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2023-03-08

第一篇: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谈谈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思考和体会

近几年来,随着历史科成为中考的一门考试科目,各地中学对历史教学也不断加以重视,逐步改变了以往处于“副科”的地位。但是,有不少人仍然对历史科教学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只要能够记住课本知识并的教学,也是对我们的社会十分不利的。且顺利通过考试就行了。这其实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认识,它完全忽略了历史教学的其他功能和重要使命,这样的历史教学是不健康

中学历史教学肩负着许多重要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开阔视野,更要使学生懂得明是非、辨善恶,从而自己了解的历史事件、人物中得到启迪,受到启发,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应十分重视利用历史课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人格教育。

现代教育学界在经过长期论争之后,大多数学者认为:教育活动是通过培养人的活动而作用于一定社会,使得社会能够更好地延续和发展。可见,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将年轻一代培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亲爱的读者注意,这是主张培养有益的,而不仅仅是有用的人。因为有益必有用,而有用不一定有益。如果一个博学多才的人品行低下,他有再高的智商,也只能是更有效地作奸犯科而已,带给社会的灾难。教育不仅要育才,也要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育人先于育才。

人格是指个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在一定的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在人格主义哲学中,指具有自我意识和自的控制能力,即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在心理学上,即是指“个性”。人格健全的青少年者祖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从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的教育逐渐由单纯重视智力开发转向同时重视人格培养。日本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新加坡也从重视智商教育中摆脱出来,重视情操教育。美国提出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品格教育。德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学校不只传播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生品德、性格的培养。我国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响亮口号,“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

健全人格的教育应当体现为一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完美统一的教育,也就是全面提高素质的教育。然而,在学校教育实践中,人格教育的状况又如何呢?可以说,我们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做得很扎实,而其它方面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却几乎处于“荒废”状态:课堂上,填鸭式的满堂灌,学生成了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成为衡

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形式单调,内容单一,仍以教师强调学习为重点:课外活动及集体活动少之又少,社会实践几近为零。教师对学生长期以来还缺乏关注生命、珍惜生命和人性方面的教育,缺乏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理解教育,缺乏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这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爱宽容之心、不讲诚信、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教育偏离了它“育人”的本质,如果这种教育状况不停止的话,将造出多少社会悲剧?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不断提醒自己,教育需要做的更多,需要做得更好。那么,学校教育中怎样进行人格教育呢?

首先,基础是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基本内容的综合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既是人的整体素质的基础,也是健全人格的基础,较高的文化素质是形成健全人格的理想条件。文化素质体现着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折射出人的信仰和情感,体现着人的精神风貌,代表着人的品位和品质,广博的知识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的重要基础。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文学使人善辨”。可见,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人格的教育与塑造必须以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为前提和基础。现实工作中尤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切实贯彻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靠综合教育培养全面的素质;二是在丰富文化底蕴的同时,要强化思维训练。人格的水平与思维能力直接相关;三是在课程和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个性充分发展的向往,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对人与人真正平等的理想等等。

第二,要十分重视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在青少年的人格教育中要注意尊重情感、意志等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和特殊地位和功能,要强化情感的陶冶以及行为的训练。具体来说如要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的建设,丰富青少年的生活,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和课外活动,培养青少年取得成功的体验和耐挫力,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解决冲突的技能,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生活和自然万物,学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学会认识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在以上这些方面,历史科的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学习,让每个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得到陶冶,从而培养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第三,在对受教育者的评价机制上,不能只是单纯地用应试分数进行评估。

如前所述,在人格教育中包含四大主题,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应试分数只是反映了受教育者某一方面的素质(如科学文化素质),而不能反映其他方面的素质,所以以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受教育者的好坏是以偏概全的不科学做法,它必然压制学生的个性,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教育者还须注意到受教育者其其它方面的优点,正如太阳虽然有黑子,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否定了太阳的光辉。为符合新的教育形势,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以及唯分数是从的评价方式,不能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技能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追求考试的分数,而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格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否则,这样的教育将只能是不健全的教育,它对我们的这个社会也必将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

