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

2022-04-18

为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消防主管部门于2009年出台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高校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检查等作了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领导作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工作格外重视,在人员配置、资金配置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 篇1: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途径研究

(武汉大学保卫部,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 实验室是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明显比实验室的建设滞后。鉴于此,分析了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再进一步提出应对建议。

[关 键 詞]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据调查,高校实验室火灾的成因来自人、物、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其中由不当行为所致的火灾占80%以上,而在环境方面,电气火灾的占比达37.1%,这无疑给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此,笔者结合相关知识,浅析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必要性与实践途径。

一、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实验室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但这一区域存在的火灾隐患尤其多,其中常见的原因包括:一是人的消防安全意识薄弱或缺乏消防常识,在实验操作中缺乏自我约束,再加上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管不力,便可能直接引发火灾,如此不仅会对实验室的贵重仪器设备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还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如2002年9月,南京一高校理化实验室因人员违规操作实验而引发火灾,事故导致整栋实验楼烧毁。二是实验室的设备众多,且一些实验极具危险性,则一旦实验环境中存在不安全条件,便可能引发火灾,其中主要表现在用电环境、消防设施和配套设施环境等方面。三是实验室的特殊性要求正确摆放和使用实验物品,特别是一些危险的化学品,一旦存放和使用不当,便极有可能引发火灾。四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保证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的重要条件,但我国高校在消防安全制度的建设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制度的建设不完善或可操作性差等,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难度。总之,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是一项迫切又十分必要的工作,其应与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保持同步。

二、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实践途径

鉴于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在实验室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笔者提出如下实践途径:

(一)部门监管与全员参与

结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法》,编制《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汇编》和《实验室安全实施细则与操作规程汇编》,以保证高校實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系统化与可操作性。此外,从宏观上,赋予实验室及监管部门检查与评估职能,并明确其在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中的责任;从微观上,确定校领导和每一级人员的消防安全责任,坚决执行“使用人负责、拥有人负责、主管人负责”的管理原则,并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

(二)明确消防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责

在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中,管理部门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结合《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完善的实验室消防安全评估体系,并定期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违反规定的进行通报及责令其整改,同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二是重视消防安全检查,其中常见的检查形式包括日常巡检、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等,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

(三)重视消防安全教育

全员消防安全素质的提高是改善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局面的根本所在,在《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约束下,组织全校师生参与实验室消防安全教育,具体实现途径包括:一是开展实验室消防安全宣传,比如组建学生消防科普社团或开展“416防灾日”和“119消防日”等主题活动,以提高高校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二是开设实验室消防安全课程和举办专题讲座,以保证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能按规定开展实验活动。

(四)重视实验室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实验室消防安全标准主要包括实验室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标准、实验室运行规范和操作规范等,具体如下:一是以实验室的性质为依据来制定消防安全设施的配置标准和安全疏散标准,注意做好危险设备和物品的警示标识。二是实验室开放力度的增加要求进一步完善其运行规范,比如推行准入制度和信誉制度,每一位申请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应通过网上安全考试,其中申请进入危险性实验室的学生应通过现场考核。三是针对实验室的不同性质,提供给每一位操作人员完整的设备操作指南,并从中提示应急处理程序、操作风险等。

(五)创建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鉴于高校实验室点多、面广的特点,外加专职管理人员的缺口较大,则建议推行实验室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即以消防安全评估结果为依据,将实验室的房间分成若干个消防安全等级,并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此外,在校园网络下,创建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系统。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高校实验室的良性发展,应重视对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的研究,从制度建设、人员管理和管理技术更新等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

参考文献:

[1]李广艳.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278-282.

[2]靳力鼎,王玉婷.微信公众平台环境下的高校实验室消防教育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16(2):34-35.

作者:刘斌

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 篇2:

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探索

为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国家消防主管部门于2009年出台了《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对高校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安全管理、消防设施维护、消防安全检查等作了明确要求。近年来,高校领导作为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消防工作格外重视,在人员配置、资金配置等方面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是,有些高校对消防设施使用管理不够重视,消防验收合格后,忽视了消防设备的维护保养,导致消防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有些高校消控室值班员更换频繁、业务素质差,操作程序不熟悉,部分消防管理员专业技术能力弱,消防设施运行中难以发现问题,消防监管量大,人员严重不足。由于消防工作专业性强、设备复杂度高,传统的消防管理方法相对落后,使得高校内特别是实验室消防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高校安全带来了极大隐患。因此,运用高科技、新技术来拓展消防安全管理,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手段和模式,以解决实验室消防安全隐患,使实验室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已经成为必须解决的难题。本文试着从消防安全隐患、消防安全管理等两个方面进行探索分析。

一、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隐患分析

(一)消防设施维保不到位

高校在建设实验室时,一般都能按照《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各项消防法规建设比较规范完善的建筑消防系统,并通过消防验收。但是建成投入使用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运营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消防设备缺失、消防设施故障损坏不能运行等,致使消防系统不能处于准工作状态,无法发挥火灾报警职能和灭火自救功能。

