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

2024-04-21

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通用6篇)

篇1: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

一、智慧社区概述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社区智能化已经成为新世纪全新生活方式的根本保证。在社会信息化飞速迈进的今天,人们对住宅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居室面积、周边环境、交通等方面,而是把更多的兴趣和注意力放在与外界沟通、通信服务、安全防范、物业管理等方面,这就要求传统的社区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延伸服务功能。

(一)智慧社区概念

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等网络通信技术把物业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统集成在一起,并通过通信网络连接物业管理处,为小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利的现代生活环境。从而形成基于大规模信息智能处理的一种新的管理形态社区。智慧社区的提出,是从强调以技术为核心到强调以技术为人服务为核心的一种转变。

“智慧社区”既是社区建设的一种理念思考,也是新形势下探索街道公共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它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管理精细化、服务人文化、运行社会化、手段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建设思路,以统筹各类服务资源为切入点,以满足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需求为落脚点,以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努力在广内地区构建涵盖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区建设、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领域党建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综合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依托这一智能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平台,一方面创新管理手段,促进街道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同时创新服务模式,为辖区居民和单位、社会组织提供人文化、多元化、社会化的公共服务,使其感受到智能生活的新体验,享受到一种“全响应”智慧状态,真正实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工作日标是全力打造“生活

服务更便捷、生活环境更优美、生活状态更和谐、幸福指数更提升的智能、人文、宜居的现代新型社区。

智慧社区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舒适、开放的人性化环境 高度的安全性 便捷的数字化通讯方式 便利的综合社区信息服务 家居智能化 物业管理智能化

(二)为什么建设智慧社区 1.我们的城市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社区是城市的单位,是城市人生活区域,智慧社区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社区和智慧城市建设在许多领域概念相通。

智慧社区建设的起因是为了解决当今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如人口膨胀、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难题、公共安全完善的瓶颈、社会道德滑坡、社会保障压力、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健康管理的薄弱、看病的困境、人们生活空间的拓展的障碍、资源如何整合再应用等等,这些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们力求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及绩效,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2.社会管理需要创新

一直以来,政府各个部门在努力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应用水平。但以职能划分为特征的城市信息化还处于自发零散、各自为战的局面,因而其实施的效果也相对有限。

于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具智慧的新方法,以更快、更好地实现从管理到服务,从治理到运营,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跨越。

3.新型社区建设的呼唤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入,社区作为城市的单元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开展社区建设,满足基础群众的社会需要,成为近些年来社会结构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社区管理与服务已经滞后于群众的需求,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娱乐、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群众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尤其是社区市民参与社区的发展和社区自治等问题,以及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不足,不容忽视。

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它立足的宗旨和发展的原则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丰富人的生活,满足人的需求;着力于提高社区生活的舒适度、亲和力和归属感;是良好的社会生活系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的统一。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是百姓的共同心声,也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三)智慧社区发展的背景

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引进和发展,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在”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借力”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下,也呈现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智慧社区充分借助电了信息技术,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智能社区医院、社区管理服务、电子商业等诸多领域,在新科技创新和信息产业技术的发展下,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工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

1999年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用)》中对住宅小区智能化作了如下描述:“住宅小区智能化是指依靠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及相关的高新科技,将传统的土木建筑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分别对其使用功能进行智能化,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安防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自动化程度,为小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家居环境。

(四)智慧社区发展的意义

社区信息化是城市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管理及和谐社区建设的基础环节,是加强和谐社区的建设和管理、完善社区功能、提升社区服务的有效手段。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中,各地高度重视社区信息化工作,积极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社区、服务居民,提升了为居民服务的水平。

1.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与开发商的名气,相应的也提高了小区的销售价格与销量以及物业管理费等,给开发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2.通过对智慧社区的建设使小区和外界、住户和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使生活在小区里的所有住户更加感受到人性化和更多的人情味。

3.物业管理更加高效、便捷。由于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不仅使小区的物业管理在Internet的平台上充分发挥智能化管理的功能,并利用国际互联网技术与世界的信息高速公路联通。4.网络服务更加完善。小区物业信息网是专门服务于小区内的住户,拥有全面、及时、精彩的资讯报道,并通过对这些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商品化加工,使其以商品的形式服务于大众,从事各项有益活动,并利用规模优势为住户提供各类优质、优惠、高效的信息服务内容。

二、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一)智慧社区整体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经济建设高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住宅建设的大力发展,21世纪我国住宅及住宅小区的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开始进入一个注重”质“的时代,用一句话概括:“70年代解决有无的问题,80年代解决大小的问题;90年代追求环境优美;21世纪是智能化时代。”住宅小区智能化是住宅建设的新突破。

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近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以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社区服务为切入点的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构建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信息平台,在社区管理部门、社区服务机构与社区居民之间架起了方便的桥梁,开创了现代化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崭新模式。

1.规划先行,带动社区信息化建设。

为加强对社区信息化的指导,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规划或指导意见,有的地区出台了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以标准化推动信息化。如重庆市出台了《重庆市信息化示范社区评选标准》,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社区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部分地区虽然没有出台专门的社区信息化文件,但在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规划、社区建设总体规划中,都列出专门的章节,对社区信息化建设进行专门部署。这些措施有效地推进了社区信息化建设。

2.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截至当前,我国基本上形成了以光纤网络为主,以无线网络为辅的立体高速宽带网络环境,铺设了社区信息化的高速公路。同时,通过加大投入或以共建共驻的形式,为社区居委会配置现代化办公设施,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有力地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社区信息化创造了条件。各地区中心城区社区信息化建设均有较大的发展,部分城区进展明显,尤其东部沿海城市的中心城区宽带网络全面开通运行,初步建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站,架构了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宽带网络,满足了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

3.加强社区信息化软件建设,实现社区信息化网络的多级覆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社区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各地对社区信息化建设都十分重视,逐步将加强社区信息化建设摆上了位置,普遍加快了试点工作。据了解,到2005年,社区信息服务站基本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全国20%的居民、生活小区将实现信息化。基本形成市、区、街、居四级信息化管理,实现了区、街、居三级纵向联网,建立了社区信息综合平台,部分地区的社区配置了电脑及应用软件、建立了社区服务网站(网页)和社区服务热线,逐步实现社区工作互联互通。北京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和96156热线呼叫系统实现了全覆盖,上海实现市、区、街“三级联通”和社区服务信息网、热线电话网、实体服务网“三网联动”;重庆初步构建起区、街、社区三级服务网络。

4.紧贴社区居民的需要,建成了一批社区信息化的知名品牌。

社区信息化是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举措。部分地区已经建成全方位的网上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形成高起点、高标准的社区信息网络,逐步实现社区管理信息化和社区服务信息化,使和谐社区建设走上网络化的轨道,提高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涌现出一大批居民满意、效益好的社区信息化知名品牌。如北京市的96156社区服务呼叫中心、上海市的962200社区服务热线、辽宁省的96100社区服务平台、宁波市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这些社区服务号码的开通,在社区居民和社区服务机构之间搭起了便捷的桥梁。

5.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社区信息化一头联系着社区居民,居民通过社区信息网络获得服务;一头联系着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组织依托社区信息网络服务居民、管理社区。一个好社区信息化项目必须是居民满意、政府放心、企业赢利的工程。各地紧紧围绕市场和居民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宁波市的81890社区公共服务平台自2001年启动以来,目前共有570多家企业加盟,带来了16000多个岗位,安置了4900多名下岗职工,带动了城区社会化管理,促进了社区管理信息化、市民生活服务信息化,实现了多赢。实践说明,只有紧紧围绕市场做文章,满足居民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社区信息化建设才能良性运行,才有长效机制。

6.社区信息化大幅度普及,积极探索建设数字化社区。

各地在完成光缆网络覆盖任务同时,重点抓了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普及信息化知识,宽带普遍应用,社区信息化成果普遍惠及社区居民的情况下,有条件的地区,将建设数字型、智能化社区作为有效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城市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工作来抓,开始探索建设数字型社区、智能化小区。部分社区初步实现物业管理、远程计费、社区医疗、家政服务、公共信息查询等方面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和依托社区信息化开展社区居民自治活动,以信息化手段开展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网络化的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如杭州的“德加社区”,在网上开辟了社区党校、社区教育、居务公开、社区警务、综合治理、社区论坛、社区服务、旅游休闲等,居委会基本实现网络化办公,也是通过网络,向居民提供服务,解决社区问题。

(二)智慧社区构建存在的问题

社区信息化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思想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当前,部分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发展社区信息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还认识不够。有些领导干部对社区信息化的基本功能还模糊不清;有些部门和单位还存在着“等等看”的思想;社区信息化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投入,部分地区、部门领导存在着畏难情绪,不是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是在困难面前止步不前,只强调缺人才、缺资金、缺技术等客观制约条件,影响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2.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和协调

