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

2022-05-12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本文从近几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分析入手,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脉络,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四位一体),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和培育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我校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一篇: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

摘 要:如今国家在不断发展,各项建设活动不断推进,安全这一理念在各个行业都得到了重视并贯彻于工作中,高校的化学实验室中由于放置着许多化学药剂,因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若是出现安全事故非常容易在整个实验室内发生持续性的化学反应,故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从安全文化谈起,简述了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价值,并着重分析了安全文化建设的几个方面,希望有助于此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高校;化学实验室

引言:

化学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的一个重要场所,教师的各项科研活动也要依托实验室给予的重要支持,故实验室成了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场所,管理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具体管理中应该尤其重视安全问题,要有严格的化学试剂等的管理制度,还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降低实验室的安全风险,让其更好地为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一、安全文化对于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价值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仅仅依靠安全技术手段以及管理手段不足以完全预防事故的发生,无法做到本质安全化,此时安全文化就正好可以弥补不足[1]。安全文化这种手段是利用引导、教育、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来逐渐提升人的安全素质,让人们能从被动转变为主动,形成“我要安全”的意识。将这一理念运用于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中,一方面能够在全体师生之中树立安全观念,让大家主动提高安全意识。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校内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将正确的安全价值以及作用传递给师生,进而促使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所有的实验都能主动按照规范进行。另一方面,安全文化自身具备着一种精神力量,做好了安全文化建设,能够在无形中对于进行实验的人形成一种隐性的约束力以及引导作用,将安全这种精神观念渗透在人们的思想当中,参与实验的人员在正确思想的引导下会自觉遵守相关规范,对于安全管理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物质文化

这一点主要包含的内容有外部环境以及各项设施,作为安全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其根本保障以及重要基础,就高校化学实验室而言,即指以下两点。第一,实验室的布局,总的来说应遵循科学布局的原则,各种仪器设备应该根据实验产生的污染成都以及危险系数来合理放置在实验室的固定位置[2];实验区域应该单独列出,尤其应该区别于办公区域,各种实验区如合成实验区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区域应该有效分隔开。确保科学的布局能够集中处理所产生的污染物,将实验所带来的污染物以及污染范圍控制在最少。第二,实验室中应该具备的安全防护设施要得到确认,一般来说,化学实验室中必须存在的设备如灭火、喷淋设备,应急报警装置以及急救箱等,都应该确保有足够的数量,并且放置在容易取用的位置,各项提示标志应该醒目,还要定期检查是否掉落或者被污染,存在问题应及时解决,设备也要定期检查,确保都是可用的。

(二)精神文化

很多安全事故的出现都可以归咎于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3],不管是没有按照规范操作,还是没有明确一些设施、药品的使用方式,都是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所以精神文化就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对此首先应该加强宣教活动的开展力度,确保师生都明确了解实验室的一些安全规范。通过高强度的教育活动,如安全教育讲座、视频教育将安全意识植根于所有人的心中,还可以定期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以及安全局技能训练让他们都能主动参与到安全环境的营造中来。其次,安全并不是只停留在实验室中,更要在校内营造出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在校内各处张贴一些标语,或者是以漫画的形式展示一些错误操作方法的危害,让安全文化萦绕在学生周围,不断地从思想上给予学生积极的暗示,将精神文化的作用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助力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三)行为文化

实验室的事故有很多类型,但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有一条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即由于不规范操作所导致的。安全行为文化主要强调的就是这一点,具体是指人们基于特定的安全物质文化所表现出的安全行为,这在化学实验中是一个关键部分。在教学中就应该规定学生的操作,确保学生能在安全的实验环境下完成实验,这也是化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在实验中不仅要规范操作,在遇到一些小问题时也要有应付问题而让自己免受伤害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要对于一些主要的技能反复训练,例如在使用到一些危险试剂时应该如何取用,实验中生成的有害气体应该如何处理等,都需要教师不断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此外,还要让学生明确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危害性是不可逆转的,定期进行安全事故的场景模拟,还可以在课程考核中加入这些内容,让学生切实重视起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四)制度文化

