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的实践研究

2023-04-26

第一篇:幼儿园特色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总结研究报告

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狄忠敏 陈 茹

《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该课题于2013年11月经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D/2013/02/793,2014年1月2日举行开题论证会,2015年12月开展中期汇报活动。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基本达成预期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我园从2008年起就确立了以“绿色生态,健康生活”为特色的教学研究,2011年成功创建“常州市特色幼儿园”。2014年,我园“绿色生态背景下的幼儿园游戏项目”在常州市学校主动发展项目评选中荣获一等奖。2015年3月,我园成功申报为常州市基础教育基地——亲自然生活课程基地。2016年4月,成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第三批共建园。经过3年多的实践,我们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我们对“亲自然生活课程”的进一步反思和展望。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在审议《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的基础上与我们的“亲自然生活课程”更好地融合,让课程更好地实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最新理念,最大程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发展,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绿色生态是时代的要求,而对于作为基础教育起始阶段的幼儿园而言,我们的课程有必要更有义务向绿色生态靠拢。幼儿通过走进自然、走近社会,进一步萌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促进幼儿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引领教师发展,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2011年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基本的理念和道德,12年出台的《3到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更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幼儿园的课程改革。教师作为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我们要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营造课程建设的氛围。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教师才能积累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在相互的启迪中拓宽思路、迸发智慧,提高教师课程建构和实施的能力。

(三)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适宜性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价值的一个载体,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因此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就应该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的全部内容。依据《纲要》《指南》精神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中对具有“亲自然”园本课程的建构和实施情况进行讨论和权衡,结合幼儿发展的实际,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提高课程的适宜性。

(四)有利于提升办园内涵,彰显园所文化特色

我园是一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老园,多年来一直附属于江苏省名校——溧阳市实验小

1 学,2013年7月独立建制,上世纪90年代便开展课题《幼儿园生态教育模式的研究》;2000年—2005年:开展省级课题《幼儿园生活化园本课程的研究》;2006年—2011年:开展常州市重点课题《构建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研究》;2012—至今:开展省级课题《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这些课题的开展使我们开始关注孩子身边的教育资源,关注孩子的生活世界,并对幼儿园园本化课程有了一定的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把《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通过课程的开发和架构,彰显“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办园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环保、健康和谐的幼儿园,促进幼儿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审议和改造,一方面探索课程建设的园本模式,建构园本特色课程,从而优化原有课程,形成相互交融互补的“亲自然”课程;另一方面在审议与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师对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调整与评价的专业能力,不断掌握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能力,进一步落实生活教育理念,由此不断彰显园所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1.幼儿发展目标:确立“热爱自然、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体验快乐”的幼儿发展目标,让幼儿在亲自然、亲社会活动中学习体验、动手动脑、寓教于乐,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2.教师发展目标:确立“儿童本位”和“绿色生态”的理念,结合幼儿兴趣、特点,开展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资源开发能力,培育一支乐学、善思的教师队伍。

3.课程发展目标:以幼儿为主体,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使校园和环境成为课程的重要资源,彰显自主体验、自主探究的课程文化,课程实施以滋养儿童成长为目的,课程评价以儿童发展为导向。

4.园所发展目标:彰显“绿色生态、健康生活”的办园特色,着力打造低碳环保、健康和谐的幼儿园,促进幼儿园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

1.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文献研究

以“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理解绿色生态理念下的园本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借鉴他人开展课程研究课程建设的途径、方法和规律等,为本课题找准切入口和新的发展空间。

2.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行动研究

遵循泰勒的课程原理,从儿童、社会、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三个纬度重新审视园本课程的目标、内容、资源、组织、评价等,使之更科学、合理、有效。在园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探索目标的确立、内容的设置,课程的实施,方式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如何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如何具有适宜性。尝试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内容的难 2 易程度,季节、节日、生态节等时间的先后顺序,同一主题中的活动内容成序等方面展开,由此建构我园“亲自然”园本特色课程。

3.绿色生态园本课程实施案例、微故事研究

以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开发与实践为研究和实践点,以案例研究法为基本研究方法,在课程实施中,以微故事的形式记录下一些有趣的事或有意思的片段,留下课程实施的足迹,并用科学的儿童观、学习观和教育观进行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策略等的分析,积累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进而调整课程设计,改进教育实践,提升教学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与措施

(一)理论引领,在学习中进步

对理论的学习和对实践的总结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必要条件和基础,在这个课题中,我们主要引领教师开展两方面的学习,一是进行网络搜索、书本学习等,引导教师把握对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的概念进行认识与理解;二是转变教师的课程观、教育观、儿童观,使开发与实践的园本课程更切合《纲要》和《指南》的精神,更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1.网络覆盖学习

课题开展初,要求教师就课题中的两个关键词“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进行网络搜索、相关书籍阅读、经验做法摘抄等,就搜集到的关于“绿色生态”和“园本特色课程”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享、交流与汇总,由此研究现状,撰写研究综述。

