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

2024-04-15

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精选6篇)

篇1: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

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

摘 要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的美誉,是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越剧长于抒情,唱词伶俐动人,曲调优美柔和,充满江南钟灵毓秀之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州地处越剧发展的核心地带,群众基础广博,越剧在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中,吸取了大量的湖州地方戏曲元素,湖州与越剧的历史渊源颇为深厚。本文通过对越剧在湖州地区的发展和传承为线索,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和对湖州地区越剧开展情况的走访,对越剧历史、越剧与湖州的联系,以及湖州越剧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得出越剧未来发展的几项推动因素,也为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越剧传承与发展;湖州戏曲;传统戏剧发展

Abstract It is Chinese second operas, Second National Opera in the world,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circulated opera.The drama of lyricism and clever lyrics touching melody, soft, full of Jiangnan Sau Qi, selected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Huzhou is located in the core ar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oxing opera,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found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Shaoxing opera, a large number of local opera elements in Huzhou, Huzhou and Shaoxing opera has a profound historical origin.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haoxing opera in the Huzhou area of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as a clue,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in Huzhou area of Shaoxing opera, Shaoxing opera visit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rama of the several factors to promote, but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opera culture.Key words: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Shaoxing opera;Huzhou opera;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drama

目 录

摘 要......................................................................1 Abstract.....................................................................1 目 录......................................................................3 引 言......................................................................4 1 越剧的形成与发展..........................................................4 1.1越剧的起源...........................................................4 1.2越剧的发展...........................................................5 2 越剧在湖州的发展现状......................................................6 2.1湖州越剧的历史渊源...................................................6 2.2湖州越剧的发展现状...................................................6 3 湖州越剧发展的阻碍........................................................7 3.1观众群严重流失.......................................................7 3.2表演团体萎靡不振....................................错误!未定义书签。3.3表演人才结构不合理...................................................8 3.4表演陈旧,缺乏创新...................................................9 3.5缺乏经济支持,改革步伐缓慢...........................................9 4 越剧在湖州的传承及发展建议................................................9 4.1政府重视,营造活跃氛围..............................................10 4.2推动产业化发展......................................................10 4.3依托群众,打造品牌..................................................10 5 结 语...................................................................11 参考文献....................................................................11 致 谢.....................................................................11

引 言

湖州是原始越剧起源地之一,研究越剧在湖州地区的传承与发展,要从越剧的自身发展入手,进而通过湖州与越剧的紧密联系,对湖州越剧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传统戏曲的发展与传承要依靠坚实的群众基础,更要靠政府和市场的推动,只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才能将以越剧为代表的传统戏曲文化艺术发扬光大,赋予其更加长久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越剧的形成与发展

越剧艺术正式形成现代的表演形式时间并不久远,而在此之前的雏形和融合的历史则颇有渊源,是江浙地区诸多地方戏曲不断交流融合的产物。越剧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严谨的理论体系和表演形式,也同京剧一样成为我国戏曲文化的精粹。

1.1越剧的起源

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的美誉,是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剧种之一。在我国戏曲文化艺术中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我国浙江、江苏和上海等地。越剧起源于浙江嵊县,其前身是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1938年开始正式称为“越剧”。

1.2越剧的发展

二十世纪初期越剧的最初形式“小歌班”进入杭州,活跃于杭州的桐庐、富阳、海宁等地,这种艺术形式在演出中不断地丰富、发展。1916年起“小歌班”几次进入上海演出,常和绍兴大班同台演出,并吸收了绍兴大班的艺术成分,逐渐改用了绍剧的乐器,学习借鉴了京剧的服装、化妆和表演程式等艺术成分。1923年,表演艺人金荣水办起了第一个女子科班,此后便以“绍兴文戏”、“文武女班”的名义到上海进行演出,可惜最终没能立足。1928年以后,女子科班开始大量地涌现出来,并以“女子文戏”的名义到上海进行演出,与男班进行竞争。之后,女班的音乐得到了发展,吸收了京剧西皮调的旋律,创造出了“四工调”。随着女班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男班产生了衰败的趋势,到1934年,女班则完全取代了男班,并在上海、浙江等地广为流行,演出地点也从茶楼走进了上海的大剧场内。

1938年,名伶姚水娟吸收了文化人参与对越剧的变革,称“改良文戏”。这一时期,越剧出现了被称为四大名旦的“三花一娟”,即施银花、赵瑞花、王杏花、姚水娟。还有不少青年演员都开始抛头露面登堂入室,大大促进了越剧的最终形成,并于1938年正式为越剧定名。

1942年,当时著名的越剧大家通过吸收新文艺工作者的方式,对越剧进行大刀阔斧的全面改革,改良后的越剧被称为“新越剧”,也就是现代越剧。现代越剧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通过创新剧目、完善剧本、废除幕表等方式进行革新,剧目内容大都是反封建和揭露黑暗旧势力、宣扬爱国思想的。

越剧在四十年代进入“尺调腔”时期后,出现了一批勇于改革,积极创新的著名演员。她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条件,取众家之所长,持续创新和丰富越剧表演形式和演唱技巧,树立了越剧特立独行的演绎风格,渐渐在融合和完善中形成各具风采魅力的越剧流派。2 越剧在湖州的发展现状

湖州地区的戏曲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多样,文化积淀深厚,群众的文化艺术参与热情极高。越剧作为我国重要的戏曲文化形式,又起源于浙江,在湖州地区也非常普及,受到欢迎和传唱。

2.1湖州越剧的历史渊源

越剧是根植于浙江的戏曲形式,自形成以来受到浙江地区人民的欢迎,在各个地区广为流传,湖州也是受到积极影响。湖州的越剧发展历史悠久,自传入湖州后迅速在群众中普及,并与1981年正式成立湖州越剧团。湖州越剧团的前身为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是最早出现的越剧小百花,著名剧作家顾锡东是该团的创始人之一,剧团借鉴吸取了小科班的优点,并拟定了“开门办学、出门求艺、以戏带功、以功促戏”的办学方针。顾锡东别具匠心地为团员创编了《五女拜寿》等剧目,将原本跑龙套的年轻演员推向了一线舞台,将剧团以青春靓丽青年演员为班底的小百花办团模式传遍戏剧界。