目前,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各部门各自为政,分散作战,局面较为混乱。例如,一些委办局等职能部门从自己的工作角度出发,开发建设自己的信息资源系统,而且封闭管理和运作,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些地区公安、民政、劳动、计生、卫生等各个职能部门均在社区开展相关管理工作,也各自开发了相应的业务软件派发到街道和社区居委会,包括劳动人口信息系统、城市低保信息应用系统、流动人口管理系统、育龄妇女管理系统、计生科技服务系统等。仅民政业务就有几套网络系统:民政资金信息系统、地名信息网、社区服务管理系统、低保管理系统等,同样的一批居民基本情况,在不同的部门建的系统中多次出现。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严重浪费,而且增加了社区工作负担。

3.社区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标准包括数据采集的基本要素、数据的来源、数据采集的方法及要求等,标准不统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统一标准有利于各地系统间的融合贯通。建议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使社区信息化做到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

4.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足

社区信息化资金投入不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政给社区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总量不足;另一方面有关部门投入的资金没有实现统筹使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投入资金未能发挥更大作用。投入不足在中西部地区尤其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全区2499个社区居委会,只有1566个安装了电话,788个社区有电脑(其中有些电脑是单位淘汰下来,基本不能使用)。

5.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

社区信息化的生命力在于应用,要让老百姓真切感到实用好用、便利实惠。这就要求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不断满足群众变化的需要。但目前看,宽带入户的建设,即高速“路”的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站、社区服务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采集、制作与维护,即高速“车”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完成。

6.人才短缺

社区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网络管理、系统安全、软件编程的专业高级人员,而且还需要大量的掌握基本信息网络应用知识的一般工作人员。目前,很多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连计算机基本知识都不懂,同时又缺乏适应社区信息化需要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培训机制,阻碍了社区信息化的发展。

三、智慧社区需求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步伐,城市社区的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城市社区服务需求的呼吁越来越高,其中包括文化教育的需求,经济建设的需求,医疗卫生的需求,安全保障的需求,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及老年群体的需求等一系列。在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要求提高的时候,城市社区组织及相关机构如何最大的满足居民的需求成为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中国社会大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社区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城市社区中满足居民的需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满足了居民各方面的需求才能促进社区的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不同的社区不同的居民根据自身情况对于社区的需求又各不相同,在此主要分析居民对于社区的服务需求。社会的发展使居民对于社区的需求要求越来越高,社区需求是因人而异的,居民的年龄、性别、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都会对社区需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居住条件等因素,总之,提供社区服务就要了解这些需求、差异,同时还要认识到这些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着的。

1.城市社区医疗卫生完善的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针对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非传染性慢性病增多等一系列的医学难题,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成为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民生与和谐社会”成为了当代人热切关注的焦点,而社区医疗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不仅是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场所,还是关系到保障人民利益,增进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社区建设方面。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服务目标定位不明确,服务对象边缘化。二是现行组织管理体系导致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淡化,“六位一体”的功能发展很不平衡。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与服务方式相对落后。四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现代管理制度,活力不足,效率不高。所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对于医疗卫生的需求。

2.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工作对提升一个社区的品位和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在要求,也是社区居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利于居民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区文化是文化在城市居民内的反映,是文化的一个分支。随着我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化的全面推进,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和文化建设的着重点自然过渡到社区中来,由此社区文化将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表征。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当社区整体的文化达到现代化水平时,生活在社区内的个体才有可能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也只有千千万万个社区的文化有较大的提高后,全社会的文化才能真正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与管理,是国家和民族文化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人的而全面的发展至关重要。

3.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完善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与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社区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落后的矛盾日益突出。社区中的基础设施越来越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及落伍,例如超市,图书室,停车场,户外活动器材等的不完善。造成设施缺乏的原因有许多,如政府人力物力财力负担过重,社区相关人员的缺乏等。为了社区更好的发展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针对社区服务的需求,加大社区建设的投入,落实无固定办公场所居委会的办公室、服务场所,同时落实所需的用地、配套设施和活动用房,建设适合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需求的社区活动场所,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4.城市社区老年群体生活需求

受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和我国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家庭在老年人的养老过程中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仍是目前城市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方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社区具有其独特的人力、物力和区域优势,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便日渐成为切实可行的养老方式。不同的老年人有着不同的养老意愿和养老需求,切实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社区为养老服务事业的重点。

城市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求、日常生活料理需求、健康保健需求和精神及文化生活需求。老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与养老方式直接相关,以往他们的各种需求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虽然社会化养老作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但就中国目前的实际发展水平看,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社区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尚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全部需求,社会化养老完全替代家庭养老的条件还远未成熟。社会化养老,尤其是为老年群体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最终是由社区来具体实现的。社区养老能力主要包括:丰富老年人的闲暇生活、日常生活照顾服务、医疗健康保障服务、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组织保证、社区养老环境。对老年人来说,社区是他们晚年生活最主要的也是最理想的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老年群体对于社区的依赖、亲近和需要日渐增多。因此,加强社区养老能力建设也是现代城市社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5.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的需求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切实搞好社区治安工作。只有社区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良好的社区治安有利于促进居住安宁,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升社区乃至城市品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基本条件。而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人口逐渐增多,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房,人们都住进一幢幢的单元楼,城市社区建设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城市外来人口的增多,社会成分复杂,人际关系淡化,邻居间互帮互助、团结一家的特点减弱,给某些犯罪分子提供了良好的犯罪机会。当前我国城市社区犯罪在类型上的特点表现为以侵占财产为目的财产犯罪,如盗窃、抢劫、诈骗等居首位,约占80左右,而且侵犯人身权利的伤害以及卖淫嫖娼等性犯罪日益增多。因此,社区治安“久治不安”和社区违法犯罪“常打不息”已经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顽症。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以上几方面只是城市社区需求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像经济建设需求,健康教育需求,公共交通需求,娱乐需求,家庭事务处理需求等等。面对这么多的社区需求不仅是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社区居民的,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来共同完成。

四、智慧社区发展目标

(一)智能社区遵循的指导思想

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既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又保证在未来若干年内占主导地位,同时坚持面向应用,注重实效,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注重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保护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从而有效保护业主的初期投资,突出方案的经济性。具体如下:

坚持高起点,面向二十一世纪,保证系统的先进性和在国内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贯彻“实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八字方针,以应用为导向,推进管理,按急用先上、分步到位的原则进行建设;

从现实情况出发,以需求为依据,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确保系统高度集成、总体优化、安全可靠、稳步推进;

系统充分考虑功能扩容性和技术升级性,适应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以求最佳效果。

(二)智慧社区总体发展目标

2005年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颁布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明确指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科技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要求。

(三)智慧社区近期发展目标

智慧社区是指由网络连接的若干智能住宅及智能管理下的各种公共设施的集合。其基本标准应满足以下要求:

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方便的家庭生活空间

具有信息高速公路的家庭人口,有快捷、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 提供丰富多彩、高品位的业余文化生活

提供包括儿童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多层次家庭和业余教育服务 提供家庭保健、远程看护服务

通过对智能化小区的建设使小区业主能够感受到科技的发展有数字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生活体验拥有一个安全、舒适、温馨和便利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使物业管理更简单、方便,节省人力。通过千兆以太网,实现了小区的智能化管理,物业通过网络来更简洁、有效的管理整个社区住户,工作效率因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提高了小区的生活档次,使小区业主在各方面都拥有更高、更好的体验。

(四)智慧社区远景发展趋势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探索解决民生问题为主旨,以优化人们生活方式为方向,以公共透明、生态体系和人的发展为要素,探索建立社会建设创新模式,优化现有的资源调配方式,动员更多的人参与社会建设,并使之成为高效。

重点加强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动社会资源数字化进程,建立触手可及、惠及全民、功能恰当的新型社会服务体系,为居民提供敏捷、主动、精准的服务,进一步优化社区居民安全、便利、舒适、愉悦的智慧化生活方式,提升公众幸福感。

智慧社区的远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和应用两个方面。其中,技术方面表现为网络泛在化、系统集成化、设备智能化、设计生态化;应用方面主要表现在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领域广泛、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不断完善。

五、智慧社区产品分析

(一)系统的内容构成

智慧社区包含智能家居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和智能管理系统三个层次。其中,智能家居系统包括安防报警、远程控制、环境监测、社区服务、网络通信、家电控制等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包括家庭防盗报警系统(住户联网报警系统)、楼宇对讲系统、周界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门禁系统等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包括远程抄表计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IC卡管理系统、消防系统、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系统、电子公告系统等系统。

(二)系统的详细介绍 1.智能家居系统

智能家居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全新家居生活体验。用户可以方便的管理家庭设备,比如:通过触摸屏、无线遥控器、电话、互联网或者语音识别控制家用设备,更可以执行场景操作,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另一方面,智能家居内的各种设备相互间可以通讯,不需要用户指挥也能根据不同的状态互动运行,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适与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家庭的智能化也逐渐走入我们的视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和享受。家庭智能化主要包括解决家庭安全防范、家庭智能照明、家庭环境智能控制和家庭电器智能化,这些系统部署在统一平台,实现家庭中的所有设备智能控制、集中控制及网络控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安全防范系统

