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纳洞壮族蚂拐舞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2022-09-11

纳洞是壮族蚂拐文化的起源地之一, 以农业生产背景, 在种植水稻的生产生活中祭祀蚂拐祈求风调雨顺和粮食丰收的情景。蚂拐文化不断发展壮大给村民带来实惠, 也给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多姿的乐趣。本研究以天峨县纳洞壮族蚂拐舞为案例, 探究壮族蚂拐舞所独具有的艺术形式及价值, 分析壮族蚂拐舞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一、纳洞壮族蚂拐舞文化发展概况

而蚂拐舞具体始于何时, 即使是传承数年的老艺人也不曾知晓, 记忆中的只是儿时父辈相传的千年神话, 历经数代, 代代相传, 年年举办。改革开放后, 社会文化事业不断发展, 人们对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高, 这项群众喜欢的活动又在民间中重新活跃起来。为了弘扬当地民族文化, 保护和传承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蚂拐舞的传承与发展情况。2006年5月, 壮族蚂拐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7月, 天峨县壮族蚂拐舞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以来, 天峨县每年农历正月期间定期在六排镇纳洞村举办壮族蚂拐节, 节庆活动规模逐年扩大, 影响力不断提升, 壮族节蚂拐舞已成为天峨最大的民俗文化名片。2013、2014年天峨县壮族蚂拐节蝉联中国优秀民族节庆最具民族特色节庆奖, 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份, 2017年天峨壮族蚂拐节荣获中国优秀民族节庆最具创新价值节庆奖。2013年12月, 国家级河池铜鼓生态文化保护区成立, 同时建立了天峨县纳洞村铜鼓生态文化保护村和纳鲁屯壮族蚂拐舞传习所。2014年10月, 壮族蚂拐舞所在地——天峨县六排镇被授予自治区级“中国民间文化艺术 (壮族蚂拐舞) 之乡”称号。

2015年12月, 天峨县六排镇纳洞村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壮族蚂拐舞) 传承基地挂牌成立。

二、天峨纳洞壮族蚂拐舞保护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一) 传承保护机制欠缺

文化是客观存在的主体, 其传承和发展是需要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而当前蚂拐舞传承保护中专业人员缺乏便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保护工作人员大都由文化部门抽调组成的临时工作班子, 保护工作人员除了要兼顾本单位的正常工作之外, 还要投身于蚂拐舞的保护工作中, 实在力不从心。自天峨县于2006年9月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实际工作人员1名, 分别从县文化馆、县图书馆抽来文化局挂职, 其中1人还兼文物科工作, 现增加了三人, 但工作人员均属原单位编制, 均在原单位领取工资, 原县文化馆负责文化保护的工作人员已于2009年调走, 蚂拐舞保护工作无人接替, 到2018年3月份非遗保护文化中心19人在职, 其中18人在编, 现接管的韦馆长也是从其它部门调任, 也并非全职人员。可见, 当前蚂拐舞传承保护中, 专业人才匮乏、队伍建设结构老化、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特别是目前正在实施蚂拐铜鼓生太保护区建设远远不够的, 县原来的保护工作人员退休或调动, 无人接替, 影响蚂拐舞遗产的保护工作迅速发展。

(二) 发展形式单调与社会联系不足

虽然蚂拐舞正式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其保护发展工作依然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产业化开发有限, 大型竞赛活动不多, 多元化经营行为匮乏。商业赞助尚未形成规模, 盈利空间狭小, 没有自己的小品牌的民族商品。从而整体上呈现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性, 发展效益速递双低的格局, 难以高品质呈现给需求者。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资源的多元化整合, 蚂拐文化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却一直尚未形成适合、满足需求的新时代发展体系, 发展意识和思路并不明确。