2.2湖州越剧的发展现状

越剧在湖州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广场、街道、公园等休闲场所到处都可以看到越剧爱好者自发的娱乐表演,湖州现有民间越剧团体约有70多个,规模以上越剧团6家,加之群众基础较好,越剧在湖州地区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民间越剧票友的水平普遍较高是湖州越剧发展的特点之一,民间越剧团体经常到公共场所、老年公寓等地组织公益演出和慰问演出,剧中演员一开腔往往都会赢的满堂彩,字正腔圆的唱功、端庄靓丽的扮相,招招式式、举手投足之间表达都是越剧的精粹,甚至使人误以为是专业越剧演员正在演出,民间团体的演员年龄一般在五十岁左右,自发的参加越剧培训班,或与专业演员交流学习,不定期凑到一起排练、演出。虽然时间紧、演出忙,但忠实的越剧票友们仍旧不亦乐乎,在实现越剧舞台梦的同时,更丰富了人民休闲文化生活。湖州的越剧票友在地方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戏曲比赛活动中取得过优异成绩。湖州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越剧发展都非常活跃。2012年底,在湖州市诸多企业的倾囊相助,以及老一代越剧表演艺术家名家出面宣传、组织的越剧团正式成立,剧团首批16名演员全部都是年轻新秀,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剧团演员就利用业余时间排练出了《打金枝》、《送凤冠》、《碧玉簪》等十余出脍炙人口的越剧名段,并在周边乡村连续演出三十余场,重振了湖州越剧的辉煌。

民间越剧团体到敬老院献爱心 湖州越剧发展的阻碍

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境遇相似,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下湖州的越剧发展也面临诸多障碍和问题,直接影响到越剧在湖中的发展传承,威胁到了越剧的生存,正确地认识和对面这些问题,对越剧在湖州以及全国的发展十分重要。

3.1不受年轻观众喜爱

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观众基础,新的市场环境更需要年轻的观众。如果失去了观众,任何艺术形式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也完全没有了继续传承下去的必要,就已经结束了它的艺术生命。就当前文化市场现状而言,观众群体出现断层趋势明显。作为我国第二大文艺剧种,越剧在江浙沪地区原本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其发源地之一的浙江湖州更是票友云集,与越剧相关的活动举办频繁,形式丰富,既有电视、广播电台举办的,也有爱好者自发举行的。然而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明显发现,参与越剧演出的票友和爱好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多,年轻人除部分演员之外参与观看的都非常少。当今的年轻人对京剧、越剧等从传统曲艺并不感冒,其主要原因是年轻人的消遣和娱乐方式有了更多选择余地,休闲的方式也多种多样,这也是包括越剧在内的传统戏曲文化缺少年轻观众支持的根源之所在。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良革新,外来娱乐文化的强烈冲击,使更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轻人逐渐远离越剧等传统戏曲文化艺术,戏曲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正在消退,或者说已经被更多新潮、时尚的娱乐休闲形式所替代。

3.2市场需求萎缩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种娱乐放松方式进入百姓的生活中,湖中人民群众的欣赏层次也不断提高,物质文化和精神追求也日渐多元丰富,特别是随着影视剧和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壮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进一步加快,年轻一代逐渐习惯了综艺、电视、电影等精神快餐,使传统越剧丧失竞争力。以湖州市越剧团体为例,目前除少数二、三家剧团市场活动还能正常维持开支以外,其他剧团的发展可以说是困难重重,陷入瘫痪。学员招收不上来,老师傅面临退休,正常的排练和教授无法保证,更保证不了演出质量。

3.3梯队储备人才结构不合理

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储备人才的培养,后备人才的缺乏将制约越剧在湖州的发展前景。现行的培养体制因循守旧,与新的市场形势和审美环境下对于越剧后备人才的需求并不匹配,越剧艺术的发扬和传承要靠更加年轻、更加新潮的后继人才。培养机构所培养的戏曲人才普遍在进入专业演出团体后不能马上符合剧团表演要求,一般存在多年的适应期,而这段适应期也成为艺术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无法在专业团体中迅速崭露头角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艺术培训机构与专业剧团间缺少交流和联系的桥梁,使得人才培养定位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很多民间剧团依然沿袭师傅领徒弟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这也造成了越剧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对一”的窘境,人才培养方式非常不合理,一名演员经常是十几年来只能跑跑龙套。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剧表演人员的待遇水平太低,亟待提高,对越剧发展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表演艺人建立特别的奖励机制.鼓励年青一代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越剧表演和研究上。

3.4表演陈旧,缺乏创新

观众的思想观念和欣赏水平在不断发展,加之外来文化而进入和新生艺术形式的涌现,使人们越剧艺术有了新要求,戏剧的表演和内容要能把握时代命脉,符合现实环境。而越剧无论是演出节奏、剧目内容和表演手法反映出的内容已经与现实社会脱节,距离在越拉越大。难以与观众引起共鸣,缺乏艺术魅力。过慢的表演节奏与快节奏的生活速率相违背。演出剧目至今还停留在《梁祝》、《红楼》、《西厢记》、《碧玉簪》和《孟丽君》等传统曲目,脱离不开“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等人物,以及“私定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的狗血剧情。

3.5缺乏经济支持,改革步伐缓慢

越剧发展需要经济支持,为了争取观众适应观众,现代越剧演出要从灯光、舞美、布景、服装和道具方面进行革新,越剧的道具、服装和佩饰都需要专门定制,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为了收回从成本只好提高票价,票价高了看得人少,又影响了剧团的收入,形成了恶性循环;剧团体制改革步伐缓慢,缺少强有力的措施,演员新城代谢不畅,管理和运营跟不上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艺术生产力得不到解放缺乏后劲。开拓演出市场缺乏手段和力度,越剧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越剧在湖州的传承及发展建议

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也是传统戏曲文化的共同问题,怎样妥善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延续越剧的艺术魅力,是越剧发展过程中不可不谈的问题。越剧的传承与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通过从业者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实现。4.1政府重视,营造活跃氛围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史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越剧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曾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湖州人民对越剧始终怀有独特的情怀,作为吴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责任和义乌做好越剧的发展和传承工作。

良好的经济基础、文化氛围和人文条件,才能使越剧艺术再创辉煌,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越剧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大对越剧的扶持力度,推动越剧艺术新发展,在年轻人中推广越剧,培训专业人才,为越剧文化的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4.2推动产业化发展

