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文阅读走进课堂

2022-08-23

第一篇:让群文阅读走进课堂

让群文阅读登上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雅之堂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语文

让群文阅读登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大雅之堂

刘天珍 电话:15823247319

重庆市荣昌县棠香小学

摘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教育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拓展阅读作为一种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实践方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也不断使得小学语文学科更加体现出趣味性性和人文性等特点。本文主要谈谈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群文阅读如何选材以及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重要性;选材;教学策略(宋体,五号)

单篇文章阅读、多篇文章阅读、整本书阅读,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三种阅读方式。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来源主要是教材、读本、学本。教材为保底,就像老少咸宜的大众宴席;读本为补充,就像风味独特的地方小吃;学本则无疑是麻辣鲜香的江湖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阅读形式。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多篇文章的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群文阅读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并挤上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本文主要谈谈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的重要性,群文阅读如何选材以及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什么是群文阅读

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 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根据某一议题把一组文章(可以是三五篇,也可以是七八篇),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大多文本的比较中发现新的观念,培养孩子的思考力。

二、群文阅读的重要性

群文阅读是单篇阅读与课外阅读间的桥梁。它可以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开阔视野,提升思维能力,大大提高阅读效率,关键是让孩子爱上阅读,主动阅读。

(一)增加阅读量,拓宽阅读视野

“课程目标”规定,学生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145万字。但小学语文12册教材、每册教材平均30篇课文、每篇课文平均500字计算,阅读总量只有15万字左右,这样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左文章。量变必定带来质变,此举有效地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群文阅读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导火索,更重要的是引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致使阅读的激情越发持久和深入,为后续学习和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提高阅读速度,学生读得更快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必须学会快速阅读。新课程标准提出,第三学段学生默读一般课外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快速阅读是一种技能,技能是需要训练的。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非常注重有声朗读,这种单一的阅读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群文阅读教学,学生采用跳读、浏览、默读等方式在一节课中可以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同时孩子围绕一个或几个简单的问题展开快速阅读,自觉养成删繁就简筛选信息的能力。

(三)强化阅读主体,提高阅读乐趣

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即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当前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非常注重课文的精读剖析,把课文的每个知识点细分嚼烂了喂给了孩子。虽然极具营养却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另外学生被动地答、被动地听,主体意识缺失,阅读兴趣降低。而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读五篇左右的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教师不得不少问少讲,学生忙着进行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三、群文阅读如何选材

群,《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聚在一起的人或物”。群文阅读教学,首先是要选好文章,围绕一个主题把多篇文章聚在一起。否则,群文阅读就会群龙无首,杂乱无章。要搞好群文阅读首先要解决就是如何选材的问题。下面我就关于如何选材的问题谈谈几点看法。

(一)、所选的文章要有共性。在一次的教育活动中所选的文章之间应有着共同的议题, 通过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同一个问题。 比如在设计“读文赏月”这一话题时,可以选取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艾青的现代诗《我的思念是圆的》,季羡林的散文《月是故乡明》,吴然的散文《走月亮》这四篇文章来进行教学,这类文章都是借月抒发思乡之情。

(二)、所选的文章要有异性。虽然是为了解决同一议题,但一个议题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 这就需要根据要求同中求异地选择一组文章。 如选取名师蒋军晶老师执教“创世神话”这个议题时,选取了《诸神创世》 《淤能棋吕岛》《始祖大梵天》《阿胡拉.马兹达》《盘古开天辟地》这几篇神话。这几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全部是“创世神话”。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有中国的、印度的、日本的、蒙古的,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在对比中发现不同的民族神话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激起孩子们阅读神话的兴趣。

(三)、所选的文章要有发散性。选择不同作家同一主题的文章,看看他们都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 同一作家描写的同一类别的文章,发现这一个作家的写作手法。比如说:我们读《爱心树》《失落的一角》《阁楼上的光》来了解谢尔.希 尔弗斯坦作品的风格。我们读了 E.B 怀特的《夏洛的网》,可以给学生推荐他的 另外《吹小号的天鹅》《精灵鼠小弟》。 总之,选材是否得当是群文阅读能否成功的关键。我们在课前应紧紧围绕议 题,尽量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考虑,精心选取一组文章来开展教学。