第四,教育者必须要有健全的人格。

教师是教育之本,是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对受教育的学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素质,这当然也包括有健全的人格。因为教育不只是单纯要求教师传授知识,而应该把许多事情都做好,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素质,没有健全的人格,没有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在进行知识的教育的同时,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格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那是算不上把教育工作做好的。教育者人格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格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教育者的人格水平高、言行一致,他们更能成为受教育者的楷模、仿效的榜样。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以上人格特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识渊博,关心、热爱学生,热爱祖国与人民,关心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公正公平、淡泊名利、性格开朗、活泼、幽默等。

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变革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化,人格教育正日益受到重视。人格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正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和人格发展还没有适应时代发展的需人,在如何搞好人格教育问题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我们更应该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要使命,真正为加强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做出应有的努力。只有这样,我们

的学生在走出学校的大门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社会才会更加美

第二篇:从医患关系谈谈对当前医学人文精神的思考

谈人文精神的自我构建

自古以来,医学就被认为是最有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医生从古至今就享有“白衣天使”“妙手仁心”各种赞誉。可是这些年以来医患关系紧张,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从语言辱骂到动刀杀医„„去年哈医大附属一院实习医生被杀事件仍历历在目,今年医患冲突又添血案,10月25日的温岭伤医事件,更让我们浙江的医疗卫生界感到震惊、愤慨和心痛。面对这一起起恶性事件,我们在悲愤之余不得不引发一些理性的思考。

全面分析当前医患纠纷的原因,应该说是多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医学看。医学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期性、诊疗护理技术的局限性和两面性使得现有诊疗护理技术还不能治愈所有的疾患。然而患方由于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信息处在绝不对称之中,因此充满不信任感,医患纠纷自然易发多发。

二、从患方看。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病情发展估计不足或过于乐观,对正确的医疗处理、疾病的自然转归和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以及医疗中的意外事故不理解,遇到病情骤变和意外,误认为医方没有尽力或诊疗不当。

三、从医方看。一是医院存在违反诊疗护理操作常规和临床核心制度开展诊疗活动的现象;二是医务人员态度生硬,患者无安全、亲切、舒适感,如果治疗效果不能达到其主观的期望,就容易引发医患纠纷;三是部分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有漏诊、误诊、误治的情况发生;四是沟通不到位,评价不恰当。医务人员与患方告知病情,沟通诊疗事项时的语气、态度,谈话的方式方法和内容,对前期或其他医生、医院的诊治的评价等有所不当,在治疗效果不满意时都可成为医患纠纷的诱因。造成以上问题,有医院内部管理和建设等微观原因,也有政府投入不足,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滞后等宏观原因。

四、从社会看。一是社会进步带来的人们的维权意识增强,老百姓对享受优质、适宜的医疗公共服务的合理需求在显著增强;二是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对医学知识和医患纠纷案例的报道和传播,提高了民众的医学素养和患方的监督能力;三是国家现行的信访、维稳等社会考核评价体制的弊端培育了医方和当地政府“息事宁人”“花钱买太平”的心态,客观上助长了“大闹大赔、小闹小赔、不闹不赔”的社会心理;四是社会转型时期,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加之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使得医患纠纷成为社会心理、社会矛盾的表达处和转嫁点,在媒体、舆情多元化的背景下,医患纠纷常常转变为社会矛盾集体转嫁、集中反映的舞台。

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态度生硬、沟通不足、医疗技术不过关等等都是医患矛盾产生的根源,矛盾不断累积、激化就可能发生恶性伤医事件。有调查表明,医患纠纷不单纯是治疗方案问题,而是医生态度问题。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如今的医务人员在当初报考医学院校时都有各自对这个行业的理解、追求和梦想,但当几年过后,有人却把当初的那个美好的梦想丢掉了。医院为什么存在?医疗为谁而做?一些东西被忽略,而另一些却在滋长——诸如拜金、利已、冷漠。导致医患关系恶化,社会不满与日俱增。 何谓医生?妙手仁心!仁爱之心体现的就是一种身体到心灵的拯救。医学人文精神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医务人员行医的目的是帮助别人,医务人员最大的敌人是冷漠,医务人员最大的本领是与病人面谈的技巧与能力。目前世界上,命名的疾病6万多种,其中手术可治愈者6%,34%无术无药可治愈,60%的可治愈(自限性);

