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现状论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业发展现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开始从原来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变成现代化农业技术,而随着农业技术向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变,设施农业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展开探讨。

第一篇:农业发展现状论文

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浅析

摘 要: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设施农业逐渐成为当前农业的重要发展模式,从实践情况来看,设施农业对于农民增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设施农业的发展目前存在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研发能力不强等不完善之处,严重制约设施农业的实施发展。要强化政策引导,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差异化的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对策

设施农业与传统的农业形式相比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是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引领,是市县农业实现快速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具体举措与较好的发展模式。在未来发展中,应该积极进行政策引导,给予设施农业更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设施农业的补贴,解决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关部门在土地流转、资金、政策多方面给予有力的帮扶,促进本地设施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 当前设施农业发展基本现状

1.1 设施农业规模逐渐扩大

随着近年来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设施农业正在朝着更加先进和完善的方向发展,设施农业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大,惠及的农户也越来越多,规模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1.2 设施农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现代农业技术不断成熟,设施农业蓬勃发展,全国的设施农业水平正在逐渐接近世界先进农业国家发展水平。相关技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创新,无土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农业机械层出不穷,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无法适应和满足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整体趋势。在未来积极推进实施农业从业人员农业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转变,不断提升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1.3 设施农业研发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设施农业的研发能力应该不断创新升级。设施农业是当前农业经营主体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要提升设施农业规模化发展,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采用现代化的设施农业管理模式,积极拓宽设施农业发展路径。

2 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设施农业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特点:①设施农业技术高科技化特征日益显著。设施农业不仅使用到先进的无土栽培技术等,甚至连现代通信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也在逐渐推广;②设施农业管理模式越来越规范。我国设有专业部门对设施农业进行管理,各个技术指导站也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③设施农业产品种类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推动了设施农业产品种类的增加,各种非转基因、附加值的农业产品层出不穷;④无土栽培技术不断普及。传统农业主要依靠土壤进行农作物的种植,而设施农业推广无土栽培技术,随着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无土栽培技术将逐步取代土壤栽培方式。

3 加快设施农业发展的有关措施

3.1 政策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农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总体的经济运行,应该对农业发展现状给予足够重视,尤其是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方面。政策制定朝着农业发展方向倾斜,是设施农业发展基础条件。

设施农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进行政策引导,给予设施农业更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设施农业基础设备的补贴力度,解决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在土地、资金等多方面给予精准帮扶,促进本地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起来,为当地百姓造福,为农业现代化服务。

3.2 加强科技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

目前总体看,设施农业发展情况良好,但其中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促进设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应该明确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在植物育种、栽培等相关方面加大科学研发力度,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道路。设施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模式,采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缩影。

3.3 推广差异化发展模式

在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充分结合区位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基础条件,借鉴其它地区发展经验,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发展本地区的设施农业,降低农业发展风险,提高设施农业经济效益。

设施农业是农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同时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为了促进设施农业更好发展,应该积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当地实际农业条件,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普及现代农业技术,让农民掌握基本的設施农业发展技术,推行差异化发展,在充分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设施农业道路,不断提升全国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发展休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答记者问[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9(3):15-17.

[2] 朱炫屹,包函可,宋丽华,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休闲农业内涵式发展的对策建议[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2(6):1-5.

[3] 余华荣,周灿芳,刘序,等.乡村振兴战略下休闲农业供给与需求优化模式——以广东24个省级农业公园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9):20-24.

作者:辛书庆

第二篇: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 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开始从原来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变成现代化农业技术,而随着农业技术向现代化农业技术转变,设施农业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思路;现状

1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类型。从原来的简单结构逐渐演变成复杂结构,同时其功能方面也由原来的单一功能向复杂功能进行演变,管理方式从原来粗放型管理模式逐渐向集约型管理模式进行演变。另外,我国关于对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力度也逐渐变得深入起来,国家对于相关科技项目予以前所未有的重视力度。