四、群文阅读的策略

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优化要素的结构就能提高整体的功能。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现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无序地全部呈现,最好有一定的结构,才能取得群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主题和特点,合理选择举一反

三、分组递进、反复重读等群文阅读教学结构,有效地呈现文章。

“一篇带多篇”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篇文章,再读一组文章。如第二届全国群文阅读大赛重庆赛区的彭裕老师执教的“学读图表”这一议题,师生共读《糟糕,你已经吸入了大量的PM2.5》,整体感知,梳理浏览方法。再运用习得的方法自读书其它几篇图表。再如教学群文阅读议题“角色形容词”,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男子汉大丈夫》,知道每个角色可以用几个形容词去形容,师生共同[完成角色海报;孩子再分组自学《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七颗钻石》《犟龟》一组文章,合作完成所学文章的角色形容词。这种教学结构,以一篇带多篇,教师容易教,学生容易学,可操作性强,能很好地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分组递进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如汪燕宏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太阳•石头•风》,先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太阳的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再指导学生读两首有关石头的诗歌,在学生感受诗歌想象的丰富性的基础上,发现诗歌语言的有趣性;最后引导学生阅读三首有关风的诗歌,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想象的丰富性和语言的有趣性。这种教学结构,一组一组地呈现文章,学生始终在多个文本共读中进行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反复重读式的群文阅读教学结构,即先读一组文章,再重读这组文章。如台湾赖玉莲老师教学的群文阅读《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先指导学生从《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五首友谊诗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两首诗读一读,写一写自己最有感受的句子,在小组内和同学交流;再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出五首诗中所传达的有关朋友的想法,如朋友之间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这种教学结构,充分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语文能力。

崔峦老师曾说,语文教师要做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者,还要做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要千方百计把獐伯指导、展示、交流、激励挤进课堂。而群文阅读搭建起课内课外阅读的坚实桥梁,是小学语文教学从“少慢差费”走向“多快好省”的一条新途径。

第二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语文或者英语文科类的科目才有阅读,其实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课程的改革,发现数学课堂也越来越离不开阅读。数学向来被认为是一门语言和工具,只不过这种语言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有所不同,它具有很强的严密性与逻辑性。那么既然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它的学习就离不开阅读,就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去理解它。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一类学生,他们的计算能力很强,可是一旦涉及到应用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有的学生连题目的意思都没有看懂。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会有很多种,可是通过分析不难发现阅读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一、 阅读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学生的要求已经有了很多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计算,应用题也越来越涉及到当今的一些热点,如果学生平时不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不关注这些,那么遇到相关题目就很难去把握题目的意思就会出现不知所云的现象。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后,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要求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课后练的以识记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提升了数学阅读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数学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以及问题的解决只有在数学阅读之后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数学意识,它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先导和深化。为了配合新教改,改进数学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我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

二、 当今中学的阅读现状

通过大量的调查可以发现学生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非常少。平常上课只有四十分钟,在这四十分钟里大多数都是听教师,自己阅读的很少。而中学数学语言高度简练,术语多,逻辑性强,概括程度高,既有定性描述,又有定量刻化,因此,它的阅读就必须要反复推敲,仔细分析,才能弄清内容的含义,才能发现一些隐藏的有用信息,如果学生只是听老师单纯的讲解,久而久之就会造成知识的浮现,时间长了也较容易遗忘,通过自己的阅读去理解才能对知识把握的比较好,才能更好的应用。其次,学生对数学的阅读没有一个科学的指导,在平时的作业与考试中会经常会有一些学生是因为题目看错或没有看懂而失分,从这里可以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在审题上都存在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训练,不善阅读,或对阅读不重视,造成学生对数学理解、数学感悟和数学发现能力低下。另一个调查问题也揭示了同样的问题:即数学问题不会做,去问老师,老师也没有直接讲,却反问题意,已知什么,所求什么,已知和所求之间有什么联系,或进一步将已知所求强调一下,就会有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可见学生审题根本不清。

三、 阅读的策略

数学与语文一样,它的阅读同样不可忽视,那么究竟如何提高数学的阅读品质呢?

