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2024-04-10

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通用10篇)

篇1: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慢下来,还自己一片海阔天空散文

我阅读的速度极慢,一篇文章要看上好几遍,我安慰自己没关系,有的是时间慢慢看,慢慢品味,量不在多而在精。人生老长了,为什么连读书也要这么着急。不过我感觉自己还是修行不到家,总耐不住性子沉不住气。生活在高节奏的今天,人心浮躁,急不可耐,每个人行色匆匆,赶着去生也赶着去死。人的一生就是排队走向坟墓的过程,你悠着点,排队的时间也就长了。

看到家里的零食、饮料堆积如山,我就开始焦虑,东西是否要过期了,得赶紧把它们吃掉。等待的.时间是要人命的,你的烦躁把自己侵蚀掉,你疯狂地吃东西,疯狂地看连续剧也无法将焦虑甩开。我们都是睁眼瞎,内在不安分了,却一昧向外界索取。

我其实是个急性子的人,吃饭狼吞虎咽,做事风风火火,走路三步并作两步,没什么耐性,像我这样急脾气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等待。后来也渐渐意识到这种性格的缺陷,想学着慢下来,但是很难!静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对自己说,来日方长慢慢来。万事万物自有它的定律,该来的总会来,不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吗。每一种焦虑的情绪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不安恐惧的自己,我们的头脑究竟是过于复杂了,爱浮想联翩,甚至把幻想的当成是现实,给自己添堵。

你有多久没静下心来和自己聊聊天,聆听内在的声音。以前的人看起来没有今天的人烦恼多,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多彩,但是人们精神世界却越发空虚,看似可供选择的很多,吃喝玩乐,一应俱全,可每每到了夜深人静却独自一人黯然惆怅,有种罪恶感叫虚度光阴,也对生活感到迷茫。

要说理想是什么,我冷笑道,哪有什么理想,不过是苟延残喘活着罢了。我有一种悲观厌世的心理,就这样灰飞烟灭了。很遗憾自己太不争气,终究还是贪念红尘,没有死去的勇气。有一句话说好死不如歹活着。抱着姑且活着试试看的态度,很多事情也就看淡了,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

篇2: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读《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

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

---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曾几何时,教师们突然发现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现在的学生太复杂了,教师很多时候处在很尴尬的境地-----于是,常听到一些教师感叹,“自己的好心在学生那里没有得到好报”。你若问此话怎讲?马上就会有人举例说明:严格抓班级管理,却被学生在贴吧上咒骂;才动手教训两下,就让学生告到上级主管部门;刚毕业没有几天,学生已经是对面相见不相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乍听这些问题,觉得教师的埋怨不无道理。可细想之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全然如此。严格抓班级管理无可厚非,但如果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特别是对问题学生常施以冷嘲热讽,便也就难怪学生背后骂人;教师虽拥有职责范围内的批评权,但如果无限超越而对学生动辄体罚或变相体罚,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学生自然不服而要上告;真出现了刚毕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感情淡薄,为师者恐怕不要发牢骚,而要反思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是否得法。至于学生犯下错误总喜欢向家长告状、家访演变成为联合批斗会、痴迷升学率而拽入文山题海之类的好心,在很多学生那里一样不会被买账。

在新形势下,教师到底该如何教学生呢?怎样才能做一个比较聪明的教师呢?即使是从教二十年之久的我来说,也是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幸好,在一下午很短的时间里,我读完了王晓春老师编写《做一个聪明的教师》。这本书通过点评一个个教育案例,传达着王晓春老师的思想,传播着他的理念,使有机会读到他的书的老师受益匪浅,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甚至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我边读边思考,有很多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实生活中,事情往往包含多种可能性,可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时候,常常只是主观地幻想单一的可能性。多数教师很不习惯在矛盾中思考,很不习惯在事物的互相联系中思考,很不习惯刨根问底的思考,很不习惯假设多种可能性,很不习惯在思考中反驳自己。他们的思维方式是表面的,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单向的,线性的,独断的,非讨论性的。这可能就是当前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思维状态。”

“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到不容易。有时候,我们老师常会好心办坏事,造成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我们工作的不细致,想的不周全。鼓励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种,尤其是对行为偏差生上的鼓励老师更应该多想想办法,多从这些孩子的角度来考虑,带着一些宽容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动动脑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让孩子、家长都能接受的好办法。王晓春老师的《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给在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苦苦摸索的教师们送来了一剂沁人心脾的良药。

做一个专业的教师——这是我读后感触最深的一点!聪明的人其实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们往往有良好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对于一个教师太重要了。由于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孩子。老师在孩子们面前有年龄优势、经验优势、知识优势、权力优势,面对很多问题时省却了思考,所以,思维定势的影响了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所以,我们应先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变积淀在头脑中的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为聪明的教师。

读罢《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后才明白,忝为人师,其实是一个笨师。时而为学生的乖巧明理而乐以忘形,时而为学生的叛逆无理而七窍生烟——不想做笨笨老师,怎么办?王老师说:要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要改变思维方式,聪明人就是善于思考的人,就是有良好的思维方式的人。

比如,有人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借以说明问题学生可能破坏班风;而王老师马上想到另一个俗语,“火大无湿柴”,提醒自己好的班风也可以转变问题生。

反思自己的教育不足,最典型的毛病是“说教”,迷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王老师认为“嘴利用率过高了”,头脑就会严重开工不足。的确,从教年份越多,越容易形成思维定势,想想以前的学生,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可以使之感动莫名,一些发自肺腑的关怀,会让我们铭刻于心。然而“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缺少感动能力,越来越缺少对世道艰辛的体验,对老师的说教,他们甚至会有天然的免疫力和抵抗性。假如你讲述某个成功人士学生时代

刻苦磨砺,勤奋学习的故事,他们会嘻然发笑:“当时人没有别的出路,当然只有死读书。”假如你劝他不要铺张浪费,节省为美德,他们会笑问:“假如你家富无虞,难道你不会去享受人生?”或者“父母所赐,不受不行。”诸如此类,令我们哭笑不得-----而王老师说,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他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设计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上。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的确,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中,总是有许多学生很难达到我们这样那样的要求。如何对他们进行教育呢?读了《做一个聪明的老师》着本书,我才真正悟出了一些道理-----才明白,以前的很多年教育经历,都是在黑暗中摸索!

细细读完《做一个聪明的教师》发现,原来老师可以这样做,这本书集中展示了作者王晓春的教育教学思想、艺术和科学的思维方式。作者的教育表达朴实、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较强的教育案例中,在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教师来说,真可谓是思想的好向导,前进的指明灯。

书中一个个案例解开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为学生的问题而烦恼,我也曾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头疼,然而这一切都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临的正常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烦恼扩大,让我们坦然去面对,因为学生的生命存在着差异,我们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长得一

样高、一样强壮、一样美丽,而是与学生的原有基础相比,让每个学生的生命有所发展,而老师应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体会自我的发展,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拥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就像王老师说的一样,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和学生真心交朋友,在宽松而又有序的环境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的成长。还学生一片纯净的蓝天,让他们自由自在的尽情的翱翔!

