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表演艺术教育中声与情的结合

2022-11-19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 在声乐表演艺术教育中, 演唱技巧是表现歌曲的重要手段, 而情感的表达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情感对于艺术, 犹如血液对于人体一样, 有了感情才能使艺术更富有生命力, “声情并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做到声情并茂的演唱, 就必须做到声音和情感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切不能轻此重彼, 顾此失彼。但是, 在声乐学习和演唱中, 人们往往比较注重各种声音技巧的展现, 而忽略了情感上的处理。也就是只注意到“声”, 而忽视了“情”, 这样的演唱是不能打动人的。古人云:“唱曲之法, 不但声之宜讲, 而得曲之情为尤重”。所以, 声乐学习者必须注意将“声”与“情”紧密结合起来, “以感促情”、“以情带声”, 不管是在声音技巧的训练中, 还是声乐演唱的训练上, 都要养成这种良好的发声习惯。

1 声音技巧训练与情感的结合

练声是训练声音技巧的一种重要手段, 也是不能缺少的环节。练声时, 会有些母音练习气息练习或位置练习, 也许有人会问, 我们在练声、唱练习曲时也需要用“情”吗?这又不是一个作品, 又没有艺术形象怎么带入情感呢?声音技巧只是表现歌曲的一种手段, 而技巧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唱好歌曲, 对这点, 古人早有“声为情役, 腔为情设”“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的论述。缺乏情感的投入, 发出的声音也是空洞的, 毫无生命力的。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邹文琴曾经说过“练声应该跟唱歌一样, 也要有感情。”所以, 在练声的时候就要带着感情, 养成以情带声的良好发声习惯, 也更能激发声音的激情, 挖掘出更好的音色。那么, 如何通过“声”与“情”的结合, 使自己在练声中更快更牢固的掌握基本功呢?本人总结了以下几种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

1.1 想象练习法

想象练习法就是发挥自己的想象, 把“情”融入到每一条不同的练声曲中, 例如:跳音练习, 要求每个音在横膈膜的弹性支持下跳跃起来, 声音要求有弹性轻巧和颗粒感, 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水面上嬉水的蜻蜓, 找到“蜻蜓点水”的感觉, 弹跳不起来就会掉进水里, 带着这样的感情很容易找到轻灵的跳跃感。否则, 只是一味注意横膈膜要弹跳则虽然弹跳起来了也很难达到轻巧灵活的内在要求。教初级阶段的学生还可以叫他们想象在自己的横膈膜上拍皮球, 声音就像自己的手, 横膈膜就是皮球, 用手 (也就是声音) 拍球 (也就是横膈膜) , 拍一下弹一下, 拍下去才能弹起来, 手拍不到球就弹不起来, 这样可以解决很多学生练跳音时容易在喉咙里跳的错误。又比如:在进行气息滚动练习时, 可以想象自己在放风筝, 手中的线就是气息, 空中飘扬的风筝就是声音, 风筝飞的再高也不能脱离线的控制, 这样就能找到气息与声音的感觉。这样久而久之, 以后在练声的时候, 就能一下子进入状态, 感情就能很快的被调动起来, 在练唱高音部分时, 也会感觉容易多了。

1.2 普通的母音练习改为填字练习

通常我们进行母音训练时只是在练声曲上练习单纯的母音, 这样的练习很枯燥, 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 即当这些母音在单独练习时能唱好但是应用在歌曲中跟别的母音的字词联系在一起形成歌曲语言的时候就很难唱准了。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把普通的母音填上字词形成形象的语意来帮助学习者练习。例如:“啊”母音练习时, 我们可以采用在练声曲中加入带有“啊”母音的字来唱, 形成字意表象, 把“啊”音融在有歌词的旋律中, 让人产生联想, 增加情感, 从而更好地掌握“啊”母音的练习技巧。

通过这些练习方法增强情感对声音技巧的练习的影响, 做到以“情”带“声”, 以“声”传“情”, 演唱的感觉就会很容易找到, 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2 声乐演唱中的情感结合

