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2024-04-30

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精选6篇)

篇1: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企业与社会》课程考核论文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时间成绩

论企业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企业文化是另一种社会生产力,它的发展对社会的主流思想有着间接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企业文化;思想;社会发展

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综合反映和表现,是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企业特点和群体意识以及这种意识产生的行为规范。企业内的群体对外界普遍的认知和态度在工作团体中逐步形成一种规范。这种规范渐渐演变成为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是一种含义深远的价值观、神话、英雄人物标志的凝聚。企业文化通过物体布局所传达的感觉或气氛,以及企业成员与顾客或其他外界成员交往的方式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诸如进取、守势或是灵活。这些价值观构成公司员工活力、意见和行为的规范。管理人员身体力行,把这些规范灌输给员工并代代相传,将共同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以及各种内部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之下,汇聚到一个共同的方向。除此之外企业文化还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即指在企业界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和社会上发生了文化的影响。它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为人的哲学。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的一切活动之中的东西,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1、思想方面

企业核心思想是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稳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思想,是企业在漫长的经营岁月里沉淀下来的思想的精华,它深深融入企业的潜意识中,并形成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伦理等精神文化。

思想是行动的源泉。有了良好的思想做保障才能有积极运转的工作力。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有了良好的思想素质,就会带动社会上的劳动人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对行动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优秀的核心思想就像一个能量场,渗透到企业的目标、战略、策略、日常管理及一切活动中,反映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个产品、企业的外部环境上,包括顾客和竞争对手,都在社会文化浪潮中树立起一面旗帜,发挥更深远的影响力。

1991年5月,在滔滔黄浦江畔,中国太平洋保险扬帆起航,成为国内第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成立之初,作为交通银行全资控股的保险公司,沿袭了交行“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公司信誉”的公司宗旨。1997年,经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确立了“诚信、创新、敬业、奋进”的企业精神,并将“诚信”列为企业精神之首。2003年,公司将“诚信天下,稳健一生”定为企业核心价值观。2007年初,为适应公司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公司对企业文化进行了新的总结、提炼和升华,在继承原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追求卓越”四个字,在2007年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诚信天下,稳健一生,追求卓越”这3句话、12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诚信为本,是公司竞争取胜的坚实基础;稳健为体,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卓越为魂,是公司持之以恒的长期目标——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与完善,充分体现了公司领导层的战略眼光,也是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华彩篇章。

太平洋公司的成功无疑唤醒了我们对企业软实力的关注。强化软实力不仅是提升企业综

合实力的关键,更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太平洋公司的例子告诉我们,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也是能够带领我们社会走向繁荣的强国之路。

2、个性化特征

企业是社会的重要一员,企业理念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进步,而且还通过它所塑造出来的员工,对社会产生间接影响。企业理念也要有企业的个性化特征。企业理念的个性化特征的形成也是一个历史的渐进的过程,其个性的形成必须是建立在对共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的,并在共性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形成的。企业理念的优劣,不仅在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化特征,更在于其是否便于实行。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同也很重要。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口碑,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理念是否符合公众对它的期待,以及企业是否真心实意去落实。不同企业的特点和个性,也不可能都是一样的。所以,从此意义上说,企业精神的个性化特征又来源于对企业个性化特点的提炼和概括。