2.菜单自主学习

围绕幼儿园课程观、教育观、儿童观的问题,有针对的选择一些理论文章,将文章题目、来源以“菜单”的方式提供给教师,让教师们按需“点菜”,自主学习。

3.问题探究学习

每次教学研讨、活动前,给予教师一些思考题,引导教师根据问题自主学习,寻求理论支持并结合教学实践做好交流准备。组织“有图有真相”的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带着问题的自主学习,在宽松、自主的氛围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也使每一次的研讨活动更具实效。

4.帮扶共建学习

我园作为江苏省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第三批共建园,帮扶对象为溧阳市东升实验幼儿园,两所园区实行经验分享、共同学习共促发展,不定期地进行园际交流,以观摩现场、沙龙座谈、网络学习等多途径多渠道地互学互助。

5.名师引领学习

我们还经常邀请省、市专家来园指导,对教师进行专业性理论的引领。如2017年10月10日,特邀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南京市音乐教研组组长史莉老师;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主编姚国麟主编;溧阳市教育局幼教办主任金玉琴主任;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幼教教研员姜田芳老师,来园指导“生活化、游戏化集体学习活动的组织策略”的市级自主培训活动。多次与常州市吴亚英名师工作室、金坛区沈国梅名师工作室对接,开展名师工作室联合活动。

(二)实践探索,在问题中前行

亲自然生活课程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 并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和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论”为指导,以儿童发展为本,进一步贯彻自然生长的原则,以儿童身边的自然为基础,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探究活动或游戏为载体,结合本园的“绿色生态”特色,从本园、本地的条件出发,构建参与型、互动型、体验型的亲自然生活课程。

1.构建课程框架

我园亲自然生活课程共分主题活动、游戏活动、亲子实践以及创意生活活动四大板块,其中,主题活动是根据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季节、生态节活动,并结合幼儿兴趣、年龄特点整合生成的主题活动;游戏活动是根据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分别将园内资源、家乡文化、绿色生活方式融入课程;亲子实践活动是结合溧阳大石山、深山沟生态基地等资源,带领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大自然,拓展幼儿视野的开放性活动;创意生活活动则是体现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综合利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来实施教育,珍视生活环节的教育价值。课程的实施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生动活泼、多种形式的过程,幼儿的发展与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的,也是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实现的,要根据需要灵活采用集体、小组、个别等多种活动形式。

2.挖掘课程资源

⑴形成课程资源的分类框架

对课程资源进行信息梳理和盘点汇总,确定课程资源途径及筛选标准,初步拟定按以下几个维度进行研究。同时调动各方力量,多渠道、多途径地寻找课程资源,有序地、有目的地收集资源。

①幼儿园自然生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②幼儿园社会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③幼儿园人员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⑵梳理课程资源地图

收集园所附近一定范围之内的各类自然生态资源、社会文化资源和人员人力资源,并进行筛选和重组,形成本园的教育资源地图。从教材引向全面的资源、园内园外、自然与人文,并对其分布的区域以图表的方式加以直观的呈现、汇总。并随着活动的开展,教师、幼儿对周围生活的观察,逐步丰富课程资源地图。

⑶构建课程资源库

构建内容科学、管理有序、应用有效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就是一个适合于课程需要的有准备的资源储备,它具备收集、整理、加工、存放、传递课程资源的诸多用途。这些资源可以是物质材料,可以是一个机构,一些人员,甚至是一些机会。

3.打造绿色环境

4 因地制宜、想方设法从幼儿活动的需要出发丰富环境,让环境更具有生命的气息,更 多的包容多样化的资源,更有利于幼儿的充分的活动,并给幼儿带来丰富多彩的经验。

⑴利用园内自然资源,营造浸润式环境

我园场地宽阔,环境优美,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大课堂。我们因地制宜,对园内现有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利用、挖掘,将幼儿园创设成了孩子们的花园、乐园。

⑵创设园内互动情境,营造对话式环境

我们利用幼儿园教学楼走廊面积较大的特点,巧妙设计“低碳环保棋”、“浓浓家乡情”等游戏情境,让幼儿与环境互动。

⑶利用地方特色资源,营造体验式环境

我们依托“大石山实践基地”、”南山竹海”等独特的地方特色资源,同时通过田园种植、亲子活动等,从课堂走向自然,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⑷有机渗透环保材料,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课程内容,巧妙渗透绿色材料,通过在课程中渗透绿色生活的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树立教师、幼儿、家长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低碳意识。

4.优化课程内容

幼儿园课程内容应符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应与周围的生活紧密联系,从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关注不同发展领域的关键经验,有针对性地确定课程内容。我们针对本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情况和活动需要,灵活地加以选择、调整和安排。 (1)链接 ①形式的链接

在对主题课程进行整体准备性审议后,改变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纳入到其它一日活动(区域游戏、生活活动、户外活动、小组活动等),如主题《丰收的季节》中科学活动《种子藏在哪里》,幼儿通过回家亲子操作、自然角观察、户外活动、调查表记录、小组交流的方式探索发现常见植物种子的不同生长部位。