(一)重视数学教学课本的阅读

初中阶段的阅读是离不开课本的,课本是一切的基础。学生必须理解课本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数学符号,每一个公式,图表的含义。通常我们教师都会让学生预习第二天的课,但很少有人会去认真的检验学生到底有没有完成预习的任务,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对课本的生疏,理解能力越来越差,当碰到具体问题时也不能及时的从题目中得出已知的信息,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会出现厌学的现象。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课本的阅读,在上课的过程中拿出一些时间安排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本,教师可以根据这一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阅读课本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对课本的概念,图形的理解,对一些定理公式的推导方法能够熟练掌握。还有对例题的阅读,自己可以根据阅读的情况先自己解题,看能否用自己所自学到的知识解答出题目。如不能,可以通过课本的正确的解题思路找出原因,找出在阅读上还存在哪些不足,需要怎样的改进。

(二)重视笔记

我们都知道学生通常都会有一本厚厚的语文与英语笔记,满满的写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但很少有学生主动去记有关数学的内容。大多数教师也不强迫学生去做这样的笔记。那么数学需不需要笔记呢?我认为是需要的笔记是对付遗忘的有力武器,是积累认知经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途径。一般数学笔记有两种形式:一是我们常见的对于课堂上教师所讲的知识所做的记录,这种方式可以很好的积累知识,并且对所学的知识能够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而且方便以后的复习。还有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习题集,我们可以把平常我们碰到的难题,做错的题集中到一个本子上,这样在以后的复习中不仅有针对性,也节约了学生的时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重视数学读物

数学阅读不能局限在课堂的四十分钟内,它也要走出课堂,走进学生的课外时间。一部好的课外读物往往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历史上许多数学家都曾在青少年时代受到一些优秀数学书籍的重要影响,不仅从中得到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的熏陶,而且在他们的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向学生提供好的课外读物,并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地阅读,可以使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独立获取知的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心得体会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同,那么对一些问题的感受也就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共同阅读,通过引导学生共同阅读、交流阅读心得、分工动手操作、讨论,让学生尽情地自我表现,发挥潜能,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强思维的检索频率,使思维异常的活跃,启迪学生创新的灵感,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他们勇于合作交流,为他们创作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了解的平台。这样的一种方式不仅提高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增加了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同时也增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为以后的学习创作了一个很好的氛围。

三、数学阅读的意义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传统的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指导相结合,而有效地个别学习指导的关键就是教会学生阅读。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强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将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形成一种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的教学风气,同时有利于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师的视野及知识结构。

总之,阅读是思考、是理解、是收获、是人生必然的经历,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活动共通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有利于其数学能力的培养。只要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给学生的阅读情况多做一些了解,多做一些指导,他们的阅读能力应该会有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解题能力与数学兴趣。

参考文献:

吴静 数学也需要阅读 冯国良 中学数学阅读教学之我见 温晓亮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王道生

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思考

第三篇: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

说到数学课,往往会让人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习题,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起来.阅读与数学似乎没有多大关系,这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形成的观念在很多数学课上都可以得到证明.但事实上却不应该是这样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外语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他们看不懂某些产品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报表分析等等.这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局限于语文、外语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外语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因此,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的直接因素,良好的参与学习状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根本保证。我们发现,平时学生对于数学阅读很缺乏,很大一个原因是数学文本的内容比较平淡枯燥,学生不爱读不爱看,正如有些同学说:“数学阅读费脑子,乏味;语文阅读有情趣,津津有味”。的确,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性、严谨性及抽象性强等特点,数学阅读似乎也没有语文阅读来得有趣,所以说,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必须从激发学生阅读数学文本的兴趣开始。有了阅读兴趣,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将水到渠成。

