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4-04-08

“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共10篇)

篇1:“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绘本教学已成为幼儿教育的时尚。文章以“行知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如何创设“玩中学”“学中乐”“乐中知”,最大限度地实现绘本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幼儿;绘本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1-0028-01

目前,绘本教学已成为幼儿教育的时尚,绘本的魅丽和价值已深入人心。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幼儿教育如何才能使绘本教学收到实效呢?

一、创设“玩中学”的机会,引起绘本教学的实效欲

“玩”是每个孩子最喜欢的行为活动。陶行知也说:“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因此,绘本游戏能让幼儿在“玩”中学,是幼儿快乐学习的良药,能深层次地促进绘本教学高质量地萌发。

比如,绘本《还有谁要上车》,此活动是通过故事了解小动物们有序上下车的方法,教育幼儿知道相关的乘车规则,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道理。看似简单的过程,但对于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导意识的幼儿来讲有些小困难。枯燥乏味的看图说教只能引发短时间的有意注意。好奇、好动的心理驱使他们向着新颖的细节探索。所以,创设“玩中学”的机会是真实了解绘本内容的有力阶梯。在幼儿大致了解故事内容后,笔者设计了游戏“坐公共汽车”环节:当大红色的KT板公共汽车呈现在幼儿眼前时,各种各样的“哇啊”的呼唤声连绵不断,幼儿专注盯着这辆车的外形,议论纷纷。在一阵阵的交流中,幼儿们自己梳理着有关车的知识。于是,笔者抓住此时幼儿好奇的思绪,利用故事中的重复部分进行角色扮演,巩固、加深情节之余增添了趣味的色彩。“小小司机坐上车,看看时钟开车的时间到了,准备好车票了吗?谁要上车。”教师有模有样地扮演着司机,自言自语地口述,吸引着幼儿。接着,全体幼儿兴奋地争取着,希望扮演小动物来乘坐公共汽车,并且自然而然的对上重复句“XX来了,XX上车了,但是XX说它朋友XX还没有上车呢,能不能等一等?”说完后,后面扮演其它小动物的幼儿也跟着上车。上车前的排队,上车时的投币或刷卡,车上的注意点,下车的有序性,在此次游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好像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同时,个别幼儿还拓展了情节,改变了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和目的地,并且添加了行车时应注意的道路标志等。整个活动的过程已超出了预设的目标,真正领会了绘本作者给大家传达的信息。

二、创设“学中乐”的机会,推起绘本教学的实效感

绘本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幼儿在欣赏学习时,可以激发情感的共鸣与潜能的挖掘。但是,在绘本教学中,是否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受益呢?让人很难快速回答。因此,“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推起绘本教学的实效感。

比如,绘本《一颗纽扣》,以故事情节寻找纽扣来引导幼儿进行形状、颜色、数量的配对。21世纪的教学模式早以打破了灌输式的指导策略,“与其对幼儿填鸭式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教师抛出问题“你有纽扣吗?它是什么样的?”出示画面“谁丢了一颗纽扣”,猜测想象,让幼儿了解丢的纽扣外形、颜色、大小,以此线索推开活动大门。运用动画白板出示一连串小动物,让幼儿仔细观察小动物的体形和本领,大胆想象小动物适穿的衣服,并比对衣服上的纽扣,层层递进的思路促动着幼儿学习的乐趣,犹如福尔摩斯侦探一样,诱发了迫切寻找真相的求知欲。在为幼儿架好寻找的桥梁后,结合现实生活中对纽扣的认识经验,幼儿拿出自制纽扣,为小动物们寻找并配上。所有的环节都是幼儿自己学得自己完成,自得其乐。整个过程中可能有失败,但有同伴的引领;可能有成功,但有同伴的分享。幼儿沉浸于故事角色之中,似乎寻找已成为玩耍之事。当成功真正来临的一刹那,每位幼儿脸上露出的快乐感、自豪感、自信感触动着笔者。教学本身应是快乐的,绘本教学更应是愉悦的,只有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幼儿才会真正将本领吸入内心,消化其中,提高自我。学在于乐,乐在于趣,趣在于玩,学习也是成长必备的工具,快乐更是学习的情感动力,只有欢快的情绪才能带动学习的步伐,才能打开绘本故事的内在精髓。机会在于创造,在“学中乐”的机会中,挖掘了幼儿内在的潜能,促进了绘本教学的实效感。

三、创设“乐中知”的机会,润起绘本教学的实效性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幼儿的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绘本情节生动有趣,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想象,对绘本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在绘本教学中,他们的大胆猜想是很重要的一环,其推理也许与故事不谋而合,也许与故事相去甚远,但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快乐地去求知、思考、并大胆讲述,润起绘本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绘本《狼大叔的红焖鸡》,幼儿们在学习中感受母鸡和小鸡用语言和行动改变了大灰狼,让他们看到了一只和他们以往生活经验不同的大灰狼,他们感动着和快乐着。在大灰狼看到老母鸡便蹑手蹑脚地跟在后面,想抓老母鸡时又突然改变了主意。这时,请幼儿们来猜一猜:“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有些幼儿腼腆地说:“肯定是大灰狼年纪大了咬不动老母鸡了。”有些顽皮的幼儿说:“大灰狼不好好走路,脚受伤了。”“前面有陷阱,让老母鸡自己先上当。”还有些幼儿说:“母鸡太瘦了,再养几天吧。”“让母鸡到家里当几天保姆,事情都做完了再吃。”……每一次幼儿伴随动作的回答,都引发了大家捧腹大笑。笑的意义在于他们从绘本里倾听到不同的声音――顽皮的孩子计谋式地想象,文静的孩子生活式地想象,能说会道的孩子经验式地想象,等等。根据画面的情节,幼儿们在猜想中得到了线索,知道母鸡和小鸡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感化了狼大叔。让人惊奇的是,面对这样一段情节,孩子们自己表演起对白来,你一句我一句,不同版本的台词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将一段段生活中母亲照顾孩子的真实事例、父亲关心子女的亲切言词、长辈对小辈的温馨对话演示得活灵活现。最后,让狼大叔意外的是,它为小鸡们做了好吃的,小鸡们给的是亲吻,渲染出了它内心爱的力量。由此,在快乐阅读绘本之后,幼儿们得到的是爱的勇气。

