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的关键:因需要而合作

2022-09-10

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副秘书长、教育家、成长工程办公室主任房涛先生提出“合作不是老师的命令, 展示不是优生的特权, 掌声不是老师的邀请”。的确“合作不是老师的命令”道出了现在合作教学中呈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合作教学成了过场和形式。任何一种教学理念一旦成了形式, 那么它除了表演意义以外, 就没有多大实际意义了。而要剔除这种表演意义, 就要在教学前明白使用合作教学的根本原因--需要。需要是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时, 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而促使他们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来完成任务。

一、什么是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主要利用小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合作, 共同利用资源, 互相支援去进行学习, 并利用小组评比及小组间的比赛, 制造团队比赛的心理气氛, 以增进学习的成效。一方面使学习机会更为平等, 另一方面使学习机会更为强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全新理念, 课堂合作教学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 积极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通过让学生自主活动, 使他们获得直接经验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从而弥补了教学实践能力的不足, 加强了实践环节。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促进学生志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性创新学习,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 合作教学具体体现为: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二是教师与学生小组之间的互动合作;三是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合作。相对而言, 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因此, 要重视小组内部与小组之间相互作用, 使学生群体建立起一种互助合作关系, 增加学生之间的信息沟通,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合作教学关键问题的探讨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小组合作的讨论学习成为新课改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 因此它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创设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诸多方面, 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使沉闷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合作学习确实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不重实效;合作目的不明确, 为“活动”而“活动;合作无序;合作问题过于简单, 没有讨论的必要;学生没有经过自主学习、没有独立思考就开始合作;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帮助, 一味放手让学生合作;教师为赶教学进度, 草草收场;一味追求形式, 缺乏适当的引导和调控。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小组合作成了形式、成了老师的命令, 而非学生内在的需要、或者需要得不到真正的满足 (即合作不充分) 。只有他们都需要了并且得到满足, 才能激发他们更大更多的合作欲望、才能使合作有成效和长效, 进而转化成为他们自己学习习惯和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外在信息, 而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而要实现这三个“主动”, 就是马斯诺的“需要层次论”中提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所以, 合作教学的出发点就是学生主体有内在需要, 而教师就是引导这一需要得以实现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已, 而非教师的命令。

三、在合作教学中如何开展因需要而合作

首先, 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自学时间和有效的自学效果。如果自学时间不到位就进行小组交流, 就会让合作流于形式;会让同组的优等生占据强势地位, 让差生只能听他们说, 看他们表演的份儿。这样就会导致他们学习的兴趣渐无, 学习效果更差,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前, 一定要给学生个体足够的自学时间和思考时间。他们自学自思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会促使他们的需要求助, 这就是合作交流, 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主动的合作学习, 这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合作学习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次, 合作学习是学生个体主动需求的结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自学、自思无效后转而寻求解决的途径的方法之一。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足够的了解, 并在问题设计时要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这样才能真正使之成为必须要依靠小组的智慧才能完美地解决的问题。也只有如此, 小组合作才会是个体的主动需求而不流于形式, 才会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只有如此, 他们在参与其中时, 才会尝到合作探究的乐趣, 而非表演的形式和任务;也才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才能共同促进和提高。

最后, 合作学习要充分满足需要。合作学习小组一般是3-6人左右, 小组应该是不同学习层次的组合。所以针对同一个问题, 可能有些同学很轻易地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他们就是强势学生;而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弱势学生就可能被强势学生的强势表现所掩盖。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活动的调控者和促进者。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并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让学生明确小组任务及操作程序;明确每人每天的职责分工;及时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语言霸权行为, 扩大学习交流的参与面, 使每个组员都有均等的表达机会;当小组讨论受阻时, 教师要及时予以帮助和点拨;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沉默”的学生和“冷场”的小组, 给他们鼓励和指导使他们融入到小组活动中去。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因需要才合作, 并且积极地调动学生参与充分合作过程中, 那合作就会是学习的动力, 合作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

上一篇:英语角对话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下一篇:浅谈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