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

2022-12-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强族。自古以来, 国家安全的保障, 国家利益的实现, 战争胜负的角逐, 从来都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精神等各方面实力综合较量的结果。作为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化的巨大潜力不容小觑。从广义的角度、全局的高度, 研究文化国防战略, 不仅是以往战争历史的有益启示, 而且是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

一、文化安全的含义

进入21世纪以后, 国家文化安全研究逐渐深入, 文化安全的概念界定也呈现多向度、多路径和多样性的定义趋势。安全文化就是指主权国家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及其立足于其上的意识形态、社会主要生活模式、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和宗教信仰等重要文化元素不受内外方面的敌对力量的侵害、破坏及颠覆, 进而保证主权国家享有足够充分的文化主权, 拥有与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积极互动和不断创新的文化系统, 并在民族群体之间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文化认同。

二、我国文化安全思想的基本内容

从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地方实践, 到统筹设计全面深化改革宏观安排;从地方的政策举措, 到一国的战略谋划, 面对不同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用一种战略的眼光加以认真的审视和分析。

无论是担任中国地方党政领导人, 还是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家主席, 习近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夯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物质经济基础。积极落实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缩短贫富差距, 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力度, 科学合理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关联。

在新时期新阶段, 我国不断推动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效建构和落实, 一方面, 加强中国共产党对意识形态有关工作的管理,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动摇, 积极有效地保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另一方面,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并把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同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联系起来。

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 我国以一种科学的态度认识和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 对历史传统文化给以切实保护。中华民族精神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国高度重视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我国人民是作为一个共同体存在着的, 所以要努力增强国民的共同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此外, 在对外开放方面, 我国重视对外文化交流在我国对外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积极扩大对外文化开放, 加强顶层设计, 积极制定对外文化策略, 做好对外文化部署。

三、我国安全文化维护战略分析

(一) 增强国家文化安全的忧患意识和捍卫意识

纵观两千多年来世界文明发展史和我国经济文化竞争力的变化史, 可以看出, 从公元元年到1820年, 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 是经济总量最大、文化优势明显、综合国力强盛的国家。但在其后的100多年里, 由于受封建经济和社会制度严重制约, 中国被西方国家赶超, 由“万国来朝”的世界强国变为“停滞的帝国”和“积贫积弱的国家”, 在世界上的地位从大国逐渐边缘化, 不再成为他国崇敬和学习效仿的对象, 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沦为西方列强肆意践踏、强取豪夺的落后的弱势国家。这段历史也让中国人彻底看清了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历史证明, 一个有着强烈文化自信和文化尊严的民族, 才能创造文化大发展的奇迹;一个有着强烈文化忧患意识和捍卫意识的民族, 才有可靠的国家文化安全保证。如今外国文化来势汹汹, 给我国文化带来了很大挑战, 在应对这些挑战时,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从每个公民做起, 时刻关注文化发展态势, 明确外来文化是精华还是糟粕, 抵制其他民族对我们进行文化侵略, 坚决维护文化安全。

从国家角度来看, 我国应该在充分了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国家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在全球化大背景下, 能够引进有益的文化, 以丰富我国文化的形式和内容, 同时又要抵制带有政治性质的文化, 防止文化侵略事件在我国重演。这就需要国家完善文化安全预警系统, 从经济、政治、法律等各方面着手, 制定相关政策, 准确、及时地辨别出外来文化的性质类型, 及早进行防范。文化意识对人地影响是无形而又强大地, 因此维护文化安全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必须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二) 从全局上构筑抵御文化侵蚀的安全防线

构筑文化安全防线, 首先要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力。要按照党的十八大会议要求,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价值观, 融人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在全社会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观。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陶冶,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导力, 使社会主义能够得到普遍认同, 被我国人民牢牢铭记, 并且其指导作用能够得到真正发挥。

其次要强化文化主权意识, 提高抵御文化霸权、捍卫文化主权的自觉性。思想文化阵地的丧失, 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主权意识的淡化。在当前西方思想文化渗透不断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 很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人们的文化主权意识, 使大家充分认清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意义, 充分认清西方文化渗透的险恶用心, 充分认清文化霸权进行文化渗透扩张的现实危险眭, 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抵御文化霸权, 捍卫国家文化主权。

再次要进一步加强文化监管, 努力构筑文化安全机制。坚持一手抓繁荣, 一手抓管理, 严格执行新闻出版管理规定, 依法打击违规违纪出版行为。建立健全信息网络监控机制, 加强互联网管理, 加大对境外反动网站的封堵和境内违规网站的处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问题上绝不含糊, 对盗版以及走私等犯罪行为进行严格管控, 另外也要加大对进口文化产品的审查力度。完善宏观管理和调控机制, 构建以主管部门为主体, 其他部门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管理格局。建立健全文化安全机制, 设置文化安全“警戒线”, 严格、准确地区分外来文化是否有益, 是否危险, 不符合甚至严重侵害和违背国家文化利益的坚决予以拒绝。

(三) 要积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要着眼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安全战略, 积极推进文化法制建设, 在国内, 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法律, 规范文化产业的市场秩序和法治体系, 不仅要从宏观上完备管理机制, 还要具体地对安全监督机制、流通传播机制、安全预警机制和违规追究机制进行完善, 努力营造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良好法治环境和氛围;在国际上, 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 时刻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从国内国外两方面着手, 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四) 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 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相应提高, 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增强国家软实力, 提高文化竞争力。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我国的经济、教育以及科技发展水平还有待发展, 文化产业很不发达, 文化经济的实力比较有限。比如教育产业、智力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方面, 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国的“文化弱势”, 很大程度上也集中体现在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方面。因为文化产业还尚且不够先进, 所以相应的产品、服务和传播等方面的能力必然处于弱势。随着新技术革命兴起和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 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主导力量的趋势已初见端倪。因此, 加速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尽快赶超发达国家, 防止拉大时代差, 这是加强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生产力的战略之举、当务之急。

四、结论

文化安全是发展中始终都存在的一个问题, 面对现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很多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仅仅简单对国家安全问题做了简单的阐述, 对国家所做的一系列举措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然而,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同时也考虑到文化自身的发展, 我们在维护文化安全的时候也不能固步自封, 用绝对的态度拒绝外来文化, 而是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避免文化侵略的基础上, 与国际交流, 充分丰富和发展自己, 坚持改革开放, 用包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摘要:在当今的国家安全中, 文化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 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强化文化安全意识, 从全局上筹谋构筑抵御文化侵蚀的安全防线。人民军队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必须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国家安全文化,维护,战略

参考文献

[1] 白庚胜.增强文化安全意识,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9, 30 (9) :1-4.

[2] 人民日报.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J].新长征, 2012 (1) :32-32.

[3] 郭辉.出版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路径[J].中国出版, 2008 (9) :24-27.

[4] 孟祥军, 邱洁.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4) :10-11.

[5] 邓显超.关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学理论, 2011 (25) :39-41.

上一篇:浅议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下一篇:坚硬厚层顶板弱化前后采场矿压显现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