②时空的链接

迁移一些不符合本园、本班目前实际情况的活动,综合《移栽青菜》,我们的园舍升级改造,受限于客观条件,种植园地等环境资源逐步减少,我们将这样的实践活动拓展到家庭、社区。

考虑到幼儿园开展外出实践活动的特殊性,综合《秋游》,充分挖掘整合家长资源,借助生态基地等自然资源,有效链接从园内到园外的空间变化,弹性安排原来的固定时间,将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困惑有效化解、迁移。

(2)补充

5 考虑到领域平衡,我们又结合幼儿园的资源和幼儿的兴趣经验适当地补充了一些新的内容。

①结合幼儿园的园内自然资源

增加:科学活动《常绿树和落叶树》,通过观察、比较,辨认几种园内常见的落叶树和常绿树,体验探究的乐趣。美术活动《幼儿园的树》,通过有序观察发现树干、树枝、树叶的形态及生长特征,运用写生的方法自主创作、自由表现。 ②结合幼儿兴趣、经验

社会活动《分豆小帮手》,以秋季幼儿常见的种子为载体,借助幼儿感兴趣的情境,尝试运用协商分工、同伴互助等合作方法解决问题。

(3)拓展,引发衍生出更多与主题相关联的其它微课程 5.完善课程评价 ⑴自评

①实施前——解读、研讨式

主要是由园长室领衔、课题研发部协同教研组通过讨论和总结的方式进行,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参与方式来确定主题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和补充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实施方式,体现园本课程的发展性特点。

②实施中——反思、互评式

以个体教师反思为主、同伴互评及教研组评价为辅,通过相互观摩、反思与互评,教师既能较为客观地评价课程实施的质量,也能明确自己在课程实施中的优势和不足。

③实施后——交流、反馈式

主要形式是交流,在教研组内交流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课程的实施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反馈是教师在教研组内交流的过程中收集对园本课程的评价信息,形成调整或改进措施,并及时反馈给幼儿园课程研发组,为园本课程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的依据。

⑵他评

以沙龙研讨、家长问卷、现场观测为评价手段与方法,借助教研室专家、上海思来氏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家委会代表等外援力量,阶段性地对课程实施情况展开评估。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收获

(一)研究成果

1.对课程开发与实践有了新的认识

研究初始,我们认为课程只是教师的事情,是教师反复实施课程、反思课程、调整课程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意识到亲自然生活课程是由教师、幼儿、家长和专家、领导等共建的课程,应该让他们也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在大胆的尝试中我们形成了专家引领、教师主体、家园互动、幼儿参与和志愿者的课程建设人员结构。

园本课程内容丰富,如何有序、有条理的开发与实践,我们从一开始的模糊、凌乱,到 6 后来的有效分设、有机分合。我们以四大板块为实施项目,每项目组又分小中大三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又有6-7个平行班,可以开展班内课程,可以开展同特色、同年龄的班际间课程,也可开展同特色、不同年龄组的特色课程,还可开展特色与特色间的项目课程等等,有大有小、有分有合,可自由开展,也可集体组织。

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教师的使用,更好地运用资源,我们将一些课程相关图片、文字解说、ppt、录像等资料组建成一个资源包,成立资源库。同时,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教”带来了新元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多媒体软件,创新教学方式,进一步优化活动结构,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形成了以幼儿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模式,也给幼儿能力和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也为幼儿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环境,激发了幼儿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培养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我们将这些新的认识、好的做法进行罗列、整理,总结了一套三本《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丛书》,其中包含课程来源、内容、实施策略、评价等。

2.探索出一些课程开发与实践的策略 ⑴形成了两条课程开发与实践线路

①自上而下的模式:课程研发部提出课程调整方案──教研组进行审议并完善──教师结合班级情况调整并实施──课程研发部征集反馈意见与建议,调整改进课程方案──教研组进行再审议再完善──班级进行再审议及再实践„„。此审议走向一般用于课程大方向的把握、先进理念的贯彻落实等。如园本课程与《指南》各项指标的切合度审议;园本课程框架、目标框架的建设等等,通过自上而下的审议使园本课程的特色更显现、理念更先进、序列脉络更清晰。

②自下而上的模式:班组内成员实施课程,以观察记录、案例分析、活动反思等形式进行班内建设──在年级组、教研组或课题组内交流与分享,开展课程建设,整理提升经验,研讨困惑问题──课程研发部组织骨干力量或全园教师集中审议、学习,探析经验的有效性与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用于对一个个具体活动内容的建设。我们主要立足班级,重视班组教师、生活老师、幼儿乃至家长的参与,依据园本课程开发标准、班级具体情况分析,实施课程活动方案,由此重构让自己心动的课程,不断反思和积累实践性学识。这种自下而上的模式使一个个具体的活动丰富起来。在实施课程的交流分享中,教师积累了课堂教学的多种组织策略、多样实施途径,在课程研发部组织的集中交流中又及时帮助教师把握了正确的方向,提升了有效经验。

