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沟通论文范文

2022-05-10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护理沟通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分析儿科护理中影响沟通的各种因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儿因素及家属的因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相应的沟通措施,从而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关键词]儿科护理;有效沟通沟通是将思想、感受、意念传递给对方并为对方所接受,是接受、了解对方的双向过程,是人类特有的需求[1]。

第一篇:护理沟通论文范文

小儿骨科护理应用治疗性沟通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某医院骨科就诊的72例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他们接受了常规的骨科护理。观察组结合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协调性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的应用,能有效减轻患儿的疼痛,提高患儿的合作性,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骨科护理;治疗性沟通;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小儿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6例。全部患儿均为创伤(交通事故、跌倒伤及碾轧伤)性骨折,患儿身体基础均较好,无先天性、代谢性及除骨折之外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存在。对参与研究的患儿均告知患儿家属病情、治疗方法及研究内容,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中男患儿20例,女患儿16例;年龄在5~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24±2.31)岁;上肢骨折18例,下肢骨折14例,锁骨骨折4例。观察组中男患儿19例,女患儿15例;年龄在4~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81±2.77)岁;上肢骨折16例,下肢骨折15例,锁骨骨5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在患儿入院后,及时评估患儿病情,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做好术前準备,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围手术期健康教育,指导术后康复。观察组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治疗性沟通护理,流程如下:(1)孩子入院后,护士们积极向孩子及其家人介绍自己,介绍了医院的住院环境、治疗情况和主治医生,赢得了孩子及其家人的信任和青睐。(2)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抱怨,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叙述,因为孩子的表达不清晰、不准确。同时,要求孩子的家庭成员不要随意打断孩子,不要代替孩子说话。这种对儿童的尊重不仅有助于了解病情,而且有利于调动儿童治疗的积极性,增强治疗的信心。(3)护士积极用儿童性语言与儿童沟通,密切观察他们的言行。特别是对于一些非语言变化,如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要根据孩子的言行变化及时了解变化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引导和鼓励孩子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4)非语言沟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护理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微笑能让孩子感到温暖,使他们更积极地配合治疗,这对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效果非常有帮助。当孩子问问题时,护士应该看上去很专注,仔细倾听,并合理地使用适当的肢体语言,如触摸。(5)深入了解儿童治疗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从儿童及其家属的角度考虑问题,移情,积极了解儿童治疗过程中的困难,掌握儿童及其家庭的内部状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改善儿童及其家庭的心理状态,帮助解决具体困难,促进儿童积极配合治疗。(6)运用奖励机制,提高儿童治疗积极性。儿童成功完成相关操作后,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玩具奖励,调动儿童治疗积极性。

1.3统计方法

统计数据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依从性、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恐惧评分等测量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并进行t检验;满意度以百分比(%)表示,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合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儿童骨折是一种常见病。骨折通常需要很长的治疗时间。患者不仅需要承受疾病和手术带来的痛苦,还需要因行动不便而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患者的抵抗,甚至影响正常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由于儿童骨折患者年龄小,生长发育不完善,心理不够成熟,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承受能力更差。面对突然的骨折打击,他们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由于儿童骨科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年轻,抗打击能力差。长期治疗会抑制儿童的活泼性,加剧儿童的不适感,严重影响儿童的治疗配合。在这项研究中,治疗性沟通被用来有效地整合护理技能,如听、说、非语言沟通、换位思考和动机到日常护理工作中。通过耐心倾听孩子们的抱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发泄负面情绪,了解他们的心理,让他们感到受到重视和尊重,增强他们治疗疾病的信心。在获得孩子们的信任后,孩子们会更多地听取安排,使未来的手术护理更加方便。通过使用可接受的词语和适当的肢体语言,儿童可以缓解焦虑和紧张,帮助儿童阐明治疗和护理的原因和目的,减少儿童的抵抗力,提高治疗依从性。

结论

综上,小儿骨科护理中贯彻治疗性沟通可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减轻恐惧感,促进患儿治疗和康复依从性提高,也让家长对医院服务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李娜.量化健康教育在小儿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8,26(3):88-89.

