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48小时的司法适用与完善路径

2022-11-18

一、有关工伤认定48小时规定的概况

我国关于工伤认定48小时, 在现行的2010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中规定的十分明确: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视同工伤: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48小时这个时间节点的规定, 对医院和家属都是一道难题:47小时59分钟59秒与48小时短短之差1秒之差, 是继续救人还是见死不救以认定工伤获得较高额度的赔偿?短短几秒钟的闪念, 无不上千次拷问医院医生与受害者家属的心灵。曾轰动一时的2012年的“尹广安之死”一案就是典型的48小时工伤认定的法理与情理的考量。其实, 在2004年《工伤保险条例》制定之前, 并没有“48小时”规定。1996年7月, 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规定, “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 抢救时间长短未被认定为工伤要件。而根据新法优于旧法、上位法高于下位法的法律原则, 优先的应是《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48小时所反映出的人伦常理与经济利益的矛盾问题, 学界对此也存在不同的看法。现实司法实践中, 我国法院关于工伤认定48小时规定的司法裁判适用, 更能体现出“48小时之限”的现实影响, 更能清楚地认识48小时的时间节点在现实工伤认定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工伤认定48小时的司法适用标准

工伤认定案件从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这一原则目的出发, 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需以宪法的精神依法行使法律解释权, 填补现行法律规范在公民基本权救济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 努力让劳动者的权利获得最优先保护。工伤认定48小时的两个关键标准“48小时”、“途中工伤”对案件的审判结果有直接的影响。

(一) 48小时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48小时抢救无效的限制条件, 让“48小时之限”在现实中引发了诸多的社会矛盾, 这一制度也背离了立法者的初衷, 没有得到社会公众普遍认可, 没有成为规范社会公众行为的一般规则, 却使司法公信力受到质疑。富勒说过:“法律制度的目的是一种很有分寸、理智的目的, 那就是:是人类行为服从于一般规则的指导和控制。”

“48小时之限”在医院与劳动者家属之间产生了“冒险抢救”与“放弃治疗获得工伤赔偿”两难抉择。对于家属, 48小时内放弃治疗还可能被认定为工伤, 获得较多的赔偿, 但是人没了;对于医院, 冒险抢救却不一定能救活劳动者, 超过48小时抢救无效死亡, 劳动者家属申请工伤几乎不可能, 只能是人财两空。

“48小时之限”在具体的法院认定标准上, 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 劳动者突发疾病 (不包含自身疾病) 从入院到死亡的时间。法院在“48小时”的认定标准上, 不管劳动者是否在工作时间、工作岗位, 只要突发疾病从入院到抢救无效死亡的时间超过48小时, 都是不予认定为工伤的。

(二) 途中工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下简称“规定”) 的出台, 对法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对工伤认定的标准上具有指导性作用。途中工伤涉及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两大要素, 在司法实践中争议较大。

此次“规定”中明确下列情形为“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 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2010年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 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应当认定为工伤。值得注意的是, 新修订的第十四条规定取消了“伤害是因职工无证驾驶机动车、驾驶无牌照机动车或者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事故导致的”的规定, 而是使用了“非本人主要责任”一词。

三、我国工伤认定48小时完善的路径

《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依法获得救济和补偿的合法权利。《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了工伤认定的除外情形: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情况, 无论责任归于何方, 用人单位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工伤认定48小时的规定却将本应认定为工伤的劳动者拒之门外, 违背立法公平的原则。笔者参考各地法院对“48小时之限”的裁判案件结果, 试图提出工伤认定48小时完善的路径。

(一) 基本原则:坚持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统一

形式审查是指根据行政机关所指定的行政规范的外在形式判断该规范是否属于法的标准。工伤认定适用的法律规则为: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 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工伤认定有一个严格的法律标准, 这种文字含义的刚性可以排除法律推理中的主观因素,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有关机构的权力滥用和自由裁量行为。这种确定性实现认定结果的可预测性, 但这种形式上的审查往往不能发现隐藏较深的实质问题。

实质审查具体表现在要求法官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主义。法官在审理“工伤认定48小时”一类案件中, 要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灵活引用法律赋予的权力, 运用法律的规定作出更加人性化的解释, 从而达到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与控制行政权的双重目标。对于工伤认定48小时, 在形式审查上, 严格按照法律标准, 存在伦理道德的风险, 鼓励非道德行为发生违背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实质审查上, 法官的司法能动性可能导致权力的滥用, 对案件所涉法律规范的无限制解释对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坚持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统一的基本原则, 实现守望规则与司法能动性的统一, 灵活运用法律解释, 充分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 从而有助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塑造。

