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研究

2022-09-11

1 引言

一直以来, 装备制造业作为一个技术和知识密集度高、单品价值高的战略性基础产业, 影响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江苏省是国内最早的工业基地之一, 其工业是该区域经济的主要驱动力, 制造业又是该区域工业的基础。然而,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江苏省虽然经济发展强劲, 但其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结构绝大部分是通用型、中低档产品, 呈现技术创新能力弱的特点。而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核心, 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研究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为丰富产业创新理论升级和解决创新能力路径提供新方法, 有利于相关学科有效交叉融合。同时, 深入分析脆弱性、空心化、竞争力低以及制度缺失软化等问题, 剖析存在原因, 为加快江苏技术创新强省目标提供思路。本文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期望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相关产业及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2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

21世纪至今,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江苏装备制造业顺势发展, 一直占工业83%的份额。目前装备制造业对工业的贡献率高达67.5%, 极大地推动了江苏省经济增长。但当前该行业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 与跨国巨头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为破解现今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的瓶颈, 企业、社会、政府等不同主体协同提出“中国智造”“智能转型”等概念。可是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各个企业必须承认, 目前, 它们既面临产业内部的创新能力缺乏、基础不牢、自身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等困境, 又面临产业外部的技术创新环境缺失, 动力不足、缺少国际竞争力、体制不完善等制约。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才能更好地实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3 现阶段技术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3.1 自身技术创新脆弱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一直依赖引进合资的方式融入全球价值链, 想要贯彻“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被低水平复模仿, 未能真正消化吸收。这种自主创新意识淡薄的现状, 始终被困于“引进消化创新效率低”、“引进复引进”、“被动跟踪”的困窘之地。据资料显示, 当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有科技活动企业数目少, 消化吸收费用投入不足, 研发经费和研发内部支出额缺乏。正是由于此, 企业主体“大而不强”, 相应地, 投入的科研资源也“支撑不力”, 这使得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多年来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除了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缺失之外, 公共科技研发能力供给也不足。具体表现为办科技机构企业数目少, 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等。虽然各创新主体之间已存在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 但存在缺陷。企业与大学、研究院所之间缺乏固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也缺乏彼此之间的沟通理解, 因此科研机构的成果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 企业更加不愿寻求相应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这引起技术成果转移机制的不顺畅, 产学研用分离, 创新体系建设滞后。

3.2 行业空心化程度严重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有负面影响。一方面, 企业不愿花时间、资金等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一味地对外进行投资, 造成生产基地大量向外转移;又未考察项目的可行性, 调研对方企业的技术经验对本地装备制造业的影响, 盲目的投资使得旧产业的主导力量衰退甚至停滞;另一方面, 企业的自身创新能力不足, 新产业的发展难以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产业空心化风险增加。同时, 正是由于国内市场的技术需求低, 劳动的投入成本也被严格控制。大量进入行业的人才科技素质较低, 严重拉低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迫使行业长期在低层次发展且发展缓慢, 又使得区域内的装备制造业不断萎缩, 导致行业空心化程度严重, 技术创新基础不牢。

3.3 技术创新竞争力不足

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 综合性跨国公司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纵向横向的压迫。又由于产业过度依赖出口市场, 技术溢出利用程度低形成产业受控制程度低的局面。而同行业争抢订单, 上下游协同不力, 过度价格竞争等都导致其无心进行技术研发, 难以一致应对外部竞争。

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是各类企业的目标。当企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即可获利。产品技术含量直接决定转嫁难度, 低附加值品难以实现产品成本转嫁。而这一过程, 又与企业的竞争力密不可分。当企业重新组生产,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从而增强技术含量, 产品市场份额扩大后, 可以刺激消费, 拉动内需和经济增长, 再循环往复, 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与产业升级。

3.4 经济法律制度缺失

江苏省中小企业数量较多, 在制造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获取正规资金支持方面上, 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仍无法满足。同时, 融资政策制度缺失, 手续繁琐、民间资本活力不足等难题都阻碍其成长与转型升级。再加上实体经济税收负担重, 一般流转税负担和盈利能力的背离, 更进一步扩大了资金缺口。

多数时候, 产权不明晰和信用机制的缺乏又抑制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江苏近年致力于转变为“江苏智造”, 因而为实施产权战略安排大量专项资金, 但山寨和侵权现象仍很严重。再者, 由于缺乏完备的失信惩戒制度和完善的信用评价制度, 无法对投机企业进行阶段性考核, 难以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4 提高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措施

4.1 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

产业创新的根本在于合理的价值链, 要想提高产品附加值, 就必须从价值链中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价值链高端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首先, 装备制造业企业必须重视技术创新能力, 有效整合现有生产要素, 重视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专业零部件的生产。一旦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的改进, 研发成功并实施产业化, 形成产品差异化时, 企业则具备一定的成本转嫁和定价能力, 以实现产品高附加值。另外, 装备制造企业在拥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基础下, 注重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和品牌形象等, 通过品牌战略的实施, 获取更多的无形资产, 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即企业应该做好市场定位调研、研发流程中的研发设计、合作研发, 生产流程的管理咨询服务, 物流以及出口服务等, 切实做到将人力资本与知识资本真正引入江苏装备制造业。

