时存在着广泛的认识误区,即新闻与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学科中低成本投入专业。在此认识的指导之下,普通高校、民办高校以及二级学院都快马扬鞭,仓促上阵。由此,伴随着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点与学生数量的急剧增加,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过程中“黑板新闻学”的教学方式则不可避免。使得新闻与传播教育指向实践的特征抹煞殆尽,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后劲足”不得而知,也肯定与“上手快”无缘。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质量与传播媒体的需要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新闻教育目标“专”与“杂”难以调适

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实践过程中,经常提到的口号是“宽口径、厚基础”,用以培养适应现代新闻与传播事业的复合型人才。纵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始终将培养具有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的实用型人才作为新闻教育的第一目标。这种被斥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办学思路。当然是造就了大量“工匠型”毕业生。然而,这

种“工匠型”毕业生已非现时代传媒发展所需之才。据调查,在传媒对“工匠型”毕业生的需求趋于饱和的同时,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何谓“复合型”人才?舶来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8的观点,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等4方面素养,以及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国内学者——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吴廷俊先生也认为:“复合型”人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立体性,即既有深厚的人文功底、扎实的传播理论基础,又具有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即集采编与制作于一身,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即新闻与传播的“十八般武艺”,样样都会且一专多能。

说易行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而可行并且可用的培养模式的构建远非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自然科学类课程、人文素养类课程以及技术技能类课程的简单、机械的相加与组合,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形成较为宽泛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并培养和提高其应对传媒科技发展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不可偏废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坚定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悲天悯人的高尚情怀。然而,现实的情况是,花样翻新的各种办学模式,是否真正践行“宽口径、厚基础”教育思想,是否能够经得起传媒实践的检验,均不得而知,有时可能沦为“雷”人的作秀。当然,在调适办学模式上,许多高校新闻院系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2004年起,大幅调整了本科生教学方案,确立了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基础,以新闻专业为核心,国际性、实践性、基础性相结合的教育思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则试图在双语新闻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研究、网络人才培养、重大新闻现实问题研究、与业界的紧密合作等方面形成特色。这些实践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但从结果来看,往往“专”与“杂”皆难,更何况要做到既专且杂。

由此,高等新闻教育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以及在具体的教育实践环节中操作,一定要切合实际,教育目标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游弋,导致的结果就是教育方式与教学模式的瞬时急变,传媒实践中所需的既能采写、又有创意,既会新闻、又懂管理,既懂媒体、又懂经营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必然是镜中月、水中花。

三、新闻教育“特色化”多色谱理解

有可能是因为既“专”且“杂”的“复合型”新闻与传播人才在大学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等阶段性培养的难以成型,也有可能是对当前新闻与传播教育泡沫化、新闻与传播培养模式的单一化、新闻与传播教育质量的注水化等现象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新闻教育单位已经开始了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实践的尝试。良好的愿望与可喜的探索本应结出硕果,但是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理解的多色谱导致结果的不尽如意。诸如有些高等院校显然是将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理解为相关专业类课程与新闻传播类课程相加,这样就出现了经济新闻学、法律新闻学、体育新闻学、教育新闻学等五花八门的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分支学科。如此简单的课程组合,能否显现新闻与传播教育已具备的特色暂且不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与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恐难实现。除此之外,有的高等院校在新闻与传播教育方案的制定中实行相关课程的“模块组合”,使得在本专科教育阶段就形成相对明显的学习与研究“方向”,以便于与业界各个“口”的顺利对接。还有不少高等院校设立各种“创新试验区”,以期新闻与传播教育的特色化,等等。