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是自己的教育生涯充满无限的光彩:做一个聪明的老师,为树人中学的再一次辉煌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关键词:大众媒介,信息,传播,网络

一、网络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的诞生标志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人们从对报纸、电视的即时接受和延时反馈, 发展到了通过网络可以进行的即时接受与即时反馈, 网络前所未有的便利性, 使得大众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与外界信息保持沟通, 并且在在线学习、娱乐的过程中, 延伸出一种新的生存空间, 即虚拟的网络空间。因为网络媒体机制的不健全, 所以人们可以随意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播。网络的虚拟性, 一方面让虚拟信息的发布者不必承担任何实际的责任, 另一方面, 又使信息的接受者沉迷于这种虚拟所带来的自身行动的无责任的状态, 因此, 每当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情绪发泄和信息传递平台的时候, 网络就成为大众进行精神消费最好的场所。人们在网络上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文化观点, 也浪费着别人的时间与生命。很多网络信息都被功利化了, 媒体为了自身利益便慷慨地为一切信息服务, 媒介自身也成为信息的奴隶, 于是网络炒作成为信息发布者获得利益的捷径, 而媒体对于由此带来的受众源数量增多更是乐此不疲。

不久前刚刚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关于央视节目主持人方静的“间谍门”事件。主持新闻频道《世界周刊》栏目的方静, 在突然之间被一位北大副教授提到她是间谍的博客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于是她被调离了节目主持人位置接受审查近百天, 谣言澄清后, 方静终于重新回到了自己主持人的岗位, 而始作俑者阿忆则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他成功地运用炒作让自己的博客火了起来, 殊不知这样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痛苦以及忽悠了大众的情感。“注意力经济”告诉我们, “注意力资源是一种稀缺的非物质体, 网络上并不缺少信息, 但是却缺少大众的注意力”。 (1) 于是这就给懂得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力的人有了可乘之机, 他们急功近利地发布一些可以吸引大众眼球的消息, 从而抢先占有大众的注意力资源, 而人类对事物审美的共通性, 又使得大众对某些信息的关注度高度集中。在受众方面, 现代人们在社会强大的生存压力下, 总是喜欢在工作之余选择一些娱乐性强的信息来阅读, 加上人天性的好奇, 也给这类信息提供了轻易进入大众视野的空隙。这样大众也和媒体本身一样, 成为炒作消息者的奴隶。于是大众传媒成为少数占有注意力资源的人的传声筒, 在对社会的贡献作用上的意义变得狭隘起来。而媒体自身因为炒作噱头的光环在事实真相面前逐渐地消减, 其在公众眼里的可信度也越来越低了。然而, 短期利益的驱使并没有使媒体意识到这种潜在的危机, 依然我行我素地向大众抛着吸引人的恶俗文化信息。这就造成了大量垃圾信息的输入与大众有限的接收力之间的矛盾, 当无效信息达到最大化之后, 矛盾必将激化, 并最终导致网络时代的信息传播的阻滞与萧条。

二、“原始”大众传媒影响力

大众媒介诞生之初是为了让大众能够真实、全面地了解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动态。当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等依靠机械设备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渠道出现之后, 人们惊异于自己眼前所见到的事实, 大众传播的方式与人际传播区别开来。人际传播是以人的感觉器官来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 “这种传播方法的向度为双向交流”, (2) 传播速度相对比较慢, 影响受众范围非常小, 但是这种传播方式因为具有现场性而更能帮助受众更容易的理解和接受信息。大众传媒中的传统媒介与广播、电视等新媒介虽然对比起人际传播来说, 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有序的传播周期, 但是与受众的交流却常常是单向的, 因此不能很快地得到受众的反馈而发现自身的问题, 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对于这几种仍处于与受众无法正常交流的媒介, 我们不妨把它们看做是一种“原始”状态的传播渠道, 就其传播能力来看, 远远不及起步更晚一些的网络媒介, 因为网络传播是一种新兴而超现代化的传播途径, 人们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地与信息源进行交流, 大众可以对网络信息产生迅速而灵活的反应。

那么, 大众在接受“原始”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时的心理反应又有什么不同呢?当人们处于对“原始”媒介传播的信息进行接受时, 因为信息量少而精, 所以大众对于那些信息是充满期待和信任的, 他们完全相信自己眼睛所见到的就是世界的真实原样, 因此会毫无舍弃地全盘接受其传达出来的信息。而当网络兴起以后, 人们心理接受状态仍然还处于前一个“原始阶段”, 思维滞留在了对于媒介的信任上, 他们对于大众媒介的追崇热情依然没有消退, 所以在网络悄然来临时, 这种媒体并没有减弱人们对于信息的习惯性依赖, 对于进入视野的所谓信息仍采取了全部接受的态度, 而这种习惯性思维带来的问题将在媒介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显露出来。

三、网络泡沫造成的“生态”恶果

当大众传媒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 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交叉体诞生了, 特别是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 文化信息传播的原始真、善、美的状态已经被彻底颠覆了, 手机网络的普及, 使大众对于网络信息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 走在大街上, 随处可见拿着手机玩游戏、听音乐、看电视、读信息的人, 网络这个全开放的传播渠道, 在为人类打开一扇与世界无阻碍交流的窗口的同时, 也让大批的垃圾、复制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 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信息爆炸的环境, 但是在信息的海洋里, 能够捕获的有益人类发展的成果并不多, 总体来说是有点供大于求了, 人们大量的时间都被媒体刻意向大众输出的无用信息所浪费。一开始大众对于网络信息的接受是基于以往对于“清洁”媒体的信任, 大众乐于像以往一样主动、完全地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 同时, 网络媒介信息的获得是极为容易的, 这使得大众很快就对新兴媒介传播的信息产生了怠惰性, 人们变成了被动地接受媒介信息。而当媒体发现了带有色情或暴力的、夸大其词的文字以及图片会对受众产生比以往面对“原始”媒介时更大的刺激以后, 一些商业化的消费开始在网络传播中泛滥起来, 这类信息传播能带给媒体远远大于传统的文化信息现场消费的利润空间, 于是在国粹相声等舞台表演形式濒临绝境的时候, 一种被扭曲化的信息大肆在大众传播链里传递着, 直到使受众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被动地接受着改变。人们的信息生活进入了泡沫时代, 人类的思考大部分建立在了一些虚假的信息之上, 人们得到的不再是单纯的知识, 而是一些浪费时间、混淆视听的信息, 每一个受众都陷入了媒介为提高点击率而精心设计的陷阱里。表面上看似欣欣向荣的大众文化传播, 背后却隐藏着媒介的唯利的道德偏离, 这种泡沫的繁荣是以大众个性思维的消殆为代价的。网络虚拟的资本已经远远超过了现实应有的资本, 不久以后, 如果网络等新兴媒介一如既往、不加规范地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只会得到与泡沫经济一样的后果。虚拟信息资产的过于庞大而无效, 将会导致信息泡沫的幻灭以及传媒系统的动荡, 最终影响到整个世界以及人类的发展。