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引进一些保护地栽培技术,不过由于受到当时科技的限制,以至于我国设施农业技术发展速度一直都非常缓慢。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不少北方地区已经开始慢慢构建了集风障、简单覆盖以及温室等为一体的技术生产系统。20世纪70年代,我国地膜覆盖技术从日本引进,并在随后的时间里得到了快速推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设施园艺技术慢慢得到了推广,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塑料大棚、日光温室、遮阳网膜等,从而形成了以地膜覆盖、温室以及风障为配套保护,以塑料棚为主的蔬菜生产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大力从国外引进一系列配套栽培技术以及大型连栋温室技术等,从而使得一些反季节性或者超时令的园艺作物得到了较大规模的种植。截至2000年,我国蔬菜栽培、设施园艺面积已超过了210万hm2。

我国在设施园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除了研究出一系列比较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园艺设施之外,同时还在蔬菜、花卉、机械化育苗以及保护地栽培等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突破,不少技术成果都已经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2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含量低

很多发达国家关于工厂农业化方面所走的路线是高科技路线,即高投入、高产出,而我国则由于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以及经济实力较差等,一直以来所采用的技术体系是低能耗路线,对于环境的控制力度较差并且其温室结构也相对简单。在实施栽培管理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都依靠的是经验,具体指标化和数量化的生产标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很多温室种植品种并没有经过严格化筛选,而是直接从一些常规的品种当中筛选出来,缺乏系列化、专用型的温室栽培品种。

2.2 设施装备差

虽然我国设施栽培的面积相对来说比较大,但其装配技术方面一直都处在较低水平。绝大多数设施都比较简单,很多设施仅仅只具备保温、防雨等功能,对于诸多自然因素缺乏抵抗能力,作业空间也相对狭小,在进行机械操作过程中非常不方便,而对于设施内的水、光、温度等更达不到综合调控[1]。

2.3 机械化程度不高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机械化作业的水平较差,在实际生产过程当中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人力,因此,对于劳动力的消耗非常大。当前我国已有的产品机械类型还比较少,而且很多机械产品还都属于小型耕耘机械。

2.4 缺乏运行管理机制

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说,他们不仅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同时还具备将销售、加工、生产等结为一体的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而当前,我国这种管理机制还未建立完善,目前所实施的管理机制依旧主要为粗放型的管理机制。

3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

3.1 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我国应对设施农业的认识提升到战略高度上,对设施农业技术不能盲目引进或者盲目扩大其规模,更不能对其无动于衷。应该对设施农业持以正确的认识态度,同时还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将农业设施的发展列入合理的位置中,正确地引导企业以及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使用设施农业技术。

3.2 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具有着高产出、高投入和高回报等特点,因此,只有当规模化生产形成时,才可以起到良好的品牌效果,从而有利于持续开发和利用资源,并且还可以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对此,各级地方政府不但要搞好规划,同时还需要在政策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并将一些规模较大、前途较好的龙头企业作为端口来进行突破,大力培育出一批具有规模化的农业基地,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

3.2 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只有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使资源优势更好地向经济优势以及市场竞争优势进行转换,进而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速度。因此,需要做好相应的研发工作,尽量解决设施农业生产当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设施农业方面的相关协作技术予以高度重视,并對其他的配套技术展开大力研究,自主性地开发实施农业设备,同时还需搭建相关的农业基础创新机制[2]。

4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也开始从原来的传统农业技术转变到现代化农业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设施农业技术水平发展还比较落后,对此需要加深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并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进而推动我国设施农业化技术水平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 1 ] 蒲宝山,郑回勇,黄语燕,等.我国温室农业设施装备技术发展现状及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4):13-18.

[ 2 ] 赵坤,李晓燕,陈丹凤,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路径探析[J].河套学院论坛,2017,14(3):10-12,23.

(收稿日期:2019-09-29)

作者:孙剑玲

第三篇: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摘 要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伴随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绿地匮乏、生活节奏快等诸多问题的出现,那些温馨、舒适且具有情趣的乡村生活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喜爱。基于此,论述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通过对休闲农业发展较早的国家进行对比,了解自身发展中可提升的空间和不足,提出对乡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关键词 乡村;休闲农业;发展;展望

1 我国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关系

1.1 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通常分布于都市圈或度假区周边,多位于城郊、乡村区域,是利用乡村的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将观光旅游、生活体验、农业生产融合为一体的交叉型产业。作为以农业为基础、休闲为目的、服务为手段、城市游客为目标,将旅游和农业结合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需要融合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在国内尚属于新兴行业,具有起步晚、起点低、潜力大、前景广的特点。