[2]霍莉莎,吴微微,邓慧琴,等.小儿骨科手术室高值耗材“7S”管理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4):4364-4365.

[3]肖寿梅,李丽霞,徐德霞.人文关怀在小儿骨科中医护理临床路径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7):89-90.

[4]陈叶玲,隗婕,何晓曦,等.细节护理及舒适护理在小儿骨科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2):51.

[5]马妍.小儿骨科护理中采用治疗性沟通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8):260-261.

[6]罗雪芬,占雯.治疗性沟通在小儿骨科护理中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2020,5(1):15.

[7]王亚茹,张茜,王利杰.治疗性沟通联合量化健康教育应用于小儿骨科围术期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10):142-143.

[8]刘雯.安全护理在小儿骨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0):93-94.

作者:钟娟娟?周开美

第二篇:谈儿科护理中的有效沟通

[摘要]分析儿科护理中影响沟通的各种因素,包括护士自身因素,患儿因素及家属的因素,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相应的沟通措施,从而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

[关键词]儿科护理;有效沟通

沟通是将思想、感受、意念传递给对方并为对方所接受,是接受、了解对方的双向过程,是人类特有的需求[1]。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不断转变,家长对患儿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中做好护士与患儿,护士与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融洽护患关系,可以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同时还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需要,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1 影响因素

1.1护士自身因素

1.1.1护士的素质。

护士对患儿缺乏爱心,语言生硬,态度差。由于儿科住院病人多,环境嘈杂,工作繁重,劳动强度大,易使护士身心疲惫,从而产生烦躁厌恶心理。患儿多护理人员少的情况普遍存在,护理人员只能机械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无暇顾及耐心的解释工作及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宣教,或回答问题简短、生硬,致使家长对护士的态度产生反感引发矛盾。

1.1.2护士工作压力大。

儿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在临床工作中承受较大的压力[2]。护士在每天繁忙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自己在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技术操作上不出半点差错,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因而也没有办法保证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

1.1.3护士的沟通能力差。

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临床工作积累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与患儿及家属沟通的信心不足,加之在校时人文社会类课程少,导致沟通知识及沟通能力的欠缺。

1.1.4专业知识不够丰富。

儿科护理是以儿童为中心优于疾病为中心的过程,儿科护士的服务对象是“患儿”,而不是“病”,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丰富的医疗、护理、营养、预防保健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及技巧,特殊的护理技能。熟悉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及生理、心理需要,予以全面的护理,了解儿科常用药物的剂量、作用及用法。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儿科已具备先进的临床护理技术、抢救技术及检查技术,儿科护士必须熟练地掌握这些相关的技术,才能取得最佳的护理效果,从而减轻患儿的痛苦[3]。

1.2患儿因素

1.2.1患儿住院时,对医院及病房的环境,医护人员及病友均感到陌生,容易产生不安全感。

1.2.2住院患儿由于疾病影响,改变了日常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及环境,使其无归属感。

1.2.3患儿住院期间,由于各种检查及治疗,特别是一些侵入性治疗,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腰穿,骨穿等等,使患儿对医护人员产生恐惧的心理,甚至见到护士就哭吵,从而造成了与之沟通的障碍。

1.3家属的因素

1.3.1紧张与焦虑

由于家属对疾病缺乏认知,总是从最严重的方面考虑,加之对医院环境陌生,住院经济负担较重而产生焦虑。表现为反复询问病情,希望得到肯定的答案,希望得到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治疗,要求医护人员不断观察,担心遗漏病情变化而延误治疗。

1.3.2恐惧与不安全感

家属由于担心疾病预后以及对孩子的心疼,对各种检查及治疗,特别是侵入性治疗产生恐惧的心理。表现为对相同疾病孩子的预后敏感,不敢正视孩子的各种操作,比如头皮静脉穿刺时家属不敢看等等。

1.3.3知识缺乏

由于家属缺乏基本的医疗就诊知识,希望用药立竿见影,一旦治疗无进展或失败,就误解医护人员。有的家属甚至将正常的操作或药物的副作用归咎于护士操作不当,而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1.3.4怀疑与不信任。