四、结语

网络对于挖掘大众的消费需要偏离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因此, 首要任务是回归大众传播的“政府主义”, 通过政府对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行统一调控, 剔除有害网络“生态”发展的低品质媒介污染。大众媒介传播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 这一方面有利于真正有知识含量的信息传播, 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对社会发展有公害的、不利于大众身心健康的信息的滋生提供了温床。据此, 完善大众传媒机制的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个性能良好的“排泄系统”, 定期“扫描”有害媒介传播信息, 帮助传媒进行“系统清理”, 最终达到大众媒介渠道的清洁与有序。其次, 还要加快推进大众精神文化教育建设进程。大众传播媒介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不等于低俗文化, 媒体不应该因为屈从于商业利益, 盲目地为受众预设其文化需要, 而应该协助大众积极创造他们自身发展所需要的文化, “文化传播产业不能滥用其对大众的关怀”。 (3) 在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 人类总体素质不断提高, 文化传播必将越来越趋向于高雅与文明, 而网络的传播渠道, 将使人类共享更多同样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 这样精英与大众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当人类的社会道德水平得到总体提高以后, 大众传播的环境才能达到最佳的洁净程度。

参考文献

[1]徐国源、谷鹏:《当代传媒生态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年版。

[2]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篇4:还天空一片纯净的蓝色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多么美的草原景象啊,但当我从草原归来,把拍出的照片导入电脑中查看时,却发现蓝天白云看起来有点灰蒙蒙的,远不如自己实际看到的景色那么纯净,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向多位摄影高手讨教之后,终于学会了一些拍摄蓝天白云的技巧和方法,愿与大家一起分享、实践。

方寸之间有玄机

——聊聊摄影构图

绮绮:我每次看到一个精彩的场面,就会急忙把它拍摄下来,可是最后看照片时总是很失望,想强调的东西一点也不醒目,无关的东西却挤进了画面,整张照片看起来平淡无奇。这是为什么呢?

《数码》编辑杨:这主要是因为你不善于取景构图。人眼在观察事物时总是有选择的,当你“目不转睛”盯住了一个东西,视野中其他的东西就会“视而不见”。但数码相机就不同了,它会忠实记录下“看”到的一切。所以拍摄时,不管是通过取景框还是液晶屏取景,要让自己有意识地注意一下主体之外的东西,以及画面的整体感觉。总之,相机自己是无法选择的,这些得靠你的眼睛。

绮绮:那取景构图有没有一些现存的小窍门呢?

杨:有多少不同的照片就有多少不同的构图,不过构图虽千变万化,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多借鉴别人的成功作品,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下面就让我们来看几个图例吧(下右图)。

第1步 首先要讲天时。城市的天空,因为各种污染(如工业气体、汽车尾气等),远没有农村山区等地蓝天的饱和度好。不过,如果选在雨过天晴的时候拍摄,空气能见度增高,天空的颜色会好很多。

第2步 更重要的是要讲地利,注意拍摄的位置与光线的关系。根据拿着相机的你、被拍的物体以及光源(室外光源一般指的是太阳)的位置,摄影中的光线可分为正面光(顺光)、45度侧面光、90度侧面光、逆光四个基本方向。顺光拍摄,也就是你背对着太阳的时候,拍出的天空最蓝。侧光(侧对着太阳)次之,逆光(正对着太阳)的时候天空就变成白色了。

镜头与太阳之间的角度越小,拍出来的效果就越发白。镜头与太阳的角度越大,天空就越蓝,不过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照片就有可能会发黑,所以要适可而止。

第3步 天时、地利,不如“人为”,根据实际场景设置好相机的各项参数,获得正确的曝光,才真正是拍出漂亮的蓝天白云照片的保障。如果不想使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可在手动模式下,借鉴“阳光16规则”进行曝光,简单易记。

首先把快门速度设置为约等于1/感光速度,比如,感光速度设置为ISO 100(或这一档的胶卷),快门速度就设置为1/125;感光速度是ISO 200,快门速度就设置为1/250。依此类推。

如果是特别好的晴天,就把相机的光圈调整为f/16。如果是多云天气,就要适当调大光圈到f/11。轻微的阴天可使用f/8,非常阴的话就使用f/5.6或更大的光圈。

第4步 其实想要拍出饱和度好(色彩鲜艳)、层次清晰的蓝天白云效果,最好的方法是给镜头加装一个偏光镜。在侧光的位置,适当调整它的旋转角度,能够消除空中的偏振光,从而提高蓝色的饱和度,让天空更纯净。在90度侧光时效果最好,顺光或逆光时使用偏光镜则意义不大。另外,因为偏光镜会降低光线的强度,所以拍摄时可比平时增加1~2档的曝光补偿。

简单就是美。把跟要表现的主题无关,并可能破坏主题的东西移出画面,就能得到很好的视觉冲击力。

三分法。很少有人把拍摄的主题放在正中央的,那样会让画面很呆板。一般的做法是把画面垂直和上下三等分,得到四个交叉点,把拍摄主题安排在任一交叉点的附近,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构图。

优美的曲线。生活场景中会发现很多“线条”,如电线杆、林间小路、台阶、曲折的栅栏等等。曲线最美,斜线次之,水平或垂直线,除非特殊情景,否则很少用。

在Photoshop中“刷洗”照片中的天空

既没有好天气,也没有偏光镜,难道就要让照片中的天空一直蒙尘?别着急,不是还有Photoshop么,让我们在数码暗房里润饰一下天空吧。

第一步:在Photoshop中打开要修饰的图片,按Ctrl+J键复制图层。点选新图层,把它的混合模式设置为Color Burn,这时天空会变得非常的蓝,白云也变得清晰而有层次。如果觉得天太蓝,可适当降低图层的不透明度(Opacity)。

第二步:单击“添加图层蒙版”按钮,为新图层增加一个蒙版层,然后选择毛笔工具(快捷键为B),选择一个较大的柔边笔刷(100),将前景设置为黑色。

第三步:点击一下图层蒙版缩略图,然后回到图片中,在除蓝天白云之外的其他区域来回擦画,使这些区域的景物恢复原貌(见图)。完成后保存文件就可以了。本文彩色版参见http://fly2spring.blog.cfan.com.cn。

框架法。生活中有许多门、窗、高楼的回廊、石洞等等,这些往往形成一种天然的框架,别有情趣。

小提示

什么是偏光镜?

