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理论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新闻学理论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本文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构建这一体系的理论可能。

第一篇:新闻学理论论文范文

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新闻操守

【摘要】文章就新闻专业主义的起源、定义和理论要点做了全景论述,订正了对这一理论范畴的混乱认识。并把新闻专业主义划分为实践规约、理论基础、专业标准、职业规范和新闻操守五个部分,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理论和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要点分别做了归纳,阐述了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特性和记者的职业精神。

【关键词】传统新闻专业主义;当代新闻专业主义;新闻职业标准与规范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引导力,让记者处于显赫地位,在民众对其不胜仰慕之余,国内外一些媒体正面临强势集团的操控,新闻专业主义时常陷入危机。在资本或权力大棒的高压下,某些媒体沦为任人驱使的话语奴隶;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新闻人见利忘义,忘记了新闻道德的约束。少数网民用自媒体传发污秽信息,又推动某些记者投入谣言和色情的怀抱,丧失了起码的职业信念。签于此,建构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提升新时代的新闻责任意识,成为各国受众的殷切期望。

一、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与理论

新闻人的职业精神、专业标准和行为准则,构成记者一系列操守,统称新闻专业主义。这一定义①常被似是而非的其他界定所遮蔽——“中立、客观、独立、公正”这些西方老生常谈的概念被列入新闻专业主义定义的主词,而“职业精神”却被驱逐出定义内涵。实际上,新闻专业主义来自新闻工作实践,被新闻挫折不断匡正和厘定,形成言简义丰、圣洁无私的职业追求。

早在1836年,美国《费城公共纪事报》的编辑威廉·麦凯恩就曾概括过“编辑伦理原则”,被当时许多报纸用作“专业标准”。[1]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无冕之王的狂热煽情,把社会搅得乌烟瘴气,美国大报首先受到群愤夹击,陷入四面楚歌,不得不收手敛迹。1896年阿道夫·奥克斯收购濒于破产的《纽约时报》,确定了“绝不污染早餐桌布”的办报原则,把“本报刊发一切适宜刊登的新闻”作为座右铭。[2]1904年《纽约世界报》主办人普利策在《北美评论》上发表文章提出,“为了培养更好的记者,更好地服务于公众,开展一项运动,把新闻提高到学术性专业层次”。哥伦比亚大学接收了他的捐款,于他逝世后的1912年在刚刚创立的新闻学院招收第一届新闻专业大学生。这是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滥觞。

20世纪20年代,在声讨无冕之王的社会呼声下,西方各大报不得不陆续制定“记者守则”“报道条例”或“伦理规范”,逐渐确立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信条。其内容主要有:(1)新闻事业是一门职业,应有严格的职业操守;(2)媒体应为大众所信赖,传播真实、公正的新闻;(3)报道内容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秀新闻事业的基础;(4)新闻记者要写出自己心中认为有益无害的意见,引导公众至善至美;(5)新闻压制均属错误,除非是为了公共利益,任何势力都不得阻挠新闻报道;(6)记者避免自我偏见或受他人偏见左右,不因威逼利诱而逃避责任;(7)广告、新闻与社论均应纯洁、积极而健康,达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这七项规约,构成新闻专业主义的传统理论要点,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基石。

1919年,徐宝璜在《新闻学》一书中阐述了记者应有的品德和气节,写道:“伟大之记者,应有大无畏之精神,见义勇为,宁牺牲一身以为民请命,不愿屈于威武而噤若寒蝉。”他提出“重要新闻一追到底,不以谣言为事实,不可受贿、隐瞒事实”等16条要求。在“新闻纸之职务”一章,徐宝璜强调报纸要“提倡道德”“恶者因其劣行登载而受舆论之攻击,善者因其善行登载而受舆论之赞扬”“迎合社会,乃贱者之所为,与敲诈同为不德也”。[3]这些论述,形成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早期理念。

在全球媒体融合时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②的文化基因,成为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精髓。今天,一个国家记者的操守往往在各国产生巨大影响,新闻专业主义具有国际性。但毫无规约意识的新闻人和网民,肆意亵渎新闻的纯洁性,时而散布弥天大谎,时而诬陷他国或他人,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严峻挑战。

由新闻实践提出的“仁爱向善、纯洁健康、崇尚公正、仗义执言、自由和法治”等品格和信念,成为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精华,无论职业记者还是公民记者(网民)都应励志以求。这一理论的要点包括:(1)所有新闻媒体都应制定职业规约③,恪守规矩,诚实正直为上,树立为公共福祉奋斗的志向。(2)“每个新闻工作者都应自重、自爱、自强”[4],唾弃拜金主义,深入民众,伸张公平正义。(3)严禁网络攻击和网络谣言,创建全球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4)记者要以廓清世界、明人耳目、拯人于愚为己任,错误导向如同屠毒笔墨,残害生灵。(5)媒体要尚和合、求大同,不以维护民族的狭隘利益而攻击他国,不以谣言和不实消息制造国家间的紧张关系。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理论的以上五个要点,激发各国记者为人类的同舟共济而遵道秉义,投入全球治理的理性大潮。

二、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伦理基石

新闻专业主义直接涉及新闻伦理问题,没有新闻道德及伦理,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就无法耸立。新闻道德是新闻工作者的行为准则,而伦理则是新闻道德的理性意识,二者奠定了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础。在西方古典哲学中,伦理(Ethics)与道德(Morality)存在着传统区别。“伦理观指的是基本原則,道德观指的是实践”。[5]记者或媒体的致善理念,来自新闻伦理意识与新闻道德准则,构成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核心。

新闻伦理一方面体现政治道德的追求,另一方面又有不可忽视的公共道德的性质,因而新闻伦理没有国家或阶级的区别。硬要坚持二者的区别,必然导致新闻伦理的双重标准。不管哪国或何种媒体,不管报道政治事件还是一般生活动态,说假话、欺骗受众,都是违背道德的。基于人类追求真理的天性,不能说本国的混乱是民主的表现,他国的井然有序,则是“民主的缺失”,这种颠倒黑白的报道背离了起码的诚实原则。指责“别”的媒体受到权力压制是不自由的,而美国给媒体“贴标签”、任意审查和打压媒体则是自由的,这种双重伦理标准,实际是以政治偏见玷污新闻专业主义的纯洁性。

坚持真善美是新闻伦理的第一个要素。不道德的行为都违背真善美的追求,蔑视人类公平和美好的价值观。宣扬某人、某个阶级或一国利益可以损害他人、别的阶级或其他国家的合理利益,对任何媒体都是不道德的。新闻伦理的第二个要素是坚持新闻公正,在报道有争议的问题时,应把双方提供的事实和意见都明示出来,让公众做出是非判断。抛出片面报道,蓄意掩盖真相,都是背离伦理和道德的。新闻伦理的第三个要素是坚持科学精神,反映和评价事实要有科学根据。科学面对的是要符合事实、符合规律,伦理坚持的是该不该报道的问题,“该不该报道”首先要看新闻是否反映事实真相,是否符合科学逻辑。新闻伦理的第四个要素是,任何政治报道都要经受伦理考验,以求真、求善为前提,维护社会和人类的共同利益。面对大是大非问题,媒体不能沉默,更不能说假话,不说假话是坚持伦理精神铁的原则。

在新闻伦理这面镜子前,新闻道德具有社会正面价值取向,要求记者扶善惩恶、惠及社会,以给大众带来好处、希望与快乐为目标。所以,新闻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善与美的行为,作为新闻人的品德修养,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新闻道德具有非强制性,依赖从业者的自我意志来维系,产生于记者的优秀品质和自律。(2)新闻道德与新闻法治属于不同范畴,违背道德,不一定受法律制裁;触犯法律,不仅要受法律惩处,还要受道德舆论的谴责。(3)新闻道德依賴良心驱动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才能奏效。作为记者的善意动机,新闻良心由诚实、正直、宽容、仁爱、慈善这五个因素构成,推动记者按照道德准则行事,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自责。新闻道德是对不良报道的软约束,只有真心诚意地接受它,才能转化为新闻人的戒律,成为记者的行为底线。