⑵确定了课程开发与实践阶段流程

开发与实践前——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预设课程实施的过程,预设课程实施中会出现的所有问题,主要做到三个思考:一思——目标是否合理;二思——硬件是否达标;三思——活动内容是否适宜。

7 开发与实践中——分析问题,积极思索。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这个过程是经验交流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通过一课多研、同课异构、师徒结对等多种方式检验课程是否合理,另一方面通过经验交流共同分析问题,要求老师做好日常的教学反思工作,把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同伴进行分享,并通过集体智慧对课程中的问题作出选择和决策。

开发与实践后——及时反思,形成策略。课程实施后是统筹进行反思的过程,反思制定的主题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活动是否适合孩子发展、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否适宜、整个主题的教学活动安排是否符合逻辑等等。在共同的讨论和商议后,将原有的课程进行优化。

3.形成了课程实施的系列案例和微故事

如,2016学年旧版教材主题《丰收的季节》主题实施过程中,引发衍生出更多与主题相关联的其它微课程。

莲语

由《种子藏在哪里》这个活动衍生而来,孩子们对很多植物的种子都产生了兴趣,幼儿园种植园和自然角里荷花凋落了,莲蓬的种子藏在哪里呢?当得知莲子也可以种,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展开了新的探究„„剥莲子、数莲子、泡莲子,把莲子装在不同容器里,眼尖的小朋友还发现了新长出的荷叶与自然角另一旁生长的铜钱草很相似,他们饶有兴致地把这两种植物放在一起比较观察。观察丰富认知、记录发现学习、交流提升经验,孩子们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次都有新的探究点。于是就衍生出了《莲语》这样一个微课程。

螺记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活动的深入,孩子们在观察水质时发现,为什么自然角里种植的荷花每天换水,都会有粘液和臭味,而大水缸里却没有?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孩子们围着水缸寻找秘密,门卫爷爷告诉大家:清澈的水缸里面藏着螺蛳,它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是这样吗?质疑,形成科学态度;解惑,感悟生命的奇趣。于是围绕螺蛳的趣味实验——净化水质、自制图书——《螺蛳一家旅行记》等微课程又诞生了。

(二)研究收获

首先,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提升教师素质。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基于实践的行动研究有助于教师认识上不断提高,能力上不断增强,成果不断丰富。为此,我园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实践、探索中,引导教师积极地将先进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把《纲要》、《指南》的精神落实到课程实施、课程审议的行动中,切实提升教师多方面的素质。一是实施和调整课程的能力,二是科研能力。教师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情报的收集、材料的筛选、教育活动的再设计、组织、观察、反思、调整等等,在用课程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完成知识储备的同时,老师们变得善于思考,乐于研讨,并将教科研作为提高自己教育素质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从被动的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开发者。

其次,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活动提升幼儿能力。在幼儿园绿色生态园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同样聚焦孩子,站在“以幼儿为本”的立场考虑、解决问题,给予幼儿充分 8 的自主选择、探索、创造的空间和多元的探索资源和支持方式,让幼儿表现自己,不断提升幼儿的多方能力。幼儿在亲自然、亲社会活动中学习体验、动手动脑、寓教于乐,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影响了家长的理念和行为。该课程项目建设以后,学校的田园化、生态化理念辐射到家庭以至社区,我们通过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亲自然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家长的生态理念、行为都得到迅速提高与转变,他们也积极加入到亲自然的行列中来,走进自然,亲近自然,崇尚绿色生活。

五、问题与思考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如:

1. 以上所总结的方法与策略仅来源于我们的实践经验,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可推广性?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还可以有哪些方式?我们制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资源、组织形式等是否周全?

2. 本课题资料运用的面较广,引入课程的内容较广,可能在深度上不够,今后,如何在“点”上做深、做扎实,如何将“面”与“点”有效结合?

课题研究过程是一个螺旋上升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在今后的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继续努力,使课题研究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现阶段依据《课程标准》来进行体育课程总体目标的设置,对于具体到每个项目的课程目标设置相对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对足球教学都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而关于校园足球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多学者都未涉及。本研究以“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为目标,研究出适合校园足球活动的课程方案,达到在校园足球活动中开展教学课程和有组织的足球训练及比赛的根本目的。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的目标

1.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校园足球运动项目,形成有特色的校园足球系列活动。

2.探究校园足球校本化实施策略,形成校园足球校本教材及校园足球队训练方案。

3.形成浓郁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创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成为一校一品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以足球为主的校园体育文化。

(二)研究的内容

1.以学生实际的足球运动水平出发,以现有的足球教材为依托,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校园足球活动项目。通过对初中、高中体育足球教材的分析,进行教学内容的在加工,对足球教学内容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深度、学习广度进行重新认识和思考。

2.研究编写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以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借鉴有关地区足球特色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学校实际出发,先形成校园足球运动教材的大体框架,通过实验学校的试点后,在对教材进行筛选、增删、重组、调整,最后形成一套适合我校足球教学的校本教材。

