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机制的规范化研究

2023-02-22

伴随着“两孩”和人口老龄化时代来临, 中国家庭服务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几十年来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大量人口需要就业, 其中一部分群体进入了门槛较低的家庭服务业。而家政服务中介机构整体上呈现小、散、乱的粗放经营状态, 相当多的机构仅起到中介作用, 既缺乏对家庭服务员本人的了解, 又很少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后续监管。无论是制度层面还是实践中, 都缺乏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机制。以上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进入市场的家庭服务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 劳雇双方关系紧张, 纠纷和冲突频发的现实。

一、家庭服务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的局面及成因

(一)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 且缺乏正规的职业培训

市场并不缺少家庭服务员, 而是缺少好的 (职业素养高的) 家庭服务员。当前该行业的从业人员以农村妇女、失业人员为主, 大多学历不高, 年纪较大, 又缺乏正规的职业培训。虽然从2009年开始, 国家相部委规定, 凡从事家庭服务工作, 16-50岁的公民均可免费参加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妇婴护理员和育婴师的培训。现实却是相当多的家庭服务员并没有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有的中介机构虽然对员工进行了培训, 但不系统、不规范属于常态, 只能算聊胜于无。另外, 相当一部分雇主并不重视培训, 以为找到好的家庭服务员就行了, 无所谓是否参加过培训。导致从业人员也产生错觉, 以为自己有经验就有雇主请, 无需去参加培训和拿证。如此一来, 市场上充斥着在人品、性格、理解力、学习能力、经验、职业精神、职业技能、服务质量等各方面整体上都差强人意的家庭服务员。劳雇之间关系紧张, 纠纷和冲突频发, 时有家庭服务员虐待雇主家老人、孩子的情况发生;甚至有个别的家庭服务员杀害雇主家人的事件。

(二) 家政服务中介机构把关不严

中介只管介绍, 有健康证, 身份证就行, 至于人品、性格、理解力、学习能力、经验、职业精神、职业技能、服务质量等雇主既不知情, 恐怕中介也不知情。反过来, 保姆只身到别人家里, 吃住一体, 雇主家人品如何, 脾性如何, 保姆同样不知情。

即便有了相应的管理规章, 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在操作层面的随意性会导致监督机制流于形式。目前家政中介服务机构审查外省市人员身份最普遍的做法是查验身份证相片与本人相貌是否一致、身份证是否过期等。大多数的机构并不能做到有效地核实或了解家庭服务员的身份及其不良记录。有很多家庭服务员是自由进入的, 既没有中介机构的推荐, 也没有人做担保, 用户的安全得不到任何保障。许多家政服务中介机构根本没有和家庭服务员签订合同, 而只是简单查阅应聘者的身份证, 就把其介绍给雇主, 根本谈不上管理。上岗后中介机构也缺乏对家庭服务员必要的监督, 这就给某些怀有侥幸心理的家庭服务员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一来, 双方随后磨合得怎样只能碰运气。

二、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的必要性

家政服务员, 特别是护理老人和孩子的保姆, 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临时监护人的职责, 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人品和诚信的要求跟专业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高。提高家庭服务业从业者的诚信准入门槛, 应该成为行业标准。家庭服务员属于雇主的身边人, 并有一定依附性。在照料雇主过程中, 会熟悉雇主的嗜好、缺陷、财产等隐私。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说, 家庭服务员比雇主亲属更了解雇主本人。

这就决定了家庭服务员不是做做饭、拖拖地、带带小孩就行了, 必须是品行端正, 很少有污点或前科的人。雇主至少应有知情权, 能够全面了解对方的相关信息。否则, 雇主就极有可能引狼入室。

部分家庭服务员因虐待老人、儿童, 盗窃财物被辞退后, 很可能离开该雇主另换一家, 甚至到其他中介公司应聘, 重新就业。遗憾的是, 在家庭服务员的正常流动或非正常“流窜”过程中, 家政服务中介机构缺少对她们的评价和管理, 雇主更缺乏有途径披露其劣迹或者好评。

