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情感桥梁构建生态课堂——巧用情感原理突破拼音教学难关

2022-09-11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精神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的兴趣, 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可见情感对教学过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对于一年级的新生而言, 他们更易受到情绪的影响, 积极的心理体验对于他们的学习显得更为重要。汉语拼音教学阶段, 留在孩子大脑里的是进入小学进行语文学习的第一记忆, 但拼音字母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抽象和枯燥的, 要让学生在短短的四、五周以内掌握所有的拼音内容, 任务十分艰巨。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拼音将有可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第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让学生心生畏惧, 这对于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学习兴趣与信心是极为不利的。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 拼音是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的符号, 如果给他们赋予人的情感、动作, 学生就会学得主动、积极。因此, 在拼音教学中, 教师要摒弃脱离人文精神的纯技能训练的教学方式, 应该站在关注学生生命发展的高度,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积极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 以情感原理的运用来突破难关, 构建充满活力的生态课堂, 使学生产生“入境始与亲”的感受。

一、引发动机, 形成主动学习期待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这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机。如果学习之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拼音的迫切期待, 就能创设“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激发起学生“我要学”的情感,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

在幼儿园学习时学生很喜欢听故事, 上拼音准备课时, 我就给孩子们讲《驴皮公主》的故事。当孩子们听得入迷时, 我却停了下来。他们迫不及待地催促着:“老师, 后来呢?后来驴皮公主被那个老国王发现了吗?”我笑了笑, 扬起手中的故事书神秘地说:“孩子们, 老师讲的故事就是这本书里写的, 后来怎么样需要你们自己去读。”“可我们不认识字呀!”“这上面每个字都注了拼音, 咱们今天就要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了, 学会了拼音就会认识好多字, 我们就可以阅读有趣的拼音读物, 能了解许多没有看到过, 也没有听到过的事情, 甚至可以去编故事, 写故事。”这样一来, 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表现出对拼音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成功的导入, 能够使学生尽快进入愉悦的情绪状态, 为教学过程创造最佳的情知开端和背景, 使学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 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

二、以生为本, 营造快乐学习氛围

从儿童的心理上看, 初入学的儿童理解能力差, 他们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 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想办法把枯燥乏味的拼音符号置于富有趣味的环境中, 变成贴近生活的直观、形象的东西, 使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 才易于学生接受。因此, 在拼音教学中要遵循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的原则,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画一画、动一动、赛一赛, 使课堂充满童趣, 让快乐充满课堂, 一定能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创设趣味学习情境。

设一个情境, 在情境中学习,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喜闻乐见的。新教材汉语拼音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 随情境图的内容, 由易到难地在图中或图下出现相应的字母、音节、词和短语、句子, 以及儿歌。教师要用心领会编者意图,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 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将拼音学习放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有利于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发展学生的语言。如在进行《z c s》的教学时, 我就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设计了一个童话式的情境:秋天到了, 充满丰收喜悦的小刺猬邀请小朋友去品尝它的劳动成果, 通过“读小刺猬家的门牌号”学习整体认读音节zi、ci、si;通过“帮小刺猬摘果子”的方式学习声母z、c、s;通过“吃果子”的方式拼读z、c、s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这既是童话故事的展开, 又是教学流程的推进。充满人性化的引导,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童话的世界, 成为了童话中的一员, 在动态生成中将学习内容趣味化、学习难点无痕化。这种体会是一般的认知学习活动所不能达到的。

2、尊重学生认知心理, 丰富拼音教学手段。

(1) 设计游戏活动, 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 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好玩爱动的天性, 把游戏融入拼音教学, 是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获得并巩固知识的有效手段。比如开展“小小超市”的活动, 在物品上贴上拼音标签, 请学生逐个认读;“送拼音宝宝回家”的游戏, 请学生给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分类;还有“找朋友”“采蘑菇”“摘苹果”“送信”等很多游戏方法。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使学习成为动口、动手、动心、动情的过程。 (2) 启动多元智能, 运用多感官参与学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每一个人至少有7种不同的“智力中心”, 分别是语言智慧、逻辑数学智慧、视觉空间智慧、肢体运作智慧、音乐智慧、人际智慧、内省智慧。因此, 教师应尝试着用多元智慧理论来指导汉语拼音教学。在课堂上, 不断变换讲课的方法, 从语言到视觉再到音乐等等,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以创新的方式激活孩子不同的智慧, 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 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 (3) 丰富教学呈现方式,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当今这个现代化的时代, 儿童从小就接触到大量的现代化设备, 仅靠“一张嘴、一支粉笔和一本书”的教学呈现方式已经“落伍”了, 汉语拼音的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 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把学生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呈现方式增强拼音学习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 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多元评价, 树立主动学习信心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用富有情感的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1、口头语言评价。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合理、富有感染力, 要给学生以新鲜感,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2、体态语言评价。

跷跷大拇指, 鼓鼓掌, 点点头, 发自内心的微笑, 一个会心的眼神……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赞美和鼓励, 增添学习的动力。

3、开展评比活动。

如争当“小小播音员”“小考官” (学得又快又好的孩子可以领读或抽考其他同学) ;评选“火眼金睛”“顺风耳” (纠错能手) ;评比“最佳搭档” (同桌互相帮助) 等等, 一种成就感会激励学生不断努力。

教学实践证明, 将情感原理运用于拼音教学中, 让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的心理特点, 就能赋予枯燥、抽象的拼音和蔼可亲的面容, 消除低年级小学生对汉语拼音的距离感和畏惧感, 轻松突破拼音教学难关, 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年龄的和谐、轻松、愉快的生态课堂,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让成就感伴随学习的全过程, 让学生一入学就喜欢上拼音, 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 从而热爱语文、亲近我们的母语。

上一篇:一例对咳嗽声敏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下一篇:室内照明设计与灯光环境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