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2024-05-02

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通用8篇)

篇1: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摘 要】在实践中,农民工本身的流动性特点使得工伤保险制度存在适用上的困难,其权益也难以得到保护。工伤维权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于是填充农民工法律知识; 严格依法、加大监督机制; 在工伤保险上做到预防为先、康复为重成为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工伤保险; 农民工; 工伤保险。

一、农民工在工伤保险中存在的问题。

( 一) 职业危害性大,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率低。

目前我国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多为职业风险相对较高的建筑业、制造业及其采矿业,这些 行业劳动量大、工资低,并且相对其他行业遭受的工伤伤害可能性较大。他们享受不到城镇居民的住房补贴和各种补贴,自我保护意识差,许多人没有参加社会保险,一旦工伤事故发生,他们得不到社会保险的救济。企业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拼命压缩劳工成本,不为他们缴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险,而农民工在没有发生工伤事故时,并没意识到在其遭受工伤时用人单位为其缴纳工伤保险所带来的实质性利益,所以他们也不会督促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所以一旦发生工伤事故,他们的人身权益得不到合法保障。根据调查资料显示,76.

6% 的农民工没有工伤保险。

( 二) 农民工工伤维权难。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农民工从发生工伤到领取工伤保险,要想维权,必须经过三个 阶段: 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核定并领取工伤保险金。如果用人单位不服工伤认定或故意拖延,可能在工伤认定后还有行政复议甚至还有经过法院一审、二审程序; 除了这几道程序需要时间长,还有农民工自身的因素,他们法律意识淡薄,相关知识欠缺,不懂得收集和保存必要的证据。例如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用人单位是通过包工头使用农民工,他们并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工资也并不是用人单位直接发给农民工,所以在发生劳动争议诉讼时,他们连劳动合同都拿不出来,更不用说拿出相关的证据。工伤保险并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如果拖欠工资的相关惩罚措施,即使官司打上几年,农民工赢了,用人单位也只不过是支付农民工的工资,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所以他们情愿“私了”。。

( 三) 工伤保险制度在适用上有困难。

年元月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以及把农民工纳入其中。从表面上看,法律有强制性的规定,切实从维护劳动者的利益考虑了,但是从农民工的构成上看,许多规定不符合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计算某些工伤保险待遇应以“本人工资”为基数,其条例第61 条第3 款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资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 12 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但 农民工就业一般并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许多时候,农民工与用人单位并没有订立超过一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对于季节性农民工根本无法计算出 12 个月的平均工资。同时 由于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有时还会短期内跨省工作,于是农民工在离岗后无法转移和保持农民工工伤保险关系。

农民工工伤缺乏预防———补偿———康复三位一体的有效机制。长久以来,我们在工伤预 防、职业康复上投入也很少,这一点在农民工身上体现得特别 明显。由于我国现行制度没有对 职业康复问题做出较为完善的规定,所以就给用人单位以逃避的借口,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也享受不到与城镇职工相同的工伤补偿待遇,他们大多通过“私了”解决工伤问题,根本谈不上职业康复。

同时,农村的医疗水平与城市的医疗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康复治疗有可能无法满足治疗后期的农民工的需求。有的农民工居住地可能与工伤保险经办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不一致,这些也增加了具体 执行上的困难。

二、针对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的对策。

( 一) 严格依法,加强监督机制。

针对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率低这一现象,要严格依照《关于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办理参保手续,强制用人单位为所有农民工 参加工伤保险。对那些设法逃避缴纳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要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对于用人单位逾期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滞纳金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税务机关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征缴。为了使工伤保险更好的法制化,可以建立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审计监督这一系列监督管理机制。

在这些监督管理机制中,行政监督是工伤保险监督机制的主要机制。如行政主管部门对侵犯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的企业经过两次处理后,企业仍然没有改正的,可以给予罚款、停业整顿、提请司法机关冻结企业的银行资金、吊销营业执照等。

( 二) 工伤预防为先,职业康复为重。

长期以来,我们都是重视工伤的事后处理,而忽略了对工伤的先前预防。当出现了工时后我们多是以经济补偿,并没有重视工伤的康复。工伤保险机构要怎样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想建立工伤预防为主的工伤保险制度,就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我国劳动部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施行办法》中规定了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明确各地从 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工伤预防工作。如果我们把工伤预防工作做好了,发生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概率就能减少,可以节省工伤保险基金的开支,也能够有效地保障职工的健康与安全。我们加强对职业康复的重视,特别是职业康复,可以使农民工尽快地投入到社会劳动中,对他们的人身和家庭有益。由于农民工有流动性的特点,对返乡农民工,可以利用农村现有的职业康复措施,提供职业康复站为工伤农民工服务。

( 三) 提高农民工法律知识。

农民工遭受工伤后,其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除了客观原因外,还有自身的因素在内。所以为了使其权益得到更好的保护,要给农民工填充法律知识。根据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主持的《农民劳动工转业就业的社会政策分析》调查:近33. 7% 和 41. 7% 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或者一点不了解工伤保险。举办农民工维权法制教育培训班,建立法制培训学校,聘请相关专业法律人士举办农民工维权培训班,围绕《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农民工提高维权意识。印刷法制刊物,发放给企业农民工,或者将工伤保险相关的刊物贴在宣传栏上,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

【参考文献】

[1]孟繁元,田旭,李晶。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农业经济,( 2)。

[2]王克群。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探讨[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习学报,2006(5)。

[3]果婧。 中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模式研究[D]。 南开大学,.