3.研究以校园足球运动为主题的系列特色活动。以足球运动为主体、以足球游戏为手段、建构游戏体系,把欢乐的元素植入到足球运动中去,引导学生体验足球运动,激发学生对于足球的兴趣,加快足球运动推广普及。让更多青少年学生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

4. 把足球作为学生“体艺2+1”体育类技能选测项目,并制定出具体的考核标准和要求。 5.研究校园足球运动队的训练。主要研究足球队训练计划、目标、内容。成立教练员研究小组,定期开展教练组的学习、研究与反思活动、相互交流、积极完善改进训练方法,形成比较完善的训练体系。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辅以文献资料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不同方法。实施过程中注意纵横比较,综合分析,不断学习,不断研究、积极改进,力求取得最佳效果。

1.行动研究法:课题组的老师在再用行动研究法时,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主动贯彻课题研究思想,在行动过程中研究,在研究状态下行动,注重实践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亲身体验,对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诊断,并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实践后的反思,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实现教研相长。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对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更好地为下一步的研究指明方向。

3. 文献资料研究法: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国家有关足球改革的文件和领带讲话,系统的学习体育课程标准及有关专项书籍,搜集并借鉴有关研究成果,形成适合本校的理论或经验,为实施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4.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5.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教育教学事件,撰写成描述性文字材料,然后以公正的态度对其进行评析反思或得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四)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2月) 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课题组全体成员收集了大量关于国内校园足球研究的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我省某所学校开展校园足球研究的资料以及足球运动的教材教法等。大家认真学习研究后,一致认为发展校园足球是学校体育改革突破的方向,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学生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我们要及时的跟进和推进校园足球活动,积极的开展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 1.开展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组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开展了校园足球认知情况调查,在初二和高二年级分别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00份,经过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3.探讨足球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

技术水品分层递进教学法 讲解示范教学法 游戏比赛教学法

4.设计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5. 制定“体艺2+1”足球技能选测项目考核标准和要求 6.开展校园足球队训练研究

7.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8.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2018年7月—2018年9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 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在课题专家组钱有力的领导下,课题组全体成员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宽研究思路,精心策划研究过程,及时小结,反思研究过程。在大家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课题研究达到了预期成果:

(一) 设计开发了校园足球大课间活动项目。

(二)设计开发了系列校园足球游戏,并在初中二年级举办了系列足球游戏比赛活动,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效果超过预期。

(三)撰写了校园足球教学设计,并在高二年级实施了教学,学生很乐意学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编写了校园足球校本教材

(五)撰写校园足球教学论文

(六)撰写了部分校园足球技战术训练方法和计划。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存在问题

1.课题组成员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式手段比较单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强。

2.课题研究活动还趋于形式,研究不够深入,为了课题而搞活动的现象明显,不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中去。

3.课题研究的进程比较缓慢,主要是研究时间不足,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研究的思路不够缜密。

4.课题研究的目标大程度不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笔提高。

(二)改进方向

1.继续加强学习,提高课题研究水平。

2.积极围绕研究目标设计和开展有关研究活动,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强研究过程中的反思,及时小结。

4.加强与其他课题组的交流与沟通,学习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2015 [2]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的讲话,2015 [3] 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2015 [4]河南省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小学足球课程建设的研究,2014 [5]谢珂.校园足球运动的校本化实施研究,2014 [6]毛振明.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与新体育项目[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7]严大方.足球教学与科学训练[J].虹口教育

[8]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指南,2016 [9] 教育部.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2016

第三篇:“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

施 哲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014年11月26 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会议上对校园足球做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进入2015年,伴随着《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及《教育部等6个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公布,校园足球改革迈出了基础性的一步,学校体育改革也明确了突破的方向。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最核心、最基础的工作就是做好校园足球的教学工作。《实施意见》要求每周至少安排1节足球课,这每周1节足球课怎样去编排、组织,如何让这些学生在足球课上感受到足球带给他们的快乐并掌握基本的足球技术,从而为他们将来喜欢足球、热爱足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校园足球工作中一个最核心的任务。 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如,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达到的基本技术要领是什么?从一年级开始教什么技术?二年级教什么技术?如何进行有效的足球教学?如何把足球课和现有的体育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系统地开展足球教学?要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建设“校园足球”校本特色课程是当前推进校园足球的最紧要课题。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校园足球:广义是指在校园里开展的一切足球活动,包括足球课、足球训练、足球比赛、足球文化体验等活动。在本课题中具体是指以每周1节足球课为核心的教学活动。

通过研究,使师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足球文化,学习足球技能,并将足球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校本课程:本课题中指国家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本校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

通过研究,建立新的足球课程体系,使校园足球特色课程融入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体系,使常规教学模式与足球兴趣培养相结合,完善校园足球运动普及方式。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专家指导小组,课题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2.学习有关本课题的指导意见和理论材料,完成申报立项及开题报告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组织教师编写足球校本课程开发教材。