日本丰田以其独特的组织语言获得了特殊的不可复制的成功,那便是丰田方式。丰田方式是指精益生产,杜绝浪费。有了这样独特的风向指标,企业的发展就登上了新的台阶。这样的企业文化既是个性化的企业文化也是统一性的企业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再有就是企业理念的优劣,不仅在于其是否具有个性化特征,更在于其是否便于实行。社会公众的评价和认同也很重要。每一个企业都希望在社会上有一个好的口碑,其决定性因素就在于其理念是否符合公众对它的期待,以及企业是否真心实意去落实。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另一种生产力,指引着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影响这社会的发展。企业的主流文化对社会有着间接的引导作用。只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不断的推动其发展壮大,才能对社会的主流思想有着积极的影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篇2: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摘要:旅游影响又称旅游效应,是由于旅游活动而引发的各种厉害关系,主要指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论述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对旅游对客源地和旅游者产生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只有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旅游活动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才能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社会文化:旅游者:客源地: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自19世纪托马斯库克的旅行社诞生拉开现代旅游的序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旅游也经历了从个别到大众经营的历史发展过程。当旅游发展还处于低水平阶段时它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而当现代旅游兴起后,随着旅游规模、参与人数的不断扩大,旅游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对象并加以研究。在现代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的关注目光主要指向旅游所带来的主导效益,即经济作用,却很少关注它的整体效应。当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了因旅游而引起的负面效应时,有关社会文化影响和环境生态影响才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虽然中国旅游历史悠久,但作为一个系统出现并发展却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因而我国对旅游影响的研究起步较晚,并相对滞后于旅游的发展。对旅游影响方面研究的必要性就在于:我们要对旅游及其后果要有客观切实的认识与理解,调解各方的矛盾与&中突,促进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交流,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尽可能使各方关系协调高度和谐是旅游业的至高境界。

一、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旅游影响社会文化的变迁,促进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影响文化变迁的因素很多,有自然环境的改变、文化内部的&中突、文化的传播等。人们外出旅游是本土文化与异地文化接触的过程,属于地道的文化传播过程。尽管旅游不是文化的主体,但它可以加速文化信息的传播。传播又可以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他们构成了当代社会中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直接或间接的接触造成了文化的互动和交流,这种文化交流的特征表现在:

(一)旅游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媒介。

在旅游者居民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从属于不同的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他们的相互影响程度会有很大的差别。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在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化程度方面大致相同时,双方的交流就顺畅而频繁。因为主客双方的经验范围重叠越多就越容易沟通,这在文化传播学中叫做同属文化传播现象。同属文化传播使得双方原有的知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取得一定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效果,因为旅游者总是在寻找文化的差异性,而文化的差异性会长期存在下去。一旦主客双方属性完全趋同,那么人们就没有外出旅游的必要了。这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民俗文化中体现的尤为典型,例如西藏,新疆,云南之所以会成为广大旅游者最为向往的地方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双方的文化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越大就对旅游者越具有吸引力。通过旅游活动,旅游者和目的地双方会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

相反的情况是,各种属性完全相异,这种交往所能影响的范围就会缩小。信息交流受阻碍。这种情况较容易发生在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在语言,信仰,心理素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可能会出出现矛盾与冲突,引起目的地居民的抵制。这是文化的异属传播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游者应先寻找观念的沟通,尊重客地文化中的传统,对变革传统的非强制性和长期性要给予足够认识。

(二)旅游所导致的文化交流具有不平衡性。

主客双方交流不平衡表现为接受过程的不平衡。对于发展水平并不对等的双方,其接受模式常见为垂直接受。在垂直接受的模式中出现文化的强弱差别,强势文化更多地将自己的观念、思维、和价值标准加于弱势文化,使后者在文化上有适应,而这种适应与传播过程并不对等,在强势文化的主导下弱势文化短时间内较难取得平等交流的机会,许多旅游目的地正是处于这种弱势地位,他们从提高旅游业收益的宗旨出发,往往被迫从属于外来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与强势文化交手的另一结果是在目的地居民中产生一种模仿和示范作用,而其中一部分是消极的有害的。

(三)旅游影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变迁。

大众旅游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发达社会的一种发展模式,当旅游者将外来文化携带并传播到目的地时,必将对当地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造成一定的&中击波,从而影响它的生活方式、社会构造等方面,因此带来了环境的变化和人的变化,然后引起了文化的变迁。

二、旅游对客源地和旅游者的社会文化影响

(一)积极影响。

旅游能促进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文化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旅游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文化差异,也以此呈现出文化多姿多彩的格局和文化内涵。旅游者离开长居地到达一个新的地方会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例如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喜好和禁忌,中国喜好红色象征吉祥,而德国却忌红色,中国喜梅而日本忌梅。这是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作为旅游服务者有义务向游客介绍当地的文化和习俗并及时提醒,作为旅游者也应该事先做好了解当地的各种风俗尤其是禁忌,做好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准备,增进对目的地文化的了解。

