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2024-05-09

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精选7篇)

篇1: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摘 要:以南京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抽样调查研究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认知,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对非遗的情况知之甚少,不能正确意识到目前非遗发展的状况,这些认知误区严重阻碍了非遗的发展。为此,建议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相互配合促进非遗文化宣传,大力培养非遗专业化的传承人并对非遗适度商业化。

关键词:非遗;传承;创新;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4-121-03

一、研究背景

快节奏快消费时代大背景下,物质财富急剧增长,精神文化明显缺失。我国这一情况尤为显著。国家经济高度发展,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跟上经济建设的步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发展正逐渐被人淡忘,政府亟需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文化。

如今,中国已有39个项目跻身世界级非遗,项目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1项。2017年两会期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在会上提案:“将保护非遗文化提升到民族文化自信来认识。”保护非遗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这些年,政府和人民逐渐意识到非遗的重大意义,对非遗的保护抢救工作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就我国非遗目前的发展情况来讲,十分令人堪忧,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非遗传承后继无人

继承人凋零是非遗衰落的最主要原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非常紧缺。老一辈相继逝去,而当下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非遗相关工作,一是薪酬不高难以糊口,二是手艺难学考验耐性,也因此新一辈后继无人,才造成了非遗如今尴尬的局面。

(二)地方保护机制欠缺

非遗扎根于民间,代表着全国各地的地域特色,需要因地制宜的保护,地方政府在这样的保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偏远地区,往往“重申报轻保护,重开发轻传承”,很多都是走流程过形式而已,究其原因是缺少专项资金的支持。

(三)法律保护存在缺失

不少民间文学被人恶意篡改,成了活跃在舞台上娱乐大众的笑料,由此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容易给人们造成误导。但是这种情况依然屡禁不止,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措施?砑右怨苤疲?这也凸显了非遗缺少法律支撑的问题。

二、问题的提出

回顾国内已有的关于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当下研究地方性非遗项目保护和非遗产业化的文章居多。本文选择面向南京大学生群体针对南京非遗项目传承与创新方面做相关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方面,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遗留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谓十分丰盛,比如云锦、剪纸、金陵刺绣、秦淮灯彩等等不胜枚举。目前,南京已列入国家、省、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达145项,但不少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公众知晓率低、推广局限、传承人“断档”的局面。在南京市省级以上75个项目中,仅有20个项目建立传承保护基地,传承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缺乏,造成个别非遗项目已经消失或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南京市政府去年已经通过立法来加强保护,同时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系列活动,鼓励高校、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开设非遗专业、设立传承班。

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群体中普及非遗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对未来非遗的发展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显得意义非凡。可惜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对非遗知之甚少漠不关心,这是一个普遍现象。其次,对于以后非遗的发展,传承和创新二者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做好协调。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传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既懂得发扬自己的特色,勇于创新,又善于继承传统非遗的特色,才会更易成功。可见,传承和创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得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继承中创新才最可取。

本文着重关注以下几个研究问题:大学生对非遗的发展认知,非遗传统和非遗商业化的辩证关系和非遗创新带来的经济价值。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发现

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抽样研究方法,关注南京大学生群体对非遗目前发展的看法,在南京的栖霞、鼓楼和浦口三个区域的7所高校里对104位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女比例约为3:7。辅以走访了几位南京非遗大师的个案研究法,收集研究数据。

在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挖掘到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的认知存在一些误区,从中也折射出相关问题。

(一)大学生对于非遗发展状况持乐观态度,极少意识到非遗濒临绝境的危险

据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大学生认为南京市政府对非遗的保护情况较好,34.62%的人认为保护一般,真正为非遗前景感到担忧的大学生只有2人。而据我们实地走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和习俗正在不断消亡,如民间戏曲、戏剧在衰落,年画、剪纸、皮影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传统的民俗文化艺术如萨满调、子弟书等已经绝灭,岔曲、古琴也濒临绝灭,剩下的摔跤、拉洋片、庙会等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可以说,大学生对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情况并不了解,甚至有些“盲目”乐观。

(二)相关宣传教育不到位,大学生对非遗缺乏必要关注,保护意识淡薄

我们是在南京高校做到调查,所以选择了南京的代表性非遗项目―云锦作为测量性调查对象。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居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两大名锦”,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2006年,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对与云锦的保护力度和宣传力度一直都很强,除了南京云锦博物馆,还专门成立了云锦研究所,它是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如今,云锦的发展势头良好,已经逐步走向世界舞台并与时尚接轨,被更多的人们所熟知,是南京名副其实的城市名片。

然而,调查数据让我们大吃一惊。在问及云锦的保护评价时,23.08%的大学生竟然不知道云锦是什么,这几乎是对云锦良性发展论的一种巨大的讽刺和否定。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云锦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至少不像表面上说得那样繁荣强盛,与理想中的状态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这也从侧面反映,南京高校对特色非遗的宣传教育并不到位,存在许多认知盲区。

除此之外,有26.92%的人评价目前云锦的保护措施很好,25%的大学生评价目前云锦发展商业化严重,成为面目全非的摇钱树。以上三种较为极端的态度几乎均等,大学生对云锦的发展看法分歧较大,也从折射出目前南京政府对于云锦发展的商业化策略确实大力促进了云锦的发展,但是在文化精神层面,云锦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达到经济价值上的盛况。

四、提出建议

非遗作为民族特色产物,具有重大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南京云锦为例,作为南京市第一批发展起来的非遗项目,云锦的成效有目共睹。随着云锦的崛起,它不仅唤醒了南京人民的历史回忆和文化自信,还形成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南京特色旅游文化链。除此之外,云锦的特点决定了它走的是奢侈品路线风格,近几年逐步与时尚接轨,积累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推动中国风元素风靡国际时尚界舞台。这些都让中国以积极而充满活力的面目走向世界,为国家增添了一份特色魅力。

可以说,发挥非遗的重要影响力、实现非遗的重大价值是当务之急。根据调查数据,结合实际情况,我们对非遗传承和创新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三者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在对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这三者在非遗传承和保护中发挥作用调查时,数据显示,51.53%的大学生对于非遗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一观点持赞同态度;33.72%大学生认为教育机构的重视会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14.75%大学生认为企业的积极参与会使非遗重新焕发活力。这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对非遗发展最重要的是政府,其次是教育机构,然后是企业。

对此,政府应带头发挥组织作用,大力兴建非遗博物馆,采用最古老的方式展现非遗原貌,让人们领略其中的魅力;教育机构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普及非遗相关知识,唤醒学生的保护意识,创造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对感兴趣的学生加以培养;企业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努力寻找一种健康平衡的非遗发展模式。三者密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非遗的发展。

(二)适度商业化,让非遗发挥特色经济价值

针对非遗商业化,有人坚持非遗应该保持原汁原味,有人赞成非遗走向市场迎来生机,因此出现了巨大争议。要知道,非遗自古就是民间实践的产物,无法脱离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而独立存在。但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生活的方式相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非遗再不顺应时代变迁,而是一味固步自封,就逃脱不了被淘汰的命运。而商业化产业化就是其中一种形式,真正的发展与传承是让非遗项目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结合自身特点找到技艺与商业的契合点以实现自身价值。

