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护理专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本文根据地区特点,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增设“蒙医护理课程”,实现高职护生集于“现代护理”与“传统蒙医护理”一身的护理服务能力,更好的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健康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第一篇:护理专业论文范文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基于“岗位胜任能力”高职护理专业实施系统课程体系整合的教学改革,教改班学生在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所需时间、适应医院的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所需时间、能较好地进行护患沟通、熟悉某科室的专科护理操作、根据疾病知识为患者做健康宣教5个方面较普通教学班有较大的提高。系统整合课程体系作为新生事物,虽然存在不足,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仍然受到肯定,能提高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职护理;基础医学;临床护理;课程融合;课程改革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30年的空白,给社会形成了一个错误的概念,认为护理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种技能教育。这种观念严重地影响了护理学的发展。不少护理教育工作者通过外出考查、国内调查均已提出我国的护理教育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有国外护理专家评价中国护理教育落后于美国50年。而学科要发展,教育需先行。因此,要促进护理学的发展,必须进行护理教育改革。这是所有护理界同仁所公认的。

随着新的健康观的形成,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应用和卫生保健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的紧缺型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等护理专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健康维护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首先,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方面的定位比较模糊,没能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培养模式。其次,课程内容体系为医学本科的压缩版,仍然沿用传统的老三段结构。第三,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第四,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偏重理论教学。第五,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和落实。第六,教材内容陈旧与21世纪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不相适应。因此,需要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得以实现。

近几年,我国的护理教育正处于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我国的高职护理院校正在积极地进行着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在目前的高职护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基础医学课程都作为护生学习护理专业的先期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其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现代护理改革一致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应该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王娟等人调查发现,在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和原则上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基础医学课程应该为护理专业服务,强调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学习、临床应用相联系。目前普遍存在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两步走,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结束后,再开始临床护理课程的学习,存在内容重复、分散,学生易遗忘及思维片面等问题,临床护理课程教师往往要在授课过程中,花大量时间复习相关的基础医学课程知识,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负担,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我院针对现状对高职护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改善医学基础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相脱节这一现象,我院借鉴国际护理教育理念,打破学科界限,根据人的整体理念,试点探索按“人体系统”来设置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紧密围绕现代护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及护理专业特点将原有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护理课程相整合的教学模式。

在临床护理方向班级中选择1个班进行试点,将课程体系的组织结构从传统的“基础—专业—医院”三段式的教学模式,探索实施“基础医学课程与临床护理课程一体化融合”,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按项目、任务、人体系统来设计课程体系。即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和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五官科护理、传染病护理等课程有关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进行工学交替,课程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实现同步,实施“教、学、做” 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减少了传统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重复教学,缺乏内容整合的弊端,有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护理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按系统进行教学实训,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了课堂教学和临床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我院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完善、课程体系的制订和完善、教材编写、工学交替的实施等各方面做全面的探索和实践,将对高职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系统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经验,对于改变我国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护理教育差距较大、毕业生不能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现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我院建立了全方位的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体系

“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一体化融合课程体系”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由校内教学评价和工学交替教学评价两部分组成。教学评价的对象主要为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

校内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态度、阶段测验)和总结性评价(期末考核)组成。工学交替教学评价由过程性评价(操作技能、学习和工作态度、护理病历书写及汇报、日记、实习手册等)和总结性评价(出科考核)组成。

在学评教方面,除了学校常规的学评教之外,在工学交替环节的带教工作方面,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及工学交替基地的教学人文环境。并召开组长会议及学生会议,访谈了解工学交替情况。

(作者单位: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梁冰锋 秦秀红 李贺芝 李志 王顺新 苏倩倩

第二篇:高职护理专业增设“蒙医护理课程”的探究

摘要:本文根据地区特点,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增设“蒙医护理课程”,实现高职护生集于“现代护理”与“传统蒙医护理”一身的护理服务能力,更好的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广大农牧民健康水平,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蒙医护理;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多元化、高层次化。如何更好的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为小康社会建设保驾护航是高职护理院校教师的职责所在。通过高职护理专业中增设“蒙医护理课程”,让学生在学习现代护理先进技术同时,熟练掌握蒙医护理技能,达到“双腿走路”,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的健康需求,拓宽护生就业渠道,获得“临床—教学—就业”三丰收。