具备传统的电子报警系统全部功能,而又有其独特之处,SMC智能家居系统能进行智能化的判断和处理,在报警的同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深夜有非法入侵时,系统将照明自动打开或闪烁--匪警;老人急需帮助时可以按下紧急按钮,家人可以及时赶到--紧急求救;煤气泄漏时能够关断煤气阀门--火警。系统提供视频联动的功能,对入侵、火灾、煤气泄漏等情况做出视频聚焦和图像抓拍,进而为处理事故提供最尊贵的影像。如果在主人外出时出现警情,系统还会拨通您的电话或者向您发送手机短信,从而可以进行远程控制采取措施,如关闭有危险的电器、切断电源等等--远程家电控制。

(2)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普通意义的照明控制是靠简单的开关控制,即每一个电灯都有一个、至多两个普通开关,所以要想打开某个电灯只能走到开关所在位置将其打开,想要关闭这个灯,必须走到这个灯的开关处才能将其关闭。如果您在临睡前发现客厅的电灯忘记关了,您绝不能免掉从卧室走到客厅找到开关关了灯再走回来,不管您多么的不情愿。如果您住的是越层或别墅,遇到类似问题时,那麻烦就可想而知了。智能照明系统让您在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可以将某个灯打开或关闭,也可以在一个地方控制家中任何一个甚至所有的电灯,而不用犯愁跑来跑去了,通过智能照明系统,您可以通过遥控器”一键“遥控所有的电灯,极大的为您带来方便,对于所有的白炽灯开关灯时亮度会慢慢变化,不刺激眼睛,而且可以进行调光,用来创造不同场景氛围。

(3)环境控制系统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网络空调控制、电动窗帘控制、排气扇智能控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策略,可以提供稳定、舒适的空气环境和感光环境,当您快要开启房门时,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提前给您打开排气扇,给您清新的空气;并且根据环境温度、空气湿度自动调节空调系统,当您打开家门,欢迎场景自动启动,给您最典雅的舒适享受。环境控制系统同时可以感知外部环境变化,对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2.安全防范系统(1)楼宇对讲系统 随着居民住宅的不断增加,小区的物业管理就显得日趋重要。其中访客登记及值班看门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楼宇对讲系统是由各单元门口安装的单元门口机、防盗门,小区总控中心的物业管理总机、楼宇出入口的对讲主机、电控锁、闭门器及用户家中的可视对讲分机通过专用网络组成。以实现访客与住户对讲,住户可遥控开启防盗门,各单元梯口访客再通过对讲主机呼叫住户,对方同意后方可进入楼内,从而限制了非法人员进入。同时,若住户在家发生突发事件,可通过该系统通知物业保安人员以得到及时的支援和处理。

(2)视频监控系统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小区的安全,根据小区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一般都会在小区周边、大门口、住宅单元门口、物业管理中心、机房、地下停车场、电梯内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分割,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小区财产和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保卫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整个小区的安全。

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如下: 加强小区周边围墙防范 实时现场监控,便于管理 事后取证功能 减轻保安人员工作强度 提升小区形象档次 对潜在犯罪分子的威慑最用(3)停车管理系统

停车场管理系统是指基于现代化电子与信息技术,在小区的出入口处安装自动识别装置,通过非接触式卡或车牌识别来对出入此区域的车辆实施判断识别、准入/拒绝、引导、记录、收费、放行等智能管理,其目的是有效的控制车辆的出入,记录所有详细资料并自动计算收费额度,实现对场内车辆与收费的安全管理。

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感应式智能卡技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图像识别与处理及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身份判断、出入控制、车牌自动识别、车位检索、车位引导、会车提醒、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语音对讲、自动取(收)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这些功能可根据用户需要和现场实际灵活删减或增加,形成不同规模与级别的豪华型、标准型、节约型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车辆管制系统。

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不仅提高了现代人类的工作效率,也大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并使得整个管理系统安全可靠。包括车辆人员身份识别、车辆资料管理、车辆的出入情况、位置跟踪和收费的管理等等。

(4)周界报警系统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周界报警系统成了智能小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小区安全防范的第一道防线。为了保障住户的财产及人身安全,迅速而有效的禁止和处理突发事件,在小区周边的非出入口和围栏处安装红外对射装置,组成不留死角的防非法跨越报警系统。一旦有人非法闯入,遮断红外射束,就会立即产生报警信号传到小区管理中心,并可通过与小区视频监控系统的联动,自动将现场的摄像机对准报警信号现场,同时在监控中心的显示屏上弹出现场画面,对现场所发生的事上进行录像存储。本系统功能如下: 对小区周边围墙区域进行监控

对试图非法翻越围墙或栅栏进入小区的行为以及位置进行探测 当有人非法翻越时,向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报警,并启动联动设备(5)电子巡更系统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各行各业的管理工作趋向规范化、科学化、电脑化。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是物业管理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小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主要依靠保安员日夜巡逻去维护。传统的巡检制度的落实主要依靠巡逻人员的自觉性,管理者对巡逻人员的工作质量只能做定性评估,容易使巡逻流于形式,因此急需加强工作考核,改变传统手工表格,对巡逻人员监督不力的管理方式。电子巡检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使人员管理更科学化和准确。将巡更点安放在巡逻路线的关键点上,保安在巡逻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巡更棒读取自己的人员点,然后按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在读取巡更点的过程中,如发现突发事件可随时读取事件点,巡更棒将巡更点编号及读取时间保存为一条巡逻记录。定期用通讯座(或通讯线)将巡更棒中的巡逻记录上传到计算机中。管理软件将事先设定的巡逻计划同实际的巡逻记录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巡逻漏检、误点等统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的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6)门禁管理系统 用智能卡代替传统的人工查验证件放行、用钥匙开门的落后方式,系统自动识别智能卡上的身份信息和门禁权限信息,持卡人只有在规定的时间和在有权限的门禁点刷卡后,门禁点才能自动开门放行允许出入,否则对非法入侵拒绝开门并输出报警信号。由于门禁权限可以随时更改,因此,无论人员怎样变化和流动,都可及时更新门禁权限,不存在钥匙开门方式时的盗用风险。同时,门禁出入记录被及时保存,可以为调查安全事件提供直接依据。

3.物业管理系统(1)LED信息发布系统

在小区出入口、电梯口及物业部门设置LED信息发布系统,用于小区物业的水、电、燃气、暖气等相关物业信息发布,紧急通知、即时信息发布,社区配套服务信息发布,社区宣传、社区文化平台,广告增值平台等信息发布与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连接,可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交通信息,还可以考虑和可视对讲系统联动同时发布各种信息。

LED信息发布系统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视频、音频、图片、字幕(滚动字幕)等多媒体组合播放模式,并能实现实时信息与本地硬盘信息的灵活组合播放,在时间组合和空间组合上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且管理简单、使用方便,是新一代的LED信息发布系统。

(2)远程抄表系统

远程抄表系统是指对家庭所用三表(水电、电表、气表)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远程传输,实现三表远程自动抄表功能。目前,几乎所有的智能建筑和住宅小区对三表的收费管理问题,都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方式,即集水、电、气于一体的联网抄表管理系统,成功的消除了传统人工抄表所带来的误差大、时效性差、统计计算工作量大,带有人为随意性,用户咨询时极不方便等弊端。自动抄表系统的推出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抄表方式带来的问题,该系统能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物业管理成本,也解决了用户想及时了解用水、电、气情况的烦恼,真正实现物业管理为用户着想的原则。及时地将住户和物业管理部门所需三表数值反映在中央控制中心上。

(3)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

为营造一个轻松愉悦、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背景音乐及紧急广播系统是小区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小区背景音乐和广播、消防和保安报警以及紧急通知等。小区背景音乐系统涉及小区大门口、休闲广场、主干道、亲水岸边的背景音乐和小区消防保安的紧急广播系统。紧急广播系统用以满足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引导疏散人员、全区通知等目的。本系统与消防报警联动,当发生紧急事故(如火灾时),可根据报警信号自动切换到紧急广播工作状态。

六、案例分析--无锡中堂智能化小区案例

(一)项目概述

“中堂”小区位于无锡市锡山区南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让入住者拥有“出则都市繁华,入则宁静悠远”的居住享受,小区总用面积共68521.9㎡,规划占地面积18504㎡,地上总建筑面积46814㎡,地下室总面积1850㎡,容积率1.66,绿化率40.5%。由168套纯中式联排式别墅组成。