安全制度也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一个要点,首先,在开展此方面的工作时,应该将安全作为主要的前提,以此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实验室中的人员都应该有明确的职责,这样监管工作才能更顺利,安全管理也才能形成科学明确的体系,进而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4]。其次,化学实验室中,化学药品数量很多,而且种类繁杂,不同类型的药品在化学性质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随意放置,很有可能导致药品之间出现化学反应,引发事故,所以对于化学药品应该分类管理,不仅如此,在采购以及具体应用方面也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建立一套严格的规范管理办法,让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学实验室对于一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也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安全文化所强调的人的观念、态度等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帮助,通过良好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引导师生主动约束自己的实验行为,遵守相应的试验规范,让这一管理工作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多了柔性管理,助力此项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谭机永,李萌,胡顺莲,等. 浅谈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J]. 卫生职业教育,2018,v.36;No.494(11):15-16.

[2] 张甜甜. 高校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 科技尚品,2016(7):181-182.

[3] 陈岩,郭贵荣,高先池. 加强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J]. 实验室科学,2018(4):224-226.

[4] 马小思,孙仲颖,徐仲玉,et al.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7(2).

基金项目:2016年校级科研项目: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构建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张华

第二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从近几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分析入手,分析了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梳理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脉络,结合我校实验室管理的特点,提出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四位一体),为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和培育优质的科研成果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该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在我校得到应用,提高了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减少了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

關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与实践

引言

高校实验室有三方面的职能,一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二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的基地,三是社会服务的窗口。为解决好这三方面的实验需求,首先要进行实验室空间的合理布局,人员的合理流动。其次要管理好每个实验室公共环境(水、电、气等)和实验设备及实验环境(耗材、药品、化学品、动物等)的领用与废弃物的处理。为了使得这三方面的需求达到合理有序,不发生或少发生安全事故(这里说的安全包括人身安全、设备安全、以及能够产生安全隐患的实验耗材的发放与处理等),从实验室的布局、设备的维修保养,特别是化学品的使用存放、实验人员的安全防护、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实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到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工作作风等许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体系化思考,建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完善管理的组织方式,建设防范安全事故的硬件建设以及安全意识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安全实验的良好习惯[1]。

一、近年来高校实验事故引发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防护问题,首先是硬件问题,这个问题在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规范中都有硬性的规定(如放火、防盗、防雷击、防腐蚀等),在这里不做过多表述,重点谈一下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电气、机械、辐射、危险化学品和特种仪器设备等,在进行相关实验操作时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安全因素主要是由于实验室管理不善,如管理措施不力,人员培训缺失,实验操作不当或实验安全意识缺乏等,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一旦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将会对人员、财产,甚至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

近几年来,高校实验室引发的事故触目惊心,现就一部分事故的概略原因分析如表1:

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除了实验教学投入长期不足、管理理念更新缓慢及安全教育缺位等不利因素外,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为此各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验特点,探索与校情相适应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特别是要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宣传教育入手,建立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完备,实验制度建设合理,安全教育宣传到位的安全管理和事故的防范体系,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权责分明的安全责任制,探索危险化学品管理和实验废弃物处理新模式。面对形势日益严峻的实验室安全形势,加大投入力度,转变管理理念,认真分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各类问题、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对策,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3]。

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

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涉及到的领域和专业较多,有基本建设的,有实验设备的,有实验参与者的,要使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到位,做到小发生或不发生安全事故,必须将安全管理作为系统工程看待,为此应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的体系建设。

(一)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而构建适合校情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制度的形成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特殊实验的针对性,这个制度要可操作,因为高校实验室的实验是多内容的,因此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制度首先要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教学管理规定》(校教字[2010]74号),《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管理办法》(校实验字〔2012〕)。另一方面每个实验有其特殊性,特别是有安全隐患的化学试剂、化学试剂的用后处理以及动物实验等,这些实验制度的制定要有特殊性,如《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课程项目管理办法》(校教字[2010]69号),《山东中医药大学实验室防火、防盗安全管理办法》(校教字[2010]72号)。另一个问题是形成的制度要有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和处理办法,为此我们建立了应急指挥部,梳理了试验中可能的突发事故,制定了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处理流程图如图1。