越剧文化应适应市场,越剧文化产业化是越剧发展的重要阶段,产业化能使越剧的市场基础得到保障,很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当作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剧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急需过大推广的今天,更要实施产业化发展策略,加大产业化发展规模。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民营剧团和专业剧团的演出、利用经济和政策方面的扶持吸引优秀学员等。

4.3依托群众,打造品牌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品牌化是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而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是市场和资源,越剧的传承置于特定的文化氛围中,赋予越剧以一定的文化内涵,让越剧从纯粹的戏曲演绎成为文化的符号,使观众从中得到多重享受,越剧应该坚持不断创新的宗旨,依托江南悠久文化和历史,开发新型剧目,与各种外界条件融合,深入群众内心。把传统艺术与现代传媒相结合,打开全国市场,赢的观众支持,使越剧剧目成为一道道色彩纷呈、风格迥异的品牌文化大餐,吸引众多戏迷和观众。结 语

湖州的越剧发展有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同其他戏曲文化一样受到各种限制,有自身的发展瓶颈。通过对越剧发展过程,以及越剧在湖州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找出不足,有针对性地运用政府和市场的力量,依托雄厚的群众基础,更好地让越剧在湖州地区得到发展和传承。

参考文献

[1]俏俏,何永;当代越剧传承与未来发展方向——2013年长三角越剧学术研讨会发言集锦[J];文化艺术研究;2013(S1)

[2]谢继来;浅论越剧的传承与发展[J];赤子月刊;2012(12):213-214 [3]黄连飞;对发展越剧文化的思考、实践与管理[J];管理观察;2012(12):213-214 [4]杨晓浤;论越剧在当代的生命力[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40-42 [5]张配英;浅论民间越剧的传承与创新[J];大舞台;2010(10):79-79 [6]盛月芳;越剧流派的传承与突破[J];剧影月报;2012(1):46-47 [7]求倩一;地方戏剧越剧发展的借鉴意义[J];艺术评鉴;2016(21):152-153 [8]高澄名;中国地方戏曲越剧音乐的现代发展[J];北方音乐;2014(15):68-69 [9]沈美娟;简析越剧的地域文化特点[J];剧影月报;2012(3):57-58 [10]孔珍君;浅议越剧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3(24):185-185 致 谢

经过近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设计已顺利完成,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和同事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得到了XX老师的关怀,XX老师的悉心指导。从论文选题、实验设计到论文定稿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XX的大力帮助下完成的。此外XX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研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对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起了很大的作用。在此向导师表示最深的谢意和最美的祝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以及陪伴我、支持学习的家人,在这里衷心地谢谢他们!

篇2:由越剧的发展看越调的传承

河南越调是河南地方戏曲的三大剧种之一。从它的发展来看, 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可是当笔者在江西提到河南越调时, 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河南越调这种剧种, 好多都认为我说的是越剧。我个人认为有必要把越调和越剧的区别写出来, 一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两个剧种;二是通过对越剧这种新生剧种的发展的分析, 能够对越调的发展有所启示。

河南越调具有3 0 0多年的历史, 而产生在浙江嵊县 (古越国的领地) 的越剧从1 9 0 6年算起只不过才有1 0 0余年的历史。在江西, 能让人人知晓越剧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大。河南越调在清末民初时处于鼎盛时期。这时班社星罗棋布。随着社会的进步, 爱国、民主思想的提出, 各个行业都相继兴盛起来。在戏曲方面河南出现了豫剧, 并迅速发展起来, 还有河南曲剧的兴起。它们从河南越调那里抢走好多的观众。虽说河南越调仍保持河南三大剧种的地位, 但越调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发展势头。越调为什么这么不堪一击?然而这时新兴起来的小剧种, 像越剧、评剧兴旺起来。在竞争激烈的时期, 越剧能一步一步的走向繁荣, 成为影响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 又成为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 这足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一、优秀剧目

越调的传统剧目有四百多个, 老艺人将它们分为“正装戏”与“外装戏”两类。正装戏的内容大多是以宫廷生活、政治斗争为主的“袍带戏”。主要的有《文王吃子》、《哭殿》、《长坂坡》、《借赵云》、《双进忠》、《姜纳昧亲》等。外装戏的内容以公案传奇、家常理短、儿女情长为多。主要的有《白奶奶醉酒》、《火焚绣楼》、《李天保吊孝》、《李双喜借粮》、《青龙山》、《刘工案》等。以历史剧演出为主的许昌越调剧团始建于1 9 6 0年, 该团演出的优秀剧目《无佞府》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艺术片。六十年代创作演出的现代戏《卖萝筐》、《夫妻俩》由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成戏曲舞台艺术片。八十年代改编的历史剧《白奶奶醉酒》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 并获小百花奖。河南省越调剧团的优秀剧目《扒瓜园》、《李天保娶妻》、《诸葛亮吊孝》、《智收姜维》先后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成电影。

越剧的剧目有早期的1 3 0余出和绍兴女子文戏时期的250多出。大多演的是反映农村生活的小戏, 如《卖婆记》、《箍桶记》、《卖青炭》、《养媳妇回娘家》等。1 9 5 3年袁雪芬与范瑞娟合作主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我国第一部大型彩色戏曲影片, 并获得国际电影节“音乐片奖”。越剧还有不少优秀剧目被拍摄成影片, 如《红楼梦》、《打金枝》、《祥林嫂》、《碧玉簪》、《追鱼》、《柳毅传书》、《情深》、《西厢记》、《相思树》、《斗诗亭》、《云中落绣鞋》、《毛子佩闹宫》、《半篮花生》、《花烛泪》等2 0余部作品。

从上述分析看越调的剧目繁多, 但优秀的经典的剧目太少。搬上荧屏的还不足越剧的一半多。所以越调必须要加强好剧目的创造, 不然观众就会产生审美疲劳, 越调就会在竞争强烈的浪潮中失去一席之地。