偏光镜又叫偏振镜,是专业摄影师必备的一种滤镜。便宜的在100块钱左右,一般人也能负担得起;贵的则有5、6百甚至上千元的,大概只有摄影发烧友才会去购买吧。偏光镜能增强景物色彩,减轻大气雾气的影响,使得拍出来的蓝天或其他景物更加亮丽。偏光镜还能消除水面、玻璃等的反光,在拍摄橱窗内的展品或者对着镜子自拍之类的场合,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注意,偏光镜有线偏(PL)和圆偏(CPL)之分,线偏对相机的测光系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最好使用圆偏。

防抖相机是怎样防抖的

上期我们介绍了多种防止拍摄时抖动的方法,不过要完全避免手部的抖动是根本不可能的,只不过是程度大小而已。幸好,2006年具备防抖功能的数码相机渐渐多了起来,配合正确的拿相机的姿势,拍出清晰照片肯定不成问题了。

现在市场上的数码相机,防抖技术主要分光学防抖、电子CCD防抖等几类。

光学防抖的基本过程是:通过镜头内的陀螺仪侦测到镜头的微小移动,然后把信号传到相机处理器中计算需要补偿的位移量,再通过补偿镜片组根据镜头的抖动方向及距离加以补偿,从而减轻因相机抖动而产生的影像模糊。整个过程可能连1/10秒的时间都不到。CCD防抖是把CCD安置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支架上,当传感器检测到抖动后,就会把抖动的方向、速度和移动量等参数传给处理器,计算出足以抵消抖动的CCD移动量,最后通过移动CCD以减少抖动对图像的影响。

篇5:对话,还阅读一片活力的天空

一、精致细读, 品味阅读内涵

阅读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 也不是一项任务, 我们要引导学生将阅读作为兴趣来培养,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美, 感受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 品味作品中优美的描述和表达。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为学生讲解了许多富有感情阅读的方法, 努力让学生融入到阅读文本当中, 但是实际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我们可以通过对话与学生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精致细读的方法, 体验阅读的乐趣, 品味阅读内涵。

例如, 在学习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夕阳真美》时, 这是一篇优秀的散文, 描述的是太阳下山的景象, 文章语言生动优美, 读起来有一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美感。教师首先选取描绘太阳下山的短语:太阳西斜, 天空深蓝, 连绵起伏的西山, 披着夕阳的余晖, 太阳逐渐变红, 轻轻的走向西山背后。然后让学生齐声朗读。

师:同学们现在已经把这些词句都读熟了, 我们能不能想象一下, 傍晚时分, 天空中又大又红的太阳, 在美丽的晚霞的陪伴下, 慢慢西下的情景呢?然后读出夕阳西下过程中的美。

生:连绵起伏的西山, 披着夕阳的余晖……

师:怎样才能读出西山, 披着夕阳余晖的美景呢?

教师进行示范, 学生进行齐读。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句子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都是描绘太阳下山的词语。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 那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在内心体会一下太阳落山的美景好不好?

通过教师的示范与引导, 学生逐步学会了精细阅读的方法, 先是词语, 然后是句子, 再到一篇课文。通过与学生的对话, 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文中的意境, 感受文本的魅力与内涵, 提高阅读能力。

二、创设情境, 体验阅读乐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从知识中获取快乐。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创设适当的情境, 让学生融入到情境中学习, 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 帮助学生投入到模拟的情境中, 拉近与文本距离, 让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小松树和大松树》时, 这是一篇儿童喜爱的寓言故事, 讲的是一棵小松树的故事, 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设计情境对话, 和学生合作表演一下。

师:听了小松树的话, 感觉小松树真的是很骄傲自大,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像风伯伯一样教导一下小松树呢?我来表演小松树, 请一位同学表演风伯伯吧。

师:大家看我长得多高啊, 我可以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山下的大松树都没有我看得远?

生:你年龄还很小, 山下的大松树比你高得多了。

师:可是我能看见很远的地方啊, 山下的大松树却看不到。

生:你长得高是因为长在山顶的缘故, 要感谢大山对你的帮助。

在情境创设中, 学生积极地充当文中的角色, 充分发挥想象力, 与文中人物对话, 在对话中揣摩、感受人物的心理, 同时对阅读的内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师生、生生间的对话、沟通还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培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提高阅读的效率, 促进学生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延伸阅读, 拓展阅读范围

1. 与文中的“空白处”对话。

许多教材中都有“空白处”, 这些空白处是作者故意留下来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通过“空白处”来想象故事发展的情节和结局等等, 获取阅读的乐趣, 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 要巧妙运用“空白处”,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 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中, 文中讲述了小女孩教爱因斯坦学习穿戴和整理资料, 爱因斯坦虚心接受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那么他有哪些重大的贡献和事迹呢?这个在文中并没有提及, 一片空白, 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搜集与爱因斯坦相关的文章让大家阅读, 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教材上的阅读资料仅是一小部分,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 因此教师要利用文中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拓宽阅读范围, 让学生带着同样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更多的阅读资料中。学生通过更多的相关资料的阅读, 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透彻, 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知识, 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学生不仅拓宽了知识面, 还从与同学的分享中获取了成就感, 阅读的兴趣会更加深厚。久而久之学生便爱上了阅读, 爱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全方位的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

2. 与文中的“疑问处”对话。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 细心的学生会在文中发现有很多“疑问处”, 既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 又起到了简略的作用, 使文章更加简洁, 教师要充分利用“疑问处”与学生对话, 不断引导学生拓展阅读的范围, 开阔自己的视野, 通过与文中疑问处的对话, 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努力创造一个自然的对话情境。

例如, 在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一课中, 弗兰克林用实验证明了雷暴的秘密, 打雷、刮风、下雨、下雪都是大自然中常见的现象, 本课为学生解开了雷暴的秘密, 那么风、雨和雪又是怎么来的呢?教师要巧妙地运用疑问处,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资料, 与文中的“疑问处”对话。教师可以布置作业, 让学生通过课后的阅读找出风、雨和雪的秘密。

综上所述,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精致细读, 在阅读中品味文本的内涵。在阅读教学中, 要注意辅以适当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利用巧妙的对话, 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阅读乐趣, 还阅读一片活力的天空。

摘要:阅读, 是小学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与学生通过文本对话的过程。有效的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实施有效的对话, 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中, 进而爱上阅读, 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还阅读一片活力的天空。

关键词:阅读,课堂效率,对话

参考文献

[1]章国飞.浅谈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2009 (02)

篇6:还背景知识介绍一片纯净的天空

关键词:背景知识;作者介绍;适时;适量;适度

G633.3

那天的课是上午第一节,执教苏教版的一篇文言文《项脊轩志》,十多分钟过去了,还在滔滔不绝地讲着“归有光”和“唐宋派”。突然,一个学生推门而入,在位置上坐定,一句清晰的感慨传入耳中:“还好,没开始讲课呢。”我猛然一震,是的,课堂已经将近一半,可我还纠缠在背景知识的介绍中不亦乐乎。这是一次失败的背景讲解。课后,我陷入了沉思……

回到办公室,我开始反思背景知识介绍的引入问题。课堂背景知识介绍的现状如何?究竟应该怎样放置课文的背景?怎样的背景知识介绍对学生才最有帮助?