旅游能促进智力资源开发,使人获得丰富知识,激发认的艺术情感。许多历史上有作为有贡献的学者,名流无不与旅游结下深缘。如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等,即是游中求知,它可以培养求知兴趣,同时还有助于激发人的情趣,使人获得创作灵感。

旅游能增强旅游者所属民族的内聚力。来自同一地区的旅游者往往具有本民族的某些特征和共性,当他们与目的地居民接触时,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便突显出来,于是某种一致和亲近感出现在旅游者群体中,冲突又促进着群体的团结,整和着他们内部的一致性。来自同一国家或地区的旅游者会自觉使用内部的语言或其他的交流方式,这种小集团的共性与其他集团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性,因此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每个成员更多地趋向于团体活动而非个人活动,无形中整合了集团内部的一致性。世界旅游组织1981年颁布的一项考察报告也表明:从社会文化观念出发,旅游对输出国的影响是积极的,它能加旅游者所属民族政治共同体的内部一致性。

(二)消极影响。

由于旅游是旅游者在一个时期内支付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他们花钱大方与当地居民之间有报酬的交往关系容易使他们产生物质和文化上的优越感,甚至言行傲慢。同时旅游者停留时间的短暂性和相对隔离的状态使他们不能深层了解当地文化知识,而只是表层认识。另外旅游机构追求的是商业利润,将当地文化作为商品来出售,旅游者体验到的是包装的带有虚幻色彩的异质文化印象,在这种情况下旅游者未必能从旅游中获得更多教益。

目前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各地也在积极推进旅游业,这说明旅游业的确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旅游业的发展能带来很多的效应,但是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只有当它的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时候,旅游业才能够顺利发展,所以为了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我们要客观地认识旅游影响,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削弱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雪华,《论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

篇3: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一、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繁荣与市民文化的兴盛

宋代经济社会发展繁荣的程度大大超过前朝,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城市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从而出现了独立的“坊郭户籍”制度,此种制度是一种独立的市民户籍制度,类似于当前的城镇人口户籍制度,该制度的出现表明宋朝时期市民阶层的出现和不断壮大。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繁荣的背景下,商品意识逐步开始影响到市民的社会生活过程之中,并且逐步向整个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从而创造了具有显著商品化特征的宋代城市文化生活。宋代宗教场所中亦开展富有自身特色的经济贸易活动,北宋时期的大相国寺中的经济贸易活动就十分兴盛。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广大市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之后,在精神文化方面产生了更高更多的需求,市民文化在此期间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且在整个社会文化生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该时期,城市说唱艺术和市民文学迅速兴起,宋词成为市井娱乐的主要载体,在该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而且宋词还逐步呈现出商品化的特点,而社会风俗画的产生亦属宋朝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重要表现。

在市民生活不断丰富的背景之下,市民的娱乐获得了长足发展, “勾栏瓦舍”这种专门从事娱乐活动的场所在宋代开始出现,各种技艺艺术人才云集于“勾栏瓦舍”之中表演各种技艺,使许多市民流连忘返。“勾栏瓦舍”后来逐步发展成为后代的剧院、戏台。“勾栏瓦舍” 的流行,成为宋朝时期市民娱乐商品化趋势的重要见证,文人们广泛地参与到杂剧、话本和其他民间文学的创作之中,加之在娱乐业的繁荣之下直接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兴盛繁荣。市民文化的繁荣及其商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本来属于文人雅士的文化艺术在此期间也逐步和市民的情趣结合起来,文化艺术的形式、内容均体现出显著的市民化特色。比如,诗词文艺作品本来多属于文人创作和传唱,但是在宋朝时期逐步开始演化为由市民、文人共同欣赏的大众艺术,大部分由当时的文人创作,并提供给歌伎等演出传唱,而歌伎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而不惜成本获取诗词佳作,从而提高自己表演的格调。比如,宋朝时期婉约派著名词人柳永的词,被歌伎们争相抢购,歌伎的传唱又反过来扩大了词人及其词作的影响,一时之间“凡有井水处,即有柳永词”[1]15。此外,在宋朝时期绘画艺术作品之中,名家名作以装饰艺术作品逐步开始进入到普通商业店铺之中,以更好地招徕顾客。