1.2 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

传统农业是我国发展历史最悠久的产业,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传统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相比具有较多不足,例如:生产效率低、农业附加值低、管理水平低、浪费劳动力、产业结构不完善和市场信息不畅通。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依然处于传统农业的阶段。虽然传统农业的耕作方式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方式之一,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提升,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生产的现代化农业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3 休闲农业与传统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关系

休闲农业的发展通常依附于传统农业或现代化农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休闲农业发展于传统农业之后,其中大量留存并融合传统农业的设施和生活、生产方式,使参与者得到体验的同时了解到中国传统农业的历史与文化[1]。随着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当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开展运营管理,不但可以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增加农业附加值,还能为参与者普及现代化农业知识。

2 休闲农业在国内外的发展

2.1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

中国的休闲农业最早出现在台湾地区,20世纪70年代台湾大力扶持休闲农业发展,逐渐显现规模。20世纪80年代后期,深圳首先开展荔枝节,逐渐从最初招商引资为目的的节庆转变为市民参与的采摘节,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8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华夏城乡游”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以农家乐、度假村为代表的乡旅形式大量涌现,乡村旅游得到快速推进。2001年,国家旅游局制定《农村旅游发展指导规范》并公布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候选名单,进一步推动了观光农业的发展。2002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检查标准(试行)》对农业旅游的规范化提供依据。2011年,农业部发布《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作为我国首部与休闲农业相关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农业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目的加快、加强、推进休闲农业的建设。2016年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中提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其中再次提及推进创意休闲农业。这标志着我国乡村休闲农业将会在今后达到新的高度。

2.2 休闲农业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的休闲农业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观光阶段、度假阶段、租赁阶段。

2.2.1 萌芽阶段

20世纪初为休闲农业的萌芽阶段,在当时没有特定的服务设施和服务建筑,参与者只是单纯地到农民家食宿休闲并参与相关农业活动,欣赏田园风光,借此离开城市的喧嚣,在乡村安静舒缓的氛围中得到放松。

2.2.2 观光阶段

20世纪中后期为休闲农业的观光阶段,这不仅仅是对田园风光的欣赏,而逐步出现了以观光为职能的观光农园、观光牧场,它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与乡村的农业生产与农业作物想结合进行经营管理,是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融合与交叉。

2.2.3 度假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度假模式已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涌入,场地管理经营者在场地内大量建设用于休闲、娱乐、养生、住宿的度假类建筑与设施,丰富并扩展了场地内的度假功能[2]。

2.2.4 租赁阶段

租赁阶段属于新型的经营模式,目前主要出现在德国、法国、瑞士、日本等少数国家,以及我国的台湾地区,管理者将大块的土地划分成小块出租给个人、家庭或者团体,让他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对自己的土地进行管理,在使参与者体验性增强的同时,也使经营者增加盈利的同时拥有较稳定的收入来源。

3 休闲农业的运营方式与开发模式

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大中型城市和景区为依托,农业为载体,但在休闲内容中并不局限于农业生产和田园风光,而需要将生活方式、文化体验融于其中。休闲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集体经营型、企业带动型、个体经营型,按照其开发模式可分为乡村田园型、农家乐型、科普教育型、民俗风情型等。

3.1 运营方式

政府主导型是由政府负责出资组织农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地区环境,搭建平台并出台相应互利政策,鼓励并引导企业、個体入驻项目区进行项目运作,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科学的休闲产业发展,提升当地经济效益。

集体经营型是充分利用土地集体所有统一规划的优势,通过产业升级发展休闲农业,带动乡村集体经济的收入。

企业带动型是以在资金、技术、管理、影响力等方面有较强的企业为龙头,由企业提供技术资金、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农户提供农产品和土地资源,形成“企业+农户”的模式,实现规模化经营管理。

个体经营型是以农户为个体,农户利用自家房屋、庭院以及周边的田园景观,吸引周边区域的游客来此消费,提供食宿、娱乐、体验、观光等活动方式,具有价格经济、运营简单、成本低廉、组团经营的特点。

3.2 开发模式

乡村田园型的发展模式以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方式、特色农产品为元素,结合农田、果树、花卉、渔业、牧业等产业开发体验性的休闲旅游项目。

