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2024-05-04

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精选6篇)

篇1: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有感

4月17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浙江杭州举办的“千课万人”全国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短短几天,观摩了近三十节课。全国小语界重量级的人物都到了,于永正老师、孙双金老师、薛法根老师、王崧舟老师、窦桂梅老师等等。能近距离聆听他们的精彩做课,对于我和所有参会老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饕餮大餐。他们的课堂,他们的理念无不透着和谐、智慧和新奇,一次次地让我们震撼。学习回来以后,讲坛上那些专家们的声音总是在不断地耳边回响,他们的面孔和身影总是在我眼前萦绕。同时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番番场景也不断在脑海中涌现,我不禁一次次地陷入深思。

一、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老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也都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老师们对新形势下的语文课堂也都非常地关注,尤其是关注:怎样让新课改形式下的语文课堂更和谐、高效?如果输入关键词,上千条的有关文章出现在我们面前:自主探究的课堂、合作交流的课堂、自由感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可在实际教学中,这些听起来非常好听的字眼,我们真的能做到吗?又能扎扎实实地做到多少呢? 我们不妨先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我们每个学校都经常搞课堂观摩活动吧,大家也经常听公开课、观摩课。大家是不是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尽管这些课的教学内容不同、教者不同、学生不同,可是采用的教学模式是不是都好像同出一辙?教学流程是不是都让人耳熟能详?比如:“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这些都成了课堂流行语了。“探究、质疑”、“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成了现在课堂上固有的教学模式。

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把这些问题、这些模式有些形式化了呢? 比如说“你最想知道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这些问题吧,事实上范围很是宽泛,或许资深的教师能机敏地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进行不同处理,可也常有“滑边”的现象发生:比如学生的提问过于零散、细碎,经常会使教师乱了阵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干脆强行将学生拉入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使学生质疑成了时髦的摆设。学生漫无边际地回答常常会使教师因为无法及时切入本节课的教学而浪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所以就暗地里埋怨学生: “怎么搞的,老答不到正题上呢?”“这个班的学生不行,跟老师不配合”„„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有效方式,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现在是风靡小学课堂。但是,这有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等有些主观随意。比如:有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讨论,可老师也要组织小组合作„„;有的学生正在热烈的讨论,老师却戛然而止„„这样,致使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成了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也有的语文课堂过于偏重分析课文的内容,把课文内容挖掘得特别深,分析得非常透。还有一种现象,就是用多媒体取代语言文字。可是,这些课堂却忽略了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诵读,忽略了课堂最根本的东西,那就是要学生经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的学习过程。请老师们想一想,咱们都说要让课堂和谐、高效,像刚才所说的这些语文课堂能和谐、高效吗?

二、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那么,语文课堂教学的真谛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好的课堂?才是和谐的、高效的课堂呢?我常常问自己,也常常和老师们在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却是一直在困惑着。这次外出学习,“千课万人”课堂研讨活动的主题让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生本课堂”。

什么是生本课堂?会场上大幅的标语是这样写的:“教师引领课堂,是为了成就学生成为课堂资源的消费主体。”“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课堂以生为本,天经地义。”“生本课堂”就是以生为本,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尽可能地给学生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力求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下面我就结合专家们的课堂教学,谈一谈自己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1、让课堂和谐、高效,应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薛法根老师,相信他的大名大家都知道,那是一支粉笔走天下。他执教的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番茄太阳》。听了他的课,你会不由得说,这才是“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善于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以及时的、灵动的对话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在讨论“这课题使你产生了什么问题” 时,一位同学一点也不配合,表示现在“无话可说”。如果是我们,就会这样做:你无话可说,你坐下,我再看看,谁有话可说。可是薛老师却不是这样,他盯着这个学生,紧追不舍:“你怎么能无话可说呢?”“读了课文就要有话可说”,并且千方百计地启发这位这个孩子„„最后这个孩子真的有话可说了。还有一个孩子,表示如果自己是盲童就“完蛋”了,(这个问题是在理解了课文之后提出的,学生应该感受到的是明明的自信和快乐。)这个答案,是老师所没预料到的。在生成与预设完全成对立面的情况下,薛老师不紧不慢,层层引导,一是假设(如果明明就是你,她看不到黄瓜,她可以„„,看不到豆角、番茄,她可以„„看不到阿姨用双拐走路,她可以„„太阳摸不到,她可以„„。学生认识到可以用手摸,用眼看,用心来感受„„),二是追问:(太阳摸不到,明明快乐吗?听阿姨用双拐走路的声音,明明快乐吗?甚至,她要把自己的双腿给阿姨,她快乐吗?„„最后孩子说,明明快乐,因为她心里有爱。薛老师马上说:“是啊,一个心里有爱的人,他还会“完蛋”吗?”)薛老师就这样不时地与他对话,终于使这个孩子对盲童明明的自信和快乐,有了真切的认识。亲临课堂之中,会明显地感觉到“假设、追问”部分是薛老师为扭转乾坤,现场生发的对话场景,听起来并不是那么自然。正如他课后自己所说:“对于这节课,我心中有三个备案。今天,我上的却是第四个。”正因为如此重视学生的学习情结和学习需求,薛老师放弃了教师深度的预设,也放弃了教师一相扮靓的精彩。他追求的是什么?正是“以生为本”,正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如果问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和谐的、高效的?薛老师告诉我们: 就是“以学生为本”,就是站稳多变的互动课堂,和学生一起悠悠同行。