篇2: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摘要】 目前,我国大批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都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在不久的将来,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陷、立法滞后、企业不愿参保、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具体措施。

【关键词】 农民工 养老保险 问题 对策

将农民工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保障其基本权益的措施之一。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城农民工一般保持在1.5亿左右,由于农民工以中青年为主,大部分都还没有达到养老年龄,农民工养老问题目前还不突出,没有成为社会问题。但若现在不重视,在不久的将来,大规模的农民工年老体衰后的养老问题将发展为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农民工年老后在哪里养老,城市还是农村?谁将承担养老义务,是农民工自身、是其子女还是国家和社会?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给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一、当前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997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确立。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2亿人被纳入该制度的覆盖范围。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包括各类企业及其全部职工,明确规定包括1年以下的农民工,而且农民工对于养老保险有强烈的需求。但从现实情况看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并不乐观,存在许多障碍。

(一)制度有缺陷

目前实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参保农民工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达到了规定年龄就可领取退休金。但农民工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多数是灵活就业,也很少有单位会这么长时间雇佣他们。由于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造成农民工大量退保的现象。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统筹层次低。二是转移办法滞后。三是省际之间缺乏协调机制。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遇到问题,迁出地省社保机构解决不了,迁入地省社保机构也不管,农民工不知找谁才能解决问题。

(二)立法滞后,执法不严

近年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国家和地方都制定了许多政策、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立法不足、执法不严和行政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长期处于严重供大于求的状况,劳动者必须依靠法律的武器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我国现阶段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低“硬度”使维权工作缺乏力度,其存在的不少漏洞和操作性不强,以及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条款等问题,使该部法律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上显得软弱无力。对于涉及农民工报酬、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问题,大多都是出现了问题或投诉举报才进行检查处罚,主动监督不足。由于我国相关法律立法滞后、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缺位,导致企业在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等社保费用时,是逃费的多,纳费的少,主动纳费的更是微乎其微。

(三)企业不愿参保

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城市脏、累、差的体力活和高危行业,这些企业人工费用所占比例较高,参加养老保险对企业的压力较大,大多数企业缺乏为农民工缴纳保费的积极性、主动性。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采取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在就业市场上是弱者,只要能找到一份活干就行,几乎没有可能考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等事项,农民工生存压力大,他们只能考虑当前的生存问题,因而产生部分收入低的农民工愿意企业不参加养老保险而给予一定的补贴,导致许多企业根本不给农民工参加任何社会保险。

(四)农民工自身缺乏保障意识

农民工自身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识问题。虽然农民工普遍意识到以后养老是一个存在的问题,但认为自己现在还年轻养老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的想法。二是生存压力。目前农民工工资收入一般不足1000元,在西部地区只有600元。三是就业压力。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供大于求,农民工为生计满足于有活干,只能放弃养老保险等权力。四是法律意识淡薄。对不签劳动合同,克扣拖欠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侵权行为,往往持克制,忍耐的态度,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养老保险制度在农民工中推行不力的原因之一。

二、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措施

建立平等、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发展目标和当前的城乡差异现实,决定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具备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的可衔接性,才能有助于逐渐消除人身差异,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才能提高国家、社会在老龄化高峰来临时承受风险的能力。

(一)加快立法、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体系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管理与使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至今尚未颁布《社会保险法》,制约了社会保险制度的发展。加快《社会保险法》、《职工养老保险法》的立法工作,已成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迫切要求。目前,农民工参保率在低位徘徊与参保后其利益得不到保障有直接关系。由于农民工流动频繁,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缴费后,社会保险关系难以转移和接续。要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参保,就要设计适应农民工高流动性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制定全国统一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劳动保障部门抓紧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2010年 1月1日新施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中断就业或返乡没有继续缴费的,由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保留其基本养老保险(下转第14 页)

(上接第39 页)关系,保存其全部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储存额继续按规定计息。农民工返回城镇就业并继续参保缴费的,无论其回到原参保地就业还是到其他城镇就业,均按前述规定累计计算其缴费年限,合并计算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与城镇职工同样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农民工不再返回城镇就业的,其在城镇参保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并根据农民工的实际情况,或在其达到规定领取条件时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出台实施,一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二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特别是2009年全面实现了省级统筹,劳动者在省内流动就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有了制度和体制的基础。三是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在城镇之间流动就业或间断性在城镇就业,只要参保缴费并达到规定条件,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这对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就业,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三)强化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当前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严格查处各类侵犯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对于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工作,要走综合整理的道路,从用人单位这个源头抓起,从签订劳动合同入手,对侵犯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件,特别是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企业要进行严肃查处,杜绝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现象的发生,将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工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

(四)加强社会保险知识的宣传培训,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在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针对农民工对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加强对养老保险重要性的宣传、养老保险知识的教育。包括: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参加养老保险是企业应尽的义务、是农民工应享受的权利,企业不给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农民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如何办理养老保险转移,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的关系、如何衔接等。采取各种形式不断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增强农民工养老保险意识,督促企业为其参加养老保险,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利,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参保率。

篇3: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一、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现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着许多问题, 农民工, 尤其是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农民工, 在遭受大量工伤事故和职业病之后却没有相应的工伤保险体系为他们提供援助和保护, 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社会公正, 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例如, 建筑业是农民工比较集中的行业。据统计, 目前河北省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四分之一左右集中在建筑业, 在工矿商贸企业中工伤事故发生率和死亡人数, 建筑业仅次于煤矿, 排在第二位。而目前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率偏低, 部分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矿山企业农民工参保后变动频繁, 手续烦琐, 如何进行简单有效的管理也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这些都说明, 农民工工伤保险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建议

纵观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和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我认为, 政府对于解决农民工工伤保险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负有主要的责任。因此, 建立健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不仅是社会各行各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更是政府面临的急待解决的紧迫性问题。