概括而言,新闻报道有三种戒律:一是品德戒律,不操恶行、不卑躬屈膝、不贪赃枉法,多行善举、廉洁自守、不惧暴戾;二是责任戒律,严禁危害公共利益、破坏社会和谐和世界和平,每条新闻都要对受众负责,为服务的媒介机构负责,为国家与社会安全负责;三是职业戒律,新闻陈述不能言过其实、弄虚作假,殃及社会、低俗色情均属职业禁忌。遵循以上新闻戒律,记者同报道对象和受众建立起良好关系,媒体就会赢得高度的社会信誉。

三、当代新闻工作的专业标准和职业规范

新闻伦理和道德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基础,仅对锤炼新闻人的职业理想和道德境界提供指南。新闻专业主义的落脚点实为纯洁的职业精神和完美的职业操守,包括新闻工作的职业目标、专业标准和职业规范。

新闻工作的职业目标体现出高洁的社会价值,引导记者以“成风化人、造福人类”为使命。第一,新闻工作者要推动新闻活动为正义事业服务,向人间播撒“大爱”,达到教化民众和社会的目的。第二,新闻工作者要成为时代的记录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引导人类走向平等、幸福和更加文明的目标。第三,媒体要树立“公共服务”的目标,而不是为某一利益集团、更不是为媒体自身服务。媒体的商业经营具有合法性,但它仅限于发行部或市场部,如果以商业主义支配编辑权和报道权,便成为媒体堕落的开始。第四,新闻职业目标的最高追求是发现和传播真理,让大众正确认识社会矛盾、冲突及其解决的途径。概括地说,“新闻传播事业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力量。新闻传播工作者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担负着神圣职责。”[6]

新闻专业主义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职业化的水准,体现严肃、高尚和可操作的专业标准。在西方,最初的新闻工作者来自印刷行业的发行人、工人及学徒,是一些东奔西走、道听途说的抄报员,没有专业要求,谈不上专业标准。20世纪前,新闻不是名副其实的职业,新闻工作者不被认为是“专业人士”。新闻工作经过百年历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记者地位的提高、专业化程度的提升,新闻工作才成为成熟的职业,有了明确的专业标准。

这些标准是:具备完整的专业理论、专业教育科目、职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训机构;新闻媒体达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在社会各个区域,成为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行业;形成数量巨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出现一支行业大军,且有一致的理念和工作技能。这三条是新闻职业同其他成熟的行业的共同专业标准,在当代,新闻职业独有的特色和专业标准却令人神往,富有光彩夺目的神圣性,这就是:第一,新闻媒体构成社会耳目,为社会管理提供动力和方向,成为重要的思想源泉;第二,新闻记者促进各种信息和思想交流,引导人们认识环境和时代,担当人类精神向导的重任;第三,新闻媒体以反映最新的物质与精神现象为己任,作为社会巨变的发掘者,不断把人类引向光明和福地;第四,它是复制世界、引领世界潮流的意识形态工作,具备更加严格的职业规范。只有达到这四条标准才是真正的新闻业,新闻工作者也才是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因而新闻职业规范历来高洁严谨、秉正无私、大义凛然,这些规范的具体要求是:(1)新闻人必须忠于事实,不给大众提供有害和刺激犯罪的东西,不刊播违反科学和生活常识的内容;(2)决不对民众的不幸遭遇视而不见、无动于衷,而是关注人民疾苦,为民请命;(3)多用通俗、生动的语言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4)报道负面事件要坚持正确导向,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反映事件处置经过,化解社会沉疴;(5)世界新闻严禁挑唆国际冲突、煽动战争狂热,不许鼓吹民族、种族和宗教仇恨,禁止煽动种族和各种歧视。这五条新闻职业规范,标志着新闻人的重任超越了任何职业的社会价值,不愧是人类精神的领航者和人类苦难的救助者。

四、当代记者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新闻人的职业操守作为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准则,体现为新闻采访和报道的戒规。当代新闻操守的准则主要有:(1)尽一切努力搜集确凿的事实,引导受众明情达理、迷而知返;(2)对新闻事实做出诚实、全面的陈述,杜绝不雅之词的阐释;(3)对错误意见不管来自何处,拒绝公布于众,一旦报道,要迅即澄清更正;(4)不参与有害于公众或国家利益的社会活动,如要采访和报道这类活动,要给受众以警示和引导,严防被反社会、反人类的恶势力所利用;(5)决不唯利是图、明哲保身,为获得重要新闻既不行贿他人,也绝不接受任何贿赂。

新闻操守的以上准则需要记者的业务素养来支撑。新闻素养属于新闻专业主义的技能理性,对新闻操作具有自觉性、知识性、敏锐性、技术性、法理性和科学性,表现为记者的素质、涵养、技能、方法和水准。其中包括高尚的职业意识、丰富的专业知识、谙熟的专业能力与技巧。由此形成当代新闻操守的具体戒规:

探访新闻不使用狗仔队之类的卑劣手段,对黑社会和犯罪团伙的暗访可以隐身潜行,但不能与其合谋共事、参与犯罪。采访新闻不可擅自闯入他人私宅、办公室和非面向公众开放的会议室;不可窃取采访对象的电脑数据、文件或其他资料;不可窃听他人的电话或私下交谈。记录他人的谈话或录音,要征求当事人的同意。对一般公众的正当行为和生活,不管有何重大变故与新闻价值,被采访者声明不准报道的,媒体不应擅自报道,如要报道应隐去真实住址与姓名。

新闻报道不能隐瞒消息来源。对匿名消息来源要严格保密,保护新闻提供者或当事人的人身安全,这仅限于揭露性新闻。引用多方消息来源要保持平衡,不可偏执一方。新闻中的引语除删减多余字句外,不能改变引语的原意,对引语中的关键词句不能有任何改动。

使用他人的文字或作品,必须说明出处,注明归属者姓名,防止记者受到剽窃的指控。转载其他媒体(包括网络)的新闻,要核实报道的真实性,不真实的不能转载。转载时要标示发表该新闻的媒體与写作者或制作者的姓名。

记者写作或制作新闻文本,要抛弃偏见和情感,表达观点除客观理性外,还应向受众明示这是记者的看法。没有调查清楚的事实不能写进新闻,也不能报道推测的事实。报道事件亲历者目睹的事实,一定要加上亲历者简要的直述,不准援引“据旁观者说”“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业人士说”等此类模糊的事实来源。这是西方缺乏新闻专业主义规范的记者惯用的新闻噱头,借此塞进私货。

报道犯罪新闻,在法庭判决当事人有罪之前,应将其视为无罪者,只能用“嫌疑人”的称呼。没有得到法庭允许,强行报道违法犯罪案件,属于媒体审判。如果司法机构忽视确凿证据而蓄意制造冤案,记者确有事实根据,应毫不犹豫地揭露渎法行为,捍卫法律正义。这不是媒体审判,而是司法监督。以上这些新闻戒规,大多已写进中外媒体的规约中,中外记者多有认同。

五、当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实现动力

(一)媒体要建立自律制度

新闻从业者实行严格自律,是维护和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主要动力。无论是媒体还是记者个体,都应熟悉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要求,为新闻业输入崇高精神,把自我约束转化为自觉行动。新闻自律属于记者的自我控制,通过自我检查、自我揭露和反省,防止新闻自由和媒介权力的滥用。新闻传播的强大社会影响力,赋予媒体无所不在的“话语权”,这种权力可能随时被亵渎。如果定期进行新闻自律,对滥用新闻“权力”会有遏制作用。

