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2024-05-14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精选9篇)

篇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马晓红、早期教育学院、2011级、学前教育[内容摘要]研究发现,目前幼儿家庭教育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家长教育观念陈旧、教育知识缺乏、教育能力低下、教育方式方法不当等等。这不仅影响了幼儿的发展,也使相当多家长感到困惑与无助。这表明,幼儿家庭教育的确需要家庭之外的机构或人员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其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在理论的层面上阐明了幼儿园与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对幼儿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处于重要的地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家长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和人生态度通过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进行着最早的塑造,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目前,随着家长的学历水平普遍提高,均有较强的教育好子女的愿望,但另一方面由于方法不当部分家长急功近利陷入教育误区,突出表现在:重升学读书、忽视道德素质培养;重生活物质提供,忽视孩子生存能力训练;重身体健康,忽视心理素质提高;重单向教育,忽视亲子有效沟通;重言教,忽视身教,致使部分家庭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重要性

(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界定

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是由家庭外的社会组织及机构(这里主要是幼儿园以儿童家长为主要对象)组织的。以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改

善其教育行为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为直接目的一种教育过程。这种指导所涉及的内容应该从多角度加以选择,主要是确立先进教育观念,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心理特点,获取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及指导的方法和转变片面的狭隘的教育观念。它具有以下特点:(1)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要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对不同特点家庭进行分类指导并且联系幼儿的特点要有针对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2)形式要多样性。幼儿园要用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指导,关注发展提高指导效果;(3)组织的时代性。家长要改变落后观念,应看到不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差异,符合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1.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是幼儿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相辅相成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长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幼儿园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的”。家庭教育既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又是幼儿园教育的补充。家长与孩子接触十分密切,对幼儿也有着直接影响。没有谁能比父母更为了解自己的孩子,家长也是教师了解幼儿最佳渠道。家庭教育主要是以亲情为核心的“爱”的教育。幼儿园属于教育机构,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及方式,来引导幼儿各个方面发展。但其中他们共同指向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幼儿的教育与管理看家长是教育合作者,作为教育重要的教育力量和资源。幼儿园如若想去取得成效必须得到家长积极配合参与,由此可见家园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支持、统一要求才能有利于孩子教育。

2.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时期,是对其阶段教育的重要铺垫

幼儿期是一个身心发展的迅速,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每个阶段的幼儿再能力、性格和知趣等方面也是不相同的。幼儿心理特点表现为:(1)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幼儿主要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食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幼儿整个认识过程。(2)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仍然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影响。(3)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3岁前幼儿已有某些表现,但是特征不是很稳定,容易受外界而改变,个性表现的范围也很有局限性。3岁后身体及各种器官,脑细胞都进一步成熟。幼儿无论从兴趣、好奇心、情绪等等都会有独特倾向,这时的个性倾向与以后相比虽然还是容易改变但已成为一生个性基础。当然人成长的关键期很多,特别13岁后关键期就少了,个人的许多特质也几乎基本定型。不要忽视孩子重要阶段教育。

3.国家不断重视幼儿的教育

我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形成自己特有民族传统,通过家庭教育保存及传递民族文化。国家重视并提供目标内容方向指导,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表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五条意见就是“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规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到本世纪末90%的儿童(0—14岁)家长不同程度地掌握保育、教育儿童的科学知识”。这意味着家庭教育已成为政府行为。并且各省和妇联都加以重视制定新的《家庭教育发展规划》重视并加强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积极响应。④

二、当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问题

我国经济、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幼儿教育事业。幼儿教育及家庭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普及和宣传,对幼儿教育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教育教养目标任务,教育教养态度和教育方式途径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1.重视书本知识,缺乏其他教育,忽视幼儿自身发展

以前在X园工作时,全园做过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显示,30%的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大部分家长对此观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

长完全不同意此说。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这种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书本知识多少已成为当今社会评判一个人教育高低,知识是博大精神的,知识的掌握可以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但是教育并不应该是单一的教育而应是多元的。应注重除了知识外的其他德、智、体、美的教育。一个人能否成才,非但取决于智力因素的高低,而书本外的实践及个人品质休戚相关。家庭顺应时代的发展,可以适当地加大对知识的投入,但不能只重视书本知识,把幼儿教育片面理解为幼儿智力的教育。幼儿掌握知识越多智力就能更好发展。而掌握知识难易程度要适应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目前部分家长会把书本知识当成知识全部,将孩子过早地放入书本里,让幼儿写字、背书、做作业甚至为提高幼儿智力让其在可与参加各种智能培训班。这样不但未遵循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更是起不到好效果或许相反幼儿开始厌恶学习,感觉枯燥,对幼儿发展没有任何好作用。

2.父母缺少科学的家教知识

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窗边的小豆豆》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三 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研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曾多次提到幼儿园应与家庭密切合作,与家长相互配合。尤其在“组织与实施纲要”部分中,明确指出:“家

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要提高幼儿素质,只靠幼儿园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努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转变观念,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是他们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才能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但是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选择,我国幼教学者方明和黄人颂都有比较一致的论述,《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中也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宣传现代教育观、家庭观、儿童观;介绍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等内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分为三大类:“与家庭教育有关的知识,相关年龄段幼儿家庭教育中容易发生的问题与一般处理方法,个别儿童家庭教育的特殊问题与处理。”同时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既要有时代性、针对性。还要分阶段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确定重点指导的内容,他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家长的具体指导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论述,分别阐述了“对新婚夫妇、对孕妇及其丈夫、对0~1岁半婴幼儿家长、对1岁半-3岁婴幼儿家长、对3~6岁幼儿家长”的不同指导内容。

资料显示,不少学者通过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实验调研,分析探讨了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地区儿童在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方面的特点和需求。如曹葆红《嘉定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报告》一文,通过对上海市嘉定区全部常住户口0-3岁婴幼儿家庭的抽选调查研究,分析了嘉定区这一特定地区0-3岁年龄段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需求;舒洪衡的《关于对0-6岁幼儿家长进行指导的内容》一文,分别针对0~1岁、1~3岁、3~6岁三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提出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潘玲珠等人的论文《O-3岁乳婴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研究》,则是通过对4000多位0~3岁乳婴儿家长的调研,分析总结了0-3岁这一年龄段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内容。还有一些研究者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进行了实验研究,如钱琴、王晓梅《农村幼儿在家饮食状况及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报告》,透过幼儿饮食这一独特视角,分析了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特点。