(一) 健全农民工工伤援助、康复机制法律援助体系

政府和用工单位可以为农民工进行普法培训, 从法律辅导角度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引导, 帮助农民工运用法律手段处理资方逃避责任所带来的工伤认定和伤残评级问题;帮助农民工启动维权程序, 抗拒利益集团对劳动争议时效的利用、行政复议和诉讼的利用等等;通过聘请律师, 调查取证, 寻求法医鉴定, 工伤医治, 请求赔偿等等法律援助帮助农民工面对资本和地方权力体系的恶意诉讼或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行为;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相关政策咨询, 协助经办机构进行工伤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尽可能地节省索赔成本。我国工伤保险的实施应加强农民工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及社会康复, 利用各种临床诊疗和康复治疗手段, 改善和提高伤残农民工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不可逆的永久性身体障碍;必要的适应性训练、身心机能的调整以及正规的职业训练;建立流动的职业康复站为工伤农民工服务, 提供康复辅助器具的维修及更换服务。笔者也曾经接触并参观过一些康复机构, 认为, 工伤康复群体的范围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 主要以企事业单位的正式工为主, 农民工工伤后的后续治疗和康复问题还远远不够。

(二) 建立工伤待遇卡, 保证农民工工伤的后续治疗

农民工发生工伤后, 按照《条例》、《办法》和《细则》规定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其他工伤保险待遇按国家规定执行。如住院伙食补助费, 转外地治疗的交通、食宿费, 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福利及陪护等。五至六级的伤残职工, 用人单位难以安排工作的, 按月发给伤残津贴, 其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60%;一至十级的伤残职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在农民工选择一次性或长期支付方式时, 支付其工伤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向其说明情况。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 需由农民工本人提出, 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与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协议, 终止工伤保险关系。1至4级伤残农民工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具体办法和标准由省 (自治区、直辖市)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 报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批准。对跨省流动的农民工, 即户籍不在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地区 (生产经营地) 所在省 (自治区、直辖市) 的农民工, 1至4级伤残长期待遇的支付, 可试行一次性支付和长期支付两种方式, 供农民工选择。但现实情况是, 如果选择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 支付后即终止工伤保险关系。这意味着即使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也不可能终身享受免费医疗, 必须承担旧伤复发医疗费及生活护理费、职业病病情加重治疗费等后续医治费用。这种情况对于工伤导致严重后遗症的农民工极为不利, 因为现在的赔偿标准和金额只限于当前的社会生活水平, 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递增, 随着工资、福利的上涨, 物价等更是呈上涨态势, 所以后续治疗问题成为农民工和企业之间的焦点。我建议可以给农民工建立一个类似于医疗卡的“工伤待遇卡”, 由社保部门直接将工伤保险待遇划到职工的工伤待遇卡中, 不再转经用人单位, 由工伤职工直接领取。对于后遗症严重的农民工工伤, 不建议一次性终结费用。这样一来, 简化了手续, 方便了农民工领取, 也减少了农民工与单位之间的纠纷。此外, 笔者建议, 开辟农民工工伤认定“绿色通道”, 对农民工工伤认定申请优先受理, 优先调查, 优先结案。

三、结束语

完善的工伤保险制度对解决与生产密切相关, 与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有利于社会公正, 而且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 政府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 既要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动员工作, 引导企业主动参加工伤保险;又要落实强制手段, 督促企业依法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建立针对农民工的以普遍性为原则的工伤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工伤保险条例》。[1]《工伤保险条例》。

[2]杨文德.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中州学刊, 2007年5期[2]杨文德.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中州学刊, 2007年5期

篇4: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关键词]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特别重大贿赂案件;适用;问题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問题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既不同于非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监视居住制度,也不同于拘留、逮捕等羁押性强制措施,更不同于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事实上,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的羁押性强制措施种类。1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在新《刑事诉讼法》修改的过程中,公检机关与律协两方进行了多轮博弈,在侦查机关的据理力争和坚持下产生的,但在实践中,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适用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问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作为一项新制度,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还会面临不少难题难点,必须不断总结经验,而不是畏难退缩。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方面,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保证侦查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要注重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

(一)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地点确定难

新刑事诉讼法施行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成为一项重要的制度,但我国现行相关法律没有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场所进行明确规定,而仅仅是做了简单的排除性规定,即不得在看守所、拘留所、留置室等羁押场所和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监视居住。在实践过程中,因我国现行法律仅对指定居所的条件进行原则性规定,即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保证安全,所以有些地区选择宾馆作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有些地区选择单位培训机构作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有些地区甚至对办案工作区进行改造作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在指定居所选择上因没有明确具体规定,既增加了办案成本,又增加办案风险。总而言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地点确定难的情况,这也成为了司法机关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与监管错位

在司法实践中,实务部门尤其是侦查部门在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权上往往注重破案和获取证据,却往往忽视了程序的正义和人权的保障。“任何拥有权力的人,都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直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2根据我国新《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有监督权,公安机关是监视居住的执行机关。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特别重大贪污贿赂案件,原本应该由公安机关执行,检察机关协助执行的案件,往往公安机关并不派员参加,只是形式上出具证材料,检察机关办案人员承担监视居住的执行责任,公安机关对执行情况基本不过问。这就造成执行机关和监管机关的错位,检察机关既成为执行主体同时又承担监督责任。并且由于缺乏明确的监督程序和监督方式,检察机关在执行居所监视居住过程中往往没有人对其执行地点、执行方式合法与否进行监管。这容易产生刑讯逼供等侵犯人权的行为。

(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场所配套设施不完善,风险防范难

首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作为一项新制度,执行场所并没有固定化。由宾馆、机关培训机构改造而成的监视居住场所成为了发生办案安全事故的重灾区。因为这些地点既缺乏房间软包、加固等特殊的安全防护改造,又没有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所以被监管人员自伤、自残的可能性及监管人员不正当审讯的可能性加大,无法有效保障被监管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由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必须对被监管人员进行24小时监控,且监视居住最长时间达到六个月,监管人员极易产生疲劳懈怠的情况而这时被监视居住人员极易出现失控的情况。再次,在特别重大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往往年龄较大,多患有慢性疾病,而上述场所缺乏相关配套医疗设备,一旦犯罪嫌疑人突发疾病,无法做到有效救治。