(二)组织建设

制度建设完成后,应有相应的组织机构进行实施,因此组织建设是制度落实的保证。为此,我校实验室管理分为三级管理:学校管理层、实验中心层与各二级学院管理、实验指导教师管理层。实验中心为整个安全管理的中心,具体负责全校的实验室安全域管理。为保障实验的顺利与安全运行,在内部成立了若干管理小组,如图2。其中安全保障小组的职责是在中心领导的领导下,协调各学院实验室主任和各实验室的负责人,检查安全隐患,特别是化学有毒物品的处理,动物的安全管理保障,提出改进意见。明确各级人员及其在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4],层层负责,层层落实,从而提高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建立安全日常检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进行整改,不能立即解决的,要与有关职能部门协商解决,并做好详细记录。

(三)硬件建设

由于学生实验的人数较多,整个学校的实验类别较多,为方便统一管理,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新建了统一的实验大楼,并对重要实验室按照国家的安全“三防”要求进行了装修,增加了方法安全风险的措施,如增加自动安防设施,建立了处理实验废液的措施和机制,分离了饲养动物和教学场所,按照实验的内容进行了功能分区。

安全保障小组,在用水用电的管理方面进行不定期的巡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并督促实验室尽快进行改正。不定期的巡查可以减少实验室乱接电线、乱拉插排的现象,让学生注意用电安全。

在易制毒试剂的管理方面,试剂的订购和登记由王集会主任进行统一的管理,一次性耗材,废液桶、枪头、离心管、培养皿,手套口罩,统一订购,按需取用。在易制毒试剂的使用和处理上,由安全管理小组的成员定期巡查,监督学生避免有机试剂胡乱倾倒和丢弃的现象。

在安全设施方面,每層楼的卫生间都有紧急喷淋,需要煎炒等产生有害气体的实验室都配备有通风橱;在个人防护设备上,学生做实验要求佩戴口罩、手套、穿实验服。由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不定期的检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护。

在财产安全管理这方面,实验中心正在建设中的门禁监控系统,在B区2、3、4、5层,A区4层,A区、E区大门口重新安装了摄像头和配套的监控门禁系统,出入上述实验室的楼层需要刷卡,能对学生在实验室的行为进行更多更及时的管理和观察。另一方面,实验中心准备组织灭鼠大扫除,把养鼠的场所全部移往动物楼。将养鼠和做实验的场所分开,能够进行更精细的管理,也能够避免对鼠管控不严导致老鼠乱跑,咬坏设备、电线,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

在安全检查上,由实验中心安全保障小组成员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本学期我们建立了实验中心安全保障小组的微信群,把使用各个科研实验室的学生负责人都加进来,出现了漏水、跳闸、一些设备不好用,以及有机试剂的使用情况,能够及时的上报和交流,大大加快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效率。记录下各个科研实验室的学生负责人,采用学生自查和安全管理小组成员不定期的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室使用安全,进一步降低安全隐患。实验室安全保障小组成员还进行了对各科研实验室易制毒试剂使用情况的调查和耗材使用情况的登记和一次性耗材(废液桶等)的发放。

(四)安全宣传教育

实验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人、一个组织的事,而应该是所有实验的参与者共同的事。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基本具备后,统一思想成为关键,要统一思想,教育不可少。安全问题主要还是人的问题。实验的参与者(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实验室的管理人员,第二类是实验指导人员,第三类是实验者。实验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由试验中心的人员构成,实验的指导者大多是由教师构成,实验的参与者有学生和教师以及社会需要服务的人员。学生实验的特点是重复性大,集中性强,一个实验多轮重复进行,教师参与者一般是由于科研的需要,具有时间长、次数多的特点。为此我们在整个学校分别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全校教师、参与实验的学生分层次,分类别进行实验安全教育。每学年新生入学进行实验安全的统一教育,在每个实验由任课指导教师课前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守则挂在实验室的墙上,每次实验,实验参与者都应该看实验守则5分钟,对于制定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则由学校颁布,到各学院组织集中学习,然后由实验中心负责监管所有的实验参与者执行,做到每个实验的参与者人人懂安全,人人具有防范安全风险的意识,真正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

