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多元化体系构建研究

2022-12-31

高职院校的中层干部在学校承担着落实高校党委决策、负责教育教学行政后勤管理的重要任务, 起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作用。他们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是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高干部素质, 提升干部能力, 建立起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发展需要的干部培训体系, 是各高职院校党委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现状及原因分析

多年以来,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在教育部、各省教育主管部门的主导下, 围绕各个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安排部署, 开展了各类集中培训, 对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 工作现状

1. 培训不系统, 缺乏高层次培训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有少部分管理干部是由上级相关业务领导和指导部门调训, 其他的中层干部教育培训多数依靠学校内部组织, “请进来”专家讲课由于经费限制等原因, 一是次数少, 二是国内顶级专家几乎是请不到的。

2. 培训内容单一, 无法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集中培训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但是在领导艺术、业务工作等方面就显得不具有针对性, 没法针对正副职、教学行政后勤、中青年干部分类指导, 适用性不强, 学习者兴趣不高。

3. 培训时间短, 作用发挥不明显

因为业务工作繁重等原因, 特别是教学单位的中层干部, 没有大块的充裕时间参加培训, 使得他们接受的教育培训往往是零散的、碎片式的, 在指导工作实践方面发挥作用并不理想。

4. 保障条件不足, 培训工作开展缓慢

高职院校自身缺乏干部培训的师资力量, 干部教育培训经费大都没有专项预算, 培训工作大部分以完成任务为要, 主动研究、特色开展的情况相对少得多。

5. 学习教育走过场, 培训效果差

无论是上级组织的培训还是学校内部组织的培训, 一般都是学过了事, 学和不学一个样, 学好学差一个样。

(二) 原因分析

1. 对高职院校干部培训的规律把握不够

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的研究机构, 缺少对干部教育培训规律的研究, 也没有专门的教育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规划单一, 缺少全面性和系统性。

2. 缺乏培训需求分析, 不能“对症下药”

培训内容结构不合理, 理论、业务、技能培训比例失衡;对按需施教、分类培训缺乏重视;培训与实用相脱节。

3. 培训方式单一, 培训质量不高

在培训方法上, 以宣教为主要形式, 不以学员为中心;培训内容笼统而不具体, 讲究普适性不讲特殊性, 不以学员工作中出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依据。

4. 培训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后续跟踪缺乏

目前的干部培训侧重于抓培训学习过程, 培训后缺乏跟踪管理, 缺少学习考评和奖惩措施, 既无法考量培训的效果, 也不易激发干部学习的内生动力。

基于我们调查发现的问题和分析, 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内部构建适应当前形势的中层干部培训体系尤为重要, 这是改变培训工作无序现状的有效选择。

二、多元化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体系的构建

(一) 培训主体的界定

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的主体主要是学校本身,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会有一些专门的干部培训, 但覆盖面极小, 所以组织开展中层干部培训的具体任务首当其冲应该落在学校党委上。要把学校党委、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的培训对象区分开来, 主动有序组织中层干部培训工作。

(二) 培训平台建设

学校应在上级调训之外, 考虑自身具备的条件下,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主动利用传统课堂教育、实践基地、网络资源搭建固定的自主培训平台。

1. 传统课堂

主要适用于集中培训、轮训, 以专家领导讲课授课的方式, 开展理论宣讲、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 这一类的培训各地各校都是比较有经验的。

2. 实践基地

一是目前全国有一大批条件成熟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可根据需要分批次送出去学习。二是在本地区一般也会有以革命精神、艰苦创业、廉政教育等主题的教育基地, 把培训课堂搬到工作现场、搬到“田间地头”, 既便于干部亲身体验, 又可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三是创造条件让年轻干部到地方、到企业、到其他高校去挂职锻炼, 让干部开阔视野, 提升综合素质。

3. 网络资源

互联网资源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学习便捷, 中央一校五院以及一些教育培训机构都开发了远程教育培训平台, 还有一些科研院所的研究成果, 另外还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资源, 完全可以有针对性地分享资源、组织学习, 即便于学习, 又能够降低培训成本。

4. 师资库建设

一是要发挥党委中心组的作用, 把党委成员纳入到师资库中来, 促进党委书记上讲台、党委委员上讲台、支部书记上讲台;二是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师中发现优秀人才, 让他们发挥理论优势, 开展理论教育;三是关注当地的党校、高校、企业中的专家研究的课题, 有针对性地聘请他们作为授课老师。

(三) 培训内容的选择

1. 注重需求分析

中层干部的业务工作一般都比较多, 开展教育培训就更需要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必须定期开展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中层干部的培训需求, 科学制定培训方案, 师培训的内容真正成为干部需要的。

2. 建设基本理论+业务培训结构

按照德才兼备的任用干部原则, 在开展干部培训时, 也要兼顾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双提升, 师培训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新时期的党和国家的重要理论、政策以及干部的具体业务, 形成“基本理论+业务”的培训内容构架。

(四) 培训效果的评估

要使中层干部的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就必须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学习培训效果评价机制, 在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全程考核干部的学习态度、表现和收效。通过建立年度学分制度、课程考勤制度、述职述学制度、民主测评制度, 使中层干部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切实有效地保证培训质量。

摘要:高职院校通过近些年的内涵建设, 更加重视中层干部教育培训, 但是由于对高职院校干部培训的规律把握不够、缺乏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式单一、评估机制不够完善等原因, 在培训层次、内容、时间、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探索构建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多元化体系, 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需要在培训主体的界定、培训平台建设、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效果的评估等方面科学规划, 实现高职院校中层干部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干部培训,多元化

上一篇:杉木种植技术在广西林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下一篇:从比尔盖茨的理财之道看中学生财商培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