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生活化范文

2022-06-20

第一篇:语文教学生活化范文

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

忆昔求学听课时

曾记得读高中时,全班学生都对生物老师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所讲的东西有好多不是书上的东西,但却是最精彩吸引人的。如讲蜜蜂,先来一段故事:项羽兵败后,张良估计他必从一座高山下经过,于是事先派人在山壁上用蜂蜜写下一行字:“项羽死于此地。”引来许多蚂蚁吸食。当项羽来到此地一看,蚂蚁居然能写字,而且写的居然是要自己死,于是说“天要我亡,我不得不亡”。于是横剑自尽。此故事一讲,立马把学生的情绪鼓动起来了。又如讲草履虫,他先在黑板上来上一个简笔画,活灵活现,就这一举,一举征服了我们,接着他又用一首自编的打油诗把草履虫的习性、功用等描绘得栩栩如生,令听者大快朵颐。讲桃花时引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间桃花始成盛开”的诗句,让我们更加佩服他的博学。从此天天盼他来上课。他如果上课迟到了,同学们急得不行!

而今自己从教时

后来自己步入讲台,回忆生物老师的那一言一行,一颦一笑,方知他是一个整合资源的高手。如今我虽然任教语文,但也要象他一样把课上得扣人心弦,能深深吸引莘莘学子,让他们回味无穷,爱上语文。

本校地处罗宵山脉的边缘地区,条件艰苦,开学伊始,语文老师即领到一本人教版的教材和一本湖南教科所编的基训,仅此而已,余下的就要靠语文老师自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太捉襟见肘了吧?无奈,自己挖掘吧!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不下21种,若想面面俱到,一应俱全,贪多反而得少,效果不佳。

本着陶行知的“我们的实际生活即是我们全部的课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以及赞可夫的“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的精神,结合本人爱看小说,尤钟情武打小说、历史故事,又爱好琴棋书画,特喜讲故事的特点,试整合出自己教语文的资源。

每节课前必从学生身上挖掘出一个故事的苗头,加以敷衍,且故事都做到情节离奇,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发笑外有深意。故事有武打小说、历史小说的影子,有章回小说的悬念迭起,又植根于文本,不让学生感到老师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有时为准备一个故事,煞费苦心,殚精竭虑,不到抓住学生的心誓不休的程度,久而久之,学生对我上的课心向往之。当我在走廊远远的另一端出现时,学生便喜形于色:又要上语文课了。当我故意慢慢走,甚至车转身欲离开时,学生便怨言迭起,指责有加了。我想学生听故事上瘾了哟!

学生蹒跚学步时

听得多了,学生便不满足于老师的一家之言,急于要自己表现一番了。我于是趁热打铁,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推出“课前五分钟故事秀”的活动,并且作出规定:故事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合情合理,扣人心弦。学生踊跃参加,纷纷登台亮相。讲者绞尽脑汁,搜索枯肠;听者聚精会神,津津有味。

下面撷取几朵学生讲的故事以飨读者:

一、雷建军讲的“彗琴同学蛮尊师”:当数学老师挟着讲义满面春风地走向讲台,经过雷慧琴的座位边时,她站起来了,可老半天不吱声。原来在为如何称谓蒋老师而大伤脑筋:叫蒋老师吧,大俗气哟;叫蒋老吧倒是尊称,但女老师忌讳这个“老”字,叫“小蒋吧,简直大逆不道”;叫老蒋吧,又不是她的同辈,更不好,一个称呼这么费劲,看数学老师看着她,一着急,脱口而出:“小蒋!”全班为之喷饭。说完她后悔极了,自怨自艾地说:雷慧琴啊,我把你这张臭嘴!哪壶不开提哪壶。最不能叫的就是这个“小蒋”,可你却偏偏叫上了,等下到寝室里,看我不撒泡尿,把你这臭嘴浸到尿里,非浸到嘴唇发乌发青决不放过你!还不知老师是咋想的?拿眼偷觑老师,只见她始则金刚怒目,继之惊诧不已,终于宽大为怀地说:“有事吗?”雷再也不敢说话了,怕言多有失,只把一张纸条交给老师。蒋老师边走向讲台,边摊开纸条看,只见上面写着:①老屎(师)是神圣的,我尊敬老屎,我要做老屎!②你的课讲得太好了,颠三倒四的,使我含笑九泉!呜呼,为之一晕!

