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与“形”——论声乐专业的舞蹈教学

2023-03-03

我国各大艺术院校的声乐专业开设舞蹈课程教学已有多年了, 并且逐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 舞蹈教育得到不断扩大发展的大好形势, 声乐专业开设的舞蹈课程能否更科学的、规范的、有系统的形成教学体系, 还需通过我们积极的探索, 不断的深入研究。舞蹈训练对声乐专业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并且越来越凸现出它的意义。每位声乐学生都应认真学习和掌握舞蹈知识, 学会并掌握舞蹈艺术。

1 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 合理开展教学

学习声乐专业的大学生, 入校年龄一般都在18至20岁左右, 入校前多数未接受过专业的舞蹈训练, 对舞蹈了解不深。因此, 加强对学生开展舞蹈训练就显得非常必要了。目的是通过舞蹈训练, 使学生的身体表现力与声音表现力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 使身体或身体某部分的柔韧性、力量和动作的协调、灵活性、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训练和提高, 同时掌握舞蹈表演艺术的形体需要的基本体态、身姿、舞台方位以及形体基本训练的一般方法。

要使舞蹈教学取得满意的效果, 我们还应当充分注意学生的年龄因素, 舞蹈的最佳训练年龄是在少年时期。一个人在少年时期骨骼胶质多、尚未骨化、软度大, 正是接受基本功训练的最佳时期, 这个时期的训练容易收到效果。而大学生入学时, 由于年龄的关系, 骨骼发育基本定型, 软度较差, 在训练过程中每进一步都要付出较大的代价。加之不少学生身体自然条件就舞蹈素质的要求来说比较差 (特别少数民族地区, 自小挑担, 参加劳动而引起的肩、腰骨骼变形等) , 这无疑给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舞蹈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但大学生学习自觉性强, 精力容易集中, 舞蹈训练中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好、记忆快, 加之支撑能力强等也同样是训练的有利因素。针对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无论进行哪项训练, 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可接受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来进行。

2 重视舞蹈教学内容中的形体训练

众所周知, 声音是录取声乐专业学生的先决条件, 因为声乐艺术是以“唱歌”为第一表演形式, 它主要是以声音的表现力去传递情感、感染观众的。然而人无完人, 声音好的人并不一定都具备好的形体形象, 相反如今的声乐专业学生中许多人都没有接受过任何舞台表演方面的训练。有没有形体修养, 在舞台上的表现差距是明显的, 没有学过形体知识的人, 在台上不是呆板僵硬就是体态松懈, 浑身不自在, 手足无措, 心绪不宁, 想动不会动, 失去自信, 影响演唱效果;而具有一定形体知识的人在台上往往较为沉着自信, 声形结合自如, 动起来很协调。“声与形”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外联系, 只有声形兼备才是完整的, 才能较全面、较充分地发挥、展现声乐艺术表演的魅力。由此, 为了提高声乐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声乐学生的表演水平, 对声乐专业学生进行必要的形体训练是非常重要, 不容轻视的。

形体训练的种类很多, 根据专业对象和专业科目的不同, 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如腰腿的软度、胯膝的开度、弹跳的高度、技巧的难度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上都有较明显的区别。针对声乐专业学生的实际条件及业务要求, 除了必要的软开度和技巧外, 他们的训练重点是以提高能力, 突出表演为主, 从纠正克服不良自然形态, 规范协调美化仪表仪态, 丰富舞台形体语汇和解放肢体灵活敏捷入手, 向着全面提高技能素质, 扬长避短自我完善等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声乐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形体训练应从最基础的内容入手, 按循序渐进的模式进行,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动作的同时还应讲解相关的舞蹈基本理论知识, 有步骤地分单元进行扶把练习和离把练习, 使学生身体各部分肌肉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课后, 还要鼓励和要求学生敢于实践、努力实践、学会运用形体知识, 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唱美声、民族还是唱通俗的, 不论是站着不动地唱, 走着唱还是舞着唱, 都离不开形体韵律的动感和形体动作的配合, 而这些才是我们歌曲和声乐作品中所需要的形体表演。

此外, 形体训练不仅对音乐作品的表现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还能起到强化呼吸, 增强体质的作用。形体训练讲究“外练筋骨皮, 内练一口气”。气, 乃声音之本, 形体之韵。气无力则没声, 形无气则没韵,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 形体运动的精髓是有韵律的移动。这种韵律移动的运动训练能强化呼吸、推动呼吸、控制呼吸的运用;平衡协调呼吸的节奏;确保呼吸稳定畅通;使动作、呼吸随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延长、停顿, 三为一体进退行止, 协调自如。另外, 形体训练能克服声乐学生懒惰、怕运动的恶习, 强迫进行身体锻炼, 因声乐艺术既是脑力劳动, 也是体力劳动, 而且是很强的, 全身运动的体力劳动。它要有优美的嗓音更需有健康的体魄。形体运动是种有氧运动, 它带动全身除筋骨外, 还是气息活力的催促剂, 强化它能促进心跳变得强而有力, 血液流动的速度促进新陈代谢, 增加呼吸次数增大肺扩量, 从而全面推动体质、体能和体力的改善与增强。

3 进行必要的舞蹈组合教学

学习舞蹈组合, 其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若干种单一的基本动作或单项的小组合, 如艺术化地连接成连贯性的分组和整体训练, 培养学生有连接动作的能力。然后再是进行表演性的舞蹈组合训练。所谓表演性的舞蹈组合是根据一首乐曲或歌曲的性格、意境、音乐形象而设计动作串编成的组合。此种组合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训练使学生能以乐曲或歌曲所提供的意境, 启发调动自己的想像、感受、用饱含着感情的动作去完成组合, 使舞蹈者的整个身心融会在动态之中, 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 从而找到美的感觉, 增强舞蹈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欲望, 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 学习舞蹈组合的目的之一, 是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遗产, 掌握尽量多的舞蹈语汇, 建立充实头脑中经典性的舞蹈语汇仓库的储存, 为今后的应用打好基础。

与此同时, 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开展民族民间、地方特色的舞蹈语汇的舞蹈组合的教学的重要性, 它可使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一定的舞蹈表演素材, 丰富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创编能力。因此, 应看到这种组合既具有训练性又具有实用性。如藏族的踢踏步, 易于抒发欢腾热烈的情绪, 又训练了脚腕的灵活, 对激起内心的节奏感也非常有效;又如骠悍刚健的蒙族舞, 细腻柔美的傣族舞, 眼神丰富的维族舞, 俏丽活泼的“秧歌”等都具有各自的风格韵味、都具有重要的训练价值, 对学生在舞蹈动作训练中身、手、眼、肩、腰、步法等的配合也是很有效的。

摘要:“声与形”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外联系, 只有声形兼备才是完整的, 才能较全面、较充分地发挥、展现声乐表演艺术的魅力。声乐专业的学生将来会从事声乐表演或音乐教学工作, 这需要运用舞蹈技能。因此, 在形体训练的基础上, 要开展舞蹈的组合训练教学, 特别是表演性舞蹈组合教学。

关键词:声,形,声乐专业,舞蹈教学

参考文献

[1] 隆荫培, 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

[2]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3] 于平.舞蹈形态学[J].北京:北京舞蹈学院, 1998.

[4]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1.

[5]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上一篇:66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一次风机“抢风”原因及预防措施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福州市城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