二、完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几点措施

(一)明确居所监视居住的场所,将指定监视居住地点固定化。

在实践过程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执行场所往往不明确,有些人认为把宾馆作为监视居住场所有助于办案人员进行办案同时能够给犯罪嫌疑人以心理压力有助于案件的突破,有些人认为把机关培训机构作为监视居住场所有助于节约办案经费,但笔者认为宾馆和机关培训机构都不宜作为固定的监视居住场所,应该明确监管场所将指定监视居住地点固定化,指定居所必须具备正常的生活、休息条件,便于监视、管理,而又能保证办案安全。只要被监视居住人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其在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内个人生活、休息甚至工作方面的自由就不受限制。所以,只要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生活、休息的地方,而不是公安司法机关的办案场所,就不违背立法规定。3因此,笔者认为在节省经费开支和确保办案安全的前提下,各地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立一个固定的监视居住场所。需要明确的是该监视居住场所不能是司法机关办案场所、羁押场所,而应该是监管犯罪嫌疑人的专门区域。该区域要安装防护门,窗户加装防护网,出入口、走廊、门窗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装置,墙面采用软性饰面,桌椅应当无坚硬角并适当固定。该区域应该与办公区域保持适当隔离,设立执勤室、监居室、待诊室、休息区和卫生间、等用房。执勤室用于监管人员监控该区域及其周边安全情况,待诊室用于犯罪嫌疑人身体不适时突发疾病休息待诊,待诊室要配备应急药品和简易救护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与医院签订紧急救助协议。

(二)明确执行主体,规范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明确执行主体,规范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对于一般案件公安机关应当作为监视居住的执行主体而不能由检察机关予以替代,对于特别重大贪污贿赂案件检察机关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但此时公安机关仍然作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执行主体而不能仅仅为了突破案情,方便办案让检察机关替代公安机关作为主要的执行主体。因为按照刑诉法相关规定监视居住的执行主体只能为公安机关,如果仅仅因为某些客观原因由检察院替代公安机关作为执行主体就陷入了检察机关既执行又监督的尴尬境地。因此检察机关决定采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要由上级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抄送同院侦查监督部门,侦查监督部门认为适用不当的,有权要求下级检察院予以解除或者变更。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负责监督的检察院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派出监所检察部门人员到指定的居所进行查看,一旦发现问题应当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发现监管人员存在刑讯逼供等侵犯被监管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时,经调查核实,要及时侦查部门发《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构成犯罪的,要及时向有关机关移送犯罪线索,追究其刑事责任。

(三)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各类矛盾日益凸显,检察机关面临前所未有的办案压力。因此在这种情況下必须提升监管科技水平,同时要在监管场所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确保监管安全。首先,在监视居住场所要建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入口处、监居室、执勤室、走廊通道等关键位置都要安装摄像头,确保整个监管场所无死角,做到同步录像,实时监控。其次,在监视居住场所,被监视人一直处于生活休息状态,而监视居住最长可达6个月,若在这6个月期间内都要进行24小时监管,投入的人力成本非常大。但是,如果不这样做,又很难解决被监视居住人的人身安全风险问题。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活动应投入更多的科技设备。因此在监视居住场所,可要求被监视居住人佩戴体温、脉搏等生理指标测量器,一旦生理指标发生异常变化,监管人员能及时收到信号,从而采取相应措施。4再次,有些涉案人员岁数较大,有些患有慢性疾病,这就需要定期对其身体状况进行检查,并建立医疗救助绿色通道,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能做到及时救治。

三、结语

总之,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对检察机关而言是一项新事物,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还会面临不少难题难点,必须不断总结经验,而不是畏难退缩。在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方面,必须严格依法进行,保证侦查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要注重保障被监视居住人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相统一。

注释

1尹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适用研究.中国刑事杂志.2012(6)。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2.。

3张兆松.“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适用研究[J].中国刑事司法杂志。

4张节兵,钟亮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适用问题及建议[J].中国刑事司法杂志。

参考文献

[1]尹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适用研究[J].中国刑事杂志. 2012(6).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102.

[3]张兆松.“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法律适用研究[J].中国刑事司法杂志.

[4]张节兵,钟亮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制度的适用问题及建议[J].中国刑事司法杂志.

篇5: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关键词: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管理

2002年3月, 张掖市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节水型社会试点。为实现黑河跨省向额济纳旗分水的目标, 张掖市积极创新思路, 依法管水治水, 让用水户参与到灌溉管理中, 于是, 农民用水者协会便因此应运而生。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始建于2003年, 至当年底共成功组建用水协会19个, 形成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水管单位”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实行“水票制”供水机制。10年来, 在总结经验, 巩固成果的同时, 加大了用水者协会组建的扶持推动和宣传力度, 通过边试点、边规范、边推广的方式, 农户参与式管理水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仅以节水效果为例:农民用水者协会成立前, 灌区灌溉水的利用率还不足50%, 而成立运行后, 年均亩节水100立方米, 全年平均节水500万立方米, 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到了53.7%。然而, 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笔者就职于基层水利管理部门, 在这里就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历史

自古至今, 农民都是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力量, 许多灌溉工程由政府投资建设, 受益农民不仅投工投劳参与建设, 而且参与灌溉用水的管理和供水渠道的维护。如古浪水利碑文中规定“建立使水花户册, 载明地亩粮额, 各坝修浚渠, 绅衿士庶, 俱按粮夫。如有管水佬派夫不均, 致有偏估受累之家, 禀县拿究”。乾隆七年 (1742年) 十二月, 甘肃巡抚黄廷桂奏:“甘、凉、西、肃等处渠工, 应照宁夏之例, 无论绅衿士庶, 按田亩之数, 一例备料襄办。其绅衿不便力作者, 许雇募代役。倘敢违抗, 即行详革。掌渠乡甲, 有徇庇受贿等弊, 按律惩治, 并枷号渠所示众, 仍勒石以垂久远。”御批:“甚是。”河西各卫均有类似之规定, 从而使绅衿士庶均平。这也便是民办水利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农村水利迅速发展, 特别是灌溉农业有了长足进步, 有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 农业生产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都是集体所有制, 虽然灌区也采取了专业管理和群众民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 但基本上是以政府或集体的形式体现, 所谓群众管理组织基本上有名无实。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灌溉工程和用水管理仍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政府和集体为主的方式, 造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出现缺位和错位, 带来了农田水利灌排设施老化破损, 加剧了用水无序、水量浪费、农业灌溉效率不高等情况的恶化。在这种背景下,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 各地积极探索各种形势的用水管理体制改革, 农民用水户协会这种用水合作组织顺势而生, 并逐步得到了农民的欢迎。

