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行政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乡镇行政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随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发展完善,基层行政执法状况进步明显。尤其是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方便行文,下文乡镇即代指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承接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有了法律保障。但是,乡镇行政执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乡镇承接县直部门职权的进程。

第一篇:乡镇行政论文范文

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乡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镇,但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使经济发达镇长期处于责任大、权力小、功能弱、效率低的艰难境地,严重制约了经济发达镇自身的建设、发展和管理。因此,探讨我国目前乡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和完善乡镇管理体制,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问题;改革;趋势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东南部5公里处。国土面积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230亩,全镇辖46个行政村,人口8.2万人,是“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镇域综合实力跻身全国乡镇500强,在河南省排名第八。

然而魏庄镇历史上却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小镇、工业小镇、财政穷镇、防汛重点镇。该镇在历史上又是黄泛区,十年九淹,可以说是地上无资源、地下没矿藏。没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也很落后,建国以来,国家、省、地(市)都没有在魏庄镇“建厂布点”,工业投资几乎为零。尤其令人称奇的是,在这个没有资源优势的地方,河南长垣魏庄镇,这个地处黄河故道、镇域面积仅100平方公里毫不起眼的豫北小镇,竟是全国起重行业执牛耳者,居然打造出闻名全国的起重机,成为拉跑长垣县域经济的马车。

到底为何,让这样一个“穷乡僻壤”能迅速崛起?又是什么,成为魏庄镇经济发展背后的神秘推手?

一、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镇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传统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由于无法满足这些经济发达镇的基本的城镇建设需求、无法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和有效管理,严重影响经济发达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经济发达镇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现已成为我国城镇化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权力与责任不对等,行政运作方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存在权小责大的矛盾。乡镇政府具有的七项职能中,乡镇政府主要做的工作却大部分是“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另一方面,税务、国土机构工作地点在乡镇,财物和业务管理权则属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而他们承担的业务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却是由乡镇政府来帮助完成的。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没有减小,反而更大了。二是乡镇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之间处于两难境地。对下,由于乡镇财政十分困难,乡镇政府该为农民办的事却无能为力。直接影响了群众对乡镇政府的信任。对上,上级政府每年下达给乡镇各种任务,并且实行目标考核,每天应付每种事务喘不过气来。三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与行政命令式政权运作方式的矛盾难以解决。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是以直接的、微观的、权力导向型管理为特征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传统的行政管理运行方式已暴露出很多问题。

(二)官员的传统观念不利于实现政府职能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通过官员来完成对社会的管理,管理的对象是人的行为。在这种观念下形成的政府行为必然是管治型的。但乡镇不仅是政治的统治机器,也是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机关;作为行政机关的政府只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政人员只是国家为完成对社会事务管理而雇佣的工作人员,是国家行政机关中工作的国家雇员;行政人员所进行的社会事务管理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产生的,管理的目的是形成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这种社会秩序是国家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因此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服务。但因为政府现代化进程开始较晚且较为迟缓,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因而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转变非困难。

(三)镇政府缺乏与之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与执行权

在以前政府管理体制中,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在实践中却在相应的管理职能设置上缺位,缺乏城市发展需要加强的城建、环保、治安、节能、消防、卫生防疫等职能,缺乏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按照法律规定,我国行政执法权以县一级政府为主体,当出现环保、村民违规建房、安全生产事故、食品卫生等问题时,镇政府无权查处,只能上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据典型调查,有的镇有约90%以上的事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才能执行,并且程序繁琐,工作效率低。

(四)经济因素制约了乡镇政府职能发挥的

税费改革以前,乡镇财政收入的70%来自农业税。免征农业税以后,乡镇财政收入大幅度减少。但是乡镇政府的事权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乡镇既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增加本级财政收入,还要负担公共交通、公共卫生、农村公共设施维护、农村教育、社会治安、文明创建活动、科技推广等公共事务。这些公共事务决大部份依靠乡镇财政自行解决。而且這些公共事务支出大、欠账多。这也大大制约了乡镇行政管理职能发挥。