二、宋代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家具形态的发展成熟

1.宋代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高型家具的普及发展。宋代民众的起居方式产生了较大变化,给家具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该时期高型家具的发展普及代表了中国家具形态的发展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从东汉末期开始,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民众的起居生活中逐步习惯于垂足而坐,为了方便人们坐之时“垂足”,桌子、凳子、椅子等高型家具逐步发展和普及开来[2]187。魏晋南北朝时期,民众居家生活中分为跪坐低起居、高坐高起居两种类型。唐朝中期后,主要以高坐高起居为主。到了宋朝时期,为了便于人们的高坐高起居, 高型家具逐步发展成熟起来,且以高型家具的发展成熟为标志完成了中国人从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演化。民众居家坐姿的改变,促使之后人们的室内活动、室内陈设也相应地产生改变,之前以低型床榻为中心的传统逐步被改变,逐步形成了以高型家具为中心。此种家具形态的改变,必然促使室内陈设及其他装饰的改变,之前的柱高不能超越间宽的传统在宋朝时期也逐步被打破。宋朝时期高型家具的发展普及中,作为人们居家生活最为重要的家具之一的床的形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唐朝时期就有了床的形制,但是唐朝时期床的名称及其功能等均未得到明确,依然较为模糊,床作为一种家具而存在,其概念也较为宽泛,和当前床的概念极为不同,凡是下面有足撑、上面有面板的家具,无论用来坐人、放置物品,还是用来睡卧,都被称之为床,床和榻的功能也未进行明确区分。而到了宋朝时期,各种家具的种类划分更为明确,产生了各种类型的家具形态,且有着较为明确的功能范围等方面的区分。随着高型家具的齐全配套,床榻就被区分开来,床作为睡眠的家具,其功能较为单一,而榻可供睡觉安息,同时也可供临时休息,其形态、摆放的位置、用途均较为灵活自由。宋朝时期还出现了高型桌子,高型桌子和椅凳密切搭配,用于日常生活方面, 突出了功能性,具有实用简洁的特征。高型桌子的出现,是随着宋朝时期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而出现的,是民众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对居家生活中追求便捷高效的重要体现。此外,从造型形态、工艺技艺等方面来看,宋朝时期的重要家具之一“案”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文人士大夫以及其他上流社会人群普遍使用案,且十分注重设计,装饰极其考究。和案相配套,宋朝时期的高型坐具大量应用和普及,并成为垂足而坐的高坐高起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的重要标志。总之,宋朝时期市民文化的兴盛促使家具形态向实用、便捷的方向变革,为了便于起居生活,改变了前朝跪坐的习惯,高型家具得到普及发展。