2、让课堂和谐、高效,应该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

在这次“千课万人”教学研讨活动中,陈金才老师执教了《普罗米修斯》一课。陈老师是一位年轻的著名特级教师。没等听他的课,我先看了他的简案,当时就被这位不曾谋面的老师吓了一跳。我心里一直在犯嘀咕:短短四十分钟,不仅课文上完,还要写课本剧。这 可能吗?等听完这节课,我剩下的就只有惊叹了。

陈老师的教学设计很简单,分两大版块。首先,他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故事主要内容,感悟人物形象,反复的指导朗读,体会人物精神及内心世界。要按照我们的惯例,这部分内容原本要两课时的时间。可陈老师在短短20分钟就完成了,而且学生读得是那样的投入。然后,他精心设计了续写课本剧的活动,进一步来丰满人物的形象,唤醒学生运用语言的欲望,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学生写的内容来看:有文本内容的转述,有文本内容的引用,有对人物神情的想象,还有对故事情节的创造„„非常精彩。亲身观摩了他的课后,我们发自内心地服了:一篇新的课文,学生读得那么投入、写得那么精彩,这岂能说学生没学好课文?

陈老师告诉我们,真正的阅读课,就是要训练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对五年级学生来说,文中有哪些人物?人物的品质,普罗米修斯的善良、勇敢、为真理而战的正义感,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就已经读懂了。学生自己能读懂的内容,老师再反反复复地教,就是漠视学生的知识起点,就是无视学生的存在,就是制造课堂教学垃圾时间。

今天,杨晓燕老师这节课„„

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和谐的、高效的?其实就是从学生的真实起点出发,和学生一起跨越新的障碍。

3、让课堂和谐、高效,应该有精当的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课堂提问的精当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们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让我们看看孙双金老师是怎样设计课堂提问的吧。他执教的是儿童《论语》,他出示了《论语》前三句,并这样问:“当当当„„孔子学院开学了,孔子在黑板上写出这三句话,假如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懂吗?”他这一问,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他们好奇呀:刚开学,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先人孔子会问他的学生什么问题?这问题我能懂吗?我只要答出来,我不就成了孔子的学生了吗?)他在讲解“不耻下问”时说:向爸爸提问有问题吗?讲解“三人行必有我师”,问:“在你们小组,谁是你的老师?为什么?”一连串的有价值的提问,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激情。

薛法根老师在教《番茄太阳》的提问也很精当:“摸不到太阳,明明快乐吗?”“如果有一天失去双腿,明明还快乐吗?”这些提问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课堂怎么能不高效呢?

4、让课堂和谐、高效,就要扎扎实实地抓好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文章,只有反复诵读,方能得其妙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审视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为了体现新课改精神,绞尽脑汁、大费周折,用尽各种方法丰富课堂活动,以至于一节课上又讨论,又表演,课件演示、小组合作„„热热闹闹,课效果却并不怎么好。如:《鸟岛》

让我们再来看看支玉恒老师的课吧,他的课就像来自山野的清风,朴实无华而又让人回味无穷,他讲得课文是《海燕》,两节课的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而支老师似乎就让学生读了两节课,从开头低沉渐进的指读,到中间激情理解的导读,再到尾声深情延绵的诵读,一读,二读,三还是读,但却不显得单调繁杂。在支老师适时的点拨引领下,学生兴趣盎然,读得越来越有味道了,让人仿佛就觉得,那只勇敢、矫健而又充满智慧的海燕真的飞起来了。读多了,也就读懂了,学生对海燕、海鸥、企鹅、海鸭的理解都非常到位。听完支老师的课,我忍不住在听课笔记旁写道:原来“阅读教学就得读”是这么回事!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简约而不简单”吧。这一次,我算真正地体会到了什么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了。

支老师说,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不是靠分析出来的。平日里,我们如果都这样扎扎实实地抓朗读,这样熟读成诵,还愁学不好语文吗?