根据开发商的总体规划布局,以住宅小区人文环境的生态化、文化性、休闲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未来住宅小区建设的发展趋势为前提,在满足人与社会交往的同时,让休闲、文化、生态及数字化生活环境空间为居住的真正主题,小区将建成具有现代化数字化社区。在小区和家庭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中,数字化社区与家庭不但拥有庭院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休闲绿地和中心花园,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将建立先进的综合物业管理系统、集中的小区Intranet局域网络平台,实现小区内独立家庭的高度安全性、舒适性,和现代多媒体通讯的便捷性,达到21世纪智能住宅的功能目标。使得入住数字化社区的广大住户,充分领略现代科技给人们带来的高素质生活质量和现代家庭新生活。

(二)设计目标

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逐步建立一个沟通小区住户与住户、住户与小区综合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的多媒体综合信息交互系统,为住户提供一个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境。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特点,以二十一世纪宽带多媒体信息交互的要求为目标,充分考虑可扩充性,突出方案的前瞻性,同时保证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可管理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三)系统介绍

1.系统的突出优点(1)组网方式简便、灵活

小区联网是叠加在已有的小区宽带数据传输网上的业务网络,向宽带数据传输网提出传输要求,而不单独建设承载网。

(2)适合大型社区和复杂环境的联网

对于大型社区或环境复杂的大型别墅群,传统的总线对讲系统在联网时容易出现信号传输质量问题,特别是视频联网,总线对讲系统需要增加视频中继设备,容易造成信号衰减,影响视频质量,同时给施工和维护造成极大的困难;使用波创全数字网关则各种信号通过TCP/IP协议以数字方式传输,不需要增加中继器等设备,而且信号质量稳定可靠。

(3)克服占线问题

克服总线对讲系统做出现的占线问题,波创全数字网关系统采用星型网络结构,通过TCP/IP网络传输实现点对点呼叫,用户间的通话不会占线。

(4)采用标准接口

系统设备只需要门口机、室内分机和管理中心,不需要隔离器、联网切换器等层间设备,设备简单明了,安装简便,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设备的故障率。采用网络布线,还可以与计算机共用网络,无须独立布线,比传统的系统的结构更加降低工程成本,将施工成本几乎降低到零。所有设备都使用国际标准接口,维护、保养及扩容都非常方便。

2.系统主要功能

波创公司通过开发出新一代的智能网关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户户对讲功能、安防报警功能、家电控制功能、智能照明管理功能、无线上网冲浪、信息发布功能、家庭留影、多媒体影音体验、电子娱乐、小区电子购物、远程控制功能、远程监控功能、在线升级功能、防病毒功能等功能。

(四)取得成效

综上所述,波创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名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为各种能源支出节约资金。波创智能家居的基本目标是:将家庭中各种与信息相关的通信设备,家用电器和家庭保安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连接到一个家庭智能化系统上进行集中的或者异地的监视、控制和家庭事务性管理,保持这些家庭设施与住宅环境的和谐与协调。

篇2: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

2016-06-23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的应用不断发展,社区将变得更加智慧,赛迪顾问认为智慧社区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智慧化应用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智慧城区(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智能医院、城市生命线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 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 ICT 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城区(社区)形态。

一、智慧社区应用现状

1.物联网技术在社区应用还较少,智慧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为了规范住宅智能化建设,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智能化小区是智慧社区的前身,主要强调三方面内容,包括安全防范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信息网络子系统。为了促进平安城市建设,公安部于2005年提出了3111工程(安防工程),3111工程的推进对于小区安防水平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早期的智能化小区模式实现了设备的自动监控但并未实现自动控制网络与互联网的互联。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自动抄表、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走进社区,进入家庭,智慧应用逐渐增多,智能家居成为最有潜力的物联网应用领域之一。

近年来,充分融合了物联网技术与传统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解决方案逐渐出现,并在一些发达地区实施。智慧社区典型应用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物业、智慧政务、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家居是融合家庭控制网络和多媒体信息网络于一体的一个家庭信息化网络平台。家庭控制网络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因特网(Internet)、公众电话网、广电网、社区局域网等网络,通过家庭网关实现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的控制与设备间协同。智慧物业利用小区视频监控网络、各种传感器网络及小区宽带网络构成物联网系统,实现智慧的保安消防、垃圾回收清运、停车场管理、日常设备检修与维护、环境监测、电梯管理等智慧服务。智慧公共服务利用信息共享与集成技术,实现社区医疗服务、“一站式”缴费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养老服务。特别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使得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实现智能化,打破老人独自居家活动的状态,老人的各种诉求被感知:身体健康状况被社区医院和医护人员感知;居家安全和出行安全被社区服务人员和家属感知。智慧政务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社区一站式服务、社区经费管理、综治维稳、社会救助等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

大量结合了物联网技术的社区应用还处于方案或试运行阶段,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发掘还不充分,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2.智慧社区应用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主要社区

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智慧社区成为智慧城市重要建设内容,但由于智慧社区本身代表了一种较现代的生活方式,受建设成本和消费水平影响较大。因此,智慧社区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智慧社区还主要集中在这些大城市的主要社区。

北京西城区广内街道“智慧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是智慧社区的一个典型案例,其一期内容包括智慧中心、智慧政务、智慧商务、智慧民生四大部分14个子系统。智慧中心记录了街道所有的人、地、物、事、组织,这些数据精确到了每个社区的每个单位、每个楼门甚至每个井盖。智慧政务借助信息手段,对部门、科室、社区业务进行科学分类、梳理、规范,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提高服务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包括社区一站式服务系统、十千惠民系统、社区阳光经费管理系统、综治维稳系统、和谐指数评价系统等。智慧商务是以服务企业为主旨,包括槐柏商圈网、楼宇直通车、惠民兴商一卡通、企业绿色通道等。智慧民生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建设面向社区各类专项服务的典型应用,包括虚拟养老院、智能停车诱导、全品牌数字家园、数字空竹博物馆等。

2011年6月,上海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首个“智慧社区”——浦东金桥碧云一期改造已完成。实现了智能家庭终端、金桥碧云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云计算中心四大基础项目。通过智能家庭信息终端(碧云大管家)实现公共服务信息查询、优惠信息显示、服务预订等功能。通过金桥碧云炫卡绑定商家或社区服务机构的各类信息、直接进行相关费用缴纳、预定、享受个性化服务。社区信息门户网站是居民查看社区内各类信息的互联网窗口,主要功能与“碧云大管家”相对应。同时,基于网站的互动及宣传功能,可将服务辐射至所有人群。云计算中心是整个项目的大脑,因为所有子项目的数据都将通过云计算中心进行交换、处理、存储以及查询。另外实现了智能交通(一期)运用红绿灯违章率监控管理系统、智能环保(一期)通过对现有垃圾桶的改造,当垃圾桶内的货物到达一定的程度的时候(例如90%),自动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管理部门。智能停车场(完成试点工作)通过对停车场管理专利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社区内停车场的查找、停车位信息的查询、精确停车位的指导等功能。广州电信与光大花园在广州市海珠区推出“信息家园”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居民可以通过宽带网络和固定电话实现远程遥控开关家电、视频监控家居安全、自主控制电视节目等住宅智能化管理。此外,居民还可以通过114查号台和“信息家园网站”了解居家信息、订购所需商品。目前约有3万家广州企业加入了“信息家园”电子服务网络。

3.智慧社区产品与技术方案尚不成熟

社区智能化产品 “智能化”程度还不够高。在部分安防产品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只能在家中无人时,开启防盗报警系统,住户回家后必须关闭防盗报警系统,否则就会发出误报信号。而事实上只要在夜间就需要能够对住宅边界(阳台、窗户等)进行设防,所以一方面要提高产品的智能程度,锁定监控区域,同时还要能够根据环境的需要灵活设置安防系统。另外,探测设备(红外探头等)的可靠性能不理想,无线探测器由于靠电池供电,所以能否及时、准确传送电池欠压状态,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必要条件。

技术方案选择时存在考虑不全面的情况。有的小区区域报警系统采用电话网+无线前端设备模式,虽然此种方案因为不破坏住户的室内装璜,技术上比较可行。但由于这种方案需要依赖于电话通信网络,及住户通过电话线经电信局交换中继与物管中心连接,住户的每一次报警都要占用电话线路,因而会给住户增加额外的通信费用,物管部门当初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与电信部门协商,匆匆上马,等到系统调试时才发现问题,从而导致住户的不满。4.智慧社区建设标准与规划缺乏

建设部住宅产业化办公室早在1999年12月就出台了《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示范工程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由于该导则和2000年出台的GB50314-2000《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中,都没有详细规定每个系统的设计及施工规范,实施过程中往往只能参照各相关系统的有关标准执行,有的甚至是凭感觉,因而导致工程设计、施工安装、设备选型的随意性较大。例如,住宅内探测器及磁控开关的安装位置及数量,住宅不同部位应选择何种技术类型的产品等。天津市今年出台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地方标准DB12/125-2001就详细规定了门磁开关及探测器的安装场所、安装位置及设备选型等。另外,系统建成后缺乏相应的验收、测试标准,也没有相关部门组织验收,所以目前急需针对智慧社区的此类技术规范出台,从而更加规范系统的实施。各厂家的相同产品的兼容性、互换性、开放性差,造成住户家中设备种类很多,管理和维护也非常困难,给未来系统的集成与数据共享带来很大困难。

