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手机媒体异化现象反思研究

2022-09-1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系统提出了“劳动异化”的理论, “异化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恩格斯把异化定义为, 受分工制约的不同个人共同活动的产物, 即一种异己的、在个人之外的强制力量, 并且指出, 要消灭这种力量, 归根到底要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所以, 马克思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 而是自然形成的, 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与他对立的力量, 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2]

“手机媒体是指基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 依托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 以人机之间、人人之间的互动传播方式和海量信息 (文本、音频、视频等) 的多方向传播为主的一种现代新兴多媒体”。[3]被称为“第五媒体。

1 高校学生习惯异化, 造成手机媒体过度依赖化、思想深度肤浅化

手机媒体的发展是人类创新能力的体现, 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但随着手机媒体的异化, 促进的力量反过来阻碍着人类发展, 一部分人得了“手机依赖症”。一方面, 习惯时刻拿着手机, 已成为必然要求, 偶然意识到手机不在手, 内心会骤然恐慌, 甚至会莫名的联想, 似乎没有了主心骨。另一方面, 现代媒体以前, 缺乏获得知识的渠道, 只能广博群书、做大量的读书笔记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虽然耗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但在寻找过程中培养了学习能力、总结分析的能力, 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与专题相关的知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但手机异化使高校学生养成了坐享其成的习惯, 必须重视手机异化现象, 并扬弃异化。一方面, 提高高校学生手机媒体素养, 明白手机媒体只是客体, 人才是真正的主体, 千万不可本末倒置, 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效果, 从而形成一种不依赖手机的“自我暗示”, 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时间, 尽量做到量化管理。另一方面促进生产力的高速发展, 走科技发展道路,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 加强技术、资金的投入, 在应用科技的过程当中注重人性化的设置, 以免加深机器对人的控制, 树立手机技术的人文关怀理念。

2 高校学生价值观异化、造成理想信念弱化、理性评判标准扭曲化

手机媒体的异化是手机媒体技术高度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对待。首先, 由于利益的无限驱动, 手机网络媒体工作者道德滑坡。手机商家与手机信息的发布者, 不惜散布伪信息、制造不实言论, 以形成噱头效应, 吸引眼球。高校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判断与分析能力, 但手机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 思想不够成熟, 西方的文化渗透战略的实施。多元价值观念对高校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巨大冲击。长此以往, 手机信息逐渐成为人类的主人, 控制着人类的思维与意识, 形成手机信息异化现象。其次, 手机沉溺使得高校学生缺乏斗志、不思进取, 常常沦陷于手机游戏、手机淘宝、刷朋友圈、点赞等不能自拔, 形成“每天不忘玩手机, 理想信念抛脑后”的局面, 导致忽视自身理想信念的树立, 实现“中国梦”的激情不够, 价值观“碎片化”等问题, 当今社会“物本”被置于崇高的位置, 一个人的地位、才学甚至价值高低需要“Apple i Phone xs Plus”证明, 在高校, 这种现象也频繁发生, 手机变成有些学生炫耀的资本, 最后, 部分高校学生存在破坏心理、解压心理, 在微博、微信中会随意发表不负责言论, 对不符合自己观点的态度、做法, 进行评论谩骂等人身攻击来宣泄自己的不满。要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 创新思想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形式或丰富校园活动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社会手机环境监管。最后, 积极投入绿色手机公益活动, 既是正确理念的宣传者又是被宣传者, 达到利己又利人的效果。

3 高校学生人际交往异化, 造成亲朋疏远化、对社会弱势群体冷漠化

手机媒体打破了空间、时间的限制, 是一种双向交互式信息传播通道。但对手机媒体的沉溺使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发生异化即交往主体丧失和情感冷漠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与人的交往活动是关乎自身发展的一种能力, 但随着手机沉溺问题的凸显, 高校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出现了异化, 一方面, 他 (她) 们热衷于手机QQ、手机微信与微博, 无时无刻不在刷朋友圈发评论, 最终成了“屏幕奴隶”活跃在虚拟的空间里, 对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活动采取冷漠、回避甚至厌恶的态度, 形成“交往恐惧症”。另一方面, 与家人关系淡漠化, 面对弱势群体缺乏同情心。这种现象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情感异化与疏离, 社会责任感随之下降。首先, 人本性复归需要“以人为本”, 丰富完善“自我人格”努力使人本理念成为手机媒体素养的一部分。其次, 寻找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充实生活。在学习之余, 把空闲时间用在兴趣爱好上或者多组织、参加同学聚会、学校活动等, 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氛围、结构等影响孩子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形成。很多父母由于忙于工作, 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 两者交流有限, 孩子虽然得到金钱等物质的满足, 但内心空虚, 校园活动旨在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鼓励父母参与到孩子的手机媒体世界之中, 比如:加入孩子的QQ群, 微信群, 学会现代新媒体语言, 经常打亲情电话, 或者与孩子QQ、微信聊天, 削弱“代沟”的阻碍, 所以, 人本要求高校学生立足于生活的真实, 超越“物本”的诱惑, 从片面的发展过渡到自由全面的发展。

结束语

马克思异化理论为审视高校学生手机异化现象提供了新维度, 在全面发展的当今时代, 异化现象依然存在。手机在丰富校园文化、开阔视野、促进思想成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也造成了价值观多元化、道德责任意识淡薄、政治信念动摇等问题, 从现实问题出发并结合异化理论分析了高校学生因手机沉溺而引发的的手机依赖症与价值观、人际交往的异化现象, 并且从网络立法、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敲响了警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安全的手机环境, 尽量避免手机媒体给高校学生带来的异化现象,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社会主义接班人。

摘要:马克思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理论意义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雇佣劳动的本质, 而且在当今社会分析现实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随着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 手机媒体已成为高校学生不可缺少的生活工具, 但对手机媒体的过度依赖造成了高校学生习惯、价值观、人际交往的异化, 需要网络立法, 发扬“人本”理念、加强主体性意识等措施解决高校学生手机媒体中的异化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高校学生,手机媒体,异化现象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 1985:48-49.

[2]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85.

[3] 卢家银, 段莉.手机媒体的后现代性透视[J].东南传播, 2006 (7) :74-76.

[4] 汪玉辉.手机媒体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J].今传媒, 2010 (8) :7-79.

[5] 楼锡锦, 沈黎勇, 林博峰.大学生使用手机状况研究报告—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2) :74-76.

上一篇:浅析在宁夏战国秦长城固原原州区段发现战国时期排水系统的历史作用下一篇:湘乡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