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适应环境的例子

2022-07-13

第一篇:人适应环境的例子

破坏环境的例子(大全)

破坏环境的例子

破坏环境:由于环境是生态系统的成分之一,它的改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由于破坏环境打破生态环境平衡的例子很多,诸如:湖沼富营养化的形成;日本汞中毒事件;氟化物破坏了臭氧层;阿斯旺水坝生态环境恶化;“六六六”、“DDT”施用后的恶果;地球的“湿室效应”等。

二、破坏植被,以森林为主体的植被是陆地生态平衡的杠杆,地球上由于破坏植被导致的生态灾难最多,如1934年发生在美国西部的黑风暴,毁掉耕地4500余万亩;1963年发生在前苏联农垦区的大风暴,毁田3亿多亩;同样因森林的破坏,使古老的巴比仑文明灭亡;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塔尔平原,因森林破坏沦为沙漠,沙漠面积达65万平方公里;中国黄河流域生态条件的变坏,源于其中上游森林植被的破坏,当今长江将变成第二条黄河;东北林区生态条件变坏,主要原因是对西南林区和东北林区森林的不合理采伐和过度采伐。

三、破坏食物链:破坏食物链打破生态平衡的例子如:因过量捕杀害虫的天敌引发林木病虫害;印度曾大量捕杀水獭使病鱼增多,鱼产量下降;牧业发达的澳大利亚,因牛粪覆盖草地成灾引发蜣螂解救的例子更为新鲜。当然在生物圈内往往是几种诱因并存的。

第二篇: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例子

2000年8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谈到了科技伦理问题。他指出,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自身的能力。但是,科学技术在运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水体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成森林与草原的生态破坏。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在我国2000年底颁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目标,将“国家生态环境安全”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生活中,许多人对“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都感到陌生。那么,何为“国家生态安全”?我国的生态安全形势如何?生态对国家安全到底有何影响?如何筑牢“生态长城”?面对新世纪的环境挑战,这些话题备受关注。

1、减少耗水量:当前我国的水资源的利用,一方面感到水资源紧张,另一方面浪费又很严重.同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许多单位产品耗水量要高得多.耗水量大,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 通过企业的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用水量,一水多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等,都是在实践中被证明了是行之有效的.

所谓“国家生态安全”,是指一国的生存和发展所处的环境不受或少受因生态失衡而导致破坏或威胁的状况。它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基础和载体,深刻影响到国家各领域安全的维护与保障。其在国家安全大局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其与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一样,成为国家安全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世纪的第一天,北京出现浮尘天气,此后几个月内,我国北方多次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今年的三月,两会刚刚结束,几十年罕见的沙尘暴来得更有点让人措手不及。大自然再次以这种独特方式警示人们:必须把维护生态安全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然而,时至今日,谈起维护生态安全的话题,依旧有人不以为然——怎么生态也会有安全之说,难道生态也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吗?事实的确如此。

因为生态问题而危及国家安全的例子古已有之。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楼兰古国,在我国汉代时是一个水草丰美、经济繁荣的文明之邦,也是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的一颗璀璨明珠。但是,随着塔里木河上、中游人口的增多,区域开发活动的加强,楼兰人赖以生存的塔里木河水量急剧减少,甚至经常出现断流,结果导致楼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最终被沙漠所吞噬而亡国。如今,人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探寻古楼兰的文明残迹。

2、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

3、产业结构调整: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是有限的,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然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发展经济,控制污染的作用.关、停、并、转那些耗水量大、污染重、治污代价高的企业.也要对耗水大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减少水稻种植面积,走节水农业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水体、土壤、生物、空气等组成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人类每一次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生态环境各要素的“综合支持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资源匮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沙尘暴„„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突出,不仅对国家的经济、社会生活形成了挑战,而且对国家的安全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正是在此背景下,“国家生态安全”的概念渐渐浮出水面。从20 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世界上许多科学家已经着手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问题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土壤侵蚀、地球基本生物系统的退化和石油储量的枯竭,目前正在威胁着每个国家的安全”。

据调查,全球每年因各种生态灾难所造成的“生态难民”达1000万以上,因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各种冲突也与日俱增。

2000年末,由北约在对南联盟战争中使用贫铀弹而引发的国际风波沸沸扬扬。因贫铀弹而引起的南联盟及其周边国家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使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生态安全与国防安全之间的深刻联系。现实告诉我们,生态恶化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而且直接威胁着国家国防安全。

我国生态安全的现状如何?用一句成语可以概括:危机四伏。国家有关权威部门公布的一些资料表明,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正潜伏着不容忽视的危机———