传统的单位消防设施管理模式,一般按照消防设施管理要求并结合单位实际,层层分解消防安全责任,制定设施定期巡检、消防安全检查、设施维修保养、设施定期检测等管理制度;相关消防设施责任部门依据制度制定设施巡查、检查、维修保养、检测计划;相关领导依据计划安排设施巡查、检查、维保、检测等作业活动,再采用消防安全检查和消防安全评估方式进行抽查。

由于建筑内消防设施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加上各类检查作业、维保作业、检测作业都需要在设施现场进行,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及时作出详尽的设施管理计划和保质保量落实计划成为一个大难题。实际操作中往往是将各类工作计划简化成提出工作需求,计划现场执行人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对设施进行检查维保作业,设施维保质量往往得不到保证,致使消防系统故障频发,影响防火灭火职能正常发挥。

(二)人力资源隐患

消防工作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要求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消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自动报警值班人员、消防设备操作人员、消防安全检查人员等必须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取得相应职业上岗证书,持证上岗。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技术人员流动和消防专业人员技术能力欠缺,高校实验室往往不能保证一线消防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达到相关要求,给相关日常消防管理工作带来隐患。

(三)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高校做实验往往需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气体,这些易燃易爆品存放、使用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关系着实验室消防安全,也是高校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较为常见的原因之一。

实验室管理人员一般重视实验设备日常管理,对消防设施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实验室使用人员数量众多,普遍欠缺消防基础知识。实验室管理和使用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日常工作中对于实验室使用到的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和管理比较随意,不能严格执行相关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规范,从而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

二、高校實验室消防安全管理探究

针对高校实验室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传统粗放式消防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消防管理发展需求,因此,应引入物联网技术对传统消防管理模式进行变革,在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中将“人工管理”管理模式转变为“机器管理”模式,解决人为管理可能带来计划制定不到位、计划执行不到位、管理效率低下、消防系统设施运行状态难以量化等问题,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切实提升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一)建立消防设施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消防物联网的应用提高了现代建筑的安全性、消防系统的有效性,解决了消防单位监管难、消防系统疏于管理的问题,让消防设备能够真正起到探测、扑救的作用,改进了消防设施管理和监管服务的方式,提高了单位自身消防管理水平。利用计算机智能大数据技术,建立智能消防设施运营管理系统,可全面智能监视单位消防系统内各类设施的运营状态和相关人员日常作业状态数据,及时发现设施异常和人员作业异常,从而为单位评估消防安全状态提供一手准确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保障实验室的消防安全。

智能消防设施运营管理系统,是在计算机内建立单位消防系统模型和各类管理制度、规章模型,系统按照管理制度自动发出各类设施检查维保任务指令,并收集现场任务执行结果数据和消防系统运行动态状态数据,软件系统将任务结果与任务目标智能比对,从而快速获取任务执行和设施运行状态中的偏差,经分析判断后及时发出对应的预警指令。

现场作业人员在现场作业时采用手持终端采集现场作业数据信息,不仅能够提高现场采集作业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能杜绝传统使用“纸笔记录”方式可能存在的作业信息造假现象,为消防大数据分析提供真实的基础数据。系统可对人员现场作业实施有效监管,督促作业人员提高现场作业质量,进而确保消防设施正常运行。

(二)对消防从业人员资质进行监管

单位消防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是消防管理相关从业人员和消防技术服务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和技能。消防设施运营系统资源管理模块应实时监控单位消防相关人员和承担技术服务的单位资质和培训考核情况,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单位和人员的作业结果,系统会及时给予报警。单位自动消防值班人员、设施操作、巡检人员应具备消防行业特种技能初级证书,维修人员应具备消防行业特种技能高级技能以上证书,安全管理人应具备一级注册工程师证书;承担消防设施维修保养、检测、评估的单位应具备消防技术服务相应级别的资质证书。

(三)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全员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设施运营系统人员培训模块可以管理单位的消防演习、消防培训、考评等日常工作状态,并评估实验室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效果。作为消防重点部位,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应接受每年不少于两次的消防安全培训,参加单位消防安全演练,明确自身的消防职责,做到“三懂四会”,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在班前、班后对本岗位消防安全进行检查。人员使用实验室前应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并在实验过程中接受实验室管理员的消防安全巡查监督。只有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警钟长鸣,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风险,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三、结语

实验室是高校学生进行本学科研究、学习知识、研究知识的地方,学校重点实验室更是出科研成果的重要场所。实验室消防安全问题是日常管理的重点。本文从安全隐患分析、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分析。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需要在确保人力资源配置基础上,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在高科技视角下进行探索,建立消防设施运营管理系统,运用物联网、消防大数据、现场采集等技术手段,提升实验室消防整体安全性水平,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有序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王虹

实验室消防安全论文 篇3:

浅谈医学院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摘 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高校火灾隐患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趋势,消防工作日显突出。本文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实验室校消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验室火灾预防的有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学院校 实验室 消防 预防措施