2.组织体育教师全面实施课题并组织开展培训交流活动。 3.通过组织观摩、研讨、讲座、汇报、竞赛等活动,反馈本课题实施情况,交流实施经验、解决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总结改进实验工作。

4.随时总结,做好实施过程的分析和管理,提炼实验结果。 课题研究的方法:

1.拟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不同方法。同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从学科多角度开展研究,把握国内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2.案例研究法:积累活动的过程性资料,形成典型的活动案例。并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

第三阶段:课题深化,验收阶段

1.按课题方案进行总结,整理材料,撰写课题报告。

2.举行一次课题成果展示活动,整理课题研究过程中典型的活动方案、案例、活动过程,制作足球特色课程活动光盘,形成专集。

3.做好实验成果的推广工作。

第四篇:农村学校创建陶艺教学特色的实践与研究

我校把陶艺教学作为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切入口,开展了题为“农村小学陶艺校本课程开展与应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该实验将“陶艺”与农村地区存在的各类“泥塑”联结起来,不仅解决了材料问题、资金问题,还为将民间艺术引进课堂解决了技术因素的影响。同时,为广大农村地区学校从自身的实际出发,开启思路,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陶艺教学作出示范、引路。

一、师生因地制宜创建特色陶艺室

农村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广阔的校园、丰富的校外资源,因地制宜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陶艺室。

(一)在学校提供一间陶艺教学室的基础上,在校园内选择几十平方米的空地,平整土地后,简单搭建一个挡雨通风的棚室,合理规划后,分别用于储藏陶土、工具、材料,和用于存放作品干坯。如果是采用气窑或电窑烧制的,则直接将窑置于棚内,即可代替烧制间了。如果是利用乐烧的形式烧制作品的学校,则另外在棚下通风处直接建窑。烧制完成后,将作品展示在教师办公室、荣誉室或者课室的图书角等。如果条件稍好的学校,亦可以专门制作陶艺展示栏(或柜),用于长期集中展示师生的陶艺作品。

(二)借助于乡村资源,将陶艺室设在校园周边的农村闲置屋舍内。如:为了解决开展陶瓷艺教学的场地问题,我校借用了与学校一墙之隔的一座闲置的古楼房作为陶艺室。首先,我们根据该古楼的建筑特点,一方面保留它近百年来形成的古色古香的外貌,使之与陶艺的千年文化相映交融,营造出浓郁的陶文化氛围;其次,针对该古楼建筑面积较小,楼内空间间隔相对分散的情况,在门前空地上搭建了一个遮雨棚,构建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的陶艺课室。在“课室”四周种植一些花草树木,形成一面独特的“文化墙”,营造出舒适、轻松的教学空间;进而将楼内房间从左到右根据陶艺制作的先后过程,分别设置储泥室、拉坯室、教师创作室、坯体存放室、烧制间、作品展示室等6间场室,配套组建成“陶园”,为开展陶艺教学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二、师生就地取材加工“特色”陶土

从多年的陶艺教学的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有些粘土经过加工,就可以适用于制陶。以下,是选泥和制泥的几点方法和步骤:

(一)选泥

农村学校在选择粘土时,一般是就地取材,选择那些杂质少,粘性大的易熔黏土。如山坡上的黄泥、枯水池塘里的塘泥、破旧老房子的墙砖泥、工地里挖出的“白石泥”等等,都是很好的泥塑粘土,开展陶艺教学的学校可以用人工或机器大量地取回,防雨存放。之后,经过一些处理与加工,就可以用于制作陶艺作品了。

(二)制泥

刚取回的粘土,杂质较多,颗粒不均匀,是不适宜直接用于制作作品的,必须进行必要的加工:首先,将取回的泥土放置阳光下暴晒,使其完全干透;其次,将粘土敲碎后,研成粉末,再用针孔大小孔眼的筛子进行筛选。筛选时,可以直接对干土进行筛选,也可以将粘土溶于水后,再进行过滤筛选,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将粘土中的杂质和大颗粒去掉。

(三)炼泥

经过处理的粘土颗粒均匀,基本无杂质,已经具备了陶土的基本特质。然而,为了提高粘土的可塑性和凝胶性,还需要经过一些“柔性”的加工:首先,将粘土溶于水后,用泥箱和桶(均为塑料材质的为好)免盖盛放,置于阴凉通风处存放,直至水分蒸发后粘土成胶状。

二、将胶状的粘土取出,施以人工揉泥或者机器搅拌,将粘土胶性和韧性“炼”出来。在炼泥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制作时作品开裂,可以有意识地掺入植物叶茎纤维,增强粘土的可塑性。(在粘土中掺入植物叶茎纤维,可以使陶坯在烧成陶器的过程中,通过叶茎被炭化,使陶器耐热急变的性能明显得到改善)。