二、袁静怡讲的双胞胎姐妹的故事:本人(王冰洁)自我感觉良好,身材高挑,面容姣好,长发飘到后腰,许多男生为之倾倒。这不,果然有一男生把纸条送到。冰洁当然是不屑一顾的,奋力掷向垃圾桶。且慢,纸条上到底写的啥?且到被窝里去品尝。好不容易熬到半夜,打开手电,摊开纸条,不禁怦然心跳:这个女人不是人,疑是仙女下凡尘。我乃翩翩一少年,意欲拜倒石榴裙。耶!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一声“耶”显得超大。同室女生都伸头相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吗?”王说:“没什么,姊妹们,发梦呓而已。”王冰莹跟她同床而眠,被她吵醒,老大不高兴,嘀嘀咕咕的说:“你这梦呓发得也大了一点吧?扰人清梦!”王冰洁不好再说什么,只是在被窝里蹬了她一脚,随即抬来的是更猛烈的蹬脚!

三、调皮鬼陈阳讲的女生写错别字的故事:亲爱的爸妈,你们好!我跟猛男(孟兰)睡一床,肚子越来越大了(胆)。昨晚眼皮跳过不停,我觉得那是胸罩(凶兆),今天果然被肛门夹住了(钢门),这使我脾气不好,有点胸(凶)。

四、曾子杰写的作文“善待胃”的一个片断:“吃早饭,再去上学吧!”妈妈喊道。“不,不吃了,又吃蔬菜,一点都不好吃,我去学校吃零食吧!”小亚如往常一样回答他的老妈。匆忙来到学校,一脚跨进校园商店,进了一些“美味”来稍微打发了一下肚兄弟。上英语课,小亚看着老师,认真听着老师所讲的内容。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兴致勃勃,“咕噜——咕噜”。传来了一阵不和谐的声音,引起了班上同学轰然大笑。是谁们的肚子在叫啊?原来啊,是小亚的肚子呀!老师皱着眉头问:“小亚你今天又没吃早餐?”小亚低着头,点点头。“唉,现在的学生一点也不知道生活是多么美好,都不珍惜了!”老师感慨道。“我罚你面壁思过,过——快点。”“砰”一声巨响,寻声望去,原来是小亚不知为何,蜷缩在地上,捂着肚子。这时大家手忙脚乱,好在在老师的指导下,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看着小亚被推进了急症室。

小亚的父母心急火燎地赶来了。等医生出来后,一问才知道是急性胃溃疡,好在送抢及时,才没有性命之虞。“是不是这个男孩经常不吃早餐,而一味地吃一些零食抵饱呢?这可不行,下次不能这样,作为父母的你们要注意督促哟!”好在无大碍,一场风波就此平息下来了。

语文资源包罗万象,老师没有精力面面俱到的。我是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其他的形式多多尝试,唯有这个讲故事,雷打不动,每天照讲不误,并能从中有独到的体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提高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本人与愿已足!

2014.4.8

第二篇:语文教学生活化论文

导语:关于语文教学生活化论文,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通过直观的感受和亲身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创建生活化情境进行语文教学

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现实生活中的经验,这样才能够在丰富的生活经验中更加了解语文的深刻意义。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知识的传授以及技能的训练一直被视为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学生的生活教学根本不被教师考虑在范围之内,学生也不能够将生活体验以及语文文章的精妙含义联系起来,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只会感到负担越来越大,直到失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语文进行生活化教学之后,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基本知识以及锻炼理解语文知识能力的过程中就会更加轻松,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学会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根据生活中的真实经历以及真实感受创作出来的,所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延伸学生的课堂范围,让学生不再限制在课堂之中,还能够在课堂之外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为语文知识赋予更多的生活氛围以及生活气息,学生也能够更好地深入理解语文知识。