二、艺术流派

河南越调唱腔大致可分为“上路调”和“下路调”两个地域流派。流行在河南中东部的“上路调”曲调粗犷豪放, 激越高亢, 简洁明快, 较多的吸收了河南坠子的音乐形成了大腔大嗓的特色, 以外装戏的演唱为主, 【铜器调】、【乱弹】占重要地位。流行在豫西南南阳一带的“下路调”曲调古雅质朴, 清醇委婉, 柔和细腻。“上路调”又形成了以旦角毛爱莲为首的具有“婉约”风格的毛派唱腔和以须生申凤梅为代表的“豪放”风格的申派唱腔。下路调是细腻柔美的演唱风格, 不尚大腔大嗓 (调) , 尤其是受大调曲演唱的影响, 往往在长歌漫吟之时, 注重一波三折的吟弄, 并常常与“咿”、“呀”、“哪”等衬词、衬字结合使用, 使唱腔旋律更富华彩, 以演正装戏为主, 【流水】占主要地位。

越剧成熟以后形成了较多的流派唱腔。例如花旦有袁雪芬 (袁派) 、傅全香 (傅派) 、戚雅仙 (戚派) ;小生有范瑞娟 (范派) 、徐玉兰 (徐派) 、尹桂芳 (尹派) 。

河南越调具有3 0 0多年的历史, 比浙江嵊县越剧的历史早约2 0 0年。在演员的唱腔流派上越调只是越剧的三分之一, 这非常值得反思。越调的优秀演员也不少, 为什么只产生了毛派和申派?而越剧则有袁派、傅派、戚派、范派、徐派、尹派等。为什么越剧的唱腔流派那么多?

三、音乐的表现力

河南越调形成于明末清初, 由于来源于民歌、小调, 越调音乐是曲牌联缀体。后发展为以板腔体为主兼唱曲牌。越调唱腔以“越调”为主, 兼唱“吹腔”、“昆腔”、“七句半”等。越调的基本板式有慢板类、流水类、铜器调类、垛子类、散板类五种。在传统的板式运用中慢板不能独立存在, 后面必须转入流水类板式。唱腔分一、二、三、四、五腔, 只能少唱, 不许多唱。其一、二、四、五腔的落音都是1音, 唯有第三腔落到6音。并且作为上下句的板腔体, 越调的其他板式上句落音相对还自由一些, 而下句基本上都落于“1”音。越剧的主要曲调有【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等。

越剧成功的关键在于勇于创新, 大胆改革。在其形成期表现出了强有力的融和性, 善于吸收其它剧种的长处。越剧1916年进入上海。吸收了绍剧的传统剧目、表演艺术和【流水】、【二凡】、【三五七】等唱腔, 开始用弦乐器伴奏。其唱腔被改成【丝线正调】, 有了【清板】、【导板】、【快板】等板式变化。1 9 3 8年才真正的更名为越剧。越剧的袁雪芬与琴师在【四工调】的基础上创造出【尺调】使越剧唱腔进一步丰富起来。范瑞娟在【六字调】的基础上, 吸收京剧的【反二黄】创造了【弦下调】。越剧中四工调、尺调、弦下调的落音都比较自由。因此越剧的表现力就比较强。

篇3:湖州镇水马灯的传承和发展

一、镇水马灯的传承现状

在几百年的历史更替中,镇水马灯经过长期的历史熏陶,有了其特有的文化意义,因此继承和发展镇水马灯这一民间舞蹈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民众物质水平不高,思想不能与时俱进,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过程中,虽然吸取了一些前人的经验,但是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艺术创新不足。复兴后的镇水马灯,虽然表演者在其中增添了一些新的元素,作了一些创新,如复兴后马灯道具由厚实耐用的彩布代替了易破的彩纸;用安全、多彩的荧光电子灯代替了旧时的蜡烛;在阵式编排方面,融合了北方的秧歌和一些现代舞动作等等,但是依然难以摆脱千篇一律的舞蹈旧俗套,因此想要达到在周边地区众多的马灯舞中脱颖而出的目标,这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表演形式单一。镇水马灯作为一项民俗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虽已被列入第二批湖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其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多数表演只是呈现一种欢乐地娱乐活动,表演时无法较为深刻的传达它的一些内涵,因此多数人仅仅只把它作为一种娱乐表演活动,而对表演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3.文艺骨干难寻。据调查,由于镇水马灯中断时间较长,因此对镇水自然村的马灯传统文化有深刻了解的人十分稀少。其次,一般村民都是以劳作为生活的中心,虽然目前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开始逐渐增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但是真正有组织能力,思想觉悟高,艺术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很好的文艺骨干少之又少。除此之外,一般农村文艺分子缺乏专业导师的指导,缺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离文艺骨干还有一定的距离。

4.传承人员匮乏。“镇水马灯 ”虽已被列入第二批湖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是村民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够深刻,兴趣也不大。青少年一般在学校学习,稍稍年长的青年为了打工赚钱一般也不会主动加入镇水马灯的表演队伍,因此对其感兴趣的可能是一些年纪较大或者待业在家无处工作的人,由于年龄或者其他各方面的原因,很难找到优秀的继承者继承,因此镇水马灯存在严重的后继无人的问题。

5.资金问题严重。现今镇水马灯表演一般是由政府全权出资,资金来源更是单一缺乏,而马灯表演的道具、乐器、演出服装等等都需要大量金钱的支持,因此单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往往是不够的,如若要扩大演出规模,就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了。

二、镇水马灯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由于文化娱乐内容的多样化,人们的社会生活习惯和文化大背景在不断地变化,镇水马灯虽得以复兴,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面临种种困难,镇水马灯想要在以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得到可持续发展,本人对此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和建议:

1.扩大宣传力度。人民群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倘若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无论多么美好的蓝图,都只能是政府和官员们的一厢情愿。所以,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只是某些部门、某些人的事,而是一个社会共同参与的大事。因此,要通过媒体宣传、政府宣传、学校普及等形式加强宣传,使非遗保护传承成为全民的共识、全民的自觉行动。

2.培养传承人员。镇水马灯主要是以民间舞蹈的形式来呈现的,表演者主要是通过人体动态展现镇水马灯的独特风采,因此镇水马灯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傅指导传授,马灯班子通过挑选新队员后,由师傅专门指导,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掌握表演的动作,然后参加各种表演活动。因此,要鼓励老艺人带徒授艺,对优秀传承者开展带徒授艺工作,或者开设培训班,加强马灯表演的练习。此外,对优秀的传承者和教老艺人都给予一定的经济及精神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对马灯表演的热情,提高传承质量。通过多种手段,培养一批年轻力强,热爱镇水马灯,能够积极指导和组织马灯表演的优秀传承人。