一、高职护理专业蒙医护理课程体系设置的重要性

蒙医护理是蒙医学的分支,是以蒙医药理论为指导,用整体观念实施辩证护理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技术。理论通俗易懂,方法灵活多样,在各类疾病尤其在肝肾疾病、癔症等慢性病的护理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高职护理学生具有“蒙西医护理”双重技能,让广大农牧民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拓宽护生就业途径,传承发扬民族医药护理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1、满足地区少数民族健康需求

内蒙古自治区是由蒙古、鄂温克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气候寒冷,多数人以畜牧业为主,生活在广袤的草原。长年的游牧生活、寒冷的气候、人员稀少等特点导致多数农牧民生活单一、语言交流贫乏,形成了“小病不看、大病卧床、重病进院已晚”的格局。如何让广大农牧民得到“有病就医、无病防病、大病得到及时救治”的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经调研发现,契合地区特点,培养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急需的医护人才,在医护中让农牧民能欣然接受我们的服务理念、服务技术。在高职护理专业中增设“蒙医护理”课程,让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得到全方位、多渠道、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满足他们的健康需求是一项重要举措。

蒙医护理是通过“饮食、行为、药物、疗术等四大护理”措施,从病因上解决患者的疾苦,做到“量身定做”的贴身护理,达到缓解病痛、促进康复、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最终护理目标。

2、让学生“双条腿”走路,提高就业途径

内蒙古地区有几十家蒙医医院和上百家蒙医科室,这些医院目前大量缺乏“训练有素”的高职蒙医护理人才。经三年的系统学习,我们的学生不仅有先进的现代护理理论技能,更具备良好的蒙医传统护理理论技能,能很好的服务于临床、社区、健康保健及各项蒙医护理工作。“医院用人、学生就业”二者一拍即合,真正能达到,“人才引入”“就业有路”的“双赢”。

3、传承发扬蒙医医药护理事业

蒙医药有着厚重的理论和技术内涵,作为蒙医学分支的蒙医护理有其独特的护理技术,是其它任何护理技术都不能具备的,如热证的“放血”护理、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浴”护理、温病的发汗排毒护理、癔病的心身净化护理”等都为各种疾病达到“药到病除”的个性化护理,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蒙医护理”课程的设置,能让蒙医护理事业有更好更快地发展和传承,为蒙医药护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添砖加瓦。

二、蒙医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增设课程

1、培養目标

蒙医护理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蒙医护理、现代护理、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技能,能从事蒙西医临床护理、社区预防保健服务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根据以上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能力:

(1)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

(2)掌握蒙医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4)掌握急、慢性病、急危重症护理原则、操作技术。

(5)掌握蒙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技能。

(6)具有人文社会学科理论素养,做好社区保健服务工作。

(7)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

(8)熟练掌握应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一门外语。

2、增设蒙医护理课程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围绕上述培养目标,本着“突出蒙医护理实践、增设个性选修课、兼顾西医护理专业课、必有人文社会课”的原则,蒙医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应包括如下:

2.1公共必修课

包括汉语和外语。由于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一直用蒙语授课,外语和汉语文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巩固。

2.2专业基础课

(1)蒙医药基础课: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方剂学。

(2)现代医学基础课:解剖学、病免学、药理学。

2.3专业课

蒙医专业课:蒙医内、外、妇儿护理及疗术护理、温病护理。

现代护理课:健康评估、内、外、妇儿、急救护理等

2.4素质教育课

包括护理礼仪、护理导论、护理心理学等。

2.5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蒙医骨伤学、蒙药学、精神科护理、营养学、老年病护理学等。

三、校本教材与实训基地建设

经多年努力蒙医护理专业团队,编写了《蒙医基础护理》《蒙医临床护理概论》两本校本教材,使用两届,教学效果良好,即将正式出版发行。

在保证理论课教学顺利进行同时,院系领导充分重视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有《蒙医基础护理》实训室、《蒙医疗术护实训室》、《蒙医温病护理实训室》及多家合作的二甲以上蒙医临床护理实训基地,实训课教学在稳步有序进行中。

总之,高职蒙医护理课程体系的的建设是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坚信高职蒙医护理为地区广大民众带去优质的护理服务,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蒙医护理学基础包苏布德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

[2]《蒙医护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王晓华内蒙古大学学报2011年5月

本文为内蒙古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校级项目、高职蒙授护理专业增设“蒙医护理”课程的可行性研究、20—HZY27。

作者简介:刘格日乐(1963.10),女,蒙古族,内蒙古通辽人,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本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教学、内科护理学、温病学研究。