林林总总的对新闻与传播教育特色化的理解与实践均可视为宝贵的尝试,但究竟是否有效目前恐难给予适当的评价。相伴而生的问题则是:以何种教育模式来彰显特色?人们对特色的追求反而将新闻与传播教育最本真的规律置于脑后,以至于一些新闻教育单位隔三差五地修订教学计划,重新设置新的课程体系。此种做法虽然是新闻教育理念调整过程中的必然,但是,过快、过频地调整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不能说明新闻教育单位在积极应对新闻教育事业变革的快速转变中调整新闻教育理念,以便能不拘一格降人才,反而说明新闻教育理念尚处于极端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与传播教育必然会呈现无所适从的状态,要么按兵不动,要么贸然前行,这均不利于对人才的培养。因而,新闻教育要有大的发展,必须由边缘转移至中心,即屏气凝神地思考新闻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是手持现代化的采编工具,在现代传媒上恣意妄为的新闻狂人,还是滴水不漏、波澜不惊的平庸传声筒,抑或是肩扛社会之责、能呼正义之声,并能以汗水乃至生命彰显社会良知、推动社会发展的新闻战士。厘清此问题,我们就可能不再囿于一些具体的关关节节,而应该去点燃他们的智慧,发现并培养他们的能力,既让他们具有开阔的视野,缜密的思维,并练就一双察问世间百态的锐眼。

四、新闻教育的“守成”有余与“创新”不足

新闻传播的实践自有其独特的内在的规律性,这自然而然应该在新闻教育目标的设定与教育实践的具体环节中得到遵守,但在传媒与社会及人自身发展要求的前提下,对规律的遵循与创新性的实践的需求并不相悖。

近年来,国家虽对大众传媒的结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传媒业基本上维持现有的规模,但媒介融合的趋势日趋明显,新媒体的发展令人惊异,对新闻与传播固有的基本规律的遵循实属必然,但对新的传媒时代的到来以及实践规律的探讨与掌握似乎变得更加迫切,传统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教育思路势必会堵死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路径。

与上述伴随传媒新技术发展而言的在实际运作层面的创新相对照,新闻教育还需在理念方面有多元的思考。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James w.Carey在短文《新闻教育错在何处?》中指出:新闻或新闻教育不能和广告、传媒、公关或广播视为一体;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新闻不能和媒体(media)和传播(communications)混淆;“新闻是民主的另一个名字”——没有民主就没有新闻。这种被James w·Carey教授认为是新闻学的金科玉律的观点能否振聋发聩乃至发人深省,必定会引起争论。但Carey的论点体现出了深厚人文主义的基础,即认为新闻教育本应该属于人文学科或是具有人文品质的社会学科,因为新闻主要的对象是人和其社会环境,新闻与新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与社会的正常发展。他所认为的美国新闻教育的失误与不足就在于把它视为传媒,因为传媒至多不过是由科技和组织结构组成一种传达意义的工具,如果把新闻当作传媒,就等于“把鱼的故事和鱼混为一谈”。假如他的观点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那么在新闻教育中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就能够多一种参照的视镜;“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理念中的真正的“基础”应该是对“人”及其生存以及更好的生存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果真如此的话,即便是新闻变成传媒后,以及变成了另一种哗众取宠的商品时,当报纸的销量和电视的收视率成为媒体关注的目标时,新闻从业者也会自我设问:新闻行业“专业”到底是什么?它在社会领域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是什么?新闻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尊重新闻?那么,新闻界自我反思的愿望和能力业已形成。

由此可以看出,在新闻教育实践中,对新闻传播一般规律的尊重是必要的,更为重要的是在传媒技术的跟踪与新闻传播理念的认知更新上不得落伍。

五、高等新闻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高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现实路径当然就应该是科学发展。如此就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遏制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速”,将专业教学点控制在适当的范围之内,以新闻与传播及其相关实践领域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为基准,掠去虚泛的数量泡沫,切实提高新闻教育质量。

2 纠正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序”,按照新闻与传播事业发展本身的规律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目标,正确认识新闻人才的“复合”性,充分理解新闻教育的特色化,并且在新闻教育改革实践中有序创新。

3 匡正新闻与传播教育发展的“失范”,应充分认识到新闻与传播教育不仅仅是对“人”的培养,而且是对从事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的“实践者”的培养,新闻与传播实践的本质规律是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范”,铁肩担道义的人文理想更应是一面高擎的旗帜。

上一篇:经济伦理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管理学概论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