三、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在“十三五”期间,要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种类和数量在不断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实验室的投入越来越大,实验的开出率越来越高,为此各种实验室安全隐患必须引起高校自身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5],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制定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即制度建设、组织建设、硬件建设和宣传教育,这个四位一体的体系相互关联、硬件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核心、组织建设是灵魂、安全教育是关键。按照这个体系,我校建设了综合实验大楼,按照实验室的功能进行了合理的分区,实验室按实验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从而有效地防止实验室事故的发生,为师生和社会营造一个安全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徐枞巍.实验室是大学基础的基础[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9):1-4.

[2]邵凯隽.实验室安全管理长效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235-237.

[3]张俐,任喜英.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04,(1):250-251.

[4]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探索,2015,(1):280-283.

[5]战永佳,于秀敏,佟庆伟,等.高等学校实验室放射性物品安全管理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117-119.

[5]易困顺,赵邦枝,李名家,等.高校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5):170-173.

作者:虞靖彬 段自超

第三篇: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建设探讨

摘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渗透于教学管理、软件管理及仪器设备管理之中,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坚持环保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呈现出三方面的新特征:实验结果不确定性增多、安全规划复杂性增加和实验事故破坏性超常。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具体表现为仪器设备破损、毒害实验、火灾、爆炸、机电伤人等5种形式。高校需要从硬件管理和软件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

关键词: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安全准入制度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其安全不仅关系到教学人员的安全,还关系到不特定的参与实验人员的安全。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及其安全事故分析

(一)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原则、内容和特征

高校实验室管理包括教学管理、软件管理以及仪器设备管理。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既渗透于上述三项管理之中,又贯穿于高校科研活动和实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一项独立的、不可或缺的实验室管理内容。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坚持环保和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减少实验对环境造成破坏,避免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将实验人员和间接接触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首要内容。

实验室安全管理包括两部分,即实验室安全硬件管理和实验室安全软件管理。前者是指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管理,由此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及时发现实验安全隐患,预防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后者强调安全规章制度、安全责任、安全观念建设,从制度或者思想层面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校实验室的扩张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实验室安全管理呈现出三方面的新特征。

一是高校实验室实验结果不确定性增多。在实验室所开展的实验中,除了少部分实验室属于验证性或者常规性实验之外,大部分实验都是具有探索性的实验。因而,基于实验的探索性与未知性,实验中不确定的因素或者影响因子较多,“实验项目越多或规模越大,不确定性越明显”,进而增加了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复杂性增加。新增加的实验任务对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都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需要在一些高压、超真空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或者需要面临更多的环境问题,如需要科学处理废气、废水或者固体废弃物等。这些新增加的实验任务,无疑增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复杂性。

三是高校实验室实验事故破坏性超常。实验室内部的实验布局较为集中,不同的实验项目混杂在同一个实验室内。如此混杂的实验环境增加了实验安全事故结果的超常性,一旦发生实验安全事故,实验污染会快速扩散到高校实验室周边的环境中去,从而增加次生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

根据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将实验室安全事故划分为三种类型,即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仪器设备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以及自然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具体来说,人为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又包括实验人员操作不当或者疏忽大意造成的安全事故、犯罪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以及敌对分子破坏引发的安全事故。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安全事故,在现实中都可以表现为以下5种形式。

一是仪器设备破损事故。高校实验离不开电源的使用,在一些需要借用电源加热的实验中,一旦突然停电,正在运行的实验仪器设备极其容易受到损坏。

二是毒害实验事故。毒害实验事故一般发生在化学实验中,由于实验人员违反操作规范或者实验仪器老化,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制剂很容易误伤实验人员。而有毒气体也可以对接触人员造成伤害,甚至有的实验人员因为接触毒害的实验物质而死亡。