“教师手里操着幼儿们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在这大千世界里,绘本中的善恶并不是一言两语可以界定的,由绘本来带动幼儿学会大爱、包容、关心之意对待别人,将推动稚嫩的心灵向着纯净、阳光、温暖、绿色的境界前进,真正做到“爱满天下”。

绘本教学看似精彩,但是必须给幼儿收放自如的空间,必须创设有教育价值的机会,还必须抓住实效的意义。陶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真正有效的绘本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幼儿探讨绘本精髓、学习绘本内涵。因此,表面的出彩只是量,内在知识收益才是质。“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让绘本的教育价值真实挥发出正能量。

参考文献:

[1]胡芬霞.绘本:童心的发现之旅[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2]任丽晓.浅谈绘本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与推广[J].河南科技,2013,(23).(编辑:杨迪)

篇2:“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爱因斯坦A班 陈妹芳

一、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对师幼互动没有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这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序忽视幼儿反应的现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者,根据自己的计划与意图,开启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并且引导和控制着彼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们也会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幼儿时而可以左右教师的行为,牵引师幼互动的进程,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处在被动状态。绘本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师对儿童回应方式单

一、千篇一律、甚至刻意忽视幼儿反应不予回应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实践中的困惑,是影响师幼关系,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

在绘本教育实践中发现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互动问题和幼儿经验不匹配。

提问能不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问题与孩子发展水平的相差度。不符合孩子发展水平的问题,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如教师提问:“为什么螳螂是绿色的?”“茄子为什么是紫的”,这一类的问题当然很难得到科学的答案,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幼儿世纪发展水平。

再比如: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里藏了很多很多的反义词,谁能说说里边有那些反意词?”幼儿:“多、少”。教师:“有多和少。它是在什么时候形容的呢?”幼儿:“胖胖天使的云多,棒棒天使的云少。”实际上这一段互动的问题是:你在故事的什么地方听到哪些反义词。如果设计成一个问题,孩子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问题信息,他可以根据问题从两个层面回答。对于大班幼儿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可以请多个幼儿来回答,活动的层次也会非常清晰。

2、封闭性问题过多,不能引发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封闭性问题是指答案固定或者比较少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判断、回忆就可以完成整个教学,完全是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孩子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如:“这个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故事里面都有谁?”“小鱼住在哪里?”这类问题,幼儿只需要根据经验或记忆就可以回答出来,而且所有的孩子答案基本都是一致的。

再比如:“你们喜欢下雨吗?”“你们愿意和小动物一起做游戏吗?”“小兔子是不是今天有点不高兴啊?”还有很多“好不好”“想不想”等等一系列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选择,甚至有些问题就已经带着答案,实际上是伪问题。

这样封闭性的问题,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当然更不能形成实际意义上的师幼互动。根据笔者对的6个不同教育活动的统计,发现这些教师在活动中提出的封闭性问题占到了58.22%,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3、教师过多的关注活动目标是否实现,关注活动组织的进展,而忽视对幼儿的有效回应。

如:教师提出问题后急于帮助或者替孩子得出答案,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思考时间。对于讨论性的问题,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老师往往只回应自己想要的答案,而忽略其他幼儿的回应。

二、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维果斯基的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功能与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师幼互动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表现形式,存在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和教育内容的各个领域,并对幼儿发展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维果斯基将学生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在最近发展区里学习者将自己的理解与具体的情景经验整合起来,从而建构出自己的思想。而在“最近发展区”内所施行的互动才是最有效的互动。

经过在教育实践中反复尝试,笔者认为教育者首先要从正确把握儿童观、教育观的角度出发,将关注点从自身教育活动转变到幼儿的行为变化上来。要读懂幼儿、关注幼儿、要给与幼儿温暖愉快的情感回应。因此提出具体师幼互动策略如下:

1、根据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设计适合的互动。

正确的认识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保证有效师幼互动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理解和预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行为,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合的互动问题。如:教师在组织“下雨的味道”的散文欣赏活动之前,首先带幼儿在雨中游戏,让幼儿对下雨有一个真实的感受,之后再带领孩子欣赏优美的散文。幼儿对散文不仅有很直观的理解,甚至能够结合散文的语言叙述自己对于下雨味道的不同感受。这样的活动设计,就是教师充分的考虑到了幼儿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

再比如:在认识颜色的活动中,教师会准备大量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自己进行尝试,并把每一次颜色调和的结果记录下来,再通过对记录结果的分析,得出红色和黄色混合变成橙色、红色和蓝色混合变成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变成绿色的结论。因为教师充分了解幼儿的学习一定是直观的、具体的,是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的。

2、关注幼儿,采用合适的回应策略。

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关注幼儿的反应,要学会从幼儿的回答中了解实际发展水平,并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灵活调整教育策略。当教育活动中幼儿出现了更有价值的关注点,教师更应该予以鼓励,并及时调整互动策略。

如:提出问题后适当等待,给予幼儿思考反应的时间。当幼儿答非所问的时候反思自己的问题是不是问的不明确,应该变换提问方式,寻找幼儿能够理解的问题,或者将问题分解成几个较底层低的问题。

再比如:如大班的幼儿在听愚公移山的故事时,一个孩子认为山是不可能被搬走的。教师没有制止幼儿的这种反应,而是注意倾听孩子的声音,追问道:为什么这样认为。孩子说:因为山太大了,他一辈子也搬不完。另一个孩子说: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神仙。面对孩子的问题,教师及时发现了更有价值的互动话题。于是引导孩子讨论:如果你家门口有座大山,你又搬不走,你会怎么办。孩子们很快兴奋起来,有的说用大机器来搬,有的说把家搬到平地上去,有的说给山里修一条好路就可以开车出去了。这样的讨论无疑比单独进行一个故事要更加具有教育价值,他教会孩子更加积极地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3、给与幼儿温暖的情感回应。

一般情况下,幼儿都会喜欢面带笑容、和善、有耐心、喜欢自己的老师,感受被爱、被关注、被尊重、被支持的积极情感能够使幼儿产生信赖和安全感,能够产生积极有效的互动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善于体悟幼儿鲜活的情感和需要。要赏识幼儿的主动互动行为,以平和和正向的态度对待幼儿,营造民主、和谐、轻松、自由的互动环境。