二、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发展现状

三清渠灌区自2005年启动了农村水费改革, 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以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支斗渠道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农业用水管理体制。自改革实施以来, 灌区水管部门向农户广泛宣传新政策、新机制, 很快便全面铺开了农户参与式管理的新型灌溉管理模式。

截至2012年底, 灌区共注册农民用水者协会19个, 管理支斗渠183条166.5公里, 农渠155条191.5公里, 覆盖灌溉面积6.74万亩, 占灌区总灌溉面积的100%。至目前, 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与发展趋势良好, 协会注册率以及水价的改革已处于全县领先地位。

农民用水者协会组建后, 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灌区田间工程设施缺乏管养问题, 初步做到了灌区工程“有人管、有人修、有人护”。同时, 通过落实协会各项规章制度, 开展不同形式的灌溉计量, 促进了科学灌溉管理, 农业灌溉用水量比往年普遍节约20%~30%。

三、三清渠灌区农民用水者协会在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协会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地方政府对“参与式”管理的认识不够, 对协会的支持尚有待加强。

二是协会的运行管理没有稳定的经费支撑, 工程维护管理费收取困难, 极大地影响了协会的正常运行。

三是配水、量水、收费公开还不到位。测水、量水工作大都由水管人员和水管单位计量, 协会派人参与, 用水户很少参与, 收费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个别用水户有不满情绪。

四是执委会成员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 懂灌溉管理技术、开拓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欠缺,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协会的创新发展, 许多工作还需水管部门协助开展。

五是水利工程存在重建轻管的思想, 大部分协会会员和农户管理意识跟不上改革发展的要求。

六是目前灌区上报的灌溉面积大多是第二轮农村土地承包的面积, 经过十多年的运行, 有新开荒的耕地、有挤沟占渠的耕地、有恢复耕作的耕地, 随着黑河面积逐年增长, 支、斗渠的引用水量逐年增加, 造成现有注册灌溉面积不实, 给协会运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 扩大宣传范围, 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意识和乡、村领导认识水平, 使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认识到农民用水者协会建设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二是水利管理部门要定期派专人指导服务, 引导用水户协会做好管理工作, 加强用水户协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

三是加强监督, 保障用水户协会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用水户协会自我管理、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用水户主人翁作用。

四是在灌区管理中, 继续推行公开透明的管理制度, 着力打造“阳光灌区”, 并将各种服务延伸至用水户家中, 全面公开各种管理和服务。

五是认真落实项目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分别开展乡村干部、执委会成员、用水户协会会员等群体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协会整体素质和运行的规范化程度, 按照有章程、有组织、有会员、有场地的标准发展协会。

六是积极呼吁逐步推行“终端水价”, 稳定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行经费。

七是水利管理部门要尽快协同相关部门做好灌溉面积的核实工作, 并将灌溉服务延伸到田间地头, 抓好田间工程的建设质量, 有效延长工作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民用水协会理论与实践[M].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5.

篇6: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摘 要:农民工作为改革开放之后出现的新兴庞大群体,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在众多方面与城市生活存在巨大分歧,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过程遇到一系列障碍。如何推动农民工继续社会化,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从社会学角度探讨农民工继续社会化过程中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民工;继续社会化;融入城市;社会平等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97-02

农民工的出现,并不是中国历史的偶然,而是在各种必然因素下产生的。改革开放后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城市化建设、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工业化建设,使得大量劳动力成为必需品。由于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鼓励生育等原因,使得我国未能跟上世界的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潮流,我国的农村人口大幅度增加。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25 278万人。这个数量庞大的新兴群体,在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进步,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城市中大量农民工的涌入也导致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特别是20世纪以来,城市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导致农民工面临着严重的继续社会化问题。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是在其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他们进入城市,适应新环境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随着中国城市化速度加快,农民工的数量逐渐增大,但是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并没有使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出现可观的局面,反而,由于价值观、职业选择、行为模式、社会基础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出现了一系列的困境。

一、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困境

(一)农民工的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处于城乡夹缝状态,犯罪率高

农民工进入城市,其价值观念与城市存在很大的文化冲突。他们身上固有的农村旧习、陋习与城市的科技化、现代化不符,思想观念保守陈旧,难以跟上城市快节奏的信息思想更替。但是迫于生活压力,城市主流思想观念也在农民工的思想中潜移默化。所以比起普通意义上的农村人,他们的思想、价值观略显城市化。综合以上多种因素,农民工的价值观念处于城乡夹缝这个尴尬的状态,其行为模式“半城半乡”,在趋向城市化的同时保持着乡村性。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其在物质方面的观念及行为,正在逐步向城市人靠拢,但是农民工固有的价值观和期望值和现实生活差距较大时,易产生较高的犯罪率。

(二)农民工职业选择性小、社会基础单薄,社会角色不明

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职业技能。但是在当今社会,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依旧低下。据统计,2009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9.1%、25.5%、17.3%,可以看出其职业选择依旧局限在第二、三产业中技能要求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这些因素导致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道路更加曲折。长期以来,由于坚固的城乡二元制,使得农民的身份成了终身制,社会基础单薄的他们在社会处于“草根”阶层,甚至被看成是愚昧落后的象征。如果将农民工三个字拆开,可以分成农民、工人。可见农民工是带着农民角色来城市打工的工人,社会对其定位不够明确,阻碍其继续社会化进程,导致农民工融城速度变慢。