新闻自律既要坚持经常,又应形成制度。通过自律制度克服职业观念淡薄,防止新闻事故和新闻侵权的发生。新闻事故是指失实、歪曲性报道产生的社会恶果;新闻侵权则是记者的采访、报道触犯法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直接伤害。定期检查新闻工作发生的各种错误,激发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促成新闻职业健康发展的保证。新闻自律要求记者思考和检查违反职业规范的行为,有时需要公开向公众致歉,消除公众的不满和不信任情绪。

在媒体内部定期开展自我批评,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使编辑记者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并持之以恒。媒介机构在行业组织、区域性媒体会议或新闻学术交流中,检查和讨论媒体存在的问题,切磋新闻报道的得失,共同吸取教训。还有,凡产生不良影响的错误报道,都应在媒体上公开披露失误的原因和背景,争取公众的谅解。这些自律制度的贯彻,能培养记者的自我批评精神,把背离新闻操守的报道失范降到最低限度。

(二)主动、谦恭地接受舆论监督

社会对媒体的监督是一种他律,比自律有更大的压力,凡虔诚的新闻工作者不能不听取社会批评。遏制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更有效的动力来自广大受众的监督。公众舆论有无数双眼睛,有发现问题的无限能量,经常听取受众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批评,是新闻专业主义建设的重要途径。

受众对媒体的不道德行为发出谴责,引起相关记者的警醒,能激发新闻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能产生克服报道失误的紧迫感。没有社会广泛的批评,一些新闻工作者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当少数记者严重损害媒体的良知,媒体内部人士不可能很快发现,但很难逃过广大公众的眼睛。在社会舆论面前,背离新闻专业主义的所有行为都无法遮掩。

媒体的任何不义之举,从新闻传播到经营活动,都逃不过舆论的揭发。如果一家报纸一方面刊出报道围剿某个企业的瓶装水,认为它不如自来水,但同时又推出自己的“小蓝帽”桶装水,这就露出了自身商业利益的马脚。受众把这两件事联系起来,一眼就能看出媒体唯利是图的动机。尽管媒体是一种权力,如果不受舆论这种准权力的监督,就难以摆脱不良报道或商业腐败的袭扰。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公益机构,随时观察受众对自己的态度,主动听取受众的各种意见,是贯彻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措施。广大网民在网上对某家媒体或某一条报道都可能有评论,这是自动送上门的舆论评价,经常查看网络反响,可以得到十分宝贵的意见。媒体也可设置义务监督员,定期向他们请教,认真听取他们的批评建议。对媒体最直接、最关键的舆论评价来自媒体受阅量的变化,这是无声的舆论监督。如果以每季度为固定考察期,报刊的发行量、电视的收视率或网页的点击率显著下降,大多证明媒体的专业水准正在下滑。

媒体时刻警惕社会舆论对自己发起的攻击,设置舆论警戒线,严防出现有损专业品质的行为而招致舆论围剿。多年前,曾任美国副总统的戈尔希望到拥有ABC电视网的迪斯尼看看,被该电视网婉拒。迪斯尼人士透露,这样做是为了避嫌,以免ABC电视网以后报道戈尔时引起观众的猜疑。新闻工作者任何有损媒体声誉的行为,都会引发舆论爆棚,谦恭地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把社会舆论视为改进报道的镜子,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有效途径。

(三)借助媒介批评提高专业素养

增强新闻专业主义意识,提高新闻业务水准,离不开媒介批评。媒介批评站在现实与历史的观望台,审视记者的一言一行和重要新闻作品,分析新聞传播的正误,是实现新闻专业主义的更为重要的动力。媒介批评不仅是对媒体的监督,而且是站在学术或新闻政策的高度条分缕析媒体与记者的活动,从科学与实践的角度评价新闻的社会效果。有些专业批评者的评价思想如灼,目光深邃,会让媒体和记者对专业理想和新闻理念有深刻的领悟。

把媒介批评视为一种反思过程和结果,探索媒介传播的得失,是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升华和总结。新闻批评家从洞悉现实生活的角度,以专业眼光分析新闻现象,对拙劣的传播内容提出精辟的见解,能够引发编辑记者的深刻反省。媒介批评者以科学理念剖析媒介存在的问题,也为媒体的新闻优化和报道调整拓宽了思路。

媒介批评重视对新闻工作者的品德、操守的评价,抓住典型的负面事例指出他们的道德失范,让媒体人在心灵深处产生震撼。2013年揭露的BBC前主持人萨维尔性丑闻,使整个英国民众感到“震惊、肮脏和愤怒”,来自批评家和民众的讨伐此起彼伏,英国广播公司(BBC)陷入近50年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它不得不对国民公开道歉。批评某家媒体的不良倾向或劣迹,尤其能推动媒体人对职业堕落的认识。

我国大量媒介批评针对的是新闻文本的优劣,分析新闻作品的质量、写作(制作)的形式及其效果,对记者认识和提高业务水准有重要作用。但如果把媒介作品视为唯一的批评对象,很少对编辑记者的报道宗旨、价值观和伦理表现做出透视,媒介批评就会陷入狭窄的空间,无法从根本上改善新闻工作。从总体上看,媒介批评应包括对报道思想、媒体人的精神状态和业务水准的全面评价,因为任何新闻业务水准的提高,首先取决于新闻理念和道德思想——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否完美纯洁。

注 释:

①在百度上查到同这一定义基本相同的解释——“什么是新闻专业主义,名词解释定义”中一段文字,一字不差地抄自我的《新闻学概论》(第1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329页。为了避嫌抄袭,此处加注特做说明。

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14年2月24日)。

③我国1991年制定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2009年最后修订),是全国各类媒体统一的行为规约。

参考文献:

[1]Yost,CasperSalathiel.ThePrinciplesofJournalism,D.AppletonandCompany,p.159,1924.

[2]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125-126.

[3]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120-121.

[4]习近平.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5]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媒体伦理学:案例与道德论据[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

[6]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论坛.北京共识[J].国际新闻界,2005(6).

(作者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编校:郑 艳

作者:刘建明

第二篇:试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理论可能

摘 要:本文回顾了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构建这一体系的理论可能。认为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建构与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和服务于公众及公共事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

关键词: 新闻学 理论体系 公共性

新闻学的学科地位时常被人质疑,这一问题值得每一位新闻学学者深思。郑保卫教授扛起保卫新闻学和发展新闻学的大旗,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目标。应该说这个目标比较明确,回答了中国新闻学的特性问题,有助于明确中国新闻学的个性价值和努力方向。新闻学只有充实了自身的内涵,凸显了自身特色,才能进一步巩固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理论溯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的提出

由于新闻在中国总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新闻学又与文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人发出“新闻无学论”[1]的质疑,甚至一度有人认为新闻学已“走入黄昏”[2]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认为,新闻学并未走入黄昏,而是在不断迈向辉煌,新闻学学科的基础扎实,其学科独立性具有现实和理论依据。郑保卫教授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新闻学的学科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丰富多样的改革实践、不断改善的政治环境、逐步开放的学术氛围,都为新闻学的发展创造了现实基础。[3]新闻学的学科创新是宏观创新理念的要求,是新闻事业内在发展的需要,是新闻工作不断创新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新闻学。[4]郑保卫教授认为,我们应该坚持在找准问题、继承传统和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发展,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发展,坚持在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关照下和在马克思新闻观的指导下发展新闻学学科。[5]他提出,我国新闻学研究创新与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当是构建一个能够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以适应新世纪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科发展的需要。[6]郑保卫教授认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要坚持用马克思新闻观作指导,并体现两个特点: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反映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本质;二是要具有中国特色,适应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7]

郑保卫教授的观念为我们探索新闻学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应该说是一项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如何明确这一理论体系的内涵和功能,解决这一体系的贡献和普世性、阐释力等问题,规避理论构建中的伦理风险,都值得我们深思。