同样, 在声乐演唱中, 声乐作品中的情感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有的人唱歌唱的好, 听起来有“味儿”, 而有的人唱起歌来如同嚼腊或跟喝白开水似的呢, 原因就是演唱者对歌曲作品的情感把握上的不同造成的。如果歌唱者没有表现出歌曲情感的能力, 纵然有好嗓子, 也会因唱出来的歌平淡、冷静而不能感动人, 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 也就达不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因此, 演唱者必需从深入分析歌曲内容入手, 理解把握住歌曲情感, 这样才会使自己的歌唱更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2.1 准确把握作品情感的主题思想

音乐是歌曲的灵魂, 在熟读乐谱的过程中, 要反复体悟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主题, 领略歌曲音乐内在的意境。一份歌谱看来是无声的、静止的, 其实歌谱之中记录和蕴藏着作者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 倾注了作曲家个人的思想感情和灵魂, 所以演唱者必须尊重原著, 尊重作者的每一个表情记号, 不要轻易改动.在演唱前要尽可能地了解作品的创作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 了解作者的创作风格。著名声乐教育家喻宜宣教授说:“如果对作品一无所知, 或知之甚微, 就无法理解作品, 更达不到艺术表现的境界。”例如唐代白居易的诗, 黄自谱写的歌曲《花非花》, 歌词是:“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首歌词曲简洁, 旋律优美, 是大部分中国的声乐学习者都唱过的一首歌, 不少音乐院校都把这首歌收编为必唱的声乐教材, 很多学习者都唱了, 但真正理解这首歌曲内涵意义的人却很少, 这首歌的歌词是白居易写的爱情诗, 表达出诗人和相爱的人分别时间的漫长和内心的惆怅.现代著名作曲家黄自准确把握住了这首诗蕴藏的情感主题, 用舒缓轻柔的旋律线条表达出了伟大诗人的情愫并结合声乐的艺术表现形式传递跨时空的动人情感, 因此, 如果演唱者先弄清楚了这首歌歌词的含义, 演唱起来才能准确表达作品的情感主题, 塑造艺术形象。

2.2 准确把握作品中的情感风格

中国有“民族唱法”, 其实外国也有他们自己的“民族唱法”, 但由于东西方国家在文化底蕴、民族情趣和审美习惯的不同而在风格表现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 在演唱不同国家的作品时, 就必需注意区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和流派歌曲的风格, 这样才能从声音到表情甚至结合到形体动作上都会有准确适度的把握。如《谁不说俺家乡好》, 是一首中国民歌, 从歌词内容我们看到了军民一家的鱼水之情, 以及借由这首歌来感谢党给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在演唱时, 要以亲切、深情、如说话般的民族语言风格来演唱。又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是一首苏联民歌, 我们在演唱时就必须先了解苏联, 了解莫斯科, 抓住其民族风情特征和旋律风格特色, 在表演及情感把握上跟中国民歌要有区别。

3 结语

任何动人的歌唱, 无论是语言、音乐、感情的渲泄和意境的创造, 都是我们平时生活和艺术上的积累在内心融合而外化表现出来的产物。平时要懂得“功夫在诗外”的道理, 开阔视野, 歉收并蓄, 有了深厚的艺术积累, 才能正确处理好“声”与“情”的关系, 才能把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才是声乐艺术表演者追求的最高目的。

摘要:声乐是人声的艺术, 是最能贴近人类自然的表达方式。在声乐表演艺术中, 声音与情感都是至关重要的, 它们彼此相互影响, 相互关联, 缺一不可。本文就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介绍了声音与情感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声音技巧,情感,声与情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意]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噪音的科学培育[M].郎毓秀, 译.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

[2] 冯宏.声乐训练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M].艺术教育, 2006 (11) .

[3] 吴少华:想象是声乐艺术的生命源泉[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6 (11) .

[4] 邹本初.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 11 (1) .

上一篇:知识产权的优化配置问题分析下一篇:A股市场三个敏感政策的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