实践经验提醒我们,任何完美的教育理念、活动设计都要借助人际之间的互动行为往来才能实现其价值。教育领域内的互动实际上就是指的师生之间的相互交往过程。教师与幼儿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的载体便是师幼间的交往与互动。形成师幼间的有效互动提示我们应该用平等和尊重的眼光看待幼儿。只有营造出开放和允许自由表达的活动氛围,才可能启发并引导幼儿积极的思考与参与,才能够获得理想的师幼互动。

篇3:“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白板绘本课例的研究后, 还尝试从更广阔的领域加以补充和创新, 让白板的立体空间更大、更广, 借助一些简单的软件和媒体, 提高了白板与其他媒介的互动与应用, 让绘本教学的课堂, 显得生动, 富有灵气。

结合实施、解读白板绘本教学的课例, 我展开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挖掘绘本多元素材, 巧用白板加强互动

在应用白板进行绘本教学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白板的各项功能, 巧思绘本中的多元素材, 结合白板, 让幼儿操作、互动、感知, 挖掘出了绘本中的美术元素, 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色彩鲜艳, 富有童趣的绘本, 在这个白板绘本教学中, 选取了绘本中的树木的有序排列和狐狸身上的有规则花纹, 作为研究在重点, 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让幼儿聚焦观察、了解绘本画面中线条、图形按规律装饰的方法, 尝试在绘本场景中用线条、图形进行有规律的绘画装饰, 并在白板的操作演示中, 体验有规律绘画装饰带来的美感。

白板中的拖拉克隆、聚焦观察、书写绘画、图片投影、现场导入等功能, 都很好地为本次活动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幼儿在重点观察中学习、探索, 在绘画交流中对比、演练, 在情境导入中创新、合作, 从不同层面发挥了白板的强大支持能力, 培养了孩子对美的追求和思索。

绘本中的数学元素, 也是可供选择和挖掘的, 如借助《让谁先吃好呢?》这个绘本故事, 让孩子通过游戏和白板互动, 了解物体按不同特征排序的方法, 尝试多种排序, 并能准确记录相应的排序结果, 在白板互动中, 体验到了参与绘本数学活动的乐趣。

白板中的遮屏显现、智能记录、拖拉重叠、插入动画、拖拉翻转等功能, 很便捷地突出了绘本中的数学重点, 让幼儿在显性的操作和感知中, 丰富了对数学知识点的认知, 同时又充分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生动性, 让幼儿尝试应用数学、游戏数学。

二、推动绘本深度内涵, 融入白板多向应用

在白板教学的研究过程中, 不仅充分应用了白板的各项功能, 更拓宽了白板与其他媒体或软件的多向应用, 提高了白板的应用价值, 使幼儿园绘本教学的课堂, 更显多样性。

《超级擂台赛》是一本有趣的绘本, 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 通过层层选拔挑选最佳守卫的故事。绘本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精彩的故事情节中, 抽象的数学内容, 因为有了故事背景的支撑而变得生动有趣。根据大班幼儿现阶段的数学水平, 对故事情节进行适当的筛选和修改, 使他们在调动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上, 获得适度的挑战。通过结果 (图片) 和过程 (视频) 的两种不同反馈, 引导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恰当的数学方法来解决。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和“反馈器”的有效运用, 为孩子们创设了互动式学习的氛围, 在提升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同时, 真正达成了集体活动中“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 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活动的第二环节中需要充分调动幼儿关于自然测量、加减组合、比较排序等多种数学经验, 进而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屏幕批注、窗口播放器、纹理笔、动画插入等白板功能以及反馈器的恰当使用让抽象的数学一下子生动活泼起来。集体学习、小组讨论、个体尝试等多种活动形式, 使操作互动异常高效。活动中, 教师关注的是每个孩子的数学思维发展, 通过统计结果和统计过程的两种不同反馈, 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 从而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在观察讲述的铺垫下, 孩子们用反馈器投票选出心目中的最佳守卫, 故事的结局水到渠成地揭晓。

三、推敲绘本有效价值, 建构白板策略研究

1. 绘本教学导入部分, 应用白板制造悬念。

绘本的内容丰富多样, 导入部分可以根据绘本教学的需要, 采用突出角色、音效导入、遮挡猜测、动画引入等多种方式, 制造悬念, 引起幼儿观察绘本, 理解绘本的积极性。如《彩虹色的花》就是采用绘本以外的图片, 应用动画和音效结合, 将幼儿引入了冬天的氛围, 引起了幼儿讲述和感知的兴趣, 让幼儿的体验更丰富、立体。

2. 绘本教学重点部分, 应用白板多元引导。

绘本教学的重点部分, 借助白板的强大功能可以动静结合, 提高幼儿观察、想象的积极性。如《变色蜗牛》中, 借助白板的漫游功能、窗口播放器插入自制动画课件、擦除、拖动、放大功能, 让幼儿体验蜗牛变色的神奇。同时运用页面回放、涂色、纹理笔等功能提高幼儿注意力, 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学习、练习句式, 增强了教学效果。

3. 绘本教学难点部分, 应用白板操作互动。

绘本的难点各有不同, 应用白板中的连线、拖拉、记录等功能, 都能很好地帮助幼儿巩固理解绘本, 并拓展对绘本的思考, 如《小老鼠学画画》难点部分, 就充分运用了白板的可直接书写功能设计了连线游戏, 通过白板, 让幼儿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拓展知识, 发展能力、形成技能, 较好地完成活动难点。

4. 绘本教学拓展部分, 应用白板迁移链接。

绘本的教学绝不仅仅局限于绘本画面上的内容。在《我妈妈》这个绘本中, 为了让幼儿深入理解妈妈对孩子的爱, 在最后拓展部分, 应用了白板中的插入视频功能, 将提前录制好的一段视频播放给孩子看, 让孩子从绘本的学习中跳出来, 联系生活进行理解, 丰富了白板绘本教学的生活性, 让幼儿更好地学会爱与理解。

篇4:“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绘本阅读 幼儿园主题活动 《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

绘本作为一种儿童读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编写的《世界图解》为第一本儿童图画书。绘本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儿童生活为主的儿童图书。它用大量图画和少量的文字,甚至不用文字完整表述一个故事,在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和艺术美感。