2.宋代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趋于成熟的家具形态。随着宋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宋人对家具形态提出了更高的实用要求,即便于节约人们在居家生活中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同时,宋朝文化艺术繁荣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审美水准,在居家生活中对家具的品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人对家具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即要求家具满足实用性, 同时也要求其具有相应的审美功能。宋朝时期的家具形态,在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文人雅士及具有创新手段的能工巧匠的共同探索之下,以满足实用功能且具有相应审美功能的家具系统逐步完备,在宋代社会文化影响下,家具形态逐步趋于成熟。和唐代、隋代等前朝相比较而言,宋代家具的种类更为齐全、功能区分更为明确细致,家具的种类和形态逐步完善起来,各类高型家具在此期间已经基本定型,成为中国历史上家具形态得到空间完善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成为家具空前普及的重要阶段。宋代家具种类齐全,有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等,除此之外还有屏风、衣架、天平架、管皮箱、镜架、提盒等,能够满足居家生活中的各种需求。比如,宋朝时期的椅凳类家具就有靠背椅、扶手椅、宝座等。靠背椅在宋朝时期普遍流行,是椅凳类家具中使用最多的家具。目前出土的宋代文物中,既有靠背椅实物,同时也有部分壁画也描绘了靠背椅。此外,宋代美术作品中也多出现靠背椅,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所坐的就是靠背椅,韩熙载坐在靠背椅上盘腿端坐,由此可见该靠背椅的尺度较大。《女孝经图》中的靠背椅中,还配备了精美的脚踏,属于规格较高的家具。《宋仁宗皇后像》中的靠背椅,其造型十分华美、制作精致,显示出十足的皇家气派。宋代较常见的椅凳类家具还有扶手椅、宝座等。扶手椅带有脚踏和扶手,便于人们端坐,而宝座这多见于宋代帝后的系列画像之中。宋代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家具也较为齐备,桌案类家具主要有香几、酒桌、半桌、方桌、条桌条案、炕桌炕案等。床榻类家具主要有小型榻、三屏风或者五屏风式榻、脚踏等。柜架类家具主要有架格、方角柜等。总之,宋代家具在中国历代家具中富有创新性,同时具有代表性,宋代是家具形态的成熟期,在中国家具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篇4:论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研究不断深入。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越来越认识到教授语言本身与教授西方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然而,在英语教学中重视目的语的社会文化教育仍处在最初的起步阶段。没有相对系统的文化教学计划,也没有一本教科书是以在教语言的同时教授西方文化为目的编写的。一些老师认为将跨文化交际理论付诸于教学实践很难,还有一些老师认为传授社会文化知识可有可无,因而对外国的文化不太重视。他们按照传统的教学大纲要求,只是教授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达到会听、会说、会读、会写的程度。尽管英语语音、语法学得不错,对话却往往不很得体,经常出现“文化冲突”。所以研究文化教学成为搞好英语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学生们既要学习语言知识,还要熟悉目的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影响很大。

二、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 “文化”的含义是很广的。从人类文化学的观点看,文化有两个意思:一是思想文化,包括文化学、历史、哲学、政治等,另一个是大众文化,即普通的社会习俗和惯例。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R.Benedict)在《文化的模式》中指出“真正把人们结合在一起的是他们的文化及其共有的思想和准则”。当代社会文化的范围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层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习俗文化。文化与人们的生活有关,与人们所生存于其中的社会有关,与民族的历史有关。

那么,语言是什么呢?一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语言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看法,一种是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Saussure)为代表,把语言看作是语音、语法、词汇的总和,或者仅仅看作是一种符号系统。另一种看法是认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语言的使用脱离不开社会环境。美国杰出的语言学家萨庇尔((Edward 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写道:语言有一个环境。使用语言讲话的人们属于种族(或许多种族),也就是说,属于一个由于身体特征不同而与其他集团相区分的集团。再者,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这些做法和信念的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文化可以被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萨庇尔认为“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就是说,通过语言的特征和使用可以了解一个种族的思维和生活的特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不能脱离一个民族流传下来的、决定这一民族生活面貌和风俗习惯的信念体系。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论述到: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三、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既然语言与社会文化密不可分,这一点对英语的教与学就会产生巨大影响。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对社会文化因素重视不够。这是由于传统英语教学根深蒂固的观念,只强调会读、会听、会说、会写,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割裂开来,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即具备“造出一些意义正确、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的能力”。语言学着重研究的是语言本身,研究语言的语音系统、语言的结构、语言的历史发展等。结果经过高考的大学生可以背诵一套一套精美的句子,但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使用才恰当、得体,产生“文化冲突”和误解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外,文化差异意识淡漠,社会文化知识贫乏。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教些语音、语法、词汇,而是涉及多学科的一门学问。美国教学法家阿雷特斯(James Alatis)把这些学科按首字母缩略词归纳为LAPSE,L代表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A代表Anthropology,P代表Psycholinguistics and Psychology;S代表Sociolinguistics andSociology,E代表Education and English。从中可以看到,外语教学和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类学和社会学密切相关。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英语教学承接在初、高中打下的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基础之后,要把英语教学回归到正确轨道上来,减少应试教育,加强文化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加强素质教育。