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是伴随医学产生以来同时形成的一种职业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一生非常注重医学道德的修养,在他的《千金要方》一书中,首列“大医习业”与“大医精诚”二篇,这是我国最早的较为完整的医德文献专论,是高尚的医德与高超的医技两相结合的医德规范。他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他的这种浓厚而朴素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不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值得学习和提倡的。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医生有三大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之所以把语言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医生的语言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

医生多换位思考才能获得病患的理解和信任,对于医生的付出患者应当用理解和尊重来取代无理取闹。

医院在决择时,并未考虑病人利益的最大化,只考虑医院功利最大化。致使医务人员被病人残杀后,网络上一边倒喊“砍得好”。

医患纠纷的发生源于医患双方对医疗后果及其原因在认识上不同。由于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一定规律。在临床中,同一疾病因病人的心理、生理和家庭环境的不同,往往可以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医务人员往往不易完全掌握疾病出现的各种不同的变化。另外,又由于医院可利用的医疗设备和资源的不同,在医疗效果上也不尽相同。但人们不完全了解医学的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现代医学又充满期望时,一旦遇到不满意的诊治结果,就误认为医院和医生有问题,加之当前医疗体制存在缺陷等,这些都是引起医患纠纷的原因。

只有减少矛盾的发生,及时化解矛盾,才能有效预防恶性伤医事件。 尽管多数医患纠纷有患者的原因,但我们是不是

在我们抱怨社会对我们不公和苛刻时,我们要首先想到自己的责任。要获得社会的尊重首先要自尊,获得社会的宽容首先要自律。

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医学技术提供服务的同时,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文章认为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兴起的技术至善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断裂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需要人文关怀的呼声已开始被医学界重视。但是,人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两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互替代,而需要保持一种平衡和必要的张力。

由于医学的目的是救治在病痛中挣扎、饱受躯体疾患和精神痛楚折磨的病人,因此,医生除了应具备有用而必要的知识之外,“还应当具有优秀哲学家的一切品质:利他主义,热心、谦虚、冷静的判断、沉着、果断、不迷信。” 自古以来,医学就一直被认为是最具人文传统的一门学科,医生是最富含人情味的职业。在中国古代,医学被称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行医治病、施药济人被认为是施仁爱于他人的理想途径之一。在西方,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古代东西方医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古代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并不囿于有病部位的治疗,而是主张机体的整体性康复。他们相信“人体是由其本身的各个部分的一致而又交流着的知觉环构成的,当其中任何一部分受到侵袭时,整个身体都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即使人的很小部分受伤,全身就感到疼痛,因为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所以,医生不仅应当注意有病部位的治疗,而且也应当关爱病人。病人躯体上的不适往往也导致精神上的痛楚,更何况疾病有时被视为上苍对人类不良行为的惩戒,病人从而遭受到躯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以医生舒缓病人的精神压力也有益于躯体疾病的康复。古代医生强调对医疗技术的热爱与对病人的热爱两者之间的密切关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相信医术的目的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或者至少减轻病人的痛苦。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他们缺乏有效的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手段,于是他们在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的同时,更注重对待病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病人的同情、关心、安慰等,给予病人情感的关照。

医学人文精神传统不仅在医生的治疗活动中延续,也凝结成稳固地体现慈善、博爱精神的医学建制——医院。在医学史上,无论中外,医院的兴起无不与仁爱、照顾和关怀相关。古罗马时期的一位慈善家,为护理贫病交加的患者,变卖了自己的财产,创办了第一家医院。我国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在疫病流行期间,为照顾无家可归的病人,创办了“安乐病坊”。还有欧洲中世纪的“修道院医院”以及法国大革命时期兴办的“普通医院”,都以照顾和医治贫困病人为己任,充溢着人道主义的关爱之情。

美国著名医学家、人文主义者奥斯勒(W. Osler)指出,“作为医生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在看病人时,应当坐下来,哪怕只是30秒钟,病人会因此放松,更容易交流思想,至少感到医生愿意花时间对他的病人有兴趣。这是医生的基本哲学。” 目前,欧美各国已深刻认识到加强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的必要性,许多大学的医学院和临床医院都设置了相应的课程和实践训练,以促进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第三篇:谈谈对自己所在学生组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经济与管理学学院学生会主席 张斐 2011800412 摘要:学生组织是大学里面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组织给丰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高交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提提供了一个十分宽广的平台,由于年龄的相似性和自由的组织领导形式,学生组织成为了大学校园里最具有活跃性的一个团体。