三、将“炼”过的粘土放回泥箱加盖保湿存放,通过“发酵”过程将粘土的“胶性”进一步激发。一般来说存放的基本时间为一周,存放的时间越长,粘土的可塑性就越强。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处理和加工,粘土已经制成了陶泥,可以直接用于陶艺创作了。当然,如果为了满足更高的创作要求,通过一些后期的配泥把来源不同,成型和煅烧性能不同的土搭配成符合需要的、具有一定烧成温度范围的、能和釉及煅烧温度相呼应的熟土,也是必要的。如:为了加强泥质在高温煅烧情况下的支承力,使坯体不致下塌,可以在粘土中适当渗些砂子以增强泥坯的支撑力;有时为了追求陶土烧成后的色泽,就需要加入一些着色原料成为“色胎”。 农村学校师生只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并掌握粘土的加工方法,是可以摆脱陶艺教学中“陶泥”问题的困扰的,充分地进行研究,农村学校在陶泥方面甚至有更丰富的选择,创造性地开发,就可以成为“特色”陶泥,创作出别具一格的陶艺作品。

三、师生在自然环境中寻找“特色”釉

粘土制作成的作品,经过烧制,就成为“陶”作品。不同的粘土在烧制后,会产生不同的色泽变化,如用工地深层泥制成的作品素烧至1100°C,会形成赤红色,烧制1300°C,则会形成深褐色。

为了丰富作品的色泽,追求斑斓的外部图案,给作品施釉是直接的解决方法。(当然,将作品烧制900°C后,保留坯体的吸水性,用普通的水粉、丙烯颜料描绘图案也是可以的。)许多初次接触陶艺的老师,往往被“釉”所难倒,认为制釉是化学领域高深知识,是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其实不然,以下,是因地制宜地开发“特色釉料”的几种方法:

(一)草木皆“釉”

用稻草等编结成图案,挂在作品的素坯上,小心放入窑中烧制,由于稻草灰中含有矿物质,在烧制过程中对素坯产生影响,形成一些美丽的花纹,也可算是灰釉的一种作用。

其次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寻燃烧过的灰烬,如草灰、木灰、稻草灰、杂木灰等等,均可利用。经过淘洗、筛网过滤,晒干后即可使用。最古老的灰釉仅是黏土和木灰,低温釉则是加入了铅,高温袖中普遍含有灰、长石、黏土。灰釉的烧成大多在120O℃左右或之上。

(二)泥浆釉

有些黏土,在烧到1250℃左右都会熔化成流体状态,这便符合了成釉的条件。所以,师生可以尝试采取周围环境的黏土,调成泥浆,过滤杂质后,用素烧好的试片沾些泥浆,试着烧烧看。若是烧成的情形,可以成为光亮平滑的状态,那么这种黏土便能当釉来使用了。例如白云土在烧至1280℃时,即会变成一种细致温润的白色釉。又如农家门前水沟里的“沟渠泥浆”,经过烧成,也会发生意向不到的神奇效果,根据泥中成分的不同,或红或褚,变化莫测。如果烧成时,仍是粗糙无光或是并不太熔解时,即需要加一些助熔剂如长石、木灰均可。

(三)盐釉

盐的成份中合有纳,在高温约1200℃左右将盐投入窑中,盐会分解成纳盐,附着在坯体上形成有光泽的釉。(盐在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氯气,对人体也有害处,所以盐釉烧制时一定要保持烧制间内通风。)盐釉作品的烧制有着色不均匀、起泡的情况,因此,将盐水调成不同的浓度,浸淋在体坯上,也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所用的盐分不可过浓,否则盐分会侵蚀体坯,以致烧成后,会造成不可挽救的泡状表面。

(四)玻璃成釉

普通玻璃也是一种很好的釉。收集碎玻璃、酒瓶、酱油瓶,敲成碎片,放入作品的内部或凹处,烧成后会形成厚积的釉。绿玻璃烧成绿釉,蓝玻璃烧成蓝釉……除此而外,由于玻璃碎片所形成的厚釉层,在冷却收缩时与坯体的收缩程度不一致,会使釉面产生裂纹,形成有趣的“裂纹釉”的特殊效果。

(五) 蚌壳或石灰成釉

在细泥浆中有意识地加入蚌壳粉或石灰,涂在体坯表面,在高温烧烤后,也会产生奇特的效果,陶器表面被一层光滑透亮的薄膜所包裹,出现了透明釉的效果。在这基础上若加入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铜、氧化钴等,焙烧后,会出现绿、蓝等色彩,常见的唐三彩就是这一原理。

四、师生因地制宜开发地方“特色”教材

(一)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

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是地方文化的“名片”。结合地方文化活动开展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知识经验储备充足,参与兴趣高。这类教材的开发与应用,一方面是对地方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情感教育的很好途径。因此,对这些主题展开创作,往往会促使学生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如,我校地处的东莞市的山区片区,当地有舞麒麟、舞狮、舞龙、客家文化节、客家对山歌等传统文化项目,和新莞人运动会、打工歌曲大赛、宝贝模特大赛等等新兴文化项目。这些文化项目是我校进行系列陶艺教学的丰富文化资源,我校借此开发了陶艺校本教材《功夫小子》、《XX村舞龙》、《客家山歌大擂台》等,极大地丰富了我校的美术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家乡情结”,提升了我校陶艺特色教学的内涵。