5.缺乏适应智慧化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人才

智慧社区应用了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其管理与服务模式与传统社区有很大不同。因此某些重要岗位不是一般人员通过短时间培训能够胜任的,所以社区管理与服务机构特别是社区服务中心与物业管理中心需要配备高素质的技术管理及业务办理人才。通过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智慧社区软硬件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比如一个安防系统,由于系统管理不善,导致其它人员误操作,使得系统通信参数被修改,致使整个系统瘫痪,而物管人员却不会恢复。这一方面反映了物管部门管理制度不严,同时也说明物管人员的技术素质亟待提高。

二、智慧社区发展趋势

1.技术方面

(1)网络泛在化

随着物联网技术和我国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未来社区内网络将无处不在,并将有更高的带宽,必将加强社区的网络功能的发展。通过完备的社区局域网络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社区机电设备和家庭住宅的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实现网络数字化远程智能化监控。

(2)系统集成化

社区内信息孤岛将通过平台建设走向集成,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智慧社区将大大提高社区系统的集成程度,信息和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共享,提高了系统的服务能力。

(3)设备智能化

通过各种信息化特别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不但使居民的信息得到集中的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与家用电器自身的各种基础及状态信息将可通过互联网获取,并可通过互联网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设备间也可通过一定的规则协同工作。通过对各种人、物、事的信息的综合处理,更多的智能化、主动化和个性化服务将出现有社区居民身边。

(4)设计生态化

近几年随着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生态化理念与技术正在深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领域中,以实现人类居住环境的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目标。2.应用方面

(1)智慧应用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

社区的主要构成对象就是住宅与家庭,因此社区信息化应用始终主要围绕着居民日常生活展开,在智慧社区,智慧应用将渗透到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智慧家居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及水电气热表(或概称的三表三防设备)等连成网络,通过多功能智能控制器、互联网和物联网络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各种设备可以与传感器结合,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变换状态。居民出行也因智慧停车场的出现变得更加快捷,智慧停车场系统统一管理社区辖区内的车辆停放,保持社区辖区内的道路、过道、电梯及扶梯等平面及垂直交通的畅通。居民生活环境也可得到智慧管理,在社区内部安装的环境监测设备,不仅可实施显示社区环境状况,便于业主在社区内安排活动时间,同时可向市环保部门环境监测系统提供数据。可以和市交管信息互通,对一些违章、被盗车辆进行及时处理。通过智能垃圾回收系统,清洁人员定时定点或接到智能垃圾箱报警后及时收集和清运垃圾,保持社区及周围环境的干净、整洁。电子商务、远程医疗与救助服务、一站式政务服务等智慧化服务将不断丰富与完善,使社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更加智慧、更加便捷。

(2)对特殊人群的生活保障服务有着强烈需求

篇3:智慧社区服务发展策略研究

一、智慧社区服务的涵义

(一) 社区服务业

社区服务业是指在政府主导和扶持下, 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 以社区为依托,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社会事业和新兴产业, 涵盖政府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市场主体提供的商业服务、社区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的非营利性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具有地域性、社会性、服务性等特征。地域性是社区服务业的首要特征。社区服务的经营主体、劳动力及主要服务对象都位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因而, 社区服务具有属地特性。社区服务在针对特定优抚对象和弱势群体的同时, 为社区内部全体居民开展社会化服务。社区服务业的宗旨是为社区居民更好地生活和全面发展。

(二) 智慧社区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兴起, 社区服务逐渐向智慧社区方向发展。智慧社区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信息技术, 涉及到社区生活的诸多领域, 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 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 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信息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 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因而, 智慧社区是在社区信息化基础之上, 充分利用新兴信息技术, 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化服务。

二、社区服务业及社区信息化发展现状

(一) 社区服务业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全国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 社区服务站44237个, 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社区服务内容不断拓展。包括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服务、文化娱乐、社会治安等使政府公共服务事项逐步向社区覆盖。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再生资源回收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逐步进入社区。社区服务方式不断改善。社区服务中心、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

“十一五”时期, 社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以浙江省为例, 2010年社区服务业增加值达1290亿元, 年均增长12%;吸纳从业人员370万人, 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 我国社区服务还是存在服务项目较少, 水平不高, 供给方式单一。社区服务人才短缺, 素质偏低, 结构亟待优化。社区服务缺乏统一规划, 社会参与面较低。社区服务信息化程度较低。因而, 目前社区服务无法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社区服务的需求。

(二) 社区信息化发展现状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完善和提升社区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是社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自“十一五”以来, 我国社区信息化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 特别是东南沿海城市中心城区宽带网络全面开通。在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 社区信息服务站已基本覆盖地级以上城市, 形成区、街、居三级纵向联网, 构建了市、区、街、居四级信息化管理的社区信息综合平台。社区基本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多年的建设过程中, 社区信息化建设逐渐形成了北京模式 (政府统一投资管理) 、广州模式 (政府与基层通力合作) 和杭州模式 (政府搭台、企业运作) , 初步建立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服务网站, 形成计算机信息服务网络、热线电话服务网络等立体化。部分地区已经建成网上社区管理、服务系统和社区服务热线电话系统, 逐步实现社区管理和服务信息化。以电话呼叫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服务平台大量涌现, 如北京市96156社区服务呼叫中心、杭州市的96345市民服务呼叫中心、宁波市的81890求助服务中心、上海卢湾区五里桥街道社区信息服务平台等。以新兴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区服务软件和平台开始试点应用, 如地理信息系统在社区服务与管理中的应用、Web服务技术在社区服务信息融合的初试等。

三、智慧社区服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社区服务信息化升级发展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第一, 社区服务平台接入方式和服务获取方式单一。目前大部分社区服务主要还停留在以信息发布层次。基于呼叫中心的公共社区服务平台仅展示了部分加盟服务平台的商家的基本信息, 无法实现在线多途径、多形式、多类型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因而, 相关平台访问次数及借助该类型平台的实际交易促成率不够高。

第二, 社区服务智能化水平较低。已知的智能化建设只是满足了少量业主方和物业服务方的需求, 新型技术的应用偶尔能起到点缀的作用。部分带有智能特征的社区服务平台和产品缺乏普适性, 后台服务资源也未充分利用。

第三, 数字化社区服务平台单独开发。大多智慧社区服务平台为某个社区定制, 无法很好地满足技术应用的大覆盖面需求。系统重复开发、独立运营成本较高。

第四, 智慧社区信息化缺乏相关的标准和评价体系。社区信息化水平评价模型的研究已经逐步开展。然而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 社区信息化标准和评测方法依然在探索阶段。由于智慧社区评价体系的缺失, 导致盲目建设, 实际效果不佳。

四、智慧社区服务发展策略

“智慧社区”旨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 做好社区服务的整体规划, 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计算、移动计算等技术增加社区服务功能、拓宽社区服务面、提升社区服务的智能化、个性化, 从而实现社区服务的便捷性和普及性。

(一) 基于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充分共享

智慧社区服务涉及面宽, 内容多, 涉及包含社保、计生、劳动就业、医疗等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在社区公共服务方面, 应打破政府部门原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 社区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应从整体出发, 有机整合了纵向联系的行政体系和横向联系的自治组织, 提高政府整合社区资源和行政资源的能力。构建“三网融合” (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 的社区服务平台, 努力实现各类传输网络、资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在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和功能构建中, 充分考虑平台及功能的可重构性、可复用性等柔性可扩展特征, 减少重复投资, 实现智慧社区数据资源、信息资源、基础设施资源等的充分共享。

(二) 建立智慧社区服务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

制定智慧社区服务标准, 是实现智慧社区良性发展的必要途径。所以, 只有具备可行的规范的标准才能使智慧社区建设工作全面开展, 实现社区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和社区服务真正的智能化。研究建立智慧社区服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指标体系具有可采集性、可加性以及可认知性等原则。在充分考虑智能性的同时, 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应涵盖社区服务的职能、辐射面、可扩展性等多个特征。

(三) 利用信息技术研发社区服务平台和产品

利用新兴信息技术, 如云计算、物联网、移动计算和智能计算能技术, 研究开发社区服务平台和智能社区服务产品。基于云计算技术, 构建覆盖城区社区服务机构、社区服务商、社区服务志愿者、社区服务对象等数据以及可柔性拓展的社区服务功能的社区服务云平台, 实现社区服务的资源共享和平台构建的“一次投入、多方租用”的新型服务模式。基于包含RFID等的物联网技术, 研制智能感知产品, 实现社区多类信息的智能感知和信息自动采集与共享, 实现社区安全监控、车位管理、远程医疗、辅助居家养老等功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充分利用广为普及的移动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 使社区服务从互联网、电视、电话等终端模式拓展到智能移动终端模式, 增加社区服务获取的可用性和便捷性。基于智能计算技术在各类社区服务功能中实现智能化, 提供不同人群、不同类别的个性化服务。

