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宁夏战国秦长城固原原州区段发现战国时期排水系统的历史作用

2022-09-11

一、先民们的排水方法特点

早在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3910正负160年以前, 先民们就已在这里生存, 它们依山傍河, 在这里定居, 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制作发明工具, 不断改善着生活环境, 先民们选择居住位置也是很讲究的, 他们很会利用先天的自然环境, 一般选择在距离水较近的背风河崖高地修建住所。这样选择主要是没有足够先进的储水器物, 依水择高就可以有效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生产生活, 也可以将自然洪水和生产生活废水迅速排到山沟或低洼地带, 保护人居环境干净卫生, 不威胁人居安全。先民们主要的排水方法就是利用自然形成的沟壑, 人工修“U”字形排水渠, 将洪水和生活废水经过“U”字形水渠集中引流到山沟。可以说在古代人排水的概念中, 基本把“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这个概念发挥的淋漓尽致, 即使地势平坦也要制造条件, 使水流凭借重力顺势排放。

二、历史沿革

固原原州区境内的长城是秦长城, 始建于秦昭襄王执政时期。据《史书。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期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 有儿子,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 逐兵伐义渠,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 筑长城一据胡”。按《固原州志》云:“秦灭义渠, 筑长城以御边即此地, 在州西北十里有遗址。”《隆德县志》中也有记载:“秦长城, 在县西北六十里有遗址。”

北魏郦道元撰的《水经注》中, 对这道长城做了比较详细的记载:“水有五源, 咸出陇山西, 东水发源县西南二十九里湫渊, 渊在四山中, 湫水北流, 西北楚长城, 北与此水汇, 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城西山中, 北流经魏行宫故殿东。”这里的水, 即指清水河, 清水河发源其支流一名海子峡河, 上游接西海子 (即《水经注》中的“湫渊”) , 西海子地处六盘山山脉的群山之中, 直径约为一公里, 泉水四季长流, 距固原市西南30余里, 下流西北出关, 穿过孙家庄至吴庄一段的长城, 向北流与叠叠沟水相汇合, 叠叠沟水发源距固原市西南40余里的红庄北山梁, 长城沿着叠叠沟东岸而行。《水经注》又记载:“川水又北, 出秦长城, 城在县西北一十五里”。这里指固原市东侧的清水河主河道向北流, 在乔洼与陈家沟沙窝之间出长城。

历史文献资料记载和考古调查基本一致, 很明显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的战国秦长城就是秦昭襄王时期修筑的。

三、战国秦长城的自然环境。

战国秦长城位于固原市中心北约五公里处, 海拔高度2005米左右, 所居为六盘山北段东靡, 半阴湿半干旱地区, 属黄土高原地貌, 黄河支流清水河发源地, 也是清水河、泾河、渭河风水岭, 由东至西有黄卯山、清水河、古雁岭、短山头、六盘山山脉经原州区与罗山山脉相连。南有开城安西王府遗址、北朝隋唐墓地遗址、固原古城墙, 西有宋大营城, 北有须弥山石窟。固原均已其险要的地形和地理位置被誉为通往关中的“咽喉”要道, 是历代王朝战略的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古丝绸之路北上的必经之地, 曾对确保丝绸之路畅通, 贸易活动繁荣, 中西文化交流, 民族迁徙, 军事防御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战国秦长城固原段东西走向, 将固原一分为二, 战国秦长城以北称为北川, 战国秦长城以南称为南川, 也是明显的风水岭。

四、出土的排水系统

出土的排水系统均为陶制, 分为排水直管, 弯管和盘口集水斗, 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衔接, 可深可浅可以拐弯引流。1、直管一头略粗一头略细, 粗头口径为26厘米, 细头口径为22厘米, 每节长51厘米, 长短不一基本相等, 厚为2.5厘米, 外表上面为绳纹, 部分管内有麻点纹。2、弯管呈90度弯曲, 和现在弯管相似, 只是材质不一样, 一头略粗, 一头略细, 可以与直管相互连接, 也可与集水斗连接, 绳纹, 手工制作而成, 粗口直径为25厘米, 小口直径为21厘米, 厚为2.3厘米。3、集水斗呈圆盘状, 像现在使用的“油流子”, 盘口径为65厘米, 集水斗底有一孔, 孔径为21厘米, 孔底部有一接口, 可与弯管或直管连接, 集水斗为素面手工制作而成。排水系统的完整, 制作工艺和烧制工艺的完美, 可以想象到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制作技术和烧制技术非比寻常。

五、排水直管, 弯管和盘口集水斗的连接作用

集水斗为敞口, 主要将屋顶雨水地面积水, 生活废水集中到集水斗内, 集水斗与弯管相接, 弯管再与直管连接, 利用地势将水排到低洼地带, 保证人居环境安全, 干净, 卫生。由于战国秦长城地处北方, 冬季较冷, 冻层一般在一米二一下, 集水斗直接与弯管连接, 离地表太浅容易冻坏, 为了冬季防冻, 集水斗也可先与直管连接, 到冻层以下在与弯管连接, 弯管再连接直管排水, 当排水系统遇到障碍时, 可利用弯管和直管连接绕开障碍将水顺利排出。

宁夏战国秦长城固原原州区段, 就发现有十二个城障, 每个城障平均距离不超过九公里, 在地势平坦的地段甚至不超过4公里, 城障内均有残绳纹瓦片, 灰陶罐残片, 残筒瓦瓦片。原州段发现排水管道在叠叠沟出口的一个城障外, 排水管道为东西走向, 单层, 管内已被土填满, 叠叠沟为水源涵养林, 年降水量丰富, 单次降水量可达80毫升。在城障内散落有大量大板瓦残片, 筒瓦残片, 还在当地征集到一些卷云纹、兽纹、火焰纹等瓦当, 非常精美。秦灭义渠戎后修筑长城拒胡, 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 可以看出当时对守边将士的生活安全都有特殊的照顾, 在城障内使用排水系统实属罕见。对研究排水系统的作用, 功能, 提出了新的问题。

摘要:宁夏固原市秦长城位于固原市区北段, 始建于秦昭襄王执政时期。据《史书、匈奴列传》记载:“秦昭王时期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 有二子, 宣太后诈而杀义渠王于甘泉, 逐兵伐义渠, 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 筑长城以据胡”。从近年出土的文物可以断定, 在战国时期已经有完备的排水经验, 排水系统均为陶制, 分为排水直管, 弯管和盘口集水斗, 三者之间可以相互衔接, 可深可浅可以拐弯引流。制作工艺和烧制工艺的完美, 是我国最早运用于城防系统的构造工程, 对于研究战国时期城防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浅析宁夏固原,战国时期,排水系统

上一篇:加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几点思考下一篇:高校学生手机媒体异化现象反思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