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资金短缺问题及筹资的思考

2022-12-09

1 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问题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恢复办学发展至今, 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2006年底, 我国民办高校 (含独立学院) 总数达600余所, 在校生超过280多万。

据测算, 我国现在培养一个大学生, 每年成本需要10000元左右。由于民办教育由于在教学质量、学生生源、师资力量等各方面都不及公立高校, 若收取高额学费, 势必会将一些学生排除在校门之外。面对招生的压力, 民办高校一般的年学费在7000-20000元/年左右, 一个大学生的学费仅仅能维持其支出, 对于发展中的民办高校而言, 基本上谈不上什么节余。

随着公办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 民办高校的招生更加困难。由于贫困生就读民办高校, 使得不少民办高校出现了大量拖欠学费的情况。从而加据了依靠学生学费“以生养生”的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困难, 导致了民办高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上不了规模, 上不了档次;又由于高水平的教师需要支付较高的劳动报酬, 受资金的约束, 民办高校在教师的薪酬与福利保障方面远不如公立高校, 使得很多民办高校招聘高水平教师的难度大, 直接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继而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规模, 提高了生均成本。因此, 筹资在很大程度上成了阻碍民办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 解决民办高校的办学资金短缺的对策

解决民办高校的资金“瓶颈”问题, 需要建立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这是民办高校得以健康发展的物质保障。这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 更需要经济上的资助。除了传统的以收取学费为主要的筹资途径外, 民办高校还应从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债务融资及股份制化等方面入手解决筹资问题。

2.1 政府应加大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

《民办教育促进法》指出:“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 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既然是公益事业, 就说明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事实上是一种“公共”行为, 是为政府分担责任的行为。因此, 政府有义务对民办高等教育进行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以日本为例, 由于办学资金问题, 日本私立学校与国立公立学校办学条件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校舍面积、图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为了解决私立大学的经费不足, 提高私立大学的办学水平与教育质量, 日本政府自70年代开始着手解决资助私立大学的问题, 制定了《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 该法专条规定了政府可以拨款补助私立大学的办学经常费用, 补助金额不超过办学经常费用的二分之一。日本政府给予私立大学经常费用的补助正式开始于1970年, 日本政府对于私立大学办学经常费用的补助在7 0年代增长较快, 1980年时达到最高点, 当年补助金占私立大学经常费用总额的29.5%。进入90年代之后, 由于受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影响, 补助金的年增长率较低, 但补助金占私立大学年经常费用总额的比例仍然维持在10%以上。除了拨付补助金这种对私立大学的直接经费资助之外, 政府还以免税、减税措施对私立大学实施间接经费支持。日本政府对私立大学在经费上的资助与支持缓解了私立大学的经费不足状况,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私立大学的办学条件, 维持并促进了私立大学的发展。自7 0年代以来, 日本私立大学的学校数与在校学生数始终占学校与学生总数的70%以上。从日本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 政府的资助是保持民办高等教育具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的实际, 笔者认为政府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支持:

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支持

首先是养老保险金的支持。当前民办高校专职师资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主要是由于民办教师的薪酬及福利与公办高校待遇上的较大差距引起的。政府可以考虑将高校民办教师纳入事业单位范畴, 承担或部分承担民办高校专职教师的基本养老保险金, 使民办教师退休后能享受与公办高校退休教师基本相同的待遇, 在减轻民办高校资金压力的同时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从而促进民办高校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教师队伍。

其次是职称评定上的政策支持。虽然民办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纳入省级高教师职称评定工作范围, 但是, 民办高校主要是以培养运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 因而, 大部分的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来源于社会实践部门, 在职称的评定上, 由于要求职称外语的考试, 把大量的民办高校教师关在了职称评定的门外。在当前许多系列的职称评定如高级工程师、高级会计师等都不要求职称外语的情况下, 民办高校仍然要求同公办一样, 显然不利于民办高校教师的成长, 也不利于民办高校上等级、上层次。所以政府应给予民办高校教师评职称方面的优惠措施, 免除民办高校职称评定的外语要求, 以利于民办高校引进社会“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的“政治组织扶贫”

由于受经费及人力的限制, 民办高校通常没有专职的党务工作者, 工会组织建设不健全, 或者建立了党团组织、工会组织, 但是没有真正地发挥党团组织和工会组织的作用, 同时, 也因为没有专职的政工队伍或政工干部队伍薄弱, 影响了当前形势下的教师政治思想教育, 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政府应选派优秀党务工作者到民办高校, 帮助建立健全党团组织、工会组织, 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内部管理监督, 对民办高校实行“政治组织扶贫”政策, 既有利于贯彻党的方针政策, 加强民办高校的管理, 同时也减轻了民办高校的负担, 一举两得。