5、让课堂和谐、高效,应该有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 名师的课堂教学都有一种内隐的魔力,这种魔力能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造就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课堂更精彩、更高效。形成这种魔力的原因之一是就是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让我们来看看于永正老师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吧:

于老师上的是《杨氏之子》,当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时,于老师走上前去,握住他的小手,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他让学生新编故事,当一学生读“„„嘴虽小,但伶牙俐齿,能说会道,不但长得讨人喜欢,还十分聪明。”他是这样评价的:“鲁迅是大文豪,你就是小文豪!” 短短两节课,像这样的细节很多,如:

“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一遍比一遍读得好!”

“你读课文最大的特色,是有男子汉气概。如果再沉着一点,会更好。你再试一试。”

“掌声送给她。读得多好啊,你们个个像她,老师就下岗了。” “你真会听,聪明的人耳朵都会特别灵。” “真是大将出马,一个顶俩。” „„ 就这样,在于老师赏识激励下,学生兴奋得小脸涨得通红,小手举得如林。他的评价语言,没有任何的说教,却无时不在告诉学生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也随时随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实力或努力。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于老师这些评价是发自内心的,是真实的,是饱含真情的。正因为这样,才打动了学生的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思维的积极性,也更增强了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课堂那样更精彩,更高效。

6、让课堂和谐、高效,还需要老师的激情

要上好课,没有激情不行;要上好语文课,没有激情更不行。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激情,缺少了激情,课文就成了冷冰冰的铅字。作为语文教师,要对语文这门学科投入尽可能多的感情。只有感动得了自己的东西才会感动得了学生。文学作品都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灵魂,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握课文中的感情,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把自己对生活的爱付诸于课文身上,用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用亲切的笑脸感染学生。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才会充满勃勃生机。“教师就是一个演员,如何才能演好自己的角色,这就需要激情。”这句话是特级教师窦桂梅说的,在这一点上,她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当然,要让语文课堂更高效,还要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的教学环节,要加快提高教师的素养„„ 总之,课堂是不是和谐,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要看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不和谐的、低效的教学。只有学生愿意学,才是和谐的教学,只有学生学好了,才是高效的课堂。一句话,没有学生,就没有课堂,更没有和谐、高效的课堂。

最后,我想用这样一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 让我们一起努力,以学生为本,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吧!

篇2: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风筝》课堂实录

党湾镇中 马锋云

设计背景:

鲁迅的文章深奥难懂,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他的文章一向让许多语文老师望而却步,为了上好他的文章,不惜花费五六节课的教学时间,力争能挖掘到文章的方方面面。其实不然,鲁迅生活的年代毕竟与我们学生不一样了,有些问题大可不必为它兴师动众,浪费我们宝贵的教学时间。就《风筝》一文,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课堂、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理解、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剖析、理解。力求能在探究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现将课例展示如下: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开课入情

师:同学们,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大家喜欢放风筝吗? 生齐答:喜欢。

师:大家喜欢放风筝,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的感受吗? 生:放风筝很有意思,当我放起风筝时,我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生:放风筝也有懊恼的时候,有时放了几次都没放上去,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生:放风筝时我的心很放松。有时就觉得自己是风筝一样,自由地在天空中翱翔,心情放飞,很舒畅。„„(学生群情激昂,发言积极)

师:很好!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切身感受,有懊恼,有欢乐。确实,当我们望着蓝天白云,踏着茵茵绿草,迎着和煦的春风,感受春天气息的时候,这是何等惬意之事。然而,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风筝的惬意和欢乐呢?让我们一起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和他的弟弟周建人,来了解一段有关风筝的故事。通过风筝,我们来看看小时的鲁迅和中年的鲁迅在对待风筝的态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二、阅读感知 把握内容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按照记叙文的六个要素弄清文章的大致内容。

(学生阅读课文,看学生阅读速度,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师:作者回忆的是几年前的一段故事? 生:回忆的是20年前的一件事。

师: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是怎样的?请同学来复述一下。生:“我”不喜欢放风筝,也不允许弟弟放风筝。有一次弟弟偷偷地在做风筝,被我发现后,很粗暴地撕了他的风筝,睬了他的风轮。

生:“我”回忆这段往事时心情十分沉重,因为“我”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明白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而“我”当时却很粗暴地撕毁了弟弟的风筝。这件事使“我”后悔不已。

师:讲得很好,看课文非常仔细!那么对于“我”的遗憾,“我”想到补救的方法了吗? 生:“我”想补救的办法,第一个办法是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和他一起放。第二个解决的办法是请求他的宽恕。

师:回答得很好!对于“我”想到的补过的办法,可行吗?为什么?