一、课堂背景介绍的现状

根据符号论美学原理,文学作品是“文本”和“非文本”的相统一。众所周知,教材是我们学习的文本,而背景知识介绍则是非文本。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文本,背景知识这个非文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背景知识,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其知识广度,使其深入领会作品内涵。因此,教师应该选择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背景知识如文章作者的人生经历、创作成就、其他历史人文知识等。如《沁园春·长沙》中涉及的历史背景非常重要,通过了解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才能体会到诗人的写作意图,领悟诗人豪迈的心情、伟大胸怀及所体现出来的崇高美。

综观手头的教案以及身边的课堂教学发现一个几乎相同的现象,背景讲解放置的时间及背景内容的介绍惊人的相似。再回头看看自己的课堂,更是汗颜那么多年的教学竟被这样一种固定模式束缚着。一堂课的精彩导入之后,往往也被“精彩”的背景知识介绍统治着。从作者简介到作品的时代,再到文章的具体背景,无不详细而精准地进行着。教师讲得动情,学生也听得入迷。乍看之下,无论课堂设计还是学生反应似乎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自己也一直在这种“精彩”和“理所当然”中快然自足着。在经历了那么多次课堂以后,不禁对这种模式产生了怀疑,进而有了一些思考。

二、对课堂背景知识介绍的尝试

在上《陈情表》时,特意对课文背景的介绍作了一番改动。第一堂课中,把背景放在课堂中进行介绍,在李密三番四次地拒绝做官和自我贬低时,适时抛出背景,起到了事半功倍之效,不仅引导学生对那个时代有更好的了解,同时还帮助他们最恰当地了解李密这样做的原因。在另一个班级上课时,我又作了一番改动,把背景当中的一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去粗存精,重点介绍跟课文紧密联系,跟作者息息相关的内容,结果发现非但没有削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这两堂课,我对语文教学的背景知识设置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浅陋地认为在抛出背景时可以作如下思考。

三、背景知識介绍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介绍作者为引子

在时间和空间上离学生较远的文学作品,在课堂教学导入时介绍作者相关经历,比如:古文选篇、鲁迅杂文、叙事小说等。在教学苏轼作品《赤壁赋》,可以给学生讲“乌台诗案”的故事,此案件是苏轼的仕途人生的低潮,也是其文学创作生涯中的转折,与其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乌台诗案”获释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经过赤壁时不免触景生情,于是采取当时的传说,通过借题发挥的写作方法,以抒发自身对人生的感悟。这样的背景知识介绍,使学生更加了解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的苏轼,领悟了东坡式“自在洒脱、空灵超然”的人格境界。

(二)适时原则。不能一味把背景知识放在最前面来介绍。也许有些老师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课文之前,对写作时代和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希翼提高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能力,殊不知不是每篇文章都适合这样。一个大而笼统的背景介绍非但不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偏读、误读。所以背景的放置一定要适时。在学生有需要时,抛出背景介绍,我想这样的效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比如在《兰亭集序》教学中,关于魏晋时期士大夫们的精神的介绍是必须的,但究竟什么时候讲?大多数老师选择在课堂开始介绍王羲之的时候就大谈特谈魏晋风骨,我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因为当时学生对文本本身的把握并不全面,不能了解教师介绍这一背景的目的,只是把这一背景当做故事消遣,显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如果在讲到第三段末尾“死生亦大矣”这句话时,再抛出这一背景,那么学生不仅对魏晋风骨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而且对王羲之的思想也可以一分为二地进行分析,何乐而不为呢!

(三)适量原则。有些老师包括笔者自己,在背景介绍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把它当做了一段历史进行教学。这也就是我在前文说的“教师讲得精彩,学生也听得入迷”。这样的背景知识介绍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活跃课堂气氛,补充课外知识上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与课堂初衷相差甚远。

(四)适度原则。所谓适度是指教师在背景的深度挖掘上也应适可而止。背景是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情感的,所以适度很重要。听过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其中有些老师很注重背景的讲解,这本来不是一件坏事情,但是因为过多过深地纠缠在里面,而事与愿违。自己也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在教授《逍遥游》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庄子《逍遥游》的精髓,我把庄子的哲学思想深入地分析了一番,结果发现非但没能加深他们对《逍遥游》思想的理解,反而把他们带入了一个不辨云雨的迷茫境地。浪费了课堂时间不说还活生生地割裂了文本理解的连贯性,真是得不偿失。适度原则很重要,我们不能高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凡事只能循序渐进。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涉及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地域、历史沿革、时代变迁、作者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制约,造成学生在阅读上出现不同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遵循相应的背景知识引入的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并在恰当时机进行时代背景、人文背景、作者创作背景等的讲解,有目的地创设与背景知识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丁玲.浅议语文教学中“背景知识”的学习[J].科教文化,2011,5(12):77-78.

篇7: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关键词:应试教育,压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叛逆,心理

一、应试教育含义及特征

要了解应试教育下的孩子, 首先得了解一下应试教育的含义以及应试教育的特征。所谓“应试教育”, 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育倾向, 一种教育模式。它具有单向性、功利性以及在唯应试、升学为任下, 师生没有情感交流, 教师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特征。应试教育所要应付的考试主要就是高考。一切以高考为核心开展教育活动, 高考就是指挥棒。应试教育是一种把教育目的归结为“为考试服务”的教育制度。实际上它是一种人们期望中的优良人才选拔制度的异化。这样的应试教育, 是和我们进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的。我们对孩子们进行教育, 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促进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促进他们个性的社会化, 从而更好地为我们的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应试教育往往忽视了这点, 他们进行教育的目的变成了高考, 他们的指向是高考, 而不是孩子, 孩子成了成就他们实现高考得高分争荣誉的工具。当孩子的身份成为一种“工具”, 教育就变得可悲起来。而我们现在能做的, 也只能是面对这样一个现实, 然后想方设法地找寻适合的改革方法。

二、应试教育下的孩子们

(一) 辛苦的孩子

“该不该搁下重重的壳, 寻找到底哪里有蓝天。随着轻轻的风轻轻地飘。历经的伤都不感觉疼。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首周杰伦的歌《蜗牛》, 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应试教育下孩子们的真实写照。孩子们似乎就像蜗牛一样, 背着重重的书包, 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减负”这一主张在很早的以前就已经进入了我们的脑海中, 只是, 在这个竞争这么激烈的社会和学校中, 有谁会给自己减负呢?“80后”的我们用数学一个运算公式去诠释“减负”, 对于应试教育中的“减负”, 等于“负负为正”。这样诠释是那样的形象。我不是在这里说前面学者提出的“减负”观不好, 只是, 在这个时候, “减负”对于以考试作为奋斗目标的人们, 不太容易实现。