对家庭教育指导内容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家长分析孩子的问题,针对孩子的年龄和特点分析探讨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针对这种现状,关颖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她

认为,家庭教育指导应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上,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也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帮助家长进行角色定位,提高认识自身角色的能力;二是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掌握教育规律:三是培养家长的教育兴趣。当前国内幼儿家长的身份和素质是各种各样的,家长的文化层次也有很大不同,由此而产生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特点和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关颖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但从实践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的文章目前还尚未查阅到。所以,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层次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内容以及形式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是学术界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但目前,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在指导方式,方法,内容,渠道方面存在着一定不足,所以探索和实现优质高效的家园合作途径是一个极待探讨的问题。以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3)《窗边的小豆豆》

(4)《哈佛女孩刘亦婷》

(5)《唐诗三百首》

(6)《育儿家典》

(7)《嘉定区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需求及影响因素的报告》

(8)《关于对0-6岁幼儿家长进行指导的内容》

(9)《O-3岁乳婴儿家庭教养指导的研究》

(10)《农村幼儿在家饮食状况及家庭教育指导研究报告》

篇2: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安星幼儿园 王懿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能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又是终身性的内容。对学龄前儿童实施音乐教育,也被越来越多的家长所推崇。家长们为孩子选择了学习各种乐器,带领孩子参加唱歌、舞蹈技能的比赛,以为这才是真正培养了孩子音乐素质,但这种想法是非常片面的,音乐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也不是盲目随意的。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因此,学会欣赏音乐便是培养这一切音乐素质的基础。因为欣赏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不需要前期教育积累,不需要循序渐进的铺垫,无论是多大的孩子,都能够一定程度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为各年龄段的、终生性的、广泛的、社会性的最为方便普及可行的形式。然而,在流行音乐和外来音乐充斥人们生活的今天,经常听到孩子们哼唱的也都是一些流行歌曲,很难听到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小调,地方戏剧,而孩子们更是对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长此下去,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将濒临流失的危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民族民间音乐是便是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们是民族本质最完美的音乐表现,不仅具有民间意义,而且更是具有民族意义。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我们与家长配合,将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与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手段相结合,通过收集、欣赏等活动,旨在拓宽幼儿的视野,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理解力,培养幼儿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有力的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让幼儿从小接受民族音乐的熏陶。

二.研究中主要问题的研究:

(一)主要的概念界定: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民间音乐:指在民间世代广泛流传的歌曲,是最大众化的音乐形式,是大众口头创作的,并在流传中不断丰富着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本课题主要包括:民间歌曲、戏曲音乐、民族器乐。

音乐欣赏: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体验和领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

家庭民族民间音乐欣赏:在家庭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相适应的民族民间音乐,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形式和手段对幼儿开展音乐欣赏的活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文明,都有保护并发扬本民族文明的趋向。匈

牙利音乐家柯达伊也在上世纪初提出立足于发展匈牙利本民族音乐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认为只有在民间歌曲中才最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语言和音乐传统。儿童的音乐教育必须从本国语言的韵律、音调入手。歌谣在儿童音乐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和儿童歌曲具有同样的价值,对于培养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感知音乐要素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儿童,音乐能力的培养可以始自歌谣。儿童从幼年起,通过大量歌唱民间儿童歌曲,培养了兴趣,也熟悉、积累了民族的音乐语言、旋律音调,并逐步感受到音乐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一说法,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的承认。我国早在上世纪30年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圆满地构建了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关系。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已有部分幼儿园开始重视对民族音乐的欣赏活动,如北京秀园幼儿园致力于幼儿民族音乐艺术的研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上海浦东新区东沟第一中心幼儿园开展的“京剧国粹艺术”教育,让孩子们接受到中国文化的熏陶等,然而在家长方面却有所欠缺,现在的家长让孩子学习民间乐器增多了,然而在培养孩子对民乐的欣赏能力方法不够重视,且大部分幼儿园教师也缺乏相关民族音乐的专业知识和兴趣,无法开展指导。因此,我们打算通过对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研究,来发动家长和幼儿园共同从民间收集一些广为传唱的民间歌谣、地方小调和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歌曲,从中筛选出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教育资源,从而达到家园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目标

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现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家园互动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的指导策略,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家教水平,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主性,进而达到家园一致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研究内容

1.收集整理幼儿家庭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内容及开展情况,并进行分析整理,从而便于寻找相应的指导策略。

2.注重家庭为教育个体的主体作用,突出幼儿园作为指导客体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开展各种家园亲子音乐欣赏活动,确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3.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在民族音乐欣赏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家长进行远程家庭音乐欣赏活动指导。

(三)研究方法:

1.调查问卷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手段,对家长亲子音乐欣赏活动情况进行摸底,了解家长对民族音乐欣赏内容的选择、活动意义的认识以及所采取的活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2.文献资料法:广泛收集有关的文献和资料,对概念进行界定,了解国内外家庭民族音乐欣赏的研究现状,加以研究分析使本课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3.行动研究法:采用实践指导、个案分析、网络互动等一系列指导策略,开展家园互动活动,并通过各种活动调整指导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家庭音乐教育质量的目的。

4.经验总结法:通过座谈会、家园报等形式,了解并总结家长与教师在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指导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获得的经验,并通过报告的形式给予展示。

(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

目前家园合作已经成为世界幼儿教育必然发展趋势,但是目前的幼儿音乐教育领域中,家长更重视的是对幼儿音乐技能培养,而对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特别是民族音乐欣赏方面,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是空白。然而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当幼儿学会欣赏音乐、认识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驭音乐,进入音乐的天地。音乐文化是有着鲜明民族风格和地域特征的,就象母语总能最直接地表达思想,贴近感情一样,对于华夏子孙来说,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的民族音乐在增强民族感情是最贴切最直接的。因此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便成为培养孩子音乐素质的基础。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呢,成为了幼儿园和家庭共同探讨的问题。