生:第一个办法不可行。因为当“我”明白过来的时候,已经是二十年以后的事了。弟弟已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这么大的两兄弟,不可能再去放风筝。

生:第二个办法可行,但“我”却没有得到宽恕。因为弟弟已经把这件事忘却了,这件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

三、自主探究 质疑解疑

师:说得很好。一件永远无法得到宽恕的撼事,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可以看到我们同学对课文的内容已有了一定的把握。下面我们要进入攻坚阶段。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文中存有疑问或较难理解的句子或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分析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自读课文,寻找问题,教师上下讲台指导朗读)

师:好,下面我们就进入“互问互答”的环节。看看谁的问题最精彩,谁的回答最有理。

生:我的问题是:文中第一段的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好,第一个问题提在我们面前,看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疑惑? 生: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分开来看。“惊异”是指“我”在北京的冬季,地下还有积雪的环境中竟然有人在放风筝;“悲哀”的是看到浮动的风筝想起了儿时的一段往事,曾经粗暴地撕毁了弟弟的风筝,从此留下了一件让人终身遗憾的往事。

师:回答得太精彩了,他把这个问题分解后理解,应该说这句话就比较好懂了。请同学们继续提问。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说“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生:我觉得这个春天应该是指鲁迅回忆中的春天,是故乡的春天,而现在是北京的严冬,看到了风筝勾起了鲁迅的回忆,所以说“在天空中荡漾了”。

生:我的问题是,为什么“我”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而称为“不幸”?

生:我觉得是因为作者看了这书以后,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这句话的道理,回想起自己曾经踏扁了弟弟的风筝是不对的,是虐杀了儿童的天性,“我”的良心受到谴责。所以感到“不幸”。

师:分析得太精辟了,可以说你已经真正融入了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情感中了。看到这本书让鲁迅产生了一个终身无法得到的宽恕,不能说不是一种“不幸”。好,请同学继续提问。

生:我曾经看过鲁迅的几篇文章,包括今天这篇。我发现鲁迅的文章经常有错别字出现,如“胡蝶”的“胡”字,而我们现在写“蝴”。我想请老师帮我们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师:老师由衷地佩服我们同学的大胆精神和火眼金睛,敢于向名著挑战,敢于向老师提问。老师乐意回答你的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经历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其中的一项就是白话文取代之前的文言文。而鲁迅所处的正是这一转型时期,因此在写作时不免留有文言文的痕迹,出现了这些古今通用的字。而我们编排的课文,为了尊重原著,保留了这些字。因而就出现了刚才我们的同学认为的错别字。同学们不妨再找一下,除了“胡”字还有哪些?

生:还有“那里”的“那”,现在应该是口字旁的“哪”。生:还有“发见”的“见”,现在应该是王字旁的“现”。生:还有“他”,应该是宝盖头的“它”。“偶而”的“而”,现在是“尔”。

师:很好,大家找得很对。现在大家为我们这位同学鼓掌,他的大胆质疑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生:“他什么都不记得了”这句话我感到怀疑。这件事对鲁迅来说是刻骨铭心,为什么他弟弟会忘了呢?

师:很好,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弟弟真的全然忘记这件事了吗?

生:我觉得他真的忘了,因为毕竟过去了二十年。

生:我也觉得他忘了。因为当时他各个阻止他时,他也没有反抗,说明他觉得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这只不过是生活的一件小事,二十年过去就忘了。

师:好。有同学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吗? 生:我觉得他没有忘,只是假装说忘了,因为他怕勾起鲁迅的伤心回忆,为了维护他们兄弟之间的情感,他假装说忘了。

生:我觉得他忘了,可能他记得更多的是兄长对他的好。而这一件事只是冰山一角,微乎其微,不会放在心上的。

师: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其实无论忘记与否,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兄弟之间一种深深的情谊。兄长的忏悔,弟弟的忘却,不是人间真情的一种体现吗?还有问题吗?