我园较早涉足绘本领域,结合日常主题活动的开展,将一些优秀的绘本融入主题活动,这是绘本课程与主题活动的嫁接,更是绘本课程在主题活动中的渗透。笔者以大班主题《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为例,谈谈在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启示。

一、绘本阅读融进主题活动的新意义

(一)绘本阅读为主题课程注入新活力。

在大班的综合主题书上,每一个主题下故事的教学活动真的是少之甚少。如大班上学期主题《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只有四个语言活动,其中两首儿歌,一则故事,一则是谈话活动。这样的阅读量对于大班即将上小学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太缺乏。

当阅读了大量绘本后,突然发现有许多优秀的绘本可以融入我们的主题活动中,这样就丰富了现有“学习”活动用书中的阅读内容。以大班主题《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为例:我们可以从多元的角度让幼儿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借助一些绘本,如规则类绘本《像狼一样嚎叫》,在合作游戏中,体会“规则”是和朋友一起自由自在玩耍的条件。情绪类绘本《大熊的拥抱节》,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相互珍惜的情谊等,这些绘本都是逐步培养幼儿独立生活能力、责任意识等。通过与互动,幼儿、教师和家长合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一起成长。

(二)绘本阅读为幼儿解决行为新问题。

在开展主题的过程中,时常会伴随出现一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问题行为,这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的。

在主题《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开展的过程中,在谈话活动《男孩女孩》后,幼儿对于自身的性别及男女生不同的器官构造也有一些兴趣。班上有女生告诉我有男生看自己小便,也会有家长向我们反馈,说××今天亲自己家孩子了。这些不和谐之音常常会出现,更有的男生会说,我喜欢她才这样的,老师你不也亲我们吗?如何让幼儿知道这些行为是不适合的?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不要随便摸我》。这本书教会孩子们自我保护的方法,也让他们知道自己身体的哪些隐秘部位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的。这类绘本和幼儿一起分享后。孩子们都意识到,身体隐私部位是不能被别人触碰的。其实,当我们将绘本阅读引入实际解决孩子的问题行为时,图文并茂的绘本语言胜过教师繁琐空洞的说教,更能让孩子在绘本阅读中明理和启智。

二、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多元化渗透

(一)结合绘本,创造主题环境。

一个良好的主题环境是教师、幼儿围绕主题开展对话、交流的载体。在《我是大班哥哥姐姐啦》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结合绘本创造了许多相关的环境,以引导幼儿与环境充分互动。

1.绘本故事墙

在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还在主题墙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绘本的关键内容和核心价值。如“大卫不可以”的故事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绘本故事中的角色、主要情节及幼儿针对角色心情变化展开的讨论,这些展示的内容紧密地伴随主题活动的推进,对幼儿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幼儿在合作创设故事墙的过程中,不但重温了绘本中的故事内容,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了合作交往能力。

2.爱心小电台

我们每天都会让幼儿在小电台说说今天自己的行为,做得不好的可以在电台和好朋友道歉,反思自己的行为,每天会请小电台的主持人教大家学说好听的话。随着主题的逐步开展,幼儿的自我约束能力明显增强。

(二)结合绘本,生成系列活动。

一些绘本中有许多值得反复阅读、探究的内容。比如绘本的故事、绘本的画面、绘本中的某一内容、绘本的意义等,如果将一本绘本中的这些内容都一一探究,就能形成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在主题中,我们上了一节绘本《鲸鱼》。课后,幼儿对鲸鱼非常感兴趣。于是幼儿回家积极搜集关于鲸鱼的资料,一本绘本打破孩子们以往的认知,激发孩子们探究鲸鱼的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将以兴趣为支撑点,以《鲸鱼》这本绘本为素材,生成了小主题《鲸鱼的世界》。

(三)结合绘本,开展区域游戏。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出挖掘绘本元素拓展区域游戏的方法,充分挖掘绘本中经典的角色、对话、故事情境等元素,作为拓展绘本区域游戏的依据,经过创造性地设计、制作与调整,逐渐形成丰富有趣的绘本区域游戏内容。

1.语言讲述类绘本区域游戏。

在每一个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都会创建一个故事表演区,投放相关的角色头饰和道具等,让幼儿在自主时间自发地进去表演。幼儿们通过“大熊的拥抱节”的表演,知道霸道的行为会让自己失去很多朋友,同时使幼儿领悟到“知错就改”还是会得到朋友的原谅的,以此启发幼儿要珍惜友谊,与同伴友好相处。

2.美术类绘本区域游戏(自制绘本)。

自编故事书:幼儿将自己的想法、意愿自编故事,用绘画的方式或者绘画加照片的形式自编自画,制成简单的图书,用来和同伴、家长、老师分享。例如小茹小朋友在学了绘本《换弟弟》后,用照片和绘画相结合,自制《我亲爱的妹妹》的图书。

篇5:“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生活周围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由于小学生的认知与理解水平相对薄弱,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直接学习单词与句型会感到较大的困难。而通过英语绘本图文结合的方式,可有助于学生学习与掌握英语知识,重点阐述了“绘本”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绘本;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因此,在当前英语绘本广泛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分析与论述了如何将英语绘本有效地应用于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

一、英语绘本能够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英语绘本,即是以一些相互连续的画面内容、配以少量的英语文字来构成的叙事或是故事的绘画书。英语绘本当中的图画与文字具有紧密联系,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表达英语叙事或是故事的主题内容。英语绘本将图画与文字相互融合来体现出故事性、趣味性,是较为适合孩子们学习英语的一种英语读物,能够有效地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借助于英语绘本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在当前我国的小学英语教育与教学中,也在普遍采用英语绘本这一教学方式。例如,在教学“A camping trip”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键点击课件展现出图片,并说: Look!Here’re the children.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教学用具,再安排学生来进行展示。Show your book / pencils...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将绘本中的画面与英文相对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文当中的英语知识。因此英语绘本是较好的英语运用教材。