二、强调生活积累进行语文教学

语文是一种语言,它有着庞大的词汇家族,所以想要加入语文的大家族之中,就需要认识语文家族中的成员,所以学生想要学好语文就需要在生活中学习并积累,经过一点一滴的积累之后学生才能够逐渐了解词汇以及语句之间的关系,最后熟练地掌握并在生活中运用这些词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每天定时写日记的建议,在写日记的同时学生还要定期进行检查以及修改,与班级同学互相分享自身的经历,这样学生的写作动力才能够被激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生活认知能力。此外在生活中学会随处发现知识,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精彩体验以及感受到的各种情感体验要留意,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随着学生生活面的越来越广,学生也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加深自身的语文知识底蕴。

三、生活中实践语文知识进行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让学生更好地享受生活,创造自身的生活是语文教学最主要的目的。语文学科中所有的语文知识都来自于生活,生活中语文知识无处不在,并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分析语文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语文教材中脱离出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学生可以用板报等形式写出对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的具体感受以及内心体验,如:有的同学不节俭乱花钱,针对这样的情况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各种观点讲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进行论述。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观察社会生活以及境况的建议,让学生开辟自身的语文学习眼界。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向家长讲授报纸新闻,对于一些语文服务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去做,例如帮助家长阅读日常家用电器的说明书,讲解电子产品使用步骤等,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

四、利用教学环境的改变进行语文教学

小学生的生活应该充满丰富的色彩以及记忆,所以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环境,将教室进行生活化的创新型的布置,让孩子们在任何角落都能够感受到生活的气息。教师可以先对教室进行设计,请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图的设计,让学生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最终敲定一个统一的意见,学生与教师共同将教室布置成为理想的学习场所,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地学习。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比较漂亮的植物以及花草,这样教室会变得更加的清新,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在有爱的氛围内学习生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创意板,让学生在创意板上自由发挥,可以在创意板上将遇到的疑惑与问题写出来进行一次班级讨论会。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实行生活化教学模式已经是未来教学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更多地渗透到语文学习中来,提升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有效率,真正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篇:语文教学要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生活世界。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应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体,不是分开” 。语文是生活的组成部分,语文离不开生活。

一、在课堂教学中自觉联系社会生活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自觉地密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种联系必须恰当新颖,能够吸引和调动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尤其要密切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了解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 课堂教学联系社会生活,可以由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导入课文学习,也可以从教材分析入手,将学生的视角导向实际社会,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学语文是生活的需要,扎实的语文能力是必备的生存本领,从而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钻出教材的深刻内涵来,善于发掘出关键词句的隐含信息来,同时又要吃准学生,贴近学生敏感的心灵,切准其跳动的思想脉搏。语文鲜明的思想性特点, 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责任。语文教学的生活化还要求语文教学着眼于训练和培养学生对现实社会与未来社会的适应力,积极创设小课堂大社会的宽松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语文小课堂模拟还原为生活大舞台,为学生提供表现与增进才干的机会,也可以将学生带出课堂,深入社会,开展系列语文活动。这样,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化成了学生内在的生存需求,因而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要教师真正善于从教材实际出发,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引进课堂,善于融语文学习于各种语文活动中,就完全能够让学生提高语文素质,增强对社会生活的适应力。

二、学生的写作情感源于生活

学生写作情感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得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中,我经常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如在写《生活中的一件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能从真实的事件中获得切身体验,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到社会中去观察:可以到自己生活的村庄,了解一下在家庭生活中都需要什么,都是哪些人来给我们解决的;可以了解在平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助人为乐的事。由于贴近自己的生活,学生争先恐后地去做,一个星期后他们都如期交上了自己的作文。当学生把自己的作文在班上宣读时,我发现他们的注意力比上课时要高出许多,他们都在全神贯注地聆听发生在自己身边但平常并不太注意的事,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生活原来需要那么多人的关爱,自己的生活中也有那么多感人的故事。