我不时地看到, 一些孩子, 为了获得剑桥英语考试等级证书等的目的, 放弃了可以玩耍的时间, 他们捧着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字典, 去接受另一个国度的语言。他们这是为了什么啊, 还不是为了在当今“文凭主义”泛滥的社会里, 能够在以后的发展中找到出路吗?当然, 我不否定那些因兴趣而学习的孩子们。要是因为兴趣去学一样东西, 那这样的行为是那样的富有乐趣而且这样的学习效果是那样的好啊, 可是, 有几个小孩, 是真的愿意放弃玩耍的时间去考这些东西呢。

我还不时地看到, 一些孩子, 书包重量达到十斤。他们一般不再用自己娇弱的肩膀去背这样有重量的书包, 他们开始放在推车上。这样的重量, 请问是一个孩子应该承受的吗?他们的书包里面, 除了一些必要的数理化语数英的教材, 更多的是一些给他们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练习书。而这些用来巩固知识和提升能力的练习本巩固更多的是什么呢?是那些书本上的知识, 是那些解答书上难题的能力, 而不是生活中实际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二) 应试教育下成绩好的孩子

教育是快乐的, 这是我们期待的教育, 我们希望孩子在快乐地学习中去感受教育带来的快乐, 而不是这些本不该给他们的压力。

由于教育上存在着“高考”这一竞争, 很多孩子们都被迫给自己承受很大的压力。学习好的孩子, 不愿意花很多时间在玩耍上, 他们在完成老师作业的同时, 还给自己布置更多额外的作业, 因为他们不想落后于别人。他们不断地学习, 并不断地给自己施加压力。他们会因为老师的认可和赞许而开心, 但往往会因为老师的一两次批评而感觉委屈。应试教育下的老师, 常常以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 成绩好的学生老师会特别地照顾。久而久之, 很容易导致这些学生形成一种明显的优越感, 并经不起挫折。

应试教育下成绩好的孩子, 他们背负着家长和老师们厚重的期望, 在不断地前行着。这些孩子会花很多时间去学习。有些孩子, 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 拼命地解题, 忘却外面的世界。他们不了解时事, 却对那些书上有些已经陈旧的知识烂被如流。有些孩子, 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失去了孩子本身应该拥有的活力, 像书呆子一样。

他们或许也会迷茫学习的意义, 因为书本上的内容有些过于繁琐难解, 但他们不会放弃学习, 因为, 他们知道, 他们学习是为了“高考”。

学习是一种过程, 在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我们需要的知识, 而高考不是目的, 不应该是目的。但我们往往在教育中误解了它的目的。其实高考只是检验他们学习效果和选拔人才的手段。“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众多学子对学习前仆后继的原因。

(三) 应试教育下成绩差的孩子

教育是公平的, 夸美纽斯说, 要让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但是, 在应试教育中, 孩子们受到的待遇常常是不公平的。

很多学校都在应试教育下追求一种升学率, 而这些提高他们升学率的重任往往放在了好学生的身上。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里, 也比较看好成绩好的学生。他们对成绩好的学生流露出一种明显的喜欢感, 即使好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们也会好言相劝。而对于那些成绩差的学生, 大多数老师会采用冷落或辱骂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孩子。其实, 这些孩子同样需要老师的关爱, 他们希望等到老师的认可, 这样将成为他们往前冲的动力。

只是, 一些老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刚开始用骂腔来教训孩子, 试图以“严”治生。但是, 他们看到这样的效果不好的时候, 往往开始采用“冷落”待之, 这些成绩差的孩子就成了他们忽视的“种子”。

由于成绩差的孩子得不到老师恰当的关爱, 他们往往会有叛逆的心理。他们会“破瓶子破摔”, 本身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就比较慢, 而对于这些多而难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还真是一件头痛的事。所以他们对学习产生厌恶, “逃课”是常有的事。他们逃课去打电玩, 去打球等等, 总之, 任何一样他们喜欢的事都会让他们快乐, 唯有学习不会。

(四) 应试教育与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思维敏捷且想象力十分强大。你在他们眼前呈现一个“0”, 问他们是什么, 他们可能会说, 是恐龙蛋。看, 多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啊。可是, 等这些孩子慢慢长大, 他们还能这样肆无忌惮地指着这个“0”说这是恐龙蛋吗?大多数孩子会在长大后说这是数字“0”, 而不是所谓的恐龙蛋。而看那些小孩玩积木游戏, 我们或许会想, 这些孩子以后没准都是设计师。可是, 事实上, 那些孩子有几个在经过教育后真正成为设计师了呢。

问问, 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扼杀在哪里了?或许, 是在应试教育下吧。应试教育采用的是一种标准化教学, 用分数来决定教育的效果, 而衡量分数又有着一些所谓标准的答案。比如, 在上一门语文课, 老师问, “冰雪融化之后是什么呢?”有同学答“是万紫千红的春天。”多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回答, 却往往会因为标准答案是“水”而被否定。这样的标准化教学过于客观、标准和规范, 束缚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而这样的孩子, 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已经被束缚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到了大学, 即使有机会获得一种思想的解放, 也不会有多少人接受这种思想解放的洗礼吧。他们往往在从前被训练得活在条条框框中, 而不敢去突破, 久而久之, 他们便懒于去突破, 并习惯于这样循规蹈矩的生活。这样, 创新精神何处寻呢?再说, 我们在谈教育创新的时候后, 在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时候, 应注意到培养“创新”的这片土壤, 要是没有一个可以给予学生自由思想自由表达的大环境, 何以谈创新呢?

三、结语

篇8:还幼儿一片自“思”的天空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幼儿;解放头脑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2-038-1

一、支持自发观察,让幼儿在发现问题时愿想

1.尊重发现,激发探究积极性

故事1:周一早上,乐乐发现萝卜的叶子黄了。小雨看到了:“周末没有人浇水,它们口渴了。”“不是的,种在沙里的萝卜的叶子就是黄的。”小昌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太阳晒的。”浩浩认为。小纯的见解:“它们太挤了,营养不够。”幼儿各抒己见,争执不下。小雨过来了:“老师,是不是因为周末没有人浇水叶子黄了?”“你们说的都好像有道理,能不能找到一些根据呢?”第二天早上,小雨奶奶带来了复合肥,原来小雨昨天回家问了奶奶。小雨奶奶说:“这是复合肥,是一种肥料。萝卜的叶子黄,长不高是因为营养不够,需要施肥了。”

分析:《指南》提出“鼓励幼儿根据观察或发现提出值得继续探究的问题”,当孩子发现萝卜的叶子发黄时产生了疑问,每位幼儿都有自己的推测和想法。面对幼儿激烈的辩论,教师退居二线旁观倾听。当幼儿向教师求助时,教师没有直接发表意见,而是激发幼儿进一步收集资料、查阅求证的兴趣和欲望。正是由于教师的尊重与激发,孩子对探索更积极主动,还把问题带回家,让家长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