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在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非遗学术研究的意见上比较认同,但是在商业化发展的意见上分歧较大,51.92%的大学生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19.23%持无所谓态度,15.38%不能接受,5.77%十分不能接受。总体来说,多数人可以接受非遗商业化发展,少数人持反对态度。在商业化过程中,非遗发展必须要选择一种健康且平衡的商业模式,既要保住非遗“精华”又要加入时代“特色”,比如说可以适当和现代流行元素的有机结合,古老的制作工艺配上时下最流行的事物,两者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保留了自己应有的特点,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

3.与时俱进,大力培养国家级非遗继承人。

时至今日,“宣传”仍然是保护非遗的核心,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重要前提。政府应当利用好这一点,加大对民众尤其是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意识到非遗的价值和重要性。而?τ谀壳澳暇┦蟹且疟;すぷ饔龅降闹饕?困难,50%的大学生认为后继无人是最主要的困难。

最近南京市政府联合诸位非遗大师开展了“非遗走进高校”的活动,受到了一大批学生的热情欢迎。不少参加过课程培训的学生表示活动让他们大开眼界,了解了许多之前压根不知道的非遗文化,从中受益良多。此次活动将会开启非遗发展的新方向,那就是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来。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增大,现在政府介入给大学生展现了非遗百废待兴且鲜少有人踏足的局面,作为社会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不少大学生将会从中把握机会,这不仅缓解了就业创业压力,还解决了非遗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未来大学生的加入将带来活跃的创造能力,给非遗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带领非遗探索出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王一淼,刘佳,王凌霄,路歌.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4).[2]南京云锦的保护、继承与发展现状[A].朱琰.艺术百家,2012,(05): 128.作者简介:

庞璐,女,江苏连云港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文君,女,江苏常州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吴诗怡,女,江苏南通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在校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篇2: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汉唐乐府”,成立于1983年,由南音名家陈美娥创办于台北,是以南音乐曲为基础的古典乐舞剧团。它是唯一受邀进入故宫演出的艺术团体,也是在建国60周年庆典演出和2010上海世博会闭幕式演出中唯一的台湾艺术团体,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国,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高校做过学术交流,受到美国林肯中心、乔伊斯剧院、巴黎市立剧院、荷兰阿姆斯特丹国家剧院、莫斯科契科夫国家剧院等世界著名剧院的邀演,屡获欧、美、亚各类国际性重要艺术节大奖。

“基因”是指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非遗基因”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衍传过程中形成并可继承延续的文化内涵的构成元素。“汉唐乐府”以“立足传统,再造传统”为宗旨,继承并发扬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探究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探索其对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基因的继承,以此观照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

一、立足南音

“汉唐乐府”是以南音为基础而进行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的。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主要由“指”(有词有谱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曲(”即散曲)三大类组成,集唱、奏于一体,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保留了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音乐形式和古典舞蹈艺术。南音起源于福建泉州,并用当地方言演唱,以琵琶、洞箫、二弦、三弦、拍板等乐器演奏,保留了工尺谱记写乐曲的传统,如今流行于福建闽南、东南亚、台湾民间,音乐风格典雅细腻、高贵古朴。

南音是历史过程中多种“非遗”基因融合的体现。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并广泛传播于民间,与当地民间音乐相互融合。它在形成过程中凝结了盛唐以来中原雅乐之精华,后又吸取元曲、弋阳腔、昆曲、佛曲的元素,并与闽南当地音乐融为一体,形成词曲清丽柔曼、旋律缠绵深沉的美妙乐种。

此外,南音歌唱者持拍板而歌,与汉代相和歌相似;南音采用四种乐器的演奏方式,保存了唐代大曲坐部伎的演奏遗制;琵琶曲项横抱演奏姿势采用唐制,与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异曲同工,也与唐代《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弹琵琶的姿势十分相似;南音至今依旧沿用唐、宋时期的词牌曲牌名。

二、以扎实的学术研究为基础

“汉唐乐府”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将南音作为剧团的内核,更重要的是其对南音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究,这也是如今内地在传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的薄弱部分。

“汉唐乐府”的创始人陈美娥之前只是一个电台的节目主持人,偶然的机会因听众点播南音乐曲而对其有所接触,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先到台南振声社学习南音古乐,后又遍访台湾、大陆以及东南亚各地的南音名师。她在一定学习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相关理论,著有《中原古乐史》一书,并发表多篇与南音、梨园戏相关的学术文章。此外,在创立“汉唐乐府”之前,陈美娥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她了解到在西方音乐进入台湾以前,南音几乎是当时的全民音乐,广泛存在于民众的婚丧嫁娶和宗教音乐中。同样在东南亚华人社会,由福建人带去的南音也保留了下来,成为他们礼乐修养的一部分。她在东南亚等南音流布的区域进行了长达8年的田野调查,从“大曲的曲式“”琵琶的抱法“”与戏曲的差别”等基本问题上一点点追溯。

“汉唐乐府”以学术影响力的扩大带动了艺术文化的影响力。在进行学术理论研究的同时,她义务对高校学生进行教学,并将南音“带出去”。“汉唐乐府”多次受邀到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11所大学,以音乐会、研讨论、座谈会的形式进行交流,奠定了“汉唐乐府”在欧美国家汉学研究以及东方音乐研究学术圈的影响力。陈美娥说:“‘汉唐乐府’从来不是为了竞争票房而存在的,而是为了争文化尊严的。但是有了文化尊严,会有更高的票房。”

三、多样的“非遗”基因创新组合

南音的表现形态原为静态、肃穆端庄的古典音乐形式,为保持承传活力“,汉唐乐府”寻求转型,试图寻找听觉与视觉之美相结合的乐舞表现形式。

1995年12月,“汉唐乐府”将南音与闽南“梨园戏”结合,推出以“梨园舞坊”为主题的《艳歌行》《荔镜奇缘》系列作品。梨园戏,即梨园歌舞戏,原是盛唐梨园教坊的支脉,是诗、歌、乐、舞、故事的综合载体。两者的结合是以梨园戏优美抒情的节拍,融合南音多样的节奏变化,尤其是轻快活泼、激烈的拍子,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梨园戏保存的是舞蹈元素,去除戏曲成分,不再只是叙述故事,突出舞蹈特征,创造性地重现了古代宫廷乐舞的风采。这种不同基因的结合是对南音的一种创新,也是对唐宋以前诗歌乐舞形式的复古,是传统基因间的相互碰撞。

此外“,汉唐乐府”不断吸纳多种艺术的表演元素。如1999年,与巴黎小艇剧院合力完成新作《梨园幽梦》,将梨园乐舞与巴洛克乐舞碰撞结合;作品《教坊记》与法国古乐结合,将中西古乐交融,配以唐代仕女的服饰妆容,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受。陈美娥还对南音、梨园戏以及相关古籍进行了研究,选取《韩熙载夜宴图《》簪花侍女图》等适合梨园乐舞表达的古代图像素材。此外,她还在作品表达中加入其他形式的文化传统,如将茶道融合于其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作品《洛神赋》也加入了击鼓和民族舞蹈元素,作品《殷商王后》还加入了武术等表演元素。

“汉唐乐府”成员初期以南音乐师和习南音的学员为主,后来具备舞蹈肢体与戏剧基础的表演艺术人才也成为主要成员,后因频繁的国际邀演和推广活动也逐渐纳入行政营销人员。在排演新剧时,常常邀请服装设计、鼓手、舞者、武术者等不同领域的优秀艺术家,经营活动灵活多变,这是“汉唐乐府”保持活力的原因。如与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美术设计获得者叶锦添合作《艳歌行》《俪人行》《荔镜奇缘》《梨园幽梦》等作品,设计出了既传统复古又新颖华丽的服饰造型。

