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

2022-09-11

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语感越强,其语文素质就越高。所以小语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语感能力,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就成为当今语文课堂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笔者总结出了一些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方面的经验,与大家共享。

1深入情境,熏陶语感

小学生年龄小,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精彩的范读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可以选择精彩的范读,要求学生听清楚、听完整、抓要害,从语音、语调、节奏、重音、停顿等方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反复琢磨,并跟随练习,这样自然会使他们的语言变得流畅、正规,语言感受力得以提高,也能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加强语感能力。

如在学习《观潮》一文时,学习重点部分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首先老师范读第三至四自然段,学生画出描写大潮的句子。其次让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次让大家默读或小声读这些句子, 说一说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画面。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同学听,用自己的语言说,尽量用上书上的重点词:闷雷流动、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等。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学习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把想到的画面转换成口语,进行了语言训练。这样既落实了新课标的精神,又使学生的语感能力在具体训练中形成。在读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时,有的学生说那情景像发生了海啸,有的学生说像发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动,有的学生说已感受到大潮涌动的速度。最后全班学生一起品读,充分感受钱塘江大潮不愧为“天下奇观”。学生们在读的过程中深入情境,可以体会到课文中的语言美,形象美,也受到了语感的熏陶。

2展开想象,丰富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即训练学生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进行朗读。

在教学《白鹅》一课时,笔者就让学生展开想象 ,精读、体会,为培养学生的语感下功夫。在课堂上着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去读,并进行适当的点评、指导,尊重了学生的 个体差异,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学生在读描写鹅的叫声的句子时,抓住“厉声叫嚣、引吭大叫”展开教学。如想象白鹅“引吭大叫”时会叫出些什么话来,学生有的说:“主人,你怎么没有看住我的饭? ”有的说:“谁这么大胆偷走了我的饭? ”……实践证明,学生对想象的环节是喜闻乐见的,这还从他们乐此不疲的表情中也能看出。由此指导朗读,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对课文“高傲”的理解。整堂课,都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为主线,贯穿始终。应该说这段文字饱含了作者的想象和联想。接着请学生们展开想象以“我是一只白鹅”为题说一段话,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白鹅的高傲。有的学生说到:我长着一身像天鹅一样洁白的羽毛,鸭子那么丑陋,怎么能比得上我呢! 我还是一名高音歌唱家呢,我的歌声严肃郑重,不是有诗“曲项向天歌”赞美我吗? 有的学生说到:我的步调是从从容容、不紧不慢的。如果有人挡我的去路,我就对他说,你敢挡我的去路? 小心我咬你一口。咬完后,我还丢下一句,叫你挡我的路,这就是你挡路的下场,哼! ……一边听同学的感情朗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高傲的白鹅形象,将白鹅的具体情景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

3朗读品味,领悟语感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 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 它的获得是建立在对语言现象条件反射般熟悉的基础上的,它是有直觉的特征。语感蕴含在朗读之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最有效的方法。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即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的境界。

如《怀念母亲》一文: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不同的感情色彩。在理解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怀念时,让学生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抱终天之恨”等词语,自己读句子,谈感受。在理解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怀念时,让学生抓住难理解的语句,如,“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结合课文内容,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通过对比读、选择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生身母亲和祖国母亲崇高的敬意和不变的爱意,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心中隐隐的酸楚。朗读品味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品读实践,应让学生自己在朗读品味文本的过程中领悟语感。

4注重实践,增强语感

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 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在教学《小熊住山洞》一课时,“读读想想”中要求结合教材第六幅图启发学生提问题。想象一下小动物给小熊一家送鲜花时会说些什么? (你喜欢哪个小动物就选哪个说)可以先找了一个身穿小熊标志的学生来到讲台前, 帮助学生带上各种小动物头饰扮演小动物,加上自己的动作到前面演一演。让学生自演,不但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而且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更使学生处于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在学生熟读第七、八段的基础上,配上乐曲伴读。在轻快、美妙乐曲声中,感受大森林中环境美,小熊一家的行为美,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思想熏陶,语感得到进一步升华。这样的教学,更能突出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实践,学生把自己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比教师单纯讲解更有效。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我们一定要在学生语感培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只有让学生有了使用语言的感觉,有了使用语言的动力,语言才能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实效性和素质化教育。

上一篇:人民调解转型的法律路径:从政府主导到市场竞争下一篇:大中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