(三)城市人及大众媒体对农民工的歧视与偏见

城市人作为城市的主人,在农民工用劳动创造美好城市的同时,并没有给予农民工应得的尊重。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外来人口,存在着普遍的“人在屋檐下”的心理,城市人对他们的漠视与偏见更是减弱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使他们产生自己的城市资源被剥夺的心理。与此同时,大众媒体如报纸、网络等,片面看待农民工问题,在新闻上哗众取宠,过多报道农民工的不当行为。这些偏见与歧视,是阻碍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重要原因。

二、农民工继续社会化困境的反思

(一)农民工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处于城乡夹缝状态的原因

价值观、行为模式的城乡夹缝状态,是由于农民工大多数文化程度低下,各个方面知识欠缺,导致其原有价值观、行为模式难以融入城市。但是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导致其原有价值观、行为模式开始被城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改变,体现在他们在想融入城市生活的同时,被自卑心理、过客心理阻碍其市民化进程。在想努力工作挣钱养家的同时,被农村的一些陋习如赌博、游手好闲等阻碍其上升进步。犯罪率高主要是由于农民工的法律知识淡薄、文化生活单调、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法律调控手段不力,并且社会贫富差距、社会地位差距使部分农民工产生失衡心理。

(二)农民工职业问题、社会基础、社会角色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民工职业选择性小、职业技术低下、职业环境“脏乱差”,这些是因为公司的入职前技能培训不到位,农民工初始社会化中教育普及程度、教育水平低,并且户口问题的不合理性、行业划分的误区、成分身份的划分,导致社会认识上的误区,再加上一些地方政策上的失误,社会上对人自然形成了“三六九等”。大多农民工只身来到城市,没有自己的家庭作为依靠,在适应城市生活的过程中,很难与城市人建立真正的交际往来。由于政策缺失、政策落实不到位等原因,使得农民工的社会基础不稳定,社会角色模糊。

(三)城市人及大众媒体对农民工歧视与偏见产生的原因

深层剖析城市人对农民工的偏见,首先,由于对农民工的社会认知存在偏差,他们在认知观察中很容易受到小样本的影响,而且还很少意识到小样本的偏差,因为这些小样本都是随机抽取的。例如一个农民工由于一时冲动法律知识淡薄而做出偷盗等不当行为,不代表所有农民工都是这样,大多数农民工还是保持着忠厚老实的社会性格。其次,城市人的看法存在着很严重的刻板效应,认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而产生难以改变的固定看法。由于大多数农民工的职业选择偏向于体力劳动,使得城市人产生的心理偏见难以磨灭,大多数城市人认为城市的“脏乱差”都是由农民工的到来造成的。再次,因为农民工这个群体存在着共同目标,相同的社会成员身份,共同的信息来源等,所以一旦有部分人做出不利行为之后,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就会形成,从而忽略个体差异。最后,媒体对农民工的负面报道也导致图式本身不易被改变,大众传媒作为人们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其对农民工不良事迹的报道对人们印象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

三、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有效出路

社会化的类型有五种,包括初始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在这里我们要讨论分析的是继续社会化也就是发展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相对于初始社会化而言的,并且是在初始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学习过程。对于农民工而言,继续社会化即需要农民工自身的改变与努力,也需要社会政府对他们的支持与理解。

(一)农民工自身转变价值观及行为模式,向城市化靠拢

农民工要努力进行自身的政治继续社会化、民族继续社会化、法律继续社会化和道德继续社会化,形成适合于城市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首先,农民工进入城市要形成城市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过程。积极学习政治知识,参与政治生活,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通过这些政治知识来保护自己在城市生活中的权益。其次,一些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的农民工需要在平时注意尊重、接受本地区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并且有可能在长时间的共同地域生活中,形成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特征。再次,农民工要形成严格的法律观念,用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与他人,遵守法律。当自身的权益被损害时,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最后,农民工要形成与城市社会相符的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摈弃恶习,从而赢得他人和自己的尊重。

(二)从政府做起,改变农民工社会基础薄弱、社会角色不清的现状

政府首先应该在政策方针上对农民工的权益给予保证。不能存在歧视,应该保证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样的自由与权力。其次,吸纳农民工就业的单位和部门在其入职前应该对其做出相应的培训,增强农民工的职业素养。最后,社工机构应该对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辅导与干预,从而加快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适应。

(三)消除城市对农民工的歧视思想,促进城乡人的真正融合

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消除城市居民对民工的误解与歧视。首先,要纠正传媒的立场,培育传媒的公平观念,促使其承担起消除城市居民与农民工心理隔膜的任务。其次,要客观报道农民工的违法、违纪新闻,对其在城市的贡献、在城市的先进事迹要加大宣传力度。再次,要尊重农民工的文化与心理需求,营造一个被关怀的氛围,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城市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过客。通过播放公益短片、社区宣传教育等方式,增加城市人对农民工的感恩意识。通过逐步纠正城市人的歧视思想,让农民工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促进继续社会化。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农民工的继续社会化过程中依旧充满障碍与坎坷。但是随着政策制度的完善、城市人态度的改变、农民工自身的改进等积极因素的整体推进,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道路依旧光明。农民工继续社会化这个社会问题,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帮助和辅导农民工使其早日适应城市生活,真正被城市所接纳。

参考文献:

[1]钟蔚.新生代农民工继续社会化的问题及其障碍[J].科学社会主义,2012,(4).

[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EB/OL].国家统计局网站,2012-03-.