引导组织成员向同一个目标奋斗,这是当前最有可能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在缺乏强制约束力的现状下,必须从组织成员个体中获得自发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由我们去引导,那就是促使他们为了相同的目标去奋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的创新意识。人对于自己的设想被付诸实施和实施他人的设想来比较时,明显会对于自己的成果更富有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提高学生组织运行效率的最好方式。

关键词:学生组织 效率 管理 目标 监督 创新

学生组织是大学里面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校园里,学生组织给丰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提高交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提提供了一个十分宽广的平台,由于年龄的相似性和自由的组织领导形式,学生组织成为了大学校园里最具有活跃性的一个团体。

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组织的发展往往伴随着各种问题,由于学生组织大多是由学生自我领导、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对于组织的参考发展需要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者建议,才能够优化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使学生组织获得长足发展,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正面影响。

通过在学生会两年多的工作和在菁英训练营的培训,结合我们经管学院学生组织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管理制度的把握

我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内部管理制度的欠缺,这个问题的存在有一定的客观性,因为学生组织是非盈利性组织,没有任何的利益挂钩,所以过于森严的内部管理制度会使得学生干部以及具体实施的学生干事产生反感。但是没有强有力的管理制度又无法使得一个组织高效、有条不紊的运行。

所以对于制度的把握是一个需要不断考量的话题,我们不能用“制度”来管人,因为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用所谓的制度来管人会将人囿于一个小的框架内,使得工作成果缺乏创意,墨守成规的成果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学生组织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自由性和创造性。

而用“人”管“人”又显得随意性太大,没有严谨的组织结构不仅仅会使得一个组织无法有效率的运作,更会让组织成员对组织失去信心,这种信心在组织工作中起着一种“向心力”的作用,缺乏了这种“向心力”组织成员难以齐心协力向共同的目标奋斗。

所以我们学生会对此的解决办法是,用大的制度去要求学生干部,只规定一个固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的所有创新行为我们都给予理解和支持,在这个框架内的所有创新行为我们都给予理解和支持自身发展的不同,我们对这个框架有不同的解释,这样在既保证了工作得以有效运行的同时,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使得我们的团队更加富有创造性和创新意识。

二、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

众所周知,学生组织存在着一个通病——低效率。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参加学生组织的工作只是一个业余项目,并且这个业余项目并不影响到他的主要任务的发展,所以学生组织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处于首要或是次要的地位,而是在于“兴趣”这个层面。

所以在兴趣层面上的约束是很难的,因为既没有强制性的措施可以强制要求成员完成任务,也没有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完成,所以这种现象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可以用一些其他方法降低这种天生缺陷带来的影响。

例如引导组织成员向同一个目标奋斗,这是当前最有可能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在缺乏强制约束力的现状下,必须从组织成员个体中获得自发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由我们去引导,那就是促使他们为了相同的目标去奋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尊重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的创新意识。人对于自己的设想被付诸实施和实施他人的设想来比较时,明显会对于自己的成果更富有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提高学生组织运行效率的最好方式。

还有一种可行性的方式就是精简会议内容,精简任务内容和目标,延伸任务目的。作为一个在学生会工作的大一新生来说,对于进入学生会的期望在于自身能够得到锻炼,很少会想到为相应的部门做出贡献的层面,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精简会议内容,精简任务内容,并且延伸内容的目的,明确指引他在手头的任务中应该明白些什么、可以得到哪方面的锻炼,让他自己能够意识到这是在为锻炼自身能力而工作。这样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具体执行人会付出更多的精力并且会尽力做到最好,这样也能够提高组织运行效率。

综合来说,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必须是自下而上的,只有具体的执行者能够一丝不苟的执行,组织的决策和活动才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得到最大效率的完成。

三、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校园本就是一个充满创新氛围的地方,而学生组织的自发性与自由性更容易加深成员之间的思想碰撞,萌发创新的种子。作为学生组织的领导者,如何为组织成员创造一个富有创新氛围的环境和如何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前面已经提到,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设想并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之付诸实践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是往往组织成员不愿意或者是不敢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这源于他们对学生组织的信任感和归属感不够,我们要做的是创造这种归属感。