二、魏庄镇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

近年来,围绕着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问题,魏庄镇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完善政企关系协调机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与温州模式一样,民营经济壮大的关键在于政府为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在魏庄镇民营经济发展之初,魏庄政府更多的是“无为而治”。镇政府有关领导曾八下温州学习“温州模式”,温州市政府前期的“无为而治”,对20世纪80年代初的魏庄镇政府影响深刻。在“无为而治”中,魏庄镇政府更多地是充当了服务的角色。企业发展需要资金,镇政府本着银企自愿、互利的原则,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千方百计为民营企业解决发展资金。自2000年开始,镇政府坚持每年举行两次银企恳谈会,增进双方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双方的相互支持。

与其他地方相比,魏庄镇官员的为官情结要显得平淡很多。魏庄镇的民营企业家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关系并不像其他地方,是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政府官员在民营企业家面前,并没有其优越性。与之相反,那些善于创造财富并善于投资公共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却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尊重。

魏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多、富裕户多、经济能人多的特点,在以亲情感召的同时,实施了诸多的优惠奖励政策,吸引在外存款和社会闲散资金、技术项目、人才信息回乡,从各方面保护个体私营企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创业的具体措施。为鼓励民营经济发展,一套相对完整的保护企业发展制度,比如《企业试运营制度》、《封闭管理制度》、《执法执罚审批制度》、《服务承诺制度》等也相继出台。

(二)服务调控产业结构,统筹发展乡镇企业

服务也是生产力。镇党委、政府建立了镇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做到一包到底,责任到人;深入开展了“诚信魏庄”和“效能革命”活动,组织全镇各部门向社会公开承诺依法行政、规范服务的措施;成立了经济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努力营造了“负担最轻、程序最少、办事最快、信誉最高、企业最满意”的发展环境。

为使产业有序发展,魏庄镇对整个产业进行统筹,实施“政策倾斜、重点扶持、主动服务”,扶强、扶优、引导骨干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先后成功组建了卫华集团、豫中起重集团、河南重工集团,催生了一批产值上规模、税收上档次的大企业。同时坚持“扶小、促中间”,壮大企业群体,引导中小企业以小而专、小而精的方式进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及销售网络。

(三)党建工作的有效实施

一窍通百窍通,魏庄经济驶上快车道,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同样风生水起。“第一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国家千强乡镇”、“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城镇”、“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资乡镇”、“河南省百强特色乡镇”等荣誉称号不胜枚举,在2008年度全省乡镇综合实力百强中排名第八位魏庄镇党委把“党员活动日”和“干群联席会”,作为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形成制度,常抓不懈,一抓到底。镇党委把每月的5日确定为全镇的农村“党员活动日”,把每月的25日确定为各行政村的“干群联席会”活动日。

在全镇农村推行党员干部“创业承诺和述职评议”制度是魏庄镇党委的又一创新。镇党委围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一主题,组织农村党员向农民群众公开自己的“创业承诺”,并定期向全村群众述职,让全体村民评议自己的承诺兑现情况。这样一来,就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本职岗位上,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清清楚楚地摆在老百姓的面前,让农民群众面对面地评议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进一步强化了广大村民的监督权。

三、从魏庄镇看我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成熟,以及民主与法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在经历转型期后,将迈入政府行政体制现代化得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发展将呈现如下趋势:

(一)更重视居民的日常生活

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规划和协调第一、二、三部门的關系,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地方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负有保障居民生活的传统职能。在生产力不充分达的条件下,第二部门在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方面起着先驱的作用,地方政府有权对这方面的企业实施必要的监督和优惠政策。在地方财政比较充裕的条件下,地方政府通过免费或适度收费提供公共服务,推进家务劳动社会化。在居民中知识分子比重较高,公益精神较强,专业技能较多的条件下,社会团体,社区组织居民通过义务劳动非盈利的收费性服务,为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做出贡献,地方政府有职责为第三部门从事这方面的活动在场地,房舍,设备,收税,监督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方便。