(三) 传承保护政策落实成效不佳

各级政府积极投身保护工作之中, 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由于出台和落实的范围大, 针对性弱, 导致社会认知程度并不完善, 蚂拐舞保护工作在民间没能发挥到应有的成效。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中, 该地聚居村民不断分散与流动, 年轻人在外打工多, 留守多为年幼或年长者, 传承人缺乏。政府管理部门致力于地方经济发展, ‘文化搭台, 经济唱戏’屡试不爽, 成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典范”。

三、新时代壮族蚂拐舞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一) 建立专门保护机构, 统筹现代良好发展

统筹发展使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形式和内容, 而管理保护部门便是蚂拐舞统筹发展的重要部分。因此, 该地应通过建立县、乡“两级一体”的蚂拐舞保护专门机构, 确定编制、落实并向社会召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 创造全社会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政府加强相关政策地执行方面的监督, 加大对少数民族蚂拐舞传统文化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方面的资金投入, 积极保护濒危失促的其它项目, 成立村委民族博物馆和项目协会, 组织相关赛事节庆活动, 注重项目宣传推进项目在民众中的普及。政府创立资源开发平台挖掘民族文化与体育项目产业和生态养生, 旅游, 文化, 制造等多元化的融合发展新型式吸收更多的外资共同参与开发, 深化合作模式, 注重健身休闲资源和产品的深度开发整合经营, 延长产业服务和资源共享经济链。

(二) 更新发展理念, 完善发展体系

创新是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最直接的方式之一, 而创新的首要前提是更新发展观念。蚂拐舞发展亦是如此, 要充分更新发展理念, 确立蚂拐舞保护工作的重要性, 把保护蚂拐舞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 认真调研, 积极帮助基层挖掘、整理本地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拉动旅游经济, 帮助农民增收。其次, 要充分将蚂拐舞的发展规划纳入地区经济发展计划中, 所需保护经费要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中,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挖掘、整理和保护、开发经费。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团体对蚂拐舞保护进行资助、捐赠, 依法建立蚂拐舞保护基金和使用现代网络技术, 传播报道文创, 利用各平直播和软件开发民族品牌游戏, 即能通过网络宣传视频教育和传承发展让更多青少年了解民族文化也能融入现代生活。

(三) 借鉴成熟发展思路, 拓展新型发展路径

民族文化的发展传承应顺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迎合时代需求的发展主流。以蚂拐文化传播为起点推进民族文化进校园、进城镇、进企业、进社区等活动来普及民族文化以各类有组织或政府为依托, 以节庆活动、体育赛事为载体、商业合作等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市场化发展。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结合, 把握项目特色瞄准市场需求完善项目结构。突出项目特色、提升项目文化韵味, 加快建设打造国内外知名度.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情, 加大知名建立品牌, 做好、做全、做精带动地方经济生产和发展力。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访谈等方法, 对纳洞壮族蚂拐舞文化源起、传承、发展进程、困境等进行了研究, 认为天峨县蚂拐舞不仅仅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壮族蚂拐舞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保护传承机制紧缺, 蚂拐舞文化与外界社会联系不足, 文化传承人认定机制不完善, 学校缺乏对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意识等诸多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以及能开发学校民俗文化隐性课程, 推动学校传承阵地, 促进蚂拐舞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壮族,蚂拐舞,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参考文献

[1] 覃德清.红水河流域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及其衍生载体的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 2005 (2) .

[2] 王彦达.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族, 2004 (11) .

[3] 邵志忠, 袁丽红, 吴伟镔.壮族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社会发展[J].广西民族研究, 2006 (6) .

[4] 罗仁德.广西天峨县壮族埋蚂拐节礼仪[J].河池学院学报, 2005 (2) :102-1051.

[5] 徐静.民族文化主题酒店设计问题与对策思考——以中国首家草原文化主题酒店为例[J].前沿, 2009 (11) :107-109.

[6] 肖淑玲.湖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法律问题与对策[J].新西部 (理论版) , 2016 (21) :86-91.

上一篇: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下一篇:关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问题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