我们经管学院学生会极力提倡“家”文化,因为在一个家庭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什么事情都可以分享,我们也在尽力营造这样一种氛围,因为在这种氛围之下,每个人都感受到的是轻松和自由的气氛,这样能使得他们作为这个“家”的一份子,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使得这个“家”能够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家”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营造一种平等性,没有主席、部长、干事的区分,每个人只是这个家的单纯的一份子,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每个人的创新意识,而且这种创新性想法的提出并不是一个采纳与被采纳的关系,而只是单纯的分享。建立在分享层面上的创新往往具有更大的创造力和更多的思考价值。

四、内部机构的协作

我们知道,很多组织都是由不同的小部门构成的,我们经管学院学生会也是一样。我们由十三个部门构成,这十三个部门各司其职,组成了我们的学生会,作为主席,我们要做的就是协调他们的工作,并且将他们的工作有机组合起来,形成1+1>2的效果。

目前我们经管学生会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部门之间分化严重。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分工,都能举办自己的活动,但是没有真正的协作起来。这种情况是由于很多活动具有一定的偏向性,比如运动会,一般都是由体育部来主导,其他部门都只起到了一个增员人手的作用,我想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要想真正的把一个活动办好,办出特色,就必须要发挥好每个部门在这其中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一个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例如宣传部对于这次运动会是否起到了很好躲宣传作用、网新部是否对运动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和外联部是否为运动会的举办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等等,每一次活动我们都要想到发挥我们这个组织中内部成员最专业的一个方面,形成一种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我们的整体水平。

我们通过学生会的各种活动使各个部门的部长干事都走到一起,相互交流,这其中包括在我们学生会“家”文化基础上的学生会家庭聚会,也包括我们组织各个部门在同一个教室上晚自习等等,这都是为了加强各个部门对彼此工作的了解和熟悉,从而为日后的协作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接受批评和监督

我们作为学生组织,不光是我们自己对自己的定义,作为为学生服务的团体,我们更加注重同学们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我们作为学院学生会,为的是为全院以及全校的同学服务,而并非管理他们,所以他们对我们的评价是我们进步和改正的根源。我们作为学生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工作的方阵和前进的道路也会有一定的偏差,只有接受了同学们的批评和建议,我们才能够不断改进,不断地将我们的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起到为同学们服务的作用。

我们设立了纸质意见箱和网上意见收集等多种渠道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和建议,因为同学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我们的工作,一定可以看到一些我们无法意识到的问题。这也展现了我们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我相信凭着这种态度,我们可以坚定的踏下前进的每一步。

大学学生组织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群体,也是一个非常容易出现问题的群体,出现问题难以避免,但是不对问题及时的反思和改进就可能走向歧途,作为学生组织的领导者,我们必须有一种反思精神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组织的发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学生组织能够不断吸取意见,不断改进,并且朝着规范化管理的方向走去,都能在大学校园里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管理实践》彼得.德鲁克

《管理学》哈罗德.孔茨

《管理新模式》伦西斯.利克特

《管理思想的演变》丹尼尔.雷恩

《有效的管理者》彼得.德鲁克

第四篇:对台湾回归问题的思考

台湾问题,又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所衍生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政问题。近年来,在与台湾的关系上,台湾从刚开始制定的 两岸协商寻求与奠定政治基础而在1992年达成的“九二共识”,接着因为“九二共识”有了两岸今天形成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交流态势,使两岸关系得到了许多缓和。在对台问题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直坚持“一个中国”为底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多年来也一直在寻求台湾回归的途径,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问题上面都给予了台湾高度的便利。但在各方面都享有高度便利的条件下,为什么台湾还久久不能回归?

一是国际因素的干扰是台湾问题形成当今局面的主要因素,也是导致台湾久久不能回归的关键因素。国际因素主要是日本和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日本是台湾问题形成的最初原因所在,而美国则是一直干涉台湾问题,意在把台湾同中国分离,以便自己控制台湾。从二战胜利前,美国就开始考虑安排战后格局的问题。从罗斯福提出的建一个大中国,到后来蒋介石节节败退之后,美国自信的认为可以对台湾实行实际托管,但因蒋介石死守“汉贼不两立”,所以再到后来杜鲁门上台为澄清美国对台政策上的混乱,确立一系列政策不干涉中国内政,但又在后来反悔,最后在朝鲜战争之后,策划了《旧金山和约》提出“台湾未定论”。而日