虽然有诸多创新之处“,汉唐乐府”却依然坚持其内核的纯粹性。陈美娥认为,传统艺术是经过历史的千锤百炼后才形成的,不能轻易丢弃,她坚持原汁原味而完整地展现很长的古曲,不能删减。

四、结语

“汉唐乐府”秉持“传统+传统=创新”的理念,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表演,丰富了南音的艺术形式与表现能力,还大胆加入市场推广、营销管理、现代科学技术等手段于剧团运作和舞台演出,改变了年轻人对传统南音的看法,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现在很多对“非遗”的创新都本末倒置,舍弃了最核心的内容,只留有皮毛加上所谓的新元素沦为烂俗“。汉唐乐府”另一个成功的方面体现在海外推广上,作为一个学术与表演结合的团体,在营销推广方面也做得相当专业。其先以学术交流为契机,获得海外学术专家的认可,然后在高水准的舞台上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实为一条新颖、扎实的发展路径。

我们应看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经过创新传统的东西是可以使其重新焕发光彩的,但应注意在传承与创新中要取舍得当,应从发扬民族精神的长远眼光来看问题,不要只关注短期的盈亏,要更关注质量和影响力,从学术研究到市场推广都要踏实、精细地做好每一步,这样得到的不只是“世俗阶层”的赞美,还要得到“知识阶层”的尊重。

参考文献

[1]田青.回归也是发展——陈美娥与“汉唐乐府”给我们的启发[J].福建艺术,2007(6):17.

[2]姜玉芳.陈美娥与汉唐乐府[J].中华文化画报,2008(11):84-91.

[3]王评章.文人士大夫艺术意蕴的回归——观台湾汉唐乐府《韩熙载夜宴图》[J].福建艺术,2008(6):11-12.

[4]钱陈翔.从“台湾汉唐乐府”看南音古乐的新发展[J].音乐探索,2011(4):31-34.

[5]郭耿甫.“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的建立——以南音为例[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篇3: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近年来,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捷的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地位也逐渐被新兴的工业化产品逐渐取代。可以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举步维艰。因此,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的重要课题,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是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同时更是未来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文化创意产业的重中之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现状

1.产业发展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首先,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建立与不断成熟,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发展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对于当今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来说,其生产规模逐渐缩小,曾经年产量过百万的大型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逐渐消失。现代经济的产物只保留了规模较小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由于这种文化产业生产规模小,经营生产过程中的运作较为灵活,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下拥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因此,能够在现代社会中取得一席立足之地。

其次,对于荣昌折扇的生产厂商来说,存在着较为陈旧落后的生产经营理念,不能及时的把握市场的信息和走向,从而抓住机遇,发展自身。而是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缺乏创新意识。而对于荣昌折扇产业来说,他们发展的主要业务来源,基本上就是靠批量的订单来维持,这就造成了荣昌折扇发展前景不是很好,由此,造成了折扇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折扇艺术的传承变得更加艰难。加之,相关部门对于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发展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大。

与此同时,我们针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产业的现状,也应该看到其发展进步的一面。在折扇产业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改善自身的发展模式。尤其是荣昌折扇的私人企业的小型折扇生产方式,对于市场的危机具有较强的抵御能力。再者,荣昌折扇的小型企业也正在积极转型,使得自身的生产经营发生变得更加灵活便捷,也积极追求人们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2.自然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可以说来源于自然的馈赠,是大自然神圣的产物。因为,折扇的选材都来源于自然中的各种植物,尤其是竹子的巨大作用。对于制造折扇来说,影响其品质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竹子的选材问题,竹的质量好是折扇制作工艺精良的重要原料保证。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迫害,其中就包括折扇的基本原材料竹子的破坏,城市化使得竹子的产地变得越来越小,使得折扇生产的原材料数量得不到充足的供应,以及各种植物原料的供应也变得越来越艰难。但与此同时,由于竹子等原材料的减少,使得其他可替代品的需求数量变得越来越大,从而带动了其他原料产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机遇。这是由于制作折扇的原料越来越丰富,使得现代折扇变得更加高端时尚。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然条件给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社会生活环境对折扇艺术的影响

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进步影响最直接的因素,因为,于传统的非遗荣昌折扇来说,它的价值都是集中体现在它可以去暑纳凉的实用性,但科技的发展,使得这种实用的价值逐渐被取代。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非遗荣昌折扇积极适应社会的变化,逐渐由实用性向审美性转变。荣昌折扇能够及时的抓住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的潜在的市场价值来发展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但与此同时,非遗荣昌折扇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其艺术性的价值,这就使得市场对于荣昌折扇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市场的竞争力也是十分激烈的,所以,荣昌折扇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要积极结合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化和需求来促进自身的发展进步。

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

(1)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

荣昌折扇的发展过程中,从从实用到审美的功能认识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折扇艺术立足当今社会经济的必经途径。对于荣昌折扇的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早已成为过去式。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日新月异,使得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使得荣昌折扇的实用性被这种简单便捷的机械劳动所取代。因此,荣昌折扇必须转变对于折扇本身功能的认识,结合现代人们精神层次的发展需要,逐渐转变为能够满足于人们精神需求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产品,不断转变自身的观念,从而注重荣昌折扇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挖掘,增强其附加价值,为其创造巨大的产业价值,才能在经济的发展中取得立足之地。

(2)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

“创意”是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立足经济社会带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如果没有创意的支撑,就是鱼离水,失去了发展的根本。对于现代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产业来说,大多都是采用“计件聘用制”的工作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创作因素的出现,导致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缺乏创意的推动。而在荣昌折扇“创意”这方面的典型非“陈子福”莫属了,陈子福就是积极重视创意之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文化的优势,充分结合文化创意,使得折扇的发展走上了文化创意的道路,从而推动荣昌折扇能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在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发展过程中,要推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从制作到创造的生产认识转变,从而利用创意发展荣昌折扇的市场价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3)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荣昌折扇的单一的销售折扇的方式逐渐淘汰,而逐渐向整体变的销售认识的转变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产品的附加值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上具有极大的优势,要促进荣昌折扇的进步,首先不能只是单一的去为了销售折扇,而是要从销售整体出发,既要做好产品前期的包装,又要注重后期的售后服务,从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服务结构,以此增强产品的附加值。除此之外,荣昌折扇同时更要能体现个性化以及风土人情,使其赋予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荣昌折扇增强了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点。从单一到整体的销售认识转变才能使得荣昌折扇创建新的营销理念及方式,促进荣昌折扇带着自身特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向世界传递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荣昌折扇艺术。

2.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平衡

(1)工业化的发展

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要求荣昌折扇要积极利用科技的成果,利用工业化来提升荣昌折扇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现在许多家的荣昌折扇的企业来说,大多数的企业的生产程度中,极大的生产过程都还是靠手工作业来完成的。而在此过程中,由于企业采取的仍是手工作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也极高,导致折扇产业的发展前景不乐观。因此,在荣昌折扇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应用工业化的机械成为时代的要求,荣昌折扇产业只有积极提高机械化水平,才能紧跟时代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发展。