1、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氛围是培养兴趣的基础。要想营造阅读氛围,我们可以在教室里开辟一个小小数学角,布置一些有趣的数学读本或画册,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同时有目地的推荐一部分好的书刊杂志如,《数学大世界》、《小数报》等。其次,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思维品质。在阅读过程中应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对话,消除学生畏惧心理。同时树立学生无过错意识,即使学生在阅读教材后提出十分幼稚或肤浅的问题也不能讥笑和批评,尽量给以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三是鼓励学生、允许学生大胆质疑,树立问题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才能冲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也才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有没有兴趣,阅读的效果很不一样,带着一定的问题去读,可以使学生从机械阅读向意义阅读转化。学贵有思,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如果适当地创设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一些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阅读兴趣。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在引导学生发现“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这一知识点后,我设计了判断平年、闰年的练习,最后一题是1900年。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我出示了万年历让学生查阅发现1900年是平年。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们纷纷以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我笑而不答,顺水推舟地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注释,让学生在原有知识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带着问题从课本里寻求答案。于是,学生充满了好奇,对这一知识也产生了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认真阅读课本,寻求其中的奥秘,通过阅读终于认识了整百年份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特殊情况。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策略,让学生会阅读。

没有好的方法和策略,做任何事都将收效甚微。陶行知先生曾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指导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形成阅读策略,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最后到“乐读”。

策略一:勤思多想

只读不思实际是无效劳动,只有通过对每一个数学符号、图形,数据描述的信息进行深入的思考,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关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表达方式。所以,数学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积极的思考过程,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边阅读边思考。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如: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结论是什么?怎样得出的?运用这些结论或公式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能否举出例子。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题的范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问题做示范,让学生模仿提问,或展示其它同学提出问题的过程。其次激励学生“自问”或“互问”,如:通过阅读我(你)读懂了什么?我(你)理解了吗?我还有什么不懂或想不明白的地方吗?最后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练习、检测、评价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能行!

策略二:手脑并用

数学阅读过程往往是读写结合、手脑并用的过程。一方面动手可以加强记忆,像运算定律、平面几何的计算公式等都可以边看边写。另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解,像二年级小朋友在阅读方位认识材料时,就可以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境,甚至站起来根据材料的要求站好方向用自己的形体语言为阅读理解“架桥铺路”,我们要善于使用书写、画图、演算、验证性推理等手段提高自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

策略三:抓重点词

我们都知道在应用题的解题过程中,关键词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往往没有注意到某个字的存在,把本不应该错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指导时,可以借鉴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对重要字词的理解也可以采用类似语文“句子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划出题中的关键词句,细细品味,重点理解,养成认真、细心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倒数”这个概念时,课本是这样表述的:“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这里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倒数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两个数相互依存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读这个概念的时候把你认为重点字、词勾画出来,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认为 “乘积是1”、“互为”两个词非常重要。这就突出了倒数的本质,前提条件是乘积是1,而非商、差或和是1,互为又强调倒数的相互依存关系,倒数不能独立存在。在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通过反复读题,找关键句,确定单位“1”的量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计算方法。对于易混淆的题目,将两道或几道类似的题目放一起读读比比,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异同。

策略四:语义转换

数学教科书中的语言是通常的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领会,而实现领会目的的行为之一就是“内部言语转化”,即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如阅读“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就经常需要摘录条件或画线段图,这种动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外显的语义转换,即“用你自己的语言来阐述问题”。随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这种转换将更多地表现为“内部语言”来阐述问题。如在阅读有关“正反比例”材料时,我们往往将所谓“比值一定”或“乘积一定”转换为“同时变大变小”或“一个变大,另一个则变小”来理解。数学阅读正是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而这也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它阅读的最主要的方面。

策略五:归纳整理

以上策略是一个将薄薄的数学书读厚的过程,而读完之后往往还需要一个理清教材脉络,提取重点内容的“由厚到薄”的过程。每学完一个单元或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后,让学生全面阅读该部分教材,在阅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要进行归纳总结,想想这部分内容有哪些知识要点?各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哪些旧知识有联系?自己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把自己想到的或总结的写在笔记本或教材该部分内容的首页上,尤其是揭示算理展示结论推导过程的内容要让学生多想想,多问“还可怎样想或怎样做?”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个理性的思维过程,实际上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再一次的内化过程,也是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前题,它应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这一环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在进行归纳阅读时,教师首先要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去帮助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重在指导他们学会概括概念、定律、公式、计算法则及解题规律。