[3]谢建社.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的冲突与分歧[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4]国务院研究室科研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J].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篇7: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关键词:取保候审,完善法律,强制对策

一、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我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地方没有充分用足、用活拘留、逮捕强制措施, 而是偏多地采取取保候审, 这一倾向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1、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问题

一是取保候审后管理难度大。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是公安机关承担着打击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维护社会治安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任务, 加上缺乏配套的措施, 公安机关实际上难以抽出足够人力、物力来监督管理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相关的法律规定, 这样造成被保证人脱离了公安机关的监督管理视线。

二是保证人不能监督到位, 保证金不足以约束被保证人。保证人一般是被保证人的亲朋好友, 其之所以作保, 是为了将被保证人“弄出来”, 而很少意识到作为保证人应该履行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多项义务。

三是被保证人不能很好地遵守相关规定。

2、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是削弱刑法的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的功能。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法院的判决有引导作用。统计我县近三年的案件情况不难发现, 被取保候审后的被告人几乎都被判缓刑, 被取保候审后的犯罪嫌疑人往往能得到法院的轻判。取保候审对于潜在职务犯罪不具有威慑作用, 过多地采取取保候审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刑法的一般预防的功能。

二是过多适用取保候审难以保证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职务犯罪案件相对于其他刑事犯罪案件有其特殊性, 它的言词证据多, 有主观性强、易变、固定困难等问题, 案犯活动能力强, 取保期间多私自或在“高参”指点下翻供或找人翻证, 妄图一搏。而案犯被捕后则切断了其与外界的联系, 翻供翻证的几率较小。同时《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违反法定义务, 伪造证据、串供、干扰证人作证的规定也缺乏可操作性, 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该类行为没有管辖权, 从而, 导致采取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在起诉审判阶段翻供、影响证人翻证, 最终被判处免刑、缓刑的居多。

三是影响群众反腐斗争的积极性。过多地采取取保候审不但不能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同贪污腐败现象作斗争, 反而会导致公众产生官官相护、放纵罪犯之感, 丧失对检察机关的信赖, 降低了检察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削弱了遏制腐败的群众基础。

二、完善适用取保候审的对策

鉴于职务犯罪是一种智能型犯罪, 这种犯罪案件复杂, 侦查阻力大、困难多, 为确保案件的质量, 我们不但要在法律上完善, 更应当在实践中慎用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1、取保候审的法律完善

一是建立完善取保候审监督制约机制。应赋予检察机关取保候审监督权, 以此确保取保候审不至于走过场, 在司法实践中能落到实处, 对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有违反法定义务的情形的, 在哪个阶段, 由该阶段的司法机关实施管辖权, 从而保证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能遵守法律规定的义务以切实保障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是建立健全保证金制度。根据犯罪金额的大小, 可能判处的刑罚, 确定保证金的范围, 对犯罪嫌疑人采用高额保证金, 同时对违反取保候审法定义务的犯罪嫌疑人除了没收保证金外, 不得再次取保候审, 也不得适用缓刑。这样, 既能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又能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

三是严肃查处保证人的违法犯罪活动。保证人不履行保证义务, 明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遵守取保候审的法律规定, 却不及时报告甚至隐瞒, 有的则是故意放纵或变相支持被保证人逃避法律追究。对此, 应当加大对保证人未尽保证责任的处罚力度, 明确处罚程序, 法律可以明确对保证人处以罚款,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实践操作

一是对口供不稳定、反复变化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采取取保候审。这类犯罪嫌疑人, 在侦查过程中向侦查部门供认犯罪事实时往往反复无常。而犯罪嫌疑人一旦翻供或者与其他同案犯订立攻守同盟, 在其他证据又没有到位的情况下, 则会造成侦查、公诉、审判工作的极大被动, 很可能会使反贪干警几个月来的侦查工作功亏一篑。鉴于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在查办贿赂犯罪案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口供不稳定、反复变化的犯罪嫌疑人不应该采取取保候审, 而对其使用拘留、逮捕强制措施, 增强法律的威慑作用, 打消其侥幸心理, 同时应分析其反复的原因。对于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慎用取保候审。

二是对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采取取保候审。在实践办案中, 我们发现侦办贪污贿赂共同犯罪案件有许多特点与困难, 发现难、侦破难、取证难、制服犯罪嫌疑人难。犯罪嫌疑人之间一旦串供、订立攻守同盟或者毁证, 对案件全局将造成无法弥补的不利影响。因此, 为确保全案顺利突破, 对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不采取取保候审。

三是对大、要案中的犯罪嫌疑人应慎用取保候审。这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久居官位, 阅历深、见识广, 思维敏捷, 反侦查能力强, 心理复杂, 关系网复杂, 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 一旦案发, 他们会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被取保候审后可能会尽一切能量, 调动所有关系进行“活动”, 利用各种有地位、有影响的人向司法机关施压, 人为地增加侦查的阻力和难度。对于这类要案, 应该慎用取保候审, 切断其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打消其逃避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 以保证办案人员在收集、固定证据时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中国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

篇8:对农民工工伤保险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

【关键词】城市化;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

随着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导致很多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一些农民就不可避免地变成无地、无职业、无收入的“三无”农民,极易造成社会不稳定。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机会,建立失地农民就业的保障机制是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因此,研究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一、失地农民就业状况

千百年来,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承载着农民太多的希望,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赖以生存的手段,失地农民面临着如何生存问题。