水资源匮乏,水体污染突出。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000多吨,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贫富不均,华北、西北的一些地区缺水严重。同时,我国主要河流普遍污染,其中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较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主要淡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大气环境恶化。有关部门统计,全国338个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剩余的66.9%都超过二级标准,其中有137个超过三级标准,占统计城市的40.5%。

土壤酸化、盐渍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我国的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5%,土壤酸化程度有增无减;盐渍化土地总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8.5%;1995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0.08公顷左右,在全世界26个人口5000万以上的国家中倒数第三位。

大部分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由于对草地的掠夺式开发,乱开滥垦、过度樵采和长期超载过牧,全国草地面积逐年缩小,草地质量逐渐下降,其中中度退化程度以上的草地达1.3亿公顷,并且每年还以2万平方公里的速度蔓延。

尽管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有所增加,但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仍呈下降趋势,人均积蓄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7,森林的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4、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包括农村生活源、农业面源、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的污染.要解决面源污染比工业污染和大中城市生活污水难度更大,需要通过综合防治和开展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等措施进行控制.

5、开发新水源:我国的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节约潜力不小,需要抓好节水工作,减少浪费,达到降低单位国民生产总值的用水量.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山东华北地区严重缺水有重要作用.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净化海水等可缓解日益紧张的用水压力,但修建水库、开采地下水时要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继续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目前,我国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

海洋环境也不容乐观,1999年我国近岸海域污染严重,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已达46%以上,其中污染最严重的东海海区,劣四类海水比例高达53%。

以上资料表明,我国的生态安全正面临严峻挑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还呈恶化趋势,国家生态安全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

生态环境恶化所产生的危害有多大?先看经济损失。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1986年全国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值为 831.4亿元;“八五”期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破坏加剧,1994年因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4201.6亿元,接近同年 GDP的10%。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测算只是生态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部分间接经济损失,没有包括基因、物种消失等许多难以测算的潜在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估,这种损失远大于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有时为其2-3倍,甚至10倍。

生态破坏加剧了贫困,影响了社会安定。在宁夏、内蒙古一些沙化严重的地区,当地农民被迫远走他乡,成为生态灾民。

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在类型众多的自然灾害中,除了地震、火山活动之外,许多自然灾害都与人类破坏生态密切相关,特别是洪涝、干旱、泥石流、沙尘暴等的频繁发生,可以说是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后果。

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严重的江河断流和污染,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激化,给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物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物种的大量消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进一步削弱了工农业生产的原材料供给能力„„

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的局面还未得到根本扭转,其造成的损失及负面影响还在扩大!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2001年5月底到9月初,在长达105天的时间里,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等14个部委组织的近20家新闻单位的记者行程2万多公里,从东海之滨的长江入海口溯江而上,最终到达位于青藏高原的长江源头区。作为《法制日报》特派本次采访的一名记者,笔者有幸添为其中的一员,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现状进行了一次大扫描。

6、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是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工农业发展规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应与其他规划同时进行. 合理开发还必须根据水的供需状况,实行定额用水,并将地表水、地下水和污水资源统一开发利用,防止地表水源枯竭、地下水位下降,切实做到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 利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作用,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化,促进污水管理及其资源化.为了有效地控制水污染,在管理上应从浓度管理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管理.

第三篇:怎样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发现适应不同的环境是多么重要。作为现代社会的一份子,必须明白一个真理:“适者生存”。

但我所说的适应环境,并不是盲目跟风。

一个人要想在现代社会站稳脚跟,必须要有一个自己的准则。这个准则因人而异。大多数的我们都在学校受了十几年的教育,我们认识到的社会,是充满正能量的,而当我们踏入社会的时候,现实中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失落感。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一味的感叹惆怅,而是面对现实,认识现在的社会。知道它与你想像中的不同,而你处在这样的社会中对自己的要求是什么,你追求梦想的步骤是什么······慢慢地,把自己该做的一步步弄清楚,千万不能乱了阵脚,因为社会很难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所以你只能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更好的适应它。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境况,对自己的真实定位都是必要的。比如说我吧,我以后的目标就是当一名负责任的老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把自己的专业学好,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我相信自己是属于那片讲台的,我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好,所以不论有多少我不知道的规则,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尽过自己的全力就好。难道说,因为现在有很多人走后门,我们就要跟着走吗?