由于近年来各种负面报道的影响以及对疾病的不了解引起对治疗方案的怀疑,对医护人员年龄、言语、着装等外在条件和表现引起的不信任,表现为挑剔住院条件,对医护人员水平不信任, 有的甚至要求更换主管医生和护士,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1.3.5费用纠纷

孩子生病会给家长带来一定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家长在费用上有疑问都会问护士,如解释不到位矛盾就会激发。

2 沟通应对措施

2.1提高护士自身的素质

作为一名儿科护士,在工作中应当以理解,友善,平和,忍耐和博爱的心态,为患儿提供帮助[4]。对患儿有爱心及耐心,工作中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应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充分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与患儿及家属沟通。还要加强心理卫生保健与美学知识的学习,科学地进行自我调节,合理宣泄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5]。

2.2针对不同年龄的患儿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

尽量安排固定的护士对患儿进行连续的,全面的护理。熟悉的护士会使患儿有安全感。尽量满足患儿住院前的爱好和生活习惯,主动为其介绍病友,减轻患儿焦躁的情绪。与患儿共同讨论其感兴趣的玩具及动画片等,帮助减轻患儿的恐惧和担忧。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轻患儿的痛苦。

2.3与家属的沟通

儿科护理中沟通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与家属的沟通,家长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病人有着直接影响[6]。由于患儿受理解能力及表达能力的限制,很多治疗及护理都无法顺利的进行,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以其与患儿亲密的关系和熟悉的表达方式,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7]。

2.3.1减轻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

患儿入院时热情接待,详细介绍病房环境,住院须知,主管医生及护士以及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对于急性患儿如高热患儿,多观察,多询问,及时提供帮助,对家属的提问耐心的解释,以实际行动让家属放心。

2.3.2消除家属的恐惧

家属的恐惧绝大多数来源于对穿刺的担心。因此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操作时耐心的解释是减轻家属恐惧的最重要措施。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可以让家属暂时回避,同时也减轻护士操作时的压力,更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

2.3.3消除怀疑与不信任

主动与家属沟通,以真诚的态度设身处地为患儿及家属着想,耐心解答家属的疑问。以良好的心态和行为教育和影响患儿,注意仪表,保持职业的风度,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赖[8]。

2.3.4减除家属对费用的疑问

对家属的疑问,详细的解答,提供每日清单。对确实困难的患儿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催缴费时护士要换位思考,注意说话的语气,语调及肢体语言,巧用说话技巧[9],避免态度生硬,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3 沟通的方式

3.1预防性沟通 将可能发生的情况尽可能告知家属,对有问题苗头的家属作为重点沟通对象,多询问,多关心、多解释。

3.2书面沟通 将疾病的相关知识以书面的形式发放给家属,让其有更多时间去理解如何护理患儿及配合治疗[10],可以发放宣传单、宣传册、壁报等形式。

3.3集体沟通 可以开展座谈会的形式,对时令季节的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护理及预防措施与家属进行沟通。

4 讨论

护患沟通的形式多种多样,它存在于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沟通时,要有诚心、爱心、热心、耐心以及责任心,同时掌握有效沟通的方式、方法及技巧,创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萱,胡景明.论护患沟通技巧[J].护理学杂志,2005,20(17):65.

[2] 张菊明.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J].天津护理.2005,13(1):41.

[3] 李淑霞,刘月梅.当代儿科护士素质要求探讨护理[J].实践与研究,2007,4(4):(61).

[4] 张静芬.临床护理(下册)[M].北京卫生出版社,2004,4:778.

[5] 张红.临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原因分析及干预对策[J].护理研究,2008,22(2):234.

[6] 邵晓华.儿科护理中对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J].现代护理,2009,NO4:124.

[7] 冯秀红.儿科整体护理中对患儿家长心理护理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8,28(3):74.

[8] 邓行爱,郑耀珍.给与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9] 华燕.儿科护理中的沟通技巧[J].全科护理,2009,7(4B):1006.