三、课外进行阅读延伸,提升数学素养。

一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为此,我们还可以在课外进行阅读延伸。准备一些有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阅读资料供学生使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如在学习了《圆的周长》之后,我布置学生去查找“π”是由谁研究出来的,你对此有何想法?通过查找阅读同学们第二天都抢着来告诉我它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研究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6位小数的人,这项伟大的成就比国外数学家至少要早一千多年。这样的阅读在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又为教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课外阅读还提倡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活动,在研究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例如,学习了积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课后阅读“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另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积怎么变化”的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把思考延伸到课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开展以阅读为载体的数学课外活动,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写数学日记,做数学小制作。定期开展“阅读成果展示会”“比比谁的课外知识多”“比比谁的数学制作好”等活动,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不断提高阅读对于数学教学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它的魅力。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仅要把知识的精髓教给学生,而且还要教会他们读书的方法、技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通过数学阅读,使他们熟悉有关数学语言,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开展数学阅读研究,深入指导,具体到个人、明确到课堂。总之,只有在学生的主观意识中播下数学阅读的种子,才能使数学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数学分析、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真正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获得不同的发展。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四篇:拉卓玛姐-让习作走进阅读课堂

让习作走进阅读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名:拉卓玛姐

工作单位:互助县巴扎乡中心学校 通信地址:互助县巴扎乡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810501 联系电话:18997024010 电子邮箱:584366825@qq.com 教

龄:9年

让习作走进阅读课堂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要: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离开阅读谈习作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只有将阅读与习作结合起来训练,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我们因立足课堂,做到以下两点;

一、落实课堂积累,充实学生习作内容;

二、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方法,让生掌握习作技巧;

三、紧扣文本,进行片断写作训练;

四、复习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每一篇课文写导语。 关键词 :

习作

阅读

课堂积累

感悟

片段

导语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而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表明,离开阅读谈习作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让写作走进阅读课堂,努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 落实课堂积累,充实学生写作内容

小学语文的大多数课文都是精心选材,在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中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不少是名家名篇,不少充满童趣,不少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在教师的讲授中,学生慢慢地理解感悟。当然,或许对于许多精彩的片段,小学生的理解可能不透彻,不能全部领悟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匠心,但孰能成诵积累沉淀并不困难。当课文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积累时,对学生而言将会是受益无穷。

(一) 朗读中丰富积累。小学各册语文教材所选篇目,篇篇文质皆优,文章的思想内容美,结构布局美,风格情调美,遣词造句美,简直美不胜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尤其是精彩的章节和片段、语句。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度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同时,在朗诵的过程中还要去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感情色彩、神韵风姿、微言精义。熟读成诵可以将感悟到的东西悄悄的潜入自己的头脑中,吞之于胸才能吐之于笔的道理正在与此。因而,教师要注意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黄果树瀑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仅描绘了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也表现了大

自然的无限生机。其次,作者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平且善用、巧用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是学生积累好词句的丰裕水库。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读为主线,运用多媒体展现黄果树瀑布的图片、录像并配以悠扬的音乐,将学生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热爱和向往。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表演读,竞赛读,在读中理解黄果树瀑布的特点,在读中想象黄果树瀑布的壮美,在读中欣赏美丽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自然而然地将自己带入优美的文字之中,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的积累了语言。

(二) 品析中深化积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今蝉蜕壳》一文用细致、生动的笔触给我们展示了今蝉蜕壳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尤其的课文的第

四、第五自然段记叙脉络清楚,内容浑然一体,是学生仿文习作的好例文。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感受,圈出有关语句并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品词析句,然后边读边现象金蝉脱壳的过程,同时配合手势动作辅助背诵。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不断推敲、揣摩、内化、吸收,体会并学习作者如何细致观察动物的方法,促使他们在学语言的同时,提高分析概括和品味积累的能力,从而习得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写作训练

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大量景美、情深的课文,对于这些课文,

教师要重视创设情景,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入情入境,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如在学《中外短诗五首》时重点讨论下面的句子。

(1)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 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篇幅虽然短小,意蕴却非常丰富,其主旨历来存在争议。在学习的时候既可以理解成一首爱情诗,也可以理解成一首哲理诗。作为小学生,应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明确“生活中,你不只扮演着一个角色,在演好自己的同时,你又观看了别人的演出,,生活也正因如此才变得复杂,变得精彩,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是观众,也是演员”。同学们可以从“责任”、“做人”等方面尝试写作,也可以自选角度谈谈个人看法。