引言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创建良好育人环境的基础,是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高校实验室,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实验室中,物品储藏、存放、使用中涉及到种类繁多的化学试剂,甚至还涉及一部分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部分实验要求在高温、高压、超低温、真空、高转速等特殊条件下进行。同时,医学院校的实验室还具有人员流动性大、存放贵重仪器设备和重要技术资料等特点 ,使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状况更加复杂。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各类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科研实验仪器设备不断增加,火灾的隐患也随之增大。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分析医学院校实验室消防安全的新情况,探讨适应新形势的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对策是非常必要和十分紧迫的。

1 医学院校实验室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不够

医学院校通常将主要精力投放于教学、科研方面,忽视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对火灾隐患认识不充分,认为消防工作与教育、教学质量无关,从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或只将消防安全挂在嘴边,流于形式,检查不够严格和彻底,消防安全责任没有落到实处、没有落实到人。部分单位虽然签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书,但没有针对性,没有把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岗位和人员,对履行消防职责情况检查不及时、考评不严格、奖惩不分明。

1.2 思想麻痹、消防意识淡薄

由于近几年国家对高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硬件设施,如房间的装修和设施的改造,报警设备的安装,电力的增容,仪器设备的更新等,极大地减弱了发生火灾事故隐患的根源。但也引发了对硬件设施的依懒性和麻痹思想。如忘记关闭电源,致使设备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极易引起火灾;或对仪器设备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造成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火灾。部分实验室拥挤,一边是做实验用的实验台,存放着甲醛、丙酮、乙醚等化学试剂,另一边是电脑、微波炉、电冰箱,周边还放置着二氧化碳瓶,这些都是引起火灾的危险因素。

1.3 仪器设备集中,布局不合理

一些实验室在建造时由于考虑得不够充分,在交付使用后,存在种种问题,如:实验室的墙壁插孔预留不够,在实验操作中用插线板作为代替,有时要用到多个插线板,遇到大功率的设备时,容易造成短路;实验室用房紧张,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不能严格做到分开存放,导致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不够。实验室要求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计算机、精密仪器要求干净整洁;电热水器、电冰箱等电器设备启动时电器打火形成着火源;这三种相互抵触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不能在同一室使用。

1.4 管理机制不完善,防范措施不到位

部分医学院校的消防组织机构不健全 ,消防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消防工作定期评议制度未建立;部分院校没有成立义务消防组织,或义务消防组织成立起来了但没有开展活动,使得义务消防组织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制定灭火方案和应急疏散预案,没有按照公安部《第61号令》的要求每半年组织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

1.5 实验室人员复杂、流动性大

医学院校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教师和学生均要根据课程安排 ,进入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许多实验室都向有关研究部门开放,进入实验室的流动人员组成复杂、人数多,其中任何一个人在防火安全上的不规范行为都有可能引发火灾,从而大大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2 实验室火灾预防措施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管理对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有着重要的意义。认真落实高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学校的基本责任,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体现。针对医学院校实验室的消防安全特征和管理现状,其相对的管理对策应突出“以人为本、预防为先”的思想,着重在校园内营造消防安全氛围,增强全员的消防安全观念,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大力抓好安全基础性工作,在加强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

2.1 提高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医学院校是高级医学人才的摇篮,大学生们的身上寄托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人民群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对象。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的损失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学校、学院领导务必从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重新认识消防工作的重要性,从人力、物力两方面给予消防安全管理部门最大的支持。

2.2 加强实验室的设备和药品管理

医学院校实验室的设备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避免成为燃烧、爆炸的危险源头。易发生火灾的一起设备要有相应的检测灭火系统作为保障。实验室的药品管理应做到控制药品的存放数量;对防热、防震、防压的药品按特性做出具体的管理规定;剩余或暂时不用的药品要妥善保管和处理;电冰箱不能储存易燃品。

2.3 安装火灾报警设备

加强重点部位的报警设施、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的建设,使之在日常的消防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实际效能。对安装完成的报警设施、视频监控设施、消防设施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

2.4 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健全定期检查评议制度,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各实验室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以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要确定消防安全的重点部位 ,并根据各部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重点管理和监督。结合医学院校实验室自身实际,制订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适时开展灭火和疏散演练;加强学校师生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师生自我防范和逃生自救能力,与此同时,结合演练情况,学校及时修改和完善预案内容。

总之,医学院校实验室防火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要求实验室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要端正态度,负起责任,常抓不懈,努力减少各种不安全因素,消除火灾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

参考文献

[1] 夏恪昌.浅谈高校实验室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咸宁学院学报,2008,28(4):164-165.

[2] 谢武平.论高校消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科技信息,2011,28(8):385-385.

[3] 刘健.高校实验室火灾成因及预防.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21(11):47-49.

[4] 王广利,王赞.谈如何强化医学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辽宁高职学报,2008,10(12):107-109.

作者:王松 王希

上一篇:法院指导性案例论文下一篇:电视剧喜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