[10] 黄纯芬,付相钰.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08.

作者:刘梅

第三篇: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应用探讨

【摘要】目的探讨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都按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同时对观察组的患儿强调肢体语言沟通。对比两组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情况。结果两组中以观察组患儿对医嘱的完全接受率较高,完全抵触率较低。结论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中能有效的促进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儿科;护理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手势等方法来交换彼此的意见、情感等,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构成人际关系的基础[1]。但小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表达个人需要的方式不同,有效的沟通方式尤其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120例儿科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11岁,平均(6.93±2.12)岁,疾病类型分布:肺炎18例,肾病综合征10例,特发性紫癜10例,急性肾炎9例,秋季腹泻1例,脑炎2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1-10岁,平均(6.82±1.95)岁,疾病类型分布:肺炎19例,肾病综合征11例,特发性紫癜9例,急性肾炎8例,秋季腹泻2例,脑炎1例。

1.2方法所有患兒都按疾病的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如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同时观察组患儿强调肢体语言沟通:①护理时面带微笑,使护理工作未实施之前即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②照顾到每位患儿,使患儿及家属认识到他们是被重视的,用形体语言创造一个平等祥和的环境。③表现要体贴入微,如护理工作中摸摸小儿的额头,检查是否发烧,让患儿感受关怀。④适时给予激励支持,如需做腰穿患儿因害怕疼痛而比较紧张,有无助感,护士可握住患儿小手,无疑是一种无声的激励。⑤善于使用身体语言,如身体仪态上,衣着整洁,精神焕发,塑造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拉近与患儿距离;又如在身体姿势上,站立时腰板挺直会让患儿觉得严肃认真,而跷二郎腿或耷拉双肩则会被认为是不认真负责;再如行走时应姿态稳重、大方,手足轻柔、动作娴熟等都会增强家长及患儿的信任感、安全感。⑥善于使用眼睛,视线接触、鼓励赞赏的表情等信息传递可有效增强沟通效果。患儿首先能接触到的就是护士目光眼神,真诚、高兴及对患儿怜爱的眼神有助于增强与患儿及家长的清静感,而目光游离不定则会让他们觉得护士根本不在乎、不关心其想法、病症,不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比两组对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情况。

1.3依从情况的判定[2]完全抵触:表现为拒绝医治,哭闹、恐惧,不合作。部分抵触:愿接受治疗但不配合,如有抵触情绪但不逃避。部分接受:愿意接受医生治疗并遵医嘱,但对部分要求表现的配合。绝对接受:对治疗过程及环境均不恐惧。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χ±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中以观察组患儿对医嘱的完全接受率较高,完全抵触率较低,见表1。

3讨论

儿科护理主体的特殊性使护理工作复杂化,为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临床中应不断探索新型护理模式[3]。部分情况下单纯语言沟通很难满足患儿及家属的期望需要,给医嘱的依从性造成影响。肢体语言也叫体姿语,指在特定情境下借助身体姿势、动作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体态语言。其虽是非语言因子,但含有相随性、可视性及真实性,实际应用中可弥补语言在传递信息中“言不尽意”的缺陷。若护理时面带微笑,可打消患者紧张感,感觉这样的护士可以亲近,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无形中缩小护患之间的隔阂。李满华等[4]通过对84例实施眼科手术的患儿研究发现,运用抚触护理可降低患儿术前恐惧和术后躁动,增加医治过程中的配合度。本研究结论和上述报道类似,加用肢体语言沟通的观察组患儿完全抵触率比对照组显著低,而完全接受率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差异意义。因此,我们认为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儿科护理中能有效的促进患儿对医嘱的依从性,有利于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秦婵,徐晓华.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与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03(4):120.

[2]梁薇,郭冬梅,李文秀.儿科护患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5-116.

[3]谢平.门诊儿科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9):85-86.

[4]李满华,张淑琴,汤秀容,等.抚触护理在小儿眼科全麻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1):32-33.

作者:张艳平

上一篇:教师科技论文范文下一篇:暑假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