(2)传统手艺的传承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中,虽然我们提倡提高机械化水平,但是高水平的手工制作的手艺也值得保存与发展。对于荣昌折扇的产业来说,高水平的手工制作是可以体现荣昌折扇产业的自身特点和风情特色的,这是机械化作业无法取代的。在折扇的加工过程中,利用机械固然可以保证大批量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里制作完成,但对于折扇艺术水平的进步还需要手工制作的方式来保证。因此,手工制作不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变得消失,而是逐渐改进与进步。

(3)工业化与传统手艺的结合

由此,在荣昌折扇的发展进步的过程中,要使工业化与传统手艺充分结合。在提高产品生产效率,降低制作成本的同时,更要保证产品的品质,这样才更使得折扇的艺术水平得到良好的展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手工制作并没有被工业化完全取代,而是以自身的独特性拥有发展立足之地。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荣昌折扇的产品逐渐呈现同质化的特点,从而使得市场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这就需要传统的手工工艺发挥自身的独特性,使得荣昌折扇的产品具备自身发展特色,从而立足世界发展的潮流之中。

3.建立传承、保护、开发为一体的保护模式

(1)保证创新成果,激发创造性

在当今社会的发展中,由于我国的法制法规还不是十分的健全,从而导致很多的关于折扇艺术的创新成果被窃取,创新成果被他们抢先注册了专利,从而导致成果被剽窃,而原有的折扇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时会使社会中出现跟风的现象大量出现,以及假冒伪劣的产品越来越多,从而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导致市场经济调节失衡。因此,对于创新成果要及时申请专利,以保护创新成果。再者,国家社会都要积极健全创新体制与机制,从而激发折扇创作者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保证荣昌折扇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2)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

对于现代荣昌折扇的产业发展来说,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成为促进荣昌折扇企业发展的必经途径。折扇文化产业中现在普遍缺乏折扇人才,而对于这些在职的折扇工人,他们对于自身从事的手工制作的工作的认可度也是十分低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从事折扇制作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如果有更好的工作,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跳槽,由此折扇产业的人才大量流失。可见,在这种企业状况下对于荣昌折扇传承人的保护与培养就变得更加困难。因此,这就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来保证折扇产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企业对折扇产业的员积极进行相应的思想教育以及各种活动的创办,以此来提高职工对折扇产业及自身工作的认同感。除此之外,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稳定折扇产业人才,从而打造折扇产业人才建设队伍,为荣昌折扇未来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从而为折扇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3)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

在折扇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将品牌化发展与产品开发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折扇产品的附加值,创造更高的利润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如果折扇产业的产品不能创造自身的高附加值,使得自身产品拥有技术等多方面的独特性,就难以在市场经济中立足发展。因此,荣昌折扇产业应该利用自身的独创性和高附加值,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效应,从而树立自身的创新性。而在创造品牌化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折扇产业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文化创意来助推折扇产业的进步。

(4)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对于折扇产品来说,质量再好,只有销售的好才能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荣昌折扇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利用现代媒体的强大功能,来建立多元化营销模式。与此同时,能够将传统的营销模式与互联网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互联网来拓宽经营销售渠道。再者,也可以利用折扇产业自身的文化资源的优势结合品牌化效应,来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模式及渠道,是荣昌折扇产业发展的良好途径和渠道资源。

结语

对于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重要使命。与此同时,非遗荣昌折扇艺术自身所蕴藏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更加值得我们保护与传承。因此,在具体的实际中,我们既要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的积淀,由于结合现代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步调,将民族工艺与现代产业充分的结合,创造出非遗荣昌折扇艺术的品牌效应,挖掘其潜在的品牌价值,促进非遗荣昌折扇艺术发展创新,同时,也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带动现代经济的发展进步。

篇4: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关键词:非遗,传承,艺术类高职院校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20世纪由联合国提议各国整理和保护本土的传统民间文化,并把这些无形文化定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签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其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保护。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集体性、民间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按其具体内容可分为民间文学、曲艺、舞蹈、绘画、手工艺品、医药、民俗几大类,是中国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特征的最经典的表现。

非物质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口口相传、师徒相承、和家族继承。虽然现今不少非遗项目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的记录整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然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具有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很多非遗项目的发源地在经济不甚发达的地区,流传范围极为狭窄,面临即将失传的危机。因此,位于全国各地的艺术类院校,开展对本地非遗的收集、整理、传播、传承、创新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保存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就是保存民族和国家的发展历史,使得民族的生活智慧、人文精神和创造力得以延续和流传,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价值。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非遗传承与创新的可行性分析

(一)地域特质契合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服务学校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在培养社会需要的艺术型专业技能型人才之外,也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艺术类高职院校为了获得自身发展,展现自身优势,一般都强调区域化、差异化的教育特色。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因此,与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具有相应的地域特质契合性,可以有效插接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学体系和社团活动之中。学生通过了解特定地区的非遗文化,并将其元素应用于所学专业技能中,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先天教学条件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一般除了教学所规定的专业课程之外,还会开设与专业相关的第二课堂、选修课程以及相应考察课程,具有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课程的重要源泉。相比较专业必修课程,该类课程内容更多样,教学和评价形式更灵活,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非遗技艺的学习、安排学生去产地收集非遗素材,去博物馆和陈列馆做传统艺术品考察等。这既是对现有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也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对自身技能水平的提升有极好的促进效果。而且原有专业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非遗中获得创作灵感,提升教学质量。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在进行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具有先天的教学优势。

(三)地方政府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特定地域在长期生产生活和历史积累中流传下来的一种艺术技能或文化形式,在对区域性非遗的保护过程中,地方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艺术类高职院校进行非遗文化的推广,在课程设置中植入工艺类非遗教学内容,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体系,既能够发挥其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也能够促进学生就业,以非遗文化教育影响风土人情,促进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必然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对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视,将促使艺术类高职院校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更具积极性,最终形成良性的循环。

三、艺术类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作用

(一)优良的文化传播场所和载体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作为文化传播和技能传授的专业场所,具有丰富专业知识与学术造诣的教师队伍、渴望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学生群体、丰富多样的各科专业、相对开放的创新空间,这是艺术类高职院校传承非遗的自身优势。并且,艺术类高职院校更具有天然的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关注习惯,以及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相关活动的丰富经验。因此,艺术类高职院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的文化传播场所。此外,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任务的过程中,通常会聘请民间艺人和工艺师设立工作室,组建教学团队撰写培养计划,组织有关的教师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开展深入调研,收集、整理、编纂相关的图文资料,将更多的非物质文化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记录下来,是传承发扬非遗文化的绝佳载体。

(二)非遗文化传承的人物主体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是非遗传播的优良场所,而艺术类高职学生则是非遗文化传承的绝佳主体,也是非遗传承人的资源库。第一,大学生作为思想活泼、创新意识突出的青年人,对传统文化、民间工艺、手工工艺等具有自发的兴趣。第二,艺术类学生接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并经过高校文化的熏陶,在了解与学习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创新力。第三,高校校园其本身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类社会实践、文化活动开展的尝试场所,学生不受工作压力限制,不受利益约束,有更多精力和愿望去进行文化保护活动。因此,只要艺术类高职院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弘扬非遗文化的校园氛围,学生会自主自发地开展校园活动,自动承担起传承和创新非遗文化的人物主体作用。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当地学生对本土文化具有天然的热爱,而外地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也倾向于将区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向全国。通过不同省市的学生在非遗领域的交流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非遗文化研究的深入。