3.创新表演艺术。镇水马灯目前依旧属于一种小范围,小规模的民间舞蹈,其特色还不够明显,因此在表演艺术的设计上要有创新,能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除了培养优秀的传承者以外,还可以鼓励和扶持一些具有专业能力的艺术家,组建各类民间艺术团体,对镇水马灯等民间艺术进行保护,在继承镇水马灯特有的表演方式的同时再加入一些流行元素,如:一些现代舞的动作,现代较流行的歌曲,服装的更新与创意等等,重新包装与发展,为马灯表演注入新鲜血液,最终树立镇水马灯的独立品牌,走出农村,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4.保护生存空间。镇水马灯是春节期间表演的民俗活动,因此这是它的生存空间,现在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不断提高,一些春节民俗活动被人遗忘,今年除除夕夜那天镇水马灯有表演过一次之外,在春节期间没有进行任何演出,因此要保护镇水马灯能得以可持续发展,就要保护镇水马灯活动的生存空间,要深入挖掘镇水马灯这一民俗活动的艺术特点,把它引入参与到旅游和经济活动中去,走边保护边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篇4:探析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武术的特征

1.1传统武术拳种和形式的多样性

据20世纪3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国传统武术拳种套路有二千多种。我国传统武术的流派比较著名的当属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门派,其实在它们的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拳种纷繁,命名角度多样,多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门”,姓氏,人名,地名等角度来命名。

1.2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武术之所以说是中华文明精髓,其本质在于它的独特性, 武术的套路是中国一代又一代武术家的心血,是中国人创造的世界文明,外国人称之为“功夫”,近年来中国武术走出了国门,走上了世界舞台,吸引了众多外国武术爱好者的眼球,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色彩。

1.3带有明显的技击色彩

中国武术的拳种繁多,无论那种套术,都涵盖了踢,打,击,刺, 摔,抬等攻防的动作要领,在和对手拳术比较的同时,充分体现了攻防的特质,但是在一招一式来回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技击的雏形。

1.4强调内外合一,重在提升修习者的精,气,神

中国武术同表演和竞技大不相同,它不仅能提高修习者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修习者的精气神综合素质。注重身体的平衡性和心理的平和性,达到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的境界。武术并不是舞台秀,也不是为了获取金牌的竞技手段,它追求的是一种看似不争不强实则能够战胜对手具有强大的爆发力的制敌境界。

1.5习武主体的范围不限

中国武术种类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国别人群的兴趣需要。广大武术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自由的选择某一形式的武术展开练习,能够提高身体素质, 到达修身养性的目的。

2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

2.1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

我国国民 要充分了 解中国武 术的来源 和发展历 程,通过对历史悠久武术文化的了解,意识到传 承中国武 术文化的 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能够站在时代的最前线,继承中国武术的同时也创新它, 增强我国 文化软实 力, 为世界文 化多样性 注入新的 活力 。

2.2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

中国武术经历了4200多年的兴衰历程,然而这并没有抹掉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世界需要中国武术, 中国武术在世界文化宝库当中是不可取代的,中国武术的独特性是其它国家所无法模仿来的。中国武术文化是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增强传统武术文化的凝聚力,提升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

2.3传统武术的文化自尊

对武术而言,文化的自尊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社会政治和经济是不断发展的,相应的文化也要与之相协调。中国武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要始终坚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使武术精神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动传统武术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

3武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3.1大量拳种失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传统武术的拳术保守估计2000种,可是大量拳种由于后继无人,因此许多拳术都失传,再也没有办法使消失的拳术完完整整的复员。到了近代,武术竞技比赛的增多,使得传统武术在竞技当中失去了自己原来的面貌,成为以金牌和奖项为目的而进行的战斗。从竞技比赛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风气,人们大都急功近利,但是习武要求必须心平气和,而当今人盲目追求速度和利益,即使学习了武术,也未必能够真正领悟到武术的精神内涵,搞不好还会“走火入魔”。综合上述两种情况才产生了“人去艺绝”后继无人的现象。

3.2竞技武术成为追捧对象

在我国体育学校的招生对象中,大多接收学习竞技武术的学生,这就直接造成了社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竞技武术就是武术,武术只有竞技武术。社会上完全把武术当成一种比赛的手段, 无论从奥运的比赛项目上,还是全国各地武术比赛来看,武术被强迫的包装成了竞技武术的面目,习武之人以比赛获取金牌为目的而不是真正的想成为武术的继承人。

3.3青少年缺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和兴趣

中国武术实际上是在走中国戏曲的道路,我们在传承中国武术的同时,忽视了对新一代青年的武术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不足,对中国武术的兴趣不足。另外,武术只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对其接触太少。

3.4中国武术被“外来”运动项目取代

当今社会存在着这么一种现状:中国武术登上世界舞台,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武术爱好者的学习,中国武术被外国人继承,可是在中国,人们大多喜欢在工作学习之于学习跆拳道,瑜伽,柔道等运动项目。中外对待武术的态度,明显揭示了中国有崇洋媚外的心态,这种反差打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4武术的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策略

4.1武术的文化保护

我们要提升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武术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当中。要从学校教育出发,提升武术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视程度,使武术教育普及课堂,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武术的文化意义,进而引起学习武术的兴趣。

4.2武术的传承

传承,顾名思义,传播和继承,传播,我们不仅要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舞台,还要在国内进行普遍性的宣传和教育。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靓丽的奇葩,但是在我们国内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譬如农村,武术的传播情况却不尽人意,武术源自农村,应该在发展后再回归给农村。中国武术的继承,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使中国武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承者要从小培养,打好身体柔软性的基础。

4.3武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在推动中国武术在世界的传播已经发挥了推动力量,像《功夫熊猫》等影视票房的大卖已经使世界各国人民发现了武术的魅力所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好莱坞的巨星,他们深厚的功夫底蕴在每部武打动作片中增添了极大的看点,也带动了粉丝们学习中国武术的热情。武术的媒体化已经成为武术的趋势之一。

传统的武术,多少会有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糟粕,对于这些我们也不能死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简化传统复杂难做的武术套路,使其变得简易而有趣。另外在进行武术表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增添舞台效果,比如增添一些背景,音乐,对声光进行一定调整。融入新技术,谋求新发展成为武术发展的另一趋势所在。