三、让学习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语文是一种积淀,学习语文可以使我们感悟生活、感悟美,而这种感悟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生活,从而成为我们语文生活的一部分。而语文学习一旦成为一种自觉,学生就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以至拥有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 1.语文积累生活化.学生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生活,一个有着良好习惯的学生,会每天积累适当的语文知识,逐渐丰富自己的语文素材库,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语文积累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只要坚持每天积累一个词语、一句佳句、一条消息、一句格言诗等,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会水乳交融起来。2.语文活动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辩论演讲、实地探究、探访古迹等综合性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生活,又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可以说,语文活动丰富了语文教学内容,延伸了课堂教学,给语文学习带来了活力,也丰富了学生的日常生活。3.语文课堂生活化.要让语文学习生活化,还要注意使语文学习摆脱神圣和威严,走向亲切和自然,贴近生活。如果课堂教学毫无乐趣可言,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就会排斥语文。因此,营造语文课堂气氛相当重要,除了教师本人的亲切魅力外,语文教学设计应该呈现出生活化倾向,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一种生存状态。

语文学习并非是从学校开始,也不会以走出学校而结束。语文学习广泛而长期地存在于家庭、学校和社会之中。生活时时处处在用语文,因而也时时处处充满着学习语文的机会。因此,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将学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努力将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生活的整个空间中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使语文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第四篇:回归生活,点燃智慧——践行语文教学生活化

回归生活,点燃智慧

--------践行语文教学生活化

合川

阳老师

摘要: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的严重弊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更为严重。摆脱现状,走出困境,打造卓越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生活化值得尝试。

关键词:语文教学现状

教学生活化

教学生活化初实践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语文教学之现状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如果说数学是各个学科的基础,那么语文是基础的基础”。语言学家吕叔湘指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语文可谓是“百科之母”。语文如此重要,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不浓,学习效果差,特别是到了初中三年级,学生由于课程繁重,学习压力大,对费时多,见效慢,效果差,运用还少的语文,自然而然就不甚在意。此外,教师受制于教学任务,局限于课本,远离生活,脱离实际,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无聊、味同嚼蜡。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学生却昏昏欲睡,可谓“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课后,学生为了把时间留给提分更快的其他学科,也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草草了事。语文的教与学与师于生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教学效果之差就可想而知了,要实现素质教育,打造卓越课堂就无疑是痴人说梦。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 ——教学创新思路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回归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的教学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知识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能力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品味在生活得到提高和检验。在这样的课堂里,才能做到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新课标指出:语文老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语文能力。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这为语文老师摆脱教学中的困境指明方向。

三、 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生活化初实践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语文茁壮成长的沃壤,社会是语文展示风采的舞台。能不能把生活带入课堂,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时展示生活中的自己。他们可以谈日常见闻的独特感受,唱流行歌曲,跳舞,讲故事、笑话,朗诵名家名作或自己的作品,谈读后感,观影感,介绍自己喜欢的电视剧、电影,推销自己的不用但仍然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展示十字绣等手工,分享生活妙招,传授做菜的心得,设计的广告.....“课前三分钟”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这三分钟里不仅他们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练就了他们的胆识,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激起他们学语文的兴趣。当激趣成功,这节语文课就成功了一半。学生带着课前三分钟的快乐畅游在语文知识的海洋中。快乐与智慧的碰撞孕育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正如语文名师于漪所说:“可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吧学生紧紧吸引住。”

