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化学实验的重要地位

2022-09-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这三维目标为途径。中学化学教育是对中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一门自然学科。重视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与化学生活密切相关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知识与技能, 在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从小树立献身科学的高尚品格和崇高的人生观。

一、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实验’是落实《新课标》的必要条件

中学教材里, 众多异彩纷呈的‘演示实验’贯穿整个学习内容。这就为日常教学中积极有效的开展科学素养培养提供了丰厚土壤。因此, 要求每一位化学教师转变观念, 不能沿袭以往的教学模式, 从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真正为学生的素质培养与提高而务实的工作。我们应重视教材中的每一个‘演示实验’, 做到精心准备, 成功演示, 认真指导学生在课堂上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分析。从而让‘演示实验’发挥其在科学教育中的应有作用。首先, 课堂实验的成功演示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从感性的认识进而上升为理性的理解与掌握, 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更为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体味知识的获取过程, 从过程中学习、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从而为受教育者以后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 精彩完美的‘演示实验’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热爱化学的情感, 请问有哪一个学生观看了惊心动魄的铝热反应、绚丽多彩的焰色反应而不为之动容内心激动不已。‘演示实验’是增强课堂气氛的兴奋剂, 它会使一堂枯燥乏味单一知识传授课转变为兴趣盎然的科学探究活动, 它带给学生的是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 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化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学科。从而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自发的产生热爱科学的美好情感, 这种情感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带来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 任何一位有责任感受的化学老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演示实验’提高重视。

二、严谨务实的‘学生实验’是实施《新课标》最直接的手段

中学教材里, 每一册课本的后面都设计了一些‘学生实验’, 其中有定性实验又有定量分析。这些实验积极有力的开展, 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实践过程中, 掌握实验基本技能, 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磨砺学生克难奋进、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学生实验的成功开展, 它要求在老师精心指导下, 学生明白实验目的, 清楚实验原理, 明确完成实验必须的药品、仪器, 方能设计方案、拟定实施具体步骤。然后才是在实验室有条不紊的动手操作, 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实验完毕后认真进行实验分析, 认真填写实验报告。其实,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的活动,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为数不多的训练机会, 对学生而言, 这种训练在今后大学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是非常必要的。中学化学课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活动应该是老师教科学, 学生是学科学、做科学。因此, ‘学生实验’的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凡是有条件的学校都应该本着为了学生的未来负责积极务实的开展。

三、因地制宜的‘探究性实验’是完成《新课标》最有效的途径

科学的本身就包含着无尽的探索过程, 在探究活动中用创新的思维去发现客观世界的规律, 从而更好的造福于人类。我们生存的环境正日益恶化, 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这些都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有待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有创新的思维, 有历史责任感, 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所有的这一切都得从小培育, 在我们身边小工厂排出的废水, 一节废弃的电池……等带来的危害, 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目的的抽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走出校门, 去了解社会。应适时地开展一些书本之外的课题探究实验。老师精心组织指导下确立研究课题, 让学生查阅资料, 制定方案和步骤, 用实验方法去研究, 从中得出结论找出解决的方法。从他们自我学习、学以致用的探究活动中, 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让他们从身边存在的问题去了解社会, 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

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张嘴, 不可能教出苹果砸在脑袋上就去思考, 进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学生的。每一位化学教师应充分重视实验, 利用好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创造性的开展‘探究性实验’, 真正的进行素质教育, 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平台,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下一篇:“营改增”背景下企业税收筹划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