生:文章最后一句,“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怎么理解?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请同学们从深浅不同层次去理解,可能效果会更好。

生:我觉得“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是说鲁迅想逃避。只要不看到风筝,就不会回忆起这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故乡的风筝是在春二月放的,所以只要“躲到严冬中去”,就可以不见到风筝。后面一句讲鲁迅想躲却躲不掉,在北京的冬天,他又看到了风筝,所以他感觉到给我非常的寒微和冷气

生:我觉得除他讲的以外,还有一点,鲁迅只要一想起这一幕,他就会感到心头悲凉,不光光是外界环境,还有其内心世界。

生:我赞成前面两位同学的观点,我想再补充一点。我觉得这“四面”还包括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从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过,讲鲁迅生活的年代正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年代,反动军阀大搞复古运动,取缔科学思想。因此我觉得,这最后一句可能还包括着鲁迅深深地感到这种反动思想的压迫而感到寒微和冷气。

师:说得太棒了!你对课文的理解远远超过了老师对课文的理解。你能把看过的知识连贯地来看问题,说明你是一个会动脑筋的男孩,为你的精彩论述鼓掌!

四、探究主旨 感悟人生

师:同学们一个又一个的精彩提问,一个又一个的精辟论述让老师不得不佩服我们同学那种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学习精神。通过我们同学的共同努力,对文章几个重、难句子进行了分析探讨。应该说,我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又进了一步。对鲁迅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通过学习,你觉得鲁迅在“风筝”这件事上,由“毁”到“悔”的转变,可以看出鲁迅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知错就改

生:他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自我反省

师:说的很好,正是因为鲁迅有着这样一种自我反省的意识,才使这件小弟已经忘却的事还20年后还耿耿与怀。在生活中,你们与家人、朋友有过这样的误解和冲突吗?在鲁迅身上,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

生:有过,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后自己也要懂得反思,看看自己哪里做的不对?

生:我感触最深的是鲁迅作为一个伟人尚且这样,我们更应该如此,学会忏悔,学会宽恕,这样才能不断的进步。师:说的太好了。确实,真正的忏悔会使自己的灵魂达到解脱和新生,会使被伤害的人的心灵获得一些慰藉,会使人世间的良知复苏。那么,不忏悔行不行呢?也可以,等到别人的忘却吧。“全然忘却,毫无怨恨”,也就没有宽恕可言了。让灵魂在时间的月影中偷憩。怕就怕人们没有健忘,这时就得想一想,我在他们眼里是个什么东西。

五、小结归纳 延伸主旨

师:一次原本出于对小弟负责的举措,却因小弟的全然忘却而给鲁迅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在兄长的忏悔和弟弟的忘却中,不能不让人在肃杀的严冬中感受到“故乡的春天”般的温暖。浓浓兄弟情谊谱写的一首人情颂歌,永远回荡在人们心中。同学们课后去探讨,就文章而言,除了表现兄弟情谊之外,还有哪些主题可以挖掘,我们下节课讨论。

教学反思: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要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新课标力图体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重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自如的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需要老师的精心指导,面对初一的学生,要学习鲁迅的文章,毕竟有一定的难度。问题的引导、文本的把握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就本堂课而言,笔者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思维,积极的投入到对文本的思考之中。

2、设置一个良好的情境,鼓励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

做好问题的延伸工作,学生的问题有些肤浅,需要老师进一步的追问,以达成教学目标。经过延伸的问题,更有思考性,更具挑战性,有助于保持学生的探究欲望。

3、教师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尽最大可能肯定学生的思维。

4、最重要的一点,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寻找问题,只有找到问题,才能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没有问题,也就不存在探究问题的可能了。

篇3: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自我

第一封退稿信, 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编辑寄来的, 信里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 但我不得不告诉你, 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 生活经历也显得过于苍白, 然而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 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

这封退稿信点醒了他, 他毅然放弃写作, 练起了钢笔书法, 果然长进很快。他就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张文举。

就是因为这位刊物编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张文举的伤疤, 并从中挖掘出了更丰富的教育资源, 使他的优点得以充分的发挥, 从而实现了另一种成功!然而在教育教学中, 我们的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往往顾虑很多, 怕自己一不小心伤害了这些曾经受过伤害的学生。一味地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教育学生, 但是这样往往不能让他们知道问题所在, 当然他们也不会沿着你给他们指示的方向往前走。

美国华盛顿市郊一个福利院里的孩子们大多是有缺陷的, 所以, 不论是院长、老师还是来做义工的人都努力呵护着他们脆弱的心灵, 给予了加倍的关怀, 并且尽量防止一切可能对孩子们的自尊产生刺激的事情发生。

可是, 这一切规则被新来的体育老师打破了。他居然冒天下之大不韪, 将有缺陷的孩子分成小组, 再根据每组的不同情况, 要求他们做各种似乎已经超越孩子们承受能力的游戏。院长知道后, 大为恼火, 他斥责这个年轻的人不理智, 说这些孩子们需要保护, 不要去揭开那些陈年的伤疤。这位老师却坚持认为即使孩子有缺陷也应该有正视自己的勇气, 并且有为自己开拓新天地的梦想。