英国人赛谬尔.斯迈尔斯说过:“一个人对某一方面的兴趣越强烈,越有可能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课前三分钟已经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在课堂上老师的表现要精彩出色。否则,没有持久的兴趣,就没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在推行素质教育,打造卓越课堂的当下,彻底贯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我们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我在讲《新闻两则》的时候,如果直接讲授新闻的六要素,然后让学生背下来,学生肯定觉得无聊透顶。我利用学生的强烈的好奇心,师从生活,暂时撇开课本,从身边发生的新闻入手,问道:“同学们,你们听说在王超同学家附近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交通事故吗?”同学们一听到是身边发生了骇人听闻的事情,好奇心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室顿时沸腾了。所有目光都转向王超。七嘴八舌让王超毫无招架之力,只好求助于我。我在吊足胃口后才慢吞吞地提出要求:“每个同学只能问一个有价值且最想问的问题。”话音刚落,教室里的手像雨后春笋般都从地底冒出来了,连最内向的同学都举起了手。课堂难得如此活跃,我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这起交通事故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发生的事?”“现场在哪里?”“是谁干的?”“怎么处理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同学们通过这几个问题,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已经清清楚楚了。我顺势让他们结合刚才的问题归纳要完整清楚地叙述一件事需要涉及哪些叙事要素。同学们轻松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然后我告诉他们这是写好新闻的叙事六要素。紧接着趁热打铁请他们找出课文里两则新闻的六要素的具体内容。同学们顺利且愉快地完成了任务。课堂练笔是将课堂上获取关于交通事故的信息撰写成一则新闻。一向令很多同学头痛的课堂练笔也被兴致盎然地完成了,且非常出色。那天恰巧是放归宿假的日子,我灵机一动布置了一项别有新意的家庭作业:把所写的新闻读给家长听,并请他们评分。班上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由文化程度不高的祖辈照看,家长们听懂了孩子们写的新闻,证明新闻的相关的知识点孩子们都掌握了,且写作能力和朗读能力还不错。在这一过程中,《新版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不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而且将课堂上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运用到生活中,学以致用,服务于生活。学生收获了知识还品尝了成就感带来的喜悦后,学习目的更明确,动力越强。此外,我在讲给作文拟标题时,先请他们帮忙给该班的一名任课教师肚子里的宝宝取名,然后再点拨拟写标题的相关知识点。在练习环节,同学们运用学过的知识不亦乐乎地取网名、笔名、艺名、店铺名、公司名,更有甚者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取名。课堂结束时学生还意犹未尽。

融入生活的开放性课堂带来的是学生思潮的涌动,情感的激荡,认识的提升及心灵的放飞,使得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生活化还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

在语文教材的编排中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很抽象,不易把握,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了?我认为教学时应借助于熟悉的生活片段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网络、影视等大众文化已经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且有更新快、时代性等特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受到学生的青睐。影视跟语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且是现代中学生重要的日常生活内容。将影视内容纳入语文课堂,学生更感兴趣,也更乐于接受。语文名师王君深谙此道,在比较《望江南》和《武陵春》的两个主人公的愁谁更深重的时候,就引人《神雕侠侣》里杨过得知小龙女十六年前已死的真相时,靠着渺茫的希望维系生命的他绝望地纵身跳下万丈深渊的片段,同学们恍然大悟:绝望的李清照的愁比思妇的愁要沉重得多呀。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时培养的敏锐的感知力、独特的想象力、深刻的理解力通过回顾影视作品复制到课堂上,不自觉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就存在瑕疵,鲁迅曾批评道: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从反面例证真实美对塑造人物的重要性。最后,请同学们谈谈在刻画人物形象的心得。由懒羊羊的缺点引导学生理解抗日老英雄形象的真实美,利用课外名著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启发他们思考在写作时应注意刻画人物的真实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来击破难点,化难为易,且放松身心,收获知识,体验成就感,还拓展视野,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写作技巧。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容易,真是一举多得。

小结

朱熹有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该就深入浅出,让学生寓学于乐。在语文教学有生活的“活水”汇入,我们有理由相信语文教育者在这条路上越走平坦、光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教师: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时时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都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乏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往往在“合作解惑”这个环节是最为艰难的,我采用美国教育家托兰斯的教育之道:不要满堂灌,而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线索和信息,留出更大的空间让学生推测和预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种环境中得到发展。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的特点之一是工具性和实践性。借助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促进与课本的共鸣,打开通往语文知识宝库的大门。

师生合作质疑问难往往是重难点突破的环节,是老师带领大家攻坚克难寻找成就感的时刻,也是探索、总结学习方法的机会。老师处理得巧妙,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才能就能发挥出来。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事半功倍。