(三)非遗研究的带头示范作用

高校的研究方向与内容是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风向标。艺术类高职院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等活动的参与,不但能积累此类文化活动的经验,而且是对其他高校和文化机构工作开展的带头示范,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高校和机构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的队伍中来。同时在对非遗文化的研究活动中,往往需要多所高校、行业、产业机构的不同领域专家的共同参与,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都有积极的示范意义。

(四)对学生的反馈教育作用

艺术类高职院校参与非遗传承与保护具有互惠互利的特点,既是高职院校实现自身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身教育领域的新突破。学生是非遗文化在校园内弘扬的主体和落脚点。从学生角度来看,非遗入校园将会给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带来三个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1. 艺术类课程的改革能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进步。

高职院校纳入弘扬非遗文化的教育内容也就意味着艺术类的课程设置将更加丰富,教学内容更多样。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进入民间工作室学习传统工艺与文化、在非遗产地发源地了解当地文化背景,欣赏原生艺术品,或去民俗博物馆等地系统收集、整理相关素材;要求学生访谈非遗传承人、临摹整理实物、写考察报告、记录设计灵感,进行相关设计实践;并要求学生将非遗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内化为自己的思考和灵感的过程,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加深对非遗文化的了解程度,这些都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

2. 校园活动的丰富能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非遗入校园意味着艺术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立体化,建立起以弘扬中华传统文明为使命,以具有扎实功底和人文素养的艺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完善了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非遗的弘扬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能力的进步,还有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促进自身的发展。

3. 传承非遗文化精神的弘扬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在确立地域化特色,开展校园非遗传承与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一般包括以下类型:组建非遗社团、设置非遗工作室、成立非遗研究基地、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举办校内非遗文化节等。在参与这些校园活动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意识和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乔晓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篇5:非遗手工艺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创新

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汇,从字面上看似乎有些悲壮色彩。这些曾经鲜活生动、红极一时地出现在人们传统生活中的手工技艺、戏剧音乐、活动饮食等,诚实地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样貌和悲欢离合,如今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面临传承问题。

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当代中国在三十年间快速进入全球化发展进程,机器化大生产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全球化城市发展的“特色危机”问题,不仅是城市地域面貌非常相似,就连商业区的品牌也基本一致。当代中国的审美意识中,受到太多西方工业文明和信息革新的观念影响,大家越来越接受简洁、功能性、形式感的全球审美观念。

与此同时,非遗手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这种慢生活节奏的繁复精美的手工艺,需要大量成熟技艺的艺人花费大量时间投入,其作品的成本令人叹为观止,社会需求下降、人力成本上升、呈现方式的老旧等因素,在生活节奏高速发展中显得尤其脆弱和边缘。我们不禁开始疑惑,中国当代生活还需要传统非遗吗?

或许我们从外国友人在看到中国非遗手工艺作品时发出的赞叹得到启示,在别人的目光和判断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2015年我们在运作“羌绣驻地保护传承项目”时,邀请了法国设计师和一批法国设计专业硕士学生来参与,当来自四川阿坝地区的绣娘盛装出场,拿出色彩鲜艳图案大胆的绣片时,外国朋友们眼睛里闪烁着的兴奋光芒和惊叹神情,使我至今难忘。一刹那我发现了中国文化最精彩之处,不在现今当代城市中,而是隐没在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传统文化中,或许在交通不便的内地深山中,或许在江南郊县的古村落中,这才是中国文化具有竞争力的核心。

就是从那一刹那开始,我们开启了中国非遗融合跨界设计的探索之路。之后我们邀请了十名中国时装设计师、首饰设计师、配饰设计师参加羌绣设计师培训,在充分了解羌绣文化背景和体验羌绣工艺的基础上,在策划组织运作过程中,设计师们与羌绣艺人共同完成了一系列跨界作品,包括法式羌绣礼服、羌绣藤椅装置、羌绣旗袍、羌绣文具等。

我们在探索如何让传统非遗重回当代生活,这需要获得年轻人的关注,需要时尚设计的介入,需要当代艺术的尝试开拓,这只是一个起步。非遗中的手工技艺部分,是当代艺术和设计行业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非遗如何介入当代生活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这片土地具有丰富的地域文明特色。非遗手工技艺在唐宋时期是国家最核心的文化生产力,丝绸、瓷器、金银饰品等大量出口国外,建筑和字画影响了整个亚洲。当时供宫廷使用的非遗手工艺器物就是今天所谓的“高级定制”,极尽华贵繁复精美。而供民间使用的手工艺生活器物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生活智慧和地域审美特征,经过时间的考验被保留下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传统手工艺复兴的途径是有效地进入当代社会。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宗旨就是“非遗与社会生活的结合”。非遗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从人民生活需求出发的一种技艺,逐渐从普遍变为专业。非遗手工艺具有一种安静的文化力量,在现代社会中它对于平衡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生活,具有更大的价值。

今天传统非遗介入当代生活需要依靠成熟的市场运作体系,需要合适的艺术家、设计师、手艺人来共同参与合作,需要对接合适的商业品牌,需要选择合适的契机进行媒体发布和市场传播。在尽量保留非遗手工艺的原貌和视觉特征基础上,采用当代审美意识和生活需求方式,来进行非遗手工艺的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为当代生活注入具有传统审美和工艺特征的创新用品。

非遗手工艺在进入商业化市场的过程中,不免经历波折起伏的适应期,只有不断完善调整自身呈现方式,才能逐渐迎来市场成熟期。所谓成熟期,就是具有一批稳定的非遗的欣赏群体和消费群体,这批群体的成熟和壮大才能真正造就非遗的繁荣。培育一批懂得欣赏非遗之美、让非遗进入生活空间的人群,是让非遗技艺得以良性发展的基础。非遗技艺的创造者和消费者之间,经过有策划的市场组织运作,形成良性循环,才能称之为有效的非遗商业化过程。

传统非遗的活态流变与创新传承

在今天,活态流变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特征。传统生活中的非遗是适合当时社会生活的产物,而今天要让非遗重回当代生活,必然需要站在今天社会的审美和需求角度来创新地继承非遗技艺。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和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在这两年来承办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过程中,不断尝试实践用“活态传承、活性流变、活力再现”的理念与宗旨去创新传承非遗技艺。通过设计师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跨界合作的方式,突破传承人本身在思维和视野上的局限性,注入更多当代人力资源帮助传统工艺的当代再现。

目前中国的非遗传承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是技艺精湛,手艺娴熟,但是在创新发展的能力上有所欠缺。文化部非遗人群的研修研习班从一定意义上,教会传承人如何传承创新相当重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非遗教学实践之后,我们发现在短时间内要改变非遗传承人的思维模式并完全掌握创新方式是有难度的。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我们要尊重传承人本身的技艺特征和表现方式,保留手工中一种原生态和古老的意味。

经过几轮尝试和摸索,我们逐步发现了“跨界融合创新模式”可以有效地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即根据非遗技艺特征来选择和邀请设计师与传承人共同牵手进行跨界创作。要跨界,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跨界?界在哪里?怎么跨?

