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让学生真情萦绕笔尖——中学生作文教学初探

2022-11-05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 而语文教学中, 作文教学又是重中之重。怎样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不外乎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是要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才能写出文、理、情并茂的文章。

在作文教学中, 常常见到“情感的伪化”:一副老气横秋的“庄肃严正”, 一番虚情假意的“浅吟轻唱”, 一套空话连篇的“文字泡沫”, 全然不见少年出乎自然的纯真和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独特体验, 字里行间“神圣”得再也找不回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些陈词滥调的背后, 是学生对作文兴趣的消退, 真情失落业已成为作文教学中的痼疾!对此, 我曾苦苦思索:如何调动学生作文时的真情?

1 个性化的阅读形态, 激发学生的生活真情

在阅读过程中, 对文章产生感悟, 必然会带浓重的个性化倾向。这是因为每一位学生阅读时有着自己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 认识能力, 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有关。即使对同一篇课文, 也会产生不同感受。同一年级的学生, 虽然学过的课程一样, 但由于经历上的差别、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 以及个体的心理差异, 因此所体现出来的“阅读期待”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想印证自己预想的结果, 侧重于情节的发展;有的想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对阅读的方方面面都有兴趣;有的则仅是猎奇, 关注是否能获得新奇的信息。作为教师应该对学生这一倾向给予肯定与理解。培养学生用功学语文的精神和把思考带进阅读的习惯。要引导学生把对课文内容的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 即为提升语文素养而阅读, 为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而阅读, 而不仅仅是为满足好奇心理或消闲而阅读。在学习文章时, 鼓励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段落、篇章进行反复阅读, 从中进行体会和感受。

2 每天一个小故事, 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

悠久的文明, 灿烂的文化, 丰满的伟人形象, 无不拨动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文化的沉淀, 是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历史长河里流淌至今依旧熠熠发光的金子, 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长廊:如明月、霜露、白发、杜鹃等融合的乡愁, 如阳光、春天、莺啼、燕语等组成的希望, 如梅、兰、菊、竹等体现的气节……这些传统的氤氲、美妙的意境对于积累学生情感作用很大。

让历史文化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规律, 很多教师觉得这样会让作文教学失去“主心骨”, 会让学生在历史的淹没、文化的阴影中失去自己的声音, 实践证明:不会。十七八岁的青年, 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 个性的张显、生命的活力注定他们不会历史洪流中流失, 而往往能撷取一瓢或与之交流、畅谈。因为在对待这些内容的时候, 他们不是简单的抄袭、搬用、套用, 而是在引用的基础上, 加深理解, 是在历史雄浑的历史文化支撑下找自己的路, 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问题:如有的学生为了弄清《诗经》中黄河的清浊, 翻找史料, 如学生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与现代的表达手法进行区别……历史折射出的光辉经过学生敏感的心灵过滤, 散发出的文学底蕴深沉而有内涵。

3 精心创设条件, 多途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情感教育, 就能丰富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其情感的积淀, 从而达到积多于内而后能发于外, 直至流之于笔端的良好效果。

首先, 利用教材进行情感教育。高中语文教材中就包含有丰富的情感个案:如《信陵君符救赵》中信陵君表现出的超然的人格魅力令人折服;如《屈原列传》中屈原“心忧天天”的爱国情怀让人叹惋;《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隐忍以有所为”的坚忍深沉催人奋进;

其次,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 走进社会, 在实践中进行情感教育。

用苏丹大灾荒的图片来引导他们体味生命的美好;“用父母在泥石流中的接力赛”来感受亲情的可贵;用美妙的花草来勾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阳光下傲然的小草, 田野间盛开的杜鹃, 山谷里飘过的悠悠白云) ;用社会中黑暗的一面让他们理解正义, 激发他们对光明的渴望。

当然这些图片或影片也不仅仅为了看而看, 结合诗句和成语来加深学生的理解。那么学生对生命、对社会、对人类的关注和理解就不会限于生硬的文字。

真情在作文中渗透, 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 在语文课堂里, 以作文教学为载体, 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学生在作文教学中得到爱国情、责任感、革命英雄主义、爱父母、爱他人等情感锤炼, 最终成就了一颗颗善良的心。可以预想, 在有意识、有计划的训练实践下, 学生将形成稳定的情感素质, 而稳定的情感素质将又会极大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摘要:真情在作文中渗透, 作文在真情中升华。只要教者有心, 在语文课堂里, 以作文教学为载体, 真情教育得到的将是实实在在的落实。

关键词:作文,激发,情感教育

上一篇:浅谈企业职工文化教育工作下一篇:浅议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