二、理论的时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论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内在上与目前学界认同的推进“去西方化”理论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新闻学开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学术理论,以信息、传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传的学术话语,希望借西方话语达到学术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极大解放。经过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论与中国国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现象开始引起学界的讨论,新闻学开始反思西方理论的局限,并希望在未来研究中能体现中国的传播实践与学术理论的平衡点。这种“去西方化”理论研究,虽然任重道远,但目前学界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就是应该找一个基于全球化中国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黄卫星所言,当务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层面和更加广阔的社会层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闻传播学研究不仅在于摆脱技术化、“贫血化”的庸俗路线,而且更在于科学解释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并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价值依托。[8]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研究的视野被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的诸多禁忌开始被打破,新闻与政治的关系再次被重新审视,在“再政治化”的过程中学界越来越强调学术研究的公共参与精神。

中国传播学研究正在经历着一个学科走上历史前台的重大转折时期,政府或国家的需要发挥着一种引领和重组中国传播学研究群体的作用。目前,新闻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黄金时期,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并面临转型,信息化持续加速新闻需求高涨,媒介技术变革推动公众公共意识不断增强。姜飞[9]认为,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的社会形势和公共需求,同战后美国对新闻传播学的需求十分相似。在这个冠之以“转型”、“信息”、“风险”、“新媒体”等名称的社会中,传播媒介和新闻媒体的作用空前重要,而党和政府、企业组织、公众个人等,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理论创新机遇期,新闻学有必要加强“去西方化”研究,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或许可以成为“去西方化”理论的一个恰当选择。

三、理论合法性: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和文化书写

学界中的很多人对但凡牵涉以“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远之。他们认为,理论应该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够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实践的检验,或者理论应该是意识形态中立的,不应有政治倾向。这些人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学性,学术不是政治,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理论也应该具有强大的阐释力和适应性。但理论研究作为人的一种思想活动,仍然无法解释实践中遇到的全部问题,而且理论也无法回避自身的意识形态。

后现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质疑,人文学科遭遇表述危机。人文学科中处于支配地位的观念正在被重新评估,那些曾经想当然地被当做事实,或者被当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础的“确定性因素”,成为有问题的东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在《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一书中指出,所有建构的真理都是通过排斥和修辞的强有力的“谎言”而变得可能的,没有一个“完整的”第一时间知识大全。[11]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不仅仅限于文学界和人类学界,但人类学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诸多人文和社会学科。后现代思潮带来的质疑权威、消解中心、打破权力,给传统的理论带来诸多挑战,这种质疑给所谓的普世理论和客观真理以巨大打击,普世理论和绝对中立都是被后现代给解构了的“神话”,他们并不存在。在后现代思潮的挑战和实验民族志的启发下,或许我们应该重新反思理论构建中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放弃那种构建普世理论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态度。

但是,如果放弃理论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论的合法性依据又从何而来呢?公共人类学的实践或许对我们有一定启示意义。公共人类学的主要声望来自它对世界范围的某些问题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实质性的贡献,它从过去的研究所积累的传统中吸取智慧并应用于当代。[12]学术研究应该是作者(学者)利用文本(理论)与读者(公众)的一种对话,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具体的公众,要解决的是理论的普世性与本土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解决过程中,普世性成为解决“本土问题”的前提和语境,而“本土理论”成为特殊人群面对的特殊问题,并证实或证伪普世理论。我们要发展的新闻学理论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新闻学学者借助这一理论体系建立同中国公众的公共关系。以公共精神为基本原则,这符合学术研究的价值关怀和人文精神。

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的知识总在一个原点开始旅行,后人会按照沿着前人走过的路继续走下去。但是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走入歧途,误入困境。这时知识会推崇复古或是返回原点,重新考问,摆脱困境,以便开始新的旅程。人文学科的表述危机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当原有的学术传统难以解决困境中的问题时,我们需要返回原点。在这个原点,永远高昂着人性,永远驻扎着对人的生命的追问,对真理的追问。后现代主义返回了这样的原点,打破了原来树立的传统和权威,但在打破这一切的同时,它仍然在建构。后现代民族志同样打破了民族志积累起来的权威,但同时它也致力于一种新的秩序。

现在,新闻学的理论构建也急需做这么一项工作:返回原点。返回原点,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们传统理论无法支撑社会发展、西方理论大量涌入中国的时刻,返回那一时代,梳理最近30多年来学习借鉴西方理论的经验和不足,以公众联系的时代变迁为底色,在总结的基础上创新,描绘新的理论图景。这种总结的源泉就是30年来的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四、理论阐释力:中国模式和生动的社会主义实践

目前,中国研究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西方新闻传播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很多西方理论无法在中国得到验证,因此中国研究成为理论验证的天然“试验场”。很多西方学者将中国的特性表述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一方面表达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同时,中国学者更喜欢生搬硬套西方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怪圈”。我们所要构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就是要解决这种怪现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中国的特殊问题。这种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学者在走入一个村寨做研究时,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处的乡情、县情、省情,乃至国情和整个世界。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理论体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闭起来,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论和全球化的基础上来研究中国的社会主义的特殊问题。这一理论体系可以对西方理论进行发展或修正,它的创立目的是强化普世理论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学术界以外再建立一个理论界,学术理论是不分国界的。这一理论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系统,它最早借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同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同当前的现实中国保持了密切关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也欢迎西方理论和西方学者的检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中国的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逐步提升,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和现实可能性。这一理论建立在从殖民时代开始从未有过的全新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全新尝试和探索实践基础之上,建立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影响逐步扩大的基础之上,这些现代历史上的崭新经历和发展历史将给我们所要构建的新闻学以更强的阐释力。

我们的态度并不是为了通过中国模式和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建立一种真正的“普世理论”。克利福德在《写文化》一书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词,用来说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这种“有承诺的、不完全的”真理带来的“一种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为机智表达的源泉”。[13]或许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就是要探索这样一种“部分的真理”,这种部分真理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理论或真理不同,但这种真理面对世界背景中的中国公众时,可以解释中国的问题,并与世界交流。

我们所要建构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学理论体系,是与中国国情、社会主义政治密切相关,同时又坚持理论建构的一般原则(普世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坚持服务于公众和公共事业的一种理论体系。我们应该放下对“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成见,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们理论创新的依据和可能。我们应该捕捉历史难得的机遇,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实践纳入世界范畴之中,发扬公共精神,服务于中国的公共事业,扩展学术的公共空间,发挥学者的公共作用。

注释:

[1]参见唐远清:《对新闻无学论的辨析及反思》,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参见郜书锴:《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2009年第3期。

[3]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6]郑保卫:《试论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郑保卫:《从“保卫新闻学”到“发展新闻学”——当前我国新闻学学科建设之我见》,《现代传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黄卫星:《从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读赵月枝〈传播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分析〉》,《新闻大学》,2012年第1期。

[9]姜飞:《中国传播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切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三联书店,1998年,第23、25页。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36页。

[12]乔治·E·马库斯:《中文版序:〈写文化〉之后20年的美国人类学》,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4页。

[13]詹姆斯·克利福德:《导言:部分的真理》,见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5页。

作者简介:李刚存,红河学院人文学院新闻系讲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理论。

责任编辑:邰山虎

作者:李刚存

第三篇:新闻泛化与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下沉”

摘 要: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关键词: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新闻实践;新闻观念;“下沉”

互联网对中国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就是将中国从过去一个弱连接的社会变成了一个强连接的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运行方式和动力机制,由此带来了社会、经济、文化、生活和政治等各个层面的变化。①其中,互联网技术在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传统时代信息生产与传播的深层结构与实践机制产生了颠覆性变革。2000年之后,整个新闻行业开始了深刻的数字化转型历程,新闻生产的各个链条都在发生全方位的变革,新闻生产不再局限于单个媒体机构,而是多平台、多地点、移动化②,作为一种替代性新闻生产模式的“变革语境”(reform context),与作为一种专业主义的“职业语境”(occupation context)③共存于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闻生产过程,由之形成了“多种媒体类型共同参与、多元新闻实践形态并存”的新生态格局。④新生态格局深刻改变了新闻的内容生产方式、呈现形式、传播方式及生产的主体结构,也在更深层次上改变了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闻观念。新闻回归其作为“事实信息”的本质,并与其他信息交融共生,新闻泛化成为互联网传播时代新闻实践领域重要的现象。