政府要加大对组织武术展示和同台竞技比赛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定期组织武术经验交流会,开展资深武术教练的亲自面授会; 我们要借助旅游平台进行武术的推广,充分挖掘各地的武术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武术旅游品牌,开展各种主题的武术旅游活动,以此达到弘扬传统武术的目的。群众是武术发展的基础,武术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其应当成为大众所喜爱的运动之一。

5结语

篇5:越剧吕派传承之我见

【关键词】 越剧;吕派;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越剧吕派是由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吕瑞英创立的流派,吕瑞英专长花旦,但她戏路宽广,文武并重,兼擅青衣、花衫、刀马旦,她的嗓子音域宽广,音色甜美,在唱腔上,师承袁派,后又根据自身条件和擅演剧目创新发展,自成一派,被公认为吕派。

我作为一名吕派花旦,有幸在上海跟吕瑞英老师学习了《花中君子》和《桃李梅》两部大戏。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传承吕派是我们青年演员的责任,对吕派的传承也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首先,吕派的传承是以唱腔传承为基础的。戏曲演员学习一个流派,首先要掌握这个流派的唱腔。吕派的唱腔脱胎于袁派,但是,吕瑞英老师在学习袁派的过程中并没有“死学”,而是根据自身嗓音明亮、音域宽广的特色,使唱腔更加昂扬明亮、甜美动人。吕派唱腔既有活泼娇美、灵活多变的旋律色彩,又不失华彩清新、细腻隽永的情韵。加之吕瑞英在唱法上富有张力和弹性感,使得唱腔跌宕起伏的同时,流利顺畅,有着青春的动感与活力。

我在学习吕老师唱腔时,主要是模仿她的唱腔,如《花中君子》的《骂堂》是全剧的高潮,女主人公陈三两发现贪赃枉法、对其严刑拷打的知府竟是失散十年的胞弟李凤鸣时,气得五内俱焚、痛得肝肠寸断,此段唱工繁重,吕老师在大段[弦下调]中融进[尺调]的成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人物既愤恨又悲痛的情绪,感人至深。我在学习这一段的时候,一开始会尽量模仿吕老师的唱腔,吕老师就教导我说,人物的情绪是发自内心的,她既恨又痛,所以,在唱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模仿,而要体会人物当时的情感和状态,发自内心地唱,只有这样,唱腔才自然流畅。我意识到,在流派传承的过程中,依赖“死学”和刻意模仿是不行的,必须先熟悉老师的唱腔,将它深深地记在心里,牢牢地印在脑中,在表演的时候,以情带腔,自然流露。

在我学习《桃李梅》的过程中,吕瑞英老师一字一腔地教我,只要有一个字唱得不对,也要全部重来。吕老师还特意指出越剧是分尖团字的,比如“救表兄要借助鸿郎一臂力”的“借”字,“冒死进京”的“进”字,都是上口字,并说,现在很多青年演员都不注重咬字,而咬字正确是唱腔传承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她会不厌其烦地为我纠正咬字错误,有时候,她教我一遍,我在唱的时候一投入感情,又忘记了,她就会一遍遍地为我纠正,直到我记住为止。吕老师的耐心传授,也使我意识到,唱腔传承中,细节很重要,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决定了唱腔的成败。只有注重细节,一丝不苟地学习,才能还原唱腔的本来面貌。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到吕老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老艺术家,她创作的唱腔即使在今天听来也毫不过时,具有永恒的魅力,她所创立的吕派艺术博大精深,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掌握,我恨不能多在吕老师身边一刻,多学些吕派艺术的精髓。但吕老师说,学习吕派唱腔死搬硬套是不可取的,一个演员不可能一辈子只演一、两个前辈塑造过的人物,在演新的人物时,将老唱腔硬搬过来是不行的,吕派唱腔的精髓就在于要根据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自己所学,融会贯通,创作适合人物的唱腔。这使我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把老师教过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融入到自己的唱腔中,才是真正地传承了吕派唱腔。

其次,演员传承吕派表演,在投入真挚热烈情感的同时,也要把握尺度。吕瑞英老师在表演上,也极具特色,我早年学习吕派,观摩过吕老师的《打金枝》,她在其中出演公主,公主形象主要体现的是“骄娇”二气,《打金枝·闯宫》一场,吕老师出场,眼神上挑,头向上扬,不可一世。一亮相,顿时,满身散发着优越感的傲娇公主就呈现在台上了。在表演公主挨打之时,她先是硬把脸蛋儿凑近郭暧,柔声媚气地发出一连串“你打,你打,量你也不敢打”的挑衅式言语,之后,她挨了打,又在惊诧之中,本能地以手捂脸,像是还不相信挨了打似的发问:“啊!你真的打我了?!”问得娇声娇气的,这瞬间的音容姿态,活灵活现。之后,她如梦初醒,哭着上前:“你打死我吧!”,这一举动,迫使年少气盛的郭暧一把将她推倒在地,出门而去。这—下,她坐在地上“喂呀”—声地大哭起来。吕老师这一连串的表演极好地诠释了公主高傲、娇气的形象。

吕老师曾教导我说,演戏一定要投入情感,不要想着自己在演这个人物,而是要把自己当成这个人物。比如《花中君子》“赠弟卖身银”一场,李素萍为了安葬父亲、资助弟弟读书,被迫自卖自身。为了不让弟弟牵挂,虽然她心内悲苦万分,但劝慰弟弟时还要面带笑容。吕老师说自己在排练这段时,曾忍不住恸哭起来,这说明吕老师已经把自己当成了剧中的李素萍,投入了真感情,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表演更真实,真正打动观众。同时,吕瑞英老师也说,演戏要投入感情,但不能演过,一旦过了,就会不自然,不真实,也不能打动观众,眼神是非常重要的,一身之戏全看脸,脸上之戏全看眼,你的眼神如果出错,那么,观众是很容易发现的。

另外,演员一定要将内心所思所想用恰当的表演方式呈现出来。我在排练《桃李梅》时,有一段是袁玉梅因为二姐被抢婚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要赶紧想出办法解救二姐。表演这段时,音乐有一拍的停顿,我便在停顿时,表演成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之后又觉得这个办法不行。吕老师说这样不对,袁玉梅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一直焦急地想怎么办才好。这里虽然只是一个很微小的细节,但也不能轻易放过。我当时惊叹于老师怎么能发现表演中如此细微的不同之处,老师说细节决定成败,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表演传达出的情感,观众都能感受到,所以,表演一定要恰如其分的传达情感,要精益求精。