于是, 他在认真观察、悉心开导后, 仍然坚持让一些腿部有疾病的孩子坐着去打球, 让上肢有问题的孩子去参加赛跑游戏。

日子久了, 院长惊奇地发现, 那个叫珍妮的小女孩居然潜藏着赛跑的天分, 虽然少了5根手指头, 可是爆发力却极好, 自信开始一天天出现在那张稚气、绽满笑容的脸庞上。

令人振奋的情形接踵而至, 孩子们渐渐开始展示出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强项:有的擅长沟通,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手中的鲜花推销出去;有的喜欢运动, 热爱体育;有的练就了一手不错的厨艺……而那位最让院长心疼的小珍妮, 在20年后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 登上了残奥会的领奖台。

篇4: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1 渐进性原则——稳中求变

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拔苗助长,急于求成都会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教学现状,对传统教学思想方式中的精华成分,应予保留和传承,并将其充实到新的教学方式中,以增强新的教学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在农村初中,大多数的年长教师受旧观念束缚时间长,又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虽然有些新理念,但缺乏实践演练的操作“技术”,学生又是在教师“包办”下成长起来的,学习的依赖性较大,自主探究的欲望小,不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学生间的基础、思维参差不齐,这就是农村教师和学生的现状.面对现状,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仅凭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替代传统方式就立竿见影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而是需要经历“量”的累积过程.首先,教师应从过去的“满堂灌”中逐步转变过来,逐步变教为导,由讲为引,在课堂上逐步增加探究、合作、交流的成分.相应地,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逐步解放出来,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向自主性的转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品质的形成都要经历一个逐步养成的过程,在倡导学生自主求知的道路上,教师要历经“帮、扶、放”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练就“激”“铺”“引”的基本功:“激”就是教师要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问题情景的设置中激发出来,使学生产生求知的渴望,释放探究的欲望;数学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决定了对新知识的探究先要做好“铺、垫”的环节,要通过旧知的复习与补漏,扫清探究环节中的知识障碍,这一点对农村初中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引”就是教师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内对疑难问题逐层拨开迷雾,适时点拨,帮助学生选好“起跳点”,力求使学生“跳一跳,摘个桃”,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引”与学生“探”的共同创造来实现,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所在.学生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决定了探究问题设置的层次性和多样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知识建构方式,只要是学生自己所想,自己所做,哪怕离奇点儿或“节外生枝”些,都要看成学生探究的表现,要给与肯定、赞扬,这需要教师事先要做好对新知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的充分预设.对学习困难学生多的班级,教师宜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方式,先让学生听懂、会用,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内化为学习动机.

案例1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课堂设计.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实际问题中列出方程,学生发现(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个方程与以往学过的方程不同: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根据这一特征,师生一起抽象出分式方程的定义,学生在复习含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着解两个简单的分式方程(第一个方程有解,第二个方程出现增根现象),学生在检验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去分母后所得方程的根在什么情况下是原方程的根,在什么情况下不是原方程的根,怎样去拿捏?),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问题串”中通过类比和迁移进行“究因”:①能否模仿有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去分母法求分式方程的解呢?若能,这一思路体现的基本数学思想是什么?(能,转化思想);②如何去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其根据是什么?(找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在方程的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等式的基本性质2);③分式方程两边所乘最简公分母的值一定不是0吗?(不一定);若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这个变形还有意义吗?(无意义);④去分母后所得的整式方程的解一定是分式方程的解吗?(不一定);⑤为什么分式方程求解后要增加验根的必要环节呢?这同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检验有什么不同?(因为去分母后的整式方程中未知数的取值范围被“人为”扩大,而分式方程中未知数的取值应使分母的值不为0,整式方程的解有可能使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当最简公分母的值为0时,将违背等式性质2的成立条件,使分式方程中的分式失去了意义,因此,验根是对去分母这一步骤实施的一个“补救”措施,所以分式方程的验根是必须的环节,而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检验是对运算结果准确性的一个验算,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中若做到变形、化简准确,检验的环节是没有必要的.)解分式方程的方法学生可以掌握,而“问题串”中的⑤是教师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去讨论、交流,作出深度的剖析,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体现,要靠教师的逻辑性引导.学生对验根必要性的认识是需要“引”和“探”的共同创造来实现,是靠教师“铺”“引”的基本功来保证的.