21世纪初期,新闻泛化现象已经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介入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新闻网站的内容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催生新闻泛化现象出现的直接因素。新闻泛化对21世纪以来的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针对这一现象,新闻理论研究却未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在少量既有文献中,并未检索到关于新闻泛化现象的系统性研究。已有研究对新闻泛化的界定、实质等关注较少,并将新闻泛化作为一个已然成熟的学术概念加以使用,对概念的使用偏离了新闻泛化的核心要义,这也导致了“新闻泛化”本身成为一种泛化的说法。本文就新闻泛化现象的表现、实质、原因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并从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分析新闻泛化现象的社会影响。

一、新闻泛化的表现

新闻泛化现象开始于报纸媒体的网络化转型,在商业网站逐渐探索出规范化的盈利模式之后,作为技术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开始在报纸媒体的转型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建设逐渐适应互联网传播方式,以公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为导向进行内容生产。互联网为公众自主传播信息、表达意见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作为新媒介不再仅仅以“参与传播”的角色出现,而是以自身逻辑影响了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建设,即在内容改革中,报纸媒体网站开始将其他类型的信息与新闻信息并置于同一网页,以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报纸媒体网站建设借鉴了商业网站在盈利模式中形成的特色,并立足自身特点与定位进行了实践探索,报纸媒体网站建设对内容的改革从根本意义上打开了新闻泛化的大门。

新闻泛化现象的出现与互联网技术在新闻实践中的应用密切相关,一个典型性的代表便是各类网站作为信息服务平台的崛起与成熟。其中,不仅有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门户网站,也有以报社为代表的大众媒体为适应媒介技术发展而建立的新闻服务网站。各种网站的日渐成熟进一步加剧了传媒市场的竞争,面对公众日渐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各网站开始以“受众为导向”探索维持自身经济活力与生存发展的道路,对网站的内容进行了改革。以“受众为导向”的内容改革意味着一种思维理念的改变——供给理念变为服务理念。服务理念主导下的网站内容建设不再以单纯地提供新闻为主,而是涵盖了对公众各种信息需求的满足,这一改变在很大程度模糊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边界,并影响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念、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及新闻的叙事方式。

1.传统新闻价值观念的淡化

新闻价值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进行理解:一个层面是作为选择标准的新闻价值,即新闻传播者对于新闻事实和素材进行选择和把关时所采用的判断标准和尺度,可将其称为“尺度性新闻价值”;另一个层面是作为社会功能的新闻价值,也就是新闻传播活动和事业对整个人类与社会的有用性,我们称之“功能性新闻价值”。⑤在“尺度性新闻价值”层面,传统专业化新闻强调新闻选材的“五要素”,虽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能够将“五要素”包含在内,但是时新性與重要性是专业化新闻所强调的要素。泛化新闻在选材方面并不特别强调某几项要素,用户的兴趣是泛化新闻重点关注的方面,吸引用户注意力来增加阅读量和点击量是泛化新闻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功能性新闻价值”层面,专业化新闻注重新闻信息在服务国家发展与引导公共舆论方面的价值,新闻信息本身具有意识形态属性,也更应该在维护社会稳定与实现公共福祉层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泛化新闻注重对用户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更强调新闻的文化娱乐功能。新闻是一种公共文化产品,新闻也具有商品价值和交换价值,因而新闻应该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为目标。对于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来说,新闻泛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泛化新闻在实践中对传统专业化新闻价值理念的淡化。时新性、重要性、政治价值、引导公共舆论的价值等价值观念不再被突出强调,并由此对传统的新闻观念产生了影响。

2.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

新闻在形式层面的资讯化表现为新闻、资讯与一般信息的“混杂交融”。这不仅体现在新闻媒体网站与商业门户网站的内容服务,也体现在算法推荐与智能分发对新闻与信息传播的介入。新闻不再单纯地出现在各种媒体平台上,而是与资讯和信息同时出现,三者的边界逐渐模糊,用户的新闻消费泛化为信息与资讯消费。视频、音频及VR新闻等对各种素材的全景呈现使得新闻与其他信息的区分变得更加困难,其他信息与新闻信息共存于同一载体之上,从而模糊了彼此的边界。新闻信息化与资讯化的结果就是泛化新闻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日常生活从根本上是与所有活动相关的,包含所有活动以及它们的差异和它们的冲突;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交汇的地方,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在那里衔接起来,日常生活是所有活动的共同基础。正是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人类和每一个人的关系总和有了整体的形状和形式。”⑥日常生活是人们进行各类实践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与社会发生关系,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持续性存在。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个体通过社会生产与再生产满足自身的各种需求。对于传统的专业化新闻而言,信息与资讯的选材范围本身就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为人们在实践中的各类需求是与所有活动相关的,人们需要多元化的信息满足自身社会实践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这必然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作为信息生产的素材资源。当新闻信息泛化为一般信息时,新闻的内容生产就与日常生活中的所有活动建立了联系,这也影响了新闻在实践中泛化为一般信息的过程,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新闻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成为新闻泛化的典型表现。

3.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

新闻叙事是人类运用一定的语言系统,叙述、重构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活动。⑦新闻话语与新闻叙事方式决定了新闻在社会公共空间的表征形式,也影响着人们对于新闻的理解与感知。20世纪90年代之前,新闻叙事以模式化和规范化为主,与之相适应的价值取向是追求新闻的严肃与权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勃兴带来的新闻事业企业化趋势和大众文化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官方话语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不足。在多种动力机制的作用下,新闻叙事日益走向自觉,追寻多元的趋势日益强烈,并表现出故事化、模糊化和人本化等范式转换特点。⑧新闻叙事故事化的转变突破了传统新闻的类型划分,对新闻信息与娱乐信息的边界进行了重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出现。随着消费社会时代的到来,故事化新闻成为新闻娱乐化的重要代表。新闻娱乐化具体表征为新闻的软性化和故事化,注重平民化、互动性、本土化、趣味性、人情味等⑨,在新闻实践中,这种特点表现为严肃新闻以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出现,新闻工作者注重挖掘严肃新闻中的娱乐因素,以此增强新闻的吸引力与阅读量成为新闻娱乐化现象的典型实践。在新闻娱乐化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转变在于,新闻不再将公文化与模式化的书写作为主要的叙事方式,而是探索新闻如何更好地“讲故事”。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是大众文化与市场经济逻辑作用的结果,也是新闻娱乐化的重要驱动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闻信息泛化为娱乐信息与资讯的过程,也成为新闻泛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二、新闻泛化的实质

从一般意义上说,在一定时期内,人们会形成关于一定事物相对稳定的看法,也即形成关于某一事物的观念(conceptions)。在观念框定的范畴内,人们会对认识对象及相应的实践对象做出边界设定,以定义方式划定事物的边界,也即对已经成熟的观念的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实践,从而形成关于某一事物的概念(concepts)。概念具有统合能力,而观念则分化彼此。⑩观念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会随着历史的前进不断发展,这也决定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恒定的,会随着社会变迁与事物影响因素的发展产生变化,因而观念具有历时性的特点,新实践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在不同的历史与社会语境下,新实践与新认识会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人们关于原有对象事物的观念,由新观念框定的范畴有可能扩大或缩小事物在旧观念基础之上的意义边界,这时就会出现关于原有对象在意义、结构、形式等方面的“泛化”或“窄化”现象。

具体而言,针对确定的事物对象,泛化是指关于事物内涵意义在新实践语境下的新观念溢出了原有边界的状态;“窄化”则是指新实践语境下关于事物的新观念缩小了事物原有边界的状态。“泛化”与“窄化”是历史与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新实践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因而“泛化”与“窄化”现象并不具备在客观维度做出清晰道德評判的基础,也即判定其本身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而是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展开反思性分析。