(二)挖掘地方特色景观资源

除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之外,地方特色景观如园林、建筑、雕塑、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也是农村学校开展系列陶艺教学很好的“特色”教材资源。因此,我校师生根据本地区有名景观资源,开发了《客家雕楼》、《广东省“村改居”示范小区――XX农民公寓》等多篇陶艺特色教材,并在不同年级段美术课堂中实施,丰富陶艺教学内容,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也使教师的陶艺教学更生动形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潘孟良

第五篇:中小学特色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一、独特、优质、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是“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的主要特征

“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和风格”。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优质、整体、稳定的文化传统、办学风格与社会认可的优秀办学成果的学校。具体而言,特色学校应具备独特性、优质性、整体性、稳定性等主要特征。

独特性。独特性是特色学校的核心特征,独特即指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珠海市金湾区金海岸中学确立独特的食虫植物猪笼草的研究模式:阅读质疑——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交流发表。学校组织猪笼草研究小组,经常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猪笼草的生长特征,如让学生观察猪笼草瓶盖上的蜜腺,让学生研究猪笼草pH值,让学生明白保护珍稀野生猪笼草资源已刻不容缓。这一独特的成果发表在《大自然》上后引起“中国生命科学论坛”的许多专家参与讨论,发表在国际食虫植物学会会刊《食虫植物时事通讯》(CPN)上后引起世界食虫植物专家的关注。

优质性。“特色”是指优质事物的规定性,它是区别于优质事物与非优质事物的依据或特征。“特色学校就是优质的学校行为过程及活动的良好结果。”拥有800年历史的牛津大学城,培养了二十多位首相和三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悠久的剑桥创造了足以影响整个21世纪的三大发明:原子、电脑、DNA,出现了牛顿、霍金、达尔文、凯因斯、拜伦和

79位诺贝尔奖得主。

整体性。首先,任何特色学校的创建都是以发挥本校优势,以点为突破口而开始的,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整体、特色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不能为了片面的发展学校特色而牺牲其它部门,同时其它部门也应支持特色部门的发展。其次,特色学校的特色不能只停留在某点或局部,而应通过以点带面、以局部促整体形成整体的综合的特色。

稳定性。特色学校是在遵循教育规律和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特色学校的特色成熟后便相对稳定下来,这种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特色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确立将在一定时期内不会改变,它不会由于学校人员主要是领导者的变动而改变,当然也不会由于其它因素的影响而轻易的发展变化,具有一贯性;特色学校的特色形成后在社会上能够产生较长久的正面影响,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不会有质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特色学校的名牌效应。

二、“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的特色学校建设的基本环节包括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等。

(一)挖掘特色资源是特色学校建设的前提。创建特色学校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潜在优势在哪里,即挖掘特色,寻找突破口,这是特色学校建设的起始点。重庆市人民小学由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琳任首任校长、贺龙元帅任董事长,学校秉承办学传统、从小主人社团活动开始、坚持进行了的主动教育特色建设,取得了很好成绩,形成了独特的经验。

(二)凝炼特色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

学校管理者应该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主流文化元素,引导学校全体成员沿着符合价值主流方向发展,然后采取有效的举措,培育学校独具个性的特色文化内涵,构建独特的学校文化模式。日本江户川学园用孔子的《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凝炼特色文化,成绩斐然。江户川学园取手中学位于茨城县,它的校园主流文化元素是学会做人,所以在学校办公楼上方赫然写着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按照学会做人的文化定位,学校校长高桥键弥先生用《论语》向全校师生进行德育教育。他认为用《论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先学会做人。他认为,人有三个要素,即知识、情操和意志。有美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人的知识可以从无到有,最终成为栋梁之才,否则知识再多都可能成为社会的废人。

(三)打造特色教学是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途径

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实现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形成学校特色的主要途径。因此中小学在创建特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教学特色建设,首先要建立与特色相适应的新的课程体系;其次是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构筑发展中小学特色的核心工程。国内改革开放后产生的许多品牌学校都是通过打造特色教学从而建设好特色学校的。洋思中学学校文化就是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作为核心价值,同时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形成了学校文化

“先学后教,当场训练”的操作要领,形成了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以教导学,以学促教的教学理念。正是这一教学理念成为洋思中学建设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

,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支柱,成为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四)“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

“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

是特色学校建设的目标,所以通过挖掘特色资源、凝炼特色文化、打造特色教学后,特色学校建设就应该从模式和理论上提升,形成带规律性、规范性的实践操作模式和具有指导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引体系。

遵照党的教育方针,依据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校的育人目标、优化学校教育内容、优化学校教学方法、优化学校组织系统从而实现学校全局优化,形成学校特色,打造目标特色优化型、内容特色优化型、方法特色优化型和系统特色优化型等的特色学校与品牌学校是特色学校的建设目标,也是塑造校园文化精神、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特色教育的理想追求。

上一篇:幼儿园清明节活动通知下一篇:幼儿园消防安全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