再次,传承吕派的同时要注重创新。在很多人眼里,戏曲的传承和创新是矛盾的,传承就意味着固守传统,不思进取,而创新则意味着背弃传统,寻找新的出路。在学习吕派艺术的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传承和创新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吕瑞英老师的唱腔有鲜明的吕派特色,这是我们青年越剧演员要传承的。同时,吕老师并不反复运用自己创作的那些脍炙人口的旋律,达到让观众记住的目的。吕派唱腔始终处于变化中,没有特别的规律可循,几乎是一戏一腔,千人千面,永远都在创新之中。何占豪曾赞美吕老师是“天才的作曲家”。在《打金枝》里,吕老师是傲娇的公主,一段[尺调腔]“头戴珠冠压鬓齐”,节奏舒展、旋律瑰丽,悠然自得,将一个高傲娇嗔、睥睨万物的公主形象塑造得恰如其分。在《西厢记》里她是“活红娘”,在《拷红》的唱腔中,她运用[四工腔]与[尺调腔]的结合,发声纤巧柔美,生动好听。将一个活泼可爱、善良正直、爽朗热情的小红娘表现得惟妙惟肖。在《凄凉辽宫月》的最后一场中,吕老师则创作了一段弦下腔“一弯冷月照宫墙”,获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每一段唱腔都是根据特定的人物设计的,都是创新。吕瑞英老师教导我们青年演员说:“我不愿意为了追求流派特色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哪怕因此让这个流派断子绝孙,我也绝不后悔。”正是有这样的勇气,吕派才能在艺术上永葆青春。

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吕老师还特别善于借鉴其他剧种的经验,如《桃李梅》“风雨同舟”一幕,女主人公袁玉梅女扮男装进京告状,途中遭遇风雨、路途泥泞难行。此处,吕瑞英吸收借鉴了锡剧“行路板”的节奏类型,创造设计了属于越剧的“行路板”,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袁玉梅上京告状焦急万分的情状。所以,我在跟老师学习的过程中也体会到,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保持唱腔纯正的同时,从人物个性特点出发,创作唱腔,并及时吸取借鉴其他剧种的经验,才能塑造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舞台人物,才能使吕派艺术永葆活力。

最后,吕派的传承不仅是唱腔传承,而且是吕瑞英老师精神的传承。吕老师在传授吕派艺术的同时,她对戏曲执着认真的精神、谦虚谨慎的作风也时时刻刻感染着我,教育着我。在学习《桃李梅》这部大戏时,我只背熟了自己扮演的角色袁玉梅的台词,其他人的台词仅仅是知道而已。吕老师说这可不行,你是主角,是这部戏的灵魂,必须把所有人的台词都背会记熟,这样你才能上舞台,才敢上舞台。

吕老师暮年参加了越剧明星版《舞台姐妹》的演出,她只扮演一个讲述人的角色,但她的认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演员。她曾经说“演员演戏,乌龟、王八、强盗、贼,样样都要会演。”不能因为角色小,就不认真演。她对待角色的态度,让我们这些青年演员体会到何谓“角色无大小,全当正戏唱”。

吕老师一直保持着谦虚谨慎的作风,有一次,我拿着《桃李梅》的剧本找老师,剧本上写了“吕派《桃李梅》剧本”几个字,吕老师看到后,就教导我说,不能这样写,吕派是我创立的没错,但是,一部戏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晶,我们做演员的,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这一举动也使我的内心受到了震撼。吕老师还教导我们青年演员,选择戏曲就是选择清贫,不要计较得失,不要羡慕那些影视演员,要守得住舞台。我认为,吕老师的精神,值得每一位戏曲人学习。在传承吕派唱腔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传承吕老师对戏曲认真执着的精神,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和谦虚谨慎的作风。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每一个戏曲人都深受鼓舞,在戏曲将要迎来振兴的今天,传承老一辈戏曲人甘于清贫,敢于吃苦,热爱戏曲,无怨付出的精神,就显得更为重要。

篇6:越剧在湖州的传承与发展

中原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根源。文章深入解读了中原文化的内涵,从客观角度分析了书籍设计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从本地域书籍设计现状和中原文化特点出发,探索了中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传承之路。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书籍设计 传承 发展

书籍作为文字的载体,在传播中原文化的道路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阅读书籍,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地方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这是书籍本身所具备的传承作用。从书籍设计的角度而言,书籍从装帧到设计再到数字化,其本身也在不断地自我延异,而且也在逐渐地改变着阅读方式和文化传播形式,书籍传承文化,文化反过来影响着设计。

书籍设计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寻求自我的定位。在传统纸文化的背景下,观念由狭义向广义转变,从装帧到书籍设计,转变的是思维方式,在技术与艺术的继承与创新中,完成由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时代过渡。材料与工艺的多样在书籍设计中彰显个性,版式的自由发展使其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竖排文字,空间得到了极大关注。概念形态的奇思妙想正在颠覆书籍固有的长方形六面体模式,从内到外、多层次、全方位,围绕书籍的本质功能进行探索,进行着书籍建筑形态的构造游戏。而如今,视觉文化发生了历史性转变,电脑屏幕成为了我们观看的主体,作为书籍设计主要要素的文字也跳出了纸张的控制,跃然屏幕之上,成为了新的载体存在。从电子书的兴起到电纸书的出现,再到时下流行的微阅读的大众传播。新科技、网络文化的流行,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开机化的生存方式,大容量的存储空间,图文并茂的版面设计,方便快捷的阅读等这些适合大众传播的阅读方式都在冲击着传统。将刚刚由“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的人们一下子又推进了“感官信息时代”。书籍设计也在伴随着文化的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着,这些新的变化给了我们一个机遇,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使得书籍设计兼具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又能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从而实现文化传达和沟通,这也许正是传承的意义。

一、中原文化概述

中原文化从地域上来说是以河南区域为主体的黄河中游地区的历史文化。在我国历史上,这里自古至唐宋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从历史的角度强调了中原重要的地理位置。以此地域形成的中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构建体系和思想特征,拥有着属于中原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始终引领着华夏文明的走向和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