如我讲《芦花荡》这课时,分析到老英雄的形象的真实美的时候,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为了同学们轻松掌握这一知识点,我问道:“你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懒羊羊吗?”涉及的是电视内容又是自己熟悉的动画片,同学们异常兴奋,个个跃跃欲试准备畅谈一番。大家异口同声的答道:“喜欢!”我接着问道:“懒羊羊这样一个懒惰、好吃、脏兮兮的小肥羊全身都是缺点,你们还喜欢他,为什么呀?”调皮的胡海洋高高地举着手唯恐失去这次表现的机会道:“和我比较像,嘿嘿”他的回答引起一阵愉快的笑声,我打趣道:“原来你俩志同道合呀。”又是一阵愉快的笑声回荡在教室。其他同学回答大同小异:因为缺点才可爱真实。以此类推,同学们理解老英雄形象的真实美就易如反掌了。接着请同学们举一反三补充出人物形象真实美的正面和反面例子。待学生举例完毕后,我指出

第五篇:让农村语文教学生活化

黄平县重安镇榔木小学 安晓林

内容提要: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精神的沉淀,提高学习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贴近生活 快乐学习 语文能力

教育即生活——陶行知。

为什么要在这里单独提出农村语文教学,是因为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农村语文教育具有其特殊性。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大面积出现,农村儿童生活的变化等现象表明,农村语文教学更要生活化,让学生在接受语言教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童年时期的幸福。这就意味着教师贴近农村生活的教学方法是滋润着学生生命成长的基本养料,明白自己是在孕育着新的生命,并且教师也在这样的教学生活中成长。

一、 在古诗教学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快乐感

在小学语文古诗中,大部分古诗都是诗人描写农村的生活情景。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为教学而教学,因为诗中的事物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诗中写的就是自己的生活,容易让他们展开想象。如在教学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一文时,先让学生观察图中的事物,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找到与图中事物的共同点,学生学起来也就更快乐了。因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这样的事,就是他们生活中的趣事。学生在学习古诗中,受到了感染,受到了启迪。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文化的种子,让他们的感受到原来自己生活的环境也是处处充满诗意。

在教学郑燮《竹石》时,除引导学生要学习诗人的坚韧和坚定的精神,还要引导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也能激励自己不怕困难,努力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的是:农村语文古诗教学生活化是学生精神沉淀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 习作生活化,让学生有写作源泉

农村学生最怕什么,就是习作。因为他们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所积累的素材太少,导致在习作时无语可说。农村语文习作教学从一年级抓起,一开始就要耐心培养孩子们关心身边人,关注周围的事的好习惯,课堂上营造有充足气氛,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说话的空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要求一定说一句完整的话。多进行这样的说话训练,这样就能让学生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的语言较少,学生写的太多是“口水话”。要让“口水话”变成“生活话”,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训练必不可少。

在教学人教二年级下册《小鹿的玫瑰花》一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家门口都栽了什么花或树。学生马上就能说出自己家门口的花和树的名称。教师再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快乐起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家门口的花和树说说它们给家人带来了什么快乐。这样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一位学生这样写:我家门口有一棵桃树和一棵桂花树„„秋天,桃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桃子,桂花树开出很香的桂花。爷爷摘下桃子给我和邻居的小朋友吃,好甜啊!如此,学生在习作中也体会到了习作的快乐。

三、 让学生展示自己,丰富课堂气氛 农村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好,更要教活。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太少,教师就得在教学中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会展示自己。从低年级开始,语文教材就安排了“展示台”这样一个综合实践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安排是空白的,忽略了这一教学过程的重要性,更是把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给抹杀了。

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展示台时,就能联系学生的生活来教学。布置学生先去采集自己认为最美的树叶,带回学校进行展示。教师在学生展示前,要求学生说好自己采集树叶的经过,如树叶名,颜色,形状,并说说自己在采集树叶中的感受。农村学生对展示自己的成果开始还比较陌生,只要多引导,多鼓励,多展示一些生活熟悉的事和物,课堂气氛也会丰富起来。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农村语文教学也出现了新转机。教师更新教学思想,改变教学观念,更应该把学生的生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块基石。“无基石,何以建大厦。”把农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农村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地方。

参考文献:

张运卉:点击苏霍姆林斯基 2008.6 张楚廷:感悟教育——张楚廷教育札记 2009.1

上一篇:语文教案行道树范文下一篇:一位母亲的感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