(一)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不理想

我国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对失地农民作出了三种安置方式:一是由征地单位招工安置,以“土地换就业”,即“谁用地谁安置”;二是集体经济组织负责安置;这种安置方式是指把征地补偿费付给失地农民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由其负责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三是货币安置,即对失地农民进行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其中,在第一种安置方式中,由于受到年龄、技能和性别等因素的影响,用地单位对失地农民的用工人数有限。第二种方式中,失地农民所在的集体经济组织重新划拨一块土地来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一般情况下划拨的土地在位置远近、肥沃程度与种植条件不如以前的那块,这样,失地农民既失地又丢钱,一般不愿采取这种方式。与前两种方式相比,第三种方式即货币安置因其风险小、见效快而容易被失地农民接受,也因其操作成本低、周期短而受到各地政府的欢迎。因此,货币安置成为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安置方式。然而,一次性的货币安置方式存在很大弊端:这种安置方式将征地补偿费用以货币形式一次性支付给被征地农民,让其自谋出路,并不是为失地农民提供充足、稳定的就业岗位,即使失地农民获得货币补偿能在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准,但很难解决失地农民长远生计问题。实际上,货币安置方式是对失地农民的一种土地补偿,并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二)失地农民在就业市场缺乏竞争力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增加投入,扩大资本有机构成,进一步减少了用工数量,在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型、知识型、专业型人才日益紧缺,这与农村综合能力低下劳动力剩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失地农民属于非自愿转岗人员,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和缺乏非农就业技能等三大劣势,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市场需要,再加上农村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失地农民在城镇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致使我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有人无岗,有岗无人”并存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三)失地农民就业的层次比较低

土地被征用后,农民一般会选择在当地就业或外出打工,由于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失地农民就业的层次比较低。一般只在城镇从事建筑、运输、装卸、保洁、保安等又脏、又累的岗位,虽然实现了再就业,但是这些岗位人员工资水平低,与市民工同工不同酬,月工资差约500~800元,还经常被拖欠;而且这些岗位多是临时的,工作很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差,收入增加的难度很大,这与失地农民所期望的“城市人待遇”还有很大的差距。

二、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

世界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表明,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产物,城市化应当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步推进,而不应人为拔苗助长。而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着“超赶战略”,即用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200年的路程,但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发展不相协调,即城市化水平超过了工业化发展,也就是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是以工业化提供的就业岗位不断增加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而是靠土地的不断扩展发展起来的,很多城市没有充分吸纳就业的能力使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再就业,这就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就业而“被市民化”,这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二)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缺乏社会保障

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大量剩余,必然向边际生产率高、工资率高的城市工业部门转移,并成为城市居民。但是,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实行迥然不同的政策。多年来,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福利待遇一直都比较低,他们在城市里基本上没有医疗、养老、工伤和失业等保障。近几年,虽然国家着力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但农民工参保率低。据统计,2010年。农民工参加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各项保险人数分别占农民工总人数的13.6%、18.9%、26.2%、8.2%,绝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享受到国家提供的福利待遇。农民失去土地后,在城市就业却未能享有和其他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和各种社会福利设施,农民很难融入城市,必然影响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的预期,这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三)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还未有效建立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完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仍然存在体制僵化、机制缺位、激励不足等诸多弊端,导致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低效。失地农民并不能有效利用劳动力市场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往往对政府产生“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缺乏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由于政府的“缺位”或相关公共服务“不到位”,使失地农民再就业机制还未能有效建立。这些“缺位”或“不到位”主要包括:应该打破不利于农民就业的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应该增加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并通过税收优惠、贷款支持及补贴等方式,鼓励失地农民进行自主就业和创业发展;在解决失地农民就业过程中,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工程,往往对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大企业、大公司关注过多,对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的服务型中小企业及其它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更多的关注;而且,针对失地农民的失业保险、失业救济等制度发展不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机制还没有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这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三、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拓宽失地农民就业渠道

在当前,除了稳定“就地安置”以及“谁用地谁安置”制度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承接国际与国内、东部与西部、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发展准入门槛较低的、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行业,并优先吸收失地农民就业。积极发展非农产业及服务业,鼓励失地农民在小城镇就业、自主创业,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扶持城镇中小企业和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强其吸收失地农民就业的能力,以转移农村失地人口。同时,政府还要引导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让失地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劳务输出组织,扩大失地农民在国内、国外的就业机会。

(二)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服务

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服务,建立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披露制度,畅通农民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渠道,及时地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向农民公布,解决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就必须做到:首先,构造双向信息服务网络,建立起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失地农民之间的联系,为农民工进城寻找工作提供信息化的支持和指导。其次,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机制,将失地农民的信息分类收集,形成一个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并与用人单位的网络系统相对接,及时、有效地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向农民公布,为失地农民就业服务提供保障。

(三)加强劳动力培训体系的建设

失地农民普遍存在着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就业难度大的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可以提高失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劳动技能,为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条件。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体系,首先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要增强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且还要根据不同文化程度和年龄安排不同的教育培训内容,让农民“失去一块地”却“学会一门技术”,尽可能多地为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其次,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时,要实行目标导向的培训认证制度,引导失地农民积极主动地参加培训以获得相关证书,提升了失地农民再就业能力。最后,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劳动力培训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财政每年都要拨出专项资金,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进行补贴。同时,用人单位和失地农民也要合理承担一部分费用,采取政府补贴与用人单位、失地农民合理分担培训费用的措施。

(四)创造有利于失地农民的就业环境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必须要破除农民就业的体制性障碍,营造鼓励、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的环境。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健全劳动市场法规,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对有条件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进行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并设立失地农民再就业援助基金,奖励、补贴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工作单位。第三,要统筹城乡就业市场,完善就业服务设施,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和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要逐步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制度,取消就业中的城乡户籍歧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调节就业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平等就业的就业制度,让失地农民在户籍制度、子女就学方面与城市市民享有平等地位,促进失地农民就业在城乡间无障碍流动。第四,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用工信息共享。通过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使其在职业培训、就业援助、自主创业等方面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就业服务和政策待遇。

参考文献

[1]翟年祥,项光勤.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其政策支持[J].中国行政管理.2012(2)

[2]张启良.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模型解释[J].统计研究.2010(12)

[3]党国英.土地制度对农民的剥夺[J].中国改革.2005(7)

[4]陈俭.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2(2)

上一篇:高三抒情散文新屋下一篇:【附】新生军训注意事项