因此,此研究的开展,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拓展幼儿民族音乐欣赏活动的时空界限,并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环境和物质条件,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四.研究结果

(一)调查研究,了解需要。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大多家长从理论上还是赞成对孩子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熏陶,认为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部分,不应该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流失,甚至有的家长为孩子选择了学习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等。然而,在实践操作上就显得有些无从下手,特别是在培养孩子民乐欣赏能力方面。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作为家长其本身缺乏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对民乐相关知识了解,而生活的环境中也没有民乐欣赏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又无法找到相关的系统性、权威性的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和教材。因此,家长迫切需要在教育理论上去武装自己,同时希望能学习和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民乐欣赏能力。

(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幼儿民乐欣赏的内容及特征,寻找适合的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方法。家长对教育理论以及教育方法上的需求,促使我们教师首先要在这两方面学习与提高,通过翻阅文献、查找资料,我们了解了一些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容与特征,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从中筛选了一些适合幼儿欣赏学习的内容,为幼儿创设一个适合民乐欣赏的氛围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家长开展家庭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此外,亲子民乐欣赏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效果的,因此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促进家长主动、创造性的参与亲子音乐欣赏活动,通过家园互动,来促进幼儿民乐欣赏能力提高的目的。五.分析与讨论:

(一)家园互动,创设良好民乐欣赏的环境,为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提供物质保障。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它需要用耳朵听,用心灵去感受,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音乐欣赏的氛围是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基础。为了更好的组织、指导、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我园在园领导的支持、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配合下,共同创设适合民乐欣赏环境的活动。首先,由园方提供了一间教室作为民乐欣赏室,定期向家长开放。在民乐欣赏室里,分类放置了各种民间乐器,如古筝、二胡、唢呐、大鼓等等,供幼儿在吹、弹、拉、唱的操作过程中了解这些乐器的特点、感受它所发出的声音,从而帮助孩子理解感受这些乐器在民乐曲中所起的作用、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在了解幼儿年龄特点的基础上,由教师与家长志愿者共同参与收集适合幼儿欣赏的相关的民乐磁带、DVD碟片、软件、童谣歌词等等,通过电视、电脑、DVD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幼儿欣赏,借助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通过具体的画面形象来帮助孩子理解这些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由于这些环境创设活动是在家长协助下进行的,使得家长在创设家庭中的民乐欣赏环境的过程中有了模仿对象,也保障了家庭民乐欣赏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通过各种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教育的技能。

然而,一切活动是为了提高孩子民乐欣赏能力这一最终目的上,因此,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民乐欣赏方面的知识与方法成为我们这个研究的主要问题。为此,我们发动家长志愿者,结合社区力量,利用各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亲子民乐欣赏活动。

1.讲座、家长会: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家长知道音乐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开启智力的素质教育,因此也极为推崇,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则将歌舞、乐器等技能性训练当作音乐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通过一系列的音乐知识讲座,帮助家长科学的认识音乐教育的真正含义,了解到只有当孩子学会认识音乐、欣赏音乐、体验音乐的美,才能驾御音乐,进入音乐天地,而欣赏音乐则是一切音乐素质培养活动的基础。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的民间音乐就象母语一样最能表达我们的思想、贴进我们的情感,因此民乐欣赏对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推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半日活动开放: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有些家长认为音乐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方法和模式可以借鉴,而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则虚无缥缈,无从入手。为此,我们通过半日活动开放来帮助家长了解并掌握一些音乐欣赏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如区域活动中音乐角的设置、早操律动中的民族音乐元素、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展示等等,使家长在活动中观察并了解教师是如何指导孩子开展音乐欣赏活动的,并尝试运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

3.家园联系栏与星愿报:幼儿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要既要有理论依据,又要有具体操作的技能,仅仅靠家长和教师来园离园这短短的交流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了进一步保证家园互动的效果,我们将家园联系栏和星愿报作为亲子民乐欣赏双向互动的载体,通过他们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交流先进的教育经验。在这里,我们专门开辟了一个专栏,向家长约稿,请家长志愿者做报纸主编,共同探讨在民乐欣赏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使大家在学习、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多角度多渠道的参与教育活动,由于这些活动由家长中来,也更能吸引家长的目光、取得家长的配合参与。

4.亲子活动:幼儿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是要在具体的活动中得以实施的。因此,在掌握了相应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如亲子音乐欣赏活动、幼儿器乐演奏会、亲子民间歌舞表演等等,让家长和孩子在活动中体会教育效果,提高自身音乐欣赏的能力。

六.调整与反思: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到民间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极其包含的内容,并且开始运用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开展亲子民乐欣赏活动。从而使家园互动、亲子民乐欣赏活动成为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不少薄弱之处,如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些家长讲起理论知识与教育方法上来是头头是道,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在其孩子身上所反映出来的却与其所说的并不相同,又如在指导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音乐素养的问题,对家长提出的有关民乐知识不能很好的给予应答,能供家长选择并且模仿实施的案例还不够多,致使欣赏能力培养的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因此如何帮助家长重视幼儿民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中做到言行一致,如何提高教师音乐素养和指导能力,真正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孩子身上,是我们今后将要继续进行研究的工作。

篇3: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践训练

中职幼师班的《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 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应用课程。翻阅相关书籍、文章, 我发现不少同行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 在教学中, 更重视理论, 对实践训练有所忽略, 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十分重视职业技能教育, 他们培养的人才, 要能够在一线熟练工作;其次,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 是一门培养幼师学生组织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能力的学科, 操作性很强。故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教学、进行试教, 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关注学生差异, 思考教学设计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还应深入挖掘差异中的可塑元素, 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能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扬长避短, 借势发力, 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 不求每人都达成教学目标, 但至少能在达成教学目标的道路上有所前进。