(二)服务对象越来越多元化

地方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应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人口流动而引起的多种族、多民族文化共处和交融的需要。交融并不意味着同化,各种族、民族相互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而引起的同一性,与它们在文化、风俗上的多元性相辅相成,这是人类学、种族学、民族学的重要规律。地方政府的只能为适应多种族、多民族文化共处的需要,一要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二在尊守法律方面对其他种族、民族的外来人口要保持适度的灵活性;三应该照顾他们的特殊需要;四应尊重他们的文化和风俗;五应注意听取他们的意见,请他们参与本地的公共事务。

(三)公民参与日益广泛

公民参与的扩大,既有利于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又有利于加强居民对地方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的监督。居民可以通过社会团体、议员向地方的议会、议员向地方的议会、行政机构、行政机构的部门或行政机构的官员进行利益表达,提出建议和意见。最后通过向地方的行政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的投诉制度、向地方法院的起诉制度,监督地方的公共行政和公共服务。

(四)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实现有重要影响

信息化促使进入信息社会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能进入的一个新阶段。在基本实现工业化后,发达国家经历了后工业社会时期,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相继开始进入信息社会。从总体上来看。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实现工业化阶段,少数大城市进入了后工业代时期,只有在大城市的少数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才可以说进入了信息社会。总的来说,信息化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影响初见端倪,表现在:一是居民通过互联网行使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决策的民主权力;二是信息化为实现地方政府的政务公开提供技术基础;三是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镇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2):5-9.

[2]左然.乡镇行政管理体制需创新[J].瞭望新闻周刊,2006(4):38-40.

[3]杨青生,黎夏.珠三角中心镇城市化对区域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7(2):15-18.

[4]张同升,刘长岐.快速城镇化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城镇规划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9(4):20-23.

作者:张素敏

第二篇:乡镇行政执法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发展完善,基层行政执法状况进步明显。尤其是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正式施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为方便行文,下文乡镇即代指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承接基层管理迫切需要的县级人民政府部门的行政处罚权有了法律保障。但是,乡镇行政执法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已严重影响了乡镇承接县直部门职权的进程。因此,正确把握和分析出乡镇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乡镇 依法行政 综合行政执法

乡镇行政执法是国家基层行政机关在基层管理活动中依照法定权限、条件和程序,实施行政处罚,履行行政职责。乡镇行政执法作为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最基本的环节,乡镇行政执法是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点。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中心环节是行政执法 ,而乡镇行政执法又是行政执法的重点,它直接关系到基层人民群众的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的管理活动能否顺利进行。

一、L县乡镇行政执法现状

2021年7月15日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的正式施行,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推动“放管服”改革,推进执法重心下移,解决过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行政执法弊病。

以L县为例,全县下辖1个街道、10个镇、15个乡,为推进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和下沉,强化乡镇综合行政处罚权有效承接。一是要求乡镇必须坚持“职权法定”和“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建立行政执法责任、行政责任追究、内外部行政管理监督等各项制度。二是加强对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执法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习培训的课时不得少于40課时,新从事行政执法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三是规范乡镇行政执法检查、受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等程序和行为,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实现全程留痕、可追溯、可追责。四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做到依据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过程公开。五是严格确定行政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惩治执法腐败现象,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二、L县乡镇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

L县乡镇行政执法机构的乡镇政府全覆盖设立,乡镇行政执法基本制度建设发展迅速。但由于乡镇行政执法处于发展初期,配套保障政策尚未建立,乡镇行政执法活动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乡镇行政执法在下放行政职权、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保障、行政执法文书等方面存在现实问题。

(一)下放行政职权方面

1.下放行政执法事项过多。L县首批下放乡镇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多达59项,其中乡镇直接办结事项3项,授权事项47项,委托事项9项,共涉及城管局、市监局、环保局、交通局、应急局、农业农村局等较多县直部门。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处于设立初期,短期内无法对下放乡镇行政处罚事项进行有效承接,部分下放职权将会流于形式,无法形成强有力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

2.部分下沉职权专业性太强。尤其是食品安全、施工现场作业、安全生产监管等要求具有大量的从业知识及经验,乡镇综合执法队的基层执法人员无法通过短期培训熟练掌握各种操作规范,很难应对实际执法问题和操作相应执法程序。