受历史进程与社会结构的影响,新闻实践与新闻行业始终是易变的。数字化浪潮及其急速放大的技术驱动力在新闻生产和新闻业形态中的显著性,客观上令已近半个世纪没有实质发展的新闻理论研究焕发了新的青春。B11针对新闻实践活动中的新闻泛化现象进行讨论,可以厘清一些模糊认识,揭示新闻泛化现象的实质,在规范新闻实践层面做出尝试性探索,同时促使新闻理论研究以新的眼光关注新闻泛化现象。

我国研究者对新闻泛化现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资讯新闻化与边缘新闻现象。如王睿指出,网络媒体在提供新闻的同时,还提供各类新信息和知识性信息,新闻网站的新闻理念由新闻发布转变为新闻信息服务,新闻网站开始向新闻资讯服务平台转变。B12赵振祥、王超然认为,新闻媒体功能的泛化及向资讯平台的转变,导致了新闻传播向资讯传播的转变。B13程惠新指出,资讯新闻化颠覆了新闻专业性,逃避了新闻传播的社会责任,强化了新闻节目的广告性并危害新闻舆论安全。B14赵新林认为,“边缘新闻主流化”模糊了传统类种划分的义域界限,既是对传统的新闻类型划分的边际突破,同时也是传统的新闻价值观和新闻的构成形态比较确切的理论分类的重构。B15

二是新闻泛化的表现形式及特点。如杜骏飞认为,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向人们展示的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把新闻的概念提高到一种泛信息的高度,新闻已经越来越多元化。B16叶竞青指出,“泛”新闻的特征表现为信息呈现方式全媒体化、信息发布渠道多样化、传播内容的无序化与信息发布主体身份的多元化。B17张福萍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传播技术进步、媒体竞争激烈、报纸以及其他媒体的杂志化倾向和人们思想观念巨大转变的背景下,新闻呈现出“泛新闻化”传播倾向,呈现出平民化、故事化、娱乐化、人文化的特点。B18

三是新闻泛化盛行的原因。如窦锋昌认为,传统的专业媒体谋求与社会化媒体“野蛮生长”,导致了新闻从业者人员结构与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新闻素材的获取从传统采访转向了数据挖掘,新闻内容的呈现从文字作品转向了全媒体作品,新闻发布的平台从专业化转向了社会化。B19付开镜指出,当代泛新闻的内容包括时空中人类和與人类相关的自然界的一切活动,将原来不被纯新闻重视的琐碎的事情表现出来,并充斥着虚构的内容和成分。泛新闻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互联网为受众提供的宽广的表达平台、经济利益的驱动、纯新闻“高大上”的缺陷、新闻受众观念的转变及受众与作者界线的模糊等。B20

虽然研究者们对新闻泛化的关注重点及认识不同,但基本认可新闻泛化就是新闻在生产、传播与消费过程中泛化为信息、资讯等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实践,从而在形式与内容层面超越了原有新闻范畴的现象。新闻泛化的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具体表现在泛化新闻在素材选取、内容生产与传播、呈现方式等方面扩大了专业化新闻的实践范畴,因此模糊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边界,使原本不属于新闻范畴之内的事物被纳入了新闻范畴,并具有了新闻的部分或全部特点。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泛化并非其他信息、资讯等对新闻信息的取代,而是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交融共存的状态。

三、新闻泛化的原因分析

新闻泛化本质上是新闻实践变革的产物,与新闻生产相关的基本要素变化深刻反映着新闻实践的变革,也同时成为影响新闻泛化的基础性因素。作为互联网技术介入新闻生产与传播过程之后出现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一定程度上是新媒介技术作用于新闻实践的结果。新闻本身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其存在的基本前提是信息的需求与满足,传者、媒介与受众等基本要素使新闻得以生产。B21新闻实践处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之中,事实、传者、媒介与受众等新闻生产的基本要素受到特定社会语境与社会文化的制约,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也受到社会语境与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换句话说,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特定社会语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新媒介技术对新闻生产方式与新闻生产主体结构的改变

随着网络和数字媒体的兴起,新闻作为一个行业正在经历深刻的演变,这不仅表现在新闻采写、呈现和扩散的手段与形态等方面,而且体现在新闻生产者的群体构成。网络及相关新技术的普及,为普通人参与公共传播、展开“公民记者”实践、打破新闻生产的专业垄断提供了可能,新闻业正在经历“新闻生产的民主化”或“去中心化”的演变。B22新闻生产技术主导着新闻生产方式,主导着新闻的呈现方式或形态,也在改变着新闻生产关系。技术主导新闻的变化与发展,技术作为生产力系统的核心要素,从根本上决定着作为意识形态系统表现形式之一的新闻系统。B23互联网改变了大众传媒时代单向、集中统一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模式,催生了双向、互动及社会化模式的兴起,最具代表性的实践便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化媒体对用户内容生产与表达权利的赋能。互联网技术赋能为用户参与信息生产与传播实践提供了可能,也因此改变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主体结构,用户作为“产消者”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生产者与消费者角色逻辑层面的合一,意味着每一个人皆可成为新闻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使得新闻生产早已不再遵从单一的职业化生产模式和生产逻辑,而是成为社会化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共同生产。B24互联网技术的特性与社会化生产模式的实践为日常生活获得“可见性”(visibility)提供了可能,日常生活因“可见”而具备了新闻的部分或全部特性。丹尼尔·戴杨(Daniel Dayan)认为,“可见性”是指能否被他人看见、能否获得他人的注意力,当获得的注意力达到了一定规模,即产生了可见性。B25互联网技术为日常生活的“可见”提供了技术基础,“可见”使日常生活得以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的各类信息也因此具备了新闻的部分特性。新媒介技术对普通用户的赋能重构了传统新闻生产方式与新闻生产的主体结构,社会化生产模式将用户纳入内容生产者主体结构之中,为以日常生活世界为选材范围的泛化新闻生产提供了技术与主体基础,新媒介技术也成为催生新闻泛化现象的直接因素。

2.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与繁荣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娱乐为主要功能,并辅之以现代传播手段和经营、生产方式的文化。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文化领域的一大景观便是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B26大众文化的兴起深受政治、社会与经济因素的影响。市场化经济浪潮深刻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内容改革实践与产业结构转型,与之相关的基础性因素是我国新闻媒体确立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作机制。企业化管理要求大部分新闻媒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自负盈亏,自己负责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这一体制机制决定了新闻媒体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维持自身的经济活力,以“受众为导向”的内容生产模式成为新闻媒体的主要实践方式。伴随大众文化兴起的,还有消费文化的兴盛。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社会已经越来越具有消费社会的特征。消费文化和消费社会是同时出现和形成的,消费社会是消费文化依存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形态,消费文化又构成了消费社会的本质,它们相互构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B27消费文化深受资本与商品逻辑的支配,是以满足大众消费欲望来盈利的一种文化。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都强调对大众多元文化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与新闻媒体市场化运作机制的“合流”共同推动了新闻内容的故事化、娱乐化与商业化变迁。这使得具有严肃内容的专业化新闻在传媒市场中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媒体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内容改革。在大众文化及消费文化的环境之中,受市场与商业逻辑的支配,新闻媒体的内容生产不再局限于严肃新闻,而是开始在严肃的新闻素材之中挖掘娱乐因素,并将目光与注意力转向娱乐性更强的“软”素材之中,更强调故事性与消遣性的内容被大量生产,对于传统新闻观念而言不具备新闻价值的“软”素材受到更多关注,从而扩展了传统新闻的边界范围,新闻开始在选材与内容表现层面出现泛化现象。