(四) 切实开展智慧社区应用示范和推广工作

在社区服务平台和智能化产品研制的基础上, 应根据不同地域经济条件、不同社区人群构成特征等情况, 认真选择相应的社区服务模式、构建满足地域经济和生活习惯特征的社区服务平台, 提供相应的社区服务产品。在不同城市, 应选择不同特征的社区 (以中青年为主的发达城市社区、以老年为主的居家养老型社区、城乡结合部社区、海岛山区社区等) 作为应用示范点, 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务平台和产品进行为期2-3年的应用示范。在此基础之上, 充分听取当地社区居民和社区管理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总结应用示范的经验教训, 在更广泛的区域内进行应用推广。在智慧社区服务应用推广的过程中, 要坚持信息服务与实体服务“紧密结合、各有侧重”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型智慧社区服务的作用, 开创社区服务新模式。

(五) 培养储备智慧社区服务专门人才

在研究开发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智慧社区服务产品的同时, 要培养相关的智慧社区建设服务高级专门人才。市、区政府部门要完善人才政策, 创建一个有利于相关信息技术人才发展和创业的良好环境,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智慧社区信息化服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并聘请智慧城市研究建设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 参与城市智慧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战略制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工程项目方案评审和建设成果鉴定等工作。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鼓励高等院校、企业等合作建立培训培养相关技术研发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同时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参考文献

[1]杨再高.智慧城市发展策略[J].科技管理研究, 2012, 7.

[2]朱赤, 高海滨, 朵成旭.GIS技术在现代社区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8.

篇4:智慧社区发展的现在和将来式

政策陆续出台

201l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2013年,民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2014年,住建部组织编制《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

点评:社区是党和国家各项政策措施惠及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公共服务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公共服务的效果。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均出台了智慧社区建设的法规文件,彰显了政府对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视。

厂商倾力打造

智能家居-家电厂商。近来,一批实力厂商打造智能家居平台,将本品牌的产品进行融合并统一管理,并谋求将智能家居平台向其他厂商开放。但由于彼此间是竞争关系,即使不考虑技术问题,也很难将智能家居平台向企业外推广。二线厂商则是与互联网公司合作,通过内嵌其它厂商服务的方式,继续推进其产品的智能化与互联网化。所有这些转变均只为了提升销量,基于大数据的运营对家电厂商来说更是一条艰辛且漫长的道路。

智能家居-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降低了智能家居的技术和价格门槛;同时因其对平台兼容性考虑较为完备,较少形成技术壁垒。可由于自身硬件研发能力的局限,必须与家电厂商合作。但后者既想学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又怕被“革了命”,总想学成后另起炉灶。但互联网公司的平台很难被家电厂商完全接受,合作中后期的商业模式并不清晰,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智能家居-广电、电信运营商。运营商的智慧家居生态圈包括广电运营商、平台提供商与广电运营商、服务提供商三大类角色,相比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各地诸侯割据,在国家层面没有统一的总公司,没有移动网络牌照,这些都限制了广电运营商包括智能家居在内的增值业务的发展。2014年5月28日,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据传其可能获得4G牌照,这或许将为广电运营商的业务发展带来新契机。

智能家居-专业厂商。在中国,智能家居专业厂商通常是提供系列解决方案。有些专业厂商建自自己的第三方平台,但他们很难说服冢电厂商放弃自己的平台转而采用第三方平台;专业厂商的云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也难以与知名的互联网公司相抗衡,所以只能专注智慧家居的细分领域、细分客户。

社区服务-地产物业。地产物业的智慧社区业务均是服务于其集团转型战略。大型地产物业公司不缺用户,其所要做的是获取业主和商户资源库,搭建App的O2O入口和内容服务,在线下社区配套的基础上,增加“支付”环节,打通上下游的服务链条,完善社区服务生态。

社区服务-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的各类Apps提供服务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各类的社区Apps收入来源单一,盈利能力弱,很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但互联网公司从来不乏创新精神,相信会有更多有益的尝试。

点评:在智能家居领域,随着互联网巨头入侵,传统家居设备商、广电运营商、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求变。硬件缺乏创新和标准缺乏统一是目前智能冢居行业存在的两大问题。

在社区服务领域,政府主导的智慧社区建设资金有保障,其面临的问题是是否能真正为居民带来便利,是否后续可持续运营;地产物业主导的智慧社区由于具有用户资源和自有服务资源,做得风牛水起;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智慧社区正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商业模式还在探索中,需要强大的资会支持,如果有阿里、腾讯这样的金主入股,很有可能再次上演打车软件式的补贴大战。

纵观整个智慧社区领域,将智能家居平台与社区的公共服务平台进行融合,建立统一的智慧社区入口,多终端一款App摔制社区的一切,将是必然的趋势。

地方创新建设

除了市场化运作模式,近年来各地政府也主导或指导了一些智慧社区建设。

点评:政府主导的智慧社区建设首先关注政务的下沉,使智慧社区成为联结政府与居民的纽带;其次是关注民生服务,营利性商业活动并不是重点,故运营模式较为单一。近来,深圳智慧社区建设运营模式有所创新,虽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但不可否认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对厂商的建议

政府市场,双管齐下。智慧社区更多的是市场活动,但是厂商不但要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运营智慧社区,也要积极争取承建政府智慧社区项目,借助政府资源积累产品设计及运营经验。

跑马圈地,扩大影响。智慧社区目前处于起步阶段,厂商众多。在这样一个行业里,第二没有意义,各厂商都快速抢占市场。厂商可以采取与地产商、物业公司合作,发展实体加盟店、代理商等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当然,这种方式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快速迭代,建立习惯。智慧社区产品功能做好一个上线一个,这样才能争夺用户眼球,使用户养成对我们产品的使用习惯,同时我们也应鼓励用户参与的产品功能的设计中来,增加参与感。

跨界创新,寻找痛点。根据地理位置、居民类别等因素的不同,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厂商可以根据社区的不同特色,设计有针对性的功能产品。同时我们也应重点关注社区服务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跨界创新。

篇5:智慧社区发展研究报告

云门禁管理系统

云门禁管理系统

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等系列产品等系列产品是多奥公司在原智能一卡通领域十几年深厚积累,依托智能手机,推出的面向互联网+的系列云产品,该系列产品包括了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控制器、读头、一体机、智能手机APP、智能手机多奥企业微信号、云端服务后台等全方位的产品,采用蓝牙、WiFi、3G/4G通信技术,基于DES加密安全算法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云安全体验,支持Android4.0(仅蓝牙产品要求4.3以上)及iOS4.0以上版本的手机,支持手机、智能卡(IC/ID/CPU/NFC)、密码、二维码等验证方式。支持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等,可在一个APP上全面实现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等、单元门的出入管理,电梯的权限管理、支持访客临时密码功能,使得出入口控制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产品特点:

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等智能一卡通的全新突破

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加密技术开发,将智能一卡通带入云时代。

高安全性设计

基于金融级别的安全性设计,对通讯的数据进行随机加密,杜绝复制。在App和云端进行全

面的安全设计,确保数据安全无忧。开门记录全部上传到云端,方便事后查看

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等支持开门抓拍功能,可实时抓拍照片上传到服务器

支持对接身份证信息登记,可以与公安联网 支持读头和控制器分离的开门方式,更安全

支持门状态监控,可实时监控门状态,实时报告异常开门状态 全面的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智能一卡通管理 基于Web技术搭建,设备基于互联网通讯技术,轻松部署远程联网管理,可用于社区/分公

司/连锁店/公租房/廉租房/基站的云门禁云梯控云通道云考勤云消费云巡更智能一卡通管理。方便全面的解决方案 兼容原有的钥匙、门卡、工牌,现在都在手机里,不用再找来找去,可扩展支持消息发布、社区管 理、企业管理等功能。

云电梯管理系统

云电梯管理系统 智能云通道管理系统

智能云通道管理系统 云可视对讲系统

云可视对讲系统

智能车牌自动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

智能车牌自动识别停车场管理系统 1.多奥云对讲系统架构概述

社区是我们日常居住生活的基本社会单元,大部分的家庭居住于现有的社区,由社区提供安全防范服务、小区物业管理服务以及其它基于小区的社会组织服务 楼宇对讲是小区安防管理的基础,是以楼宇对讲结合门禁管理、安防报警、视频监控以及周界防范系统等,构建了小区安全生活的基本体系,特别是国家拆围墙政策的出台使得小区的安保退缩到楼栋单元门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3G、4G与WIFI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端的移动应用已经成为现代通信与生活的主流,小区对讲以及安防服务拓展至移动互联平台必将成为发展的必需品

