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022-09-12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如何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 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是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从课程建设的内涵来强化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是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不断增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

1“课程”概念的厘定

所谓“课程”, 属于学校教育的范畴, 是指学校设置的教学科目。从广义上讲, 是学校所有教学科目的总和, 或者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从狭义上说, 是指一门学科, 或者说是一门科目教学内容的完整体系。一定的学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与任务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能力而规划设置教学科目的。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培养人的需要, 学校的教学科目设置逐渐繁多, 形成了各种类型的课程, 诸如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等等。

2“课程建设”的内涵分析

从“课程”的概念看, “课程”主要是服务于教学, 其侧重点在于教学和教育, 着力方向在于“教”, 而“教”至少包含着四层意思, 即教什么、怎么教、教于谁、谁来教, 实际上就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对象和施教者。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密切联系、相互制约的, 同时它们的展开和实施都需要配以健全完善的教学物质条件和规范的教学机制等, 以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由于“课程”或是由一定学科内容构成的教材内容体系, 或是由若干学科内容融合构成的教材内容体系, 因而对课程进行建设, 必须要考虑科学发展带来的新的知识领域、新的知识的增长点对课程建设的影响;要考虑到社会、学生、课程观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归纳起来, 课程建设可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教育的载体和条件, 即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及教学设备条件等方面的建设;二是课程教育教学机制, 即教学环节 (包括讲课、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 、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设;三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 即师资队伍建设。所有这些方面的建设都要围绕教育教学的实效性这一中心问题来进行。

3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2009年, 根据教职成[2008]6号文《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设置作出了新的方案:自2001年以来开设的《哲学基础知识》、《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四门德育必修课 (以下简称“2001方案”) 停开, 从2009年秋季开始,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以下简称“2008方案”) 。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为了更好地进行课程建设, 而要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就要有清醒的思路:一是明确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整个中职学校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建设;二是明确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政治道德思维力。

(1)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方案的调整, 必然导致教师队伍的重构。从课程名称看, “2008方案”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是对“2001方案”的拓宽和延伸。这样的调整, 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任务, 要求教师队伍进行重构, 这包括教师人员的重构和教师知识结构的重构。教师人员的重构, 可说是教师人员的变动和重组;而教师知识结构的重构, 则要求教师在原来所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 对新增加的内容知识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 这相对于教师人员的重构来说是较为复杂的, 这种重构不但需要教师自己对自身专业知识含量的加强, 更需要教育部门专门组织对教师的培训, 以利于教师对新内容及学科领域的新成果的及时把握和认识。

(2) 教法建设。

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 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 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 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无论是选择还是运用教学方法, 都有一个创造性发挥的问题。对于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 要结合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性, 考虑学生心理、认知、兴趣等的差异, 去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3) 教材建设。

新的课程方案, 对完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必要的, 而教材的重构就成为迫切需要。教材首先要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 体现学生成长的需要, 因为它不但涉及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而且影响学生的行为方式, 因此, 这些方面的有机统一, 对系统把握教材内容的设计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其次, 新教材的设计和编写要在吸收原有教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融入学科发展带来的新的知识领域的新的知识增长点, 融入新形势下对教材内容的新阐释, 这是完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要求。

依照新的课程方案建设课程还必须廓清每门课程的特性。从课程论的视角看, “2008方案”中《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可归为综合性课程, 《心理健康》可归为学科性课程。它们联系密切, 并互为补充, 适应新形势下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如《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课, 从其性质上看, 它决不仅仅是对“2001方案”课程内容上的简单叠加, 而是拓宽和延伸, 是相得益彰、功能互补的融合。原有的《法律基础知识》和《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是两门独立的思想品德课程, 从形成学生优秀思想品德的条件来说, 将二者分开来讲是不够的;从学科划分来说, 二者分属于法学学科和伦理学学科, 而两个不同学科却同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这不管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还是学科建设都是有影响的, 将二者融为一门课程, 依托思想政治理论学科, 对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科学地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建设, 需要厘清课程建设的内涵, 以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法建设作为着力点, 为课程建设的中心问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服务。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汪刘生.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6:121.

[2] 吴潜涛.思想政治教育导刊[J].2006 (增刊) :26~27.

上一篇: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策略分析下一篇:胸腔镜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