这类教学方式是很多的, 异课异构和同课异构是两种。在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时, 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较大余地的选择, 一般我都不会固定一个主题, 也不会规定某一种方式。如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进行, 在分析了设计形式的优劣后, 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和方式进行。这种异课异构的方式自由度比较大, 学生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主题和方式后, 会感觉比较容易, 效果也会比较好。而同课异构是在规定主题的情形下进行的不同构思、方式的设计, 我有时也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竞赛,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磨课是另一种方式, 它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到极致。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活动设计以后, 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分成小组, 让学生对自己组内的多个设计进行优缺点点评, 然后以某个最优秀的设计为原型, 与其他的设计进行优势整合, 由于学生的特长不一, 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就会带上自己的特点, 于是越磨, 教学设计便越圆满, 有时出现两个或以上不相容的设计, 经过各自的磨合, 就会形成两个精良的设计。

二、模拟真实课堂, 开展试教活动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材中, 76%以上的话题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设计的, 但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 学生的设计结果难免会流于形式。而倘若让学生在设计之后进行模拟教学, 一落到实处, 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设计哪里幼稚, 何处不到位, 有针对性地加以修订后, 才能获得较好的设计效果, 培养较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如上话题八《如何设计幼儿个性发展教育活动》时, 我就采用了“设计———教学———设计”的步骤, 让学生体验了一把模拟教学的反向作用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后, 我布置了“设计主题活动, 发展幼儿个性”的作业, 让学生依照“选择主题、设计目标、确定方式”的步骤展开, 然后在全班进行评选, 选出大家认为水平比较高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若干个设计 (如果两者不能兼顾, 则选出水平高的设计后, 进行可操作性的修改) 。 我们最终选出了以 “我喜欢……”“我会……”“我的朋友”为主题的三个设计, 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成三个主题小组, 共同出谋划策进行第一次修改, 然后三组分别进行模拟课堂试教。教学者从组内竞争产生;一部分学生作幼儿参与受教育, 他们在教后的点评中具有优先权;另一部分学生旁观记录感受, 点评时以补充为主。结果有一个小组一人试教结束后, 旁观中有人觉得自己可以上得更好, 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试教, 相比较之下, 那个小组的设计修订显得更为出色。

在《庄子·列御寇》中有一则寓言, 说的是一个名叫朱泙漫的人, 为了向支离益学习杀龙技术, 变卖了自己价值千金的家财, 三年以后学成归来, 却蓦然发现这世上并没有龙让他杀。如果教师也像朱泙漫一样, 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脱离了社会对中职幼师生的要求, 固守成规, 必败无疑。而看到似乎高大上的教学就盲目加以引进的话, 也会使企望学生形成“幼儿社会活动”设计能力的愿望落空。所以, 以学情为实际出发点, 以社会需要为教学大目标, 是所有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时务必依据的准绳, 是实施改革时一定要遵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崔光红, 王兰爽.幼儿健康及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篇4: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实践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60128

中职幼师班的《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应用课程。翻阅相关书籍、文章,我发现不少同行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在教学中,更重视理论,对实践训练有所忽略,对此我不敢苟同。因为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十分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他们培养的人才,要能够在一线熟练工作;其次,《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课程,是一门培养幼师学生组织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能力的学科,操作性很强。故在教学中重视实践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教学、进行试教,就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一、关注学生差异,思考教学设计

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差异,还应深入挖掘差异中的可塑元素,以便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能让所有人都有机会扬长避短,借势发力,把他们的潜力挖掘出来,不求每人都达成教学目标,但至少能在达成教学目标的道路上有所前进。

这类教学方式是很多的,异课异构和同课异构是两种。在布置教学设计的作业时,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有较大余地的选择,一般我都不会固定一个主题,也不会规定某一种方式。如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进行,在分析了设计形式的优劣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主题和方式进行。这种异课异构的方式自由度比较大,学生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擅长的主题和方式后,会感觉比较容易,效果也会比较好。而同课异构是在规定主题的情形下进行的不同构思、方式的设计,我有时也会运用这种方法进行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磨课是另一种方式,它能够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到极致。当学生完成了一个活动设计以后,教师可以组织他们分成小组,让学生对自己组内的多个设计进行优缺点点评,然后以某个最优秀的设计为原型,与其他的设计进行优势整合,由于学生的特长不一,他们提出的修改意见就会带上自己的特点,于是越磨,教学设计便越圆满,有时出现两个或以上不相容的设计,经过各自的磨合,就会形成两个精良的设计。

二、模拟真实课堂,开展试教活动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材中,76%以上的话题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活动设计的,但教学时如果仅仅停留在设计层面,学生的设计结果难免会流于形式。而倘若让学生在设计之后进行模拟教学,一落到实处,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设计哪里幼稚,何处不到位,有针对性地加以修订后,才能获得较好的设计效果,培养较高水平的设计能力。如上话题八《如何设计幼儿个性发展教育活动》时,我就采用了“设计——教学——设计”的步骤,让学生体验了一把模拟教学的反向作用力。

在进行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后,我布置了“设计主题活动,发展幼儿个性”的作业,让学生依照“选择主题、设计目标、确定方式”的步骤展开,然后在全班进行评选,选出大家认为水平比较高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若干个设计(如果两者不能兼顾,则选出水平高的设计后,进行可操作性的修改)。我们最终选出了以“我喜欢……” “我会……”“我的朋友”为主题的三个设计,首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分成三个主题小组,共同出谋划策进行第一次修改,然后三组分别进行模拟课堂试教。教学者从组内竞争产生;一部分学生作幼儿参与受教育,他们在教后的点评中具有优先权;另一部分学生旁观记录感受,点评时以补充为主。结果有一个小组一人试教结束后,旁观中有人觉得自己可以上得更好,于是进行了第二次试教,相比较之下,那个小组的设计修订显得更为出色。

在《庄子·列御寇》中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个名叫朱泙漫的人,为了向支离益学习杀龙技术,变卖了自己价值千金的家财,三年以后学成归来,却蓦然发现这世上并没有龙让他杀。如果教师也像朱泙漫一样,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脱离了社会对中职幼师生的要求,固守成规,必败无疑。而看到似乎高大上的教学就盲目加以引进的话,也会使企望学生形成“幼儿社会活动”设计能力的愿望落空。所以,以学情为实际出发点,以社会需要为教学大目标,是所有学科教师进行教学时务必依据的准绳,是实施改革时一定要遵守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崔光红,王兰爽.幼儿健康及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侯建平,秦葆丽.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优化再思考[J].运城学院学报,2013(12).

