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墨云班课在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研究

2022-12-30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8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7年底, 中国新增手机网民数5734万, 规模达7.53亿, 由2016年的95.1%提升到97.5%, 其中10-19岁的用户占整体网民的19.6%, 20-29岁的用户占比最高达30%。由此可见青少年占手机网民的近一半, 而他们大多是在校学生, 在这样移动互联普及的时代大环境下, 大学生依赖手机的现象日益凸显出来, 在日常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放下手机, 参与进课堂教学是当今老师最为困惑的问题。“蓝墨云班课”正是在这样的移动互联网大环境下应予而生。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为广大高职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下面就从蓝墨云班课在我校高职数学的教学中实践探索的情况研究展开。

一、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随着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结构较为复杂, 学生的学情也不容乐观, 面对高职学生的学情及课堂教学中的真实现状, 传统教学模式不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职高专教师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各个院校都在积极的开发形式多样的线下的共享课, 但由于这种线上的学习都是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所以收效甚微。而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张卷子定乾坤”的评价体系造成了评价方法单一、不客观的现实。但蓝墨云班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的趣味性、有效性、效果的直观性、实践的可操作性满足了广大学生的现实需求, 根据对任课班级的262名学生的手机终端调查结果, 92%的学生认为对学习有帮助非常好。

二、蓝墨云班课在实践教学中的实施研究

自2017年3月开始使用蓝墨云班课, 先后在不同专业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3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指导学生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学习, 学生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教师在备课阶段做好资源的整合, 可以通过头脑风暴、问卷调查、网络资源链接等活动, 为学生章节的学习创设不同情景, 激发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兴趣, 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有目的, 有收获的, 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活动而获得经验值一举两得。 (2) 课中通过多种活动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授课中蓝墨云班课的使用让手机不再是课堂的“危险品”而是“必需品”。在使用云班课前考察学生出勤都是通过点名或数人的办法, 但因较为耗时所以教师往往会让班长查人数, 但此方法也难免会有疏漏。蓝墨云班课的随时考勤功能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迟到、早退, 旷课等情况明显减少。传统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方式单一, 云班课却可根据高职数学课程中每个知识点的特点来设置头脑风暴、投票问卷、测试活动、小组讨论等等教学活动来组织教学, 不仅增加的课堂的趣味性让更多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 参与的学生可以根据表现给予不同的经验值, 使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3) 高等数学内容抽象, 概念难理解, 对数学基础和运算技巧的要求较高, 而对于学情较为复杂的高职学生而言那就是难上加难。督促学生学习, 检查学生掌握情况总是拿不到第一手资料。借助蓝墨云班课以后学生当堂的练习、课后的作业、甚至章节的测试都可以时时的通过班课传输到教师的手机上, 教师当堂、当天就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第二天的授课提供了可靠、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学生上传的作业也可以按小组上传, 由学生组间互评, 也便于学生相互探讨、学习。这样做的优点有三: (1) 师生互动及时高效, 学生可以快速便捷的解决存在的问题; (2) 因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抄袭作业的情况有所改善。

(4) 蓝墨云班课为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成果提供了可靠的、真实的评价体系。以我校为例, 由于学生结构的变化, 以往的评价方法不再适用目前的学生。经过前期大量的调查研究, 我校的数学类课程从2015年开始实施过程性考核, 学生的最终成绩改为平时考核占50%, 期末试卷考核占50%。平时考核包括课堂出勤及表现、作业、测验等四个方面, 各占25%;期末考试为闭卷考试, 各占总成绩的50%。这种评价方法使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 加强了对学生形成性学习的管理和监督。经过近2年的调查数据发现, 原来期末试卷成绩在整个成绩评定中占大半, 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靠“一纸试卷“,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未做出客观的评价。而过程性评价要求体现学生为评价的主体, 由于过程性评价本身操作程序繁杂、操作工具单一等因素, 前期的考核方式的改革没有能真正起到反馈教学的作用,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使形成的过程性评价不真实, 有失公平。2017年秋季开始, 蓝墨云班课教学开始被使用于课堂之后, 发现该平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还能加强老师和学生在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形式多样教学活动, 更让人惊喜的是, 蓝墨云班课强大的后台数据库, 能够记录所有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 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评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依据。蓝墨云班课还对学生所有参与课堂活动的行为进行量化, 即学习的成果由经验值的积累来反映, 这点和过程性评价非常切合, 简直是为过程性考核量身定做。经过近两年的实践, 我校所有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较明显的提高, 学生也对这种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比较认可。