⑵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

这一句写出了年轻人的那种强烈的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对中学生有较强的教育意义。社会犹如大舞台,作为中学生,应该树立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有较强的责任心、上进心。平静的湖面练不出强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英雄,因而应该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痛苦,在锻炼中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学生可以写一段个人感言,或者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论证。这样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点语句的理解,有陶冶了学生美好情操,从而锻炼了学生写作能力。

二、 在阅读中感悟写作方法,掌握习作技巧

学生开始习作时,表达方法等技巧几乎是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老师又不适合直接给他们讲什么写作技法。那么,在阅读教学中,结合课文,通过老师的引导、点拨,让生感悟一些作者的写作方法是很有效的做法。如《彩色的非洲》这篇优美的课文中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要引导学生用“犹如”、“仿佛”、“宛如”“像”说话,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比喻句,用比喻句有什么好处和怎样打比方。如又如学习《颐和园》一课,对于昆明湖的描写,作者写道:“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读了此句,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到,昆明湖非常美。我反过来追问学生,“你们为什有这种感受?”学生们讲到文中把昆明湖比作镜子、碧玉。于是,我在此强调,“你们说的很好,如果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也能注意运用一些方法,发挥想象,我们的文章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借阅读感悟写作技巧的做法,实质是让学生在情感的释放中学到理性的东西。而这,对孩子今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三、紧扣文本,进行片断写作训练。

学生欣赏完一段优美文字,或者让人深受感触的文段内心就产生了写作的冲动,为此,充分利用这一契机,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进行片断写作练习。在学习《记念刘 和珍君》一文时,我这样设计写作训练的:

(1)鲁迅曾经说过“没有英雄出现的民族是一个可悲的民族”。如果一个时代缺少英雄,缺少振臂而呼、天下云集的英雄,那是

一种悲哀。对于英雄,为什么我们常常都是十分虔诚地捧出满怀的崇敬与敬仰?为什么他们也总是以一种雕塑的姿态永远屹立我们心中?因为他们在我们焦渴的心里撒播阳光和雨露,给我们带来灿烂与芬芳;因为他们在我们身陷黑暗痛苦的时候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如外交挫折、贸易不平等、领土主权受到挑战等问题,鲁迅告诉我们要勇敢地直面困难挫折,积极地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大无畏的姿态生活处世,消极地躲避,被动地接受只能使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在英雄们的眼里,他们与“牺牲”是等同的,在民族危难的关头,他们选择了舍生取义。刘和珍面带微笑,从容就义,带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感动。同学们可以联想“感动中国”、现实生活中的人或事以及一些影视作品,选取其中最能感动你的人或事,写一个最感人的生活片段。

⑵战争是残酷的,它屠戮生灵,滥杀无辜,灭绝人道。刘和珍的鲜血、南京三十万的亡灵和当今伊拉克平民的罹难……这些血腥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应该和平共处,远离战争。我们中学生应该有一种向往自由向往和平的思想情感,结合自己的认识可以尝试写一些歌颂和平、向往自由的演讲或小诗,以此陶冶情操,锻炼写作能力。学生刚刚学完《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激情澎湃,下笔即有千言,下笔真有神,很多学生幽默得感慨“有纸还能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复习教材,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每一篇课文写导语。