二、英语绘本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较为薄弱,难以深入地学习与领悟所学知识,因此,必须由教师引导学生来开展英语阅读。教师在英语教学当中,应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来有效地运用英语绘本进行教学。教师可让学生融入教学情景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深入理解与掌握英语绘本内容,从而形成生活化英语的学习,由于学生可充分应用教学情景来帮助自己了解英语绘本的知识内容,这样就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The first day at school一课时,教师可创设教学情景,展示校园平面图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运用there be的句型结构说出与校园有关的人与物,例如:There are lots of teachers in our school。接下来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花园的视频,花园中有美丽的花草树木以及鸟儿的鸣叫。教师: Is there a garden in our school?学生:Yes,there is.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式,让学生看绘本内容进行回答,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与领悟所学的绘本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深入学习。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三、英语绘本能够提升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

第一,在开展阅读教学前的先期准备工作。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之前,必须做好先期准备工作。教师应善加引导学生,让学生首先对绘本内容进行认真的观察。绘本内容通常都展现了故事内容,学生可通过读图来了解故事的概况,在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或是视频,同时播放背景音乐,由此构建起良好的教学情景。在接下来学习英语绘本内容时,就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当中深入学习绘本当中的知识,并能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可提出与课文知识内容相关的问题,例如,在教学Review and check一课时,教师可将课前准备好的动物图片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教师:What’s this? 学生:It’s a cow/dog/pig/cat/duck。借助于学习提问,让学生深入掌握之前学习过的有关的动物单词,让学生通过学习绘本知识寻找出相关答案。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可让学生一边进行阅读,一边进行思考,从而真正地体现出学思结合的阅读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进一步理解与掌握绘本的知识内容,有效提升了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

第二,开展阅读教学当中的表现形式。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让学生借助于绘本当中的图片以及文字来进行深入的学习。在进行阅读时,能让学生深入了解英语单词以及句型,教师可教给学生依据不同的学习要求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阅读英语绘本。例如,在学习4B Unit 2 At a party一?n时,教师可用拼图游戏来展示教学用图,用不同的图来展现人体不同的部位:small eyes,big eyes,long hair,brown hair,可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来认知各种学习用具的英语单词,教师应引领学生进入绘本情境当中,并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另外,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深入学习与掌握绘本内容,让绘本阅读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当中,充分应用英语绘本进行教学,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绘本教学活动,从而有效提升英语绘本阅读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6:“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肥城市安庄镇东江小学课题组

2010.10

2006年九月承担课题以来,我们在上级教育科研部门的指导下认真组织,精心实施,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圆满完成了《“说”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各项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名称:《“说”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二、单位及主持人:肥城市安庄镇东江小学

课题主要负责人肖云龙。

三、课题研究时间和安排步骤:

1、课题研究总体时间:2006年9月——2009年11月

2、根据教科所安排,课题立项后,及时成立学校课题工作组,制定研究实施方案,确定实验班级与研究队伍,明确分工。(2006年9月——2006年10月)。

3、理论学习阶段。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系统学习,采取集中和分散学习办法,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素养提高。按照课题分工,并整理统计好实验前的各种数据和学生常用的学习训练方法,教师常用的指导方法。(2006、11——2007、1)。

4、开题实验。运用学习研讨法、调查法、多层次实践训练法、课堂探究法、总结经验法,按不同领域和分工开展研究,并积累资料,归纳总结经验,搜集征集案例和相关资料进行汇集,由实验教师在各班实验验证,并征求教师学生家长意见,反馈分析后加以完善。2007、3——2009、6)

5、上报资料,在校推广。(2009、9——2010)。

6、结题:申请县级验收。(2010、10)。

四、课题研究主要结论、观点及成果形式:

(一)主要结论、观点

1、在新课程倡导的创新理念下,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科研立校成为重要途径。《“说”在教育教学 1

中的实践研究》,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要求,实践证明是成功的,可以在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进行有的放矢的移植推广。

2、“说”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无可否认,它的形式简单,运用方便、适用面积广泛的特点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但是它所起到的作用不能孤立,正像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不能分割一样,素质教学中不能片面夸大某一元素而忽视其余,要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成果呈现形式

1、研究报告3份,实验研究论文12篇,实验个案分析6篇。

2、调查问卷3份,征文稿件若干。

3、图片或照片20幅,视频录音若干。

五、实验研究的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试验中着重研究“说”(也即口语表达)在教育生活,特别是在教学生活中运用的实践,同时侧重说的理论建设和说与其它表达方式的密切联系,使研究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经验和已有知识,让学生在动口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素质。根据上级科研部门的总体要求和课题组的实施方案,突出进行了以下方法的研究:

1、学习研讨法。学习的内容包括新课标标准、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说”的国内外理论研究及实践尝试行为。主要目的是倡树正确的育人观念和理论构建。

2、课堂探究法。这是实施该课题最主要的方法,为保证课题的实施,我们制定了《口语课堂教学评价及实施细则》、《学生口语锻炼指津》等从制度上保证课题的进行,课堂探究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教师对口语课堂教学的宏观运用,包括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效果的研究;二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对口与锻炼中学习方法及学习效果的评价。三年中共出版教学研究集三期,收录教师教学心得20多篇作为内部交流;通过黑板报、广播等展出学生口语锻炼和学习方法方面的体会150篇。

3、多层次实践训练法。教育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题组通过学生课余生活和课外生活两个层面采取不同形式进行创造性研究,在校内主要有举办诗歌朗诵会、广播演讲、即兴诵读等实战口语锻炼机会引导学生;同时结合农村生活实际,召开家长会让学生展示自我、情景模拟加强口语实效。多层次时间训练的另一个特点是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训练方法,尽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人都能够在说这一方面有提高。

4、社会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对象有教师家长,调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办法。三年中共发放问卷300多份,收回268份;调查的内容有对口语交际的认识、课堂教学和课外生活中口语锻炼的途

径、方法和效果。

六、实验研究的成效进展:课题立项以来,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在学校三四两个年级中进行跟踪试验。三年中共有二十一名骨干教师,近二百名学生参与。通过与其他班级和学校学生的比对我们发现:实施实验的教师和学生在口语表达以及性格重塑方面均有了显著变化。首先是学生口语表达更加条理清晰,富有层次,而且在语言表达中,适当融合思想感情,从而带动学习的巨大进步;其次学生的性格发生明显嬗变。三年级学生孔金刚原先是一位性格腼腆、不爱说话、非常内向的学生,通过两年的实验就已经成长为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而且语文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多次获得学校的朗诵标兵。

