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高校开展社会捐赠的问题研究

2022-09-11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 学校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张, 高等院校经费捉襟见肘。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所说, “我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 要想满足大家的需要, 就需要不断增加我们的优质教育资源。但是我们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1]政府财力毕竟有限, 学校要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中, 社会捐赠是一项重要的经费来源。国外很多高校在社会捐赠方面的机制比较健全, 有很多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 国外高校捐赠的特点

1.1 捐赠数量巨大

近年来, 国外高校以十分惊人的速度积累财富。例如, 哈佛大学在1 9 9 7年获得100亿美元社会捐赠, 2006年获得5899亿美元。而斯坦福大学获得社会捐赠的数量增幅更快。斯坦福大学2 0 0 3年获得社会捐赠100亿美元, 2005年获得6036亿美元捐款, 名列美国高校获得捐款额排行榜榜首[2]。在国外, 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捐赠等其他筹款, 政府捐赠为很小的一部分。所以, 在国外, 校领导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筹款。纽约大学选举校董会成员的原则是:give money, get money, or get off (捐钱, 找钱, 否则滚蛋) 。

1.2 捐赠形式多样

高校获得的社会捐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直接捐赠, 即通过现金、实物等方式捐赠, 包括个人住房别墅、未开发的土地等固定资产, 书籍、资料和收藏品等有形资产, 以及著作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第二类为“延期捐赠”[3], 即规定捐赠企业不仅通过在高校设立专项奖学金,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公司感情的方式以吸引优秀毕业生到该公司任职, 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学校签订协议, 对学校研究的技术成果享有优先受让权, 从而为捐赠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通过这样一些“双赢”手段, 极大地吸引了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

1.3 捐款管理规范

国外高校内一般都设立专门机构, 聘用专门的人员对社会捐赠进行规范管理, 保证捐赠资金使用的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为了更好地吸引捐赠, 高校还会设专人从事公共信息调查工作, 列出符合捐赠者希望、信任的捐赠项目, 介绍学校捐赠程序等, 通过周到的服务, 尽最大可能争取他们的捐款。

2 我国高校捐赠的现状

2.1 筹款数量少

与国外大学相比, 我们筹集资金的数量有相当大的差距。2 0 0 3年底, 清华大学通过基金会共收入8.0 7亿元人民币。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在1 9 9 8至2 0 0 0年所得捐赠收入为6.5亿元人民币。而且我国高校捐赠的种类比较单一, 主要为现金, 这些捐赠主要用来修缮、更新学校的校舍和实验仪器以及设立奖助学金等。

2.2 高校募捐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高校的经费来源中, 政府拨款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 学校领导一般只注重如何向政府争取更多的款项, 而对社会捐赠不够重视。而且“君子不言利”的思想使得我国一些大学领导在筹款时羞于启齿, 往往等待别人主动捐赠。其实, 在国际上, 大学争取社会捐助已成为一种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

2.3 缺乏政府激励机制

目前, 我国没有形成社会回报机制, 也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去鼓励社会公众向高校捐款。我国的《公益事业捐赠法》中虽然制定了免税制度, 但条件比较苛刻, 只有对法定的公益性组织捐赠才准予扣除相应所得税。根据规定, 如果捐赠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捐赠给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法定的公益性组织, 可以获得扣除相应所得税证明。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类似北大教育基金会这样的法定公益性组织的身份。因此, 如果捐赠企业或个人捐款给其他高校, 那么企业或个人很可能就不能获得扣税证明, 这不仅打击了影响了其他高校获得捐助的机会, 也打击了企业或个人捐款给其他高校的积极性, 从而束缚了其他高校的发展。

3 促进我国高校开展社会捐赠的措施

3.1 捐赠管理规范化

学校建立健全专门的筹资机构负责社会捐赠事务的开展, 培训或聘任专职筹资人员, 以使学校的筹集活动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高校社会捐赠办公室一般可下设有资金管理、风险管理、财务管理、分析调研等机构, 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规范学校捐赠的接受、利用等环节。

3.2 激励措施特定化

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公众对高校进行社会捐赠, 学校专门机构根据不同的募捐需要, 他们会制定不同的方针策略对潜在的捐款者进行动员, 并辅之以一些激励措施, 如可任命为学校董事会成员, 可以参与学校的部分决策, 提供信息共享、科研成果的优先受让权以及对捐款个人荣誉鼓励等。

3.3 政策法规完善化

要规范管理高校开展捐赠活动, 必须建立配套可行的法律政策体制和监督机制, 使捐赠活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第一, 制定有效措施保证捐赠企业和个人能够得到免税等优惠政策, 以促使各类捐赠个人及团体将社会捐赠作为一项常规事务长期而稳定地开展下去。第二, 制定有效措施保证管理机构做到管理透明化、信息公开化。接受捐赠和实施救助必须要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3.4 校友联系密切化

校友历来是高校社会捐赠的主力军。利用校庆、同届毕业生回母校纪念会等重大庆祝活动不仅扩大学校的影响, 也能激发校友对母校的热爱, 以吸引捐赠。学校不仅应注重与在社会上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地位的校友加强联系, 同时也应注重保持与刚刚毕业的新校友的联系。因为新校友可能目前经济能力有限, 但经常的感情交流, 会为将来的募捐创造机会, 在他们有能力的时候才会愿意向母校捐赠。

因此, 我国高校重视社会捐赠的开展, 加强筹措资金的管理, 政府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只有这样, 社会捐助才能真正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一项重要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我国高校的明天才会越来越好!

摘要:高等学校在继续争取增加财政拨款之外, 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将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其中, 社会捐赠是一项重要的经费来源。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政策法规, 加强社会捐赠的管理, 促进高等学校社会捐赠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社会捐赠,高等学校,筹资

参考文献

[1] 央视国际网站.教育部长:教育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投入不够[J], htt p://www.cctv.com/education/20050221/100289.shtml.

[2] 蔡克勇.社会捐赠:一座亟待开发的金矿——高等学校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J].民办教育研究 (双月刊) 2006, 5 (3) :13~14.

[3] 初立萍.社会捐赠:高校经费的重要来源—基于中美比较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6 (5) :62.

上一篇:当代油画艺术教育新亮点——和谐社会的中国现实主义油画下一篇:“一带一路”背景下管理会计应用发展与变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