篇5: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内容摘要:幼儿时期的孩子除了要接受学前教育,还要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但是,目前很多家庭的家长并没有真正了解如何展开家庭教育,无法针对幼儿的情况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法,导致家庭教育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在这一时期,幼儿园有必要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协助家长展开教育工作。本文主要围绕着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指导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一.家庭教育

所谓父母教育就是指社会和学校对父母进行教育,主体是社会和学校,受教育者是家庭的父母双方,目的在于培养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指导父母正确的教育子女,扮演好新时代父母角色。

家长教育,是指家长提供给未成年人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和既能,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教育的观念,使其了解自身职能,并且存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提高家庭幸福指数。亲职教育,首先亲职教育多适用于台湾地区,包含了对父母的教育和父母对自己教育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指对家长自身素养的培养,与家长教育的内涵相似。

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1.指导内容不全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各方面的发展特点都不尽相同,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也应不同。但是当前,几乎没有幼儿园能够根据每个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家庭教育指导,在培养思维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动作发展、理解能力、阅读能力等方面均表现出具体的指导性。多数只是对幼儿在幼儿园出现的问题或者家长询问到的问题进行指导。

2.指导时间安排不合理。在家庭教育指导中指导时间上的安排做不到与每个家长的时间都不冲突。幼儿园对家庭教育的个别指导时间通常是幼儿家长接送孩子或开家长会的时候,时间短暂,不能针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实际问题对家长进行系统、全面的指导;如果专门拿出时间让老师到家庭中去进行指导又会使得教师的工作量倍增,这对于幼儿园来说的确难度非常大。

3.缺乏更加专业的指导者。通过了解发现,家长对指导者的首选是幼儿教育专家,其次是幼儿的老师,再次是“能运用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对来访者家庭的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帮助”的专业家庭指导师,最后是有经验的幼儿家长。许多教师由于各方面原因缺乏理论学习,针对孩子出现的实际问题、面对家长的咨询不能指导自如,常常显得“无话可说”或“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三.改善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

1.指导内容全面化。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园有必要对每个孩子的教育的不同阶段做出合理的规划,尤其在为孩子一生成长奠定基础的幼儿阶段,要增强改善幼儿体质、培养良好习惯、锻炼生活能力、养成美好品格等方面给予正面的指导。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看,幼儿的身高、体重、神经以及运动技巧等方面是在幼儿阶段获得长进的关键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语言方面能够迅速增加词汇量,对语言的认知达到一个上升的阶段;其个性方面也开始对喜怒哀乐等有所表现,并且开始有选择性的跟喜欢的同伴一起玩耍。

从社会角度看幼儿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社会对性别的不同期待也有所不同。男孩,通常被认为是要有大量的体力消耗的角色,而女孩则相反,需要的做的是一些较为安静、细致的工作。往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也潜移默化的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子女。社会方面的因素也就导致了本来差异很小的区别被扩大化。

因此,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让家长考虑到男女幼儿的不同差别与社会赋予的不同职责,准确把握差异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知道的关键所在。

2.指导形式多样化。家庭教育知道主要分为幼儿园统一指导和幼儿教师个别知道两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同意的授课指导。在接受家长的意见之后,幼儿园方面从指导的频次上,可以将传统的每个月的一次集体指导改变成每一周或两周的集体指导。或者根据幼儿园的规模以及当地的固有因素,幼儿园要适当考虑调整集体指导的频次。针对部分家长需要的个别指导,幼儿园应该将个别指导的形式变的灵活多样,传统的电话沟通、短信通知以及家庭联络手册都是属于间接性的指导方式,因此,幼儿园应该尽量多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个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

3.指导者专业化。与国外相比,家庭教育指导师在我国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中占有极小的比例。目前,家庭教育指导者主要是幼儿教师。因此,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水平。保证幼儿教师与家长能进行专业的指导。幼儿教师应加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家庭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幼儿园也应该为家园合作培养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资,为家庭教育提供更好的指导,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

总而言之,我国家庭教育的水平还较低,很多家长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无法指定有效教育方案,因此,幼儿园应该积极主动的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协助做好学前幼儿的教育工作。

篇6: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1、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2、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丑小鸭幼儿园对家长的教育工作的指导情况和评价

丑小鸭幼儿园认识到:对家长教育工作的指导,也是实现家园合作的一种形式。许多家长在教育幼儿时常常会觉得束手无策,原因就是缺乏一些理论的指导,而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家长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关于教育幼儿的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丑小鸭幼儿园把属于自己园内的教育特色、教育理念传递给家长,让家长在教育幼儿的同时也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以便使家园合作紧密相连,相互贯穿于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此基础上,丑小鸭幼儿园把自己园内所创立的一些教育方法,通过家庭教育的实践得到检验,促使幼儿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办园质量,这一过程也使幼儿成为了教育的受益者,使教育真正做到是从幼儿自身发展需要出发,是为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而服务的。家庭教育指导是丑小鸭幼儿园开放教育中不容忽视的一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丑小鸭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方式分为个别指导与集体指导两种方式。个别方式是指幼儿园教师与家长间一对一地联系与进行工作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密切家园联系,实现家园同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集体方式是指对家长群体进行工作的方式,如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专题讲座、家教经验交流、各种家教研讨活动、设置家园联系栏(家教园地)、组织面向家长的开放日以及印发有关家教学习资料等等。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必须将集体方式与个别方式有机的结合交替进行,这样才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家庭教育指导的本质是家长认识提高的过程,根本目标是促进幼儿发展。将家庭教育融入幼儿教育范畴,是为了促进幼儿园办园水平提高;增强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感;提高家长对幼儿关心的程度;强化家长教育动机;提高家教素质和家教质量。幼儿园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丑小鸭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情况怎么样?结合我们幼儿园的实际开展情况,我总结了以下几方面:

1、新生家长会

新生家长会一般由园长或各班老师发言,重点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设施、办学理念、办园特色、家长配合工作及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幼儿在园一日活动的内容、作息、家长工作等,从而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增进对幼儿园的可信度,也让家长初步明确幼儿入园后的学习生活情况,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为幼儿入园做好充分的准备。

2、班级家长会

召开班级家长会,一方面使得家长和老师在教育理念上取得了共识,在今后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班级工作,另一面也加强了家长对班级老师的信任。

3、家长开放日

家长开放日是指幼儿园向家长开放,邀请家长来幼儿园观摩班级老师组织的半日活动。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可以使家长从中更具体地了

解到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内容、方法;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知道孩子的发展水平及与伙伴交往的状况,特别是可看到自己的孩子在与同龄幼儿相比较中显示出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有助于家长深入了解孩子,与班级老师合作,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4、家园联系栏、园宣传窗

幼儿园各班门口都设有家园联系栏,一般是向班级家长介绍有关家教的新观念、好经验;卫生保健知识;本周的主题及教育目标、内容;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等。园宣传窗是面向全园家长的,一般是设在幼儿园门口家长接送孩子的必经之处,刊登一些幼儿园活动动态、家庭教育的文章、保健小常识、季节流行病的预防、幼儿用餐食谱等信息,而且会定期更换。

5、家访、电访

家访和电访是家园联系和家庭教育指导的常用的两种重要方式,特别是对一些工作忙碌,不常来幼儿园的家长非常必要。老师通过家访或电访可深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真实情况,了解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并针对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老师还应及时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

6、家委会

丑小鸭幼儿园每年会从各班级中选出几个家委会成员,组成一个家长学校,并定期举行家委会会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挑选一些有效的家教知识进行普及,复印成册,作为家长学校的学习手册发放到班级每位家长的手中。通过家委会的召开,我们可以了解家长的困惑和幼儿园的不足,并及时解决和改正,也向家长提供了较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家园共同进步。

篇7: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家长们望子成才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如果教育方法不当,会导致孩子们产生厌倦学习,不爱上学的心理,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发展。所以认读活动一定要有科学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识字方法。所谓科学认读,是指一种以书面语言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活动或教育模式。幼儿期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帮助儿童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为全语言学习打好基础。科学认读的中心词是“科学”,即以生理学、心理学、脑科学及汉字本身科学性为理论依据,遵循幼儿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幼儿在宽松、和谐、愉悦的生态化的学习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会认读汉字。

那么作为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对幼儿进行科学认读指导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创设环境,提高浓郁的认读兴趣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科学认读活动一定要在积极、学习化的生态环境下进行,让环境成为不说话的影响者,真正发挥教育功能。这里的环境我们分为两种来说。

首先,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富有支持、鼓励的心理环境。家长们要以自身饱满的精神状态,给予幼儿正面的、积极的情绪影响。因为家长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心态,如果家长对科学认读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就会带动幼儿参与的兴致,使教学过程更加活泼,教育目的更易于达成。比如家长可以尝试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不用“学习”这两个字而用孩子们喜欢听的话。如:“我们一起来玩字宝宝游戏吧!他们都想你了……”让孩子们感到学习就是“玩”,没有压力。在科学认读指导中,家长可采用言语激励(“你真能干”、“你能棒”)、动作激励(伸出大拇指、一个满意的微笑)、物质激励(一本书、一个小星星)等方法,充分激发幼儿认读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我很棒”的心态中愉快学习,得到健康的发展。

其次要给孩子们创设一个舒适的,有浓郁书香味的阅读环境。家长可以在家里为孩子开辟一处科学认读、阅读的小天地,有专门的小书柜,提供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墙面上还可以挂上几幅认字挂图,让幼儿多看、多听,随机进行科学认读教育。同时家长还可以时常选择一些优美的儿歌、散文,故事在家里放给幼儿听,增强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另外,家长可以给家里的物品贴上和它相对应的字卡、字条、儿歌等。这样,平时多引导他们去观察,时间长了,孩子们便逐渐记住了与事物相对应的汉字。

二、寓教于乐,开展趣味的认读游戏

我国古代教育家十分提倡通过游戏教学来提高儿童学习的有效性。教育家程颐曾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儿童喜欢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朱熹更主张:在“咏歌舞蹈”的游戏活动中,增强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因此作为家长要抓住这个特点让孩子采取玩乐的形式认读,()他们不但不会觉得累,而且学习的积极性也特别高,在不知不觉中就把字认识了。

孩子们玩乐的形式有很多。有动态的(拍拍手、唱唱歌、跳跳舞等),都可以让幼儿在轻轻松松中认识汉字。例如音乐游戏“找朋友”,家长人手一张食物字宝宝(骨头、鱼、草),幼儿拿着一张动物字宝宝(狗),在歌声中跑到小动物最爱吃的食物面前,然后再换张动物卡片,继续游戏。游戏也有相对静态的,家长和孩子围坐在一起认读的。 如游戏“什么不见了”,家长先出示若干张字卡后,然后藏掉一张,请幼儿说出哪张字宝宝不见了。・・・・・・・・・ 根据汉字的特点,家长可以灵活地设计游戏。对于有些比划简单的.字可以让幼儿用肢体动 作表现出来,如大,小,人等。家长还可以扮演魔术师,在字根上添画一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字。如“日”添画一笔,可以变成“田”、“电”、“旧”、“目”……孩子如果愿意的话,也可以让他们进行添画创造,极大地调动了他们认读汉字的积极性。对于一些比较难的汉字,家长可以用语言进行形象的描述。如“唱”,表示有三张嘴巴张得大大的,其中有两张嘴巴牙齿都露了出来。又如“串”,把中间的一竖当做小棍子,上下两口是两块肉,这样孩子们就能很快把字刻在心里了,比反复认读的效果好得多。

