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就业趋势来思考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2-11-13

在音乐学院设置舞蹈学专业是当下十分普遍的教育现象, 主要因素不外乎是群众对于文化多样化的需求以及教育改革下专业化教育学科的探索。在当下, 舞蹈学设立之后其发展速度一直攀高, 但是, 其就业率却逐渐低迷。这是因为在办学过程中的办学目标不明确、定位不科学, 从而导致了舞蹈专业人才就业难、就业面狭窄的现象, 在就业过程中往往偏向于表演方向, 形成与舞蹈表演专业的竞争, 就业效果不佳。因此, 在实践过程中, 舞蹈学专业一直难以突破就业难的瓶颈, “尴尬”不断, 为了有效提升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就必须从内在寻找突破, 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 对专业教学模式进行重新构建, 科学设置课程, 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迎合社会就业需求, 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全方位的综合性舞蹈专业人才。

一、当下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 我国普通高校将舞蹈学专业本科的学制设置为4 年, 其设置初衷是为了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合理、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使学生具有在舞蹈教学、舞蹈表演、策划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诚然, 从教学模式来看, 本专业侧重的是舞蹈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但是, 要想适应工作岗位, 就必须具备一专多能的基本职业素质, 尤其是上从事艺术宣传方面的工作。总结近几年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一般包括:拥有较高的专业教学水平, 能够从事校园文化活动的安排策划, 能歌善舞, 拥有独立指挥能力。产业类部门的工作岗位还要求学生具有策划组织能力。由此可见, 舞蹈学专业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必须让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 在现阶段的教学模式下, 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并没有体现。

二、基于当下就业趋势对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考

为了打破舞蹈学专业毕业生“就业= 失业”的尴尬处境, 就必须结合当下的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建立起“能力本位”的专业教学模式, 准确定位教育方向, 并付诸实践, 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在构建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需要抛弃现有的不良教学思路, 对培养目标进行明确, 并借助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完善人才教育, 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为此, 高校应该在构建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做好以下几点:

1、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摆在关键位置上

对于大部分的舞蹈学专业学生, 其在就业时往往将目光投向幼儿园及中小学的艺术教育。这样的工作岗位, 除了要担任正常的专业教学之外, 还要对学校各项文娱活动负责。因此, 这就要求舞蹈学专业学生具备过硬的专业教学素质和课外实践能力。为此, 在学习过程中, 应该主动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 积累舞台经验和舞蹈素材, 同时, 对其周边 (舞台调度、舞美、灯光、服饰等) 也要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从而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为此, 在教学模式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增加舞蹈编排以及实践课的比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任学生自主发挥, 教师承担协作和辅导的角色,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加实践经验和阅历, 而不是局限于“纸上谈兵”。

2、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培养全方位、高素质、复合型的当代人才

还是以舞蹈教师这一职位为例, 在走上就业岗位之后, 需要应对的除了基础的舞蹈教学工作之外, 还需要进行舞蹈编排工作,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会承担部分音乐教学。如果是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 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兼顾全部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 因此, 在构建专业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从而培养出全方位、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以应对工作岗位的多样性需求。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 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教育课程不仅包括舞蹈教学, 因为舞蹈教学仅仅是音乐教育中的一部分, 另外, 艺术教育课程还包括美术教育。为此, 高校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需要以实际的工作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

具体来讲, 专业教学模式下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需要以特定的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那就是学生对于教师所讲授知识的理解难易程度。因此, 培养舞蹈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中, 尤其是教学能力, 应该着重注意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表现力, 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让学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接受所学的舞蹈知识, 同时, 还应该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 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喜好, 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从而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舞蹈学专业学生在今后从事舞蹈教学工作中, 必须重视专业教学能力, 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 不做教材代言人, 而是通过如兴趣培训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 这一观念需要在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学习中得到贯彻落实。

三、结语

为了突破高校舞蹈学专业的就业瓶颈, 必须要对现阶段的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构建, 建立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专业模式, 以适应当代社会工作岗位对舞蹈学人才的需求, 从而有效提高舞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 实现舞蹈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价值。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招生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很多综合性院校纷纷设立各种专业, 以期培养社会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具体到艺术领域, 很多院校的音乐学院纷纷设立了舞蹈学专业, 从而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这也是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积极响应。但是, 舞蹈学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却面临十分尴尬的处境, 就业=失业, 归根结底, 还应该从专业教学模式入手, 本文以当下的就业趋势为视角, 对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以期共勉。

关键词:就业趋势,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侯敏.从就业趋势来思考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J].艺海, 2009, 09:106-107.

[2] 佟丽丽.舞蹈学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促进就业[J].劳动保障世界 (理论版) , 2011, 12:57-58.

[3] 刘彦灵.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 2012.

[4] 张於.舞蹈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艺术教育, 2013, 05:108.

上一篇: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地方性的缺失及原因分析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肢体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