作者:刘格日乐

第三篇: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疫情;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

一、问题提出

1.专业承诺概述

职业院校中护理专业的学生在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后,大部分人会进入医院,肩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时,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地冲在第一线,他们面临的压力是我们难以体会的。护理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他们也会冲在疫情的最前线,与病患近距离接触。面对疫情,对自己所学的护理专业毫不动摇,这就需要他们有很高的专业承诺。

专业承诺这一概念是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在专业领域的发展,因此专业承诺大多数用在研究某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美国组织行为学家莫罗和沃思提出了专业承诺的定义:对某种专业的认同和卷入程度。也有学者认为,专业承诺是个体对所学专业在情感上是喜爱的,在认知上是接纳和认同的,在意志上愿意做出良好的行为表现以及付出极大的个人努力的态度和行为。

2.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

关于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除了性别、专业、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是否自愿选择专业等人口学变量,人格特质、学习倦怠、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风格等也影响着专业承诺。连榕等人研究发现,男生的理想承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一和大四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和大三学生;医学专业学生的规范承诺水平相比其他专业要高。罗亚莉等人发现,专业填报的自主性、志愿填报与录取专业的相符程度、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以及大学里对专业的重视程度等都影响着专业承诺。刘永贤探讨了处于就业困难时期的大学生的职业兴趣与专业承诺的关系,发现职业兴趣对专业承诺有直接的影响。

本研究以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探究目前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尝试提出提升专业承诺水平的对策。

二、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分析

对一所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一所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100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867份。

采用连榕等人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该量表共27个条目,包括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和理想承诺4个分量表。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从1到5分别代表“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表明专业承诺越高。

1.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

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总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标准差之间相差不大,说明个体之间的专业承诺水平没有太大差异,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疫情下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没有显著的变化。学生的继续承诺得分最低,规范承诺得分最高,表明学生认同所学专业的规范和要求,留在所学专业是出于对该专业的义务和责任考虑,但自己因为各种原因而愿意留在该专业学习的意愿比较低。在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中,70%以上的学生从未想过要放弃自己所学的专业,还有32%以上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专业就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且他们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也体会到了专业的助人性、价值和意义,仅有3%以下的学生因为专业成绩不够理想或者觉得专业太难想要放弃目前所学专业。

2.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影响因素

对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现状进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发现在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选择目前专业的原因、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生源地上,城镇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学生。城镇学生在生活条件和经济条件方面要好于农村学生,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和接触专业信息,对专业有深入的了解。在父母受教育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的专业承诺得分就越高。这是因为父母可以给子女提出一些建议,也会过问子女的专业学习情况,不会让他们感到无助,这样学生在专业学习上就会更加主动。在选择目前专业的原因和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上,自愿选择护理专业和非常喜欢护理专业的学生专业承诺得分较高。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出,学生自愿选择护理专业是因为对所学专业感兴趣,对专业的认同感强,因此会积极主动学习,对专业的承诺也就得以实现和继续。有近40% 的学生看到护理专业具有助人性时会体会到本专业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在实践运用中体会到专业的价值,这些又会反过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承诺。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践中会近距离接触病患,当他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病患时,内心会产生自豪感;当他们看到冲在疫情第一线的护理人员送走一批又一批痊愈的患者时,也会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从而更加坚定学好专业的信心。

三、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专业承诺的对策

针对此次研究结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

1.个体层面。

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得知,有些学生会因为专业成绩不理想而放弃目前所学的护理专业,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该专业。所以,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个体而言,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一些能够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活动,从中获得满足感。在疫情时期,学生可以看到医护人员义无反顾冲在第一线的感人事迹,这无形中也会给他们增添力量,感受到护理专业的价值和意义。

2.学校层面。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承诺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学校未能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识,忽视了专业承诺水平的建设。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多地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培养学生不同水平的专业承诺,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护理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培养专业技能,因此,学校可以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提升专业认同感。更为重要的是,经历过当下的重大疫情,学校应该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疏导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对护理专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3.家庭层面。

父母应该支持孩子所学的专业,尤其是在疫情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在孩子面前表露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让孩子理解护理行业的艰辛,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强有力支撐,强化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和承诺感。

4.社会层面。

疫情下,医护人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全社会对此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媒体应该多报道医护人员的各种感人事迹,全社会形成尊重和爱护医护人员的良好风尚,让护理专业的学生为今后的工作岗位感到自豪。

作者:周嘉慧 胡维芳

上一篇:物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物理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