四、怎样在教学中传播社会文化知识

在教学中传授社会文化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此谈几点意见:

1.教师要把社会文化教学提高到和语言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既重视语言形式本身又重视语言形式的社会意义。使研究文化教学成为搞好英语语言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这对大学外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完善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自觉培养一种“文化洞察力”。

2.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现在大学教材多数都是国外原文材料,而大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知识极其贫乏。教师第一任务是在课前按照教材主题把与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准备好,把它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背景知识可分为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两种,知识文化是指不直接影响交际行为的背景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八单元A篇是一篇黑人作家的作品,当谈到奴隶制时,作者最初只是用”the terrible war”指“the Civil War”,学生居然不知道这是指南北战争。教师要介绍南北战争历史背景以及与之相关的白人社会组织三K党等等信息,强调战争给黑人带来的迫害和痛苦。南北战争的胜利产生了巨大社会变革,也给黑人带来方方面面的冲击。另外,当学生读到 “I can sit in a restaurant with a white person.We enter chatting about any little things that we have in common and the white man would sit calmly in his seat,listening to me with interest.”时表现出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说明他们不了解即使取消了奴隶制之后的美国社会仍存在着种族歧视;不了解“I became a permanent brown——like the best shoe polish,guaranteed not to rub nor run”的感受。为了使学生深入了解这一点,可以选择播放反映美国南方黑人奴隶生活的电影,或者是电影中的片段,生动地展现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语言背景。

3.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学生对文化意识的敏感性,使他们能主动地吸收并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在外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看到母语对学习外语的干扰,而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因为东西方社会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所以在思想、信仰、习俗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我国语言学家胡文仲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注意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要求以社会语言学的基本观点指导我们的教学。”

4.引导学生经常读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留心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社会习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材料。

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语言形式的正确,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得是否恰当。注意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文化错误”给交际带来的不适,重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

五、结论

社会文化因素无论是在语言教学中还是在语言交际中都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教师应该着重考虑怎样在教学中传播社会文化知识和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并且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敏感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快地扩大知识面,学好一门外国语。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2).

[2]王伟华.社会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87.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200-202.

篇5:论不同文化形态对技术社会化的影响

研究了Hoagkand培养液中分别以磷酸二氢钾、焦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甘油磷酸钠、ATP-Na为磷源时黑藻的生长及生理活性变化.获得了不同形态磷培养黑藻的干重、根系生长以及叶绿素含量、光合、呼吸、磷含量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对黑藻的生长及生理活性影响最显著,是黑藻吸收的`最佳磷形态;有机磷不利于根系生长,叶绿素a/b较高;六偏磷酸钠和焦磷酸钠促进根系早发,光合生产力低于磷酸二氢钾,叶绿素a/b高于磷酸二氢钾试验组.ATP-Na试验组黑藻呼吸率最高,甘油磷酸钠试验组黑藻光合生产力最高.各实验组黑藻磷含量均增加,黑藻对各形态磷均能吸收利用.图5表4参24

作 者:赵海超 王圣瑞 金相灿 颜昌宙 刘景辉 ZHAO Haichao WANG Shengrui JIN Xiangcan YAN Changzhou LIU Jinghui  作者单位:赵海超,ZHAO Haichao(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呼和浩特,010018;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王圣瑞,金相灿,颜昌宙,WANG Shengrui,JIN Xiangcan,YAN Changzhou(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