(二) 借鉴国外经验, 完善48小时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中的48小时时限的规定,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事务部门快速、高效地将实践中的情形“对号入座”, 进行及时处理。在考虑办事效率提高的同时, 是否会考虑到社会生产的复杂化、高科技化、高危险性使劳动者面临的职业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呢。笔者认为, 完善48小时时限要坚持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相统一的原则, 还应充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可以保持“48小时”不变, 但要出台更具操作性、规范性的法律解释, 使工伤认定更具“人性化”。因为这种工伤认定方法过于偏重于死亡时间, 过于忽略导致死亡的原因和是否与工作相关等因素, 很可能会加剧此类工伤认定的社会矛盾, 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美国和日本的工伤认定规定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的《工伤赔偿法》在全国并不是统一的规定, 而是各州根据各州实际情况作出不同的规定。但关于工伤认定的基本判断标准不变:伤害必须发生在“工作过程”中, 也就是说伤害必须与工作有关, 涉及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两大因素, 这一点与我们国家的规定不谋而合。美国法院对工伤认定采取“宽严相济”的理念, 即对工伤采取“严格”与“宽松”态度是有限的。美国法院这样解释“工作过程”:发生在雇佣场所内, 或者得到雇主的同意, 或者雇主强烈鼓励, 或者雇员的行为使雇主受益, 雇员都可能被认定和工作相关, 从而获得工伤认定。这种兼顾劳资双方利益的平衡是值得借鉴的, 基本判断标准的基础之上并不局限在48小时, 兼顾双方当事人的主观意愿, 使工伤认定更具“人性化”。

日本在工伤认定中加入对过劳而引发的疾病的判断标准。具体的因工作原因长期疲劳和紧张而引发疾病的考察指标为:劳动者在死前最后6个月内, 每月加班是否超过60小时, 以这些来判断死亡是否属于过劳死;另外把工作时间的连续长度、出差的频率、办公场所的环境状况作为过劳死认定的考察指标。日本把过劳死按照工伤认定程序进行, 是很值得提倡的, 这种规定在当今社会工作压力繁重的大背景下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我们也该看到这样的规定是出于雇主过度压榨劳动者造成的, 所以这种规定还应有除外情形:若劳动者是由于本人体质或隐瞒严重疾病等其他原因, 或雇主对劳动者的工作强度要求符合法律的规定、工作量在正常承受额度之内, 出现职工过劳死的情况, 雇主是不需要承担责任的, 换句话说, 此种情形的过劳死不予认定为工伤。

四、结论

“对于法院来说……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合乎政策的逻辑, 它将取得这样的结果:既有令人满意的效果, 又是一致的、客观的和公正的。”工伤认定48小时所折射出的法理与情理的不相融, 注定了在司法实践中法院裁判不可能达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但裁判的结果一定是实现最优的公平与正义, 一定是以事实为准绳、以法律为依据的, 一定经得起历史的考量的。但工伤认定48小时所反映出的问题一定是要解决的。通过对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此类案件裁判的倾向和国外关于工伤认定规定的研究, 加上我国社会的人情关系的复杂性和密切性, 完善工伤认定48小时刻不容缓。完善工伤认定48小时, 不仅仅是法理与情理的解决, 更能体现的是我国立法者立法水平的进步、立法能力的提高, 最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法律规范在指引人们正确行为的同时, 实现公平正义。

摘要:我国新旧《工伤保险条例》对48小时内突发疾病死亡工伤认定的规定, 在当前的司法适用中存在很大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也并不能形成有效的指导性案件对其司法适用进行指导。在现有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有关规定的基础之上, 结合我国各地法院关于工伤认定48小时的司法适用, 对工伤认定48小时的问题进行专门探讨, 并就其由此存在的缺陷提出合法、合理的完善路径。

关键词:工伤认定,48小时,司法适用,完善路径

参考文献

[1] 黄学贤, 汪厚冬.“途中工伤”构成要素的司法判断——以<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第六项为考察对象[J].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4) :96-97.

[2]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71.

[3] 陈宏寿.刍议工伤认定48小时的合理性[J].昆明学院学报, 2011 (1) :59.

[4] 朱芒.论行政规定的性质.从行政规范体系角度的定位[J].中国法学, 2003 (1) .

[5] 郭忠.法律规范特征的两面性——从法律目的实现的角度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12 (6) :51.

[6] [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问题下一篇:手足口病患儿合并脑炎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