(二)行政执法人员保障方面

1.乡镇行政执法人员严重不足。L县各乡镇总编制控制在40-60人之间,乡镇作为最基层的人民政府,我国行政管理的最基本单元。乡镇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多、任务重。L县乡镇行政执法队编制为7-10个,全县统筹调配使用,其中3万人以下乡镇7个编制,3-5万人8个编制,5-10万人10个编制。以M乡为例,综合执法队伍应有编制10人,实有人员为2人,而且这2人都兼任其他站所业务。其中1人为自收自支编制,无法办理执法证,按照《行政处罚法》第42条第1款规定“行政处罚应当由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M乡开展相关行政执法业务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

2.乡镇行政执法装备保障不足。以N乡为例,乡镇行政执法车辆和制服未配备,执法记录仪仅有2台,无法应对多点位同时执法等紧急情况。

(三)行政执法文书方面

乡镇行政执法文书过于繁冗。以L县为例,在2020年版的基础上,2021年版制作、修订的文书样式共8类64个,具体包括:立案1个、调查取证20个、事先告知9个、审核决定5个、送达执行15个、结案2个、其他环节9个及立卷归档3个。乡镇行政执法适用于违法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的小额处罚案件,在不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情况下,完全可以统一乡镇行政执法文书,使行政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两免其苦”,避免陷于执法文书“旋涡”之中。

三、解决L县乡镇行政执法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快下放行政职权改革,建立联席工作交流制度

1.下放行政职权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推进下放行政职权改革,应当成立专项工作小组,进行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研究,并邀请社会学者、基层群众代表、县直部门行政执法人员、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参与充分论证,必须按照国家行政管理的要求办事,而不应当局限于狭义经验或为了追求政绩而违背科学精神“乱折腾”。如在下放行政职权方面,必须是乡镇管理迫切、急需的行政职权,不能搞盲目的求广求多,而应当按照科学行政管理的要求,着眼于实际需要和提高行政效能,注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整体运行的质量。人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首批下放行政执法事项多达59项,要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在短时间内熟悉、掌握并运用,明显有悖于科学合理原则。应当采取“小步快走”的方法下放职权,将下放职权事项按照急需程度进行分类,分成多批次下放。每1批次下放8-10项,将每1项下放事项执法责任落实到人,按照每1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每批次主要掌握2项,提高行政执法深度,避免行政执法浅尝辄止、浮于表面。

2.下放专业性强的行政职权必须建立联席工作交流制度,增强执法合力。综合行政执法是工作基本要求,县乡联合执法是行政执法的有力补充,县级政府要着眼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联席工作交流制度,加强县直部门和乡镇行政执法队伍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通过建立周联席工作会议制度,解答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在县乡部门间形成科学有效互补,增强执法合力,从而解决目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二)打造合格乡镇行政执法队伍,做好乡镇行政执法保障工作

1.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履职尽责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伍。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法律知识素养,并且具备业务专业知识。因此,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应做到:一是要严把入口关,按照政策配齐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保证执法队伍成员编制均为行政编和全额事业编,对于行政执法人员有缺口的乡镇,坚持“逢进必考”的选拔原则,挑选优秀的人才进入乡镇行政执法队伍。二是敞开出口关,乡镇行政执法队伍应当每半年组织一次考核,督促行政执法人员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对考核不合格的,停职学习,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转岗,退出行政执法队伍,促使乡镇行政执法队伍永葆生机和活力。三是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既要包括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 ,还要包括行政执法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原理,从而提升乡镇行政 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理论水准 。乡镇行政执法证的有效期设为1年,证件的申领和换发,要按照规定参加县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發证。四是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工资津贴福利待遇要高于同级别其他所、站工作人员,并按照实际下村天数足额报销下村补贴,让乡镇行政执法工作实现良性循环。