七、课题应用价值的自我评价

1、该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自信心,丰富了学生参与学习和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更加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朗诵故事会、演讲比赛、辩论会、舞台表演活动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学生能够比较自如交流合作、主动、探究等新的未知世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说”作为学生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交际中尤其显得不可或缺,该课题重点从实践的层面促进学生的表达,有利于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密切接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口语锻炼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这对于学生的未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弥足珍贵。

2、试验中让学生通过接触各种情感的口头表达方式,启迪了心智,形成了健全人格和拥有了丰富感情以及内心世界,培养了学生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敢说、爱说、能说、会说”的良好素养习惯。“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生存方式,实验的最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新人,未来新人的整体素养不仅仅包括知识,能力,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后者,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显得更加重要。课题组重视学生的思想感情的培训和培养,在课题实践中,努力将训练形式和学生情感研究有机交融,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3、“说”也在教师教研活动中成为一种重要交际教研形式,成为教师专业成材成长的不可或缺的平台。本课题实践性非常强,在实际运用中,课题组制定了合理的方案,程序简明操作性强,各个层次的教师用它来组织自己的口语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促进了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由于课题的参与,学校的科研氛围和科研水平都有了整体提高,在课题研究中,不少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和心得,集体参与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从而使学校的整体的教学水平长足发展。2006年以来学校先后有14人次教师获得市镇教研部门

颁发的说课以及诗文朗诵等方面的奖励,有十余件口语方面的教学论文被评为省市级科研成果。

八、成果的社会和校级影响:实验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受到了教育部门和社会的好评。学校连续三年获得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十一五课题先进单位。学校在全镇范围中的影响日益扩大,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逐步增强,口语教研取得的成果在全镇推广。

九、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课题研究的实践行为,在课题研究实施的三年中,由于对该课题的人士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课题的精神缺乏深入的了解,致使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的不是很到位。

2、“ 说”的实践行为在开展上需要进一步开拓和细化,力争在效果上有更大的突破,切实起到课题应有的作用。

3、实验研究要顺利进行,组织制度建设和环境建设急需加强,从制度上说要保证试验队伍和费来源的的相对稳定;从环境建设说,就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课题的学校内部和社会环境双重平台。

十、今后实验的主要设想:

1、需要进一步加强课题实验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用强有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课题实践,实验理论的学习应该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始终。

2、运行机制需要继续完善。课题设计的学科多,涵盖的层面广,实施的时间长,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课题实践中各因素、环节的高度协调,否则将会导致课题研究在低层次低效益上徘徊。

篇7:“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摘 要:作为人文历史叙事学科之一的西方音乐史,是一门不断将“当下”纳入其中进行记录、阐释的学科,需要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创新与改革,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育叙事研究与其他教学研究相比,更具有可行性、现实性、叙事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是广大教师容易实施、效果实用的一种教学科研方法。

关键词:教育叙事;西方音乐史;教学;实践

0 引言

对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一直是从事这门课程的教师所关注的问题,但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西方音乐史的教学改革一直没有较大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从教学中寻求突破口,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叙事作为近年来新型的教学研究方式,给高校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教学模式。

西方音乐史教学现状

目前《西方音乐史》的讲授基本沿袭了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师以史论史,授课形式单一,内容繁杂而枯燥。受课程设置及教师知识结构等因素影响,学科之间结构割裂,教师很少能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音乐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各自为政。[1]并且史类课程由于其社会环境同当下有很大差异,学生往往感到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加之部分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进而造成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欲望低下。笔者在知网上搜索发现,1999年至2012年涉及《西方音乐史》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探析的共有138篇论文公开发表,有的涉及教学理念改革,如朱宁宁的《后现代教育理念对西方音乐史教学的启示》发表在2010年1期《人民音乐》;山东师范大学张炫的论文《高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发表在2012年15期《教育理论与实践》,提出:“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意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本位观。”;但将教育叙事研究运用于西方音乐史教学的文章却凤毛麟角。

教育叙事研究

(1)何谓教育叙事。加拿大学者马克思•范梅南提出教师从事实践性研究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和不断地说出一个“真实的故事”。[2]鉴于此,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3]通过分析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对教学的感悟来重新审视教师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而改进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过程。如果说案例教学采用的是归纳教学法,那么教育叙事则使用的是演绎教学法。

(2)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教育叙事研究应用于教学,能够增强课堂师生互动,迎合学生心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代的大学生自主、有活力、有动力、富于想象,与外界接触密切,时尚、活跃、富有激情,但另一方面他们自我、骄傲、张扬,经常追求新鲜、前卫、时尚的事物。面对古板、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他们的表现是懒散、惺忪与不屑。因此教师要花更多的精力关注自己的课堂,重视对课堂的经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叙事交流是学习彼此经验的有效途径,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传授实践性知识的最佳方式之一。因此,与其他教学研究相比,叙事研究更具有可行性、现实性、叙事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这种方法更能为广大教师所掌握和运用。其次,对教育叙事的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教师对所授课程进行教育叙事研究,不仅是师生讲述教育教学中具体事件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念,重新发现和感悟教育教学意义,[4]进而改进教育观念和行为,促进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叙事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把自己对教育问题的研究成果展现给学生,唤醒师生的科研主体意识,[5]实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带动科研,教学与科研双丰收。

(3)教育叙事研究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叙事研究中的“叙”就是叙述,“事”就是“事件”,它是教师对教学事件真实、详细的描述,然后进行探究和反思。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最基本要求。教学叙事必须是基于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不能无原则地虚构和夸张,或凭个人主观意志凭空捏造事实。[6]教育叙事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叙事内容精确简练原则,不能游离于课堂内容之外。此外,不能生硬照搬学术概念,空洞地罗列一些“感受”“启示”或者“建议”,将教育叙事混同为教师的一些相关经验总结。