3.后现代思潮中个体主体性的增强

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创造了绚烂多姿的社会和文化现象,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哲学美学理念,特别是赋予了人们新的思维方式,其核心是反对传统、中心、权威、真理等形而上学同一性的虚妄性,追求多元化、不确定性等。B28在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主体不再拘泥于对权威与传统的服从与遵循,开始正视自身需求并主动表达自我,重新思考自我价值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方式。

与之同时出现的,是信息社会媒体为主体个性化表达提供的各种可能。在对权威、中心与神圣的解构中,传统思维方式建构的主体同时被解构,诞生了与新思维方式相适应的后现代主体。后现代思潮使人们的个性得到进一步解放,并借助于媒体提供的可能进行自我表达实践。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后现代主体的表达开始关注更加日常生活化的事物,不再将传统与权威视为维系生活实践的唯一要素,更具生活气息的事实获得了更多关注并得以在媒体世界中呈现。对于新闻生产与传播领域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的杂糅程度,呈现出新闻内容的泛化状态。

后现代主体是在解构启蒙理性所建构的抽象、同一、恒定的主体中诞生的,解构之后留下的是碎片化的主体。所以后现代主体的特点是反对旧的带有抽象特征的主体统一性、权威性,转而强调在后现代社会中作为具体的单个个体的主体性。B29对个体主体性的强调在双重层面对新闻泛化现象产生影响:一方面,个体将自身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表达在社会空间,反向作用于新闻媒体机构的内容生产;另一方面,个体自己挖掘日常生活中碎片化的、更受其他受众“喜闻乐见”的事实。这都使“日常生活化”的信息开始与新闻共同分享人们的注意力,过去不属于新闻的日常信息、流行话题、社交聊天、普通人经历等都有可能登上新闻“殿堂”,新闻的呈现方式更加注重个人视角、对话性和视觉化B30,严肃新闻铁板一块的局面因此被打破,新闻边界重构与内容泛化成为普遍现象。

四、新闻泛化对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媒介、新技术,互联网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实践逻辑。具体而言,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实践逻辑是一种自上而下式的“线性执行逻辑”,这种逻辑强调职业新闻工作者的统一集中化生产。互联网技术介入的新闻生产逻辑则是一种节点实践式的“网络运行逻辑”B31,这种逻辑强调各个节点之间的互动与参与,即将新闻业本身建构为一张由互联网技术与社会关系铺设而成的网络,将普通公众纳入新闻实践的网络之中,成为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从而推動了新闻社会化与大众化生产时代的来临,新闻泛化成为“网络运行逻辑”作用于当代新闻业的重要结果。新闻泛化现象与新闻实践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与新闻实践体现出强烈的互构特征。

1.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

对于以生产严肃新闻为主的传统新闻业而言,其主要的关注对象是公共生活,这对于传统新闻媒体性质而言是如此,对于新闻生产主体而言也是如此。“党管媒体”原则是我国传媒机构实践的基本原则,传统媒体是国家事业单位,职业新闻工作者是具有国家事业单位编制的体制内工作人员,围绕与党和国家有关的重大事件进行新闻实践是党对传媒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新闻工作者职业规范的主要部分。实现社会价值是新闻媒体内容生产的首要目标,因而传统专业化新闻的关注目标主要指向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公共生活领域。与强调日常性的私人生活相比,公共生活更强调对社会整体发展与宏观变迁有重要影响的领域,这也决定了构成公共生活的要素天然具有严肃性与重要性,“硬”新闻或严肃新闻正是公共生活与新闻业互动建构的产物。泛化新闻关注的对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与传统“专业化新闻”相比,泛化新闻的生产者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群体,其所赖以生产新闻的日常生活素材并不具备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技术为日常生活领域的事实进入社会公共空间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公共空间中的可见性使得日常生活素材具备了部分的新闻价值,与之相适应的是,以日常生活为关注对象的内容也表现出部分或全部新闻的特点,这在本质上延伸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对象,将新闻业的当代实践范畴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

2.弱化了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

新闻的根本价值在于公共服务B32。新闻业的公共性追求的是,在转型社会的中国,新闻业能否在更大程度上承担其公共责任,以更好的公共性来服务和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B33新闻传媒机构的新闻生产,主要关注的依然是与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兴趣相关的事实现象和事物变化B34,泛化新闻无疑更强调娱乐性而弱化了公共性,这主要表现在泛化新闻的素材选择与泛化新闻生产主体的新闻素养两个方面。对于传统的专业化新闻而言,尽管在全球不同地域、不同角落有着不同的表现,但通过新闻传播“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公众服务”已经成为共识,成为新闻业追求的基本目标。B35也就是说,传统专业化新闻的内容生产以公共利益和公共福祉为核心价值追求。职业新闻工作者也即传统媒体人对道德、公益及社会利益有成熟思考B36,并在其职业实践中坚守新闻业在社会中的公共价值,因而传统专业化新闻在本质上是以追求社会价值和公共利益为指向的。泛化新闻的素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从素材本身而言,日常生活主要以私人生活为主,私人生活空间的逸闻趣事、家长里短相对来说更强调故事性、娱乐性与碎片化。借助互联网提供的技术条件,以这类素材为核心的内容得以进入社会公共空间与广大用户的视野,并分享了用户的注意力与关注度。然而这类内容主要以消遣为主,绝大多数内容不能促进社会的广泛讨论与公共问题的解决。就泛化新闻的生产者而言,大多数用户受到知识文化水平、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的影响,其内容生产实践是兴趣爱好、情感需要、自身诉求等驱动的,尤其在流量变现的背景下,资本力量成为主导甚至操控泛化新闻生产者内容生产的重要因素。资本以逐利为目的,在多数情况下,资本以平民视角刺激社会情绪,并借助公共议题进行隐形营销从而影响公共舆论,这已经成为互联网传播时代重要的社会问题。素材与内容生产者的双重作用在新闻业结构层面挤压了严肃内容的空间,新闻的公共价值也在无聊的社会消遣中被弱化。

3.促进了传统新闻观念的变迁

新闻观念,就是关于新闻是什么、应该是什么的观念,是一种具有实践指向性的观念。它不仅包含主体对于新闻的认知,还包含着主体关于新闻的评价和愿望、信念与理想,而在认识论观念、价值论观念中还蕴含着方法论的观念。B37也就是说,新闻观念本质上决定了某个素材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并在实践中指导新闻工作者生产什么内容以及如何生产的问题。新闻泛化与新闻实践互构的一个显著特征就表现在新闻泛化现象对新闻观念变迁的促进。新闻观念是在人们漫长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向作用于人们后续的新闻实践活动,并在“螺旋式”的上升发展中不断积累,形成一套规范性的新闻观念体系,因此新闻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新闻实践本身的发展不断丰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对传统新闻实践进行了重构:一方面,以真实、客观为代表的专业新闻观念在互联网语境下有了新的发展,基于公开与参与机制的新闻透明观念正在渗透进新闻生产过程之中;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数据技术背后的量化思维、科学主义精神越发成为影响新闻生产活动的观念性因素,不断拓展着新闻业呈现事实、报道客观世界的维度,B38这些变化普遍而又深刻地影响了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新闻观念的基础,可以说,根源于新闻泛化现象的“新新闻观念”B39,正在影响着新的新闻实践活动。

对于传统新闻观念而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从广义上来说,传统新闻观念下的新闻事实选择范圍并非同等地关注所有生活领域,而是以公共生活为主。进入这类“事实”具有较高的门槛,即与党和国家有关的重大事实可以进入传统新闻素材的选择范围,这一观念指导下的新闻实践活动,要求职业新闻工作者的新闻报道围绕构成公共生活的各种要素展开。在新媒介技术驱动新闻业变迁的语境下,新闻本身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延伸。当其他信息出现在新闻信息所处的版面或网页,并开始与新闻信息共同分享用户的注意力时,其他信息也具备了新闻在社会公共空间的可见性特征,泛化为新闻的其他形式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功能。此时的新闻不再仅仅与公共生活勾连,而是将私人生活也纳入了这个观念体系之中。在这个观念范畴之下,新闻可以被定义为“能够进入社会公共空间的事实信息”,其实践指向性在于,以公共生活为核心的专业化新闻和以私人生活为关注重点的泛化新闻具有各自独特的社会功能,应该受到社会同等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新闻观念变迁不是一种迭代式的变化,“新新闻观念”的产生并不是对传统新闻观念的取代,而是在新闻观念体系范畴中的丰富发展。