作为中华文明体系的开端,中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从内容上看,中原文化包含了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等史前文化;从伏羲作网到大禹治水的农耕文化;造就了龙图腾和“龙的传人”的神龙文化;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政治文化;诞生了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圣贤文化和以整体治疗、多角度观察、奇特技术、和谐用药等手段著称于世的中医文化;集百家大成者的思想文化;塑造了以圣人为特殊群体影响社会的名流文化;造就了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木兰从军、岳飞抗金、包公断案等英雄神话;产生了中国商人、商业和商文化的起源,以仰韶彩陶、唐三彩、汝瓷、钧瓷等瓷器制作技术,冶铁、制铜等发明为主的科技文化;创造了中华文化重要载体的汉字文化;掀起了寻根问祖的姓氏文化热潮;推动了宗教文化、武术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太昊陵庙会、洛阳花会、信阳茶叶节、马街书会、开封夜市等民间节会,开封盘鼓、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南阳玉雕、周口杂技等民间艺术,以及以洛阳水席为代表的豫莱饮食文化。从形式上看,中原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特点上看,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基础性、包容性、开放性、原创性等五大特点。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根,华夏之源。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原文化不断地与其他文化交流、融合、延展,以兼容众善、融合之姿吸纳外来文化,并在融合中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本地域特色的多元文化的发展趋势,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二、中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以河南地域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造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同时也成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力量源泉之一。河南省“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省,增强发展的软实力和支撑力。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突出“根文化”传承弘扬,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建设华夏文明重要传承区。弘扬中原文化关键在于文化信息是否能够传播出去,而传播的关键在于承载信息的载体。书籍正是利用文字、符号、图形承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叙述人类文明的进程,在文化发展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传承作用。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原文化的探索至今没有停止,这不仅是设计本源的问题,同时也是对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从根源和基础性上加强中原文化系列书籍的出版,从设计者的角度强化中原文化认同感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但精品书籍为之甚少,从出版者的角度而言加强与中原文化相关书籍的出版,提升文化传播的责任意识十分重要。从书籍设计者来说进行设计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书籍内容的文化内涵,使得书籍内容和设计形式达到文化上的高度统一,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文化传承。这是作为一名书籍设计者基本的职业素质。所以在艺术院校书籍设计课程学习阶段,拓展学科领域,在专业教学中逐渐渗透有关中原文化的课题练习,从基础上加深中原文化的认识,这对于中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河南地区剪纸艺术历史悠久,艺术内容大多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造型复杂而多变,这种特有的纸工艺同样肩负着传承中原文化的使命。学生通过实地对河南本地的剪纸艺人进行采访调研,采用笔录和摄影的手法,记录了河南地区剪纸艺术形式,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关于河南地区剪纸文化的书籍设计。(图1)整体书籍采用传统的线装形式,以现代印刷工艺为技术基础,结合剪纸艺术特征进行整体设计,从书籍封面到版式设计无不渗透着中原文化的丰富色彩。整体设计淳朴、浓郁,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作者在书籍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加深了对剪纸文化的了解。

(二)从开放包容性上注重书籍设计载体的形式转变,发挥文化传播者的主导作用

中原文化通过书籍载体的传承,必须注重传统书籍设计形式的创新,信息传递的有效性以及书籍的艺术审美,从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构筑书籍设计的空间艺术,这样才能带给读者感官享受的同时真正提高中原文化的传播价值。如今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载体分担了文化信息传播的部分功能,使其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也让文字的创作者得到了无限的空间进行创作,影响着文化的传播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书成为了书籍本身的独立艺术,这是数字时代的积极表现。传统书籍在文化传播中不会消亡,文化的传承形式既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又必须积极探索新的途径,结合时代技术,迎合大众阅读的传播方式,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读者群,从而形成从“线下”到“线上”全面的中原文化传播体系,推动中原文化的发展。例如: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是中原民间文化中的突出代表。朱仙镇年画构图饱满、线条粗犷简练、造型夸张古朴、色彩艳丽,体现了当地浓郁的艺术特色。设计者通过《探秘朱仙镇年画》系列书籍设计,把朱仙镇年画这一悠久的民间艺术通过书籍设计进行传承,与此同时通过现代电子书、微博、微信的载体平台进行线上书籍文化的推广,从多种渠道进行中原文化的传承获得良好的效果(图2)。

(三)从原创性角度加强中原文化在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书籍设计者在进行创作的同时也是对文化的理解再现,通过对中原文化内涵的深入分析,充分利用中原文化资源为设计灵感,在进行书籍设计时能够充分提炼关联文化元素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创新。从石器时代的陶器纹样到后母戊大方鼎的青铜造型,从南阳画像石到朱仙镇木版年画,从豫剧戏曲人物到少林宗教中的装饰图形等,这些在中原大地的土壤中孕育出的造型,都是书籍设计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资源,把它们根据书籍内容进行设计形式的提炼和打散重构,可用于书籍封面、内文的版式设计中去,强化中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木版年画中艳丽的色彩对比,剪纸艺术的中国红,唐三彩中的黄、赭、绿,泥泥狗中的黑,宗教文化中的五色等这些传统的色彩和图形一样,充分体现了中原色彩观念,借鉴这些色彩语系进行提炼,作品简约鲜明对比强烈。汉字是组成书籍设计的重要元素,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在书籍设计封面设计中不仅要熟练把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深入了解汉字的内涵。而在正文中,宋体字是运用最为广泛的字体形式。目前针对宋体字的设计种类就有几十种之多,通过汉字字体的创新能够进一步促使中原文化与书籍设计的交互融合。从中原文化中提炼出来的这些图形、色彩、文字不仅能够充分表达出中原文化特色,在书籍设计中也能更好地起到传播与交流的作用。

总之,中原地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数不胜数,这为书籍提供了内容,也为设计提供了灵感。书籍本身是最具文化气息的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原文化的道路上,扮演者主要的角色。设计者要以新的视角和方式捕捉文化信息,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从内容到形式的统一,传统到现代的融合,在设计中汲取文化的养分,在书籍的载体中传播着中原文化内涵,探寻一条文化的传承之路。

上一篇: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方案下一篇:水一样的古城优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