所谓的“界”就是边界和限制。现代教育中,将学科专业分类精细化的结果是促成其特定领域的高精尖发展,但同时也阻碍了专业之间横向沟通与可能性。因此“跨界”的本质就是整合与融合,在不同专业之间、不同领域之间、不同文化之间构建起“1+1=∞”的文化艺术效应。在人类漫长的文明世界里,本来就不存在界限,文化艺术相互交融流动,演变成新的文明体系,我们现在说的“跨界”其实本来就“无界”!在这里我想与大家分享两个非遗跨界融合的实践创新案例。

nlc202309081823

竹艺类、织绣类非遗跨界创新案例分享

在今年承办的文化部竹艺研修班中,20位来自全国的竹艺非遗传承人接受系统的高校艺术类、设计类、营销类专业培训,更重要的尝试是,与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以竹为媒介,围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竹编、竹雕、竹刻”等传统技艺进行再创作。与此同时,围绕竹艺传承,我们自一年前就开始策划“一竹一世界”非遗研习系列活动,包括阿根廷公共艺术家驻地创作、荷兰设计师驻地创作、荷兰海牙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竹创意设计工作营。

四位荷兰当代设计师与竹艺传承人共同创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奇,设计师完成策划设计部分,传承人完成手工制作部分。此次东阳竹编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Eric,共同创作完成了极具时尚感和色彩张力的竹灯系列,在8月的上海设计周PACC展区中正式发布,获得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好评。此外留青竹刻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Lotto共同创作了竹艺毛巾环、道明竹编传承人与荷兰设计师Yonne共同创作了现代感极强的竹包等。传承人在与设计师跨界合作的过程中,能最直接地学习到西方当代设计思维的方式方法,如何将手艺技艺融入当代生活中,这将成为未来创新的动力。同时荷兰当代设计师们也从非遗传承者的身上感受到了中国工匠精神传承与复兴的潜在力量。

今年4月的文化部织绣创新研习项目,同样采用跨界创作的方式牵手了一对对传承人和设计师,共邀请了8位织绣类非遗艺人、20位中国跨界设计师和艺术家、1位国际纺织品艺术家,组成一支融合创新的非遗跨界团队,共同完成一系列高级定制的织绣类跨界作品,涉及时装、鞋类、家居、玩偶、皮具、首饰、当代艺术等。通过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课堂、非遗沙龙等方式,让设计师在充分了解非遗技艺的基础上开始与传承人共同牵手创作。

其中海派旗袍设计师苗海燕和SHEME中国原创文化设计鞋履品牌的首席设计师张金弦,共同牵手缂丝艺人郝乃强,推出《桃花源》系列作品,包括缂丝高定礼服《桃花源·寻》与缂丝高定旗袍《桃花源·梦》,以及两双缂丝高定女鞋《桃花源·寻迹》与《桃花源·梦影》。作品运用宋代青绿山水为缂丝元素,用蜀绣为桃花呈现的工艺方式,呈现了世外桃源的美好景致,在8月的上海设计周PACC展区中正式发布。创作团队从古老的缂丝工艺中攫取创作灵感,与时尚设计相融合,将中国皇家御用织物缂丝技艺创造出中式美学的当代意境。

在去年羌绣保护传承项目中,时装设计师秦旭牵手羌绣九零后传承人张居悦,共同创作完成一套浪漫的黑色法式礼服。传承人带着村子里的四位从未走出过大山的羌族妇女,以青山蓝天为背景,在羌楼廊前一针一线赶制绣片;而设计师带着赶制出来的羌绣礼服与中国定制顶级设计力量齐聚巴黎,在高级定制圣地Les Suites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中国非遗文化宝藏中的羌绣走到了国际时尚的最前沿,这蕴含着多少羌族同胞梦想。

商业市场为非遗手工艺注入生命力

在非遗进入市场的商业化过程中,通常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与消费对象的链接。一种是非遗手工艺的高级定制,其多用于展览展示,通过与品牌的合作、拍卖或收藏等形式,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形成非遗艺术品的社会效益。另一种是非遗生活设计品,目标是喜爱手工艺的公众,为了使更多人能买得起、用得起、欣赏得起非遗,必须有效控制手工艺制作的比例,达到成本的有效控制。比如中国拥有大量不同工艺的织绣类非遗技艺,我们可以选择缂丝和云锦等精美的宫廷手工技艺进入高定市场,选择亲民的土布和苗锦,以及部分苗绣针法工艺等进入公众生活设计品领域。

商业化的过程是一种融汇贯通、自我生长、自我调节的过程。在现代商业社会背景下,成熟的流通商品本身意味着是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在活跃的市场条件中生存并获得欢迎,需要具有相当的价格优势、功能优势、文化优势、营销优势等。任何一件成功的流通产品,都具有以上特征。当代非遗发展应当有效进入市场,成为具有高附加值和文化价值的流通商品,并与市场发生良好的互动,相互推进,成为带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力量和原动力。

进入商业市场的非遗手工艺从业者,能够通过手艺获得稳定的收入,获得社会尊重和地位,这样才能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手工艺传承群体,吸纳更多年轻传承人加入进来。手艺的传承需要人,有人的加入便获得了非遗复兴的动力。非遗手工艺与商业文明的结合,将面临各种曲折和突破,进而形成一种新经济模式,带动中国劳动力和制造能力的转型升级。

“中国的文艺复兴”正在到来

近两年来中国文化部大力推动非遗传承人群的培训计划和传承创新事业,中国57所艺术类院校加入队伍,全国非遗传承人群和非遗技艺得到高度关注和重视。同时“匠人精神”被公众普遍认知和传播,这种文化力量来源于大国经济崛起之时的文化自信,许多民间组织、公益组织、企业品牌、设计机构开始加入非遗创新的队伍,手工艺人的个体创造力得到高度激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大多迷失在西方审美意识和价值判断体系中。当代艺术体系本身就源于西方社会语境的背景下,当代设计也发源于西方的新艺术运动和包豪斯风格体系。中国快速进入全球化体系的同时,当代中国文化及审美话语权尚未建立。幸运的是政府在经济建设和基础建设阶段之后,近年来将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建设重要目标。中国文化与审美的软实力,具有一种泱泱大国的恢宏气度,中国文化的崛起,才是真正意义的大国崛起。

作为非遗教育的从业者,我开始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复兴启蒙阶段,不仅是从政府层面的“自上而下”,而且是从公众层面的“自下而上”。我们力求将非遗手工艺转变为当代生活美学用品,重新回到生活中,重建中国式美学意境,提高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今天我看到身边更多年轻人开始对传统手工艺痴迷探索,这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中国的文艺复兴似乎已经到来。

篇6:大学生对非遗传承与创新认知的研究

三跳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民间传说, 流传甚广, 老百姓都相信此说法。相传在隋炀帝下江南年间, 纤夫们不堪忍受隋炀帝的暴虐, 流落乡间, 将纤板劈制成道具, 沿街讨饭时边敲边唱, 诉说隋炀帝的暴政恶习, 慢慢唱成小调, 逐渐形成了“三跳”这种独特的民间曲艺。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 又有了教育的功用, 劝人为善。所以桐乡三跳又称为“劝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跳这种艺术来源于山歌。在《湖州市志》[1]中记载:“刘甦遗著和老艺人回忆, ‘相传清末明初, 古三跳颇为流行, 有嘉兴秀才方长元落魄到湖州, 和艺人们一起在桥堍卖艺, 立唱三跳, 始有新节目并变为新腔’……刘甦和诸老艺人认为发自山歌。