2 相融性原则——收、放衔接自然

传统的教学思想不一定就是过时的,总是有他积极的一面.新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应与传统方式相互融合,对传统方式要采取“扬弃”的态度,从中取长补短,这样做才是符合唯物辩证法思想的,避免了教者少走弯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已三隅,则不复也”,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师要启发学生和怎样去启发的原则.这一思想源远流长,横亘古今.姜乐仁教授八十年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延伸.实践表明,教师要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领者和促进者,首先应是一名具备启发能力的教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源于教师的“诱”,兴趣的持久,要靠学生的学会来做支撑,学会是会学的前提.试想,一个连知识都学不会的学生又怎能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呢?学生探究新知离不开启发式教学中的“铺垫”环节,铺垫是学生学会新知的“起跳板”,这一点尤其适用于农村校中的基础薄弱班级,教师要有足够的重视.再者就是传道和解惑,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和学生“探”二者相融的共同创造过程,所以,教师该讲的时候就要毫无顾虑去讲,该让学生“探”的时候就要大胆放手,做到“收”中有“放”,“放”中有“收”,做到“收”和“放”的自然衔接和过渡,去真正实现教是为不教,教为学服务的目标.对农村学校中基础好些的班级,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类比、比较中获取新知,领略数学思想方法,加快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案例2 “圆周角”一节.

首先,让学生画圆的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然后让学生测量这两类角的大小,比较这两类角的大小是否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并从中获得猜想.对这个环节,笔者放手让所有学生去画、量和猜.论证时以特殊情形为切入点,逐步推广到一般情形,在论证一般情形中,将一般情形又转化为特殊情形.证明中从分类到转化的空间跨度较大,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有一种不习惯、不适应的心理,对此,笔者在渗透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中,引导学生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这需要“慢”镜头,去一点一滴地展示给学生.整堂课的设计过程将“收”与“放”的契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将寻找分类的切入点作为讲解的关键点,将一般向特殊的转化作为讲解的重、难点,在循循善诱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讨论和交流,从中感悟转化思想的魅力.

3 朴素性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

长期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这样一个道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朴素就是在创新中讲求实效,不搞花架子,教师的教学风格要一切从学生的学情(认知状况、基础、学习习惯、兴趣和需求等)出发,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做到分层、分类推进,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要保持教学的稳定性、多样性及灵活性.有模式,但又不为模式所羁绊,要以学生的心智是否得到促进和发展为衡量教学效果的“试金石”.

开发学生的潜力,保持和发展人类与生俱来的探究性心理倾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创造动机,是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一堂课教师不停的说教,教师、学生都会身心疲惫,不妨让课堂开放一下,放开学生手脚,放开学生的大脑,给学生“说”与“做”的参与机会,时而学生的精彩表现会使我们惊喜,使我们由衷的赞叹和佩服,甚之拍案叫绝.

改变新课堂教学的低效现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应闯出一条“新”中有“实”,“实”中有“新”的辩证之路,遵循教学模式应用的渐进性、相融性和朴素性原则,营造出一个真实、自然、和谐的课堂求知氛围,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发展的舞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职责.

篇5: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曾秀珍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实验小学,福建龙岩364100)

摘要:课堂上随时都可能出现多样、丰富的情境和问题,有时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让老师始料不及,这就使得执教老师预设的教学计划因课堂的“节外生枝”而打乱。本文结合教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对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活用生成性资源,还学生一个灵魂的课堂,做出几点思考。

篇6:还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

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

作者姓名:张爱菊 单位全称:灵武市第三中学 性别:女 年龄:48岁

联系电话:***

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有效有序的问题已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之一的语文,因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而内容繁杂,涉及面广。这就使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应追求有效与有序。那么怎样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有序性呢?经过长期的探索,我认为,要还一个有效有序的语文课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拓宽备课视野,奠定教学基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备课是在课前进行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在“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的范畴中徘徊,关注的目光投射在教材文本、教学参考书上,投射在学生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选择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备课视野,致使教师在课堂上机械操作,难以应变使课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那么,什么是备课视野呢?

据研究发现,备课视野是指教师在备课时理应关注到的与文本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及相关的思维成果。这些文化知识涉及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文学、科学、艺术、伦理、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同“拔起萝卜带起泥”,不同的人,带出的“泥”是不同的,而教师所面对的,是五十多个活跃的学生,他们的渴求,不只限于文本显示的信息,更多的是由文本引发出来的隐性信息。教师只有全方位的收集、掌握相关信息,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需求,驾驭课堂才能游刃有余。

拓宽备课视野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对文本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限于教材篇幅和编者的视野,许多与文本有关的内容不可能大量出现在教材和教参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多方去搜集。如在上郑振铎的《海燕》一文时,文本教材对作者经历介绍很简短,很多问题都无法解答,学生提出“郑振铎为何离家出走?”“他离开家乡之前做什么工作?”“离开故乡和他的工作有何关系?”“为何选择到英国?”“海上的燕子和家乡的燕子区别究竟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备课中应关注的,很可能有思想活跃的学生会提出来,遗憾的是由于手