2.多奥智慧社区云对讲系统组成

面向业主,为住户提供呼叫接听、视频监控、信息服务等功能,可支持IP室内分机、模拟室内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APP移动应用 用于提供门禁呼叫以及小区呼叫管理服务,涉及设备包括:单元门口机、围墙机、小区主干网传输交换设备等 用于小区的呼叫与对讲管理,并扩展实现智慧社区的管理功能。涉及设备与系统包括:中心管理机、小区(云对讲)管理系统、智慧物业管理系统等

3.多奥智慧社区云对讲系统的主要特点

与原有的数字对讲系统、数模融合对讲系统兼容,可有效的保护原有投资,实现系统的平滑升级

支持室内分机、固定电话、移动手机与APP的混合应用有效提升系统的适应性,解决无法安装室内机、且WIFI覆盖不稳定性时对呼叫造成的不良影响级 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设计,用户可根据项目的具体应用条件有选择的安装不同的功能模块,并利于系统后续的持续优化与升级 系统采用开放性的设计原则,可与不同的专业服务商或系统开发商提供对接与互联服务

系统采用TCP/IP联网方式

系统采用TCP/IP联网方式,通过小区局域网实现对讲功能,所有音视频和数据信号都通过数字压缩及传输,视频支持 H.263,H.264等协议;音频支持H.711,H.723等协议。

 系统构架不需要任何中间设备

系统设备只需要室内分机、门口机及管理中心,不需要任何隔离器、联网切换器等层间设备,系统结构简单方便;

安装方便、节省维护成本

系统采用国际标准网络接口,标准综合布线,亦可借用宽带网络,无须独立布线。

户户对讲功能

用户室内机不仅可以和门口机、围墙机、管理机进行可视对讲,而且还可以和其他用户室内机进行户户对讲。

安防报警功能

室内分机集成了紧急报警功能,可接入8防区的如紧急按纽、火灾、煤气、门磁、窗磁等各种报警探头,可根据需要扩充至32个防区。

监视门口机功能

住户在室内机上拨通门口机后,可以通过门口机上摄像头监视单元门周围环境的动静。

二维码,指纹开锁及IC/ID/CPU刷卡开锁功能

单元门口主机内置强大的二维码或指纹识别模组,采用增强型指纹采集传感器;还配置刷卡开锁功能,可根据客户实际需要选择IC/ID/CPU刷卡模块。

可视对讲与开锁功能

门口机呼叫住户分机,住户分机可以看到门口机的访客图像;门口机呼叫管理管理机,在管理处可以看到门口机图像,住房分机或管理处通过按“开锁”键开启门口机电锁。

呼叫管理中心

住户可以在系统空闲的情况下按分机上的“管理处”按键呼叫门卫保安(或管理中心),呼通后住户可以与门卫保安(或管理中心)进行双向对讲。

信息服务功能

 管理人员可能通过管理员机向各住户发布信息,可以采用单独发送方式也可群发或栋发方式。

智能家居控制功能(选配)

系统具有接收智能家居系统灯光控制等功能,提供家电控制接入接口,支持家居智能控制,同时可以提供远程控制功能,此功能非标配功能,用户可自由选配。

电梯联动功能(选配)

系统可接入电梯联动采集器,完成电梯联动功能。此功能非标配功能,用户可自由选配。

小区服务功能

“小区服务”显示住户的个人信息和电子公告。

视频留影、常用便民信息发布功能

住户分机上的“留言留影”可显示访客给该住户的留言、留影信息。留言、留影的内容形式包括:语音、视频。

免打扰功能

分机上的“免打扰”可设定免打扰时间,有访客在门口机或管理处呼叫不会被响应(不出现呼叫提示),但可以看到呼叫访客的图像,此时访客或管理处只能给住户留言留影。

视频留影、常用便民信息发布功能

“通话记录”可查询:来访记录、呼出记录、未接记录和已接记录。当有未接呼入记录时,图标将闪动作为提示,查看相应记录后自动复原。

物业管理功能

本功能主要包括:住户向管理中心发送信息,内容包括:水电故障报修、请求送饮水、煤气等,管理人员通过信息了解业主所需要的帮助,然后安排人员进行处理。

短信通知功能

通过外接短信模块,家里有任何报警信息都可及时发送到指定的手机。

广告推送功能 

广告推送模式分为统一播放和本地播放,统一播放模式是统一由管理中心向带播放功能的所有门口机、围墙机播放相关广告信息。本地播放时手动把广告内容复制到本地SD卡上,放在对应的门口机或围墙机进行播放。

4.产品参数

显示界面:TFT-LCD液晶屏

分辨率:10寸(1024*600)、7寸(800*480)内置摄像头:数字CMOS 外置摄像头:模拟CCD 操作方式:触摸屏 传输网络:WAN/LAN 输入电源:12V DC 系统功耗:待机1.5W,最大9W 工作温度:-10℃~60℃ 安装方式:台式或壁挂式

频门禁系统是国家社会综治管理部门与公安技防部门为加强社会流动人口管理体系创新,切实提高小区与出租屋的安全技术防范与综治管理水平,而将传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视频联动报警的出入口安防管理技术新规范。

为何要用多奥视频门禁呢?其社会背景是?

预防犯罪,安全防范特别是国家推行拆围墙政策,安防退缩到单元门口以后怎么管理? 选配人脸对比功能

流动人口轨迹查询

防盗,CCTV监控

视频门禁系统遵循“以房管人”的基本原则,采用房(小区、出租屋)、证(身份证、居住证)、照(出入照片、视频)相关联的技防手段,并结合公安人口信息系统强大的人口数据资源,对通过出租屋出入口的人员信息进行采集和后台比对,实现视频联动、事件关联、重点人员关注等功能,可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防范、治安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圳市多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出租屋门禁系统,结合公司多年来行业的技术积累,并采用最新的移动应用与云计算技术,可为住户提供可扩展的DAIC智能一卡通、云对讲以及云门禁等新应用,更加适合老旧小区、出租屋的门禁对讲升级改造;另外,在推广移动APP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后台云端的住户大数据资源与分析,可为建设单位提供广告信息推送、商业O2O服务等增值业务,使得传统视频门禁项目升级为可运营的视频云门禁系统。

人口管理是公安工作最基本的管理手段,是公安基层性、源头性的工作措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加强流动人口和物业小区的管理工作,是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改善社会治安状况的关键环节,是促进和谐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可靠保障,也是保持城市文明形象的客观要求。

老旧小区及出租屋居住人群相对比较复杂,基本上处于无物业管理或松散管理状态。

视频门禁达到什么目标?

如何实施?

视频门禁发展现状:

建设使用视频云门禁系统后,流动人员的租房登记/注销、进/出门禁等信息通过门禁一体机传回系统后台统一集中管理,并同市综治维稳办、市公安局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对加强社区治安管理,提升城市的平安指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坚强的保障作用。

视频门禁系统分为系统前端、系统后台(管理中心)、云端服务三大部分,系统结构如下图。

信息进行采集和后台比对,实现视频联动、事件关联、重点人员关注等功能,可为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打击防范、治安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深圳市多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出租屋门禁系统,结合公司多年来行业的技术积累,并采用最新的移动应用与云计算技术,可为住户提供可扩展的DAIC智能一卡通、云对讲以及云门禁等新应用,更加适合老旧小区、出租屋的门禁对讲升级改造;

另外,在推广移动APP应用的基础上,结合后台云端的住户大数据资源与分析,可为建设单位提供广告信息推送、商业O2O服务等增值业务,使得传统视频门禁项目升级为可运营的视频云门禁系统。

系统前端

门口端

包括IP独立门禁、门锁、闭门器,电源等设备。IP独立门禁负责将前端人员出入刷卡开锁的身份信息、数据信息及采集到的各种门禁记录等信息后传回到系统后台进行处理。用户端

包括IC卡/CPU卡、身份证、居住证,移动APP云门禁等。管理中心

提供业务管理平台及存储服务,管理员可对人员信息登记、门禁授权与出入信息进行管理,对储存的身份信息、登记、注销数据信息上传到省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系统进行存储管理,将门禁记录等信息上传到市门禁系统。系统功能

人员登记

管理中心人员登记:管理员可在业务管理平台登记人员居住信息,通过二代身份证识别器录入住户/租户身份信息; 人员身份信息、居住信息自动回传到系统后台,上报到省流动人口自助申报系统。发卡授权

管理中心发卡授权:管理员可在业务管理平台发卡、注销卡片,指定楼栋门对卡片授权,可作门禁卡使用卡片包括:二代身份证、居住证、IC/ID卡等。门禁开锁

二代身份证/居住证开锁:住户或租户使用已登记的卡片刷卡开锁; IC/ID刷卡开锁:住户或租户可使用已授权的卡片刷卡开锁;