三、蓝墨云班课实践应用的研究结论

(1)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使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学内容与手机的大战中, 教学内容借助蓝墨云班课这个秘密武器战胜了手机游戏的吸引, 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基于移动信息技术的混合式教学, 教师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为学生设计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学习活动。

学生在课前主要学习陈述性知识, 课堂上教师主要解决程序性知识。课前借助移动互联信息技术实现传统的教学, 即传道授业;在课堂上实现为学生答疑解惑。

学生的角色也由被动接受者向主动探究者、学习者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拥有了更多主动权, 同时对学生自觉性要求也更高。

(2) 提高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的效率。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多种信息教育手段给教学带来便利, 教师的角色逐渐由知识传授者向教学资源开发者、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转变, 学生学习可以通过后台数据被实时记录、跟踪和反馈。教师借助移动平台, 在任何移动设备上轻松管理线上线下的课堂, 随时发送通知、推送资源和开展课堂活动, 积累对学生更为客观和真实的评价依据。

四、蓝墨云班课混合教学方式运用的启示和思考

(1) 让蓝墨云班课成为师生的好帮手, 不要只为签到台。刚开始使用云班课时, 教师和学生会感觉比较新鲜。若教学过程不能加进形式多样的活动, 仅仅是签到、阅读、评分, 学生就会对云班课最初的新鲜感就逐渐消失, 最后班课只成为了签到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教师首先要不断的涉猎和学习新的教学法法和手段, 将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其次, 教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设置合理的教学活动, 吸引学生兴趣,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来才能让教学变得生动起来, 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2) 蓝墨云班课在功能方面仍需加强和改进, 只有其的不断完善才和改进, 才能让其的使用率经久不衰, 为更多的教学工作服务。蓝墨云班课虽然功能强大, 但有些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 如学生在同学期换了班课后, 其原来班级的经验值将被归零, 无法移进新的班课;在活动的设置方式和测试的题型也过于单一, 不能满足多学科的要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蓝墨的进一步完善和解决。蓝墨云班课运用信息化的手段, 将各专业的前沿理论融入教师的教学活动, 坐在自己的课堂上授课的却是全世界的著名教授和学者, 这是传统课堂很难做到的。教学资源和素材分享也让学生看到了学习的希望和未来,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可行的职业规划, 从而让学生带着兴趣主动学习, 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在潜移默化间悄悄养成;教师也从繁重的传道工作中解放出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真正做到授业解惑。手机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第三者”, 而是成了学习路上的“贵人”, 信息技术的运用是现代教育的最佳手段, 它推动了教育的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良和创新,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然趋势就是智慧教育和教学大数据服务将成为主流。

摘要:运用手机智能设备在线上和传统的教学在线下展开教学是混合教学的新模式, 也是信息化教学的一种新方法。用蓝墨云班课来辅助教学,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也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解决传统教学在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反馈、评价标准等不能实时反馈的弊端, 同时也为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蓝墨云班课,混合式教学,过程性考核

参考文献

[1] 吴亮, 陈丽, 苏丽.基于蓝墨云班课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2) :1-7.

[2] 魏敬民, 武美玲.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APP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 (1) ;201-204.

[3] 刘颖华.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等数学课程形成性评价[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8) ;69-72.

上一篇:加热静滴垂体后叶素治疗46例肺结核大咯血的护理观察下一篇:基于区域产业协同视角下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