头资料的有限,授课前未能做好充分的准备,致使课堂上有位学生提出“作者如此爱故乡,那为什么还要到国外?他为什么要离开呢?”这个问题让我无言以对,只好课后去查资料。可见,拓宽备课视野不但可以更好的理解文本,还可以为课堂有效的进行奠定基础。

2、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学生更好的对话。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师生对话,成为语文课堂的重要形式。但是教师由于知识相对丰富而承担着启发学生的重任,借助的是对话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这就需要教师预先有足够的备课视野以供学生驰骋。否则对话就失去了应有的张力,这在《黔之驴》的教学中,表现的较为充分,教学中,我对“黔无驴”之句甚为疑惑:贵州为什么会没有驴?什么原因使驴不能在那里生存?带着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四川贵州一带的地形地貌、驴是生活习性等问题。了解了其中的缘由。课堂上当学生提出“老虎为什么怕驴”的问题时,我适时地引导他们打开中国地形图,让学生了解四川贵州一带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特点,然后组织学生调查驴的习性特征。这样在教师得当的引导中,学生对“黔无驴”一语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探讨“尽其肉,乃去”的问题便水到渠成了。

3、拓宽备课视野,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学习方式,旨在让学生在研究问题中达到对文本的理解。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备课视野的拓展对更好的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如在教《虞美人》一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寻找相关资料进行解读,有学生对作者李煜感兴趣,有的对“朱颜”感兴趣,雨声我指导他们用词典,了解“朱颜”的解释。学生查阅到“朱颜”一词除通常的两种解释(红润的颜面;少女的代称)之外,还有第三种解释:红色的门楣.这时教师的视野宽窄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辞海》中解释为“堂上或门上”,《新唐书》解释为“题匾额处,门楣”,教师适时的补充,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起。另外,对李煜这位亡国诗人的身世经历的了解,以及李煜词风等都能很好的指导学生的探究

思路,如果教师视野不够宽阔,只局限于一诗一词之中,只能永远做一个风尘仆仆的追逐者,而不是一个胸有成竹的领路人。

二、强化学生提问的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是师生对话进程的推进器。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因此,课堂提问,必须有针对性。具体表现为:

1、提问必须针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目前,课堂教学中,在提出问题时,普遍存在着随意性强的现象,教师根据文本和教学流程,随意提出问题,于是出现学生无所适从,茫然无知的状态。这种提问可以说是无效的。教师提问时,除了考虑文本内容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结合教学流程的提问,才能给学生以启发的作用。

2、提问必须针对学生的兴趣点,以问激趣。

一篇文本中,学生感兴趣之处,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活塞,教师抓住这个点,进行提问,层层推进,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黔之驴》的教学中,学生对“他日,驴一鸣,虎大骇”的兴趣较浓,读到此处,不少人都会意的笑了。于是我抓住此处做为全篇的契领,以“驴一叫,老虎为何会害怕”的问题开篇,这样,既联系到上文,又为下文打下基础,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从而很容易地分析出了文章的寓意。

3、提问用语要针对全体学生,有民主平等的氛围。

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创设宽松环境,如“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此你还有什么看法?”、“相信我们当中会有更妙的想法,不妨说出来”、“你认为会怎么样?”、“你的想法是什么”、“我们一起……”这样的提问,可以消除学生的顾虑,使师生站在一条线上,便于激发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

4、提问要针对课堂进程,做恰当的调控。

课堂是一个互动的流程,在互动过程中,常会出现讨论的误区,产生一些无效的讨论。这时的教师必须用适当的问题,调整学生讨论的走向,让课堂活动有效有序。如在《黔之驴》教学中,一位学生提出“这只老虎为啥听到驴的叫声就

跑呢?”的问题,这本是一个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讨论中,一个学生说“可能是只公老虎吧,因为母老虎厉害”的话后,全班学生都笑了,有一些还喊着“为什么?”“你怎么知道?”。问题讨论的走向出现了偏离,此时教师必须设法阻止这种无效的讨论,因为“公老虎”“母老虎”的问题不是文本要表现的,也不是我们能探究的,毫无实用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呵斥和强制性的拦截是不合适的,它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师以问题导问题,用问题做调控,于是我提出了“老虎以前见过驴吗?它知道驴的本领吗?”这样,抛出一个与文本有关的问题,既阻止了无效的问题,又把学生引向了正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问题形式进行恰当的调控,能促进课堂有效进行。

上一篇:欲盖弥彰同义词下一篇:航标灯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