云门禁开锁:可使用已注册到云平台的移动APP电子钥匙包进行远程开锁; 公安联网

出租屋管理:将房屋(自住房及出租房)信息(地址、编码等)同步录入,为日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全区房屋(自住房及出租房)数量统计(栋楼数、套数等),及房屋出租率、入住率统计

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及常住人口信息采集工作

人员活动轨迹查询:通过人员的特征信息,在指定范围内查找符合条件的人员,在找出的人员中通过进行详细信息查询、甄别和比对找到特定的某个嫌疑人员。视频联动

开锁联动抓拍相片:门禁开锁时,联动抓拍内置摄像头的相片两张;

抓拍相片连同门禁开锁记录,实时回传系统后台,并上报到市视频门禁系统。云门禁(可选配)

系统建设有云服务平台的,可支持手机APP的云门禁扩展功能,包括苹果IOS版本与安卓APP版本;

访客到住户的楼下门口时,可电话呼叫住户;住户电话确认来访人员后,可远程使用移动APP的云门禁功能,为访客开门;

系统会同步拍照,连同门禁开锁记录,实时上传后台管理中心。云梯控(可选配)

系统建设有云服务平台的,可支持手机APP的云梯控扩展功能,包括苹果IOS版本与安卓APP版本; 访客到住户的楼下门口时,可电话呼叫住户;住户电话确认来访人员后,可远程使用移动APP的云梯控功能,为开放电梯权限; 云通道(可选配)

系统建设有云服务平台的,可支持手机APP的云通道门禁扩展功能,包括苹果IOS版本与安卓APP版本;

访客到住户的楼下单元大门口时,可电话呼叫住户;住户电话确认来访人员后,可远程使用移动APP的云通道功能,开放通道权限;

系统会同步拍照,连同通道门禁开锁记录,实时上传后台管理中心。云考勤(可选配)

系统建设有云服务平台的,可支持手机APP的云通道门禁考勤扩展功能,包括苹果IOS版本与安卓APP版本; 云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选配)

系统建设有云服务平台的,可支持手机APP的云停车场扩展功能,包括苹果IOS版本与安卓APP版本;

车牌自动识别或APP(微信)停车;

系统会同步拍照,连同通道门禁开锁记录,实时上传后台管理中心。门禁记录报表

门禁进出记录报表:业务管理平台可以通过身份证号、楼栋号、日期时间范围检索门禁进出记录,形成统计分析报告。设备管理

在线检测:实时监测设备在线状态,当检测到设备状态异常时,系统可给出故障报警或提示;

篇6:社会管理智慧社区建设研究的论文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加快,智慧城市的理念开始兴起,相应的,智慧社区的理念也开始兴起,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城市信息化的进程。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国各地开始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起来。虽然智慧社区已经在外国有了多年的发展历史,但是由于其本身仍然属于一个较为新颖的领域,所以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本文主要对智慧社区的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做如下报告。

一、智慧社区的特征分析

智慧社区是社区不断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社区管理开始步入智能管理时代,是社区管理甚至是社会管理的跨越式发展。智慧社区的出现不仅能够使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的社区服务,还能够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建设,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笔者主要从三个角度对于智慧社区的特征进行概述分析。

(一)智慧社区的社会治理特征

智慧社区的创建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区内各个主体之间的和谐运行,而社区主体主要包括有社区普通居民、社区内服务人员和组织、社区管理人员和组织等,这些主体之间通过智慧社区的建立可以实现围绕社区服务的一种和谐状态。在智慧社区的运行当中,社区的管理组织对其他主体实现社区管理,维持社区内的社会治理,同时管理组织也是社区的服务人员,为社区的和谐共处提供帮助。

(二)智慧社区的信息化特征

智慧社区与传统社区管理不同之处就在于,智慧社区是一种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社区管理系统,其包含信息化承载平台,是一种信息技术的应用集合。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再加上人们对于社区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逐渐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社区管理,开始要求更加方便、舒适的社区管理形式。智慧社区拥有的高度信息化的传输功能满足了这一需求,信息化技术开始广泛地走入社区管理。目前来说,由于信息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智慧社区的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智慧社区在发展当中更加注重社区内对于人们生活的管理的信息化改革,从而实现人与社区的互动,使居民获得更加良好的社区服务。

(三)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体现

智慧社区的建设是城市智慧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智慧城市的缩影,城市就像一个集合体,只有其中每一个部分都分别实现了智慧化,城市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智慧化。智慧社区是城市智慧化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追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城市体系已经逐渐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一种智慧化城市正在完善和建设当中。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推进智慧城市的进程,除了智慧社区,同时智慧交通、智慧校园、智慧医院等一系列的智慧化建设需要进行逐步的完善和改革,从而通过各项智慧化建设来最终实现智慧城市这一目标。

二、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智慧社区在我国兴起,许多城市在建设当中都开始引入智慧社区的理念,加上学术界对于智慧社区的推动作用,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近些年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同时我国对于智慧社区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但是,智慧社区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智慧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一)概念不明确,没有统一的系统建设规划

由于智慧社区是一种近些年出现的新理念,这种管理理念在国内外都还尚未完全成熟起来,仍然处于一种发展的阶段。对于智慧社区,政府、社区、居民等都对其有着不同的认知,许多城市在进行智慧社区的推进过程当中,其实对于智慧社区的理念理解并不透彻,甚至许多城市都是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开始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这就导致我国许多城市在进行智慧社区的建设当中缺乏统一的规划,甚至对于智慧社区的理解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所建设的智慧社区自然是不够完善,其内部结构以及相关体系难以形成规范化,对于其他智慧社区的建设也难以形成参考意义,这就导致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智慧社区的特殊现象。

(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不断加快,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经济发展并不均匀,许多中小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城市化建设水平也不高。而这些城市当中的社区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的必要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社区有线无线网络等覆盖尚未完全。另外,我国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管理也比较落后,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智慧社区管理,智慧社区建设没有相关标准的约束与指导,同时也没有相关的评价标准。因此,导致智慧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相对缺乏,建设难度大,信息共享难度大,社区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也不够密切,许多所谓的“智慧社区”难以实现真正的“智慧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导致我国的智慧社区建设当中缺乏社区服务平台的建设,导致社区服务能力下降,难以实现智慧社区的功能。

(三)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智慧社区是一种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社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越来越重视,我国不断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许多高效开设了相关专业,各种培训机构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智慧社区建设所需的人才不仅包括信息化技术人才,还包括智慧社区的建设人才、管理人才以及服务性人才,从这个角度讲,我国的智慧社区仍然缺乏许多关键性人才,尤其是随着智慧社区的建设,相关人员对于智慧社区的核心技术缺乏经验,以及管理人员的管理经验不足都导致了智慧社区的进一步建设受到阻碍。

三、我国智慧社区建设的科学构想

(一)强化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建设

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建设类型,并不是仅仅引进几个口号、几种设计就能够实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的。应当明确智慧社区的建设理念,制定相关的标准,要在政府的统一建设框架下对智慧社区进行规划,指导智慧社区的建设。因此,各级政府应当对智慧社区进行统一的框架规划,明确社区建设的工作方案,确定建设目标和任务,对各个部门所负责的任务以及所需承担的义务进行统一规划落实,从而实现对于智慧社区建设的指导。应当加强智慧社区建设当中各级部门之间的协作性,建立科学的合作机制,同时应当充分考虑智慧社区的信息化特征,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打破传统的“信息孤岛”现象,加强智慧社区之间的合作交流。

(二)强化智慧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社区建设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对于社区内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完善,针对目前存在的社区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应当综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于社区信息化的优化升级,建立社区间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从而为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社区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内信息技术建设,为智慧社区的建设提供技术基础支持。要加强社区内无线网络、有线网络、局域网、物联网等多种网络信息建设,使社区能够得到全面的网络覆盖。大力推进新技术在社区建设中的应用,例如现代化的信息采集技术、无线定位技术等。

(三)强化智慧社区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联系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基础和总方向。因此,智慧社区的建设应当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框架下实现对于社区居民的服务,社区内的各种建设都应当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例如社区的安防体系应当以智慧城市安防体系的建设为标准,进行现代化监控设备的安装与分布。同时,应当建立标准化的智慧医疗体系,要对社区居民进行统计,建立起智慧社区居民医疗管理体系,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打造居民医疗数据库,实现社区的智慧医疗体系。智慧社区的建设应当紧扣城市建设的主题,从而最终实现智慧城市的发展。

四、结语

智慧社区建设作为近些年来社会管理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的社会管理建设以及城市化建设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对于提升社区管理以及社区居民服务体验具有重要的作用。智慧社区的发展虽然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随着其理念不断完善,管理技术不断成熟,智慧社区必将在未来的城市化建设当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个人形象塑造下一篇:对领导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