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研究与实践

2022-12-29

1 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进入大学基础课程, 是历史的必然。它对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所起到的作用是显著的。根据1997年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 明确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后大学计算机基础在高校基础课程中的地位被确定。我校属于高职高专类院校。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而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并具有熟练操作计算机及在本专业熟练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这样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以及它在信息技术中的位置, 恰恰体现了实现高职教育主要目标的一种具体途径。因此, 重视和加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对提高高职整体教育质量、增加高职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在新形式下进行教学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一直以来研究的课题。总结几年来的教学与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能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因素;加强教师的队伍的建设, 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关键。我们必须克服灌输式教学、被动式学习的模式, 教师要引发学生去学、去想、去品、去闯, 去感受和理解知识。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 还要教会如何学习知识, 让学生具备自己拓宽知识的能力。为此, 根据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我们把它大胆地应用于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最早用于法律、医学及工商管理界的教学领域, 用来教授从业人员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思想、技能及内在原理。“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设立案例教学情境, 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以实际案例作为被剖析的对象, 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学生为中心, 引导学生根据案例与内容指向进行认知、讨论、反思、质疑, 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探索的过程;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下完成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寻求实现途径的教学方法。简单地说, 就是以案例为主线, 在课堂中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 后流传于欧美和其他国家, 多用于管理学科教育。在著名的M B A教学过程中, 案例教学法是一个独特而且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把案例教学法引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是近年来教学工作者们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种新尝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我们采用的是大案例教学法。大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提前设计一个比较大又比较实用的案例, 该案例要基本上包含大纲中要求的所有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 按照教学内容的逐步深化, 将该案例按照所需理论知识分解为若干个部分, 每一部分在上一部分功能完成的基础上, 按照知识的拓展顺序, 增加新的功能, 最终达到案例的完善。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方法有:案例导入法、案例例证法、案例讨论法、案例结尾法, 在大案例教学法中, 采用了案例导入法。案例导入法是指在该课程的开始, 教师将提前设计的案例演示给学生, 通过讲解功能, 提出问题, 使学生在心理上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所了解, 产生期待心理, 从而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

3 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实践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 目前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包含以下内容:

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包括各种典型平台的基本操作, 如D O S, W I N D O W S和U N I X D等;

具备硬件的基本配置和软件的安装能力;

具备常用工具软件 (如消毒软件、数据压缩/解压软件如WINZIP等) 的使用能力;

具备利用W I N D O W S系统工具 (如磁盘清理、磁盘扫描和磁盘碎片整理程序) 改进系统性能的能力;

具备W I N D O W S多媒体工具的操作使用能力;

具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 (WORD 2003) 进行文字、表格、公式、图形、图片等的处理能力;

具备利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E X C E L2003) 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

具备利用制作演示文稿软件 (P O W E R POINT 2003) 进行计算机投影稿的制作编辑能力;

具备利用国际互联网和浏览器 (IE 6.0) 进行信息浏览、检索、下载、能力;

具备利用计算机对等网进行资源共享的能力;

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进行简单的应用程序设计。

根据上述教学目标, 我们在各个主要教学环节施加了案例教学。如在进行W O R D2 0 0 3教学时, 我们首先给出一篇精美的文档, 该文档基本上包含了W O R D的所有操作,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让学生思考所有的设计过程。在理解案例、分析案例过程中,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 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加工来实现,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思路, 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 我们建立了科研小组, 实行集体合作与分工协作相结合的原则。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教学法的实现主要有三个环节:设计教学案例, 组织案例讨论和实现案例并总结。

首先, 设计教学案例。它是整个案例教学法的重点, 需要研究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一、案例必须典型。教学案例要能涵盖课程的绝大部分知识点。二、案例要具有实践性。要求设计的教学案例和现实相吻合, 能够被学生理解。三、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来设计教学案例。四、案例必须具有系统性。对所有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 让它们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以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其次, 组织案例讨论。组织案例讨论旨在分析问题, 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同一个案例, 不同的学生允许提出不同的分析结果和实现方法。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 把案例中的内容与相应的若干理论联系起来, 把抽象的理论应用于具体的实践, 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含义, 掌握具体内容, 达到教学目的的要求。最后, 实现案例与总结。案例经过学生讨论后, 教师要及时做出总结。在学生自己亲自实践的时候, 学生就可以按照课堂上讨论的方案来实现案例。在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中, 小组成员需要互相审核, 互相监督, 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4 案例教学法的客观要求

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熟知专业基础知识, 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而言, 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同时, 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方面进行改善。教师必须深刻地体会和了解知识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更主要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其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充分调动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得知识。此时, 教师的作用要从信息的提供者变为指导者, 是任务或问题的展现者, 是提供学习支架的人。因此,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 学习的主动权应交给学生, 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模式来教学, 更不能采用“机灌式”来教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很强, 一定不能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和动手, 要大胆让学生去探索、去操作, 要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知识,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应用能力。此外, 教师在讲解时注意启发性、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运用好案例教学的能效及功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才能做到“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 才能为学生将来步入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工作、生活和再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 案例教学法总结:它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近几年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目前, 我校同其他高职高专的院校一样, 教师们普遍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所降低。高等学校近几年来逐年扩招, 绝大部分优秀生源进入本科院校学习。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于高考本科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经过中考和高考的层层筛选, 其表象是具备的知识水平低, 其实质是学习能力不足。在大学学习阶段,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传授, 不善于思考, 不习惯把事物联系起来发现问题。尤其是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虽然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不是零, 但他们仅停留在简单的计算机操作上。当他们学习计算机语言的时侯, 显得困难重重, 很难理解教师讲授的专业知识, 更不了解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状况下, 案例教学模式的采用,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决策的能力, 使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实际工作中, 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通过这种教学实践, 学生具有了“实战”的经历, 学生开始勤于思考、善于决策, 变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好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另一方面,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宗旨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幅度增加实训是它发展的必然。案例教学法往往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更重要的是, 对学生而言, 是“做中学”, 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 是自己理解了的能驾御的知识, 因而能立即被用来解决处理类似情境中的现实问题, 以减少学生适应社会的时间, 进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御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 非常适合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此, 在高职高专院校运用“案例”教学法,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摘要:本文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大胆尝试与应用, 对案例教学法的客观要求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潭浩强.把高职的计算机教育推向一个新台阶, 中国教育报.

[2]  扬鸿春.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 中国教育报.

[3]  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 计算机世界报.

上一篇:律师助力新行政诉讼法实施后的法治政府建设下一篇:刍议变式教学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