三是火灾事故。火灾事故的发生多为人为原因。如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吸烟或忘记切断实验室的电源,致使实验仪器设备因长时间通电而产生火灾。

四是爆炸事故。爆炸事故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人员误操作而引燃易燃易爆实验物品,另一方面是由于实验仪器设备的老化,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发现这类故障,从而造成危险物品从实验仪器设备中泄漏出来,遇到高温环境或者接触火花发生爆炸。

五是机电伤人事故。在冲击运动、带电作业或者高速旋转的机械性实验中容易发生机电伤人事故。机电伤人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而机电伤人事故的表现形式为仪器设备挤压或者碰撞伤及仪器旁边的人员,或者仪器设备“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

二、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方面的问题

实验室安全通道被占用。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多为贵重设备,为了保障这些设备不被偷盗,许多高校对实验室门窗和楼道进行了加固,但是这些防盗设施也给实验室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实验人员得不到及时疏散或者无法从门窗逃生,势必会增加人员伤亡。而在事故发生以后,实验仪器设备无法从安全通道顺利搬出实验室,也会造成更为严重的财产损失。

实验室仪器设备防火能力低。一些实验室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老旧的实验室进行了改造,新仪器设备与老实验仪器设备混杂使用。因此,无论是实验室的实体结构还是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其防火能力都较低。

实验室安全建设的资金投入不到位,造成安全设施陈旧,无法应对发生的实验安全事故。尽管高校实验室遵守消防管理规定,在实验室创建初期购买了消防设备,但是许多高校实验室却不对这些消防设备的维护增加投入。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已过年检期限的消防设备仍被实验室使用,消防设备形同虚设。

(二)软件方面的问题

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淡薄。高校实验室主要用于教学实验,其安全问题并“不像生产企业那么直观和突出”,因而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实验室管理人员还是实验人员,他们的安全意识都很薄弱。

安全管理制度缺乏整体考量。从安全管理的整体性出发,一些高校只注意到消防安全或者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的问题,而没有注意到实验环境安全的问题。进一步来说,目前大部分高校仍没有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整体性意识,没有将环境安全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没有从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体制不顺畅。由于“没有落实法定代表人是单位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因而无法从全校安全管理的整体出发确立领导体制。同时,在这种领导体制下,实验室没有配备具有专业管理技能的安全员,导致保卫工作人员难以发现实验室安全隐患,从而排除隐患。

三、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硬件建设

畅通实验室安全通道。管理人员应平衡实验室仪器设备防盗与安全事故预防之间的关系,清除消防安全通道上的障碍物,对于门窗的加固材料应选取既防盗又符合消防安全的材料,一旦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实验人员可以通过门窗进行逃生,或者将贵重的实验仪器设备搬离实验室。对于实验室走廊、楼道放置的障碍物应及时清除。

增强实验室及其仪器设备的防火能力。加强对年代较为久远的实验室的改造,拆除私接的电源,对实验室的外墙、内墙结构进行改造,提高其防火、防灾的能力。对于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改造的方式增强防火能力,或将旧的仪器设备及时处理掉,实现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预警能力。增加对消防安全设施的后期维护力度,保障消防设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此外,还需要增加实验室环保的资金投入,减少实验对环境的污染。

(二)加强软件建设

增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首先,增强教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实验教师应在教学工作中编写实验安全的宣传稿,规范实验仪器设备操作的流程,同时针对实验中接触到的化学药品、化学试剂,详细讲解其危害性。其次,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对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学生进行安全培训。

在制定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时,对安全管理进行整体把握。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和环保的理念,两者并重。要注重考察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趋利避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高校实验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作为规范的体系,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是明确安全管理责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准入材料汇编和学习培训考核,并签订安全承诺书”。形成校长一院长一实验室管理员三级管理体制,将实验室安全工作任务直接与校长的工作连接,每一级的管理人员签订安全承诺书。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每个实验室配备专门的安全员,提升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效益。

作者:姜虹

上一篇:大学生暑假实践论文下一篇:形势与政策贸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