2.支持尝试,增强探究操作性

故事2:奶奶又拿出黑黑的圆圆的一粒一粒的东西,比复合肥的粒子要大一些。有的幼儿认为是果子,有的幼儿觉得是肥料。“是小兔子的便便!”小雨一语道破天机。“动物的粪便是可以当肥料的,我在书上看到过的。”乐乐想起来了。

小雨奶奶耐心地教孩子们施肥,孩子们都跟着奶奶学。奶奶告诉大家,因为班级的萝卜盆比较小,复合肥要少放一点,放的均匀一点,然后浇上一点水,等过一段时间可以再加一点。

分析:在萝卜的种植和观察过程中,幼儿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发讨论、积极动脑尝试解决问题。停留表面的讨论和交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会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信息,比如从成人那里获取。这次萝卜营养不良的问题,是幼儿自己发现、自由讨论、自发解决的。这是幼儿科学探索主动性、积极性的体现,也是对幼儿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能力的考验和提升。

二、鼓励大胆思考,让幼儿在讨论问题时敢想

故事3:散步时在种植地发现一个被拔出来的萝卜,叶子都快蔫了,大家很惋惜,于是开始了“拯救计划”。有幼儿提议种回去,大家找了一个角落把萝卜种了回去,并用小石头作了记号。第二天,幼儿发现萝卜叶还是耷拉着,毫无生气。“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拯救它呢?”老师问。小镇马上想到用水。孩子们把萝卜带回教室,剪掉蔫叶,找了一个大小合适的小罐子,装了水,将萝卜小心翼翼地放进去。过了几天,孩子们惊奇地发现,萝卜冒出了一叶崭新的嫩绿的小芽,大家都为萝卜的重生欣喜若狂!

分析:当幼儿发现被拔出的萝卜时,教师注意到了他们的惋惜与沮丧,支持了拯救萝卜的行为。起初,幼儿认为只要把萝卜种回到泥里,它就可以复活。通过验证,这个方法不行,实验结果与幼儿的已有经验产生了认知冲突,幼儿需要通过进一步地思考进行认知与经验的重组与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解放幼儿的头脑,引导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幼儿经过两次经验的迁移,最后成功救活了萝卜。

三、加强启发引导,让幼儿在解决问题时会想

1.放手尝试,感知问题

故事4:“老师,钢琴下面有个骰子!”小远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告诉老师。前几天棋艺区确实丢了骰子还没有找到。“那请你把它拿出来吧。”小远伸手够了够,又趴在地上试了试。因为钢琴的底板离地面很近,手伸不进去。犹豫了一会,小远拿来了一根布条做的“尾巴”,特地还挑了一根很长的。

分析:当小远发现骰子在钢琴底下时,教师知道他徒手是拿不出来的,但只要动脑筋想办法,肯定能取出的。教师的放手,激发了他进一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欲望。

2.提问引领,感受过程

故事5:“要用一个东西,把他抠出来,我们家里那个挠背的就可以。”他说的是可以抓痒的工具,班级里没有。钢琴在“小舞台”边上,他想到用小舞台的塑料小手试了试,太短不行。他放下塑料小手,到体育玩具那里找来了纸棒。还是没成功。

“为什么这个也不行呢?这个很长啊。”老师说。“太软了!够不动!”“那你觉得,什么样的工具才行?”“要硬一点长一点的。”小远恍然大悟。他在教室里又转悠了一圈,发现“建筑工地”的木质积木,他挑了一块最长的。任务圆满完成!小远拿起骰子欢呼起来!

分析:根据小远的已有经验,如果能找到类似抓痒的工具就可以拿出骰子。但前几次都失败了,原因在于他没有提炼出需要的工具的特性:足够长、足够硬。因此在每次小远尝试后,老师都会提问引领,一步步引导他思考总结出工具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小远不断变换策略,享受着自由探索的美妙过程。

“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充分解放幼儿的头脑,在观察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大胆猜测、推理、表达,运用现有的条件鼓励他们尝试、验证,帮助幼儿加深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提高幼儿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英)约翰斯顿.儿童早期的科学探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12).

篇9:还生命一片纯净的天空优美散文

这是一堂历时70分钟的长课。课的前半部分, 孙老师着重带领学生学习《庐山的云雾》一课, 并补充拓展了《山城的雾》这首诗。课上得很沉稳、很典雅、很语文。比如, 课堂上, 孙老师引领学生采用“忆”“赏”“想”的方法, 感受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和无比奇幻。又如, 在教学文中的比喻句时, 孙老师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然后品悟比喻的妙处, 最后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写法, 展开合理的想象仿写比喻句。整个过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 既体现了教学结构的层次性, 又凸显了语文教学的“语用”特点。

课的后半部分, 孙老师没有拘于教材, 而是从网上选取了《沁园春·霾》《喂人民服雾!》等文本, 采用“字说雾霾”“戏说雾霾”“图说雾霾”“文说雾霾”“诗说雾霾”的方式, 从多个层面、多重视角引领学生深刻认识霾的危害。

一课上罢, 点赞之声四起。

有人说:“孙老师的课紧跟时代, 大胆创新, 让人耳目一新, 不失为大师!”

有人说:“孙双金老师的课思路清晰, 雾与霾形成对比。在雾中感受到雾的各种美, 在霾中则体会到霾的可恨与可恶。其中, ‘戏说霾’以幽默、风趣的方式调动课堂气氛, 拉近了师与生关系。”

……

笔者观罢此课, 深为孙老师大胆尝试、勇于变革的精神所叹服!但是, 笔者觉得此课有一些值得商榷之处。

据孙老师介绍, 在教学此课之前, 他最初定的是上《庐山的云雾》。然而在备课的过程中, 孙老师由雾之美想到了霾之痛。于是, 他决定作一次尝试, 将雾与霾对比起来进行教学。

孙老师的设想无疑是美好的,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并没有给学生带来多大的认知冲突和情感碰撞。相反, 由于两个板块的教学风格反差过大, 从而导致整堂课前后几乎完全割裂。这好比是一出戏, 前半场是雍容华美的《贵妃醉酒》, 到了后半场, 竟成了插科打诨的《时迁偷鸡》, 两者生硬地搁在一起, 非但没有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享受, 反而有一种“混搭”之感。

出现这样的状况, 我以为关键在于孙老师对“霾”这一板块的教学有失严肃与审慎。

我们不妨来看看孙老师在“戏说雾霾”中引入的两个自选文本。

文本一:《沁园春·霾》

文本二:《喂人民服雾!》

(因为篇幅有限, 原文本均可查阅, 此处略。)

不可否认, 当学生在课堂上读着这两个文本的时候, 他们确实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无论是台上还是台下, 整个会场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但尽管如此, 笔者还是以为, 引入这两个文本, 是本课最大的败笔。