这就导致一些劣迹斑斑的家庭服务员在恶行败露之后另换一家雇主甚至另换一个城市, 继续祸害雇主。也就是说, 虽然雇主相对于家庭服务员而言在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上可能处于优势地位, 但却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可能处于劣势, 家庭财产被盗, 家庭成员被虐待乃至残害。

相较于其他类型雇佣关系, 家庭服务中的劳雇双方互为陌生人, 尤其是雇主对家庭服务员会有更多的信任期待。原因在于, 在自己家庭这一私密场域中的雇主与其他类型雇佣关系中的雇主有不同的关切所在, 前者会考虑自己家人尤其是老人、孩子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家庭隐私、家庭财产安全、家庭服务性价比等诸多要素, 这些都和家庭服务员息息相关。显而易见, 这一行业所涉数以千万计的雇主对家庭服务员的信任期待绝不可能完全依赖后者的自我约束, 而重在制度保障, 即有切实约束力的劳雇协议、保障协议约束力的法律制度及其他追责机制或制度所生成 (带来) 的信任。但现实中, 恰恰是劳雇协议约束力不足、相关法律和追责机制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直接造成雇主对家庭服务员缺乏信任。

三、完善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机制

为减少甚至避免家庭服务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 劳雇双方关系紧张, 纠纷和冲突频发的现实, 有必要对家庭服务业进行有效规范。其指向之一便是规范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机制。

(1) 提高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退出机制。让不了解甚至刻意隐瞒家庭服务员身份背景和职业素养的企业退出市场。

(2) 建立并强化对家庭服务员身份背景和职业素养的审查和信息发布机制。审查不仅仅是看一下身份证和健康证了事, 更应注重品行、道德、信用方面的调查, 将有犯罪前科, 有赌博、酗酒、吸毒恶习、盗窃雇主财物、虐待雇主家人等行为的从业人员拒之门外。

网络时代建立家庭服务员身份背景和职业素养的信息发布机制或信用体系, 甚至雇主的信用体系并不困难。由相关行业协会牵头成立第三方网络平台。该平台的流程和功能如下:一方面, 平台公开发布经培训合格的家庭服务员的个人情况简介、能力、资历、薪酬要求、个性描述等信息, 供雇主选择。选择完毕, 雇主留下自己相关信息, 如家庭住址区域、家庭成员、服务要求、薪酬水平、福利等, 供家庭服务员检索。如双方感觉良好, 雇主可在指定中介公司与家庭服务员面谈, 后者也可前往雇主家中实地体验, 确定是否协议成为雇佣关系。同时, 借鉴电商行业对商品性能和快递流程的评价模式, 建立家庭服务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等方面的细化评价体系, 由雇主打分评价, 让其他雇主全面了解家庭服务员相关信息, 切实保障雇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以此发挥制约作用, 将不良从业人员逐出市场。另一方面, 雇主家庭的信用等级同样在平台上发布, 让家庭服务员和其他主顾知晓。只有这样方能让家庭服务业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 让雇主和家庭服务员从中共同受益, 而非互相猜疑提防甚至卷入纠纷和冲突当中。

摘要:当前的家庭服务行业与市场缺乏家庭服务员从业资格认定机制造成家庭服务员职业素养良莠不齐, 劳雇双方关系紧张, 纠纷和冲突频发。唯有提高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退出机制;建立并强化对家庭服务员身份背景和职业素养的审查和信息发布机制。

关键词:家庭服务业,资格认定,准入

参考文献

[1] 袁慧玲.家政服务公司经营与管理概论[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03.

[2] 庞大春.家政企业运作与管理[M].北京:中W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6.11.

[3] Dowling R, Mee K.Home and homema kingincon temporary Australia[J].Housing Theory&Society, 2007, 24 (3) :161-165.

上一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下一篇:论述我国的宪法司法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