教育叙事在西方音乐史教学中的运用

西方音乐史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理论课程,它集史论、作品欣赏与分析于一身,因此在教学中的主要职责当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以及启迪学生的艺术思维。教育叙事以“叙事”作为教学方式之一,以“教育叙事”为切入点,探究西方音乐史教学与教育叙事的问题是对该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上的又一个创新与突破。刘良华认为教育叙事研究既可以是教师自己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自我反思过程,即教师成为“教育叙事的行动研究者”; 也可以作为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合作探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途径。[7]叙事的教学方式也可以体现在所授课的内容上。为了避免讲解的枯燥乏味,主讲教师可以将西方音乐史中的理论性文字转化成自己的语言与思路,运用幽默风趣、轻松活泼、简单易懂的授课风格,以讲故事的方式“叙述”给同学们。事实证明,学生的视觉与心理在“叙事”过程中得到了心灵的共鸣,无形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作为叙事主体,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心灵体验与同学们分享,把一些著名音乐家的自传、文章、视频介绍给学生。学生则需要把每堂课的心得体会、对所授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以“学生叙事”的方式书写一份学习叙事报告,与教师和同学们共享。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教师与学生都作为教育叙事的主体,通过互为平等的叙事,使教学与叙事主体合一,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标。[8]

实践证明,通过在教学中引入教育叙事,大大丰富了知识内容与教学内容,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中消化吸收相关的理论知识,也使高校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得到了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炫.高师“西方音乐史”教学问题检视[J].大舞台,2012(12):164.[2] 康纳利,马莱丁宁.叙事探究[J].丁钢,译.全球教育展望,2003(4).[3] 牛晓颖.从中小学教师科研的困境看教育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9(1).

篇8:浅谈绘本在幼儿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在绘本中,图画不再是点缀,而是图书的命脉,甚至有些绘本,一个字也没有,只有绘画来讲故事。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的作者和画者,相当于电影导演, 他必须在有限的篇幅里,把故事讲的既好看,又清晰。一本优秀的图画书,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的意思。

绘本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能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画面精美, 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 绘本能激活孩子的想象,有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家长们通常认为阅读可以让孩子多认一些字,多增加一些知识,这样就能使孩子更好地适应文字阅读,更有利于孩子在学校里取得好的成绩。这样的想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学前期,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要考虑的还是怎样才能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上来,怎样培养孩子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孩子爱读书,快乐地读书。传统教条灌输式的阅读文本,僵化了教学方式, 也拉远了书本与孩子间的距离。而绘本却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从人类的发展史上看,图画语言甚至还早于文字语言,它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表达的系统更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幼儿的学习品质指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为幼儿创造良好学习环境,营造丰富的学习氛围,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 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品质。《指南》 中语言领域要求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拓展幼儿的学习经验。

绘本就正好符合以上要求,它的设计是图画为主,再配以简单易懂的文字来表现主题思想。怎样把绘本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有效引入到幼儿教学中呢?

一、选择优质的绘本作为幼儿教学的课程资源

绘本的特点是根据文字配以相应图画的书,但是不是所有的图画故事书都可以称为绘本。当教师在把绘本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时, 就要进行有效的删选和甄别,选出适合于本班幼儿思维发展需要和传递美好情感的读物,通过让幼儿欣赏绘本故事,观察图画,让幼儿进行情感体验,迁移已有经验,在故事欣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在无声中将幼儿的情感进行潜移默化的升华。

二、教师要深度挖掘绘本内容,将绘本运用到各个领域的教学活动中

通常,我们提到绘本故事,大家首先想到就是要讲故事,那就是语言活动。其实不然,绘本故事它传递的知识很多,有的语言美,孩子读起来琅琅上口; 有的绘本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有的绘本故事教给我们解决某些问题的办法; 有的绘本故事告诉我们一些科学知识; 还有的绘本故事它包含以上几种……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幼儿教师要深度挖掘绘本的内容,在一次活动中把你的重点放在某一方面,而且还能将这个绘本故事分成多领域的活动进行拓展延伸,也就是幼儿教学活动中提出的主题教学和方案教学。如绘本故事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如果从语言领域来讲,这个故事幽默诙谐,适合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语言通俗儿童化,适合儿童欣赏。儿童乐于听故事,而且百听不厌。孩子通过反复欣赏,也能复述故事,这些也符合 《3 - 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的语言领域的目标要求。如果从科学领域来讲,这个故事中提到了许多动物的嗯嗯,孩子们由图画和文字的描述可以得出结论各个动物的嗯嗯大小、颜色、形状都不相同,进而可以拓展人的嗯嗯和动物一样吗? 进一步挖掘动物和人类为什么要嗯嗯,嗯嗯有什么作用吗? 它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到社会领域来讲,这些动物都随地大小便,这样做对吗? 我们应该怎样做? 如果不小心给他人带来了不便,我们又该怎么做? ……像这样包含多领域知识的绘本故事也很多。

三、充分利用图画内容,鼓励幼儿大胆猜想故事内容,推测故事情节发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想象是人类借助已有经验进行迁移得来的。绘本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不多,但画面内容丰富,教师就要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挖掘文字没告诉我们的内容,准确地把握故事的发展动向和体验人物情感。在讲述绘本之前,要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让幼儿大胆的猜想故事内容,然后欣赏故事内容,这样就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引起孩子有意注意,也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总之,绘本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起点,绘本作为一种新课程资源益处多多,只要老师把孩子当成是活动的主体,善于引导,对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情感体验裨益无穷。

参考文献

[1]陈晖.论绘本的性质和特征[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1).

[2]甄珍.如何重视幼师语文教育中的绘本教学[J].学周刊:幼园天地,2014(8).

篇9:绘本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

幼儿园中的学生还处于以图片认知信息的时期,这一时期,幼儿对于视觉上的信息接收远比其他方面的信息接收得多。因此,想要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教育,就要运用到绘本这一教学工具。

一、绘本的作用

绘本在近年来才逐渐进入我国的幼儿教育中,但是,其实绘本这一艺术形式由来已久。起初,绘本不是专为幼儿而创作的。一开始,绘本是一种绘画与文学交织而产生的艺术形式,是供贵族欣赏的,直到19世纪后半叶,它才在欧美成为一种为幼儿教育而创作的藝术形式。从时间上说,我国的幼儿教育对于绘本的应用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绘本一进入我国,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归根结底,是因为绘本有很重要的作用。

1.开发幼儿的思维

从人类的发展规律上讲,人类用图画交流的历史早于文字,因为图画能够更直接地传递信息,表达的含义更符合初级的逻辑。孩子在幼儿阶段,就类似于人类处于史前时期的智力水平,具象思维更强一些。绘本以绘画为主,文字少,画面丰富,用画面中的细节来表达故事的情节,使儿童对于故事的理解变得更加容易。好的绘本,虽然篇幅小,但是却有丰富的内涵,在理解图与图的关系的过程中,孩子的逻辑思维也会得到很好的开发。

