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课堂提问的误区与对策

2022-09-11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 是师生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充分发挥与提问有很大关系, 因为“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 思维从问题开始。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使教师即使了解学生接掌握知识的程度;能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求知欲望;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拓宽学生的思路, 发展学生的智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为题是思维的起点,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正如爱因思坦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离开提问, 要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犹如纸上谈兵, 水中捞月。所以, 深入研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从旧传统承袭下来一个很不科学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在聋哑学校的教学中尤为突出。教师整堂课只管讲, 学生只管被动地获取知识。教师没有精心设计提问, 学生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这样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我们今天的创新教育可谓是大相径庭, 违背了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最终目的。现在, 教师对课堂提问重视了, 可是有些教师运用课堂提问, 因不理解教学原则, 常常走入误区, 影响教学效果, 降低教学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问缺乏精心设计。教师因为不能根据教育学、心理学原理, 紧扣教学目的, 精心设计课堂提问, 只是随意为提问而提问, 简单地用“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思维要求学生。而学生对此只是不假思索地随意附和, 机械地回答是与不是、对与不对、好与不好。有的教师, 则把提问误认为是满堂问, 不分主次、重点、难点, 不管是否有疑, 只是一味地问。从表面上看, 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 热闹非凡, 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却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不但学得肤浅厌烦, 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提问缺乏启发性。教师只是提出问题, 不能积极启发诱导学生回答, 没有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经常出现教师提出问题后, 而学生却沉默不答;即使是指名回答, 也是答得莫名其妙, 答非所问。无奈之下, 教师只好自言自语, 把答案灌输给学生。“不启不愤, 不悱不发”, “启而不发”表明了教师的启不得法。这样的提问既不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更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 当然也就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提问缺乏普遍性。教师只是围绕宠爱的几个优生至于大多数学生就被冷落一旁。这样一来, 优等生兴致勃勃, 其他学生则只是心不在焉, 无精打采地静坐、静观。这样既滋长了优等生的骄傲情绪, 又会挫伤其他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 非常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此外, 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 也没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 都直接影响到课堂提问的实施效果。

针对以上问题, 我认为提问真正要做到启而有发, 通过提问达到教学目的, 要注重下面几个问题:

1、提问要有层次性。

(1) 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在数学教学中, 经常会用到联系式提问法, 即将以前学过的知识与新的知识结合起来提问。设计问题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 使学生不断地积累知识,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笔算连续进位加法, “2274+826”的时候, 先复习几道不连续进位加法试题, 问怎样笔算“2274+16”, 例题与复习有什么不同, 你能从复习题的方法想出怎样算“2274+826”吗?通过两题之间的联系, 使学生在复习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 更加深刻地了解掌握新知识。

(2) 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层次性。学生的思维是追寻着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迁移的规律。因此, 课堂提问必须切合学生的思维流程。设计有层次的问题, 使学生一步步受到启发, 最后水到渠成, 完成教学目标。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 我们可以通过搭梯子的方式设计三个问题:

(1) 能直接相加吗?为什么? (2) 你有什么办法把变成同分母分数吗? (3) 已经变成同分母分数了, 现在你会做了吗?怎么做?由于遵循了学生的思维规律, 所以学生就会对头脑中储存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要重视学生个人差异的层次性。提问是为了启发思维, 完成教学目标。教学前教师要准备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体差异的多种水平的问题, 使大多数学生都参与回答。在难以层次区分的问题中可让水平高的学生回答比较难的问题, 稍差的同学就回答容易的问题。这样, 学生的思维都被触动, 而且能让每个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又提高了思考的积极性。

2、提问要有趣味性。

学生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 因此教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动机和学习兴趣, 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 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所在。为此, 教师必须从教材、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引人入胜, 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 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 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3、提问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

提问是为了启发, 但提问不等于启发。动不动就问, 尽管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 但是, 一堂课结束了, 学生不一定收到最佳效果, 在提问过程中, 我们不但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原则, 还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提问时,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是创设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亲切语言能消除学生对回答问题的恐惧心理。使学生思维活跃, 思路敏捷, 主动回答问题。

由此可见, 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 应明确课堂提问的设计, 要为教学服务, 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要努力走出课堂提问的误区, 竭力寻求提问的妙法, 精心设计, “或则扶其肩, 或则携其腕”, 使每一提问都化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工具, 从而使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高效益。

上一篇:企业会计风险成因分析与对策下一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