农家乐型的开发模式充分利用乡村的民居,由村民、企業或个人将房屋改造成民宿,是集吃、喝、玩、乐、住、游和购为一体特征。

科普教育型是利用农业园区、农业博物馆等场所,普及农业知识,让人们了解并学习相关农业技术。

民俗风情型是以乡村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传统文化、古老村落相结合开展休闲旅游活动[3]。

4 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与展望

4.1 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休闲农业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休闲农业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科学的规划需要结合当地的现状结合: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农业生态、旅游观光等诸多学科领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深刻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土壤水源、气候条件、区位信息、旅游人群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的信息后才能进行开展规划设计,只有在前期多做工作,做到因地制宜才能避免后期反复调整,并非盲目效仿、没有市场定位、胡乱布局、没有服务配套设施、粗放经营。

4.1.2 专业的管理团队匮乏

当下我国缺乏休闲农业的专业管理团队,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并不健全,导致从业者管理混乱,相关部门协作困难。需要规范团队建设,从农业、观光、住宿、交通、餐饮、娱乐等领域出发建设高水平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对团队下的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整体团队素质。

4.1.3 档次较低,项目雷同

我国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大多从业者因市场导向进入该领域,以规模小、档次低、项目雷同、缺乏品牌影响力的小型农家乐和农场为主。需要逐步加强该领域中的科普教育,增加功能丰富、互动体验感强的活动项目,深度挖掘传统文化、提升休闲农业的品牌知名度。

4.1.4 季节性强,没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传统农业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由于休闲农业在观光体验中受传统农业影响,参与度会随农业的季节性波动,无法拥有稳定的经济效益。需根据不同的季节有针对性的布局,形成四季有景,也可以与农业4.0相结合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解决传统农业中的季节问题,并在不同时节举办不同参与度高、互动性强的活动。

4.1.5 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关于休闲农业的知名品牌数量极少,要实施品牌战略必须在不断追求服务品质的同时积极利用品牌推广的营销手段,利用多种媒介让潜在的消费群体了解、接纳并喜爱该品牌,提升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4.2 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较好,但休闲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中国自然资源丰富,即有高原丘陵又有山川平原,在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有草原、耕地山林等多种自然资源;二是中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民族也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建筑形式;三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环境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市民希望前往环境优越的乡村休闲度假;四是休闲农业具有体验性强的特点,利于和企业、高校合作开展科普教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参与者的协作沟通能力的同时使相关知识得到普及。

4.3 休闲农业实施的措施

4.3.1 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农场

近年大量资本流入休闲农业,尤其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竞争尤为激烈。只有与当地农业资源结合,寻找文化、审美、艺术、娱乐的差异化,行成具有独特文化氛围的空间,让参与者愿在其中参与、体验,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4.3.2 做“小而精”的农场,避免“大而全”

在农场创立初期,若想农场得到发展,首先需要学会如何生存,只有能生存下来,才有可能做大。在土地有限、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眼,尽可能地做到“小而精”,在形成竞争优势后,逐步发展,切勿贪大贪全。

4.3.3 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规划在农场正式建设之前具有重要意义,是对场地的分析与展望,思考如何做、怎样做的一个过程。通过规划制定计划,通过协调分步实施,让农场先运营,再逐步发展,通过资金流的运转减少管理成本和资金压力。

4.3.4 由主导产业带动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有别于大部分休闲旅游项目区,当休闲产业依附于农业时,才被称为休闲农业。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加工业,休闲农业应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勿轻易本末倒置。

4.3.5 提升服务品质,精细化管理

农场的服务可分为传统服务、体验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农场中硬件设施再好,没有完善的服务体系也很难做好。因此,需不断提升管理中的服务,多为人着想,在大方向做好的时候多注意细节。

4.3.6 提高农产品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市场中农产品具有利润低、回报周期长的特点。提升收益率通常有两种措施。第一是大面积高效农业,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降成本、增产量,提升整体质量。第二种做绿色、安全、有机的生态农业,满足部分安全、健康、养生、追求品质的人群需求。此外,可以通过加工、创意,提升产品、延长价值链,再通过休闲农业及其他渠道增加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吕国伟,任国柱,刘芳.美丽乡村:休闲农业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王树进,陈宇峰.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3(9):38-45.

[3]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2):119-124.

(责任编辑:赵中正)

作者:俞志成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师论文下一篇:审计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