本虽在与新中国建交的之后对台湾问题的干涉有所收敛,但插手台湾的野心从未消退,2005年美日在举行“安保会议”之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第一次把台湾海峡列为练功的“共同目标”,声称鼓励和平结局有关台湾海峡的问题。其实这把日本干涉中国内政、支持“台独”的面目表现出来,成为了台湾问题的另一大国际障碍。这两大国的目的都是“以台制华”,而很多台独分子的底气也都是从美国来的,也有的国家如今还与台湾保持着邦交关系,所以从如今的国际形势上来看,要消除台独分子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台湾久久不能回归的因素之一。

二是在政治上台湾领导人都持台湾独立的态度,坚持两个中国,这对台湾回归问题也是有重要的影响的。从蒋介石坚持一个中国,但是要以中华民国为国号,致使在蒋介石执政期间台湾不能回归;到李登辉在两岸关系上鼓吹“两个对等的政治体”、“两岸分裂分治”,阻挠两岸关系的发展;再到陈水扁登台一直沿用李登辉的台独政策;到现今的台湾执政人蔡英文也只是主张两岸和平友好发展,对台湾回归问题也没有积极的态度。一个领导人的政策对所领导人民的态度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台湾的历届领导人能慢慢地往祖国靠近,那么台湾回归也就指日可待,但是如果每届的领导人都坚持两个中国的政策,那么台湾回归也就遥遥无期了。

三是台湾人民的怨恨心理,这也是台湾久久不能回归的因素之一。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隶属于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等地划归日本,直至二战结束,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在当时的台湾人民看来,这无疑是被自己的祖国抛弃了,他们在当时有挣扎过,抗议过,但还是没改变

被划给日本的命运。这就像是家长因家庭经济所迫,把自己的亲生还是送养给别人,当家庭经济好了,又要把孩子要回来,孩子心里怨恨亲生父母当初把自己送人了,不愿与自己的亲生爸妈相认的情形。虽然心里有爱,但也有恨。还有一点是,随着老一辈人的逝去,年轻一辈对祖国没有太多的感情,可能看到被划的那一段历史还对祖国持怀疑的态度,没有太多的热爱反倒有了恨,且台湾在被日本统治的那几年,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也不错,所以更加不愿意回归祖国了。对这个问题,中央其实不太重视,但我认为这也是台湾人民不愿回归的一个因素,对此,相信采取政策去改变台湾人民的看法,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回归祖国的。

以上三个原因都是我认为的台湾久久不能回归的重要原因,且这三个原因问题都是不容忽视的,要解决台湾问题就要从这三个形成问题的原因入手,但从分析上来看要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很不容易的,要对付国际大国的干涉,还要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国家的能力强了才能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也要制定近期和长远的政策,努力加强与台湾的合作,增加两岸人员的来往,增设两岸的交通设施、通信设施,从根本上排除台湾人民对祖国的偏见,对台独分子实施部分强制措施的同时,对台独分子进行政治教育。

最后,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对台问题上,不能过于急功近利,在各方面的阻碍下,想要快速地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不然台湾问题也不会拖到现在还未解决,但在中央一味地给与台湾便利政策的情况下,台湾还未有回归迹象的现象下,中央应调整政策,适当的采取一些更为强硬的措施。软硬兼施,也许会比一味地施行便利政策好得多,例如可以对

台湾当局执政人适当地施加压力,对民间的台独分子严加查处,并采取强制措施等。

参考文献;

百度《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第五篇:对学校评价问题的思考

学校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种手段,它是以整个教育为对象,对各种教育活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我国的基础教育才能走上正轨,不至办成“升学教育”;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能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就有可能深化教育改革,达到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目的;开展有效的学校评价可以使学校领导和教师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使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工作制度化,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可以说学校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是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学校领导加强了对教职工的教育教学和总务工作的评价,教师加强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评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注重形式忽视内容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当中。多数情况下是负责评价的人员对照评价指标体系逐条查阅档案材料、听取领导汇报为主,有时会辅以少量教师或学生座谈的形式,最后根据检查情况对学校的工作给予评价和定位。这种评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在其中。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绩效工资制度的实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了对学校教育的评价,学校内部也加强了对教师工作绩效的评价,并且将评价的结果作为奖励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标准。

上一篇:谈谈你如何在实习期间下一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