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因素及防治对策

2022-09-11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 伴随做好NICU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 这对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及NICU的管理水平至管重要。引起NICU院内感染的因素很多, 现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NICU73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原因, 并讨论医院内感染的防治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NICU共收治新生儿732例, 日龄15min~28d, 主要以窒息, 早产儿, 小于胎龄儿, 低出生体重儿, 黄疸多见, 部分新生儿并发颅内出血, 肺透明膜病, 宫内感染, 肺出血等。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患儿732例, 其中男396例, 女336例。体重<2.0kg398例, <2.5kg151例, <3.0kg81例, <4.0kg42例, >4.0kg60例。

1.2 诊断标准

依据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试行) 》诊断医院感染。

2 结果

2.1 NICU医院内感染发生率

收治732例患儿, 发生医院内感染92例, 感染发生率12.7%。感染例数<2.0kg54例, <2.5kg19例, <3.0kg9例, <4.0kg4例, >4.0kg6例。感染例数发病率<2.0kg为13.6% (54/398) , <2.5kg为12.6% (19/151) , <3.0kg为11.1% (9/81) , <4.0kg为9.5% (4/42) , >4.0kg为10% (6/60) 。

2.2 NICU感染部位分布

上呼吸道感染21.7% (20/92) , 肺部感染13% (12/92) , 胃肠道感染8.7% (8/92) , 皮肤感染19.6% (18/92) , 败血症25% (23/92) , 口炎12% (11/92) 。

2.3 NICU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

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23例败血症, 血培养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 肺炎克雷白杆菌6株, 表皮葡萄球菌5株, 铜绿假单胞菌2株, 大肠埃希杆菌3株, 白色念珠菌2株。

3 讨论

3.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高危因素

3.1.1 自身感染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尚未成熟, 免疫系统尚未完善, 抵抗力低, 属于易感人群。早产儿免疫功能更差, 其Ig G水平较足月新生儿差的多, 更易成为易感人群。

3.1.2 免疫功能缺陷呼吸道分泌型Ig A合成不足, 早产儿中性粒细胞储存不足及杀菌活性低是引起败血症的主要因素。

3.1.3 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部位多在呼吸道及皮肤黏膜, 这与新生儿自身的生理状况有关。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体温调节功能差, 棕色脂肪少, 产热低, 体表面积大, 易散热, 皮肤粘膜屏障功能薄弱, 含水量多, PH值相对高, 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

3.1.4 侵入性操作引起的感染侵入性操作的监控与管理随着各项新的医疗技术的开展, 为治疗增添了有效的手段, 同时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1]。

3.1.5 滥用抗菌药物广泛使用抗菌药物, 是敏感细菌被杀灭, 耐药菌乘机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病原菌, 外来细菌乘虚而入, 导致感染发生[2]。

3.1.6 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 防范交叉感染意识不强, 个别医护人员在使用呼吸机, 氧气装置和吸痰, 换药等操作时, 不洗手不戴手套, 操作不按常规进行, 呼吸机, 雾化器等各种管道湿化瓶等消毒不严格, 易造成院内感染。

3.1.7 护理人员不足, 病房内陪护及探视人员流动造成空气污染, 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3.2 防治对策

3.2.1 加强围生期保健, 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是减少NICU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举措之一。

3.2.2 医德医风教育, 加强医院感染的教育培训制度。

3.2.3 切断传播途径 (1) 空气的消毒:新生儿病房要通风换气, 我们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空气消毒, 每日早晚2次, 每次2h, 每日用5 0 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桌, 椅, 床架1次, 拖地3次, 每月做细菌培养,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切断空气传播途径。 (2) 呼吸道的管理:新生儿肺部感染的发病率较高, 呼吸道的管理至关重要, 应抬高患儿头肩部, 并取侧卧位, 以防分泌物或呕吐物吸入呼吸道引起感染。经常清洁鼻腔,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氧气装置的消毒也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吸氧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 湿化液每天更换, 吸氧导管每日2次更换, 吸痰管每次更换, 呼吸机管道, 氧气湿化瓶浸泡在5 0 0 mg/L含氯消毒液中消毒。 (3)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医务人员手的染菌问题直接关系到感染几率, 接触患儿前遵照六步洗手法用肥皂流动水洗手5min, 或用洁肤柔消毒凝胶 (上海利康消毒高科技有限公司) 洗手1min, 操作前后均要洗手, 可能接触血液, 体液的操作必须戴手套, 每月做细菌培养。 (4) 加强人员管理:严格探视制度, 限制探视人员和其他人员进入, 凡进入新生儿病房戴口罩, 帽子, 鞋套, 穿隔离衣并洗手, 患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进入, 特殊感染患者住单独房间[3]。 (5) 护理用品的消毒:新生儿被服, 小毛巾消毒后才可使用, 喂奶用具一人一用一消毒, 暖箱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新生儿出院后用的物品及床单应全部更换消毒。 (6) 加强基础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注意脐部, 眼睛, 鹅口疮的护理及预防,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2次, 一旦发现感染及时隔离, 若有鹅口疮涂油剂制霉菌素, 但要强调在喂奶后3 0~60min涂药。脐部每天浴后用双氧水冲洗, 0.2%安尔碘消毒。 (7)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准确, 合理, 有效的使用抗菌药物, 尽快从经验抗菌药物疗法过渡到科学抗菌药物疗法的轨道上来[4]。 (8) 加强感染监测:疑有感染时应立即采集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有感染时及时合理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以控制感染和防止扩散, 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摘要: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 诊治技术的不断发展, 伴随做好NICU院内感染的监控工作, 对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及NICU的管理水平至管重要。本文分析探讨医院内感染的原因, 并讨论医院内感染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袁维祥, 钟佩君.新生儿医院感染与住院费用相关性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2) :40~41.

[2] 石莉, 胡蓉茹, 孙燕斌.新生儿感染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 2 (7) :1105.

[3] 陈庆瑜, 甘小玲, 伍卫, 等.医务人员SARS医院感染爆发的传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04, 7 (5) :312.

[4] 张晖, 栾兆鸿.现代感染性疾病病源学特点及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2, 2 (7) :1108.

上一篇:“1234”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下一篇: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