有准则的做自己,闯社会才是我们该做的。

第四篇: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适应环境的杂文随笔

今天,岭南师范学院“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前往信宜双寿小学下乡服务。虽然天下着雨,但是,队员们的热情依然十分高涨。穿过一座座重重叠叠的大山,越过一条条崎岖的山路,终于抵达了双寿小学。初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个偏僻的乡村,我以为自己会害怕,但是,在红土实践队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受到的更多是团结与温暖。下车后,我们分工合作:搬洗物资,打扫寝室卫生、准备午饭,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完成了工作。虽然环境有点艰苦,不像我们在学校、在家那样舒适,吃的东西也没有那么丰富,但我觉得,这正好是体验和锻炼生活的机会。我记得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改变不了环境,就要学会适应环境”。

下午,在教室里召开师生见面会,主要是各班班主任主持,虽然我不是作为班主任,由于非常期待和学生们见面,于是,也出席了这个会议。当我踏进教室的一瞬间,迎来的是一群可爱俏皮、天真活泼的孩子,他们身上充满着阳光气息。由于这群孩子长期生活在偏僻的农村,带着本土的乡村口音,黑黝黝的皮肤显示出他们的坚强。他们比一般的孩子要调皮,到处乱跑、乱爬,我感觉快要管不住他们,害怕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进行。后来,仔细想想,其实,他们也许是长期没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教育落后而养成了坏习惯。

万事开头难,但我坚信,在接下来的十二天中,我们只要用耐心、用爱和真诚,一定会感染到他们,帮助他们端正不良行为,也向他们传播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

第五篇:如何迅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发布时间:2010-8-19 9:04:59文章出处:深圳新闻网作者:

要想在新同事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进入公司的第一周非常重要。有些公司有帮助员工适应新工作环境的政策,比如一带一制度;或是导师制度,即安排某个资深员工来指导你。但这些做法往往都还是不够的不管你是职场老手还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在一个新地方开始一段新的职场生涯都会有压力。要想给你的上司和同事们留下一个好印象,开始工作的最初几周是最重要的。以下是专家们就如何顺利渡过入职头30天给出的一些小窍门。

头大,在新公司怎么混?

当早起的鸟:这听起来很老套,但你会吃惊地发现人们是多么容易忽视这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好建议。在入职的最初几周,每天提前到达办公室,你可以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办理人力资源部和薪酬部门要求办理的诸多入职手续,也能有更多时间探究和了解新的工作环境。当然,这也有助于给你的新上司留下你热心于工作的印象。

多问问题:如果你在某件事上需要帮助,应该毫不犹豫地向周围的人求助。这会让你的上司感觉你有兴趣了解新工作和新公司。更重要的是,你得到的回答将帮助你快速适应新环境。不过,请别忘了社交和职场礼仪。值得注意的是,在刚入职的那些日子别问私人问题。

留意身体语言:你的行为传达出的信息会超乎你的想像。没精打采、皱眉、把手叠在一起、在椅子上前后晃动以及不停地抖动腿,这些姿态可能给人留下你紧张、缺乏自信或对工作漫不经心的印象。你应该保持微笑,不要显得紧张或不安。

乐于倾听:在入职之初,要多听少说。倾听和观察有助于你更多地了解同事和上司以及他们做事的方式。你或许还会无意中听到一些办公室的闲言碎语,请努力要不让自己卷入办公室政治。抱学习心态:做出改变总是困难的,不过一旦进入了新的工作场所,就要做好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和不同的做事方式以及承担新责任的准备。

不急于改变:如果你是去新单位当领导的,请别急着发号施令。正确的做法是,在深思熟虑后对形势作出自己的判断,与下属尽可能多地沟通,让他们慢慢了解你做事情的方法。

适应新公司:了解自己所就职公司的使命及核心价值观,并使自己的目标和期望与其相一致。花些时间去看看公司网站上的“公司简介”或许能有所帮助。

结交朋友:许多企业会组织员工参加各种活动或比赛,以此鼓励员工相互间进行不拘礼节的交流,这是你融入群体的机会。所以,如果你新入职的公司举办智力竞赛或足球比赛,要考虑参加。然而,也别等着公司举办活动才去结交朋友和同事。在喝茶、用自助午餐甚或去饮水机旁接水时就可顺带着把自己介绍给公司同仁。你这样主动搭讪,别人会感觉良好。如果可能,也要主动去接触本部门以外的人,或许你有朝一日想换一个部门工作呢。还有,别忘了与你周围的高层人士建立良好关系。

搞定上司:说实话,与上司的关系是否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会决定你今后工作的成败。要尽早与上司建立起牢靠的职业关系。要搞清楚你应扮演的角色和你对新工作的期待。与上司讨论在工作中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包括一些基本事项,如上司希望你何时到岗,以及希望你多长时间向他汇报一次工作进展。

把上述窍门运用到工作中,用不了多长时间,你就能在新公司站住脚了。

上一篇:融资融券操作说明下一篇:融资担保尽职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