三、走向社会,拓展广阔的认读空间

《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家里,作为家长要多带孩子到周围去走一走,看一看,认认路牌,读读店名。还可以带孩子去附近的超市商场看看,认认标签,读读海报,特别是一些食品和物品的包装袋,上面有鲜艳的文字,家长可以适时地引导幼儿认读。家长还可以做个有心人,回家后和孩子一起把包装袋上的字宝宝剪下来,收集在一起。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在不经意间学会了识字。要是有机会下馆子吃饭,这也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让孩子看看菜单,帮忙点菜。利用节假日,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出去旅游,逛逛公园,认认动物、植物的名称,说说自己的见闻。外出时,家长要善于把握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以次来引导他们认识更多的汉字。如孩子去动物园参观,对动物很感兴趣。这时,你就可以从网上或书上多查询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介绍更多的动物书本给他们,孩子们在主动学习过程中习得了汉字。这些看似“无为”的作为,却有着很大的作用。如果抓住这每一次的教育契机引导幼儿识认其中的汉字,那将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

四、亲子共读,营造良好的认读氛围

幼儿对父母天生就有一种依赖感,他们最喜欢和父母一起讲故事,而且讲过的故事百听不厌。如果父母长期不能满足孩子的需要,以各种理由拒绝他们,孩子们就会有一种失落感,久而久之,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学习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听他们讲述或和他们一起学习,孩子们就会被父母学习的氛围所感染,跟着大人一起学习。因此,利用孩子的这种特点,我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一方面慢慢地养成了爱图书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孩子们也自然地习得许多汉字。当然我这里所指的一起阅读,并不是家长陪同孩子,监督孩子学习,而是真正地参与到孩子的阅读中来,和孩子一起从头学起。

不如选一个天气晴朗的假日,和你的孩子坐在户外草坪上一起念儿歌、讲故事,即使是阴雨天气也不会有影响,在家里放一段轻音乐,大家坐在沙发上,一起和字宝宝做游戏……

篇8: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1. 生活即教育。

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就应该是顺应生活的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活就是教育的根本,它同时有教育的功效,在生活中教育随处可见;第二,生活决定教育内容,生活在变,教育也就在变;第三,教育脱离不了生活,教育和生活两者之间是息息相关的,教育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必须要根据生活去进行教育;第四,教育可以影响生活,好的教育对人的生活会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改变生活。人们往往认为幼儿的教育就是幼儿园老师的教育任务,慢慢的,随着生活的变化,又意识到幼儿教育不单单是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家庭中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当提出“生活即教育”这个理论之后,又慢慢认为对心智不健全的幼儿的教育是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的,不能是只依靠于幼儿园的教育,基于这个,陶先生又提出对幼儿教育的“六大解放”。

2. 社会即学校。

都说学校是半个社会,那么相同的社会也是学校,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校的一切都要延伸到社会中,把社会可以看成是学习的学校,把社会这个大环境看成是教育环境,不仅仅只有学校是教育场所,社会中一切事情都可以对幼儿有着意义非凡的教育意义。虽然说幼儿教育很难实现这一点,但是可以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创造社会环境,老师和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让孩子在社会中感受不同的教育,比如,在幼儿园时,教育幼儿要保护环境、爱护公物;在社会中,孩子坐公交车时,会有年轻的叔叔阿姨给老人和自己让座,也会看到地上有随手扔的垃圾,这些现象都是将孩子带出幼儿园,才能意识到的,可以针对这些现象,告诉幼儿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孩子就会对此有一定的选择和认知,这种影响对幼儿是潜移默化的,比在幼儿园里单纯的只是听老师讲述对错更容易让幼儿记住,从而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教学做合一。

这个理论是生活教育理论中最富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个理论可以得出,幼儿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要先让幼儿自己动脑子想,而不是让老师去按照教学规定去特意教幼儿应该怎么做。

二、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意义

1. 使幼儿的教育内容更为生活化。

社会生活是教育的根本,教育也要根据生活进行,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幼儿教育是以传统的教育方式为主,大多进行死板的说教,没有将幼儿教育和幼儿的生活相结合,其实这个现象是极其普遍的。如果没有将幼儿的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的化,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由于幼儿教育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要根据幼儿的现实生活来进行的,因此幼儿的教育必须结合生活实际,一切幼儿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运用在幼儿教育中,因为幼儿的好奇心比较重,这样可以促进幼儿的求知欲,这可以使幼儿能够对生活和社会了解更多,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要想将幼儿的教育和生活相结合,使教育内容更加生活化,首先就要把幼儿生活中的一切都融入到教育中,可以借助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育。

2. 使幼儿的教育环境更为生活化。

幼儿教育要加强幼儿对社会的接触,因为幼儿期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客观世界的能力比较低,所以仅靠死板的教育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只有将幼儿带到室外,让幼儿在大自然中了解社会,才能使幼儿更好的进行全面的发展。我们可以让大自然成为幼儿的学习场地,给幼儿创造机会去接触大自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春游,或者利用幼儿园的社区环境,让幼儿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增长幼儿的知识面和各方面的能力。

3. 使幼儿的教育环节更为实践化。

陶行知先生的理论特别注重幼儿教育的体验和实践,所以幼儿的教学必须要依靠实际活动,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去获得知识比通过别人的传述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对幼儿来说是更重要的。老师可以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体,给幼儿提供能够动手操作的机会,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此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4. 为幼儿提供自我创造的机会。

在幼儿的教育中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我们要解放幼儿的头脑和双手,不要束缚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和游戏中提高认知和交往能力。幼儿是非常具有创造力的,给他们一张纸,一支笔,他们就可以描绘出他们心中最美妙的世界。

结语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理论对于我们现代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也对幼儿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在注重学校的教育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家庭的教育和生活中对于幼儿的教育所带来的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幼儿教育生活化,确保祖国的花朵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嵇婷婷.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6:379.

[2]殷若怡.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中的指导意义[J].考试周刊,2015,A3:193+77.

[3]冉雪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发[J].新课程学习(上),2014,10:194-195.