桐乡三跳在桐乡的石门和洲泉两个镇的影响比较大。说起三跳的发展脉络, 三跳艺人都认为桐乡三跳是从湖州三跳流传过来的。

文献资料《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浙江卷》[2]中记载:“20世纪40年代前, 三跳已从浙江湖州扩展到东至嘉兴、平湖及上海的郊县, 南到桐乡、德清、余杭, 西到长兴、安吉及安徽广德;北到江苏的宜兴, 成为浙北地区颇有影响的一个曲种。”同时在《湖州市志》也记载:“湖州曲艺种类分为本地与外地两类。外来曲种有相声、独角戏、宣卷、说唱、小热昏、双簧等。本地曲种主要有湖州三跳、湖州琴书、湖州评话等。湖州地方曲艺流布地区, 东至嘉兴、平湖以及上海地区, 西至长兴、安吉及安徽广德部分地区, 北至宜兴, 南至桐乡、杭州等地。”在《桐乡三跳》[3]中记载:“清末民初, 湖州三跳盛行, 当时比较有名的三跳艺人有‘五方’:金方、银方、铜方、铁方、少方, 人称‘五虎将’。

从地理位置和文献资料里可以看出, 桐乡三跳与湖州三跳之间确实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二、桐乡三跳的艺术特色

桐乡三跳是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

桐乡三跳与湖州三跳的差异比较明显。首先湖州三跳唱的都是短板, 也就是湖州三跳的调子比较急促, 铿锵, 有力。而桐乡三跳, 唱的都是长板, 音调舒缓, 高低音和谐, 优美动听, 更能表达丰富的感情。这也就是所谓的“湖州帮”唱腔较硬、旋律简单、节奏较快;“南浔帮”歌唱性强, 音域较宽, 有很浓的民歌味道;“桐乡帮”音域是最宽, 节奏缓慢, 曲调委婉[4]。其次, 由于湖州三跳与桐乡三跳的地域不同, 听众不同, 所以演唱的语言也不一样。桐乡三跳较湖州三跳的语言更为丰富一些, 桐乡三跳除了使用苏州方言之外, 又加上了当地的桐乡方言。

从它的腔调来看, 桐乡三跳的腔调各自成派。目前桐乡三跳有两种腔派, 一种是沈致和腔派, 另一种是蒋玉亭腔派。沈致和是三跳艺术的第二代传承人。他的唱法在桐乡比较流行而且深受群众欢迎。而蒋玉亭腔派是蒋玉亭在其老师沈荣卿唱法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演唱特点加工而成的一种腔调。这两种腔派各有特点。沈致和腔派的特点是音调高亢, 婉转动听。蒋玉亭一派腔调的特点是他吸收了桐乡花鼓调中的很多调子, 自成一派, 音调优美。而沈致和一派的腔调中没有桐乡花鼓调的东西, 是比较纯正的、原汁原味的桐乡三跳的唱法[5]。

从剧目来看, 桐乡三跳的说唱内容以传统历史故事为主, 艺人称“说大书”。目前比较喜闻乐见的传统剧目有15个左右, 比如《白罗山》、《粉妆楼》、《三门街》、《庵堂相会》等都是传统剧目当中的经典。艺人又会根据当下的社会环境或者日常生活琐事、社会见闻等热门话题为题材进行创作, 一些现代剧目也应运而生, 有《艾滋病》、《石门湾里好风光》等。但现代剧目的数量一般比较少。

从演唱的语言来看, 桐乡三跳演唱时使用的是苏州方言与当桐乡地方言相结合的一种语言形式。因为当初桐乡三跳是从湖州三跳流传过来的, 湖州与苏州的地理位置比较接近, 语言也是比较相似, 再加上苏州方言听起来比较柔软, 唱起来比较动听。后来流传到桐乡, 剧目中有苏州方言的一些部分就保留下来, 又因为桐乡三跳的本土化, 所以剧目中又使用了桐乡当地的方言。

从演出场所来看, 八十年代初期桐乡三跳基本是在生产队集体的空房子里进行演唱, 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到了85年左右场地慢慢正规化, 一般就在小集镇的乡村茶馆进行演出, 在乡村茶馆差不多唱了15年左右, 目前三跳的演出场所一般都在村文化活动中心。

从演唱的人员来说, 男女演员都有。但以男性为主, 由于过去社会环境对女艺人来说比较恶劣, 所以女艺人的数量一直都比较少。到现在, 三跳女艺人基本没有了。三跳演出的形式大多是以单人为主, 一个人扮演剧目中所有的角色。有时候也会有双人形式的表演, 两个人分工不同, 除了主唱以外, 伴唱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拖腔, 起到辅助主唱的作用。

从演出服饰来看, 艺人演唱时所用的服饰大多以便服为主, 如果是在大型的演出场合或者是比较正式的演出场合时, 一般就穿长衫出场。三跳艺人的演出道具除了三跳板以外, 还有象征人物角色的辅助性道具:手帕, 代表女性的出场 (丫鬟、小姐等) ;扇子, 代表男性文人出场, 但有时扇子还可以起到武器的作用。

三跳的唱词基本上是七字句格式, 句式一般为四三式, 有时为了内容需要, 可适当增加一些衬字。唱词除合撤押韵外, 还有平仄声的变化。除长篇唱词换韵外, 短篇唱词一般是一韵到底。

从传承的方式来看, 受文化程度的影响, 传授的方式历来是以师傅的口传心授为主, 在学艺期间从学唱基本的剧目, 并通过表演实践进行记忆和传承。

三、桐乡三跳目前的现状

(一) 桐乡三跳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目前, 桐乡三跳的传唱艺人仅有两位, 他们是属于桐乡三跳艺人的第三代传承者, 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艺人都已经流失了。而这两位当中一位年纪68岁, 另一位年纪稍小一点, 但也50多岁了。三跳艺人的清贫, 使得现在无人向邱学良拜师学艺。

(二) 政府的重视与艺人的需求之间是有脱节的。政府在申遗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工作, 使濒临失传的桐乡三跳较之前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但是到申遗成功之后, 对桐乡三跳的宣传和对三跳艺人的重视方面都没有大的变化。首先, 从市里到乡镇的宣传渠道还不畅通, 上级部门可能也有要求, 但到下一级单位村镇的落实过程中就有了差异。其次, 艺人没有演出的市场, 所以大部分时间都赋闲在家, 或者有了其他的专职工作, 表演三跳反而成了副业。这种季节性的演出、不稳定的收入来源均不足以支撑三跳艺人的日常开销, 只能把唱三跳当做副业。同时, 从市政府到乡镇部门对三跳的传承人也没有任何经济上的辅助政策, 不能使他们无后顾之忧地演唱三跳。

(三) 普及宣传都是临时的, 而非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桐乡三跳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是需要长期坚持的, 而不是节假日必须完成的临时性的任务。根据笔者的调查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 艺人才会被安排到博物馆或者非遗馆去唱几场, 就当是普及宣传的工作任务完成了。而这种安排往往跟艺人自己的演唱安排发生冲突, 因为在节假日, 村里边的农户会有一些喜庆的事情也需要三跳艺人的演出, 那么艺人自己的演唱安排就会跟政府的安排发生冲突, 最后只能缩减演唱的时间和场次。那么除了节假日, 艺人大部分时间都是赋闲在家的, 能抽出时间跟精力去演唱, 希望政府部门能有活动安排, 但是政府部门却没有任何安排了。

