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研究进展

2022-10-02

妊娠期糖尿病(GDM)属于妇产科常见病,其主要是因为妊娠期间出现了糖代谢紊乱现象,有些患者在首次孕期就已经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存在会影响患者机体的代谢和免疫能力,从而有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研究,可以为产妇的分娩提供保障,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该院在2014年2月—2014年10月接收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检测指标均满足妊娠期糖尿病判定标准,即空腹血糖≥5.8 mmoL/L。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最大年龄在38岁,最小年龄在20岁,平均26.5岁,孕次1~4次,平均1.5次。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11例;实验组中最大年龄在37岁,最小年龄在21岁,平均26.7岁,孕次1~3次,平均1.4次。其中初产妇33例,经产妇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血糖测试值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和诊断方法

1.2.1 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方法

首先,在孕妇产前检查时,要对其糖尿病高危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估,未发现高危因素的患者还要进行空腹血糖检查,如果患者的空腹血糖超过7 mmol/L,则可以直接确诊为孕前糖尿病。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需要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进行检查。对于妊娠24-28周的非糖尿病产妇还需要进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查。妊娠期糖尿病多发生于以下人群:(1)有妊娠期糖尿病史;(2)过度肥胖;(3)尿糖阳性;(4)多囊卵巢综合症患者;(5)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1.2.2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照国际妊娠合并糖尿病委员会在2010年制定的标准进行诊断,即空腹、餐后1 h、餐后2 h对患者进行血糖检测,其诊断界值分别为5.1 mmol/L、10.0 mmol/L、8.5 mmol/L,如果患者的上述三项检测指标任何一项超过标准,则可直接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如果早孕期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结果超过5.1 mmol/L,则不能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方法为:试验前3 d,停止一切治疗药物的服用,尤其是受体兴奋剂、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等,每天将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控制在150 g以内。检查前8~14 h内禁止饮食,但可以喝水,在早晨7~9点便可以开始试验,通过抽取静脉血来测试患者的空腹血糖,然后将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 mL水中,5 min内口服完。从第1口糖水开始计时,并于1 h后、2 h后采集患者血液进行血糖的检测。测试过程中,检测者不能进食、喝茶、吸烟和剧烈运动。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胰岛素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综合性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饮食治疗: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身高、妊娠孕周期、饮食习惯来制定饮食治疗计划,饮食过程中有效控制患者食物中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一般是脂肪25%、蛋白质25%、碳水化合物50%。(2)运动治疗:鼓励患者定期、定时进行体育锻炼,每次控制在半小时为宜,每次的运动幅度最好从轻到中度缓慢增加,合理的运动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而且还能提高身体各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血糖监测: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的患者最好不定期对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直至患者完成分娩为止。然而对于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患者,需要进行24 h血糖监测,并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来调节胰岛素用量,通常情况下随着患者孕周的增加,要适当的增加胰岛素用量。(4)产后护理治疗:随着分娩后胎盘的排出,会导致抗胰岛素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此时医护人员要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一般产后24 h需要将胰岛素用量调制产前的1/2~1/3,甚至有些患者可以完全停止胰岛素治疗。产后鼓励母乳喂养,这样不仅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而且还能降低血糖水平,从而减少产后胰岛素的用量。此外,母乳喂养还可以降低婴幼儿发生营养过剩及营养不良的风险,同时可以减少高血压、肥胖、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孕妇在产后6~12周还需要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以后最好每3年筛查1次,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无论新生儿体重大小,都要根据早产儿的护理标准进行护理,即在其生后半小时将25%的葡萄糖水通过口腔服下,定时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

1.4 观察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妊高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

经过相关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过程中,实验组患者的妊高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

3 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所以将孕期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可以提高母婴的安全性。妊娠期间的糖尿病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而后者较为常见,在我国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1%~6%,并且一直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因素比较多,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妊娠期各类激素对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妊娠期患者胎盘分泌的雌二醇、泌乳素、孕酮等均会对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而且随着妊娠期的延长,拮抗作用逐渐增加。与此同时,妊娠期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内生性葡萄糖产生,减少了对糖类物质的消耗,从而降低了胰岛素的作用。(2)妊娠期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弱:妊娠期产妇糖耐量下降,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各组织和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减弱,从而降低酪氨酸激酶活性和胰岛素受体结合能力。(3)妊娠期产妇身体条件的改变:妊娠期产妇会对B细胞产生持续性的刺激从而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这样不仅会降低靶细胞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且体内储备的营养物质还会降低胰岛素的反应能力,从而诱发血糖的升高,进一步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症状不太明显,耽误了患者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时间。产妇的孕期一般在24~28 w,该阶段体内抗胰岛素物质的分泌量会逐渐增加,而在32~34 w时达到高峰。因此,在孕期24~28 w时要对患者进行糖筛查,对于筛查结果出现异常的产妇,还要对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从而实现病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妊娠期糖尿病对婴儿的影响。临床调查和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很容易引发胎儿出现死胎、巨大儿、胎儿窘迫、围产儿死亡、新生儿产伤、新生儿低血糖、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等,同时新生儿未来成长过程中也极易出现糖尿病、肥胖等症状。(2)妊娠期糖尿病对产妇的影响。妊娠期糖尿病会导致孕妇在分娩阶段,自身的调节能力降低,并且大量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很容易诱发产妇出现妊娠高血压、生殖道感染、早产、先兆子痫以及羊水过多等并发症,严重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

该研究了在该院治疗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胰岛素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综合性治疗:根据患者的自身病情制定专门符合患者的饮食,合理配比;鼓励患者在自身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体育锻炼;不定期对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分娩后的产妇抗胰岛素激素水平迅速下降,此时对胰岛素用量进行合理调整。分别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发现,经过综合性治疗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经过综合性治疗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的妊高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常规治疗方式的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性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变化范围,而且还能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因此加强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的诊断和研究尤为重要。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诊治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了该院在2014年2月—2014年10月接收的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胰岛素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又给予了综合性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妊高症、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诊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 毕书平.妊娠期糖尿病50例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4,9(z2):54-55.

[2] 李茂宇,方根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37-138.

[3] 侯小玲.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及诊治探讨[J].医学信息,2014,6(15):206-207.

上一篇:电视公益广告栏目中纪实影像的应用研究下一篇:服装结构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