2.做好乡镇行政执法装备保障工作。一是县政府按照每个乡镇至少一辆的标准统一集中采购乡镇行政执法专用车辆,由于L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崎岖,应当采购底盘高越野性能较好的车辆。二是保证乡镇行政执法车辆专车专用,车辆统一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并接入公车使用平台。三是对乡镇行政执法车安装车载取证设备,简化执法流程,提高行政执法效能。四是按照2020年12月《综合行政执法制式服装和标志管理办法》统一为乡镇行政执法队员配发制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清晰表明身份并传达其执法的严肃性。五是按照每2名乡镇行政执法人员1台执法记录仪的标准增配,方便执法取证,提高执法效率。六是为乡镇行政执法人员配备便携式打印机,让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在现场打印执法文书,提高执法成效。

(三)统一乡镇行政执法文书,提高乡镇行政执法水平

统一乡镇行政执法文书,是乡镇综合执法法治化的重要保障。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载体,使用规范的乡镇行政执法文书是实施依法行政的前提。统一规范的行政执法文书,既体现了按章办事、依法行政、依法执法的法律规定,也体现了司法公开、透明和规范的行政执法理念。一是以乡镇行政执法流程作为分类标准,将乡镇行政执法文书分为外部文书和内部文书,涵盖执法立案、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和处理、处罚告知、处罚决定、执行、案卷归档等执法阶段的主要行政执法文书类型。 二是尽可能简化乡镇行政执法文书篇幅长度,减少执法人员填写内容,设置可选项内容,方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快速出具行政执法文书。三是尽可能贴近乡镇政府基层管理的工作实际,结合不同行政执法事项的差异性,满足乡镇行政执法复杂性和专业性需求。

1.统一乡镇行政执法的外部文书,有利于进一步规范乡镇行政执法行为,加强乡镇行政执法行为的公开透明性,提高乡镇行政执法水平。对乡镇行政执法人员而言,统一的外部文书有利于乡镇行政执法人员快速了解和掌握各类行政执法文书的要点,有利于快速、便捷、规范制发行政执法文书,有利于提高乡镇行政执法办案效率。对行政相对人而言,统一的外部文书有助于行政相对人了解乡镇行政执法的主要流程,知道自己的主要权利和义务,有助于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

2.统一乡镇行政执法的内部文书,有助于加强对乡镇行政执法行为的内部管理。乡镇行政执法的内部文书对内使用,不需送达行政管理相对人。但是在干部考核和行政责任追究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统一乡镇行政执法的内部文书的督查,可以迅速查找问题,对发现的问题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对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移送纪委监委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书祥,李国旗.我国综合行政执法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40.

[2]姜明安.论行政执法[J].行政法学研究,2003,(4):8-10.

[3]刘国乾.效能导向的综合执法改革原理与操作[J].法学家,2020(6):133.

[4]陈柏峰.乡镇行政执法权的配置:现状与改革[J].求索,2020(1):100.

作者简介

1.柴坤(1990.10-)男,汉,山东新泰市,中级经济师,本科,行政法;

2.刘志华(1974.4-)女,汉,河北承德市,副教授,本科,行政管理。

作者:柴坤 刘志华

第三篇: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优化研究

摘 要:乡镇行政管理工作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需要对日常的行政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简化办事流程。文中主要从服务方式、机构设置、办事流程、信息建设、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

关键词:乡镇政府 行政管理 优化

一、引言

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是以服务农业为目标,依靠一定的机构制度,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发挥管理和行政职能。然而在乡镇政府发挥其职能过程中,往往不能及时有效的将信息传递到下级单位,因此需要全面优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从而公平、公开、公正的为农民服务。

二、优化服务方式

做好服务工作是行政管理工作的核心,现代社会信息流量多又快,这就需要乡镇政府将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出去,在传递过程中可采用互联网+的形式,采用QQ、电子邮箱、政府平台网站的形式,从而建立互联网+形式下的政府服务体系。