近年来, 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语言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一些网民抱着游戏、娱乐、调侃、宣泄的心态, 刻意追求语言的怪诞与新奇, 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刺激和快感。对此, 我们应当正视之, 同时也应当宽容之。

然而, 作为一门以学习语言文字为根本任务的学科, 如果在语文课上传播、宣扬、推广那些不规范、不典雅, 甚至是媚俗的网络语言, 我以为, 那不仅是对汉语的亵渎, 更是对孩子的戕害。

课后, 也有老师质疑“:在语文课上如此戏说, 是否有些不够严肃?”对此, 孙老师这样解释:“我们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 每个人都是媒体者。网络、手机已成了我们生活中的必备工具, 而网络中的语言、手机中的短信, 已经成了我们当下的语言生态。我今天把短信的内容、网络的语言引进课堂, 让当下的语文课堂关注当下的语言生态。这样行不行呢?我自己也说不清楚。”

看来, 对于这样的尝试, 孙老师自己心里也没谱。但是, 既然将其拿出来在公开课上展示, 至少说明孙老师还是认同网络语言进课堂的。

笔者并不否认孙老师的这一观点, 但窃以为, 其中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 引入课堂的必须是规范的、隽永的语言和文质兼美、内涵丰蕴的文本。如若抛开这一前提, 语文教学必将迷失在茫茫的网络世界之中。毕竟, 课堂有别于网络, 任何文字、任何图片、任何影像, 一旦进入课堂, 其所承载的意义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心智尚未成熟、思维尚未健全, 却又极善模仿、极易跟风的孩子, 稍有不慎, 那些低俗的、丑陋的、成人化的语言就会给学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

篇10:还孩子一片彩色的天空

关键词:彩色的天空;创造力;幼儿

中图分类号:G612?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0-02

天是蔚蓝的吗?不,天是彩色的。暴雨来临时是黑色的天空;夕阳西下时是霞光万道的天空。孩子,也有一片彩色的天空,可在一次美术活动《小鸭嬉水》中,我带领幼儿画小鸭,先示范画了一幅画,结果幼儿完成作品后,我发现大家画的格局和我的基本一样。我心中充满了愧疚,如果不是我的示范图,孩子们一定会画得很好。究竟如何才能还给孩子们一片彩色的天空呢?以下从五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适当引导,保护幼儿的创造力

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属于每个幼儿,老师应该给每个幼儿创造的机会。在中班数学课图形拼贴中,如果直接用各种各样的图形拼贴给幼儿看,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幼儿的作品将会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于是这节课我是这样来设计的:我先出示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幼儿辨认,提问:“圆形可以拼成什么?”有的说人脸、太阳、皮球、气球、西瓜等。接着幼儿说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可以拼成什么。我再问:“如果给你这些图形,你想拼什么出来?”幼儿先讨论再个别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请幼儿操作,拼出自己的画。在作品展示时,有的幼儿拼了有门有窗的房子;有的拼了小孩在放气球;有的拼了人在草地上玩;有的幼儿拼了高楼大厦。各种各样,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创作,可见老师的适当引导保护了幼儿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适当引导,激发幼儿的灵感,放飞幼儿的想象,点燃幼儿创造的火花,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来。

二、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式的教学,能让幼儿有更多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大班体育课《玩球》中,如果只是拿出球,让幼儿玩,就没有意义,也不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在课中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发现球的玩法,老师出示一个球,说:“如果给你一个球,你想怎么玩?”幼儿回答后自由玩球,尝试自己玩球的方法,集中后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玩法,有的说可以抛着玩;有的说可以滚着玩;有的说可以用腿夹着玩。老师再次出示一个球,说:“如果两个人玩一个球可以有什么玩法?”继续让幼儿两个人一组自由去玩,集中后有的幼儿说可以两个人抛来抛去;有的幼儿说可以滚来滚去;有的幼儿说可以从头顶传过去;有的幼儿说可以用脚夹给对方。幼儿从自主探索中获得了成功的乐趣,更愿意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少讲,多给予幼儿选择的权利和思考的时间,让幼儿发挥想象和创造,让幼儿在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中获得成长。

三、家园共育,增长幼儿的生活经验

创造力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上的。在中班数学《小老鼠爬高楼》中,幼儿认识了顺数倒数,老师提问:“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要用到倒数、顺数的?”有些幼儿想到的很多,如火箭发射、乘电梯、闹钟等,这就需要幼儿有生活经验。在语言课《好玩的圆》中,让幼儿想象一个圆可以变成什么,孩子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的说变成棒棒糖;有的说变成笑脸;有的说变成气球。但如果没有生活经验,让幼儿凭空想象,能变出来吗?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做铺垫,幼儿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每天都会进行“每日一问”活动,由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查阅资料,找出问题的答案,长期积累,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面。在家里,家长在平时要经常带孩子外面游玩,如公园、动物园、游乐场等,让他看一些以前未曾见过的花草、一些有趣的动物、造型各异的建筑及其他引人入胜的景观等等,引导他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通过这些活动来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为开展想象提供很好的资源。

四、合理评价,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评价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更不能以“像不像”为标准。即使幼儿画的什么都不像,也要与幼儿交流,听听他的意见,知道幼儿所想。在中班美术活动《小鸭嬉水》中,老师要求幼儿画2只小鸭,有一名幼儿画了一只鸭子,一个圆圈,老师觉得很生气:“为什么你只有画了一只鸭子?还有圆圈是什么意思呢?”幼儿高兴地说:“母鸭刚刚生下蛋,还没孵出来呢!”老师笑了:“原来还有一直小鸭在蛋里没孵出来呢,你的画真有趣!”幼儿听后非常高兴。可见合理的评价能给幼儿树立自信心。在作品展示的过程中,要给幼儿一个展示介绍的机会,让他讲讲自己画了什么,从而培养幼儿进行绘画和创造的兴趣。

五、手工活动,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

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幼儿用愉快的心情、大胆的想象,创作自己的童真和美好。在教室里,我们老师设置了一个创造中心区,在里面,有若干个牛奶盒子,里面收集了一些废弃材料,多种多样,有的是身边的废弃物,如空瓶、空罐、纸箱,有的是从大自然中获取的,如树叶、树根、花、昆虫、种子、石头、贝壳、泥土等。每天的游戏中我们都会给幼儿一定的时间去创作,创作的作品就放在旁边的柜子上和窗台上,有拨浪鼓、海绵宝宝、小花猫、飞机、汽车等,均是用毛线、废旧的纸、碎布、空瓶子等做成的,这些东西能激起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另外在我园,每个月都会举办一次亲子创意活动,如折纸贴画、麦秆贴画、火柴贴画等,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完成某样作品,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幼儿很是认真,愿意动手动脑,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上一篇:送春词,送春词刘禹锡,送春词的意思,送春词赏析下一篇:2018年底安全自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