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为基本面向的经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2-09-11

1 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1]。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形势的发展, 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学以致用、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管理学科高等教育一直沿用“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搞教学、“一支笔, 一张纸”搞科研的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 缺乏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 课程设置几乎没有实验性教学环节, 学校的管理实验室犹如凤毛鳞角, 这与经济管理学科面对的国际大趋势和国内大环境格格不入, 这也是导致高校管理类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根本原因。开始建设经管实验室的院校, 也还多处于建设初期, 实验教学和研究处于初创阶段。以课堂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及对经济管理实验的忽视, 使学生养成只会接受现成的结论习惯, 而不去注意如何提出问题, 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动手能力很差且由于缺少实际体验, 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也难以真正理解掌握、融会贯通。缺乏实验的管理教育, 使得所培养的学生不会实验设计, 不会处理数据, 缺乏创新精神, 面对实际问题信心不足甚至束手无策。在完成学业、踏上社会后, 往往只会用书本上现成的结论解释现象, 而不会对各种问题作出深入的剖析和新的探索, 很难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难以很快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实际工作。因此, 同国外十分重视实验的经济管理教育相比, 应该说, 我们这样的经济管理教育是不完整的、是有严重缺陷的。

2 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改革思路

2.1 构建反映现代制造业真实环境的生产实验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社会对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加大实验和实践环节的教学力度, 加强学生了解、接触和从事实际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已经成为以培养制造业管理人才为导向的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教学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 学生进入工厂往往是参观性的实习, 走马观花, 流于形式。同时, 学生无法体会到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动态、多变的复杂性。构建生产组织实验系统, 可具体体现企业生产系统的复杂性, 模拟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控制与调度, 为学生认知生产组织的复杂性提供了一个仿真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地再现和体验实际工作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 锻炼学生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2.2 整合教育资源

实验教师和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应实行竞聘上岗, 同时以政策为导向, 鼓励理论课教师进入实验课堂。对教师实行流动管理, 对技术人员实行固定管理。在具体运行上, 实验中心向全校公布能开出的实验项目和开课专业, 要求教师竞选实践教学任务, 并提前一个月向实验中心提交开课申请, 由实验中心统一安排或在网上公开让学生选课, 并要求实验教师积极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在学校领导下, 实验中心负责学校国资处统一购置设备的分配、使用, 对实验中心教学人员统一调配使用, 对实验室进行统筹规划建设, 并承担全校的实践教学任务, 负责全校实践教学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的管理与使用等。

为适应新的教学体制, 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保障实践教学顺利的开展, 实验中心应在实验室管理上建立新的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一是成立实践教学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实践教学工作和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问题。二是建立“固定+流动1+流动2”的实验教学中心人员编制, 以实验教学中心人员为基础, 建立由中心固定技术人员、实验课教师、临时参与的理论课教师组成的新的实践教学组织体系, 保障实践教学运行。三是建立新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任课教师的评价包括学生评价、实验中心评价、学校评价、院系评价。四是建立健全具体的责任制, 将实验室建设规划任务落实到各专业教研室, 由各教研室落实到有关开课教师, 并将实验室建设情况与院对教研室的考核和对教师的考核结合起来, 激发和调动中心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3 开展实践教学, 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培养制造业急需的经济管理人才, 良好的制造业现场条件显得尤为重要。过去, 经济管理学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安排在公司和相关企业, 往往统一安排在大一下学期认识实习和大四毕业实习时进行。但由于大一学生基础课程多, 大四学生面临找工作、考研等压力, 并且教师忙于上课和做科研, 所以不可能带学生到一些公司和相关企业去进行现场实践, 现场教学相对减少, 同时, 也走马观花、流于形式, 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针对这种现象, 及时进行了调整和改革, 打破以往只利用大一和大四实习时间进行实践教学的固定模式, 充分利用暑假时间进行实践教学, 专门安排教师带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实践, 增加实践教学的次数和内容, 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确保实践教学的效果。

3 结语

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理顺教学各环节的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只有不断深化经管类实践教学改革, 才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搭建反映制造业真实生产流程的现代生产组织实验系统, 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才能不断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加速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才能造就新时期制造业需要的经管类人才。

摘要: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是目前高校实践教学重点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以培养制造业急需经管人才作为基本面向, 在分析高校经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弊端的基础上, 对其改革思路提出如下建议:构建反映制造业真实生产流程的生产组织实验系统;调整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课程设置, 强调动手能力和整体意识;调整专业实验课实验时间, 充分利用假期时间指导学生进行现场实践教学,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实际应用能力,现代生产组织实验系统

参考文献

[1] 李志荣, 等.经济管理类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的实践与思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5.

[2] 彭峥, 任鹏.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开放的改革与探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06 (1) :46~48.

[3] 任春明, 刘军.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改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10) :76~77.

[4] 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专业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及其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 (6) :1~3.

上一篇:预告登记是债权还是物权下一篇:浅谈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