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是将涉农信息准确的传递给各村,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每村每户几乎都有互联网,这就需要乡镇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准确的将信息通过政府官网网站平台发布出去,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节约信息通讯成本,提高信息传播速度。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发布,将有助于一些涉及利益的信息,更加公正、公平的得到解决,又能充分利用乡镇政府优化整合的资源,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乡镇政府的事务比较繁多,这就需要乡镇政府根据自身的职能,按照职能进行分类,然后再根据各类服务内容建立自身的QQ工作群,从而将分工明确的信息传递到有效的下级单位,同一类别的工作群众,人群同样得到了分类,这就有助于相互学习,便于沟通,更能及时传递各种与之有关的信息、工作要求、工作进展、信息反馈等。

在进行较大文件的传递过程中,简单的通过QQ传递无法完成,更为方便的是进行邮箱传递,通过邮箱的传递可以即时的将较大文件的信息传递给各下级单位,通过电子邮箱传递信息,其文件精神传达准确,信息量大且传达速度快,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联系着学校和校外各种机构、部门,要及时完成各种行政管理工作,其政策性和时效性强。因此,优化服务方式方法,及时快捷的传达各种文件精神和信息显得尤其重要。

三、优化机构设置及办事流程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有些职能存在重叠现象,因此需要将各部门的职能优化,减少层级,精简管理机构,加强无法精简的重叠职能部门的协作办公能力,尤其是避免因此产生的扯皮现象,从而提高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效率。在出现问题以后,各部门应认真总结,积极协商,提高办事效率。

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要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根据各部门的行政职能划分,将行政职能及办事流程张贴在办公楼的墙面上,让办事人员对去哪个办公室和找谁办事一目了然,同时将管理和办事流程在网上公示,这样在办事之前,通过互联网即可知道去什么部门办事,真正做到能在一个办公室办成的事,不走第二个办公室。在办事人员寻找办公场所的过程中,各办公室人员应及时引导,不要推诿,真正让办事人员少走弯路。管理流程中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能省就省,对毫无意义的环节坚决删除。目的只有一个,遵循办事原则,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公效率。

四、优化信息建设

乡镇政府行政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依托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信息化技术平台,调动一切可利用的信息数据资源,对资本流、信息流、物资流、人才流等要素进行科学管理和分析,来实现高校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高效化。

乡镇政府的信息化技术平台,应建立乡镇政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让每一个准备到乡镇政府办事的人员,通过网络能准确的获得办事地点,办公电话等信息,同时在网络上应设置群众意见箱,以便将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通过办事人员在办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反应给乡镇政府各职能单位。在建立信息化平台过程中,充分以网络当信息载体,及时收发,处理发布和传递信息;建立信息数据库的和相应的办公信息资源库,可以减轻工作负担,提高行政管理效能,避免重复收集數据。通过互联网式的信息化办公平台,可有效节约办事人员的办事时间和手续,让人足不出户即可知道找谁办事,怎么办事,真正的发挥服务型政府的职能,全方位的提高乡镇政府的办事能力和办事效率。

五、优化人力资源

乡镇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具有连续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所以,从事行政工作的行政人员,一定需要相对稳定,才能保证整个行政事务的正常运转和运行,从而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提供前提条件和有力的保障。为此在乡镇政府职能部门选人的过程中,应全方位的衡量办公人员的综合素质,包括个人的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情况,避免因为人员流动造成的业务不熟现象。

在某一工作岗位上新到岗的工作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充分做到传帮带,让新员工尽早的熟悉工作岗位的职能,同时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制定一系列的相关措施,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根据个人的性格特点安排其合适的工作岗位。

通过对服务方式、机构设置、办事流程、信息建设、人力资源配置几个方面进行优化,全方位的提高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节省农民办事的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1]赵卓. 试论政府行政管理有效性优化途径[J]. 经贸实践,2016,(07):261.

[2]张衔春,边防.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规划审批制度优化对策[J]. 规划师,2014,(04):28-32.

[3]舒华,吴必虎.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的中国城乡规划公示制度优化策略[J]. 规划师,2014,(04):21-27.

[4]方栓喜.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确立公共部门整体优化的新思路[J]. 中国行政管理,2011,(08):18-21.

[5]肖建军.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效率优化探讨[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01):20-21.

作者:张海

上一篇:书法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大病保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