2.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幼儿的学习极其重要。从小就养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幼儿去探明文字含义的时候,幼儿的阅读视野就开始由图画向文字转移。因此,绘本是很好地将儿童的兴趣由图片阅读转移至文字阅读的教育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提升,这会使幼儿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绘本在一开始就是一种艺术表达,因此画风也是多种多样。好的绘本有别于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儿童卡通书,其画风是非常细腻的。幼儿从小就接触这样质量的绘本,能够在阅读过程中理解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空间的布局和纸张质量的选择。儿童在绘本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感受到美,从小就形成一个高的审美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极其难得的。

二、绘本在教学中的应用

绘本的作用如此之多,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绘本的作用,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绘本,让学生能够更加快乐、高效地学习。

1.利用绘本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幼儿尚处于一个情绪不甚稳定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情绪很难一直保持在一个平和的状态。所以,绘本的作用就非常重要。我们常说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其实就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将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因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负面情绪。让幼儿阅读绘本可以帮助幼儿消除这些负面情绪,帮助幼儿对于美好的事物产生向往。

另外,绘本中的故事一般都充满了温情。幼儿处于成长认知的初期,对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尚处于学习阶段,绘本中温情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更真切地体会到父母和长辈对自己的爱。这对于幼儿在家庭中与家庭成员的相处也是很有益处的。

2.利用绘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文讲过,幼儿对于画面信息的接收能力是比较强的,再加上绘本画面的精美,幼儿会对绘本中的内容产生自发的好感。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亲身接触过学生,来到学校后,径直走到书架前去寻找绘本。而绘本在学生中间的借阅率也是其他读物的几倍。所以,教师想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绘本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将绘本纳入自己的讲课内容之中。以绘本《鱼就是鱼》为例: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可以先提出问题:你对自己满意吗?如果你遇见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会喜欢你自己吗?然后,让学生进行自发回答。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带领大家一起阅读绘本中的故事。再次,让学生在阅读绘本之后集体讨论股市中的内容。教师在这个阶段,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做适当引导,比如,你喜欢故事中的青蛙吗?你喜欢现在的自己吗?如果你有机会选择,你想变成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是可以改变的吗?等。这一阶段的问题知识为了学生能够积极踊跃地发言,不设置标准答案,教师负责适当的引导和纠正。最后,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时让学生在课后去续写这个故事,或根据这本绘本中的故事去编写一个新的故事。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教师利用绘本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工具,可以真正达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的目的,相比于其他教材,教学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参考文献:

[1]何晓华.绘本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刊,2015,12(9).

[2]李春光.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改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篇10:“绘本教学” 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近年来语言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新理念——“整体式语言教学”,它突破了在教学内容上部分到整体的传统英语教学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从整体到部分的教学过程;它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法中把语言局限于词汇句子本身的教法,注意到句子在语境中的功能。目前,整体式语言教学理论逐渐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外语教师所接受,并逐步应用于外语教学的实践中,那么,在整体式语言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呢?下面,我就结合牛津小学英语教学案例来说明整体式语言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一、创设模拟情景,整体导入教学内容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各板块教学都应体现整体教学理念,不论是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的A板块,着重词汇教学的B版块,突出主要句型教学的C、D版块,还是强调综合能力提升的E、F、G、H版块,教师教学时都要从让学生整体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入手,创设整体情景,导入教学内容,用话题这一主线把对话中的语言知识点串连起来。如果教师每引出一个新的语言点就创设一个情景,情景太多太散了,则不仅会破坏语言情景的整体性,使语言知识显得支离破碎,而且也容易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枯燥。

如在教牛津小学英语4BUnit8OpenDayE、F、G版块时,我采用了整体教学的理念设计教学,以本单元的重点“therebe结构”为纲展开设计,用谜语的方式整体呈现Readingroom,Musicroom,Teachers’office,Englishclub这四个属于同一类别的词汇。然后由整体到部分,逐个板块教学,巧妙地将书本上的E、F、G版块内容悄悄地“藏匿”其中,或改变形式,或拓宽内容,或提升能力,丰满流畅、朴素精到!

二、疏通语言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A部分课文是一个单元教学的重点,必须花时间教,在教学课文之前一定要帮助学生掌握其中的重点句式及词汇,疏通课文中的语言难点,并加以一定的情景操练,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在课文教学时,教师要先设计一个整体的教学构思,将教学内容设置在一定的教学情景中,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做到在情景中呈现、讲解和操练重点句式、词汇,与此同时又要将课文中相关内容渗透进去,并作一定的.拓展,从而避免句式和词汇教学的机械操练,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使句式和词汇教学在一定的情景中得以运用与拓展,课文中的难点得以解决。

三、提出相关问题,整体理解课文

新课程指出:“每篇语篇都是听说训练的好材料。”在语篇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将视听教学结合起来,然后教师呈现与本课内容相关的问题,便于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抓住有用信息,抓住主要信息,使学生能听、会听语篇,提高听的能力。同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么多问题学生即使在听时听懂了,但在听后面的内容、捕捉有用信息时,往往会将前面的忘记,很难记住全部的信息,因此,我常常让学生在纸上记下相关有用信息,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四、构建展示平台,整体输出语言

在语言输出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表演课文或根据本课所学语言点,自编自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语言能力的“舞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体验获得语言的成就感,促进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教师还可以复述、讲述为训练手段,培养学生逐步掌握使用目的语交流的技能。在大量真实的语音材料的输入和老师的适当指导下,学生全方位地理解语言材料,用自己的语言来归纳、总结、整理新知识,完成知识结构的重组,这样语言运用能力自然会提高,语感也会随之形成和优化。这也是英语教学注意整体性的又一大优势。

五、加强写作训练,整体运用语言

写能有效地加深记忆,是强化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途径。写作是课文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在课文结束后,可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一些常用句式,作扩写练习,这样可以扩展词汇量,为以后的写作做准备。还可根据实际进行课文内容仿写,这样可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课文,熟练掌握重点句式的用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上一篇:野蜂飞舞教学设计下一篇:买电器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