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2023-02-04

学生管理在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新生事物的民办高校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指导不但受到家长与社会的极大关注也是民办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我们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管理、如何建设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形成良好人格特征的大学生, 推动民办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1 民办院校学生现状总体评价和特征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你的孩子,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他的兴趣爱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就目前高校学生总体而言, 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个性化倾向强烈, 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倾向, 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同时, 他们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个体的学习动机相差悬殊。

(1) 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多数同学在面对现实生活所持有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都是积极向上的, 一贯的奉献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宗旨依然如故, 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一如既往。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 我们也“透视”出许多消极思想: (1) 在社会变革面前的道德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 不少学生陷入困惑和迷茫, 道德观念日趋模糊, 如考试舞弊在不少大学生的心目中不再是那么不光彩的事, 一些大学生在恋爱中缺乏道德责任感, “不求天长地久, 但求曾经拥有”, 寻求感官刺激, 行为轻率。 (2) 在道德评价上采取双重标准。突出表现是以自我为中心;只求权利, 不尽义务;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高, 对自己要求低。

(2) 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低, 学习动机相对悬殊近几年来, 全国民办学院录取最低控制线相对普通院校要低的很多, 有的甚至达到50分的差距, 生源没有普通院校的好;在学历文凭这块甚至不需要分数, 只要通过录取院校组织的入学考试就可以, 这样进入民办二级学院的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差, 甚至个别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同时民办院校的学生的学习动机相对悬殊, 主要表现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珍惜学习机会, 把上民办院校作为一次“补课”, “赶超”的机会, 下苦功夫, 扎实学习, 全面锻炼, 进步相当明显;但另一部分学生依然无动于衷, 浑浑噩噩度日, 在进校后学习没有兴趣、失去动力、自觉性不强、主动性不够、缺乏远大志向。因此民办院校的学生学习差距和动机悬殊相当严重。

2 对策与思考

针对民办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的特殊性, 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时, 要善于把握青年大学生, 特别是民办院校学生的思维模式、行为特点, 熟悉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从而开展针对性的工作。基于此, 教育者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并运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 探索民办院校学生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 坚持“以学生为本”, 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始终是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并不是意味着要放弃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始终负有教育、管理、指导、服务学生的责任, 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 就是要把这种教育、管理和引导的作用发挥得更好、更到位、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 不但不能弱化, 而且更应强化对学生的管理。以学生为本并不意味着迁就学生, 让学生放任自流, 无所顾忌, 而是对我们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用更科学的方法管理学生, 以保证学生沿着健康的轨道成长和发展。

(2) 树立全面的素质教育观, 强化实践环节, 促进学生实践成才。民办院校一般不会定位为学术研究性大学, 而以教学为主, 培养应用型人才。民办院校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但其往往家庭背景好, 实践能力强, 社会活动能力大, 这类学校更容易抛弃应试教育的模式, 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民办院校学生不一定有一流的学习的, 但经过培养和全面的素质教育, 他们可以成为实践的好手。学院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 利用暑期组织了大量社会调研, 开展社会实践;组织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体育团队, 引导学生培养全面素质, 同时活跃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参与一些经济实体的运作, 甚至进行创业, 激发学生潜在素质, 培养学生成才。

(3) 因势利导, 着重养成教育, 提高学习能力。目前, 高校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的忧患意识和对科学教育方式的追求不同程度存在模糊认识, 同时在当前让大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中高等教育功能的发挥出现部分缺失。近几年, 高校着力树立新的教学质量观, 推动专业调查和改造, 实行学分制, 弹性学制配套改革等, 创建良好的学习发展空间, 其目的是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不但求“知”, 更要求“法”, 不但“学好”, 更要“好学”, “会学”, “学活”, 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觉摸索, 研究, 汲取他人成功经验, 形成自身科学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学校的教学改革, 要让大学生达到学会求知一一学会做事一一学会共处一一学会做人的完美结合, 使大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焕发出个体生命所特有的灵气和才情。

3 结语

在民办院校蓬勃发展的今天, 我们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时代紧迫感, 注视新变化, 研究新矛盾, 解决新问题, 探索新思路, 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引导, 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把学生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 有科学文化知识和开拓能力的人, 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同时推动民办院校的发展。

摘要: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状态的特殊性, 着眼于民办院校的学生现状分析, 阐述民办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对学生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和新理念, 重点总结分析若干年来民办院校学生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对策思考。

关键词:学生管理,特殊性,新理念

参考文献

[1]  杨启亮, 米如群, 贺凤兰.大学班主任[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  郑航.班主任:从管理者到指导者[N].中国教育报, 2003, 4, 19 (4) .

[3]  吴彬.论民办二级学院的学生工作http://www.Chinaxgw.com, 2003, 3, 21.

[4]  刘建佳.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的理论创新, http://www.chinaxgw.com, 2003, 3, 21.

[5]  谷良峰.谈新形势下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工作.http://www.Chinaxgw.com, 2003, 3, 21.

[6]  胡坚达, 阮伟华, 吕慈仙.民办二级学院的班级管理实践与探索.宁波大学科技学院学报, 2005, 1, 28.

上一篇:新经济环境下企业财会管理创新问题的探讨下一篇:专科女护生护理操作考试前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