四、桐乡三跳传承与保护的探索与思考

(一) 从传承艺人的角度, 应该创新剧目, 扩大表演舞台。艺术需要有市场, 当下电子产品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加上多种多样的文艺形式, 对传统艺术的演出市场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更不用说濒临失传的这些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了。三跳中传统的经典剧目特别受老年人的欢迎, 但老年人毕竟活动有限, 作为主力军的年轻人对这些传统剧目一般不感兴趣, 不知他们唱的是什么。那么作为传承人应该与时俱进, 根据当下年轻人比较关注的话题, 创造一些与时俱进的时代剧目, 赢得年轻人、中年人的认可与喜欢, 扩大市场。同时, 表演的舞台除了村文化活动中心, 也可以去企业、学校、街道、社区, 把演出的场所扩大, 这样普及宣传的面更广一些。但是要做到这, 还是需要我们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出台。

(二)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 要有一套比较可行的继承人选拔培养的方案。面临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传的这一严峻考验, 当地政府也是竭尽全力, 想了很多办法, 但都收效甚微。第一是没有选拔传承人的合理渠道, 第二是即使有喜欢这种艺术的年轻人, 但是后续的经济保障无法满足, 导致目前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从政府的角度出发, 可以联合桐乡三跳比较盛行的几个乡镇政府, 从企业职工里进行选拔。在一些经济势力比较好的企业里, 招聘对三跳艺术有爱好的员工进行培养, 培养期满后再进行考核, 符合条件的即作为三跳艺术的传承人, 这样首先保证了有可选拔的人群。同时政府可以给企业一些免税的优惠, 使得选拔上的这些企业员工可以作为企业里的文艺骨干进行专门的学习和表演, 而企业给他们正常的薪水, 这样就保证了他们的经济收入, 使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安心学习和演出。当然, 这些也都需要政府与当地企业的联手合作。

(三) 当地政府成立一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队伍。要成功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 当然桐乡三跳的保护与传承也包括在内, 就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们的指导, 他们能从理论上对这项文化工程进行全面论析, 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较完整的理论学说。要形成省、市、县、镇四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系统。

(四) 开展多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工作并落实到位。首先, 政府要求宣传到每一个村或社区。在桐乡, 洲泉镇和石门镇是三跳的主阵地, 这两个镇的经济条件也好一点, 上级部门要求的三跳演出任务基本上都能具体落实, 但是其他乡镇的宣传普及就不能贯彻落实。其次, 从学生抓起。对一些条件比较好的乡村小学、中学可以把桐乡三跳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出来, 让孩子们也知道除了流行的一些音乐以外, 还有我们地方特色的民间曲艺。开设的课程要有延续性, 而不是那种为了参加一些表演, 而开设的临时的学习辅导。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传统民族文化观念也能加强他们的传统民族文化知识。

(五) 开展有序的录制、整理工作, 建立完整的资料数据库。目前, 政府部门有意识的进行抢救保护工作, 据三跳艺人说, 桐乡三跳的一些剧目已经录像, 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了, 但是从数量上来说, 已经录制的只不过是三跳剧目的一部分, 还有大部分的剧目没有录制下来。另外, 曲谱是传承的主要手段之一, 应对所有的三跳剧目进行谱曲整理, 便于后人很好地继承与学习。

参考文献

[1]湖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州市志[K].北京昆仑出版社, 1992.

[2]浙江卷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集成·浙江卷.编辑委员会, 2009.

[3]徐春雷.桐乡三跳[M].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

[4]邓懿.桐乡三跳研究.硕士论文, 2013.

篇7:非遗的传承与开发尝试

一、项目缘起

2005年,学校准备百年校庆汇报节目时,学校聘请非遗传承人崔扬云老师组建了一支连厢表演舞蹈队,然后开花散叶向全校师生推广,“舞美连厢”收到了校友的一致好评。此后“打连厢”成了西场小学各类展演的保留节目。连厢活动强度不大,是一种典型的有氧运动,那鲜明的节奏感、击打的悦耳声、欢乐的气氛,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和良好的健身、健心效果。

二、学校实践

1.聘请民间艺人。西场小学聘请专门人员作为打连厢活动的顾问和艺术指导,并创编动作。学校及时将动作和辅导过程采录,以便对照学习。

2.培养骨干教师。学校指定了一位具有舞蹈基础的音乐老师重点跟学,同时搜集了解连厢的文化和传承情况。

3.辅导教师学生。首先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要求。有天赋的,应会尽会,无基础的跟学跟排,所有教师全部参加。在此过程中,布置学生准备竹棒,学生辅导也穿插进行。其间,对学生的辅导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4.全校集中整合。在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的分解动作已经基本掌握后,学校便开始了集中整合训练,并逐步按照组合编舞的动作进行整合。

5.融入课间活动。全校动作基本成型后,我们对学校的大课间音乐进行了整编,同时教唱改编的连厢歌曲。

6.竞赛促进提高。利用适当的机会进行竞赛和展示。例如,体育节活动的评比,迎接全国均衡县验收、质量评估、邳州市校长挂职交流等,学校都请来宾和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以此来促进提高。

三、研发校本教材

针对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编写,学校采取的是明确目标、自下而上、收集整理、总结提升的办法,就是把所做的进行整合梳理。“健康连厢”校本教材包括四个部分。一是连厢简介,主要介绍连厢的由来和在全国各地的传承及现状。二是连厢与体艺,介绍连厢与体育、艺术之间的关系,体现其与“体育艺术2+1”的融合。三是健康连厢,主要介绍学校已经整编的连厢基本动作、参考歌曲、编舞等,并配有动作图解。四是践行、传承与发展,简要介绍了学校开展活动过程、活动剪影、活动反思,以及发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等。

四、传承与展望

1.发挥组织作用。西场小学项目领导组和项目传承办公室将该项目的挖掘、保护、传承、创新、发扬的具体要求和推进策略科学整合,最终形成“健康连厢”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

2.融入地方元素。学校挖掘周边地区的民间艺人,对打连厢的实践和认识,更多地融进地方元素,体现地域特色。

3.拓宽内容体系。学校搜集全国各地打连厢的动作和现实传承,还增加教师心语、学生感悟、教学案例等。目前,学校已经请专业人员创编了一些新的基本动作,项目传承办公室正在筹备,以便学校进一步推广。

4.形成立体框架。力争形成社团特长活动、年级段项目、全校项目、精品节目的立体框架。

5.借力“五老”推广。充分发挥“五老”作用,借助于开发区(城东镇)“老园丁艺术团”,将打连厢作为其演出的节目之一,让更多的村民和学生知晓连厢艺术。

6.加大宣传力度。海安县教育局(体育局)已召开了“海安县学校体育创新与特色项目活动推进会”,来自全县各中小学的体育骨干教师一百多人观摩了学校的健康连厢活动,得到了与会同仁的高度评价,县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经验与感悟

两年来,大课间的打连厢活动已经融入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也给我们以深深启示。

1.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根。目前,一支素质较高的打连厢教师辅导队伍已在我校初具规模。为连厢特色活动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师资保障。

2.素质是学生发展之本。连厢活动的健体、舞美、育德、修身、养性等功能在学生身上逐渐显现。不少学生通过练习连厢锻炼了身体,娱乐了身心,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培养了审美情趣,也锤炼了意志。

3.特色是学校发展之源。西场小学是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南通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县课外阅读特色学校,在此基础上,学校积极传承健康连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打造成学校的特色项目,这些都得到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4.非遗传承是学校使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我们要引导学生站在本土文化之上,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传承、保护意识的建立,传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上一篇:大同名胜简介下一篇:辛弃疾《西江月》阅读训练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