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安排学生下一段不多于120字的导语,学生认为字数不多,纷纷尝试,在尝试中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写出了很多让人感到惊艳的片段,多篇导语在报刊发表或被一些杂志、图书引用。如第二模块第二单元的几篇课文就很有特色,写出了较高的水平。具体如下:《诗经》——《诗经》是一个大舞台。这个舞台上有古代版的“爱我的人却伤害我最深”“我们相爱又分手”的那种让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戏;有为保家卫国而奋勇杀敌上演士兵突击抵抗外侮的战争大片……我们富有情趣的先民不分男女,无论日夜,不停地唱,唱出了心声,唱响了中国。《离骚》——楚国亡了。他不忍心看一眼曾经一片大好而今已满目疮痍的河山,他不忍心看一眼曾经优雅富足而今流离失所的楚国人民。他黯然神伤,他毅然选择了汨罗江清清的河水,只把一个孤独落寞的身影和《离骚》诗里的声声叹息留给了世人!《孔雀东南飞》——一千七百年前,为了爱情,刘兰芝“走”了,焦仲卿也“走”了,仿佛什么也没留下,只有他们化作的双飞鸟与空中美丽的孔雀一直徘徊在千百年来的上空,从未走出劳动人民的视野。为什么呢?因为一曲《孔雀东南飞》断人心肠,一篇《孔雀东南飞》催人泪下。《诗三首》——流光容易把人抛,看它红樱桃,绿芭蕉,白了无数人的少年头。面对“流光”,纵使有万丈豪情也奈何不了岁月的剪刀一点点剪下日子的红绿布。好景不在人生苦短,岁月无情,难怪《诗三首》中“采芙蓉者”感到彷徨,曹操感到压抑,而陶渊明却感到更悠闲了。

让写作走进阅读课堂,必将会激发学生写作动力,促进学

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当然,作文教学还有很多其它好的方法,但我认为,立足课本,立足课堂,是当前最明智的选择。

第五篇:群文阅读《走进神话》教案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走进神话”教学设计

叙永镇银顶小学:杨敏

教学内容: 1.人教版小语文三下第八单元课文:《女娲补天》《夸父追日》。 2.同步群文阅读《嫦娥奔月》《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教学目标:

1. 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与美好,古人丰富的想象力。

2.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神话故事,概括故事内容,领悟故事表达的中心。 3. 引导学生阅读其它神话传说故事,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神话故事,概括故事内容,领悟故事表达的中心。

教学难点: 通过抓文中句子体会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与美好,感受古人丰富的想像力。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3.阅读文本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在八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善良、勇敢、甘于奉献的女娲补天,为追求光明,顽强拼搏,勇于牺牲的夸父,他们那种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神话,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掌握神话故事的学习方法,学习更多的神话故事,(板书:走进神话)

二、自主探究,交流汇报。

1、请孩子们根据学习提示学习《嫦娥奔月》这个神话故事。

2、(自学提示):快速阅读故事内容,读后想: ①读了《嫦娥奔月》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感悟到了什么?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3、汇报交流。

4、小结。孩子们棒极了,通过抓住文中关键的句子就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的如此透彻,把文章的内容概括的如此完整。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学习一个你喜欢的神话故事,概括故事的内容,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你的感悟。

四、小组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课题及要求,生读)—— 《牛郎织女》《女娲造人》《精卫填海》

快速阅读这三个故事,了解大意,然后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喜欢的故事阅读,想一想:

① 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②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感悟到了什么?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汇报交流

1.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

《牛郎织女》:穷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无意结识了天上的(织女),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生儿育女,过着幸福的生活。(王母娘娘)派天兵把(织女)抓回天庭,(牛郎)只好每年的(7月7日)在(喜鹊搭的桥上)见(织女)上一面.追求美好憎恶专制

《女娲造人》:创世女神(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又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善良、无私神通广大 《精卫填海》——太阳神炎帝的女儿(女娃)被(大海)夺去了生命,她的(魂灵)化作了一只美丽的鸟儿——(精卫),为了填平无情的大海,精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往(大海里)衔石子和树枝,直到今天,永不放弃。坚持不懈永不屈服

2.小结:!神话传说故事寄托着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的心愿,读这些故事不仅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期盼,还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古人想像的丰富和神话故事之神奇。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神话故事有了多少了解呢?把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一下吧!(师引导生看板书说:神话故事的特点:神奇 想象 ;读神话故事的方法:通读,了解概括故事大意;细读,勾画摘抄关键句子,体会神话传说故事的神奇和丰富想象,感悟故事要表达的中心)

六、主题拓展

1、中国神话传说故事,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它记录了人类追求生活的无限理想和希望。是我们的先祖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开启智慧,拓展思维,从中受益,在读故事的过程中爱上神话故事。

2、推荐读《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一书,读完后仿照其中某一个故事,编写一个当代的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走进神话

神奇

想像

上一篇:人民政协的三项职能下一篇:让青春之花尽情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