4.推动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下沉”

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并互相促进,理论研究是以实践活动的现实问题为导向的,因而实践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总有可能引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对于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而言更是如此。新闻理论研究是以忠于事实、追求真理为基本理念,以探究新闻现象、新闻活动基本特征与规律为目的的学术活动。B41新闻理论研究的核心就是探索总结新闻实践的一般规律,回应新闻业在实践中涌现出的现实问题,因而新闻实践的变化必然驱动新闻理论研究的发展。新闻泛化现象是新媒介技术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当代新闻实践的产物,从本质而言,新闻泛化就是当代新闻实践的一部分,作为新闻实践领域的重要现象,新闻理论研究应该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较之于传统专业化新闻,泛化新闻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对日常生活的关注,这不仅在现实的边界维度拓展了新闻所涵盖的内容,也在意义体系维度延伸了与之相适应的新闻观念。新闻观念是新闻理论研究的核心所在,也是指导与规范新闻实践的主要精神武器,因而在理论研究与实践中,新闻观念变迁是更为根本的,也是意义更为重大的。

传统新闻观念指导下的新闻实践以公共生活为核心,新闻理论研究对象也主要面向严肃内容和“上层建筑”层面的诸要素;以新闻泛化为基础的“新新闻观念”与新闻实践面向的是整个社会生活,日常生活中的私人领域亦成为新闻实践的重要领域。新闻理论研究应该对以新闻泛化为代表的新实践与新现象做出回应,从只关注专业化新闻“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的生活世界时所面对的问题。具体而言,当代新闻理论研究应该在研究对象层面做出新的调整,也即由之前主要关注传统专业化新闻“下沉”至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将泛化新闻纳入当代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之中,形成更为全面的新闻理论,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索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如何发挥各自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融合功能,促进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闻业发展。

五、结语

作为新媒介技术变革语境下新闻业变迁的产物,新闻泛化不是当代新闻业实践中的偶然现象。新闻泛化现象的典型性在于,以其为代表的新闻实践促进了传统新闻观念的更新。“新新闻观念”的内涵及实践指向性正在深刻影响互联网传播时代的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在媒介技术不断变革的社会语境下,新闻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新闻与用户的关系、新闻与人类社会交往的关系,以及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如何实现价值融合的问题都需要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不仅关系到互联网传播时代新闻业如何实践的问题,也关系到与实践变革相适应的新闻理论研究范式转换与新闻学学科体系反思问题。在新的新闻生态系统与传播业态背景下,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更应该适应媒介技术变革对新闻业的重构,“下沉”至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此基础上反思重构当代新闻理论研究体系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下沉”不是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与之相反,面对普遍的新闻泛化现象,新闻实践与新闻理论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互联网传播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也即专业化新闻如何在促进更广泛的社会讨论与公共反思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从促进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新闻业实践的普遍意义在于,如何在更广义的公共问题治理中实现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这不仅要求整个新闻界始终坚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价值追求,也要求职业新闻工作者在职业实践中坚守职业规范、专业伦理与法律法规意识。

学者陈力丹指出:“现在是新闻最多的时代,也是新闻最差的时代。我们比以往更多地获得新闻,同时也更容易困惑;我们似乎更容易看见‘真相’,但追究真相更难。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全民新闻时代了,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但事实的真相反而难以辨别了。”B41泛化新闻生产者大部分是普通民众,媒介技术赋能使其拥有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权利,却也对其“新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传播时代,如何使“新闻最差的时代变为新闻最好的时代”,实现更加有价值的新闻传播与公共传播,需要职业新闻工作者与泛化新闻生产者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形成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良性互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注释

①方兴东、陈帅:《中国互联网25年》,《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4期。

②王敏:《从“常规”到“惯习”:一个研究框架的学术史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第9期。

③张志安、束开荣:《新媒体与新闻生产研究:语境、范式与问题》,《新闻记者》2015年第12期。

④张志安、汤敏:《新新闻生态系统:中国新闻业的新行动者与结构重塑》,《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3期。

⑤郝雨:《回归本义的“新闻价值”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⑥[法]亨利·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叶齐茂、倪晓晖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90页。

⑦齐爱军:《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思考》,《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⑧林溪声:《故事化、模糊化、民本化:1990年代以来新闻叙事的范式转换》,《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⑨蒋建梅、秦建国:《新闻娱乐化的文化阐释》,《探索》2010年第3期。

⑩[丹麦]克劳斯·布鲁恩·延森:《界定性与敏感性:媒介化理论的两种概念化方式》,曾国华、季芳芳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期。

B11常江:《数字新闻学:一种理论体系的想象与建构》,《新闻记者》2020年第2期。

B12王睿:《新闻的泛化:中国报媒网站内容发展探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1—12页。

B13赵振祥、王超然:《媒介功能泛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发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B14程惠新:《论新闻资讯化与资讯新闻化的危害》,《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B15赵新林:《从边缘新闻的主流化看公众新闻的审美特性》,《新闻界》2005年第4期。

B16杜骏飞:《弥漫的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B17叶竞青:《新媒体时代“泛”新闻对电视的影响分析》,《科技创业月刊》2015年第15期。

B18张福萍:《“泛新闻”背景下的新闻采编课程的教学实践》,《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B19窦锋昌:《从“小新闻”到“泛新闻”——新闻学研究对象在移动联网时代的再定位》,《青年记者》2018年第19期。

B20付开镜:《当代泛新闻的兴盛及其影响》,《新闻知识》2020年第7期。

B21陈瑞华:《“后真相”:信息交往关系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8期。

B22刘洋:《新闻场域和客观性爭锋:一个理解网络时代新闻业危机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4期。

B23杨保军:《论作为宏观新闻规律的“技术主导律”》,《国际新闻界》2019年第8期。

B24杨保军:《“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新闻记者》2013年第12期。

B25Daniel Dayan. Conquering Visibility, Conferring Visibility: Visibility Seekers and Media Perform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3, Vol.7, No.1, pp.137-153.

B26陈刚:《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B27胡敏中:《消费文化与文化消费》,《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B28徐珂:《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思想理论和成就述评》,《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B29金哲:《大众文化与后现代主体的建构》,《学术交流》2013年第8期。

B30王辰瑶:《新闻创新:不确定的救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5月5日。

B31黄旦:《重造新闻学:网络化关系的视角》,《国际新闻界》2015年第1期。

B32彭增军:《算法与新闻公共性》,《新闻记者》2020年第2期。

B33张志安、吴涛:《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的重构——以结构、生产、公共性为维度的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B34杨保军:《新闻内容的历史变迁及实质》,《当代传播》2018年第6期。

B35杨保军:《简论新闻精神对新闻制度建设的作用》,《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2期。

B36张志安、陈子亮:《自媒体的叙事特征、社会功能及公共价值》,《新闻与写作》2018年第9期。

B37杨保军:《“新闻观念”论纲》,《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3期。

B38楊保军、李泓江:《新闻学的范式转换:从职业性到社会性》,《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8期。

B39关于“新新闻观念”,笔者将单独撰文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B40杨保军:《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宏观走向》,《当代传播》2011年第2期。

B41陈力丹:《树立全民“新闻素养”理念》,参见[美]比尔·科瓦奇、[美]汤姆·罗森斯蒂尔:《真相: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推荐者序,陆佳怡、孙志刚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2页。

责任编辑:沐 紫

Key words:news generalization; journalism theory research; news practice; news concept; "sinking"

作者:杨保军 张博

上一篇:中医学专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权责发生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