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2-09-29

鲍氏不动杆菌普遍存在于医院和社区环境中, 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 常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血流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脑炎、软组织感染以及腹腔内感染等。目前大量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及侵入性器械应用, 使得鲍氏不动杆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及耐药性呈增加的趋势。多重耐药菌及泛耐药菌的出现, 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为探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184例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病例, 为临床预防、控制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菌株分离自该院住院患者的各种临床标本, 包括痰液、尿液、大便、脓液、分泌物、引流液、导管等。共分离鲍氏不动杆菌184株, 同一患者多次分离的菌株不重复计入。

1.2 培养基及药敏板

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及麦康凯琼脂平板为济南百博生物有限公司产品;药敏鉴定板NC32及鉴定试剂为西门子公司产品。

1.3 细菌分离培养

严格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 [1]进行, 将标本接种在哥伦比亚血琼脂培养基及麦康凯培养基, 置35℃恒温箱培养18~24 h;鉴别试验放42℃恒温箱培养。挑取可疑菌落, 革兰氏染色, 确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待上机鉴定。

1.4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

仪器采用美国德灵Auto SCAN4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 将可疑菌落接种在N C 3 2鉴定药敏板上, 3 5℃恒温培养18~24 h, 上机鉴定, 并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美罗培南、替卡西林/棒酸、丁胺卡那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15种常用抗生素进行MIC测定。

1.5 质控菌株

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583均来自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

1.6 数据分析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细菌耐药性监测软件WHONET5.5分析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菌株来源与院内感染

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主要来自痰标本, 占85.32%, 其次为尿液标本, 占7.06%。见表1。

2.2 不同病区与院内感染

鲍氏不动杆菌在全院各科均有分布, 但主要分布在ICU及呼吸科病房, 分别占60.86%和15.2%。见表1。

2.3 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率

鲍氏不动杆菌对15种常用抗生素均有耐药, 耐药率最高的为头孢曲松及复方新诺明, 高达69.57%。对其它头孢类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呈现较高的耐药性, 均超过60%。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 分别为26.09%和27.17%。见表2。

3 讨论

鲍氏不动杆菌为革兰氏阴性非发酵菌, 属于条件致病菌, 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ICU是医院危重患者抢救的特殊病区, 患者由于患有严重的基础病, 常接受侵入性操作, 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等原因, 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因此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要比普通病房患者高5~10倍[2,3], 该院ICU病区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占全院所有分离不动杆菌的60.86%, 明显高于其它病区, 这与张玉英等[4]报道的有很大的差异, 可能与标本送检普及率、院内感染控制、抗生素使用频率及方式、有创侵入及机械通气有关。呼吸科与神经外科也是该院不动杆菌感染的高发区, 根据对该院感染病例的跟踪调查, 多数病例有ICU治疗的经历, 存在接触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加强ICU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控制至关重要。

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肺部, 是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 、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 重要的致病菌。该次调查从感染的标本来源来看, 痰标本占85.32%, 表明其引起感染的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 这与国内许多报道相似[5,6,7], 造成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可能与条件致病菌易生, 内源性感染细菌从外界植入引起外源性感染有关, 因此医院感染部门和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鲍氏不动杆菌具有强大的获得耐药性和克隆传播的能力, 多重耐药、广泛耐药、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呈世界性流行[8]。表2结果显示我院住院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较高, 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0%以上, 但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保持较低的耐药水平, 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为26.09%, 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7.17%, 与余良芳[9]报道的调查结果有所不同。可能与本院严格控制特殊级抗生素使用有关。结果表明包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各地存在差异, 临床医师应严格按药敏结果合理应用抗生素。该组资料显示, 包氏不动杆菌对2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呈现不同的耐药性, 对左氧氟沙星呈现低耐药率30.43%, 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高达60.87%, 其差异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鲍氏不动杆菌已成为医院, 尤其是ICU病房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主要病原菌, 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与防控, 已迫在眉睫。

摘要: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病区分布、标本来源及耐药情况, 为临床控制和治疗鲍氏不动杆菌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该院院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184株, 分析其来源、病区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从标本来源来看, 85.32%的鲍氏不动杆菌来自痰标本, 7.06%来自尿液。从病区分布来看, 60.86%的鲍氏不动杆菌来自ICU病区, 15.2%来自呼吸科。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率高, 多重耐药现象严重, 其中, 对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耐药率分别为69.57%、60.87%、60.87%。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以呼吸道为主, 细菌耐药严重, ICU应成为医院鲍氏不动杆菌院内感染重点监控对象。

关键词:鲍氏不动杆菌,病区分布,耐药情况,临床控制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 丁四清, 莫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9, 19 (1) :50-52.

[3] 朱会英, 王艳, 褚亚辉, 等.2005-2009年鲍氏不动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10, 20 (23) :3778-3780.

[4] 张玉英, 贾伟, 赵志军, 等.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1, 21 (2) :364-366.

[5] 薛红漫, 李红玉, 苏文捷.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 2007, 7 (10) :1906-1907.

[6] 孙各琴, 曾宗跃, 王柏旺, 等.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者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2491-2493.

[7] 池琼, 郑纪阳, 戴新建, 等.2005-2008年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变迁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8) :1163-1165.

[8] Peleg AY, Seifert H, Paterson DL.Acinetobacter baumannii:emergence of a suceessful pathogen[J].Clin Microbiol Rev, 2008, 21:538-582.

[9] 余良芳, 李元君, 刘江美.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 (16) :3500-3501.

上一篇:司法行政课程在高校法学教育中的设置——以司法行政院校的人才培养为视角下一篇:安顺市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