篇6: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个人社会化是指社会将一个自然人转化成为一个能够适应一定社会文化,参与社会生活,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也是一个自然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的接触与互动。逐渐认识自我,并获得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人的社会化既与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又取决于社会所提供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通信设备更新的基础上对传统的信息传媒的大规模改造和整合。一个全球范围的、大众化的信息流通渠道正在形成。随着Web2.0、微博客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可以更迅捷、更方便地交流、共享生活中的信息。人们不但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电脑随时使用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还可以积极地参与网络信息资源的生产制造。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造出的“虚拟现实”环境以其形象逼真的效果反映客观真实世界,使网络传播的内容更具社会渗透力。当然,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也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譬如:网络商业欺诈、色情信息泛滥、计算机迷恋等。总之,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利弊分析正在成为技术社会学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网络技术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同电视、电话一样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的重要设施,它以其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环境,从空间和时间上根本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方式、社会群体结构和人的社会互动方式。它的出现对人的社会化方向、内容产生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网络通过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等信息帮助社会成员掌握社会生活的本领,顺利实现自身的社会化

教育是人的社会化开端。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必须学会一些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谋生的技能,习得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行为规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代社会积极倡导的终身自我教育,终身自我教育是教育的终极形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倡导能够很好的实现。

网络技术整合了传统的大众媒介,构建出本世纪跨越地域最广的全球信息传媒。它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向社会成员实时传播全人类优秀文化、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帮助社会成员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2 网络通过传播人类新文化和社会信仰促使社会成员开始新一轮的社会化活动。

由于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个人社会化也必然是贯穿于一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过程。社会成员只有调整和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生活。

由于网络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方式实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使得民族和地区间的经济、政治、文化传统、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对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产生冲击。同时,网络技术本身也要求建立与之相应的新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因此,社会成员只有继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目标及行为模式,开始新一轮的社会化活动,才能适应随之而来的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否则个人将不可避免的“OUt”(落伍)了。

3 网络所创造的“网络群体”环境,有助于社会成员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

人类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结成符合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群体,以满足人的各种社会需要。传统的社会群体构成一般制约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因此,人际交往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以会面、书信和电话交流作为常用的交往方式。网络技术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传输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人的社会性得到空前的延伸和发展。网络技术拓宽了社会环境。创新了社会关系。

人们随着网络信息的流动将自己融入到“无限”的网络群体之中,社会接触范围成倍增大,思想和感情也随着网络跨越时空地延伸到世界每个角落,网络社会关系逐步形成。由于网络技术借助计算机为媒介创造了一个大众可以任意选择并同时共享又彼此分离的宽松社会交往环境,缓解了传统的面对面交往方式给人的心理压力。因此,网络空间为个人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加平等的“虚拟社会”环境,有助于人们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学习社会交往,解决人际冲突,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在开心农场里,员工和领导是平等的“菜友”,员工可以去“偷”一下的领导菜地里的菜,想必领导也不会为此大动肝火,说不定还会很开心地帮你除草、杀虫。

4 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环境,有助于培养能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

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人生存于社会之中,必然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角色。人所具有多重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决定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具有多重性。例如,一个人在家庭中要承担丈夫、父亲等角色;在单位要承担职业角色。由于个人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差异,对同一社会角色的理解也千差万别,而且人不可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经历角色实践,角色实践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障碍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角色扮演者需要不断地进行角色学习和角色整合,减少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

“网络环境”为人们提供了角色实践的绝好场所。人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中进行“角色换位”。把自己“假定”成不同的角色。体会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并按照自己理解的角色规范进行角色实践,通过网络的信息反馈验证自己的角色行为。如果能将网络社会中的平民化、草根化的带有善意娱乐精神的和谐特性带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从而可以能更好处理真实社会关系中的“不和谐”。而且,“网络环境”将成为“现实环境”的一部分,人们不可避免地需要在“网络群体”中建立新型“网缘”社会关系并扮演新型“网络角色”。

三、网络技术的挑战与个人社会化方式的选择

网络技术对于社会包括人的社会化带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人的社会化过程产生消极的后果。网络技术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仅就它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而言,如何理智地对待它的负面影响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就网络技术与个人社会化而言,如下的几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1 正确对待个人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个人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行为特征是特定文化的产物。由于文化环境不同。个人社会化的内容就有很大差异。网络的应用加速了人类文化的全球性传播。将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以及不同的价值观念呈现给人们,既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人们在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适应与行为上的障碍。