政府应给予更宽松的学费收费政策和标准

在当前的情况下, 学费收入是民办高校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收费要受到社会的制约, 价格要受到市场的制约, 学校必须自己进入市场, 自我调节,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政府应给予更宽松的学费收费政策和标准, 以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

民办高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支持

2004年6月8日, 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共同发出《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本意见所指的借款学生是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 (含高职学生) 、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本意见于2004年秋季开学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全面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可见, 这份文件明确了国家助学贷款的范围, 包括所有全日制普通高校。但是, 一些地方教育消费信贷偏向于公立高校学生发放, 没有一视同仁对待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的贫困学生, 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招生,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的资金筹集。因此, 政府应督促金融机构依法给予这些民办学校和他们的学生平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空间。

2.2 积极争取社会捐赠

民办高校应积极拓宽社会捐资渠道, 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和个人捐赠。可以考虑以下的办法:

成立校友会, 加强与校友联系。著名的高校都有校友会, 校友捐赠是高校建设的一大财富来源。走上社会的优秀毕业生, 不仅是对学校的一种广告宣传, 更是学校的一笔巨大财富。学校可通过建立每届优秀毕业生的档案跟踪制度, 随时与他们取得联系, 以加强校友之间的交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校长马克尤道夫教授曾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提到:“筹款是大学校长的一项重要职责……我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花费在联系校友, 处理公共关系和直接为大学筹款上。”

成立专门的筹资机构, 开展社会捐资活动。建立专门的筹资机构, 通过筹资策划, 研究筹资技巧, 以某种名义成立基金会, 以吸收某些个人或机构的资金, 争取更多的社会捐赠。同慈善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 加大民办高校的自身宣传, 争取以最低的筹资成本获取最高额的赞助资金。

兴办校办企业, 扩大社会服务。针对市场需求, 创立校办企业或者提供相应的咨询, 信息共享等服务以扩大收入。通过加强市场调查工作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和学科体系, 培养社会和企业急需紧缺的人才, 积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针对企业的要求动态设置专业, 争取到企业的经费支持, 同时辅助学生的就业工作, 增加学校的社会吸引力。

2.3 积极实现债务融资

《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国家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 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金融机构的行为属于盈利行为, 贷款考虑信贷风险, 它往往需要贷款者提供担保。国家《担保法》、《社会办学条例》明确规定, 民办学校属教育机构, 可以依法管理和使用其财产, 但不得转让或用于担保。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教育机构的财产。因此, 向民办学校发放贷款的大多数银行只能用学费收费权作质押。用学费收费权作质押, 目前在相关法律上无任何规定, 且这些贷款额度普遍较低, 无法满足民办高校对资金的需求。对此, 政府有必要出台民办高校贷款配套法规, 尽快出台有关民办高校财产可以进行抵押的有关规定, 使得金融机构的贷款有法可依。

政府应积极支持和鼓励民办高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通过发行长期债券、信托基金等金融工具融资。同时建议, 国家针对我国高校的发展状况, 建立针对高校的“政策性银行”对高校给予低息、贴息或无息的中长期贷款, 支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4 实现民办高校的股份化运作

股份制化, 一方面可以使民办高校由校董合一向校董分离转化, 从而使董事会和校长各司其职, 学校管理更加科学化。另一方面, 股份制化更有利于吸收资金。大家知道, 企业和集团公司要想做大做强, 上市融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民办高校也可以借鉴。2006年9月7日,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新东方此次发行3000万股, 募集资金规模在1.1 2 5亿美元左右, 开盘后一度较发行价上涨46.7%, 收于20.88美元, 其创办人俞敏洪一夜之间个人资产超过1.2亿美元。尽管它的上市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 但无疑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而且切实可行的筹资方案。同其他行业相比, 笔者认为投资教育风险性低, 稳定性强。因此, 国家应采取更开放的政策, 通过制度创新, 吸引外资发展本国教育, 并对民办高校上市、税收优惠及对提取合理回报等做出明确规定, 鼓励民办高校直接介入资本市场寻求资金。

摘要: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 民办高等教育属于公益事业, 同样也是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但是, 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 办学资金短缺已成为了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 当前民办高校要摆脱资金困难, 需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助, 在银行贷款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并通过社会捐赠、股份化运作、债务融资等手段多渠道解决民办高校办学资金, 以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办教育,资金短缺,政府资助,发展

参考文献

[1]  唐阳.民办高等教育筹资路在何方.光明日报, 2007, 2, 28.

[2]  冰启.民办高校贫困生也应获得助学贷款.东方早报, 2007, 7, 19.

[3]  蒋昕捷.别把民办高校办成私企.中国青年报, 2007, 3, 22.

[4]  应高度重视民办高校贷款存在四大风险.中青在线网, 2007, 2, 5.

[5]  民办高教:期待落实扶持政策.中国教育报, 2006, 4, 2.

上一篇:“营改增”对电力施工企业价值的提升探析下一篇:智能三维虚拟试衣模特仿真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