篇9:幼儿园对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 课程 模拟实践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批教学研究课题项目(专科教育教学建设研究)”(项目号:13725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25-02

1.前言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高校学前专业为迎合幼儿园课程改革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理论基础课,也是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新型课程,在学前专业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介与桥梁。在高校学前教育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注重学生对理论体系的把握和了解,因而采取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显然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幼师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从理论的综合和指导作用看,它具有鲜明的理论综合性特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看,它又具有强烈的实际操作性要求。因此,课程教学要求教师把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综合运用,对活动主题、目标、内容以及活动过程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教学中,探索一条适合本门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模拟实践教学法。期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解决目前高校学前教育实践教学面临的种种困难。

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学科特征、教学要求及可行性

2.1《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学科特征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关系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工作者专业技能程度的高低,所以,对其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是加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建设,有效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合格幼儿园教师的关键。它与学生的技能训练、见习观察、实习实践等共同构成实践课程体系,在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高的要求。

2.2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介于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之间,是一门融合学前教育理论实践,注重学生实际训练的应用型课程。这门课程在整个学前专业的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际操作性。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对整个课程的活动要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指导。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课程之一,所以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将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具体化为可操作、可应用的知识,指导儿童的发展与教育。模拟实践教学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运用模拟实践教学法不仅是创设一个空间和情境,还要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关键在于教学过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这门专业课中运用模拟实践教学的方法,把实际教学中的角色、工作程序等实施模拟演练,这样无疑就增强了教学的仿真程度,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也能使学生及时自我检查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2.3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学科特征及教学要求,论证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结合实际的案例研究,摸索出模拟实践教学实施的具体步骤,为学前教育专业其他课程的应用型教学研究打下基础。

就本人所在的院校来讲,虽然每学期都会有一周时间让学生去幼儿园见习,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但学生只是去听幼儿园老师上课,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幼儿的真正需要、兴趣点和年龄特征,缺乏幼儿园幼儿教育经验积累的机会,难于把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频繁的幼儿园见习,还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很多幼儿园考虑到本园教育质量问题也常常拒绝大批的见习生进园。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使用模拟教学的方法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改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时可以使课程的形式得到活化,弥补不能进入幼儿园实际教学的不足。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多种能力进行培养,如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是学生在学校认识社会以及进入到工作岗位的一种捷径。

3.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3.1说明意图

在进行课堂授课前,教师要对学生说明通过模拟教学法进行授课的意图,并向学生征求意见,以获得多数学生的支持,开创良好的教学环境。跟学生进行了对此课程的探讨和认识,并且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准备,如“在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下,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科学有效地设计、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模拟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心理准备。

3.2学生组合

在模拟教学课程之前,学生可以自愿进行分组,每组六到七个人,在分组的过程中,尽量选择知识分层的方式,即把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分在一起,每个小组中都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基础的学生,效果更好,教学也会取得实效。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增加互动的机会,使学生小组成员信息的获取与输出的丰富程度大大提高。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成员互相贡献对于具体活动设计的想法与设计思路,互相修正错误的信息,共享有价值的信息,理清模糊的概念,在课程的学习中,成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组织方式。

3.3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领域或者内容作为自己授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如果多组选择同一教学内容,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不同的方法探讨。

比如,可以根据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的一般流程,也根据近些年幼儿园招聘考试的一些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学习的循序渐进性、 考核的可行性, 模拟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促进性等综合因素,可以对原先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设计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情境:给完整方案的活动实施、给目标和素材的活动设计与实施、仅给素材的活动设计与实施, 使学生的学习实现“模仿→迁移→创新” 的螺旋上升。并在每个工作任务中结合一个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关注的专项技能(方法选择的技能、有效维持幼儿注意力的技能、有效追问的技能、兴趣激发的技能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3.4制定教学计划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每小组由自己的小组成员民主推选一名组长,负责召集本小组成员进行教学计划的制定,对教学中的课程进行协商备课,并整理思路进行集体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5进行资料的收集

基于小组成员的认识和了解,小组组长合理对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在自我兴趣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数据的收集和资料整理,制作教育与教学课件等,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准备工作。资料整理过程可以与资料收集过程同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把资料与研究目的不断对照,小组成员能够对刚刚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各方面比对。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能及时发现资料存在的缺陷,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补救。

3.6编写教学教案

学生在基本的积极准备后,应对教学内容继续进行丰富和充实。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编写教学详案,对团队成员准备过程中需要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的探讨,及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使内容丰富,并有着密切的连贯性和衔接性,使教学不仅能与正规课程吻合,也使得整个教学方案详略适当,主次清晰。

3.7对授课进行模拟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了模拟授课,小组成员推选一名学生当老师,其他成员扮演幼儿。在模拟教学开始前,需要向同学澄清和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有关的各种所需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孩子们的态度和表现。教学时间的控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年龄段来灵活安排。这种方式就可以对学生上课的课堂导入、讲述以及提问等各个方面等等进行教学技能的训练。

模拟授课可以检验学生对一堂实际教学课整体把握如何、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教学主题是否突出、教学各阶段转换是否流畅、教学内容设置是否科学等等,并不需要象一堂实际教学课一样上满40分钟,而是需要试课老师对试课的内容有所侧重、删略,突出自己想突出的教学意图、思想、特点。通常时间控制在15分左右。

3.8教学评价

在模拟教学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在学习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通过自我评估,他人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主要的评价的方面包括目标制定方面、内容选择方面和教学环节的衔接等方面,以及语言表达方面等综合评价。在学期结束时应选择最佳表现团队,同时评选出在某项方面表现最为的突出学生,给学生精神和物质奖励。

本文通过探讨《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的学科特征及教学要求,论证模拟实践教学方法在本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通过研究模拟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整个模拟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是真正的主角,每位学生都经历了一系列实践环节,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状态。

参考文献:

[1]李兰芳,张海钟.高校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渗透式实践教学方案简介[J].幼儿教育.2011(15)

[2]范小玲.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1)

[3]史丽君.应用型大学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理论.2010(36)

[4]唐敏,王建华,粘淑玫.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世纪桥.2010(11)

[5]高建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实践创新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

作者简介:

上一篇:五十岁月庆祝国际“三八”妇女节文艺晚会主持词下一篇:体育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