4.2 向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转型

除了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含量, 价值链转移, 向价值链高端横向延伸外,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企业还可以通过价值链转型的方式, 向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纵向升级。部分装备制造业企业具有资金实力, 可以及时转向附加值更高的新兴行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 优化服务, 实现智能转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协同创新, 通过转向新兴行业实现价值链转型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突破,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4.3 控制外商投资质量

严控外商投资质量的评估机制需要尽快建立。当前我国工业体系遭受跨国公司的强势竞争和产权分割。这要求政府在“引进来”之际, 控制外商投资质量向高端技术产业发展, 改变过去处理内外资关系的厚此薄彼现象。首先, 避免外资企业压缩内资企业的发展空间, 不能让内资企业成为外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加工厂”, 没有品牌、技术, 由于“挤出效应”最终失去市场。其次, 最大化利用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这也是为推动经济发展引进外资的根本原因。充分考虑内资企业的技术吸收转化能力, 对外商投资进行合理评估, 选择性地引进。最后, 提高产业的受控制程度并不意味着直接拒绝一切外资。虽然外资企业有利于提高本土企业具备国际竞争意识, 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从而增强江苏省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但把关利用外资的质量, 使本土企业技术创新成立成为国际先进的制造业更是当务之急。对于投资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外商给予更多的优惠, 改变传统的简单加工生产模式, 促进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产品的发展, 而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应向深加工轨道转型升级, 增强技术含量增强出口优势。多种政策共同作用, 以此提高行业创新竞争水平, 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升级。

4.4 重视创新型专业人才投入

装备制造业对技术人才和科研技术要求很高, “走出去”之时, 创新型人才和专业科技人员的投入会给企业技术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高素质人才可以给企业带来正效应, 提高装备制造业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本水平。

为了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 需要政府为他们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第一, 坚持“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拓展海外教育培训渠道, 增加与海外高校、研究所以及跨国公司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鼓励国内外学者和专家参与相关科技研发项目。第二, 针对江苏装备制造业发展, 制定专才引进计划, 发挥收入分配政策的激励作用,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越的生活条件。第三, 健全人才引进和流动相关法制环境, 保护专业人才的合法权益。第四, 关于人才机制方面需优化流程。如提高科技立项、成果鉴定等方面的效率。第五, 以装备制造业企业为主体, 促进技术创新团队开发创新能力提升, 可发挥江苏教育大省的优势地位, 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进技术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同时, 加大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 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 为其提供发展空间, 从而增加对核心研发技术人才和专业管理人员的吸引力, 同时在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 要加快培养技术型工人, 借此提高装备制造业的一线劳动生产效率。

4.5 加快金融税收体制改革

除了专业人才支持, 保证技术到位外, 专项资金支持, 保证资本充足也是必不可少的。企业研发创新投入水平提高需要资金支撑。企业应筹集更多的研发扶持资金, 广泛多渠道吸收资金, 如享受政府补贴。同时, 加强国际自主创新技术合作, 可取得自主创新资金, 建立和完善多形式元、多元化、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而装备制造业作为基础性产业, 必然受到国家的大力扶持。这要求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引导和监督整个产业的发展。首先, 优化装备制造业的融资环境, 打破银行系统的垄断地位, 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引导社会资金流向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领域。其次, 推动资本市场改革, 改善市场供求关系, 规范债券市场发行监管标准, 维护股票市场稳定。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拥有优良外部融资环境和多形式的融资方式。最后, 坚持金融改革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深度融合。金融企业经营产品重点围绕装备制造业金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创产投资基金的发展, 大力开展金融租赁的多种租赁服务业务。同时, 整合科技金融、企业和社会资源优势, 打造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来强化政府职能机制作用, 保障产业技术创新安全。

5 结语

综上所述, 目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面临内部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脆弱性突出, 行业内部空心化程度严重, 外部产业竞争力水平低下, 政策制度和外部经济环境阻碍等多种问题, 自身创新意识淡薄, 又无技术创新动力和人力、资本支持, 因而技术创新基础不牢, 环境不善。为此, 政府企业必须双向融合, 通力合作:企业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技术创新, 提高竞争水平实现产业升级, 政府强化管理职能保障产业安全, 最后共同提升江苏省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摘要:近年来,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本文通过探究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 剖析其原因, 最后, 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如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化、向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转型、控制外商投资质量、重视创新型专业人才投入、加快金融税收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用于促进产业创新能力突破, 提高企业竞争水平, 强化政府职能机制, 最终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发展, 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升级, 保障产业技术创新安全。

关键词:江苏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晓凤.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制度性障碍--以江苏省为例[J].北方经济, 2016 (8) .

[2] 谭俊兰, 李然, 王荣.江苏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概述[J].经济研究导刊, 2016 (20) .

[3] 崔娟娟, 王英.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5 (20) .

[4] 崔娟娟, 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脆弱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6.

[5] 谭俊兰, 张钦宇, 李然, 王荣.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空心化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23) .

[6] 王惠清, 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分析[J].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15 (2) .

[7] 周敏, 同步推动中国制造数字化_智能化转型[J].科技智囊, 2017 (2) .

[8] 徐一平, 江苏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J].唯实发展要论, 2016 (1) .

[9] 王惠清, 马丽君, 张燕.以创新驱动为主引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J].当代经济, 2015 (32) .

上一篇:高层建筑给排水及消防设计特点及方法探讨下一篇:浅谈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渗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