由于通过网络提供或传播信息的人很多,他们来自不同的民族、国家、地区,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生活习俗和伦理价值观念,也难免会有一些对社会及他人具有敌对或不满情绪的人试图诱惑人们背离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网络的隐蔽环境也给人们提供了逾越社会规范的机会空间,人们可以伸缩自如地张扬自我,肆无忌惮地挑战社会权威,逃避法律惩罚与舆论的谴责,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虽然网络承受和容纳了多元化的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的“震动”,但是它所形成的大文化圈有可能把千千万万的网民纳入同一思想轨道,使他们的`思维丧失自我而趋向单一。社会化的个人如果对此丧失警惕,一个丧失自我的人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单面人”,他也将无法在真实的社会中生活。所以在网络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丧失已经形成的“自我”,不能全盘“拿来”,一定要批判地接收,这样才是真正的有益的个人社会化过程。

2 正确对待“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

网络的不断扩张导致了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在向以网络为中介的方向转化,改变了传统社会交往的秩序和规则。因而造成了人机关系和人际关系的混淆。由于生存依赖关系和归属关系的原因,传统的人际之间的亲和性与持久性较强。个人的社会能力发展也是在与他人的接触过程中经过学习和实践完成的。

随着“网络学校”、“电子商务”等网络应用技术的出现。社会生活的方式发生了改变,彼此独立分离,甚至永不谋面的社会成员之间也可以在网络上自由组合成网络群体,新型的“人机关系”开始出现。由于网络创造的这种“虚拟现实环境”不存在实体的拳脚之争和面对面的冲突,且有着世外桃园般的安全感,宽容地接纳任何阶层的社会成员,使人们感觉无比的自由、安全、舒适,避免了现实世界的危机和压力,因而使得人们更加喜欢利用虚拟的“人机交往”替代实体的“人际交往”,以屏幕为界面来回避直接争论的尴尬,缓解矛盾引发的面对面冲突。例如,最近很流行开心农场、阳光牧场等游戏对农牧生产的真实再现使得人们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能够享受到传统农业生产的乐趣。但是,三更半夜起来“收菜”、“偷菜”折射出来的种种弊端更是引发人们深思。引用一句流行话语是:我们偷的不是菜,是寂寞。长此以往,人们便过分依赖技术器具,沉迷于随心所欲的“网络空间”,丧失了在人性化世界中的生活能力。正如一位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信息传播可以通过手指一按就可进行时,人的嘴便沉默了,写作也停止了,心灵也随之凋谢”。

3 正确对待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

人们在网络上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获得超自然的力量。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你可以是穿墙过壁无所不能的超人,领略现实空间无法享受的情景。但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人类依然是肉眼凡胎。人们对物质、能量以及感知和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还是要到现实空间中才能获得满足,人们从网络上习得的知识、技能、道德和规范必须经由现实生活的检验。如果一味地以电脑的思维和逻辑处理现实世界,难免发生障碍。

4 网络社会中“他律”的弱化与个人的“慎独”。

10月27目晚,网络上突然风传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自杀的消息。一时坊间传言四起,关于其“自杀”原因,有人猜测是经济问题,有人猜测是压力过大……lO月30日,身处舆论漩涡中的白岩松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表达了对“被自杀”之事的感慨和一个媒体人对网络的反思。他说,当所有人都在娱乐的时候,没有人真正去想我会是什么感受。其实,真正让我难过的不是很多人的恶搞,而是很多朋友真的来安慰你。比如。“岩松兄,别来无恙么?”“过得好么?需要倾诉的话,哥可以倾听,要不来内蒙古散心吧。”阅读越来越简单,并且急于表达,看个标题就可以做评论了。大家都想“娱乐”一把,却忘记了简单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事情的真相跟本质,在带给自己娱乐的同时,没想过给当事人带来了什么。

网络社会虽然是个隐蔽的环境,但是我们应该学会自律,学会约束自己。如果通过个人的自律,树立起网络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正确态度,网络的空间还会更大,网络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陈玉浩法官先进事迹有感下一篇:年十月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